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05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篇)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曲折的历程,把握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篇),供大家参考。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篇)

篇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曲折的历程,把握建国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的大体线索。尤其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产生挫折的教训又是哪些,对现在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特别注意观察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专题学法指导】整体感知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是想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问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成。从中共八大召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前面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面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们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辉煌成就,又有曲折徘徊,甚至是沉痛的教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由此开始,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聚焦重难点重点:1.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2.理清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线索:正确决策:(1)《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跟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期。(5)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6)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难点:1.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2.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完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条件。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文化大革命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严重破坏及沉痛教训。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典型历史事件,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通过运用“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教训的分析与总结,以此培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以及“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十分艰巨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与失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条件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⑵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力量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力量;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⑷土地改革后,政府倡导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逐步过渡的开端。这一切就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依据: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⑴总路线制定的时间——1953年6月。⑵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⑶总路线的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的

  路线。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改造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②改造的形式和必由之路。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③改造实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④改造的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⑵对农业的改造。(必要性:农业的落后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国家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⑶对手工业的改造。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到高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4、改造的完成及其重大意义从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国家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5、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改造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初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1)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论十大关系》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论十大关系》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3)中共政治威信高,群众社建热情高

  2、有益的探索(1)中共八大的召开⑴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⑵八大的主要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作。⑶八大召开的意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2)八字方针的提出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3、探索中的失误(1)1958年总路线(2)1958年大跃进(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共八大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⑴曲折和失误出现的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思想的指导。⑶曲折和失误的实质和影响。“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1956-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新修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三)、“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农、工、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并进行全面整顿。但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刚出现的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

  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大象版)第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20年探索中取得的最宝贵的经验教

  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必须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从这个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量力而行,遵循经济客观规律,避免大起大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违反客观规律,也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第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的狂热和集体领导的被破坏,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并维持十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避免“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重演,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党外的民主监督。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

  (第四,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办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及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过程方法目标: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包括搜集和整理一些农村和城市的变化的图片、文字、录音和录像等),学习和认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学会历史调查的一般方法。在学习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阐释历史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和伟大历史意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说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1、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经验教训、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做出伟大决策的历史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主要内容(1)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设,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3)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4)(大象版)重视价值规律作用;应该认真执行按劳分配制度,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应该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总方针。全会还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全会平反了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取得的重大成果,从而为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提供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证。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始由此揭开序幕。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的。(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人教版)

  (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都有困难。(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的大丰收。消息传开,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包产到组也开始试行。②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挂出乡人民政府的牌子。③1980年9月的中共中央文件,首次突破资本主义的观念。④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到1983年初,全国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3)农村改革的意义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

  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标志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及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根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扩大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也迅速推进。之后,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发展中不断增强。(3)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中国农村出现了奇迹般的朝高速增长,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战略性转变,重工业不再是政府主导的优先发展项目,轻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城乡生活必需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得到满足,实行多年的凭票证购买的配给制度,逐渐被取消。中国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改革也使城乡居民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象版)

  (三)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设立1979年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1984年5月,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

  3、开放区的设立从1985年起,中央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5、对外开放的前提——自力更生

  6、对外开放的原则——平等互利

  7、对外开放的作用(大象版)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促进了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距离,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中国经济向开放性经济转变。

  8、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同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看我们如何应对。(岳麓版)

  9、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大象版)⑴首先,中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贸合作、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⑵对外开放显示出多层次性。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⑶再次,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具有宽泛性。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知识能力目标: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表现应得到及时评价;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及其意义⑴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发表重要谈话。⑵谈话的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步,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大象版)。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及其意义⑴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⑵主要内容①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⑶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及其意义。⑴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⑵决定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⑶决定的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大象版)(决定)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6、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及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⑴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⑵主要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

  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

  7、(大象版)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互接互补,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篇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沈传亮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大家好,下面我们就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1949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时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分五个小的方面做一简要介绍。第一,探索的良好开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怎么搞,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之后也不是很清楚,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刚开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1956年到1957年,因为1949年到1956年之间,这七年主要是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要把这个题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从1956年开始,因为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需要给大家交待一下。第二个小问题,探索出现了严重失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致的时间是1957年到1960年,发现了一个错误之后怎么办?第三个小问题,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发现了错误要改正,但同时我们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也继续得到了发展,这是很不幸的。最后我们的探索还走入了歧途,发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到1976年。最后讲个小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当中有哪些经验、教训。最后一个小问题讲讲总结和启示。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1956年-1957年)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探索的良好开端。探索的良好开端是从1956年到1957年这一年多的时间,探索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思考了七年之久的基础之上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了经济建设怎么搞,国防建设怎么弄,生产力布局怎么布局,处理好内地和沿海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处理好是与非的关系等,讲了

  ..

  .

  十大关系。这里边就涉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十大关系?这是因为共产党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七年左右的准备工作,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我们宣布了我们因为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到底怎么搞?你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个顶层设计。

  (一)党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来?探索任务提出它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国内的背景很简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1953年到1956年我们进行了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了,国营的、集体的占到中国经济的90%以上了,我们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条件,“三大改造”完成了,私营的很少了,并且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并且实施得很好,而这个时候毛主席对于搞建设也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了,他就说过一段话。

  他说解放后,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这三年我们对搞建设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还是懵懵懂懂,共产党人搞革命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搞建设也是,因为这些事以前没干过,也不知道怎么干,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没有介绍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怎么搞,哪一步怎么走不知道。而对于照抄苏联的办法,毛主席心里也不舒服,苏联的情况毕竟和中国的国情还不太一样,他就在《毛泽东文集》里面的第八卷里面就有一句话,他说:“对于建设懵懵懂懂,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怎么办?要走自己的路。

  而这个时候苏联那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际背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了,在这个过程中赫鲁晓夫做了一个“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说斯大林犯了很多的错误,很严重,尤其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得不是很好,揭露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他这个秘密报告是半夜做的,说是秘密,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就被有的国家的间谍被公布了,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全世界掀起了一种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高潮,说斯大林犯那么多严重错误,有些国家还在搞社会主义。

  对于这个事,中国国内怎么看?中国共产党人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毛泽东讲,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现在看主要是老百姓的生活搞得不好,军事工业很发达,重工业很发达,轻工业不发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没多少。看到这些问题,毛泽东讲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要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所以在这种国内外的背景的交织之下,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中国,在中

  ..

  .

  国这么一个东方的人口大国,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1956年、1957年,我们有一些比较新的东西,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良好开端的表现

  第一,提出了探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是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不光站起来,还要富起来,富起来怎么办?大家伙一起努力把国家建设好,建设强大的中国,这也是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愿,也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心里边的一个中国梦,这也是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心理。毛主席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国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的方针。

  第二个,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中国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你要找准自己的矛盾在哪儿?你要找到自己面临,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在哪儿?当时的判断还比较准确,当时就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想建立强大的国家,工业国,当时的看法是工业,工业强大了,你这个国家才强大,我们当时是劳动的工业国,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特别需要经济文化尽快地发展起来,而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因为刚建国,很多东西还没有造出来,很多东西还没发展起来,这就是矛盾,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农业、工业都发展起来,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够好起来,解决主要矛盾需要发展生产力,当时也有把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这么一个提法,因为解决主要矛盾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第三个方面,探索的良好开端,提出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新想法。解决主要矛盾就要靠经济建设,搞经济建设,怎么搞?指导方针是什么?当时1956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就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非常准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既不能够保守,但又不能冒进,在各个方面和谐、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一个稳步前进。我们今天提要促进经济稳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和当时的稳步增长是差不多的,当时的

  ..

  .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比较准确。而经济体制方面,因为我们在实行“一五”计划的过程中,实行“三大改造”的过程中,

  我们逐步地形成了一个比较高度的、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在这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个人活动、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不大,所以在八大上,有的人就提了,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并且要完善所有制结构,陈云同志还提出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一句话,不是全是国有的,全是集体的,要给个人、给自由的市场提供一点空间,也提出来一个新思路,毛主席觉得他这个思路很好,他发言之后还吸收到了中共八大的报告里面。

  在这个阶段,毛主席的创造力非常强,他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它的基本矛盾什么?他说还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基本的,但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国家,包括今天的很多国家,这些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毛主席什么时候说的呢?毛主席1957年讲的,在这一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中国国内有两类矛盾:一个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是敌我之间的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一个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边,他把两类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做了一个区分。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办法不能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办法一样,敌我矛盾怎么解决?要有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需要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团结,再批评,最后达到团结的办法。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谐的办法来解决,这是很重要的。并且毛泽东同时还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而这个时候共产党人还提出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思想。

  毛泽东当时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很多人讲,毛泽东同志如果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不做党的主席了,可能是什么什么华盛顿,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根据,但毛泽东同志早就开始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了,不要一个人干一个职务干到死,他考虑是提出不当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他不干了,这个实现了,刘少奇同志当了国家主席。第二个,他还提出来:提出适当的时候不做党的主席,退居二线,但这个没有实现。不管怎么着,当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并且我们制定了一些法律,并也制定了宪法。

  为什么说考虑这些问题难能可贵?28年的艰苦奋战之后,新中国1949年成立,成立的

  ..

  .

  时候,毛主席还不到60岁,1893年出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50多岁,周恩来同志1898年出生,和刘少奇同志同年的,也是刚50过一点,小平同志、陈云同志还不到50岁,到中共八大的时候才50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经验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能想到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的问题就非常不容易了,才50、60岁,都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当然我们说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好的思想,也得到了贯彻落实,在中共历史上来看,1956年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当然了,探索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失误(1957年-1960年)

  (一)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第二个问题,探索出现了失误,1957年到1960年。第一个失误,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想着找个时间整整风,整什么风?共产党人进到城里之后,因为大多数都是农民的后代或者本人就是农民,进城之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各个方面不太清楚,还要一切从头开始,进城做了官,当了老爷,有些人的作风,各个坏的方面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开始显露出来了。毛主席同志又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绝对不能有进城做老爷的思想。

  所以在从西北坡到北京(1949年叫北平),进城之前,他就提出来“两个务必”,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忙于政权的巩固,要剿匪反霸,当时还发生很多大事,抗美援朝,没有很长的时间来整顿党的作风,到了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了,抗美援朝战争早就结束了,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了,想办法要整整风。

  毛泽东就讲:“几年来都想整风,但找不到机会,现在找到了。凡是涉及许多人的事情,不搞运动,搞不起来。”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就发来了一个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主要是整顿共产党的官僚主义作风、宗派主义作风等不良作风,但怎么整?开门,开门怎么整?让很多人提意见,有的人当时意见不能提,不好提,我们就动员给共产党员提提意见,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作风可以改变一下,但在提意见的过程中,有的人的意见非常地尖锐,超出了一些共产党领导人的容忍的底线,因为有的人提要搞政治设计院、一党专政,搞“党天下”,搞“轮流做庄”等这些意见,听起来比较刺耳。

  毛泽东同志1957年5月16日起草了一封信,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他说:“一方面要肯定批评意见主流是好的,很多人说的是真话,对于共产党改进作风是有帮助的;

  ..

  .

  另一方面,让少数都有反共情绪的人放手发表他们的言论,暂时不要批捕,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动面目,过一个时期再研究反驳的问题。”这一策略被称之为“引蛇出洞”,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讲真话的受到了冤枉,被打成了“右派”,本来是整风,到后来搞成了“反右”。

  “反右”斗争扩大化了,四个方面:一个,大批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和党内外的人士蒙受了不白之冤,全国划了右派50多万。打断了整风的进程,本来是想本风的,但现在打了那么多“右派”,宗派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作风也没改变多少。并且破坏了民主法治,有的人就讲了几句真话,批评得比较尖锐,有的地方政策掌握不准,因言获罪,《宪法》刚公布,言论自由都有,破坏了民主法治。并且导致了理论上的失误,1956年中共八大的时候还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但“反右派”一打,打那么多,“右派”打那么多,好像觉得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变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伤人,还对社会走势的判断给予重要的负面的影响。

  (二)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

  第二个探索的曲折,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1956年,中共八大上,共产党人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方针。在1956年下半年,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发现经济工作里边有冒进的倾向,所以就采取措施制止冒进。而毛主席和主管经济工作这些人的意见不太一样,他说你要反冒进,你是给群众“泼冷水”。所以,毛泽东为推动工作的跃进,他连续批评“反冒进”,他就要反“反冒进”,1958年1月到4月,前后召开了南宁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都会议、武汉会议,在会上批,批搞经济工作的一些人,你们搞反冒进,把老百姓的热情浇灭了,所以在毛主席的鼓动之下,农业、工业掀起了“大跃进”,农业浮夸是从那儿开始的,1958年“大跃进”。

  有的地方小麦亩产本来没那么高,6月8号,河南有一个地方说小麦亩产2105斤,这是放出的全国第一颗小麦亩产的“高产卫星”,那个时候,最好的小麦亩产也就超不过800斤,年龄大一点的同志都知道三四百斤就不错了,靠天吃饭,人民有什么化肥都是靠土肥、粪肥,小麦亩产没多少。

  从这2105斤的“卫星”放出来之后,有些地方更吹牛,吹得很离谱了,河北有的地方说红薯亩产120万斤,这120万斤什么概念?这一亩地下边全铺满红薯,一个挨一个也达不到120万斤。

  ..

  .

  甚至更离谱的,广西有一个地方说中稻亩产130434斤,浮夸到什么程度了。当时还有很多的照片表明当时的农业亩产达到很高的高度,“放卫星”。

  但毛主席相不相信农业如此高产呢?刚开始也不太相信,主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心劲不能给降下去,有一些知识分子当时也发表文章,说如果光合作用,农作物得到充分的吸收,粮食亩产也可以现在亩产的十倍、二十倍,变相地也给予了一个证明,有的也是违心之作。

  在那种情况下,毛主席还发表过一个言论,1958年9月,毛主席还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有这么怪,不搞就不搞,一搞就很多,要么就没有,要么就很多,你们不信这一条。比如我们打22年的仗,21年就是不胜利,而在22年这一年,1949年就全国胜利了,叫突变。粮食也是一样。粮食要是能突变?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就解决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行,这是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当时的“大跃进”主要体现在钢产量的大跃进上,195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到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在这个会上赫鲁晓夫宣布他们在某些方面要超过美国,毛泽东同志经过一些调查研究,在会上也郑重宣布,在钢产量方面中国15年后,1957年的15年后是1972年,15年之后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苏联要超过美国,中国紧随其后超过英国,这两个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阵营要超过他们,宣布出去了,怎么来解决?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多少?535万吨。而当时在英国2000多万吨,差距1000多万吨,15年,如果每年增长一点还是有可能的。毛主席宣布出去之后,这些思想传到国内之后,很多人就想着干得快一点,有的人说不用15年了,7、8年我国就能够超过英国,有的人讲7、8年时间太长,不用7、8年,2、3年就可以了,有的甚至还说不用2、3年,1、2年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6月19号毛泽东同志找当时的冶金工业部的部长谈话,说:“你看钢产量能否在1958年就翻一番?”工业部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在这年八月的北戴河会议上就正式向世界公布了,中国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这个话喊出去之后,你叫不好往回收了,当时中国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确实难度很大,因为8月份宣布,1958年1到8月,这8个月过去了,中国全国的产量总产量才400多万吨,那离1070万吨还差得老远了,一多半没完成了,如果要完成这个向世界人民宣布的指标,不丢中国人的脸,那必须在9到12月,4个月之内必须完成600到700万吨钢的指标,靠正常手段肯定是不行了,所以这个情况下就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以钢为钢,全面跃进,但是我们的钢厂是有限的,生产效率也是一定的,那怎么办?就搞了一些“小、土、群”的办法,所谓的小是建了一些小高炉,正规厂的大高炉之外,农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了一些自己的小高

  ..

  .

  炉,不能用科学的办法炼钢,要完成任务怎么办?土法炼钢,搞群众运动。很多人从农业上被抽调到工业炼钢,建小高炉,当时的很多地方为了炼钢建了很多小高炉,但也没有煤,没那么多煤,没那么碳怎么炼?砍伐树木,把很粗的树都砍倒,劈成柴火炼钢,浪费了大量木材,很多地方的大粗树都是在那时候给砍倒的,造成了不仅钢没炼好,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炼钢铁造成的危害很严重,经过这个办法,1958年,我们的钢产量完成了指标,超过了1000万吨,而里边能用的800多万吨,几百万吨都不能用,用的是废铁,像小土炉能炼出来钢吗?

  大炼钢铁搞了一年造成的危害是,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抽调大量工人加入职工队伍,职工队伍急剧膨胀,一年内增加了2000万人,城市化进程很快,一下进了两千万,进了城就要吃的,国家分配,压力很大,所以财政补贴40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很少,387亿,不像已经十来万亿,当时光一个炼钢财政补贴就超过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你光炼钢了,其他还有很多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好多方面,光炼钢是不行的,冲击挤占了农业、轻工业的生产,当时叫钢铁元帅升帐,搞了一年搞成了,所以,大炼钢铁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

  到1972年的时候,中国钢产量多少吨呢?2300多万吨,与英国当年的产量持平,和英国差不多了,毛主席1957年提出来,15年以后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他说的话应验了,但也没必要1958年搞一个大炼钢铁,所以有的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讲当年搞大炼钢铁得不偿失,这是另外一个失误和挫折。

  (三)急于求成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个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搞得比较急,比较快。为了配合农业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有些地方,对于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所谓的创新,搞起了农民公社,毛主席看到这个形势比较好,并且还说过一段话,说:“看来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而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什么概念?通过人民公社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当时就讲共产主义是天堂,什么是桥梁?人民公社是桥梁。

  毛主席在1958年考察期间还题词“人民公社好”,当时毛主席的话很管用,这一句话,还有其他的一些宣传,人民公社化急剧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都建起来了,但建那么快,肯定是有问题的。

  并且那时候还大办公共食堂,什么叫公共食堂?免费吃,吃饱肚子上班,把很多粮食都

  ..

  .

  浪费了,1958年因为大炼钢铁抽调了很多农民,地里的庄稼没收进去,都烂在地里了,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当然共产党人发现了这些问题,怎么弄?解决问题,召开一系列“纠左”会议,不要搞这么快了,大炼钢铁也好,人民公社化也好,农业大跃进,共产风,浮夸风,要纠正。这一系列会议里边,有一个会议比较重要叫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上一些领导人提出了很尖锐的意见,说对“大跃进”的错误没有看清楚,还要认真地研究,调整措施,当然这些意见,毛主席认为不妥,所以一些人也被打成了反党反革命的集团。

  彭德怀同志就是这个集团当中的一人,当时的情况看,彭德怀的想法是对的,是“大跃进”的错误没有解决清楚,但庐山会议没有开好,会后又“反右倾”,很多人被划成了“右倾分子”,本来是解决“大跃进”的,1959年庐山会议没解决成,所以1960年“大跃进”继续发展,又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在我们现在看有两个,一个,“大跃进”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因为“大跃进”老吹、老放卫星,粮食生产本来没那么多,你非得喊那么多,所以有的地方喊得多就交得多,交得多老百姓就不够吃,不够吃怎么办?有的就饿死了,所以有的学者,包括有的官员都在研究当时到底是饿死多少人。前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创作的代表官方意见的一个正本教材出来了,它里边就提到了当时饿死了一些人,饿死的具体人数没有写,但里边说了非正常人口1960年比1959年减少了一千万,本来我们的人口每年能增加一千万左右,正常的,而减少了一千万什么概念?所以当时的情况比较严峻,这是一个后果。

  第二个后果,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在搞“大跃进”的时候,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是正在起飞的时候,我们在搞“大跃进”,在胡说胡吹,而有些国家抓着几年的机遇发展上来了,而中国“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20亿人民币,到1965年底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用了好几年时间,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大跃进”探索的失误,这是严重的失误,好几个。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条应该承认毛泽东同志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好的,他也不是为了把老百姓饿死,他也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得更好,以尽快的速度和时间把中国建设好,毛泽东的初衷不是饿死老百姓。

  第二,我们把“大跃进”运动和“大跃进”这三年的实践区别开来,搞运动,我们讲的的是运动,我们除了运动之外,很多工人、农民、军队,包括知识分子也在正常地工作,也做出了很多的重要成就,有些铁路建设、水库建设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建设得还是

  ..

  .

  比较充分的,“大跃进”时期这几年做了很多的事情。第三条,“大跃进”失误的责任不能完全记在毛泽东一个人头上,邓小平同志后来曾经

  说过一段话,他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邓小平讲的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上下都有一种急迫的心情,抓紧把中国建设起来,有这种急迫的心情,但是这种急迫的心情却用正确的思路和方式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犯了错误的。犯了错误之后,要勇于改错误。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

  这是第三个问题,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针对以前犯的错误,1961年1月共产党召开了一个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不能再这么“大跃进”下去了,“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把一些虚夸的数字调整,降得低低的,适合中国的情况。把一些搞起来搞得还可以的东西巩固一下,这八字里边提高放在最后了,为什么放在最后?主要是调整,主要是巩固和充实,不要再搞一些过高的数字了。

  并且在1962年1月还召开了一个七千人大会,在七千人大会上,县委书记都参加了,中央的领导同志做了自我批评,省里的省委书记也做了自我批评,这个会议上大家对于“大跃进”的失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的领导讲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些问题还没有讲到位,所以到后来相关领导同志又开会,把形势估计得更悲观一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经济上提出来“八字方针”。

  政治上这时候由于各种问题的交错复杂,阶级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大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所谓的“黑暗风”是指对这几年的形势估计得过于黑暗,毛主席表示不同意见,而“单干风”主要是批支持包产到户的这么一个风气,因为老百姓饿死了怎么办,有的地方饿得比较严重,有的地方想个办法把地包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结果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当年有一句话,“不管黄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支持老百姓包产到户。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是走单干,“单干风”,所以支持包产到户的同志,邓子恢、田家英、邓小平、陈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批“单干风”,除了

  ..

  .

  批“单干风”还批“翻案风”,为什么翻案呢?是因为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包括“反右派”、“反右倾”抓错了一些人,这个时候应改正错误,要甄别平缓,有的时候要“一风吹”,这个也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评,你不能“一风吹”,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而这个时候,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批评的彭德怀,给中央毛泽东写信,说当时他提的意见是对的,现在问题出来了,而有的人还借用小说《刘志丹》大作文章,毛主席一批,“翻案风”、“单干风”,大题不要叫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很浓,一方面经济工作方面要艰难地调整,另一方面,政治上大喊阶级斗争,经过1964年搞“四清”等一些措施。

  四、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走入歧途(1966年-1976年)

  到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入了歧途。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还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讲来讲去进入了“文化大革命”。

  “文革”十年怎么定性,党中央已经有历史决议对此定性,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确实遭遇了巨大损失,十年内乱是乱了自己,本来毛主席的想法是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扫掉官僚主义,防修反修,使中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毛主席的设想没有实现,因为搞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靠搞运动是不行的,历史已经表明了。

  1976年毛主席还谈到自己一生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几个海岛上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

  第二件大事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他也在晚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文革”过去了这么多年,历史决议决它的评价是非常科学和准确的。所以,今天很多人反思“文革”,甚至还有的人向往“文革”,各种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再也不愿回到“文革”的年代了。从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甚至犯过严重错误,但共产党总是想着办法自己来解决自己犯的错误,这是应该提出来的。

  五、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总结和启示

  这一讲的最后一个问题,谈一谈总结和启示。为什么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会发生失误?一个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搞社会建设确实没有经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二

  ..

  .

  个,有历史的原因,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个人崇拜,个人说了算,个人的决断甚至高于集体的决断,非常容易犯错误。第三个原因,外因,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想超过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想打压社会主义阵营。在这种国际斗争比较复杂的情况之下,有时候就会犯看不清楚的错误;第四个原因,内因,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现在来看是低级的错误,一亩地能产上百万斤红薯,几千斤粮食,当时的条件,内因是中国普遍低下的文化程度,新中国成立之后,全中国80%多的人是文盲,科技知识的素养层次比较低,如果拿到今天跟你说一亩地能一万斤红薯你都不信,科学技术、科学素养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失误,这是客观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主观的,和一些领导人的好大喜功也有关系,和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也有关系。有些问题是跨不过去的,生产力发展跨不过去,那么落后,想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不是通过扎扎实实搞建设,而是通过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往往而是事与愿违。教训往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二十多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宝贵的财富。

  所以最后要讲一句,怎么样正确看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对于毛泽东同志这一代领导人的探索给予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党的十八大就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的成交,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的准备和物质的基础。那三十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大事、好事,不是一连串的错误,也不能够以今天这三十年的成就来否定前三十年。

  “两弹一星”,就是在那个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邓小平当年就讲过:“如果我们没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没有人造卫星,中国很难被称之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那三十年干了很多事情,很多的水库、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高科技,那三十年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来看待毛泽东为首的那一代领导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篇三: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第三单元【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基本线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基本分期如下:

  【考点概要】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建国初期(1949~1952):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背景:①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巩固国防,需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③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④借鉴苏联经验。▲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T

  ①核心:一化三改造。②特点:革命(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

  力同时进行。

  ▲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

  ①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

  础;建立起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基础。T

  特点: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

  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②工业化建设——发展生产力

  A.

  重点建

  设:a.行业: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

  b.区

  域:东北T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

  B.

  主要成

  果: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b.初

  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

  开。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A.目的:适应工业化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B.改造含义及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成社会主义公有

  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c.过程:

  D.结果:

  a.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为工业化建设开辟

  道路。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发

  展。(1)中共八大(1956年秋):①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

  间的矛盾,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B.总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经济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未能坚持下去。

  (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大跃进(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①特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建设的高指标、高速

  度、浮夸风、共产风

  ②宣传语:“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

  赶美平常事”,等等③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群众

  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

  ①特征: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

  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农民财产)。具体表现: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②宣传语:“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③评价:超越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

  坏农业生产力,造成经济困难。

  ④教训: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调整与恢复:①指导方针:I960年提出“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效果:

  1960年开始

  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底经济开始好转,到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

  经济领域。

  (2)表现:“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

  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

  4.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

  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2)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考点2: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

  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2)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

  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3)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4)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考点3: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农村开始)(1)原因:人民公社存在严重的弊端(管理集中,平均分配,农民缺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举措:①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特征:“包产到户”,统分结合。▲实施: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随后全国普遍推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意义:促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③改革农村行政机构,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全面展开)

  (1)原因: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的鼓舞和推动。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

  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效益显著提

  高,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

  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

  康水平。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景

  (1)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

  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

  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

  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

  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

  2、过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

  市场经济。

  (2)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理论完善:①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XX年,中共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范畴。

  3.意义:(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历史教训;借鉴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创办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城市:1984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3)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新世纪的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XX年)5.对外开放的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6.对外开放的意义: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知识整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2.建国后农村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①原因:圭寸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1956):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①原因: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高速度,急于完成工业化。②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调整主。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建立股份制现代企业。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4.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1)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1958年大跃进,1966年文革后,工业化进程受阻,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3)1978年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4)XX年十六大后,开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巩固练习】.旧中国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A.大跃进B.改革开放c.工业化建设D.三大改造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3.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B.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5.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6.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7.毛主席在《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从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8.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人民公社化②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大跃进④农业合作化A.④③①②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9.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两次会议:①都是在“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和建设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

  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转折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④都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0.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70年代末1.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入注目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地里精耕细作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3.“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有: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④设立经济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篇四: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能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图片,培养概括、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建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并出示材料: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请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国民经济的恢复

  首先,请看一段资料: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千克,钢0.29千克。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教师提问: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归纳:造成经济位于崩溃边缘的原因有:第一,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面对这种局面,出示材料: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0分)

  以此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形势的初步认识。

  进一步提问: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回应这样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为迅速发展生产力,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国民经济的恢复以较短的时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为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

  2.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造”)

  提问:给出“一五“计划重点企业和成就图,学生读图思考:“一五”期间有哪些重大成就?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工业建设体现出“一五”计划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出示一组材料: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2年8月,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征询苏联领导人对中国“一五”计划草案的意见,并提出对苏联科技和建设援助的需求。……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个时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称为“156项工程”。

  ——董志凯《关于“156项”的确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重工业落后,借鉴苏联经验,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提问:“一五“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出示幻灯片,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大改造”。

  提问:“三大改造”的本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它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

  提问:1956年到1966年,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有哪些探索?哪些属于成功,哪些失败?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指导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

  1.1956年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功的探索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问:为什么说八大是一次正确的探索?它正确在哪里?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这次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内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突出了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共同构成了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

  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因此,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提问:这个看似全面合理的总路线出了什么问题?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组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总路线的指导作用,“左”倾经济思想在经济领域更加膨胀,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设计意图:该部分内容展示大量图片和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根据图片,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哪些失误?分别错在哪里?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由此可见,党这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问题上,还缺乏足够清醒的和科学的认识,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1959—1961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出示图片,加深学生对严重后果的认识。

  3.国民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峻的现实,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已势在必行。继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之后,国家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政策调整之后,我国经济出现明显好转。

  出示幻灯片,介绍大庆油田等一系列建设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然而,经济领域的逐步发展迅速被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打破。在1967年和1968年的两年时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出示材料: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新中国成立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新中国成立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师生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历史是一面镜子,这些惨痛的经验教训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难能可贵的是,中共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并1978年以后在吸取这些教训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现代化建设。

  巩固练习:(略)

  作业布置:(略)

篇五: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十八大后党中央带领人民在经济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十一个方面全面开启党治国理政的新进程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作者:李冬来源:《商》2016年第30期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则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展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建立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关于新中国的蓝图,我党早在延安时期就有过探索,但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探索。随着革命胜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急需通过制度来将蓝图变为现实,就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定哪些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等内容制定法律制度。为此,我党诚邀各民主党派635人组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实行什么样的治国理政方略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最终成稿于9月29日的政协会议上予以通过。纲领对我国的国体、政体及组织原则、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项方针政策做了详细规定。这一纲领是具有根本性质的临时宪法,是党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前提,是新政权的制度保障,为党的治国理政确定了政治框架。

  这一政治框架虽然为党建立新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要巩固新生政权,要使这个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重拾生机与活力,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考验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军事问题,而是与之相比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由于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一些人质疑党这方面的能力,甚至有人说中共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然而,党仅用三年的时间,尽管期间还发生抗美援朝战争,到1952年底成功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提前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在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这一过程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这答卷并不是终止,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党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一体两翼”[1]。

  这是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的第一个路线,正是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党首先指导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后又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党治国理政朝着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奠定根本的制度基础,为当今中国一切发展可能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

  (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全程后,党努力探索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八大,成为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意味着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党的根本任务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进而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分两步,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再用几十年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是,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四是,探索改进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五是,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六是,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七是,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方针。八是,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八大路线是我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八大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各个领域继续探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但它也有局限,未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建设速度问题,也未能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建设上虽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贯彻民主集中制但没有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对待知识分子的估计较1956年又倒退了,这一倒退集中体现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为使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八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整风。1957年,党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帮助开展党内整风,整风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整风过程中,发生了极少数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复杂局面,为了反击他们的进攻,6月份整风转向反右派斗争,这种反击和斗争是必要和正确的,但是,党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做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扩大了右派的打击面,导致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由此改变,这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曲折。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政治上出现偏差的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错误。典型代表就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经济上的这些政策都带有浓厚的“左”倾冒进的因子,使得本该继续向前发展的经济,越发展越糟糕。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将这些错误推上了顶点。党的治国理政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一同进入曲折发展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就是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在这

  一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集中体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所发表的系列讲话中,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回答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及改革开放的疑虑,对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1992年的十四大对于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体现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明确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確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受住了9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妥善的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一直到2012年,中共中央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十八大后,党中央带领人民在经济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稳中求好稳中求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十一个方面,全面开启党治国理政的新进程。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篇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从历史上看,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这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所得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篇七: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砍伐树木把很粗的树都砍倒劈成柴火炼钢浪费了大量木材很多地方的大粗树都是在那时候给砍倒的造成了不仅钢没炼好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大的破坏大炼钢铁造成的危害很严重经过这个办法1958年我们的钢产量完成标超过了1000万吨而里边能用的800多万吨几百万吨都不能用用的是废铁工人加入职工队伍职工队伍急剧膨胀一年内增加了2000万人城市化进程很快一下进了两千万进了城就要吃的国家分配压力很大所以财政补贴40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很少387亿不像已经十来万亿当时光一个炼钢财政补贴就超过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你光炼钢了其他还有很多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好多方面光炼钢是不行的冲击挤占了农业轻工业的生产当时叫钢铁元帅升帐搞了一年搞成了所以大炼钢铁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沈传亮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大家好,下面我们就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1949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时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分五个小的方面做一简要介绍。第一,探索的良好开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怎么搞,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之后也不是很清楚,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刚开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1956年到1957年,因为1949年到1956年之间,这七年主要是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要把这个题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从1956年开始,因为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需要给大家交待一下。第二个小问题,探索出现了严重失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致的时间是1957年到1960年,发现了一个错误之后怎么办?第三个小问题,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发现了错误要改正,但同时我们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也继续得到了发展,这是很不幸的。最后我们的探索还走入了歧途,发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到1976年。最后讲个小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当中有哪些经验、教训。最后一个小问题讲讲总结和启示。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1956年-1957年)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探索的良好开端。探索的良好开端是从1956年到1957年这一年多的时间,探索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思考了七年之久的基础之上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了经济建设怎么搞,国防建设怎么弄,生产力布局怎么布局,处理好内地和沿海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处理好是与非的关系等,讲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十大关系。这里边就涉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十大关系?这是因为共产党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七年左右的准备工作,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我们宣布了我们因为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到底怎么搞?你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个顶层设计。

  (一)党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来?探索任务提出它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国内的背景很简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1953年到1956年我们进行了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了,国营的、集体的占到中国经济的90%以上了,我们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条件,“三大改造”完成了,私营的很少了,并且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并且实施得很好,而这个时候毛主席对于搞建设也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了,他就说过一段话。他说解放后,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这三年我们对搞建设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还是懵懵懂懂,共产党人搞革命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搞建设也是,因为这些事以前没干过,也不知道怎么干,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没有介绍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怎么搞,哪一步怎么走不知道。而对于照抄苏联的办法,毛主席心里也不舒服,苏联的情况毕竟和中国的国情还不太一样,他就在《毛泽东文集》里面的第八卷里面就有一句话,他说:“对于建设懵懵懂懂,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怎么办?要走自己的路。而这个时候苏联那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际背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了,在这个过程中赫鲁晓夫做了一个“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说斯大林犯了很多的错误,很严重,尤其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得不是很好,揭露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他这个秘密报告是半夜做的,说是秘密,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就被有的国家的间谍被公布了,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全世界掀起了一种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高潮,说斯大林犯那么多严重错误,有些国家还在搞社会主义。对于这个事,中国国内怎么看?中国共产党人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毛泽东讲,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现在看主要是老百姓的生活搞得不好,军事工业很发达,重工业很发达,轻工业不发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没多少。看到这些问题,毛泽东讲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要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所以在这种国内外的背景的交织之下,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中国,在中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国这么一个东方的人口大国,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1956年、1957年,我们有一些比较新的东西,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良好开端的表现

  第一,提出了探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是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不光站起来,还要富起来,富起来怎么办?大家伙一起努力把国家建设好,建设强大的中国,这也是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愿,也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心里边的一个中国梦,这也是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心理。毛主席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国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的方针。第二个,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中国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你要找准自己的矛盾在哪儿?你要找到自己面临,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在哪儿?当时的判断还比较准确,当时就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想建立强大的国家,工业国,当时的看法是工业,工业强大了,你这个国家才强大,我们当时是劳动的工业国,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特别需要经济文化尽快地发展起来,而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因为刚建国,很多东西还没有造出来,很多东西还没发展起来,这就是矛盾,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农业、工业都发展起来,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够好起来,解决主要矛盾需要发展生产力,当时也有把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这么一个提法,因为解决主要矛盾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第三个方面,探索的良好开端,提出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新想法。解决主要矛盾就要靠经济建设,搞经济建设,怎么搞?指导方针是什么?当时1956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就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非常准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既不能够保守,但又不能冒进,在各个方面和谐、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一个稳步前进。我们今天提要促进经济稳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和当时的稳步增长是差不多的,当时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比较准确。而经济体制方面,因为我们在实行“一五”计划的过程中,实行“三大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地形成了一个比较高度的、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在这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个人活动、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不大,所以在八大上,有的人就提了,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并且要完善所有制结构,陈云同志还提出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一句话,不是全是国有的,全是集体的,要给个人、给自由的市场提供一点空间,也提出来一个新思路,毛主席觉得他这个思路很好,他发言之后还吸收到了中共八大的报告里面。在这个阶段,毛主席的创造力非常强,他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它的基本矛盾什么?他说还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基本的,但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国家,包括今天的很多国家,这些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毛主席什么时候说的呢?毛主席1957年讲的,在这一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中国国内有两类矛盾:一个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是敌我之间的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一个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边,他把两类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做了一个区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办法不能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办法一样,敌我矛盾怎么解决?要有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需要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团结,再批评,最后达到团结的办法。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谐的办法来解决,这是很重要的。并且毛泽东同时还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而这个时候共产党人还提出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当时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很多人讲,毛泽东同志如果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不做党的主席了,可能是什么什么华盛顿,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根据,但毛泽东同志早就开始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了,不要一个人干一个职务干到死,他考虑是提出不当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他不干了,这个实现了,刘少奇同志当了国家主席。第二个,他还提出来:提出适当的时候不做党的主席,退居二线,但这个没有实现。不管怎么着,当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并且我们制定了一些法律,并也制定了宪法。为什么说考虑这些问题难能可贵?28年的艰苦奋战之后,新中国1949年成立,成立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时候,毛主席还不到60岁,1893年出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50多岁,周恩来同志1898年出生,和刘少奇同志同年的,也是刚50过一点,小平同志、陈云同志还不到50岁,到中共八大的时候才50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经验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能想到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的问题就非常不容易了,才50、60岁,都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当然我们说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好的思想,也得到了贯彻落实,在中共历史上来看,1956年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当然了,探索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失误(1957年-1960年)

  (一)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第二个问题,探索出现了失误,1957年到1960年。第一个失误,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想着找个时间整整风,整什么风?共产党人进到城里之后,因为大多数都是农民的后代或者本人就是农民,进城之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各个方面不太清楚,还要一切从头开始,进城做了官,当了老爷,有些人的作风,各个坏的方面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开始显露出来了。毛主席同志又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绝对不能有进城做老爷的思想。所以在从西北坡到北京(1949年叫北平),进城之前,他就提出来“两个务必”,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忙于政权的巩固,要剿匪反霸,当时还发生很多大事,抗美援朝,没有很长的时间来整顿党的作风,到了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了,抗美援朝战争早就结束了,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了,想办法要整整风。毛泽东就讲:“几年来都想整风,但找不到机会,现在找到了。凡是涉及许多人的事情,不搞运动,搞不起来。”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就发来了一个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主要是整顿共产党的官僚主义作风、宗派主义作风等不良作风,但怎么整?开门,开门怎么整?让很多人提意见,有的人当时意见不能提,不好提,我们就动员给共产党员提提意见,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作风可以改变一下,但在提意见的过程中,有的人的意见非常地尖锐,超出了一些共产党领导人的容忍的底线,因为有的人提要搞政治设计院、一党专政,搞“党天下”,搞“轮流做庄”等这些意见,听起来比较刺耳。毛泽东同志1957年5月16日起草了一封信,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他说:“一方面要肯定批评意见主流是好的,很多人说的是真话,对于共产党改进作风是有帮助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另一方面,让少数都有反共情绪的人放手发表他们的言论,暂时不要批捕,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动面目,过一个时期再研究反驳的问题。”这一策略被称之为“引蛇出洞”,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讲真话的受到了冤枉,被打成了“右派”,本来是整风,到后来搞成了“反右”。“反右”斗争扩大化了,四个方面:一个,大批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和党内外的人士蒙受了不白之冤,全国划了右派50多万。打断了整风的进程,本来是想本风的,但现在打了那么多“右派”,宗派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作风也没改变多少。并且破坏了民主法治,有的人就讲了几句真话,批评得比较尖锐,有的地方政策掌握不准,因言获罪,《宪法》刚公布,言论自由都有,破坏了民主法治。并且导致了理论上的失误,1956年中共八大的时候还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但“反右派”一打,打那么多,“右派”打那么多,好像觉得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变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伤人,还对社会走势的判断给予重要的负面的影响。

  (二)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

  第二个探索的曲折,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1956年,中共八大上,共产党人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方针。在1956年下半年,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发现经济工作里边有冒进的倾向,所以就采取措施制止冒进。而毛主席和主管经济工作这些人的意见不太一样,他说你要反冒进,你是给群众“泼冷水”。所以,毛泽东为推动工作的跃进,他连续批评“反冒进”,他就要反“反冒进”,1958年1月到4月,前后召开了南宁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都会议、武汉会议,在会上批,批搞经济工作的一些人,你们搞反冒进,把老百姓的热情浇灭了,所以在毛主席的鼓动之下,农业、工业掀起了“大跃进”,农业浮夸是从那儿开始的,1958年“大跃进”。有的地方小麦亩产本来没那么高,6月8号,河南有一个地方说小麦亩产2105斤,这是放出的全国第一颗小麦亩产的“高产卫星”,那个时候,最好的小麦亩产也就超不过800斤,年龄大一点的同志都知道三四百斤就不错了,靠天吃饭,人民有什么化肥都是靠土肥、粪肥,小麦亩产没多少。从这2105斤的“卫星”放出来之后,有些地方更吹牛,吹得很离谱了,河北有的地方说红薯亩产120万斤,这120万斤什么概念?这一亩地下边全铺满红薯,一个挨一个也达不到120万斤。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甚至更离谱的,广西有一个地方说中稻亩产130434斤,浮夸到什么程度了。当时还有很多的照片表明当时的农业亩产达到很高的高度,“放卫星”。但毛主席相不相信农业如此高产呢?刚开始也不太相信,主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心劲不能给降下去,有一些知识分子当时也发表文章,说如果光合作用,农作物得到充分的吸收,粮食亩产也可以现在亩产的十倍、二十倍,变相地也给予了一个证明,有的也是违心之作。在那种情况下,毛主席还发表过一个言论,1958年9月,毛主席还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有这么怪,不搞就不搞,一搞就很多,要么就没有,要么就很多,你们不信这一条。比如我们打22年的仗,21年就是不胜利,而在22年这一年,1949年就全国胜利了,叫突变。粮食也是一样。粮食要是能突变?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就解决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行,这是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当时的“大跃进”主要体现在钢产量的大跃进上,195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到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在这个会上赫鲁晓夫宣布他们在某些方面要超过美国,毛泽东同志经过一些调查研究,在会上也郑重宣布,在钢产量方面中国15年后,1957年的15年后是1972年,15年之后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苏联要超过美国,中国紧随其后超过英国,这两个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阵营要超过他们,宣布出去了,怎么来解决?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多少?535万吨。而当时在英国2000多万吨,差距1000多万吨,15年,如果每年增长一点还是有可能的。毛主席宣布出去之后,这些思想传到国内之后,很多人就想着干得快一点,有的人说不用15年了,7、8年我国就能够超过英国,有的人讲7、8年时间太长,不用7、8年,2、3年就可以了,有的甚至还说不用2、3年,1、2年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6月19号毛泽东同志找当时的冶金工业部的部长谈话,说:“你看钢产量能否在1958年就翻一番?”工业部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在这年八月的北戴河会议上就正式向世界公布了,中国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这个话喊出去之后,你叫不好往回收了,当时中国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确实难度很大,因为8月份宣布,1958年1到8月,这8个月过去了,中国全国的产量总产量才400多万吨,那离1070万吨还差得老远了,一多半没完成了,如果要完成这个向世界人民宣布的指标,不丢中国人的脸,那必须在9到12月,4个月之内必须完成600到700万吨钢的指标,靠正常手段肯定是不行了,所以这个情况下就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以钢为钢,全面跃进,但是我们的钢厂是有限的,生产效率也是一定的,那怎么办?就搞了一些“小、土、群”的办法,所谓的小是建了一些小高炉,正规厂的大高炉之外,农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了一些自己的小高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炉,不能用科学的办法炼钢,要完成任务怎么办?土法炼钢,搞群众运动。很多人从农业上被抽调到工业炼钢,建小高炉,当时的很多地方为了炼钢建了很多小高炉,但也没有煤,没那么多煤,没那么碳怎么炼?砍伐树木,把很粗的树都砍倒,劈成柴火炼钢,浪费了大量木材,很多地方的大粗树都是在那时候给砍倒的,造成了不仅钢没炼好,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炼钢铁造成的危害很严重,经过这个办法,1958年,我们的钢产量完成了指标,超过了1000万吨,而里边能用的800多万吨,几百万吨都不能用,用的是废铁,像小土炉能炼出来钢吗?大炼钢铁搞了一年造成的危害是,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抽调大量工人加入职工队伍,职工队伍急剧膨胀,一年内增加了2000万人,城市化进程很快,一下进了两千万,进了城就要吃的,国家分配,压力很大,所以财政补贴40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很少,387亿,不像已经十来万亿,当时光一个炼钢财政补贴就超过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你光炼钢了,其他还有很多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好多方面,光炼钢是不行的,冲击挤占了农业、轻工业的生产,当时叫钢铁元帅升帐,搞了一年搞成了,所以,大炼钢铁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到1972年的时候,中国钢产量多少吨呢?2300多万吨,与英国当年的产量持平,和英国差不多了,毛主席1957年提出来,15年以后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他说的话应验了,但也没必要1958年搞一个大炼钢铁,所以有的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讲当年搞大炼钢铁得不偿失,这是另外一个失误和挫折。

  (三)急于求成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个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搞得比较急,比较快。为了配合农业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有些地方,对于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所谓的创新,搞起了农民公社,毛主席看到这个形势比较好,并且还说过一段话,说:“看来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而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什么概念?通过人民公社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当时就讲共产主义是天堂,什么是桥梁?人民公社是桥梁。毛主席在1958年考察期间还题词“人民公社好”,当时毛主席的话很管用,这一句话,还有其他的一些宣传,人民公社化急剧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都建起来了,但建那么快,肯定是有问题的。并且那时候还大办公共食堂,什么叫公共食堂?免费吃,吃饱肚子上班,把很多粮食都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浪费了,1958年因为大炼钢铁抽调了很多农民,地里的庄稼没收进去,都烂在地里了,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然共产党人发现了这些问题,怎么弄?解决问题,召开一系列“纠左”会议,不要搞这么快了,大炼钢铁也好,人民公社化也好,农业大跃进,共产风,浮夸风,要纠正。这一系列会议里边,有一个会议比较重要叫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上一些领导人提出了很尖锐的意见,说对“大跃进”的错误没有看清楚,还要认真地研究,调整措施,当然这些意见,毛主席认为不妥,所以一些人也被打成了反党反革命的集团。彭德怀同志就是这个集团当中的一人,当时的情况看,彭德怀的想法是对的,是“大跃进”的错误没有解决清楚,但庐山会议没有开好,会后又“反右倾”,很多人被划成了“右倾分子”,本来是解决“大跃进”的,1959年庐山会议没解决成,所以1960年“大跃进”继续发展,又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在我们现在看有两个,一个,“大跃进”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因为“大跃进”老吹、老放卫星,粮食生产本来没那么多,你非得喊那么多,所以有的地方喊得多就交得多,交得多老百姓就不够吃,不够吃怎么办?有的就饿死了,所以有的学者,包括有的官员都在研究当时到底是饿死多少人。前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创作的代表官方意见的一个正本教材出来了,它里边就提到了当时饿死了一些人,饿死的具体人数没有写,但里边说了非正常人口1960年比1959年减少了一千万,本来我们的人口每年能增加一千万左右,正常的,而减少了一千万什么概念?所以当时的情况比较严峻,这是一个后果。第二个后果,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在搞“大跃进”的时候,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是正在起飞的时候,我们在搞“大跃进”,在胡说胡吹,而有些国家抓着几年的机遇发展上来了,而中国“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20亿人民币,到1965年底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用了好几年时间,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大跃进”探索的失误,这是严重的失误,好几个。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条应该承认毛泽东同志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好的,他也不是为了把老百姓饿死,他也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得更好,以尽快的速度和时间把中国建设好,毛泽东的初衷不是饿死老百姓。第二,我们把“大跃进”运动和“大跃进”这三年的实践区别开来,搞运动,我们讲的的是运动,我们除了运动之外,很多工人、农民、军队,包括知识分子也在正常地工作,也做出了很多的重要成就,有些铁路建设、水库建设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建设得还是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比较充分的,“大跃进”时期这几年做了很多的事情。第三条,“大跃进”失误的责任不能完全记在毛泽东一个人头上,邓小平同志后来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邓小平讲的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上下都有一种急迫的心情,抓紧把中国建设起来,有这种急迫的心情,但是这种急迫的心情却用正确的思路和方式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犯了错误的。犯了错误之后,要勇于改错误。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

  这是第三个问题,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针对以前犯的错误,1961年1月共产党召开了一个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不能再这么“大跃进”下去了,“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把一些虚夸的数字调整,降得低低的,适合中国的情况。把一些搞起来搞得还可以的东西巩固一下,这八字里边提高放在最后了,为什么放在最后?主要是调整,主要是巩固和充实,不要再搞一些过高的数字了。并且在1962年1月还召开了一个七千人大会,在七千人大会上,县委书记都参加了,中央的领导同志做了自我批评,省里的省委书记也做了自我批评,这个会议上大家对于“大跃进”的失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的领导讲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些问题还没有讲到位,所以到后来相关领导同志又开会,把形势估计得更悲观一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经济上提出来“八字方针”。政治上这时候由于各种问题的交错复杂,阶级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大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所谓的“黑暗风”是指对这几年的形势估计得过于黑暗,毛主席表示不同意见,而“单干风”主要是批支持包产到户的这么一个风气,因为老百姓饿死了怎么办,有的地方饿得比较严重,有的地方想个办法把地包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结果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当年有一句话,“不管黄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支持老百姓包产到户。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是走单干,“单干风”,所以支持包产到户的同志,邓子恢、田家英、邓小平、陈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批“单干风”,除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批“单干风”还批“翻案风”,为什么翻案呢?是因为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包括“反右派”、“反右倾”抓错了一些人,这个时候应改正错误,要甄别平缓,有的时候要“一风吹”,这个也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评,你不能“一风吹”,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而这个时候,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批评的彭德怀,给中央毛泽东写信,说当时他提的意见是对的,现在问题出来了,而有的人还借用小说《刘志丹》大作文章,毛主席一批,“翻案风”、“单干风”,大题不要叫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很浓,一方面经济工作方面要艰难地调整,另一方面,政治上大喊阶级斗争,经过1964年搞“四清”等一些措施。

  四、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走入歧途(1966年-1976年)

  到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入了歧途。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还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讲来讲去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十年怎么定性,党中央已经有历史决议对此定性,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确实遭遇了巨大损失,十年内乱是乱了自己,本来毛主席的想法是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扫掉官僚主义,防修反修,使中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毛主席的设想没有实现,因为搞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靠搞运动是不行的,历史已经表明了。1976年毛主席还谈到自己一生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几个海岛上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第二件大事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他也在晚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文革”过去了这么多年,历史决议决它的评价是非常科学和准确的。所以,今天很多人反思“文革”,甚至还有的人向往“文革”,各种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再也不愿回到“文革”的年代了。从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甚至犯过严重错误,但共产党总是想着办法自己来解决自己犯的错误,这是应该提出来的。

  五、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总结和启示

  这一讲的最后一个问题,谈一谈总结和启示。为什么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会发生失误?一个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搞社会建设确实没有经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二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个,有历史的原因,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个人崇拜,个人说了算,个人的决断甚至高于集体的决断,非常容易犯错误。第三个原因,外因,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想超过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想打压社会主义阵营。在这种国际斗争比较复杂的情况之下,有时候就会犯看不清楚的错误;第四个原因,内因,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现在来看是低级的错误,一亩地能产上百万斤红薯,几千斤粮食,当时的条件,内因是中国普遍低下的文化程度,新中国成立之后,全中国80%多的人是文盲,科技知识的素养层次比较低,如果拿到今天跟你说一亩地能一万斤红薯你都不信,科学技术、科学素养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失误,这是客观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主观的,和一些领导人的好大喜功也有关系,和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也有关系。有些问题是跨不过去的,生产力发展跨不过去,那么落后,想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不是通过扎扎实实搞建设,而是通过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往往而是事与愿违。教训往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二十多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宝贵的财富。所以最后要讲一句,怎么样正确看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对于毛泽东同志这一代领导人的探索给予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党的十八大就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的成交,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的准备和物质的基础。那三十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大事、好事,不是一连串的错误,也不能够以今天这三十年的成就来否定前三十年。“两弹一星”,就是在那个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邓小平当年就讲过:“如果我们没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没有人造卫星,中国很难被称之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那三十年干了很多事情,很多的水库、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高科技,那三十年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来看待毛泽东为首的那一代领导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八: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7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探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一条伟大的道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尝试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要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民主、对外开放正文: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一、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

  专业资料整理

  国共产党把走苏联的道路看成是探索新中国发展道路的目标,当时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总体上采纳了具有如下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第一,在所有制方面,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建立了单一的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分配中强调公平,而不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三,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四,在工业化道路方面,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无论是资源的筹集和配置的方式,还是投资的重点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都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当然刚完成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乃至照抄照搬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照搬经验不考虑自己的国情则是行不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发现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成功,况且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苏联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报告,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序幕,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全面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

  专业资料整理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探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并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结束后,中国该往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应怎么走?这一重大课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明显的四大弊端:第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僵化,束缚生产力发展。第三,主观主义盛行,唯意志论泛滥。第四,平均主义盛行,人民普遍贫穷。据此,邓小平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二,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在仔细分析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和发扬毛泽

  专业资料整理

  东艰辛探索的优秀成果,密切结合时代特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于198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路。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一,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第二,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三,大胆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全面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五,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包括贫富差距、生态问题等,如何认识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好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必须面对的,并且要处理、处理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

  专业资料整理

  主义道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最近几年,在我国又兴起了一股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推行主体私有制;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转变成全民党。面对这种挑战,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所得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专业资料整理

篇九: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和平赎买与苏联相比是创举项目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针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赎买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全行业公私合营步骤形式农业互助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质

  专题三

  2、三大改造●内容:

  1)对农业改造:参加农业合作社

  改造根源: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2)对手工业改造:参加合作社(其步骤与农业改造大致相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与苏联相比是创举)项目方针政策原则方法步骤形式农业、手工业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全行业公私合营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心任务。)●局限:过急、过粗、处理不当,遗留了一些问题。3、政治上:人大、1954年宪法

  ★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基础的奠定: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的环境。经济上,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2)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

  (1)特点: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浮夸风(生产力角度)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角度)(2)原因:对如社会主义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的“左”的指导思想。(3)评价良好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的普遍愿望。严重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我国出现了连续三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村生产力)错误根源:未认清国情,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4、纠正(1)措施:1960年冬,实施“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成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5.曲折发展十年的主要成就:(1)两大钢铁基地:武汉、包头。(2)形成十几个基础长业。(3)西藏外全有铁路、四省(区)

  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经验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搞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⑤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内容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20世纪的三次巨变任务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资料: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的改革①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点:由农村到城市。②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③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④内容:A.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B.内容: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经厂长理)负责制。分配体制:按劳分配,职工积极性提高。所有制: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⑤作用: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善中不断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原因:历史;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实;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2、目的(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3、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4、过程:①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②开放沿海城市14个(1984年)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④开放内地城市5.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6.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7.意义: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作探究: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赢在课堂48页)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

  一、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1992)

  1.背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国内政治经济出现低谷)。2、标志:(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意义)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步伐要加大、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大(1992年)主要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规定了国个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3.中共十五大(1997年)内容::(1)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2)阐述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②、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发育和成长的?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步入市场化改革的初始阶段⑵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⑶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⑷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⑸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体制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⑺1997年,中共十五大,阐述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计划经济体制特点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节作用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

  ◆市场体制的优势与缺陷

  ◇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要求: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生产目的后果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探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篇十: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了借助无产阶级政权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又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一定的联盟的两个联盟的伟大战略思想把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创造了三大改造同时取得胜利的辉煌成果

  第三专题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江泽民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对建国初期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毛泽东和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出发,带领全党认真实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1953年6月,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制定了以“一化三改造”为中心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底,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从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执政党地位的确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变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在国际上,新中国的成立,得到苏联、东欧与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以及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这有利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不但坚持敌视和拒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还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我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我国并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破坏和捣乱,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这是新中国来自外部的主要威胁。在国内,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这是当时形势的主流。但是,还有许多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首先,在全国尚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的全境和福建、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的局部地区尚未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些地区还保留有二百多万政治土

  匪,妄图在大陆建立所谓的“反共”基地,继续与人民为敌。其次,在广大新解放区农村(相当于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尚未废除,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再次,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溃逃时,还遗留下大批反革命分子,他们妄图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亟待清理和镇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济形势也是十分严峻和困难的。由于长期战乱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掠夺和摧残,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陷于山穷水尽、难以为继的局面。1949年工业生产比历史上最高水平下降50%(其中,重工业生产下降70%,轻工业生产下降30%),农业生产比历史上最高水平下降25%,工厂关闭,农田荒芜。关内的铁路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有的路段连路基也荡然无存。城乡贸易停顿,市场物资奇缺。由于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浩大,以及政府负担的公教人员的迅速增加,还有重点恢复和救济灾民的需要,国家财政开支数额巨大。然而由于生产的破坏以及正常税收制度尚未建立,国家的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入不敷出,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国家被迫增发通货。这样做,虽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却引起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加之,投机资本的火上加油,兴风作浪,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国出现了4次大的物价上涨风。其结果是,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处境困难的工农业生产进一步受到冲击,人民群众叫苦不迭。在我国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断言中国共产党无法克服这些困难,等待着我们的失败。当时在一些资本家中间也流传着种种说法,诸如“共产党军事内行,经济外行”,共产党“军事上一百分,政治上八十分,经济上零分”,等等。上述情况表明,新中国建立之初,一方面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的矛盾仍然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尽快地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乃是涉及到新的人民政权能否存在与巩固的更为困难、更为紧迫的大事。因此,新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并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最大的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健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便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二)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斗争建国初期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工作千头万绪,集中力量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就成为当时一项牵动全局的中心任务。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曾指出,从我

  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1.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又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确定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领导全国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党的工作重心由军事向经济转移,这是党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深刻转变。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使不少人担心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把确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放在第一位,同时经济建设则采取重点进行和有计划推迟两项方针。当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阻碍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我们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才能打破封锁,依靠全国人民加倍努力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奋斗。在国民经济恢复中,党和政府一直把重点放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方面。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放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爱国增产运动的发展。在充分注意发挥农民个体经济积极性的同时,党还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开展劳动互助,到1952年底,已有40%的农户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这些农户普遍增产增收。国家还从减轻农业税收、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放农贷、奖励丰产等方面,特别是动员农民兴修水利方面,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在财政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巨款用于水利建设。三年中用于水利工程的投资达8.25亿元,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0.5%。在这些水利建设中,比较著名的有治淮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和官厅水库工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三年中中央人民政府用于交通建设的投资达17.7亿元,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6.7%。到1950年,全国原有的铁路网基本修复。在交通特别是铁路建设上,到1952年底新建成的铁路有成渝(成都到重庆)、天兰(天水到兰州)、来睦(来宾到睦南关)等线,正在修建的有宝成(宝鸡到成都)、兰新(兰州到乌鲁木齐)、丰沙(丰台到沙城)等线,使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2.4万多公里。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新建公路3846公里,使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7万公里,其中有通往世界屋脊拉萨的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有沟通新疆和内地的兰新公路等。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党和人民政府主要依靠国营经济的发展,特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为此,在国营工矿交通企业中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吸收工人参加工厂管理,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这样就使社会主义的新型生产关系在这些国营企业中开始体现出来。在生产改革中主要是在经营管理中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新

  技术。通过改革,使国营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合理调整工商业和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作用。人民政府在打击投机资本、限制私营工商业消极作用的同时,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大力扶持。但是,到1950年春物价稳定后,由于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虚假购买力的消失,致使私营工商业出现商品滞销、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多、劳资关系紧张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民政府进行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国家采取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大量收购农副产品,调整税收负担,使工商税目由1136种减为358种,适当收缩国营商业,教育私营企业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用协商方法解决劳资纠纷等措施,合理调整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通过这次调整,不仅使私营工商业渡过了难关,而且有很大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私营工商业户数增加11%以上,生产总值增加39%,零售总额增加36.6%。这一年,资本家所得的利润超过在国民党统治下22年的任何一年。但是,尽管资本家的利润大大增多,他们中的不法分子却不满足于获得一般利润,出于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他们采取向干部行贿等手段来牟取暴利。这种情况的严重发展,使中共中央不能不决定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开展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一场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三反”运动的实质是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和国家干部的廉洁,是反腐败长期斗争的初战。通过“三反”运动,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革命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五反”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开始造成我们国家有可能完全控制私营工商业的局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反”、“五反”运动也是一个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它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能力,树立了新社会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良好风气。“五反”运动后,党和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调整工商业,扩大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保证合理利润,使私营工业总产值增长54%。特别是1953年上海私营工商界几十个行业都消除了亏损,全部获得创纪录的赢利。所以,工商界人士称为“难忘的1953年”。3.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项任务已全部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好转。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1949比年增长77.5%,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三年中平均递增率为21.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最高年产量,钢产量134.9万吨,比建国前最高水平增长46.2%;发电量72.6亿度,增长21.8%;原煤6649万吨,增长7.4%;粮食3278亿斤,增长9.3%;棉花2607.4万担,增长53.6%。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金融物价稳定,这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状况已获得根本好转。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全国职工总数由800万增加到1580万人;职工年平均工资到1952年为446元,比1949年增加70%左右。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在公教人员中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使职工的社会福利有很大的提高。农民收入平均每户增长30%以上。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使新中国经受住了严峻的历史考验,政治安定团结,经济欣欣向荣,人民共和国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为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和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作是十分成功的,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谱写出了光辉灿烂的一章。党在这个历史时期成功的经验是:(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牢牢地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尽管这一时期政治运动频繁,工作千头万绪,但并未因此而影响和妨碍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2)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在经济上,正确处理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包括合作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之在国营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从而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政治因素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4)党在这个时期,十分注意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面临着在全国执政以后大量的新问题、新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已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1.确立执政党地位的重大举措第一,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和建立中国共产党党委会和党组的决定。由于建国初期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由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依法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赋之以行使国家政权的职权。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切政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又行使统一领导最高行政、军事、审判和检察机关的职能,是中央一级的两级政府的过渡性体制。建国初期,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核心为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书记处的构成及职能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会。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下设立党的军事委员会,负责党对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系统,为了实现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根据党章的规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具体情况,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和建立中国共产党党委会和中国共产党党组。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党指挥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在军事学院的一次讲话中,进一步论述了党和军队的关系,他说:“全军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必须明确认识:军队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党的领导之下战胜了敌人的,党是军队的领导者,军队是党发展革命和巩固革命胜利的工具,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军队。就是说:全军每一个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忠实地服从党的领导,坚决地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之下,成为党和人民的工具。只有这样,全党全军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完成我们艰巨的历史任务。”①第三,加强对青年团和工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早在1949年1月,中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已指出:为着团结教育整个青年一代,以及更大地发挥青年群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央正式决定在中国普遍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团的组织迅速壮大,青年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1950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各级党委应加强对青年团的领导与帮助的指示》。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十分注意青年团的工作,给他们以积极领导和帮助,以便使青年团在国家各项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党最亲密有力的助手之一。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对工会工作十分重视。1949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城市党委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指出:工会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联系工人群众的传动带。把广大工人群众组织起来,是搞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基本环节,各级党委要用自己的主要注意力和主要干部去加强工作。建国以后,中央又强调指出:全国总工会及各级工会必须在党中央及各同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工会应该无条件地帮助党在群众中的工作,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并帮助党在工人群众中发展组织,以发挥工会为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以及共产主义学校的作用。各级工会的党组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同级党委的领导。第四,加强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和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主要的和大量的是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加强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和合作,是一个关系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重大问题。到1949年,我国共有9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月,9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承认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在组织人民政权时,吸收了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参加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它们的领导人,分别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政务委员,一些部、委的正副部长和主任,有的担任省、市等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政权建设中的一个创举,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一大特点。它同时也表明,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们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起担负起管理和建设国家的任务。2.从革命党开始向执政党的转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国度里的执政党。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在地位作用、中心任务、工作对象与活动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客观上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重新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好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转变。

  第一,从进行革命战争向支持人民治理和管理国家转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往往表现为垂直式地领导千百万群众开展疾风骤雨式的革命运动。取得全国政权后,党仍然要按照自己制定的纲领进行治国,但更多是表现为网络式的进行间接的领导。一方面,党通过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去治理和管理国家,另一方面,要通过在党领导下的各个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直接实践。应当指出,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不包办代替去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反映人民的意志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同样是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和治理国家。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所以,执政党要正确处理和广大群众的关系以及直接代表人民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要支持人民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治理和管理国家。第二,从社会革命向巩固与发展新政权的社会改革转变。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面前,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革命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因此,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夺取政权。建国以后,由于社会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执政党的任务则是巩固和发展政权,发展经济,实行民主,进行文化建设,为此要通过改革进行广泛的社会变革。要面向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制定正确的政策,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整合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各个成员的利益,尤其要解决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经济差别,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公平与效率以及局部与全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调动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平衡各种社会力量,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和最终消灭阶级创造经济和政治条件。在处理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执政党不能光从意识形态上来区别敌友,制定国际战略,而是要从争取实现国际和平环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上,来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前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中心任务是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而党执政以后,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在我国已基本结束,党除了领导人民为建设和巩固新政权而斗争外,中心任务由进行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党执政的任务与指导革命战争比较起来,更加艰巨和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和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何进行经济建设,怎样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十分困难、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就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①革

  命党的任务是通过阶级斗争和进行社会革命最终夺取政权,把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把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执政党则是要运用取得的政权进行社会变革,实行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尽可能增加生产力总量”,“创造比旧社会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第四,从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到向建立新的法制秩序转变。革命是造反,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碎包括旧的法律制度在内的上层建筑及其物质附属物,即旧的国家机器。执政党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除了革命胜利后要镇压国内外阶级敌人残余势力的反抗外,在很长的时期内还要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和境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和颠覆。而执政党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文明、民主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发扬民主,不断完善法制。党同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建国以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法律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国家,用法制规范包括党及其领导人在内的各个集团和个人的行为。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全国执政以后大量的新问题、新考验,如何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已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适应革命和建设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全党和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1950年下半年,开展了建国以来我党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整风运动,主要是克服胜利后以功臣自居和自满情绪、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以及少数人存在的腐败现象。这次整风运动,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党的战斗力。整风运动经过半年多时间,到1950年底基本结束。相关链接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旧中国,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统治以及十多年战争的摧残,社会经济日益衰落破败,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已经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以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由于生产大幅度下降,财政赤字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加剧,市场物价猛涨。据统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从年5月的十二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了八万五千多亿倍。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被破坏了的工农业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坚决的步骤和强有力的措施。随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人民政府没收了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80%、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把它们改变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950年1月,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海关工作的决定,实行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很快控制了全国各海关,掌握了对外贸易。为了战胜解放初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各级政府首先抓了交通特别是铁路运输业的恢复。到1950年初,全国大陆的铁路网基本修复,中断交通十余年的华北和华南连接了起来,沟通了全国城乡经济。党和政府领导广大农民在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互助合作,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并且通过发放农业贷款,供给肥料、新式农具、农药和用合理的价格收购农副产品等办法,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改变各个地区财政工作分散管理的状况,适应全国交通、物资流通与币制等等已经统一的新形势,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并公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此后,人民政府采取紧缩开支、发行公债、征收公粮和工商税以及加强市场管理、取缔投机活动等措施,接着又实行了统购棉纱的政策,从而迅速扭转了财政经济的困难局势,通货膨胀停止,金融物价趋于稳定。1950年国家财政支出只超过财政收入的4.4%;1951年起,从财政就实现了平衡,井略有节余。为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采取加工订货和收购成品的办法,并在原材料分配和其他方面给以适当的照顾,以维持和发展那些社会需要的工业生产,并克服它们的无政府状态;对于私营商业,国家一方面限制它们的投机活动,同时在价格(批零差价和地区差价)和营业范围方面给以活动余地,使其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为城乡交流、内外交流服务。对个体手工业则采取扶助政策,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一部分手工业户组织起来。这样,这些面临倒闭破产的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就胜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这一年,钢产量达到135万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43万吨;原煤6649万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461万吨;发电量73亿度,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13亿度;原油44万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12万吨;水泥286万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57万吨;棉纱65.6万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21.1万吨;粮食1.639亿吨,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1390万吨;棉花130.4万吨,比

  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多45.5万吨。三年间,全国修复和新建铁路通车线路24000多公里,公路127000公里。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了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了30%以上。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216页。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考虑如何建立新中国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实现中国革命第二步的奋斗目标。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建国以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了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日益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日益加强,国内各项事业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不仅为经济建设和开展其他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社会经济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民群众改变国家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强烈要求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愿望,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实践的发展促使毛泽东和党中央逐渐改变原来的设想,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行改造的新构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从酝酿到最后确定,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时间。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达: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来他在修改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整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①1953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宣传部的提纲,从此形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准确表述。1954年2月10日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载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农村自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几亿中国农民开拓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伟大尝试。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创造了最初是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发挥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贯彻自愿互利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是大办初级社阶段。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确定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决议进一步肯定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合作化运动高潮阶段。1955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农业合作社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方针和原则。到1956年底,全国提前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开展,促进了广大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对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形式上,中国共产党根据手工业的商品生产的特点,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上和形式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展很顺利。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以前为手工业合作化试办阶段,主要把城市里的失业和半失业工人组织起来。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底的发展阶段。至1955年底,合作组织发展到6.8万余个,社(组)员达220万人。第三阶段,1956年合作化高潮阶段。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也大大加快,甚至跨越了手工业供销合作阶段,直接组成集体所有制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到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到10万多个,入社的手工业者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渔业、盐业、民间运输业、小商小贩等个体劳动者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建国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从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年底前,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建国后,通过调整工商业、“五反”运动等,对私营工业实行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实行了经销代销,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也使这些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到1952年底,这种低级形式企业的产值已占私营企业产值的52%。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除继续发展初级形式外,开始实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这时,国家着重发展以公私合营为主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由企业外部深入到企业内部。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统筹兼顾,归口安排、按行业改造的方针。各个行业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先后对中小企业进行改组、合并,然后实行公私合营。第三阶段,从1955年秋到1956年,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1955年下半年,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加快了改造的步伐。中共中央认为,全行业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全行业公私

  合营后的赎买政策是,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对资本家和资方代理人也按“包下来”的方针和“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作了人事安排。从此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属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的企业,工人由雇佣劳动者变为企业的主人。至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99%与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行了公私合营。在中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统一起来。在夺取无产阶级政权,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随即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没收官僚资本,没收封建地主的私有土地之后,对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商业用和平赎买的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卓有成效的运用。第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了借助无产阶级政权,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又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一定的联盟的“两个联盟”的伟大战略思想,把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创造了三大改造同时取得胜利的辉煌成果。第三,在具备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的前提下,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还要党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指出了,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当他解释什么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时,又说:“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充分领会和具体发挥了列宁提出而在俄国未能真正实现的国家资本主义构想,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构想作了创造性的运用,从而为和平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与政策。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特征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由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即在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充分发展社会主义

  工业,并把现有的非社会主义工业变为社会主义工业,从而建立我国独立的和基本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逐步地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经济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逐步地把以剥削工人阶级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行国家工业化和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两者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去开展社会主义的改造工作。第二,把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鸟无两翼不飞,车无双轮不行”,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执行总路线过程中,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吸引、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工业;才能支持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商业;才能用新的技术来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才能最迅速地扩大生产,积累资金,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全胜利创造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前提条件。第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掀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①这个“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有制扩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两种私有制的改变。由此可见,我们党是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总路线的主体即中心任务来解释这个实质的。也就是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所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状况基本好转,国际形势也不断朝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面发展。这

  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总任务、总路线就迫切地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适应了当时我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正确地反映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我国旧有的工业基础是十分落后和薄弱的,并且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仅有的工业也主要是一些轻工业,某些重工业也多是为帝国主义国家服务的修理厂和为他们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工业生产还是十分落后,1952年钢的年产量仅一百三十多万吨,使用机器的现代工业的产值,约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28%,农业及其副业、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72%。所以毛泽东曾在1954年的一次谈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①因此,在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改变国家的这种经济状况,在经济上由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毛泽东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和唯一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来装备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建立强大的国防,才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之,如果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就建立不起来,我们国家就很难有真正的独立和富强。2.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大量存在的是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一种狭小的、落后的经济。在土地改革胜利完成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已从封建剥削制度下面获得解放,但在我国农业中占绝对优势的还是小农经济。由于农民分散地耕种着小块土地,不能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器,也就不能进一步发展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不能避免城乡资本主义的剥削。这种建立在劳动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上面的小农经济,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市场等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这种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已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日益显露出来。同时,这些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技术,确有

  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个体手工业的情况,与个体农业的情况类似。因此,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逐步改造我国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3.国家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建国初期,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对此必然要加以限制,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企业内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克服的。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这个扩大部分的社会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合理的发展以适应国计民生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不能够全部实现。随着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它们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在它们和本企业职工、全国各族人民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尖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必须经过一定的步骤来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以便最后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综上所述,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为我们采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际步骤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时机”所以,。“毛主席提出这种新的构思,绝非一时兴之所至,而是经过慎思熟审的,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①(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从1949年到1956年短短的七年内,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上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宣布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确“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②。1.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在广大农村,党领导农民通过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形式,逐步实现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变革。1956年底,到全国农户96%参加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其中87.8%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总体上来看,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成功的,它不仅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特征的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党领导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手工业改造方面,通过由手工业合作供销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到1956年底,已把全国92%以上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基本上实现了全国手工业的合作化,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通过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公私合营等初、中、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具体形式,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56年的国民经济同1952年相比较,国营经济所占的比重由19.1%提高到32.2%,合作经济由1.5%提高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6.7%提高到7.3%;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这说明,在我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主体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也形成了包括以计划体制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一系列行政计划配置资源的制度和管理机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期间逐步建立起来,并在此后相当长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金融管理模式。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统一财经的各项措施,逐步实现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并实行了银行业的国有化,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全国现金、结算和信贷中心,控制了全国的金融业务。总的来讲,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形成的经济体制,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的。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顺利进行,“一五”促进计划的超额完成,对于保证市场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国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条块分割的弊病,影响和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更不能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成为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2.我国的政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各方面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当时具有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性质,实际上执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政协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的设想,并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基本框架。这一时期,中央一级的政治体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行使其职权;在全国政协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行使国家最高政权的机关(由政协全体会议产生),它组织政务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组织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国家最高军事统辖机关;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它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正式形成。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关系,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具体的组织形式,它主要起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它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需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1954年1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对政协会议的作用作了明确规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但各民主党派依然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其他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与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1952年8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领》。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随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始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其内容包括: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这三级自治机关,按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的规定行使职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利益,使他们能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既保证了各民族地位的平等,又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充分发挥了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总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基本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它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毛主席谈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1952年9月24日在中央是书记处的会议上。那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在听取周总理关于“一五”计划轮廓问题同苏联商谈情况的汇报后,毛主席讲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七后二中全会提出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问题,现在这个内容就更丰富了。工业中,私营占32.7%,国营占67.3%,是三七开;商业零售是倒四六开。再发展5年,私营比例会更小,但绝对数字仍会有些发展,这还不是社会主义。5年以后如此,10年以后会怎么样,15年以后又怎么样,要想一想。到那时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们也将接近共产党了。农村也要向合作互助发展,前5年不准地主、富农参加,后5年可以让他们参加。毛主席的这些话,给我极深的印象。因为这不仅是初次听到他对我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论述,更感到这是他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新的判断。对于他的论点,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没有提出异议,并连续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进行了讨论。在以后的书记处会议上,毛主席又多次讲了他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搜寻记忆,并参照有关档案资料,记述如下:1952年11月3日的会上,他说: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工商业;但要分步骤,一是要消灭,一是还要扶持一下。

  1953年1月31日的会上,他指出:对资产阶级,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是税收,二是劳资,三是商业调整,四是资金短绌,这些要解决。1953年2月1日的会上,他表示不同意一个文件上所写的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大规模地改组”的提法。他认为:现在只是国营工业、运输业、批发商已经改组了,其他像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工业才刚开始改组。国营商业零售面有待逐步扩大。从农业上看,农民从地主方面拿到土地,从封建所有制变为个人所有制是改组,但从个体所有制变成小集体所有制,则正在开始。1953年2月27日的会上,他讲了在湖北视察时同孝感地委负责同志谈话的内容。他说: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步骤是走向社会主义。我给他们用扳指头的办法解释,类似过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10年到15年走完。我让他们把这话传到县委书记、县长。在10年到1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水到渠成,防止急躁情绪。毛主席的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就是:他认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采取逐渐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政策,一步一步地向前过渡,即使社会主义因素一年一年地增加,争取用10年到1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完成这一过渡。而不是等到10年到15年以后,才采取社会主义政策,实行向资产阶级全线进攻的突变。毛主席的这种构思,显然已不同于刚进城时他本人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设想了。前面已谈到,毛主席那时的设想是可能要在建国15年之后才能考虑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合乎逻辑的。毛主席提出这种新的构思,绝非一时兴之所至,而是经过慎思熟审的,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当时的客现实际,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223页。

  三、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历史让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究竟应该怎么办?中国社会现代化应该怎样去实现,这无疑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建国初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受此影响而发生的波匈事件,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历来认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认清中国的国情。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究竟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呢?这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出发点。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从总体上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极其复杂的。第一,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直接转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不能否认,建国之前,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百余年的缓慢发展过程,对原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有一定的破坏和解体作用;然而,整个地说,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是一个小农经济充斥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占极小的比重。第二,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然而,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非常不够;另一方面,人口多、耕地少,每人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极其有限。人口多,消费较大,资金积累就不可能过快,基本建设投资也不可能增加过猛。相反,整个社会的就业问题,住宅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必须随生产的发展,及时而妥善地加以解决。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旧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便于掠夺,投资地点多集中于沿海大城市及少数内陆城市,投资部门偏重于进口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商业投资,尔后才是生产投资,包括制造业和矿业。这样一来,造成了我国沿海区域与内陆边陲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上明显的差异。第三,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榨,广大人民生活贫困,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长期受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中国广大的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以致大批地破产,长时期内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解放以后,广大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但是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却绝不会一蹴而就。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着对于先进科学知识的吸收和利用,给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第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遇到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所谓“有利”有两层含义:一是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的建设不仅有先例可循,而且能广泛地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二是出现了一个相

  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给我国建设事业以极大的刺激和推动。尤其是新中国建设刚刚起步时,得到了主要来自前苏联的援助,使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同一时期,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保持了友好的经济往来和互助合作的关系。上述四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历史特点。如果概括起来,除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苏联的援助之下的国际环境下起步之外,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穷二白”就是。“‘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①以上这些,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2.照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一客观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进行得十分顺利,尤其是在启动阶段。由于缺少经验,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发展和确立一样,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基本上从照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模式开始的。建国初期,特别是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党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这段时期内,经济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角度看,则存在着重大的缺点,即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毛泽东明确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口号,并不是哪个人主观意愿的产物,而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苏联模式在各国共产党中特殊地位的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后苏联在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胜利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所树立起来的伟大形象,使得苏共当之无愧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苏联的模式成了各国共产党和二战后东欧及亚洲一系列新诞生的社会主义

  国家公认的楷模。加上斯大林又把苏联模式的作用和意义绝对化,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和普遍规律,要求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效仿,这就使得苏联模式进一步泛化。在上述背景和方针指导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经济建设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并在苏联直接帮助下进行的。应当说,当时那样做是对的,在实践上也是很有成效的。对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对于增强国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和国防,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毛泽东从来都是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的,他决不会满足于这种照抄照搬的状况。20世纪60年代前后,他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过:“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毛泽东之所以感到心情不舒畅,根本的就在于他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他一贯倡导并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此,一旦有条件,他必然会改变这种现状。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第一次公开揭露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阴暗面和苏联模式的弊端,给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利的国际背景。3.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是以批判教条主义、倡导独立思考为突破口的。毛泽东曾反复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当作教条机械搬用,也不能把现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原封不动地套用过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统一,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来。第一,鲜明地提出了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口号。总结建国头八年建设的经验,毛泽东认为,我们虽然没有全部照搬苏联模式,但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是严重存在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分长处和短处都去学,盲目地学。因此,要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首先要从思想上获得解放,而思想解放必须从反对教条主义做起。1956年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鉴于斯大林教条主义所造成的恶果,明确指出了现在破除教条主义迷信的必要性。第二,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再认识。毛泽东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苏联的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弊端,在50年代中期已经尖锐地显现出来了。毛泽东认为,对于苏联经验要加以分析,其中有先进的经验,也有落后的经验,有正确的经验,也有错误的经验。即使是那些先进的正确的经验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第三,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能够独立思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提出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一方面是反对不加分析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指破除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迷信。因此,摆脱苏联模式的禁锢,必须要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批评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揭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这为人们打破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思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提供了契机,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公开地系统地总结历史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虽然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持有不同看法,并就如何全面评价斯大林等问题,主持写作和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及《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文章,但对苏共二十大在解放思想方面的意义还是充分肯定的。(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进人高潮之后,如何开拓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及时地转入研究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开始了艰辛的探索。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这一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早在1956年初,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陆续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毛泽东从2月起,连续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分别听取中央工业、农业、运输、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汇报。并调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资料,从理论与政策上反复研究思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本国的实情进行的一次重大的调查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为此几次开会讨论。在这样的基础上,毛泽东到4月份概括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贯穿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前三个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报告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强调要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调整和平衡沿海工业的

  改造与扩建同内地工业的新建之间以及经济建设开支与国防军政开支之间的比例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第四第五两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主张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高度,要求改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张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要求通过正确处理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这样就初步涉及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论十大关系》后五个,论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各项原则。其中包括: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既要继续肃清反革命,又要在社会镇反中“少捉少杀”和在机关、学校、部队内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给一切反革命分子有自新的机会;对党内犯错误的人,既要批评斗争又要团结帮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要向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问题,正确地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新方针、新设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它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2.党的八大的胜利召开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即将开始的时候,为了总结经验,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新的任务,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显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形势和阶级关系,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早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也就是说,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以逐步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大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大会确定了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大会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大会还重申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积极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要正确处理经济与财政,基本建设与物资储备,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这两方面得到适当的结合。大会作出了初步改进经济管理体制的决策,提出要把一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分给地方,要保证企业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有适当的自由权。陈云在会上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他强调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又要有一定数量个体经营作为补充;既要以计划生产为主体,又要有自由生产作为补充;既要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又要以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些意见,为大会所采纳。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突破旧的经济体制模式的尝试。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方面,大会指出我们还要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要逐步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大会确认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大会还把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式确定为党发展科学和文艺事业的指导方针。大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方针。党的八大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加强党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真正巩固领导者同群众的联系,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党的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的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对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3.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党的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八大路线,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内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都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1956年秋冬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情况。由于国内社会改造的急促和变化的深刻,加上经济建设中未能完全克服冒进,使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出现某些紧张。从国际上看,苏共二十大召开,东欧先后发生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也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矛盾。如何认识和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是摆在全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此,中共中央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中,讨论了国内思想动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强调要以当时波兰和匈牙利发生的事件为鉴戒,认真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日渐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对党的八大前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所涉及的新问题,进一步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科学的阐述:(1)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特点、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则明确指出:矛盾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它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2)提出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敌对阶级或政治势力在根本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的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指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果处理得当,敌我矛盾可以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有的也可以转化为敌我矛盾。(3)论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性矛盾虽然分为两类。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愈益上升到主导地位。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为了团结全国各界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性问题。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4)阐明了解决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方法。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专政的方法、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必须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同时还提出一系列具体方针,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则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对于解决社会主义内部的各种矛盾,毛泽东都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两条根本原则,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绝对民主和绝对自由的倾向。总之,党的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构想和新的观点,这些新构想和新观点,是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和中国革命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发展。历史证明,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成功的,它为后来进一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最初的航道。(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不久,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从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在经济建设工作中产生了“左”的思想,从而导致了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偏离了正确的方向。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的“大跃进”是在批判右倾保守、批判反冒进的过程中逐步发动起来的。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首先把1956年正确开展的反冒进当作所谓“右倾

  保守”来批判。接着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3月的成都会议上,又不断地批判反冒进,说反冒进是“右倾”、“促退”,使6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这次会议还轻率地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一错误论断不仅妨碍了党坚定不移地实行战略转变,使党的指导思想自相矛盾,而且为阶级斗争扩大化提供了根据。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总路线,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这样,在总路线提出以后,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从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开始的。伴随这种生产上的所谓“大跃进”而来的,即是生产关系的急于过渡。8月初,毛泽东在河南、山东农村视察时公开号召,“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于是,便出现了建立人民公社的热潮。1958年8月,党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会议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不切实际地决定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粮食产量要达到3000亿至3500亿公斤。并通过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会议错误地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会后,全国迅速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几千万人一齐上阵,大炼钢铁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同时,交通、邮电、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都开展了“全民大办”。全国规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哄而起,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人民公社化了。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秩序,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党中央和毛泽东曾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界限,反对两个急于过渡;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遵守价值法则的重要性;批评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初步调整了国民经济的过高指标;确立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体制,等等。这表明党中央和毛泽东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的。但是,由于对错误的严重程度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认识不足,在充分肯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前提下,没有从指导思想上总结经验教训,这就不能不影响到纠“左”工

  作的深度和进程。1959年7月到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会议原定的议题是继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7月14日,彭德怀针对会议中某些人对“左”倾错误认识不足,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肯定了1958年成绩的前提下,指出“大跃进”以来的失误及其原因。他直言不讳地认为,1958年的错误主观上是由于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把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置诸脑后了。这种看法,同毛泽东关于1958年的错误只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执行中的问题,而且已经逐步解决了的论断,显然是不同的。彭德怀的直言也引起了某些坚持“左”倾观点同志的不满和反对。于是,在庐山会议的后期,毛泽东指责彭德怀的信是右倾机会主义,把自己抛到右派边缘了,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失。2.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甚为困苦。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育了党,从1960年下半年起,党中央和毛泽东又继续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努力搞好综合平衡,使农、轻、重之间,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随即在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1962年1月,党中央又召开了有7000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党的团结,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地贯彻八字方针。同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5月召开的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分析了财政经济形势,作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重大决策。这些措施主要是: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积累率;缩短重工业战线,实行某些必要的关、停,并、转,充实轻工业,保证石油工业;加强农业战线,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等等。在经济调整的同时,党中央在政治上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

  人进行甄别平反;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贯彻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新肯定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由于决心大,措施得力,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度过了最困难时期。为了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中央确定从1963年起,再用2至3年时间,继续执行“八字方针”,作为今后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除了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外,着重于现有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更新设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了全面好转的局面。由于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对内克服了自己的困难,对外顶住了苏联领导集团的压力,还清了欠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军火债款),并且大力支援了不少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到1965年底,国民经济中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平衡发展,工农业生产接近或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恢复正常,人民生活有了改善。我国国民经济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3.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1957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艰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尽管这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发生过严重的曲折,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党的工作指导方针是正确的,在各项工作中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纠正了经济工作中的重大失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十年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倍,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达1046亿元,比1956年增长3.6倍。与1956年相比,钢产量增长2.4倍。原煤产量增长1.29倍。发电量增长3.9倍。原油增长11.5倍。十年中,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建议起采厂,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如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拖拉机制造业以及精密机床、精密仪表制造业等,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十年中,钢材自给率由1957年的85%提高到1966年的95%。我国机械制造所需要的金属材料,基本立足于国内。1965年我国实现了石油自给。在这十年中,农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十年中,全国农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了70倍。

  1966年与1956年相比,粮食增长11%,棉花增长61.7%,烤烟、甘蔗等都有较大的增长。十年中,交通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新修铁路近8000公里,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十年中,工业布局也有了改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加强,原来缺少工业的内地和边疆各省区的工业有了不同规模的发展,出现了武汉、湘潭、开封、洛阳、郑州、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等一大批新的工业基地。其次,在这十年中,我国的文教、卫生和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1966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1956年增长32.5%,十年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建国前七年的4.9倍。1957年到1963年,科学技术人员由120万人增长到230万人。1966年全国医院病床比1956年增长2.3倍。十年中,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成为世界上电子计算机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之一。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合成方法合成了胰岛素,夺得了一项科学的“世界冠军”。1964至1967年我国先后把原子弹、氢弹送上了碧空,这不但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达到了新水平,而且打破了少数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后来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第三,在这十年中,党和国家在实践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主要经验有: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内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这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在党的八大上已经基本上提出来了,可惜未能坚持下去,发生了“左”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不断地发动政治运动,干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训是沉痛和深刻的。十年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这十年在经济建设上的主要失误是脱离我国国情,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结果欲速不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来,实行了调整方针,注意综合平衡,实事求是,我国的经济又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建设高潮。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迅速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全面推进了新民主主义的各项建设。在此基础上,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这期间虽然出现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但党依靠自身的力量纠正了错误。

  相关链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①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是他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的成果。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从4月25日开到28日。出席会议的除政治局委员,还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原定议题,是讨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问题。谁也没有料到毛泽东要在这次会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讲了以后,会议便集中讨论这篇讲话。可以说,“以苏联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毛泽东在听取三十四个经济部门汇报时,正当苏共召开二十大。苏共二十大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间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些,对正在思考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来说,无疑十分重要。正如他所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①“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①《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经济问题,同时也包括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毛泽东把这些问题,概括成十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即: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大关系不是平列的,而是有重点的。毛泽东后来说过;“在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这五条是主要的。”③

  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国内国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整个形势趋向缓和,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比如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战争打不起来。在国内,三大改造接近基本完成,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将不再存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在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论十大关系》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提出一些新的方针。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在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强调更多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在合理安排工业布局的前提下,强调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强调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强调三个方面必须兼顾,特别要照顾农民的利益,还要给工厂一定的权力,一定的独立性。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强调给地方更多的权力和独立性,发扬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地方民族主义要反对,但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在党和非党的关系上,强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肯定还有反革命,但强调已经大为减少,社会镇反要少抓少杀。在是非问题上,讲党内是非一定要分清,但强调要好意地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也要学习。综合起来说,这就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①这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以后,毛泽东在总结建国后历史经验时,仍然把它看作是一个转折。他在成都会议上指出:“一九五六年四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②他在《十年总结》中又写道:“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①十九年后,邓小平对《论十大关系》作过这样的评价:“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86页。

  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苏联为鉴戒,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最初探索的?3.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

篇十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P>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

  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用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

  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

  社会主义。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小结:当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我们都喜欢把日子过成一首诗,温婉,雅致;也喜欢把生活雕琢成一朵花,灿烂,美丽。可是,前行的道路有时会曲折迂回,让心迷茫无措。生活的上空有时会飘来一场风雨,淋湿了原本热情洋溢的心。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想去的远方。可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也许生活会辜负你,但你不可以辜负生活。

  匆匆忙忙地奔赴中,不仅要能在阳光下灿烂,也要能在风雨中奔跑!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前行中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得。坚持做对的事情,就是值得。不辜负岁月,不辜负梦想,就是生活最美的样子。北大才女陈更曾说过:“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全力以赴,即使输了,也要比从前更强,我一直都在与自己比,我要把最美好的自己,留在这终于相逢的决赛赛场。”她用坚韧和执着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的日子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如晦,但前行路上点点滴滴的收获和惊喜,都是此生的感动和珍藏。有些风景,如果不站在高处,你永远欣赏不到它的美丽;脚下有路,如果不启程,你永远无法揭晓远方的神秘。我们踮起脚尖,是想离太阳更近一点儿;我们努力奔跑,是想到达远方欣赏最美的风景。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没有伞的时候,学会为自己撑伞;没有靠山的时候,学会自己屹立成一座伟岸的山!远方有多远?多久能达到?勇敢往前冲的人,全世界都会向他微笑。相信,只要启程,哪怕会走许多弯路,也会有到达的那一天。

篇十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P>  1957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探索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并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一条伟大的道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尝试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要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民主、对外开放正文: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一、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后,

  中国共产党把走苏联的道路看成是探索新中国发展道路的目标,当时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总体上采纳了具有如下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第一,在所有制方面,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建立了单一的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分配中强调公平,而不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三,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四,在工业化道路方面,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无论是资源的筹集和配置的方式,还是投资的重点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都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当然刚完成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乃至照抄照搬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照搬经验不考虑自己的国情则是行不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发现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成功,况且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苏联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报告,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序幕,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全面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里程碑。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探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日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渐形成了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空想,并越来越深地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错误地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结束后,中国该往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应怎么走?这一重大课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明显的四大弊端:第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僵化,束缚生产力发展。第三,主观主义盛行,唯意志论泛滥。第四,平均主义盛行,人民普遍贫穷。据此,邓小平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二,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在仔细分析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和

  发扬毛泽东艰辛探索的优秀成果,密切结合时代特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于198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路。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一,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第二,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三,大胆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全面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五,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包括贫富差距、生态问题等,如何认识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好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必须面对的,并且要处理、处理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改革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最近几年,在我国又兴起了一股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推行主体私有制;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转变成全民党。面对这种挑战,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所得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篇十三: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P>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乊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三

  理学院统计1201班

  沈照童

  20122637

  中国共产党对在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到1956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按照苏联的模式来进行的,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这种模式不适应中国国情的一面。中国是一个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农业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在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下,"一五"计划后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职工增长过多,信贷增长过快,财政赤字严重,造成市场紧张,物资短缺,引起人民的不满。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关于走自己的路,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起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是,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路线基础和精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思想,有的并未付诸行动,有的在实践中没有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大跃进运动开始酝酿于八届三中全会。但大跃进运动思想的萌芽可追溯到1955年冬。那时毛就提出要不断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以加快社建速度,到了八届三中全会,毛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把加快经济建设速度问题重新提了出来。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对大跃进运动给予充分肯定。大跃进运动是错误的,应加以否定,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灾难。经济上,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大跃进运动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大跃进运动的基本思想就是为了实现总路线而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造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主要比例的严重失调.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翻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邓小平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邓小平于1988年5月25日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而且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综上所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说我们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不是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通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的,这里面体现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作用。邓小平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走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防止两极分化,看成是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五大条件。而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用五句话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对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总之,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物质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说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

  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它是在总结了我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并且对于知道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并且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迫切的任务.而且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实践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行以后,一定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其次,江泽民同志把发展与执政问题联系起来,突出了发展与执政党的执政性、执政地位、执政内容、执政任务和使命第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力。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它在推动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要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这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中国先进生产力”是指中国生产力中,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较高的那一部分生产力,它表明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多种条件。这些条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党要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不是指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本身,而是指党要始终代表同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政党属于上层建筑,并非直接代表某种特定的物质生产力。不能把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理解为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起首要作用的论断。指在现代生产力中,同其他各构成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的比重已上升到第一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共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到了近代,科学技术从生产力的非独立因素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因素,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次,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再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果

  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篇十四: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P>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在总结“一五计划”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文件中。《论十大关系》围绕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经济和政治方面要处理好的10个方面的关系,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关系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和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者和个人、中央和地方等关系;后五条:汉族和少数民族、

  党与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与非、中国和外国等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述了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指出社会主义仍然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他们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方式是不同的,特别是要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活动主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重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企业和中小

  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尽管如此,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方针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的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化足以方针的目标和步骤: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

  关于建设方针: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关于所有制结构:毛、刘、周—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所有制、经济体制)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针商品经济、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关于科学教育:向科学进军,半工半读。

  关于知识分子: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推荐访问: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党对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