08

2024-05

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完整文档)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完整文档)

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5篇

【篇一】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黄良国

(2004年9月6日)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
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
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
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
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
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
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
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
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
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
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
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
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
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
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
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
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
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紧紧抓住当前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消除监督管理的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首先,一把手要有很强的民主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是民主能否落实的关键。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注意倾听方方面面的呼声;
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提前征求委员的意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
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自觉地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勤于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集体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批评,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政治、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

2、突出二个层次。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即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探索与人大、司法监督联动机制。如开展巡视工作,逐步在层次上延伸和内容上扩展,及时纠正和防范一些滥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坚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廉洁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坚决查办,不得推拖不管,更不允许压案不查。对办案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责任。二是群众对领导的监督。首先,通过民主评议实施监督。实行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
对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并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其二,通过政务公开实施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凡涉及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其三,通过信访工作实施监督。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认真处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实施有效监督。

3、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事前监督。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进取心和工作干劲要给予充分鼓励,大力支持,但一定要弄清搞准领导干部决策的动机,该提醒的提醒,该泼冷水的泼冷水。在组织换届、考察班子、了解干部的时候,对一些干部头脑中不切实际的“蓝图”、“设计”和“观点”,该劝阻的劝阻,该制止的制止,不能顾及面子,一味迁就或迎合。二是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行为和落实工作部署工作过程中的措施、途径、手段和运行状态,要尽可能地了解掌握,特别是要以法律的尺度,看是否做到依法行政,必要时要予以指导、引导。对那些已经存在问题或为创政绩而不择手段的干部,可以通过考察反馈、任前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函询等形式进行提醒、教育和纠正。同时,要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对群众反映或干部考察等渠道发现的问题,在坚持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批评、诫勉、警告等挽救性措施,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过酿成大错。三是事后监督。通过年度考核、来信来访、离任审计以及换届考察等手段,调查了解干部的工作业绩,对浮夸不实的要予以批评,弄虚作假的要予以处理,因假升迁的要坚决撤下来。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掌握了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当前影响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主要问题

组织部开展“效能、诚信建设”以来,部内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树立了诚信形象。但和“效能、诚信建设年”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教育不够入脑入心。对部内干部效能、诚信的宣传教育,往往以文件传阅代替宣传、以召开会议代替培训,仅仅停留在面上。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更加有效的宣传措施,造成了少数干部对组织部门增强效能、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组织工作头绪多、战线长,个别科室间效能、诚信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影响了组织部整体建设水平。

3、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效能、诚信建设”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具体到组织部门,不仅需要组织部全体干部参与,同样需要广大干部党员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部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素质

效能、诚信建设的主体是组工干部,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取决于组工干部的自觉意识,关键在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其主动自觉参与效能、诚信建设,克服消极被动应付现象。组织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组工队伍为着力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学习范围求宽。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外,还广泛安排了法律、微机、英语等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形式求活。除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日、支部学习日外,还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了“写讲评”活动,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举行了科室业务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学习效果求实。进行了集中测试,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检验了理论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组工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组织部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以“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和先教活动为契机,对部内有关效能、诚信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有序、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处事结果公正可信。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第一领办人制、信访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科室还通过“效能、诚信建设”,制定了本科室的一些可行办法,对科室的职能业务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或承诺,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充分认可。同时,部机关出台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的“四项禁令”,特别是对禁止的行为作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如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部例会中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出台实施,有效纠正了少数干部的不良行为,规范了行政运行方式,改变了干部形象。

3、接受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部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上门访问和开通部长专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效能、诚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科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效能、诚信监察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三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作为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对组织部进行经常性地明查暗访,随时提出意见建议,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民主评议。

4、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组织部在“效能、诚信建设”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为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民,取信于民,进而提高了组织部门的诚信形象。一是牢记宗旨,转变作风。通过清苑电视台面向全县人民公开组织部服务承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人民服好务。二是增强责任,提升形象。部内制定下发了2005年组织工作任务目标分解执行表,将全年目标逐一分解,明确时间,落实到人,使部内干部人人有责任,时时有压力,始终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三要优化服务,提升效能。部内统一制作桌牌,标明每名组工干部的职能业务、服务范围,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同时,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工作标准,张贴在桌牌背面,作为激励格言,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三、效能、诚信建设下步计划

1、加大宣传,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持。效能、诚信建设在不断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高效办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确保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有效的舆论支持。要加强对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简报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内容、要求、做法。

2、狠抓队伍,为效能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继续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对效能、诚信业务的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积极借鉴兄弟部门或兄弟县市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打造效能组工干部、诚信组工干部。

3、认真选题,开展大规模的调研活动。针对效能、诚信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围绕机关办公效率、工作纪律、诚信建设、县委中心工作等方面进行选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乡镇、农村、社区、企业,到生产劳动一线,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推动部内效能、诚信建设。

4、严格考评,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惩处依据。积极探索机关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诚信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参与效能、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所成立于XX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隶属于**公路**管理处,于**年*月*日*时正式开始收费,收费所设三进五出,实行一进二出收费方式。全所现有员工*名,其中党员*名,团员*名,*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名,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队伍。

**公路**所自开始收费以来,就以邓小平理论、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十六字方针来开展收费工作,以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星级收费所”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收费工作为中心、以“畅、洁、绿、美”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建设具有特色的**公路**所为己任,树起**所文明窗口形象,使**所成为高速公路收费所的先进典范。

    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建立良好的机制,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制订相关争创计划,并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分配到各班组,认真做好考勤、工作纪律、宣传等日常事务管理及创建工作。通过广大干职人员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提高显著。XX年度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卫生先进单位”。XX年继续开展深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年初所召开了所务会议,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讨论,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创建成果和不足,并在过去一年的文明创建基础上,继续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星级收费所”等文明活动,并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开展分阶段实施。

一、加强教育学习,促进自身队伍建设

我所自成立以来,就加强队伍建设,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员工军训、业务知识培训、岗位技能训练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打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队伍。

(一)、为了增强“爱国、爱岗、敬业、奉献”意识,提高全所员工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定期组织全所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道德风范教育,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队伍。XX年4月,所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职工参加悼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活动,参观英雄纪念馆,聆听英雄光辉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受到了很大鼓舞,催人奋进增强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敬业精神。

(二)、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批业务技术过硬的收费队伍。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所有收费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业务考试、相互交流、竞赛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XX年,在未开通前组织新招人员到其他收费所进行实地操作学习,在即将开通时,所又组织全所人员进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演练,为开通顺利进行收费做好充分的准备;
XX年,所每月组织收费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开展了如车型判别比赛、识别假行驶证、综合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促进了全所车型判别的统一、减少了车型误判率;
打击了使用假行驶证偷逃通行费行为,挽回了一部分通行费损失;
增加了全所收费员工的业务保有量,提高了收费业务知识水平。XX年,在XX年度的各项基础上,还有的是对个别业务水平教差的收费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所与所之间收费员进行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学习、管理人员下车道学习等。XX年4月份,在管理处收费科的组织下,与**所收费员进行了对调交流、学习。在交流过程中,收费员们都能够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认真开展优质文明的收费工作,在工作之余讨论收费操作、辨别假行驶证和判别车型工作中各自的经验,在不断的讨论、学习和总结中提高了工作能力,通过交流学习,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月召开全所员工进行思想交流、探讨工作体会、疑难问题等来不断提高收费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使收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业余培训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习渠道,改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进修方式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以来,**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创建活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将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能负责创建工作的开展,把创建工作层层落实下去,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并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形式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具体措施上,制定文明创建的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明确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的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整个工作当中。

(一)、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检查监督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落实到实处,极大地提升了我所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

(二)、全所动员,积极参与,强化创建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创建意义,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使文明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每个员工的事,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创建机制。我所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加强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了相应的创建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有效的激励了班组、员工的创建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创建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业管理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我所始终坚持按照“抓管理、打基础、抓服务、创文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重视制度建设,结合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的工作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全所上下统一制定了所长、办公室、收费科、收费班长、收费员等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完善了《收费纪律考核细则》、《卫生管理制度》、《台帐管理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实行四班二运转制度》、《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实施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制》、《食堂就餐制度》、《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员评选办法》、《开展三文明评选活动补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狠抓落实,严格制度管理,作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我所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检查监督体系,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环境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三文明评选考核小组”、“竞聘上岗考核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实行所长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善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我所在开展创建过程中,认真抓好收费所的环境卫生,保护好花草树木、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创造一个优美的、舒适的服务环境,对大楼、车道、食堂、宿舍等进行卫生包干区,做到每天“三部曲”即擦、冲、扫,每月定期彻底打扫,值班的管理人员到车道协助当班人员冲洗车道,当班人员随时做好收费区域卫生保洁工作,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实行检查监督,打造一个“畅、洁、绿、美”的工作服务环境,XX年我所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被**县评为了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同时在XX年,我所也已顺利通过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初次考评。

加强食堂管理,我所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就餐制度。要求炊事员注重营养的搭配,研制不同的菜系,尽量满足各员工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食堂配置消毒柜、电冰箱、电视机等设施,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解决员工用水,所建造了浴室,购置了供热水设备,解决了职工洗澡难的问题。从细处入手,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真正使职工能够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工作安心,为一线职工作好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收费管理,开展三文明评选

我所严格按照高速公路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收费标准等,全面贯彻“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工作原则来开展收费工作。提高收费员的业务技能、服务质量、确保收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对全体收费员、监控员进行全面的系统、业务培训,促使收费员、监控员能熟练掌握各项岗位技能;
加大稽查力度,对每位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进行跟踪稽查,并对收费业务、收费纪律、唱收唱付等方面通过监控、监听、现场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来开展稽查工作;
积极与其他兄弟收费所开展车型判别、辨别假行驶证等业务交流,针对收费工作中遇到的车型判别问题及时通知对方所,并进行讨论和统一,对个别水平不高的收费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辨别能力。我所积极配合高速交警,开展对假行驶证的协查工作。在处收费科的带领和指导下,本所全体职工继续虚心学习有关真假行驶证的有关判别知识。经过两年来的实践、交流、总结和积累,各收费人员均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发现司机使用假行驶,就将车辆型号和车牌进行登记汇总上报,力求全线统一,从而减少费源的流失和车型改判率。

每月开展“文明班组”、“文明班长”、“文明收费员”评比,提高收费员文明服务业务水平和竞争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明评选的公平性、真实性、合理性,所考核小组针对XX年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实际出发,细化考核评选条列和内容,让员工能及时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及时解决

【篇二】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树立良好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课讲稿党课主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课对象:广大党员。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弄清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如何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课时间:三小时(讲课与讨论各一个半小时。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今年三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当今为何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课就围绕上述问题谈点学习体会
一、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政绩和政绩观的涵义。
第1页共6页

1.什么是政绩?所谓政绩,是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所做出的工作实绩。对领导干部来说,政绩是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组织和群众的评价。
2.什么是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政绩、如何创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祸与福。
(二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践行党的宗旨,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就有了为党为人民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就有了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很高的要求。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固然重要,但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系也甚大。
第2页共6页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解决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的需要。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心浮气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二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搞假政绩。三是政绩片面,“一手硬”,“一手
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些问题不解决,各级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主要的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二、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干部追求的政绩,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
(一用政治观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
政绩是政党和政治家的普遍追求,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绩追求。这与一个政党、一个人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我们的政绩观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二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第3页共6页

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就是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政绩落实到群众利益的实现上。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就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要创造政绩,必须在加快发展上下功夫。我们追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提出正确的发展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评价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但要看其是怎么想、怎么说的,更要看其是怎么干的。正确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固然十分重要,不可缺少。但要让它们变成政绩,还必须去实践,通过苦干实干,取得实际效果,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那种光说不练,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绝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也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三、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4页共6页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因此,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以人民利益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相反,一个处处以一己私利为标准和取向的人,其政绩观必然会发生扭曲。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观对于政绩观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今天所要谋求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和自觉追求。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三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要创造好的政绩,必须要有好的作风作保证。当前,特别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提倡和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今天所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造福于全国人民的真正的政绩。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是,目前存在的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作风成了一个明显的障碍。以至"本来可以做好
第5页共6页

的事情没有做好,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要创造人民满意的政绩,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积极投身群众实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路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群众的意愿,吸取群众的智慧,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五改革干部考核体制和制度。
干部考核的体制和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因此,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深化干部体制改革,改进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建政绩的能力;要加大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第6页共6页

【篇三】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浅谈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观点,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主要内涵是:政绩为谁而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干部、班子、队伍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
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自身的评价,还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百姓的利益。
一、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温总理曾经就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
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
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
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
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
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
胡锦涛主席也指出过:“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

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段论述,鲜明提出了实践、群众和历史是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绳,科学地回答了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问题。以实践、群众和历史来衡量政绩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生动运用,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
二、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
1、把为广大人民谋福利作为首要任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而政绩的最终体现就是是否是人民得到了“幸福感”。一个政府官员有没有政绩,关键就是要看这个官员的工作是不是真正的为自己辖内的人民群众谋福利。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如何,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对政绩的评价,也最有发言权。
2、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只做表面工作。实施的政策应该也必须接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也要对稳定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性。
社会上曾经有一种声音:“官员的升迁就是由数字堆积出来的。”不可否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的确存在着这类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有的干部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实从最近这些年的经验我们看到,那些靠做政绩工程的官员大部分都只是一时风光,这些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干部,很多被曝光之后官就做不下去了。我们看到,只有那些真正实施惠民政策的政府官员才会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得到

上级领导的肯定。只有那些踏实工作的领导干部,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反映了党的作风。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用好的作风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只有先严格要求了自己,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才能一步步把政绩做好,才能带给民众真正“实惠”。
4、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政策方针。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总是说,我们为群众办了很多事情,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群众总是不满意。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有一些决策是脱离群众的。我们在做决策之前,要尽量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了解我们的群众,了解他们究竟需要我们的政府为他们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只有了解了群众的真正需要,才能针对群众的需要制定我们的政策;
才能按照群众的思维方式来实施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绩。
5、从客观方面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正确的政绩观是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工作的实绩,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成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干部评价机制改革的内

在要求。能否纠正干部政绩观的偏差,关键也在于干部评价机制的改革。这关系到干部素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做好这件事利国利民。政绩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为民造福、惠及社会。创造的政绩必须是人民群众拥护、满意和需要的政绩,真正是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篇四】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 . .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1 完善三个**机制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黄良国
(20XX年9月6日)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化之路,完善“三个**机制”。
一、完善**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和激励作用;
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 ..


. . .
贡献上来;
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
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
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
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
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
在考评的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 ..


. . .
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
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
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 ..


. . .
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
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
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化改革。一方面规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 ..


. . .
的参与面,进一步规干部考察考核中**评议、**测评、**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和人民**,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完善**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实行**决策。透析的王怀忠腐败案、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
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
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
.. ..


. . .
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性,关键要健全**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 ..


. . .
上。二要畅通**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
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
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
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全**议事规则,规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 ..


. . .
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
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效,紧紧抓住当前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 ..


. . .
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消除监督管理的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加强**集中制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首先,一把手要有很强的**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能否落实的关键。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注意倾听方方面面的呼声;
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提前征求委员的意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
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自觉地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 ..


. . .
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勤于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集体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开好领导干部**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批评,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政治、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
2、突出二个层次。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即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探索与人大、司法监督联动机制。如开展巡视工作,逐步在层次上延伸和容上扩展,及时纠正和防一些滥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坚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廉洁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案件必须坚决查办,不得推拖不管,更不允许压案不查。对办案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责任。二是群众对领导的监督。首先,通过**评议实施监督。实行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
对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开展行风**评议,并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其二,通过政务公开实施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容和实行**监> 的重要措施来抓,凡涉及基层、企业和人民.. ..


. . .
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建立和完善党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其三,通过信访工作实施监督。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规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认真处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实施有效监督。
3、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事前监督。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进取心和工作干劲要给予充分鼓励,大力支持,但一定要弄清搞准领导干部决策的动机,该提醒的提醒,该泼冷水的泼冷水。在组织换届、考察班子、了解干部的时候,对一些干部头脑中不切实际的“蓝图”、“设计”和“观点”,该劝阻的劝阻,该制止的制止,不能顾及面子,一味迁就或迎合。二是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行为和落实工作部署工作过程中的措施、途径、手段和运行状态,要尽可能地了解掌握,特别是要以法律的尺度,看是否做到依法行政,必要时要予以指导、引导。对那些已经存在问题或为创政绩而不择手段的干部,可以通过考察反馈、任前谈话、参加**生活会、组织函询等形式进行提醒、教育和纠正。同时,要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对群众反映或干部考察等渠道发现的问题,在坚持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批评、诫勉、警告等挽救性措施,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过酿成大错。三是事后监督。通过年度考核、来信来访、离任审计以及换届考察等手段,调查了解干部的工作业绩,.. ..


. . .
对浮夸不实的要予以批评,弄虚作假的要予以处理,因假升迁的要坚决撤下来> .. ..


【篇五】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完善三个民主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黄良国
(2004年9月6日)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
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
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
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
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
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
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
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
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
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
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
代表;
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
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
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
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
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
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
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
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
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
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推荐访问:政绩观 正确 材料 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正确政绩观大家谈交流材料 政绩观大家谈发言材料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年材料员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

22023年度国企党建宣传工作经验材料【优秀范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就是解决好方向和动力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社会环境和企业变化...

32023年村党支部年度“书记党建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党建统领创新活力,推动我村基层党建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按照《镇...

42023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十四五”开局之年改革攻坚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

52023年党建经验交流材料:推行“党建+”融合模式,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XX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和生产经营工作,紧扣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首...

6某市机关党建“三五三”工作机制经验材料(全文完整)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机关建设,聚焦“灯下黑”“两张皮”等老大难问题,把量化指标与狠抓落实...

72023年度市交通运输局,“一路情深”党建品牌创建交流发言

2022年,交通运输局以“一路情深”党建品牌创建为载体,依托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大力实施“信用建设...

8乡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全文)

根据安排,现将*乡202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全力以赴强化基...

9银行党总支在“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动员大会上表态发言【完整版】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本次“党建共建资源共享”动员大会,感谢某区个体私营企业委员会搭建的...

10行政审批服务局党建引领改革经验材料(全文)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