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4-05

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3篇)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分析及其整治  作者:付奋勇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6期  摘要:在党组织的工作当中,形式主义一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3篇)

篇一: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分析及其整治

  作者:付奋勇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6期

  摘要:在党组织的工作当中,形式主义一直存在并在广大群众中留有不好的印象,除此之外,由于形式主义的反复性和顽固性,还造成很难根绝的现象,有时会出现隐形的变种或者死灰复燃的现象。为了探究在基层党建工作出现部署和推动、方法和内容、考核和落实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本文经研究发现,出现形式主义的本质是作风不纯和思想不纯的体现,同时也暴露出党性、政治和官德的问题,该现象严重带坏影响了干部,疏远了群众,松弛了党纪,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党风政风,更加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因此,要想根治基层党建工作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应充分从政绩观的正确树立、问题导向的坚持、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准用好,并且对党建工作与考核的方式进行改进等入手,力求做到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基层党建;形式;原因分析

  前言: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和深入,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然而,从目前基层党组织建的实际情况来看,形式主义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一些部门和地方表现得较为突出,其中的党员群众对此也较为不满,特别是一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求实效、花拳绣腿等表面形式引起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众多负能量,阻碍了党组织的提升,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里和质量,迫切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切实整治。

  一、基层党支部建设出现形式主义的原因

  首先,出现了思想上政绩的错位。公与私是正确衡量政绩观的关键,政绩观会因为偏离为党为公为民的初衷而产生错位。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为了要谋好处、捞资本、骗政绩而大搞形式主义。由于这些党员干部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出现严重错位造成政绩观的扭曲,使得党建工作重面轻里、重视显摆政绩轻视潜在的政绩、重视当前轻视长远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在工作过程当中为了追求表面的效应去弄虚作假或者为了自己的名利,不重视真正的成效,导致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形式主义的现象一直存在无法根绝。

  其次,出现了制度方面党建工作考核的偏差。长久以来,有关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考核名目比较多、并且有出现频次较多且重复的现象,比如,可能一天需要有好几次的检查,这种现象容易让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产生疲劳,应付了事。假设上级下达的考核与根本问题导向有所偏差,仅仅依靠表面的痕迹来对党建工作的成效和進展进行评价,比如只通过观看展板、查询记录或者、听听汇报来评价,不看重实际工作的实效,不充分听取群众和党员的宝贵意见,长久以往会使得下级党组织投其所好,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获得好的考核结果一心营造表面的痕迹现象不做实事。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产生原因还和党建工作的责任

  制执行力度不够强有关。往往在很多时候,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来说,从来不缺有效的制度,反而是没有对制度进行充分的落到实处,比如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走个过场,形式主义泛滥,对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最后,出现了党建工作能力上的恐慌。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过程中各种多样化的形式主义出现,往往也是由于工作内容或者在工作方法上没有足够的能力。有些基层党组织在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时没有敢闯敢拼的勇气和魄力,对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拿不出新颖的办法。这些党支部往往止步于上级党组织布置什么就完成什么,缺乏主动积极性、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方法上更是守旧,没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因此在很多工作中就出现了停留在喊口号、拉条幅的水平上,把形式主义做的很好,但缺乏真正的党建能力。

  二、依据综合治理打破形式主义

  第一,充分坚持问题导向。为了做好新时代下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一方面需要敢于直面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加深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充分体现把问题解决的担当。具体而言,一是要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原则。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一系列变化,结合实际,吸纳群众的意见,打破一切形式主义,自我开展检查和监督,揪出阻碍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力求实际的效果,做到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以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工作职责为核心,进而部署策划具体的党建工作方案。二是要为基层党组织创造聚焦党建工作的条件。以坚持开实用的会议、合并开会、多开线上会议为原则,提高会议的效果,杜绝一切开多次重复会议又不做决策的事情发生,真正做到对各类繁琐检查的精简,严格控制好各种类型的评比表彰等,要充分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监督监察,落实有效的材料上报的频次和总量,防止上级党组织向基层随意追加考核或者临时下放各种任务。

  第二,牢固树立党建与政绩紧密联系的理念。为了充分纠正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各层党支部要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牢固树立担当作为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充分坚持党建工作过程中和核心工作共同谋划、共同考核、共同部署,多汇报实话、多干实招实事、以实效为追求目标,充分落实好党建工作,巩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健康态势。经多次实践证明,锤炼党性是党员干部拥有正确政绩观的前提。

  第三,有效改进党支部建设的考核方式,切实围绕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考核质量的提高。首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考核指标以及各指标间的权重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实施。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考核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主义地方和部门、乡村和城市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严格反对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结合过程和结果、定量和定性,双重考虑出实效。在重形式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内容,在履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也要追求实质性的结果,在查痕迹的过程中更要检查实际效果,在听汇报的同时也要充分倾听群众的反映,要充分关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

  对制度不足的地方要及时了解和完善。并且,在新形势下,应充结合新时代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党建工作的考核更据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打压形式主义。其次,对党建工作的考核结果加以强化和运用,将有效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选拔任用的考量依据,如果出现党员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过程随意以及问题较多的现象应给予相应的组织进行处理,如果有成绩突出的则应给予激励与表彰,使考核机制能真正发挥风向标的引领作用。对不良问题应加大惩处的力度,对考核严肃性予以加强,对问题进行严格追责,完善监督的渠道,对虚假上报的情形进行严格查处,予以曝光和通报,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再次,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责任充分压实。对各层级党组织的相关党建责任应加以明晰化和具体化,充分强化各基层党组织对抓党建工作的的主业、主体和主角意识,坚持以激发动力、责任制传导压力为原则,进一步使得党建责任体系层级更加清晰、主体更加明确、连接更加无缝,逐步形成书记抓、党委抓、分管领导抓,层层抓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要充分落实狠抓党建的各项制度,让制度上的规定条例充分产生效果生效,使制度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化、长效化和规范化,有力保障党建工作的根本过程。最后,要实行科学问责,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依据有关问责条例充分做到精准、规范、慎重。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党建过程中问责不力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关注滥用问责的不良现象,客观正确地评价和分析党务工作者的贡献和失误。

篇二: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在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的地段设立社区事务管理中心可以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着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专业化打造艺术化操作的工作理念按照亲和度透明度公开度三度统一的原则力求三能结合功能全职能清效能高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踏一次门少走一道程序将家政服务法律援助慈善事业物业管理文化中介职业介绍劳动保障健康咨询等事务全部进入中心并交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实行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鹤城区委组织部抽调人员,深入社区和农村基层,对全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表以及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上门走访、张贴通知、发布信息等方式进行,共下发调查表8500份、各类统计表格19种11250份,基本摸清了我区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队伍现状(见表一)。

  一、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一是基层干部队伍得到加强。区委从区直机关和各办事处选调选派了185名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从组织部等部门抽出3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党建指导员;从区直机关中选派了42名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到“城中村”和新农村示范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充实后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大专文化以上程度有73人,比原来增长87.2%;20-39岁的年轻干部有119人,比原来增长85.9%。农村方面,换届后全区286名村干部,平均年龄比上届的48岁下降到4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40%上升到48.7%。二是农村党员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全区3571名农村党员,50岁以下由2000年的32%上升到53%,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上升到23%;5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中,有68%的掌握了1门以上的实用技术。三是“三级联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石门乡清水井村被省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授予“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称号,杨村乡蒲天垅村书记彭先文被省委组织部授予“远教工作学用先进个人”,湖天社区党总支书记禹辉源被授予“全国社区先进个人”。四是“双带”活动深入人心。全区35名区级领导、1153名机关干部与419名特困下岗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带动了全区2986名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找到工作或自主创业,1月26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区的“双带”活动情况。二、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层基础比较薄弱。一是基层组织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大多数社区居委会目前仍沿袭过来的做法,只成立了党支部和居委会,没有建立横向的党建联席会、居民议事会、楼栋理事会、工会联席会、团建联席会、妇女联席会以及纵向的社区、片区、小区、楼栋等管理体系,工作起来往往只有社区干部独自忙上忙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格局。二是基层基础工作急需加强。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通过认真的调研和摸底,没有将辖区范围内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特别是没有把底子摸清、特点摸透、问题把准,更没有建立好相应的台账,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为工作开展奠定第一手资料。底子不清、思路不明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是党建制度建设有待健全。据调查,全区有相当部分社区对自己接收的改制企业党员未能有效联系,无法将全体党员召集起来召开民主生活会、换届选举会及组织正常的“三会一课”制度。有少数村的党员多年未参加民主生活会,还有个别党员存在连续4年以上未缴党费的现象。四是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待提高。绝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硬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多数社区办公用房只有一、两间办公室,人员增加后十分拥挤,无法正常办公;绝大多数社区没有建立起便民服务中心,居民党员也没有自己的党员活动阵地。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村级组织场所也条件较差,全区仍有35个村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2.基层班子和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基层班子建设离新形势要求有一定差距。基层班子中,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宏观谋事能力不强、发展思路不清晰、方法措施不新颖、凝聚人心不得力的现象,适应不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和农村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社区,由于部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由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因办事处有分管工作任务较多而谋划社区的事情较少;有的社区负责人是选调人员担任,由于比较年轻并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是由原居委会主任担任,因其从“一线”退到“二线”而积极性不高。二是后备干部资源不足。社区在纯居民、大中专毕业生及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的比例偏低,党员数量增加绝大部分来自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及外迁人口,有意识发展年轻党员、培养年轻干部的社区较少。农村中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发展年轻党员偏少,年轻干部储备不足。全区近三年来,农村发展党员231名,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不到50%,全区30岁以下的村干部只占1.57%,其中有29个村没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3.党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一是流动党员管理困难。从流出党员看,到3月底为止,共流出党员837名。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长,流出6个月以上的有799人,占95.5%;二是年轻化,流出党员平均年龄42.65岁,比全区党员平均年龄低5.37岁;三是文化素质较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462人,占55.2%。由于办理《流动党员证》需一定手续以及流出党员缺乏一定的组织观念,虽然全国组织系统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热线,但流出党员在经商务工外出或返乡时,往往不主动与组织联系,组织无法掌握其来去时间及通讯方式,不能有效进行管理。从流入党员看,相当部分流入党员不愿公开党员身份,如有个别党员,社区指导员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其身份后,在上门确认时仍不肯承认党员身份。造成流动党员管理难的原因是:①有关基层组织没有建立好相关台账,摸清底子,掌握动向;②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嫌办《流动党员活动证》麻烦,有的认为不像身份证一样必须办理;③服务措施没跟上,让流动党员享受不到组织的温暖;④监管措施不到位,有的基层组织不关心、不重视,敷衍了事,马虎对待。二是国有改制企业党员管理存在不足。调研前,相当部分改制企业和社区党组织之间存在“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现象。如全区34个社区共接收改制

  1

  企业党员639名,其中市属143名,区属492名,外县市4名,在这639名党员中,原来只有184人能够有效联系,仅占28.8%;通过此次调研以及下发《党员联系卡》,共有582人重新联系上,联系率达91.1%,只有57名党员因在外省市打工或返回农村居住暂时联系不上,目前仍在抓紧联系中。造成改制党员联系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改制党员本身有思想情绪,不主动积极与组织取得联系,甚至个别党员在基层党组织找上门时仍冷言相对。②社区党组织没有尽到职责和义务,有的社区因没有收到移交费用而拒绝接收或来回“踢皮球”;有的视改制企业党员为包袱,认为加重了社区的运行成本;有的社区勉强将改制企业党员名册接收过来,但没有主动联系并找到每个改制党员,认为发挥不发挥他们的作用无所谓。③原国有企业党员移交工作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底子不清,没有将移交党员的住址状况、通讯方式核实核准,或及时掌握新地址、新通讯号码;其次是程序不规范,有的企业没有通过组织部门,就直接移交到街道、社区,或通过区移交办移交一份花名册了事;再次是服务不到位,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没有有效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也没有有效通知党员关于本人组织关系转迁情况。

  4.共驻共建机制尚未形成,党建活动缺乏创新。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认为社区党建工作是社区居委会的事,自己的组织关系是“隶属管理”而不是“属地管理”,因此对社区的党建活动不参与、不支持,社区要求协调解决的问题也不配合。特别是一些驻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社区党建了解不深、关心不足、支持不够、热情不高,未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投身到社区党建中来。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工作起步较晚,共驻共建机制尚未形成,各种优秀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因此,依托社区本身力量开展的党建活动,形式僵化、内容单一,基本沿袭了党政机关的传统做法,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社区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区也缺乏依靠自身开展活动,提升影响力,扩大影响面,争取辖区单位的重视和支持的意识,也很少尽职尽责、真正到位地为辖区单位搞好各种服务。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鹤城区的实际,重点在城市,根基在社区。因此,要将社区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具体思路是:以城市发展为动力,以社区服务为手段,以社区党建为保障,开拓创新,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员管理全覆盖、党建活动全覆盖,全力打造一个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好、服务水平高、社区环境优、群众参与广、文体活动多的新型和谐社区。1.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大力夯实社区党建基础。要实现组织网络的全覆盖,将党的工作着力点延伸到各个角落。一是社区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特别是应该以“两校两会”为依托,构建社区党建新体系,即“两校”是指“联合党校”、“市民党校”,“两会”是指“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党建研究会”,围绕党建重点工作,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定期协商、讨论、议事,充分发挥社区单位人才、资源、影响等优势,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纵向的组织网络,每个小区有负责人,每个楼栋有楼栋长,使社区工作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加强社区的基础性建设。可以积极推行“四簿四卡”制度,即社区党员现状登记簿、在职党员共建活动记实簿、下岗特困党员登记簿、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记录簿和社区在职党员现实表现反馈卡、流动党员活动卡、流动党员联系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努力做到“四有一化”,即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办公场地、有党员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确保党员活动经常化。三是要鼓励兴办社区实体,搞好社区服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在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的地段设立社区事务管理中心,可以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本着“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专业化打造、艺术化操作”的工作理念,按照亲和度、透明度、公开度“三度统一”的原则,力求“三能结合”(功能全、职能清、效能高),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踏一次门、少走一道程序,将家政服务、法律援助、慈善事业、物业管理、文化中介、职业介绍、劳动保障、健康咨询等事务全部进入中心,并交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实行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2.积极稳妥推进社区改革,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员活动。一是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和畅通基层干部“进”、“出”渠道,不断优化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改革,调动方方面面地积极因素参与社区的和谐建设;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量,大力培养年轻后备干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有利于基层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身份难确定”的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管理:①深化认识,抓好教育,要让流动党员进一步坚定党性,真正树立起信心,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人行千里不断线;②建章立制,强化约束,出台《怀化市鹤城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对流进流出党员和所在地党组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③创新载体,发挥作用,既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生活、工作或家庭的现实困难,送去组织关心,体现组织温暖,又要引导他们成为建设家乡的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领航员,促使带富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3.结合社区自身特点,广泛开展党建活动。一是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发挥不同身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围绕“下班不忘社会责任”主题,切实加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党员“八小时”外管理;围绕“退休不褪色”为主题,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余热;围绕“亮身份树形象”为主题,增强流动党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围绕“失业不失志”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围绕“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为主题,调动企业家党

  2

  员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总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党建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体现出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二是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各社区党组织要结合创建工作要求和社区工作实际,开展“党的宗旨进社区”、“党员奉献在社区”、“党心连民心”等党建活动,创新党建发展模式,围绕社区“六创”(创党建“五好”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安全和谐社区、优质服务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文明诚信社区),进一步密切与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联系,形成与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良性互动的局面。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双带”活动。在过来为下岗职工党员找岗位、谋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助“志”扶“智”工作,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拥有一技之长,尽快实现自主创业,形成长效帮扶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组织和引导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困难党员“认亲”,开展结对帮扶,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确保有人管事、有人负责。二是要培养好年轻党员,储备好年轻干部,培训好基层干部,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班子的整体功能,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队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工作。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关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与思考

  松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孟宪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部署。组织部门作为抓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必须履行好的工作职责。松山区委组织部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紧密结合松山区各基层党组织实际,注重丰富学习内容,灵活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学习考评,确保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松山区委组织部的主要做法(一)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一是注重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为此,我们始终把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在举办主体班次、还是干部自学都始终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注重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搞好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领会上级的工作安排部署、学习领导的讲话精神、学习与业务工作有关的最新要求,积极争做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三是注重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拓宽知识领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基层工作日益复杂繁重的实际需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切实抓好法律、金融、财经、现代信息技术、危机处理等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更好的促进个人的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灵活学习形式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一是举办主体培训班次集中学。制发了《松山区2010年干部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拟举办各类主体班次15个,目前举办了理论骨干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等9个主体培训班次,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选派了97人次干部参加了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次。利用农村业余党校等全面加强农村党员的培训,共培训党员10000多人次。二是实行挂职锻炼实践学。制定了《2010年干部实践锻炼工作方案》,继续选派了6名科级领导干部上挂职,选派了6名科级领导干部到大连中山区、4名社区干部到红山区外挂职,选派了4名科级副职后备干部到去信访局特挂职,选派了23名科级副职后备干部到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进行了下挂职,并实行了“1+X”任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快了后备干部的成长步伐。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随时学。充分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频道和远教终端站点在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优势,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工作成长的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栏目设置,加大自制节目比重,抓好远教成果转化运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教育的培训。建立并完善了手机党建信息系统,随时通过手机短信传递有关要求和学习内容。进一步对松山党建网站进行了改版和完善,及时上传上级的政策法规、区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做法、党员干部的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等,进一步方便了基层党员干

  3

  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四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在基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要求基层党员干部每年要读一本好书、写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完成一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撰写一篇以上学习心得,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处理好工学矛盾,充分运用业余时间搞好自学。(三)创新学习载体搭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平台。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扎实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贴近松山区实际,分层分类设置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切实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搭建了有效平台。一是在全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组织开展了“强学习、提素质、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二是结合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将机关党员和社区党员的学习教育培训进行了统筹谋划,建立完善了区域党员信息库,优化调整了党组织设置,结合党员的技术特长和兴趣爱好组建了业缘、趣缘、地缘党组织,建立了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切实方便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交流;在机关党员中扎实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引导机关党员既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区,又在服务社区中学习基层的工作经验。三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组织开展了“三争一创”活动,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争创服务发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强化学习考评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注重强化考核。年初我们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纳入了全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体系中,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考核,在年末的考评工作中,要求领导干部在述职报告中就学习情况进行述学,在民主测评和谈话中就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以此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注重日常督察。建立了领导干部学习笔记调阅制度,结合组织工作督察随时检查干部的学习情况;建立了干部日常学习考评档案,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干部论坛、讲学、调研、网上自主选学等情况,从而达到促学的目的。三是注重强化奖惩。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年度评优评奖和提拔使用的的重要参考内容,对勤学善思的党员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定期组织举办优秀学习成果展示活动,随时将优秀的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和组工信息通过松山党建网站和松山组工信息进行刊发,每年都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文章和学习体会、优秀组工信息、优秀调研报告及优秀个人在年初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门表彰,从而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五)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发挥表率作用。组织部门作为主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把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表率。松山区委组织部建立健全五项工作机制积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建立完善组工干部轮流讲课制度。课题的确定上,坚持自学课题和制定课题相结合;在讲课的安排上,统一制定讲课日程表,在每周的部机关集中学习会上进行轮流讲课;在制度的落实上,建立奖评制度,年终对全体干部的讲课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比。二是建立完善组工干部论坛制度。开通了组工干部QQ群,在办公平台上开设“组工干部讲坛”专栏,由办公室收集整理各室的重点业务工作和大家共同感兴趣的时代性问题,定期设定论坛主题。三是建立完善部机关集中学习制度。继续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在集中学习安排上,由办公室统一制定集中学习工作计划,结合落实干部轮流讲学制度,年初制定全年的学习日程安排表,并严格抓好落实。在集中学习内容设置上,确定了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经济法律金融知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市情区情等方面内容。在集中学习工作的落实上,建立了领导带头参与集中学习、全员集中学习、集中学习签到、集中学习情况通报等制度措施,明确了集中学习出勤率达不到50%不能参与评优评奖的约束制度,从而确保集中学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建立完善组工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每名副部长联系1个乡镇或街道,每名干部联系1个村或社区,要求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30天。在联系基层过程中,重点实现五个结合,把联系基层工作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相结合,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相结合,与推动组织工作落实相结合,与培树基层组织建设典型相结合,与解决新时期组织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确保联系基层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五是建立完善组工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松山区委组织部机关干部组工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奖惩意见》。明确每名组工干部每月撰写信息宣传稿件不少于4篇,每年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每年在市级以上组织系统内部刊物上刊发信息不少于2条,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刊发组工宣传稿件不少于3篇。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每月由办公室对各室和每名干部的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统计通报,从而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调研员的工作氛围。二、存在的问题

  4

  目前来看,各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学习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之间的链接不够,带着问题学习、将学习的成果转化运用到推动工作上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二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学习当做了一项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任务,简单的抄笔记、杜撰论文等现象还存在,甚至有的人找人代写笔记和文章。三是团队学习特征不明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基层特征就是团队学习,学习化团队中的学习者不是孤立的个体学习者,而是承担组织整体使命的团队成员,学习者以团队的共同愿景为目标,以严格有序的分工合作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共享学习资源、共解工作难题,共创学习绩效,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目前来看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都是以个人学习为主体。四是学习的持续性还不够好。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状态,是一种组织变革与内在机理的变化过程,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持续的实践过程。但在当前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运动式、阶段性、活动式学习的现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做的还不够好。三、几点建议一是要在转变基层党员干部的观念上下功夫。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提升个人能力素质、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来认识、来实践。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反思原有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自觉培养系统思考、整体互动的思考方式,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二是要在团队学习上下功夫。要引导基层党组织把组织集中学习、团队学习作为习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善于抓住党组织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学习,引导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干部以党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目标,以严格有序的分工合作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共享学习资源、共解工作难题,共创学习绩效,从而推动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三是要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续学习工作机制。学习既要靠自觉自为,也要靠制度约束。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系统总结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相互衔接、有效管用的学习制度,形成党员学习的组织、监督、考核、激励、奖惩机制,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提高党员学习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要在提高党员学习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把学习情况作为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把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导向。二是要确保学用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加强党员学习,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实践,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经验,在总结经验中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使各项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从科学发展的需要、群众的需要中发现课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深化学习成效。只有这样,学习课题化,工作学习化,才能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的内生动力,引导党员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成为学习型党员,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奠定坚实牢靠的基础。三是要加强党组织学习文化建设。着力解决各级党组织学习文化的建设问题,营造开放、信任、分享、互助的学习氛围,以文化与制度互为支撑,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习创新成为党组织带领群众实现共同愿景与创建卓越业绩的自觉追求。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朝阳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如何,关系到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朝阳区目前有基层党组织3357个,党员96846人(详细情况见后边《附件》)。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通过向各系统党员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按系统分别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街道社区、农村基层、国有企业、机关、教育、政法、宣传、非公经济组织等8篇各系统的党建工作调研报告。通过上述调研反映出,朝阳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按照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差距,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成效与经验

  5

  几年来,区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市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朝阳区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1、围绕中心抓党建,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进入新世纪,朝阳区根据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推进“三化”、“四区”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的工作做到了实处。

  2、更新观念谋发展,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辟了新领域。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功能观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功能发挥的途径,提出社区党组织要发挥政治上的领导作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组织上的保证作用和工作上的服务作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起到“服务、促进、引导”作用,机关党组织要“开门搞党建”,积极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二是更新党员意识观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更新资源整合的观念,明确提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要增强自身资源整合的能力,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运用。四是更新区域党建的观念,创建党建联席会和党组织活动联谊会等多种载体,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区域性党建格局的形成。

  3、调整结构固根基,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了新基础。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多元化的形势,党组织设置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主要依托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向主要依托居住地建立党组织转变;二是党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网络型转变。城市社区将1000多个分散的居民支部加以整合,成立179个社区党委,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直管党员的纵向管理网络和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在职党员联络站的横向协调网络。农村地区打破过去按照自然村设置党支部的传统,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村办企业设置党支部,加强对村办企业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国有企业根据企业产权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以资产关系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理顺党的隶属关系。党的工作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延伸,建立起127个非公经济企业党支部。结构性调整使基层党组织更加适应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向广泛参与社会性工作的新领域延伸,党组织覆盖面更加广泛,工作方式更加适应开展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特点,为基层党的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4、创新载体拓思路,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活力。结合实际,根据系统和行业的不同特点,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创新不同的载体:社区党组织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为主要载体,组织党员在社区开展各种服务,在社区各项事务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有97个社区党组织获得区级表彰,占总数的53.6%,社区党的建设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农村党组织以“三级联创”为主要载体,通过乡领导联系村、党员联系户等制度,对后进乡、村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和帮扶,先后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85个、“六个好”乡党委12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党组织以“三比三争”为载体,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推进企业改革、加强生产经营和如何改进党建工作,推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进一步落实,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学校党组织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等各项任务的落实,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关党组织以推动作风转变和增强服务意识为中心,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树立了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5、培养队伍强素质,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新的生命力。把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制度,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在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方面,创造出“现场代培”、“工作代培”等富有实效的培训方式。连续5年对村级支部书记进行脱产集中培训,使村级支部书记们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连续3年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批进行培训,并与上海、南京等地的社区党组织结对子,交流党建经验。坚持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务知识、工作职能、工作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了党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工作水平和综合

  6

  能力。在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方面,把党员管理和发挥党员作用结合起来,坚持隶属管理原则,根据系统与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建立所属党员的直管机制,通过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党员汇报会、恳谈会等形式,强化党员意识。建立在职党员的协管机制,通过“以条为主,以块为辅,条块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引导、动员、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建立流动党员的参管机制,通过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的联管机制,对“两新”组织党员的管理要根据其所在组织特点的不同,形成多层面联抓联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对无职党员的岗位管理机制,通过设岗定责、明确责任等方式,保证无职党员无职有岗,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6、以点带面促发展,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重大改革时,确立试点,探索路子,面上推广,为改革的全面推进创造新经验;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制度、机制创新时,确立试点,引导创新,总结经验,为带动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新借鉴;基层组织建设出现难题时,确立试点,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为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创出新思路。先后树立“六个好”乡党委典型4个,“五个好”村党支部典型10个,党建示范社区20个,通过典型引路,使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规范可循、有目标可比、有教训可吸取、有经验可借鉴,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二、问题与不足尽管取得上述成效与经验,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问题和不足。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飞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朝阳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区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尽适应。基层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忽视基层党建工作,认为搞经济建设是第一位的,党的建设可有可无;有的认为基层党建是“虚”功,不好做实;有的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又不会用;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试图“以不变应万变”,对变化了的形势缺乏观察和研究;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尽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既要具备丰富的党务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知识和经济知识,要求是复合型的人才。而目前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2、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社会转型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内涵、途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体现,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实现的方式和渠道是什么,领导方式如何实现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我区社区党组织、村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创造出很多好的做法,但规律性不足,还没有形成模式,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3、基层党组织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程度还不够。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旧有的基层组织结构发生解体,新的组织体系正在形成,但农村社区、新建小区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相对缓慢,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实际要求不尽吻合。目前已建成的35个社区中,仅有22个建立了社区党组织,有的新建或在建小区还没有党组织开展工作。另外,有的非公经济组织由于业主不支持、党员不愿公开身份、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未能及时建立党组织。要消除党员管理和组织设置的“空白点”,必须加强党建工作预见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适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努力使党建工作处于主动地位,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4、党员队伍结构发展不平衡,党员教育管理需要进一步到位。近几年来,受政策性因素的影响,离退休党员比例上升较快,2002年底达到57%,超过半数,而35岁以下党员比例仅为8.27%,这种情况使党员队伍的活力总体有所下降。随着朝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流动人员增加,党员流动速度加快,这部分党员的管理难度相应增大。据统计,五年来流入我区的党员增加了40680人,平均每年增加8136人,但基层党组织五年来只增加了211个,平均每年增加42个,每增加194名党员才增设一个支部,党员增加数量与基层党组织增加数量不匹配,致使有的党支部党员数量过多,以街道为例,劲松街道农光里社区第二党支部有党员446名,一个支部党员数量过多,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7

  5、各级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有的职能部门对基层党组织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基层党建情况不明,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基层党建职能部门必须增强职能意识,同时,组织部门也要对考核干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党建职能意识的增强。

  三、启迪与思考通过调研,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客观实际与实践,尤其是联系抗击非典这场特殊斗争,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与思考。1、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基层党建的全部工作。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动力、谋划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依据、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深、学透,用好、用活。要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样,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2、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中心工作,是新时期全党的大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就是为完成党的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朝阳区的“三化”“四区”建设和最近区委根据朝阳区快速发展实际提出的优化发展环境、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三个优化”,就是朝阳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也是朝阳区的大局。能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否为中心和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衡量和检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最终标准。3、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对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权利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对党员又要给予应有的关心与爱护,使其切实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从多方面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内在活力。只有使广大党员的党性在平常得到应有的修养,在关键时刻才能敢于承担责任,勇挑重担,使更多的党员真正做到在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候能站出来。4、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继续努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覆盖面。结合新形势的特点,要进一步加大党组织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的力度,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5、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改革的精神。社会是进步的,是发展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是在继承光荣传统、坚持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勇于改革,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经验,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逐步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6、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不断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说服力和渗透力。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随着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特点,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就要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召力、说服力和渗透力。抗击非典斗争的实践,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要结合日常工作的实际使其不断丰富、发展,不断创新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党的群众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为推动各项事业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四、方向与对策今后几年是朝阳区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关键时期,也是朝阳区全面实现“三化”、“四区”目标的大发展时期。根据这样的形势任务,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今后朝阳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求,为推动我区“三化”、“四区”奋斗目标的实现,为促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办好一届出色的奥运会作出贡献,通过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凝聚基层组织内在动力,整合各类政治、组织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工作机制,进而形成在区域范围内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领导、保证和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聚合力”工程为目标,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社区党建示范社区、“五个好”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等为载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价值座标,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格局,为朝阳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8

  1、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围绕“居民自治、党建协调、健全机制、培育品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创建社区党建示范社区的工作,丰富和完善社区党建评价内容,逐步形成较为科学的社区党建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工作,不断完善居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实现居民依法自治;进一步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和分会的作用,健全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提升党建水平;进一步挖掘、培育和宣传社区党建示范社区的典型,带动朝阳区城市党建的整体发展。

  2、农村党建工作。以经济组织、经济体制创新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为统揽,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村务公开检查和落实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干部党员的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研究我区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区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探索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思路,研究解决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和多样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要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农村的组织体系,理顺隶属关系;探索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的管理制度,使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有机结合。

  3、企业党建??和方式,研究党组织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今后几年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规范程序、完善制度、调整思路、创新载体”为目标,大力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要大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通过开展“班长素质工程”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建立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范围、方式、程序和途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思路,丰富工作内容,通过载体创新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效能。

  4、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今后,非公经济的发展将在朝阳区的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全面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要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大力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的要求,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促进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目标,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为组织设置的原则,以“注重质量、改善结构、突出重点”为党员发展的观念,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法,全面加快组建步伐,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履盖面;明确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定位和职责,积极寻求非公经济党组织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

  5、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近年来朝阳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涉及到教育、劳动、中介等各个领域。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提高对呈多样化趋势发展的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并且引导和吸引这些新生的社会阶层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今后要着力探索加强这些单位建党和党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对没有党组织的,要在具备建党条件的单位中建立党组织;对建立党组织的,要树立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要注意研究这类组织中党的工作重心的特殊性,着重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思想性和服务性;要鼓励这些单位的党组织探索党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创新;营造这些单位开展党建工作的政策环境等。

  在分类性有特点地抓好各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解决有的地区和社会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仍然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今后,在强调社区单位党组织为社区多做贡献的同时,要加大对单位服务的力度,并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做到双向互动,突出重点,主动协调、加强合作,逐步实现难点共管、资源共享、环境共建的格局。2、调整和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根据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的实际需要以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党员逐步回归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逐步规范、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3、进一步加强党员意识。由于形势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单位人”向“社会人”转换,这种转换,使人的角色多元化,使人的职业流动性强,使“组织边缘化”党员的大量存在,使经济利益成为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价值判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等等,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员的意识,提高党员的素质成为今后党员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4、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是党员队伍中的骨干,是中坚力量,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与作用,党员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党员队伍作用的发挥,今后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抓,全区各基层党组织要紧跟朝阳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不断改进培训的内容、

  9

  开辟培训的途径、研究培训的方法,逐步建立起朝阳区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机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5、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认识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使朝阳区真正形成人人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人人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大党建的良好氛围。

  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韶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课题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种新的治党治国方略,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也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党的各级机关和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是党执政的重要力量和枢纽,担负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宏观管理职能,担负着制订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职责。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机关中的基本单位,是实施党的领导的一线指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实践者,是党的执政方略的一线组织者。机关党的工作搞得好与不好,机关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与低,服务水平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能否率先落实到党政机关,成为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因素。机关党的建设抓得好,对党政机关运用和控制好公共权力,推进各项工作,将起到巨大作用。相反,机关党的建设状况不好,必然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所以,加强机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把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此,2005年下半年,我们市直机关工委组成课题组,深入到市审计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建设局、韶关供电局、第二高级技校等1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了有机关党组织负责人、行政领导、中层党务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和非党干部参加的座谈会10多场,听取了80多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向30个机关单位发放了《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调查问卷400份,回收了385份,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这次的基层调研和问卷分析,为我们研究如何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初步的基础依据。

  一、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问卷调查中,72.5%的受访对象认为,所在单位党组织建设的总体状况“好”或“较好”。一是抓服务,促发展,谋共赢。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能够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始终把着力点放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上,能够坚持围绕中心、配合中心、服务中心,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做到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同发展”。二是抓学习,增能力,强创新。近年来,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认真落实各项学习制度,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紧密联系实际工作抓好理论学习。同时,还结合单位和机关党建实际,深入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切实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的能力。问卷调查显示:基层组织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认为基层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较好的占66.2%。三是抓队伍,增素质,激活力。近年来,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岗位练兵”、“以老带新,互教互学”,选派人员进修、培训,组织党务干部骨干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等多种途径,扎实抓好党务干部、党员干部和后备力量三支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座谈中,82%的被访对象认为,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四是抓管理,促效益,创品牌。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能够主动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为目标,保证特色品牌,创新自选品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以强化民主决策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如市工商局机关党委开展的“党员挂徽上岗服务”,韶关供电局党委实行的党支部党员活动室“五个有”(有一间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室,有马、恩、列、斯、毛五位领袖挂像,有党支部工作制度上墙,有一套完备的电教设备,有一个学习资料专柜)规范化建设等体现单位行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五是抓作风,树形象,贴民心。市直机关既是群众办事的“窗口”,又是党和政府的“窗口”,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

  10

  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示范,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诚心为民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在问卷调查中,81.2%的被访对象认为所在单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或“较好”,其中,67%的非中共党员干部认同这一观点。

  虽然,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建业务互促乏力。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所在机关基层党组织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中心任务较好的占11.6%,一般的占47.3%,差的占41.1%。一是服务中心意识欠缺。在调研中,我们常常感到,一些机关党组织之所以发挥作用不好,与中心工作贴得不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中心”意识,没有围绕“中心”认真谋划全年党建目标和任务。据统计,机关党组织主动配合单位党政班子,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单位的中心任务顺利完成,并得到单位党政班子领导肯定的仅占60%。二是党政缺少有效沟通。在调研中,不少党务工作者认为,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党政缺少沟通,党务工作缺乏行政的支持,导致党务工作难以融入经济工作,党务工作促经济工作找不准着力点。三是“虚功实做”落实不力。有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存在着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有的用业务工作代替党务工作,有的就党建抓党建,把党建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割裂开来,机关党建工作游离于业务工作、中心工作之外,处于“自我循环”、“自我空转”的封闭状态。

  2、党员教育管理薄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是重视的,机关党员队伍中的大部分同志能够通过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力。在座谈中,90%以上的机关党务干部感觉“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对如何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感到困惑。一是党员教育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共性多个性少,不善于根据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不用心研究和着力把上级下达的教育任务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在教育形式上缺乏生动性,忽视新时期机关党员的求知心态,教育方式陈旧单一,组织学习通常是把党员集中起来,念念文件和报纸,我读你听,照本宣科;在教育导向上存在模糊性,评价机关党员的学习成效重虚功不重实绩,不是看其对所学理论是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党员管理不适应。在调研中,大多数被访对象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四个多样化”现象日益凸显,党员管理仍然是老办法、老思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管理手段没有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加以调整和改进,习惯于管静不管动,使党员管理与社会管理相脱节,单位内与单位外管理相脱节,造成“两张皮”现象;党员管理“出口”不畅,长期存在“受处分才出党”的观念,不合格党员得不到及时处理;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党内生活缺乏思想性和原则性,党员监督管理的约束力不强。三是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不适应。据2005年末统计数字,市直机关共有离退休及混编党支部163个,离退休党员4127名,分别占支部和党员总数的26.7%和38.6%,由于身体状况、外出投亲、回乡定居等多方面原因,使老龄党员的教育管理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在座谈中,大多数党务干部反映,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普遍存在“教育难开展,管理难落实”的问题。

  3、党内监督亟需加强。加强党内监督,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的监督,是《条例》赋予机关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监督难,难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不能监督。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愿意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没有以《党章》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存在特权思想,不能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机关党组织不便履行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被访对象占35%。二是不敢监督。机关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党务工作者顾虑太多,认为“一把手”是自己的行政领导,不敢对其实行监督,不敢纠正其缺点错误,使党内监督流于形式。在问卷中,33%的人认为机关基层党组织“监督心态不健全,不敢监督”。在调查中,52%的人认为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制度实施的效果很少有效或无效;64%的人认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非常有效,而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因缺少明确、具体、有力的措施保障,难以正常发挥功能。三是不善监督。没有建立严格的党内生活制度,没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不到防微杜渐、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在问卷中,51%的人认为机关基层党组织“监督措施不到位”。

  11

  4、保障体系有待改进。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人财物投入不足的问题,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机关党务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市直机关基层党务干部基本上是兼职的,没有职级待遇,不受重用,提拔交流缓慢,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与其从事机关党务工作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根本不相称。同时,他们本身还要承担单位的业务工作。所以搞党务工作的同志人心不稳,绝大多数不想干,总认为抓党建工作是多余的事,可抓可不抓,抓好了又没什么好处,反而会给单位领导和同志留下“假积极”、“假正经”等不好的印象。在座谈中,机关党务干部普遍反映党务工作者升迁机会比业务干部要少。二是机关党建活动经费缺乏。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除少数单位外,其余市直部门基本没有按《条例》规定和机关党建工作的需要在单位行政经费中落实机关党建活动经费,致使许多机关党组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机关党建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为应付而抓,抓得不深,抓得不实。三是机关党建活动阵地不足。市直机关600多个机关基层党组织中,有活动阵地的只占40%左右,其余的都不同程度地缺少或根本没有活动阵地。同时,由于上交的党费没有返回部分给基层,单位又没有专门的党建活动经费,以致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室内学习资料匮乏,应有的设施不多。

  二、影响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原因分析目前,影响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执政意识淡薄,对加强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领导“管党”意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管党”的责任,缺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意识,错误地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央研究的事,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单位,没有执政的问题,只有执行的任务,执政能力建设与己无关。在问卷调查中,37.2%的被访对象认为所在单位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部门党组(党委)指导不到位。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党务干部反映,单位党组(党委)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指导上存在“四个不到位”:认识不到位、职责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党组(党委)很少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即使布置工作也仅仅局限于“开会传达文件”,不是一级做给一级看,而是一级讲给一级听,导致不少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浮于表面。三是党务干部认识不到位。在座谈中,相当部分的党务干部认为机关党组织“不管钱,不管物,不管人”,没有地位,作用难发挥。有的党务干部认为,机关党员素质相对较高,机关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存在“无需”的认识误区;有的认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没有干头,难有作为,存在“无位”的认识误区;有的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存在“无为”的认识误区;有的则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做多了会越权越位,被人误解,工作少干为妙,存在“无威”的认识误区。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党组指导不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不上心,导致部分单位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2、组织建设不力,导致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组织基础薄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机关党组织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难开展,任务难落实。一是工作机构不健全。一些机关党组织不能按照党章规定及时组织换届选举,超期运作;有的党组织在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长期不进行改选和补选;有的单位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远远滞后于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存在“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还有相当部分的单位没有党委的办事机构和政工机构。如某校党委由于学校布局调整迟迟未落实,行政和党组织领导班子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仅有一名党委委员兼副校长,出现了“副校长代行校长职权,党委委员代表党委领导班子”的情况。二是隶属关系不明晰。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和党务干部,对机关党组织与机关工委、部门党组的关系不清;有些部门的机关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顺,产生了部门党组直接领导机关党组织的情况。三是职责落实不到位。绝大多数单位的党务干部兼任行政职务,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关注得少,研究得少,对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往往成为“软任务”;有的党务工作者认为党务工作主要是务虚,清苦、枯燥,不愿从事党务工作,不研究党务工作,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调查中,60%以上的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以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

  3、工作骨干素质不优,造成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人才优势难以彰显。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是体现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与执政能力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五种能力”欠缺。在问卷调查中,42.7%的被访对象认为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一般或弱;44.6%的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一般或弱;39.6%的认为应对社会性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一般或弱;43%的认为处理各种

  12

  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能力一般或弱;45.7%的认为驾驭全局的能力一般或弱。二是理想信念不牢。部分机关党政干部忽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已经成为当前十分令人担心的问题。385份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处级和科级干部中,分别有19%和13%的党政干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小康之家”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三是思想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追求表面政绩,热衷于搞一些易于彰显的风光之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虚张声势,追求轰动;长于虚功,想法多、实招少,规划多、落实少,部署多、检查少,说的多、做的少。

  4、体制制度建设滞后,致使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不顺畅。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是困扰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上下联系未贯通。机关党建在体制上呈分散、封闭状态,缺乏系统的上下指导关系,“有块没线”,各自为政。由于上下指导不力,致使一些成功的经验缺乏全市范围内的交流,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缺乏统一研究解决,形不成整体合力,也难以发挥一级带动一级的作用。二是领导关系不明确。机关工委与部门党组、纪工委与部门纪检组的关系不明晰,工委与同级纪委、组织部、宣传部都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和体制摩擦的问题。由于各部门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一致,往往出现多头领导、多头发文、多头检查的现象,造成对机关党的工作资源的重复浪费。三是制度设计有缺陷。一些党内制度的设计过于原则,不便操作,致使有章难循。如《条例》对机关党组织参与干部管理作了原则规定,但如何参与管理,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对机关党组织协助行政领导人完成工作任务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对机关党建工作的经费支出问题,虽然规定从行政经费中列支,但比例未明确,具体操作难落实。

  5、工作活力不足,影响了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后劲。一是开拓意识不强。一些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守摊思想浓厚,“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凭老经验办事,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不敢越“条条框框”的雷池,不敢破“惯例陈规”的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识;有的对当前我市在区域经济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态势的现状缺乏紧迫感、责任感,甚至麻木不仁,安于现状,甘居人后,没有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雄心壮志,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和胆略。二是创新举措不多。一些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内容空洞乏味、方式陈旧,对党员的教育活动满足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讲讲道理,而适应形势变化开展党员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少,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不少机关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上级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什么就完成什么的现象,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对党员和群众有吸引力的组织活动较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5%的党员认为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老套、按部就班。三是求真务实不够。一些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敷衍思想严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只求表面热闹,不求实际效果,做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机关党组织是“计划写在纸上,制度挂在墙上,总结讲在嘴上,工作落在虚处”。

  三、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设计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发挥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1、强化执政意识,为机关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供思想保证实践证明,执政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执政图治的忧患意识、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执政强党的责任意识,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要强化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了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工作目标,能否实现这些目标,机关的工作至关重要。在新的机遇面前,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增强中心意识和机遇意识,善于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官本位”的传统积习和“官即是管”的思维定势,实现执政理念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围绕上级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思考问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努力做到上级党委想什么,机关党组织就抓什么,上级党委抓什么,机关党组织就落实什么,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有为求有位。二要强化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要坚决摒弃部分单位和部门存在的“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硬顶推”等不良现象,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始终坚持党的

  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一些暖民心、合民意、帮民困的好事实事。三要强化执政图强的忧患意识。当前,我市已经确立了“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态势下,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好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的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凝聚人心、集聚力量,起到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推动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机关内部营造同心同德、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四要强化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党员队伍的巨大变化,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认识从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把握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研究新情况,抓住新亮点,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五要强化执政强党的责任意识。要正确认识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在党的组织体系、执政能力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机关党建工作抓不抓关系不大等无所谓思想和机关党建工作难抓难管等畏难情绪,牢固树立“机关党建工作抓得不好就是失职,不抓党建工作就是不称职”的思想认识,通过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干部卓有成效的努力,促进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有为中体现有位、有威。

  2、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机关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坚强有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基础,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机关各级党组织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增强机关党组织活力、发挥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努力提高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水平,切实把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一要设置调整好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条例》的规定,遵循100名以上党员的党组织设置党委,50名以上的设置党总支,3名以上的设置党支部的要求,以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科室,建在生产一线,同时要及时做好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换届工作,坚持应换尽换,实现机关党组织设置与调整的合理性。二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针对目前机关党委班子配备不够强,特别是党务干部编配比例不落实,专职副书记队伍偏弱的问题,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班子选配要求、专职党务干部的编配比例,抓好机关党委班子的选配,按照干部队伍建设“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切实把那些党性强、懂业务、作风好、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扎实党建理论基础、有较强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选配到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和党务干部的岗位上来。三要强化机关支部建设。机关党支部是开展党的活动、执行党的任务的最基本单位,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党员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扩大行政负责人兼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的比例。要狠抓制度落实,严格避免制度建设中出现的“制度上墙,行动落空”的现象,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确保“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制度落到实处。要健全党支部工作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支部”活动,坚持党的正常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切实解决个别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要坚持典型引路的方法,注意发现和培育具有时代先进性的典型,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党支部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四要严格目标管理考核。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考核,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切实把机关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重点是抓好《条例》和《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通过这两个文件的实施,使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工作任务更具体、操作更规范、责任更明确、落实更得力,形成机关党的工作严密的管理考核体系,实现机关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突破。五要规范党员发展工作。根据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是否坚持有领导有计划、按规定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列入专(兼)职副书记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注重吸收工作一线、业务骨干和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严格把好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培训、政审、考察、审批、转正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双培训”(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均须参加培训)制度,建立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进一步健全市直机

  14

  关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3、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彰显机关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人才优势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提

  高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狠抓落实。一要突出提高“五种能力”。提高“五种能力”,是党的十六大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因此,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强化处以上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落实,深入开展创“四好”(学习好、思想好、履职好、自律好)机关和“五型”(学习型、开拓型、务实型、亲民型、民主型)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水平,增强班子整体效能。二要注重思想理论建设。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机关干部的头脑。要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强化执政意识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实践结合起来。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大力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的部署上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融入到机关党的各项工作中。三要加强干部能力培养。要下大力气抓好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努力增强宏观思维、善谋全局的能力,预测研究、当好参谋的能力,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能力,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能力和谋划指导、精于操作的能力。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关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力争使每个干部都成为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教育和引导机关干部养成开放、互动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不断汲取新知识、熟悉新情况、掌握新技能,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四要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要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件大事来抓,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引导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群众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五要提升党务干部素质。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的要求,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党的工作骨干素质。要提高党务干部的地位,关心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加强党务干部的交流力度,在重要岗位上大胆使用党务干部。同时,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党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

  4、改革完善体制制度,理顺机关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相互照应,形成保持党员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党委全面领导、上级工委加强指导、同级工委具体负责、部门党组(党委)加强指导、机关党组织狠抓落实的机关党的工作五级运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克服“无科室管”、“无人管”、“无事管”的“三无”现象。二是转变机关党的工作方式。机关工委要跳出原来机关党委的工作模式,把工作重心从原来机关党委的收缴党费、接转组织关系和发展党员等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宏观规划、检查指导、总结经验和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机关党建的检查考核方式,积极探索机关工委和党委职能部门联合督查考核机制,并把机关党建的考核检查纳入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整体考核之中,避免重复检查考核。同时,也要研究建立机关工委、部门党组联合检查考核机关党组织的制度。机关党组织要转变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索机关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应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三是充分发挥党组在机关党的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机关党组织只有依靠党组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依靠党组成员的表率作用,才能使党的建设与本部门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服务全局上才能取得主动权,才能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党组要关心支持机关党的建设,为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将机关党的建设作为党组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议程。机关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部门党组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三给予”:即在人员上给予调配,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经费上

  15

  给予支持。要指导机关党组织围绕党组的中心工作抓好党建,要求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组的中心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并有意识地多交任务,多压重担,多安排参与本单位重大活动的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作用,注意发挥机关党组织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作用,经常通过机关党组织了解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动态,以及对部门重要决策、改进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反映和意见,使机关党组织在参与部门党组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地位。四是全面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职能。要切实解决机关基层党组织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把《条例》规定和市委文件规定的机关党组织的职责职能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部门党组要重视、关心和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工作中的协调、监督作用。要认真落实机关党组织副书记列席党组(党委)的有关会议,参与部门重大业务工作和重要活动;落实机关党组织参与对本部门行政干部的考察、考核和民主评议工作等;支持机关党组织参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和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解决好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教育监督手段少、动力不足、监督效果不能正确使用的问题,着力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作风素质,为机关党组织全面履行职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机关党组织有职有权、有威有位。五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进一步疏通上级与下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直接对话的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形成党员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好政治氛围;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建议权、选举权、监督权、质询权、申告权,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

  5、开拓创新,构建机关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发展平台改革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机关党组织要把握时代发展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解决好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就必须用创新的精神探索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善于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方式方法、新的活动载体、新的规章制度来推动工作,使机关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一要创新工作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工作思路。要突破就党建抓党建的旧框框,树立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思想观念,把党建工作放到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放到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大局中去定位,按照“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保证机关各项工作的完成,有利于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管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问题,大力推广和运用网络等先进技术,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要求,适应发展需要。二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机关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机关党建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内在规律可循,机关党组织应当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执政环境,对自身的工作方法进行主动研究,不断改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结合”:做到上级精神与机关实际相结合,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创造性,克服“等靠要找”、“传转搬抄”和凭老经验、老做法的工作方法,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做到培植典型与面上拓展相结合,以点带面,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法;做到调查和研究相结合,在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上下工夫,克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工作方法。三要创新工作载体,激发机关基层党建工作活力。要积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效的实践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可立足机关实际,有重点地开展一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活动:拓展工作领域,以创建“文明机关”为载体,全面推进“五型”(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可借鉴农村“三级联创”经验,在机关开展“党委、工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四级联创活动;开展评选先进机关党建部门活动;全面推广“一建带三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方法,形成党务工作与群团工作联动的合力等。四是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增强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实效。要以《条例》为依据,制订《关于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明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单位党组(党委)、机关党委、机关纪检组以及机关党支部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任务,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任务、党员参与、检查落实、激励保障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要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落实办法,把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硬化、量化、细化。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以保证机关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

  16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户”,而且还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的科学管理,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

  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适应

  新形势,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好固本强基工作,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巩固和加强

  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客观分析我区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找准基层组

  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委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们对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

  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区基层组织建设现状钦南区辖12个镇、1个农场和4个街道,共136个行政村、5个社区、3个场管区和18个城市社区。农

  村基层党组织共有281个,农村党员9670人,城市街道基层党组织37个,社区党员1128人。近年来,我区

  按照“有所作为,有所侧重,有所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做到“七围绕七突

  破”,使基层党建在创新中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一)围绕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在“两新”组织工作上取得突破。我们按照“支部归

  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方法,把支部建在村屯上、建在党群致富联合体、行业协会上,全区共设立党总支10个,设置党群致富联合体和产业协会党支部10个,在村屯上设置党支部13个,设置行业协会和村屯党小组46个,共组建各类党群致富联合体639个,产业协会43个、专业合作社10个。同时,积极探索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通过召开一次动员(座谈)会、开好一个现场会、发致企业业主一封信、上门走访企业一次等“四个一”活动,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宣传力度,从镇、街道、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到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负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目前全区13家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了党支部,较好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围绕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在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取

  得突破。一是通过抓好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拓宽基层干部的来源,选好配强村“两委”干部,把优秀人

  才选拔到村担任“两委”班子成员。当选为村(社区)支部书记和主任的经济能人达232人。二是选聘高校毕业

  生到村任职,充实了村级干部队伍,通过加强对村官的管理及锻炼,为村“两委”班子培养了后备干部。三是抓

  17

  好村“两委”班子的培训,提高了村级班子成员的“双带”能力。每年区镇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分类培训,村

  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不断加

  强。如那丽镇土地田村“两委”班子在刘信章支书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发挥了村“两委”班子在发展经

  济、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保垒作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围绕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上取得突破。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四个培养”、“双培双促”等“源头”工程建设,除从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人员中发展党员外,还注意从外来人员、“两新”从业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拓宽党员发展渠道。今年以来,全区共发展党员426名,培养积极分子1457名。二是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构建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解决农村干部党员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农村党员大培训;党群致富联合体、农村课堂、电教中心户三位一体培训;涉农部门技能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农广校学历培训等,强化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今年来,全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2万多人次。

  (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在推进新村集镇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引导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新村示范点建设。着重抓好康熙岭镇高沙村、二级公路沿路土地田村、芦荻竹那丁新村、嫦娥垌王茅山新村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促使全区新村建设呈现出“重点带动,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全区已开发新村建设13个,新村建设深入推进,提升了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形象和地位。康熙岭高沙村、那丽土地田村分别接待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和团中央陆昊书记的视察。二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区初步形成了大蚝、对虾、海鸭蛋、黄瓜皮、辣椒、甘蔗、速生桉、木薯、海水网箱养殖等九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23个,计划投资29336.05万元。其中10个市领导联系点计划建设项目115个,计划总投资6215.3万元。一大批项目建设相继建设完成,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新农村展现了新的面貌。

  (五)围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在完善机制上取得突破。积极推进村级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村干部选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制定出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把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引入村级班子考核,将考核测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与其享受的报酬、待遇相挂钩。推行村干部工作日固定办公、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运作,加强了村务管理。

  (六)围绕构建和谐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在社区建设上取得突破。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共驻共建。二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这几年我们均选派了科级干部和优秀后备干部到街道及社区挂职锻炼,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各项工作。还从应届毕业生中聘请30名社区工作者到各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力量。三是努力实施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把党员义务工服务社区活动与“共驻共建”、“联谊结对”等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共驻共建活动。近三年来,共有2200名区直党员报名参加义务工服务活动小组,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民事调解等志愿服务5000多人次,发动党员参与“城乡清洁工程”12000多人次。

  (七)围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工作责任制,在探索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上取得突破。每年区委与各镇(场、街道)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状,各镇(场、街道)也分别与各村委(社区)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状,

  18

  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同时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制度,做到各级领导有联系点,各级部门单位有挂钩承包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通过规范引导、考核促动、表彰激励,在镇与镇、村与村、社区与社区之间形成了竞争态势,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

  二、存在问题我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有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少数镇、街道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个别镇、街道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到位,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措施不够扎实、具体。存在着临时性措施多、长期性措施少,一般号召多、扎实有效的措施少的现象。(二)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村党组织适应力和创新力差,工作被动。班子成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满足于维持现状;面对农村的新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工作上被动应付,靠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情,打不开工作新局面。(三)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后继乏人现象比较突出。尽管近年来发展了大批年轻党员并充实了村(社区)党支部班子,但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还是趋于老化,党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还较低,全区基层党员中60岁以上的占到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甚少,不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管理知识和法律常识,适应形势的能力比较差。(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办公场所条件有待改善。部分村集体经济较少,投入资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有心无力。一些基层组织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楼。有部分村(社区)办公楼建筑时间比较长,房屋比较残旧,还有部分村的办公楼建筑面积不足90平方,而且办公条件还比较简陋。(五)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社区党组织覆盖面还不广,特别是一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还没有健全。针对大量“单位人”已变成“社会人”,党员的流动性逐步增大,缺乏有效的管理。党的活动不够丰富,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不能很好吸引驻区单位、居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造成社区党组织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强。三、对策和措施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具体抓好以下措施:(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当前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扎实有效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对本村(社区)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衡量干部工作的绩效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情况。二是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林权改革、征地拆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双促进,双丰收”,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二)加强学习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要根据实际,依托区、镇、村党校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在学习内容上,开设政治理论、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专题;在学习形式上,采取领导报告宣讲学、专家开课辅导学、党校办班专题学、远程教育集中学、案例分析讨论学等“五学”方式。同时,要在基层党组织中建立“五个一”学习制度:即每季度组织一次专

  19

  题学习,每年组织一次参观考察,每人做一次中心发言,参加一次培训,做一本读书笔记。努力营造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党内组织民主化建设。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举权。一是建立完善以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的民主管理制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确定党务公开内容,完善公开程序,采取公开栏、服务窗口、网站等形式进行公开,提高群众对村务公开知晓率。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务公开督查等有效形式,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健全议事决策规则。二是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质询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凡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有关问题经查实、但尚不够追究法律责任和纪律处分的,由区委组织部或委托乡镇党委对其进行质询,整改不力、群众不满意的,予以免职或责令辞职处理。建立村(社区)干部绩效票决制度。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双述双评”,村(社区)干部向乡镇、街道述职、向群众述职,接受上级评价和群众评议,由党员、村(居)民代表对村(居)干部工作实绩、群众公认度进行票决,将票决结果与村(居)干部的提拔使用、经济待遇直接挂钩。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审计制度。对不稳定的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任中审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离任后,组织专门力量对其任职期间的村财务情况进行审计。三是建立完善党员管理监督机制。推行“三卡告勉”制度,对有违纪苗头的党员视不同情况发放提醒谈话卡、警示告知卡、限期整改卡,使党员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消除党员和违纪党员之间的管理盲区。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党员预告、反馈、申述三项制度。

  (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按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把党组织设置在村屯、行业协会、党群致富联合体、产业链上。一是依托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资源优势,组建服务群众产业发展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并筹建行业协会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二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设置,年内抓好2-3个新建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三是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中党员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四是在城市社区的党员密集区或业主委员会中,引导建立党组织,延伸社区党组织触角。

  (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生机活力。要把建立完善党员和干部关怀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作为加强党员干部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建立有效的村级干部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村干部岗位实绩奖惩制度,实行“固定报酬”与“绩效工资”挂钩;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等等。二是建立完善党员关怀机制。实行对农村特困党员定额生活补助的制度,从区级留存党费中拔出专款,对党龄较长、年老体弱、生活无依的农村(社区)特困党员,每人每月实行定额补助。同时,对青年党员要建立以扶智为中心的关怀机制,经常组织青党员参加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和知识水平;对中年党员要建立结对帮扶的关怀机制,鼓励党员中的经济能人与中年困难党员结成对子,在经济上、技术上给予扶持,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三是开展大规模村级干部培训。建立健全和落实村干部学习培训制度,重点依托各级党校、农业高等学校和农广校,构建区、镇、村培训体系。对村(社区)干部的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天。四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结合农村特点,立足于本地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支部+科技特派员+基地”、“支部+基地+农户”等培训模式,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投入,切实抓好培训经费、师资、教材和阵地的落实,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党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六)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载体,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一是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坚持采取公推直选的方法,积极引导党员群众把“素质高、能带富”的“双强”党员先进分子选入班子。同时,拓宽选人渠道,从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多名中专生”计划,

  20

  为村两委班子培养后备力量。对个别支书、主任工作不积极,任务不完成,群众意见大的,坚决予以调整。二是严格办事程序,实现村(社区)组织运行规范有序。严格村(居)务工作程序。一般事项由支书和主任商量讨论后,召开“两委”班子会议讨论决定;比较大的事项由“两委”班子联席会议讨论提出初步意见后,征求党员和村(居)民代表议事会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重大事项,应先报镇、街道审批,批准后,召开“两委”联席会,村(居)民代表议事讨论。同时,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财务收支和民主理财制度。小额开支由主任和支书、理财小组组长通气决定;比较大的开支由“两”委班子联席会议讨论提出初步意见后,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重大财务事项,应先报镇街道审查,经“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能力。完善“一帮一”部门包村帮扶工作制度,帮助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作用,积极协助村级组织找项目、引技术、筹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股份合作制形式,采取土地有偿转让、山林资源入股和帮扶资金投资等形式,开辟村级集体经济新来源。同时,加大财政对村级办公经费的支付力度,解决基层有钱办事的问题。四是加快“农事村办”建设步伐,重点解决群众急需的服务。选择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相对较远,群众往来办事不便的村,在村委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开展形势宣讲、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生产指导、文化娱乐、卫生医疗、法律援助、帮困救助、政务办理、党员关爱等“八大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站工作制度,健全服务站功能,实现“证件村里办、技术村里学、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八大目标,努力把“农事村办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课堂、便民惠民的服务站、传播文明的大舞台、构建和谐农村的新平台。在抓好农事村办点规范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3-5个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引导村级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五是抓好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要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同时采取区财政补一点、镇政府出一点、村自筹解决一点等办法,积极筹集资金,建设一批村(社区)活动场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开发的新机遇,高起点谋划建设一批村(社区)办公场所,以村级场所建设带动新村建设,发挥村级场所在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促进作用。同时,坚持村(社区)干部值班制度,加强村(社区)活动场所的管理,全面整治村(社区)办公场所的环境卫生,为服务村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七)深化拓展“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党建发展。一是强化部门包村工作,把领导联系点建成示范点。要积极协调市、区各联谊单位,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使领导联系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二要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三要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八)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城区发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

  努力探索有效途径。一要加强组织建设。根据社区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同步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由“一

  社区一支部”向一社区多支部转型;积极开展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两新组织等各类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工

  作,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努力构建党

  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联席会等必要的组织机构,完善功能,形成横向联系、齐抓共管的局面。二要突出分类指导,

  21

  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路子。对流动党员,要认真做好接转工作,通过建立联络站等方式搞好动态管理;对在职

  党员,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实行“双向管理”等组织他们带头参加社区建设;对居民党员,通过实行党员责任区、

  建立党员联系户,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社区;对离退休党员,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发挥他们的

  余热;对下岗职工党员,社区组织要从帮助其再就业入手,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三要整合资源,创新活动载

  体,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搞好资源共享、结对共建、扶贫帮困等,拓展社区党建工作

  内容。四要突出协调功能。特别是在社区组织多样化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把直接领

  导、双重领导和多方协调等领导方式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

  浅谈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王冬梅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还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坚强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层党支部是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基层组织,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支部班子,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建设好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至关重要,它是党组织充分发挥向心作用、积极为基层服务、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首先,要选配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任用党性强、作风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从而有效调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推进基层党支部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向心作用。第三,要抓好支部成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支部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使支部成员真正能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工作带好党员队伍、抓好党建工作。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建工作正常运转、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内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严格遵守执行已有的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管好党员干部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首先,按照《党章》的要求抓好基层党组织制度的落实十分重要。其次,要严格按照制度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以及廉洁从政情况实行监督。

  党员是党的基本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用党章以及各类党内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党员行为,从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党

  22

  员的教育管理。一要坚持抓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要坚持抓作风建设。要按照胡涛锦同志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六条具体要求”及“八个

  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督促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风尚。

  三要坚持抓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

  思维支配行动。思维的创新来源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拓展思路,密切联系实际,就要纠正“偏离工作抓党建”、“就党建抓党建”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重点、难点和党员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积极探索与创新。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既要体现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又要达到生动活泼和充满时代内涵的要求。因此,要在管理上突出科学性、方式上突出多样性、内容上突出实效性,通过创新活动方式、内容和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接受管理教育的自觉性。在工作手段上,要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生动活泼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新路子。

  总之,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扎实抓好这项工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篇三: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党建新载体,正在塑造着党建工作

  的新模式。如何运用智慧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调研组通过剖析X区、X区,就党建信息化工作,详细了解目前城市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做法我市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已初具规模,在市级层面,市委组织部设立了“X党建网”、“X组工”微信群,并大力推广省委组织部创办的“X党建”微信公众号;在县市区层面,各地都设立了党建网、手机报、党建QQ群、党建微信群等,有的县市区还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如X区的“X党建”微信公众号;乡镇、街道、社区层面,也普遍创设了党建信息化载体,如,XX街道设立了“E心向党X驿站”,XX街道XX社区设立了“XX微家园”等。总体而言,我市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情况可以概括为:信息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沟通无隙化。信息网络化——“印刷体”变为“多媒体”。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党建网、党政门户网等,及时上传上级和本级文件,及时更新工作

  动态,发布重要信息等,党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阅读文章、下载资料、发表意见和建议等。此外,特别是X区在X党建网的基础上,建立了“X党建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全区党员推送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不仅扩大了党建宣传的口径,也让党员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在“X党建”上,更多地基层党员也通过“学习园地”栏目,收看党课、了解政策法规、接受警示教育,截至目前,X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X位,X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X位。

  管理数字化——海量信息转为大数据。为将党务工作的海量信息数据化、系统化,由市委组织部主导,党建网格化管理,搜集了大量信息。近年来,X区依托互联网建设“党建+综治信息平台”,正逐步将党建信息转化为党建大数据。平台按照按照“统一编码、逐级授权、分级维护”的原则,给予各级党支部不同的管理维护权限,就党建基础资料而言,社区基层党支部,可以将本支部的组织生活纪实、党员作用纪实等上传到平台上,形成数据化的日常基础信息;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网络阵地、一个党员一个电子档案”的思路,以党员身份证号为统一识别码,为每名党员自动生成《党员电子活动证》,客观记录党员基本情况、党务活动等信息,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能够实现对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管理;利用网络视频系统,不仅方便了流动党员参加网上视频组织生活,而且能够实时查看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坐班情况。

  沟通无隙化——“面对面”加“键对键”。在互联网技术覆盖基层党组织之前,以往的党组织召集党员开会、传达上级精神等;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工作情况等,基本上是“面对面”的形式,

  但由于个人时间安排与集体实践安排不同步(时间错位)、个人所在地点与组织活动地点不一致(空间错位),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外出党员、流动党员,传统的方式不尽方便。对此,全市在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建QQ群、党建微信群,普遍实现了“网联络”、“微沟通”。如X区XX街道XX社区,XX展示了他搭建的党建微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坚持每天推送学习资料,分享精彩党课,传达上级精神,同也方便一些流动党员汇报情况,缴纳党费;社区党员也能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形式上传学习心得,并和其他党员一起进行学习讨论。从此,社区党员不用担心错过精彩的党课分享,是对集中学习一个较好的补充,弥补了时间上和效果上的不足,其社区的老党员XX,长期在上海住院治疗,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仍然坚持通过党建微信群向支部发送学习心得。

  二、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是深化和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对此进行了一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各级各类党建QQ群、微信群数量繁多,但在管理上却相对滞后。如市委组织部层面,“X党建网”属党员教育中心管理,“X组工”属办公室管理,“党统平台”由组织科录入相关信息;县市区委组织部层面,党建网站、党建微信群、党建QQ群也是归属不一、“个吹个的号”。这样既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不利于科学管理。

  二是增值服务不优。当前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还存在网络“单行道”的情况,即上级对下级、组织对党员的科层式供给,如传达上级精神、交办任务事项给下级、党员;为了方便管理和考评,将党员基础信息采集收集等。党员利用网络仅局限于收看党课、向组织汇报等简单事项。这种“单向”的模式不是完整的网络生态,必须是共建共享的“共向”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生态。如深圳市X区的“智慧X”,其不仅有“智慧管理”(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智慧教育”(党课资料),更有“智慧服务”、“智慧互动”和“智慧问政”。党组织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自上而下进行管理,党员也能通过“智慧服务”来咨询党代表、参加志愿活动,通过“智慧问政”聚焦民生问题、为发展献计献策,实现从下而上的联系;同级党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也可以通过“智慧互动”社交式沟通交流,实现横向的联络。

  三是应用能力不强。一是表现在不会用网。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员属于高龄党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存在不懂计算机或不会用网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在以党建工作信息化推动“智慧党建”方面,对这批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往往力不从心。二是表现在不深入用网。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基层党员没有上网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网络仍停留在浏览网页、即时通信、传送文件等层面,与党务工作有机结合不深,导致基层党组织不能将党建信息化推进纵深,增添功能。三是表现在不善用网。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运用网络信息手段管理党员、引导舆论、组织活动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建工作。

推荐访问:下级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 下级 形势分析 党组织建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