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4-04

2023年(22篇)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全文)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22篇)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22篇)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全文)

2023年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22篇)

2023年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

(22篇)

把握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

  党的20D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经济规律,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形成了A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A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容博大,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方法论角度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A经济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精髓;
另一方面有利于完整、准确、全面理解A经济思想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好推进各项经济事业向前发展。

  结合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A总书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的重要论述,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A经济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等。

  坚持人民至上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战略基点;
坚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的战略指引;
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确保中国经济巨轮航向正确、行稳致远的重要遵循;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是统筹近期工作与长远目标、平衡局部优化与全局优化的重要策略。

  坚持人民至上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书写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美华章。我们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汇在经济发展实践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A经济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A总书记强调,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从做大做好“蛋糕”的角度看,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切好分好“蛋糕”的角度看,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从而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我们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自信自立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A经济思想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自信自立,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一方面,大国经济的特征是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还要以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无阻和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战略支撑,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形成对全球各类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从而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A经济思想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其中的各要素、各领域、各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中国经济,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才能把握其发展运行规律,并科学施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使得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相互促进,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引向深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理论结晶。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新发展理念当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全面、完整、准确。要将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统一起来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无论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就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关系而言,当前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但这绝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什么都要自己干,而是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又如,就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系而言,不能以创新发展为名不顾产业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上项目,特别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不可对生态环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出现新兴产业拟建项目数量多、能耗大,与碳达峰、碳中和方向明显相悖等现象,从而影响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总之,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做到各项工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效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A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造性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发展是新与旧的交替和质与量的转换的观点,奠定了经济工作中稳与进之间关系的认识论基础。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在存量与增量关系的动态变化中实现的。这里所说的存量,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结构,要求具有稳定性和均衡性;
增量则是在前者“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进取”得以实现。

  概括起来说,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实现既“稳”且“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扩展开来看,“稳中求进”有两层含义:其一,以稳定经济运行和社会大局为重点的“稳”是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其二,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

  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分析研判经济形势时始终科学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反复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着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中始终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聚焦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多重因素叠加带来的,这些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恢复经济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运行、熨平经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波浪和曲折”上。施策的取向是针对国内需求不足现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进”主要体现在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上,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来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总之,在新形势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更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进取和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守正创新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守正和创新是统一的。做到守正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一方面在守正中要把稳舵盘、保持航向;
另一方面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党的20D报告提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要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在守正创新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从根本上确保守正不变质、创新不跑偏,推动开创新局面、书写新历史、创造新伟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二者互不兼容。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地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新的认识和升华。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20D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更好摸透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不断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前提,牢记“市场经济”前面的“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纵深推进,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
就是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商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在更广领域优化高效配置,畅通市场供需循环,疏通堵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坚持目标导向是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时代形势和条件变化、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变化,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制定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富有感召力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进入新时代,A总书记鲜明指出,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计划性;
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目标是问题的集中体现,问题要在完成目标进程中予以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达成目标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二者统一于经济发展实践中。以A经济思想为指导开展经济工作,既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20D报告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既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为着眼点,增强发展的方向感,又要以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突破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问题导向并不是被问题牵着走。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要增强方向感、计划性,这样解决问题才不会偏离大目标。仅坚持问题导向更多解决的是局部优化问题,只有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加上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够更好实现全局优化和长期目标。可以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是统筹近期工作与长远目标、平衡局部优化与全局优化的重要策略。

  总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从方法论角度深刻领会A经济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19日正式公布。《意见》开篇明义、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意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深入领会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使命

  党的20D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息息相关、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紧紧相连。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民企使命无上光荣,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中再建新功。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是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党的政策和自身努力,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既生动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兴、产业旺、就业稳、民生殷的美好画卷,又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蓄了澎湃动能。从规模体量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到5092.76万户,与2012年相比,增长近4倍,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增至92.4%。从经济贡献看,民营经济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民营企业占据我国外贸半壁江山且保持稳健增长,今年1—7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总值由2012年的31.6%增至52.9%。从创新能力看,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我国全球独角兽企业中占比超过90%、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占比超过80%,当前我国“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政策上不断优化,持续激发民营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民营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民营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民营经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业兴邦、富国裕民的使命任务,承载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愿景。民营企业家都深知,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是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后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担当。广大民营企业要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鲜明特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立足“人口规模巨大”,努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大有大的优势,意味着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
大也有大的难处,吃饭、就业、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事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民营企业要用足用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开拓广阔蓝海,抢抓无限商机,开创美好未来。同时,努力做好产品与服务、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为有效应对“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发挥重要作用。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既是受益者、更是实践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员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积极投身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热心支持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当好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致富带头人,为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作出积极贡献。立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用企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投入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幸福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文明永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广大民营企业要把绿色发展纳入长期战略,把绿色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加快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快融入和构建绿色产业链,积极开展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立足“走和平发展道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既发展自己,又造福世界,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大民营企业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提高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和美誉度,以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引领,加快完成新的发展蝶变,为我国和平崛起和世界共同繁荣作贡献。

  准确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总体要求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进一步对新时代新征程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总体要求,做到四个“并举”。

  外优发展环境与内强企业素质并举。《意见》既重视环境外因,也强调企业内功。一方面,在优化市场环境、加大支持政策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长效举措。例如,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完善典型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以解决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以回应企业反映的有些优惠政策看得见、摸不着、落实不到位的“玻璃门”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举措,促进民营企业科学管理、做强实业、转型升级、稳健经营,从而提升自身发展质量。

  鼓励支持和依法规范并举。《意见》既讲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也讲依法规范引导。一方面,创新性提出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民营企业化解债务风险,帮助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涅槃重生。另一方面,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单列,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为资本设立“红绿灯”,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经济发挥作用。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并举。《意见》注重协调促进“两个健康”。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20D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明晰企业产权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机制,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夯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营造社会氛围与承担社会责任并举。《意见》既重视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也对民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针对一些干扰民营经济发展的噪音杂音、恶意抹黑民营企业的敲诈勒索行径,旗帜鲜明提出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健全举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另一方面,强调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民营经济人士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

  切实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任务落实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落实《意见》精神,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破冰除障、赋能加油、保驾护航。

  促进公平竞争。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才能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为民营经济开路、破冰、除障。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投身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等领域,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为民营企业打开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

  增添发展动能。积极采取更加直接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作用,支持新产品进入市场;
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健全企业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加强法治保障。紧扣平等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着力防范公权力不当行使对民营企业造成伤害,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
着力防范不正当竞争、不友好舆论生态对民营企业的侵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抹黑行为;
着力防范民营企业内部腐败行为,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

  推进现代治理。引导民营企业形成现代化的治理模式和运营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弘扬与现代化相契合的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宽国际视野,敢闯敢干,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更好发挥工商联作用

  A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工商联要在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下功夫。我们将接续奋斗,以《意见》的发布实施为契机,立足本职、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助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形势政策宣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谋划发展,持续传递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政方针,持续解读党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让企业家从心底里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是长久之策,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着力改进经济服务,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牢记“国之大者”,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和典型示范,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稳健经营、合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现代企业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着力强化价值引领,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聚焦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公益慈善等领域,引导民营企业为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发挥作用,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作出更大贡献。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发动民营企业投身全面乡村振兴;
持续推动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
积极开展民营企业边疆行、光彩行等活动,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在兴边富民中大显身手。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A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引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了新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党的创新理论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引前进方向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党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明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20D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党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明确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2018年,A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提出:“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我们自己人,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今年两会,A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晰表明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长期性。

  明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A总书记指出:“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更好发挥资本的功能等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认识和把握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党和国家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今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部署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点任务,包括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稳住经济、促进投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宏观政策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政策落实高度重视,在发布的文件中都对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完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完善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做好总结评估,等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公告,利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并将加强督促督查。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具体有效的措施。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了5个方面28条落实措施。

  法治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工作,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规则、保驾护航。

  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着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

  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守约观念。引导各类企业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引导民营企业家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守法经营的典范。

  全国人大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各级公检法司机关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正公平公开司法,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努力以更优法治环境,保障促进、规范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明确使命路径

  党的20D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要继续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A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要认真学习领会A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A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是创造财富、做大蛋糕的重要主体,也是分配财富、分好蛋糕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致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要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在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机制、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下功夫,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家国情怀,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积极贡献力量。

服务零售发展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当前,服务消费在我国消费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领域。2023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1月份至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14.4个百分点。这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发布直接体现服务消费情况的月度统计指标,也是推动消费市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重要成果。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服务消费对于整个市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作为从服务提供方角度反映消费市场发展情况的指标,服务零售额数据的公布,既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由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实物消费逐步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的趋势相适应,也折射出零售活动和零售主体在服务业运行各环节中重要性日益提升的现实。

  服务零售链接服务业各环节

  零售是指面向于最终消费者以满足其个人非商业目的的所有销售活动,根据销售商品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等形式。作为出售服务型商品的零售活动,服务零售贯穿服务业生产的总过程,是串联服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当前,畅通经济循环的核心就是要立足国内消费市场,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而供需的匹配和均衡,则需要零售活动串联和链接。服务零售业涉及行业种类多、辐射带动效应大,既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商流、物流、信息流低成本、高效率流动,也在收集与传递市场信息、承担和分散各主体风险、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提供第三方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服务零售商通过专业信息的收集与分类,在提升消费者服务消费便利性、极大降低搜寻成本的同时,也帮助服务商户快速把握消费需求,从而减少了因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市场效率损失。其次,由于流通功能的独立化,服务零售商一定意义上分担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担负的物理性风险和经济性风险,促进社会再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平滑,同时服务零售商针对上游开展的生产销售咨询和针对下游开展的咨询售后专业服务,都使得供需错配的风险被进一步分散。再次,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等特征,导致服务质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证服务销售活动的顺畅连续,服务零售商作为专业化的分销主体,通过服务流程分解、标准制定、科学分类等方式引导服务供给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从而推动服务供应商提供质量稳定且可控的服务,并从整体上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最后,服务企业具有规模小、利润薄等特征,获取生产性服务面临成本高、人才少、变化快等难题。服务零售商依托其信息和技术优势,为企业级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构建良好生态,有利于以较低成本为中小服务商户提供物流、融资、数字化等多种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从而帮助服务企业化解需求全面化与生产性服务碎片化之间的矛盾。

  有助于全面反映消费市场情况

  尽管零售本质上既包含有形实物商品的零售,也包含无形服务商品的零售,但受到传统“重生产而轻交换、重制造而轻服务”等观念的影响,加之统计实践中存在单位数量多、涉及部门广、组织管理复杂、行业界定困难、统筹协调不易等困难,学术界容易存在“零售=商品零售”的狭隘理解。我国过去的零售统计体系也更聚焦于实物商品的零售。长期以来,我国服务零售的规模和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这显然无法全面展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影响了经营主体的投资决策和消费信心。为此,国家统计局开展了消费市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拓展了统计范围,建立了反映服务消费市场发展情况的指标即服务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形成相互补充,旨在全面反映消费市场的发展动态。

  服务零售额主要是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的总和,主要刻画的是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从概念来说,服务零售额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主体上看,同服务消费额不同,服务零售额从服务的供给端出发,调查对象是服务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其中,服务的生产者以企业为主,也包括教育、卫生、社会领域的事业单位。二是从功能上看,服务零售额聚焦于用作最终消费的服务,因而不包括用于生产经营中间投入的服务。三是服务零售额强调的是用于市场交易、以货币形式销售的服务,因而居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非市场性服务活动,如家务和家庭服务、志愿服务等并未纳入其中。

  近年来,随着一些生活性服务从家庭职能中逐渐分离出来转向市场化供给,服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服务零售领域,数字化赋能使得一些平台企业作为服务零售商迅速发展,从业态、模式、技术和供给多方面促进了服务零售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统计局自2023年8月起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不仅能够弥补缺乏月度反映服务消费市场变化统计指标的不足,而且更加适应消费形态由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的重要趋势,有利于全面客观反映服务零售市场运行态势。

  呈现四方面发展趋势

  优质的服务消费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当前,服务零售呈现四方面发展趋势。

  一是服务零售需求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家庭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生活性服务如餐饮、洗衣、保洁等从家庭职能中逐渐分离,转向市场化供给并成为市场中的计酬劳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5%,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同主要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服务消费支出相比,未来我国居民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二是服务零售供给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在本地服务零售平台的推动下,实体经营者加快改善供给,餐饮、旅游、体育、娱乐、美容保健等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零售业态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服务零售场景也更加丰富。线上消费、体验消费、宠物消费、演唱会消费等多种服务零售业态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三是服务零售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服务零售涉及大众生活方方面面,业态丰富、形式多样,日益成为新就业形态、新职业从业者的摇篮。近年来,得益于平台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零售领域孕育了大批的新职业。其中包括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在2015年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新职业,以及数字化运营师、密室设计师、助浴师等尚未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但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此外,观影顾问、版权购买师、轰趴管家、攀岩定线员等职业虽出现不久,但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与传统职业相比,服务零售新职业从业者的职业路径更加清晰、可持续性更强,易于形成专业能力、爱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环。

  四是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从零售的内容看,纯商品零售和纯服务零售仅是少数,既出售商品、又出售服务的混合型零售商才是零售市场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部分传统的服务零售部门借助线上化科技优势,开发出了丰富多样的实物商品,拓展了经营的范围和销售渠道。例如,知名旅游目的地在做好优质旅游服务的同时,也开发了大量文创商品,通过网络营销、线上售卖等引发了文化消费热潮。另一方面,传统实物商品零售商也积极地开展服务零售活动,由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通过共享、租赁等方式把单次的商品出售转化为长期的服务提供,提高了消费黏性。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重要路径

  服务零售不仅具有零售流通活动的一般功能,也在供给升级、消费扩容、行业创新和社会就业等方面体现出了重要的带动效应,未来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引擎。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服务零售促进服务消费潜能释放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应发挥服务零售畅通供需的功能,不断丰富服务消费业态。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发挥服务零售商连接市场、挖掘需求的功能,为众多小众、低频的新兴服务业态集聚消费者,培育个性化服务市场。依托本地服务零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更新传统服务的交付模式、体验模式、运营模式,扩充服务消费内容、增大服务消费空间,大力发展线上社交、云体验、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到家服务等新兴服务。推动服务零售相关领域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持服务零售企业运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数字技术,构建更为丰富多元的服务零售消费场景。

  另一方面,应支持传统服务零售商数字化转型,扩大智能化商业基础设施和数字科技应用范围。适应消费线上化的趋势,提升服务零售行业的线上化率。持续推进服务零售行业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数字技术,通过流程可视化、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营销定制化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鼓励传统服务零售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智慧零售、智慧餐厅、智慧旅游等业态,加强智能取餐柜、智能外卖柜、景区智能导览等服务终端建设。优化完善前置仓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丰富线下数字消费场景。引导各类电商平台为服务零售中小商户提供相关服务,提高服务零售行业整体供给水平。

  总之,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彼此联动、相互促进。我们既要高度关注服务零售额等相关数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也要抓好政策落实,促进大宗商品重点领域消费恢复,双轮驱动助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A总书记强调:“我们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意义的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深刻认识战略意义

  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客观上看,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具备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大国经济特征。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也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

  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短板弱项。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现实地看,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举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A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必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更好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与此同时,超大规模市场、人口质量红利、创新发展等优势逐步显现。从需求侧看,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从供给侧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新比较优势的内需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将更加明显。

  同时要看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的主动布局。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上也对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好顺应发展大势,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增强发展韧性,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找准重点系统布局

  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任重道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找准重点、系统布局,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要持续扩大内需。在外需市场不稳定不确定背景下,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深度释放内需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对此,需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反映最终需求,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动力,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多渠道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比重,提升居民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是推动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动力,要不断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衔接要素、畅通供求以及扩大消费与投资需求的重要一环,要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消费与投资需求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资金保障。此外,还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要持续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潜能,夯实经济循环的微观基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有效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畅通国内经济循环。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以高质量供给满足现有需求,不断创造和引领新需求,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二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只有各个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合理布局,经济循环才能畅通无阻。

  一方面,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难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打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面临多重压力。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协同联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设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全面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深度激活人才第一资源,充分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

  另一方面,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我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需更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三是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

  一方面,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是消费市场与要素市场的重要空间载体,都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城市的市场体量、质量和功能而言,县、镇、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需进一步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要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激发城市群、都市圈的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合理流动,持续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需加快建设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等作用,促使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顺畅流动,扩展国内大循环的纵深空间。

  四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发展格局是开放互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发展国内大循环具有坚实基础、足够底气和战略优势。要立足国内大循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以强大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吸引更多外资、外企投资我国,建设更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国际人才高地,促进国内国际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大循环,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只有在更大范围充分流动与优化配置,经济循环效率和质量才能更高。需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有序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作用,加快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增长点。

  加强内外联动。内外需市场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依托开放发展的国家级平台,努力建设便利国内外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大交通网络体系、融通内外贸的大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A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A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随后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A总书记再提“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本源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而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指劳动能力,还包含创新能力。从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突出特征,代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了新的跃迁。从社会学视角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为“物质生产力”。伴随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呈现出不同的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生产力水平也随之发展提升而呈现的新质态,表现为更具发展内涵、潜力和优势。从哲学视角看,生产力是对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概括和总结规范。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还包含着科学技术,其中任何要素的发展应用,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甚至变革。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将促进并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党的20D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我们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以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打造支柱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彰显产业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独特优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高出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7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已超过1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澎湃发展新动能,需要我们结合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瞄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科技等重点新兴产业,以“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一大批高技术产业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集中力量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不断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高地,以务实举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新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不断突破束缚,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以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生产力提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能激活发展新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A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其重要内容。A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科学回答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对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历史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党的20D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确立的重大政治原则。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A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凝聚经济建设的磅礴力量,激发经济建设的强劲动力,确保经济工作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

  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对经济工作所涉及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做到“两个维护”。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尤其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尤其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激发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A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A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他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样样是政治,样样离不开政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关系。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党员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了然于胸,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洞察经济活动的政治后果,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经济工作各方面,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想问题、作决策,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A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要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A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党的20D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就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战略部署,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推动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一,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事项;
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其他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重大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地区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措施、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

  第二,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了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集中全党全国智慧、凝聚各方共识,使其既坚持全国一盘棋,又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既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和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制度。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和作出的,需要转化为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强大合力。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及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了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一系列制度。通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项决策部署都得到全程无缝落实;
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各地区各部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和贯彻落实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如实向党中央请示报告;
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保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就是统揽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
统揽国家治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调各方,就是领导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体行动,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要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时把握的根本原则。要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一条心、合力办大事的生动局面。既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又要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的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鼓励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还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A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发挥地方、基层的积极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坚决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止不切实际地定目标,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坚决防止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凌驾于大局利益之上,坚决纠正为了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和损害其他地区利益的错误倾向。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我们D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A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就要深刻把握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历史经验表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常常腐败问题多发,资金资源密集领域往往腐败问题易发。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就要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肩负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关键是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些都对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能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时刻考验干部的政治定力。如果干部政治素质不过硬,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政治过硬、对党忠诚,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成为胜任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善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坚持全球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要始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两个结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学理化阐释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宝库

  在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中华民族孕育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经济思想,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体系,提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创见,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经济政策,对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当然,由于历史局限性,客观上也存在不足。A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准,对传统经济思想加以系统梳理和甄选扬弃。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全面辩证地整理传统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我们秉持科学实践观,依照社会实践决定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逻辑,将传统经济思想与古代历史演变相结合,在搜集、甄别、破译庞大复杂的中外史料中,积极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时间跨度,力求按照历史本来面目去“复原”传统经济思想的原貌与本义。换言之,一方面将古籍文本置于古代经济实践的历史语境中予以分析,梳理并阐释文本所蕴含的经济概念、范畴、命题等知识要素;
另一方面,为把握传统经济思想的本质与规律,从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对分散的经济思想元素加以高度综合与系统凝练,揭示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分期、核心议题、谱系层次、范畴关联、生成机制、突出特征、原创贡献、民族表达、世界影响、历史局限等,并构建传统经济思想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形成清晰直观的经济思想“基因库”。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辩证看待传统经济思想的成就与局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合理评价其光辉成就,对与当代文化相贯通、相适应的传统经济智慧、思想精华、理性思辨加以重点分析介绍;
又关注其历史局限,克服价值追求落后、逻辑推理薄弱、思想内涵不纯等负面影响。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实践品格、开放精神、生态观,对传统经济思想予以重点转化。既要全面认识传统经济思想,也要善于提炼、阐发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相契合的经济观点。譬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可挖掘“民为邦本”“富民”“养民”等富有传统色彩的民本经济观,在识别其作为维护王朝统治工具的本质下,揭示并汲取其客观上有助于改善民众生活境遇的合理成分。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可整理出“革故鼎新”“经世致用”等历代经济实践与经济改革思想,总结大一统王朝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借鉴。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可梳理出“以和为贵”“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等经济思想及哲学思维,继承其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聚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整理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以时禁发”等生态经济思想,剖析其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为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有益借鉴。

  以中国具体实际为逻辑起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时代精神

  A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通过回应时代重大关切,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经济理论和制度创新进程中,返本开新,才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生命力。

  一是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借鉴。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在准确理解传统经济思想原义的基础上,通过赋予新含义、调整语言外壳、概括和评价等方法,为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注入时代元素,同时注意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加以传播。比如“小康”最早出自先秦《诗经·大雅》,表示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朴素愿望与殷切祈盼,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将“小康”概念引申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其后,“小康”概念逐步衍生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开创性的概念,不仅拓展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也成为理解和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A总书记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又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充分继承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民本思想精华,又在政治立场、价值理念、社会实践等层面实现了本质超越,要求我们在兼顾公平和效率、发展与稳定中,持续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供给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元素。源远流长、层次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涉及经济伦理思想、经济治理思想、财政思想、工商业经济思想、农业经济思想、金融思想、土地思想、对外贸易思想、人口思想、会计审计思想、国防经济思想、生态经济思想、消费思想、收入分配思想、价值与价格思想、经济统计思想等诸多种类,能够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供给丰富的知识要素;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集中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风格与民族形式,为凝练当代标识性概念、范畴和表述,梳理关键性议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提供了话语要素及思想渊源;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创新性元素和深邃智慧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是提炼原创性经济理论的富矿;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的经济分析和逻辑体系,通过创造性转化能够对西方经济学形成思想突破和理论超越,有助于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

  三是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滋养作用。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中的道德伦理、和合思维、天下情怀等优秀成分,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有助于打破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迷思,跳出以资本为中心、对外扩张、非此即彼、零和博弈的思维窠臼。A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天下为公”“见利思义”“协和万邦”等传统经济思想精髓,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将愿景转化为伟大实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对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可借鉴老子《道德经》和司马迁“善因论”中高度重视民生、尊重客观规律、强调制度约束等观点,通过优化宏观治理的目标体系、完善政策工具、提升政策协调性等方式,不断推进和拓展宏观经济治理理论,超越西方宏观调控理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典范和样本。

  以跨文化交流为重要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国际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不是自说自话,需要走向世界舞台,赢得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A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研究全球文化传播规律,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对外传播与国际对话。

  一是总结传统经济思想海外传播的历史经验,提升跨文化阐释的效度。中外文化所依赖的生活环境、民族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层面有着显著不同,机械的、不恰当的跨文化阐释不仅难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还可能引发海外受众的误解与排斥,形成“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实际上,中华传统经济思想在海外曾被广泛传播、阐释和学习,对法国重农学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等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在日本管理模式建构、美国罗斯福新政农业立法和宏观经济稳定中起到积极借鉴作用。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总结宝贵经验,进而深化中外融通的学术表达与大众传播。比如,17、18世纪欧洲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文化热,大量典籍被精通中西文化的传教士翻译传播,对法国重农学派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起到催化作用。谈敏在《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中指出:“在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说体系中,来自中国渊源的思想要素,几乎渗透到这个学说体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欧洲的孔子”的重农学派领袖魁奈,所提出的诸多经济概念带有浓重中国色彩。又如,大萧条期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农业遭受重大打击。为应对危机,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充分借鉴中国古代常平仓制度思想和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等经济改革思想,于1933年和1938年推出两部农业改革法案《农业调整法》,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建立了美国永久的现代常平仓制度,为美国彻底战胜大萧条奠定了坚实的农业基础。华莱士访华时曾明确指出“我接任农业部长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敦促国会通过立法,把中国古代农业政治家的实践——‘常平仓’引入美国农业立法中”,并表示自己从留美博士陈焕章的博士论文《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原理》中得到了“常平仓”这一术语。再如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企业家逐步塑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模式,其中除了吸收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之外,同时阐释和融合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推崇物质利益和伦理道德并重的儒家经济思想,在“义利合一”的经营理念下,倡导推广了“论语加算盘”的经营模式,造就和影响了相当一批日本企业家。日本学者村山孚也指出,“日本式管理诀窍恰恰是擅于‘激励’。而在这种诀窍中有不少是渊源于中国的古典思想的”,并充分地体现在经营、组织、用人、战略等管理理念的诸多方面。

  二是推动文明互鉴,更好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世界意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为此,一是必须坚持中外比较,深层解读中外经济思想的差异。以开阔的视野,充分认识中外异同,进而真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及理论,乃至创造出新的知识要素。比如,费孝通基于对宗法、公私、群己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洞察,借助西方“团体格局”的比照,进而提炼出“差序格局”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用以表示中国传统社会亲疏有序的关系格局,被经济学界广泛应用于非正式制度、家族企业治理等研究领域中;
万明在梳理中外经济思想与经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命题,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向早期市场经济的转型,论证了晚明有着走向世界的强劲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构建中。二是需要更好地走向世界,为全球提供思想资源。加强提炼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世界意义,精准把握海外受众诉求,创新叙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采用鲜活多样的视听形式,生动立体地呈现中国智慧,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三是应广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经济思想,以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善于从实际出发,在坚持自身特质下,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外来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中的有益成分。如中古中国借鉴了佛教东传带来的金融思想与实践,形成了最早依靠社会财富放贷的寺院金融,其中质押、抵押等降低风险的技术和超越血缘、地缘建立信用的做法,被钱庄、票号等后来的金融机构所继承,对推进后世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今年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越是形势复杂,越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A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这一方法论,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丰富内涵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是全面的也是渐进的,摸着石头过河,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推开,这是稳中求进的历史经验。新时代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A总书记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强调“稳是主基调,要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指出“‘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
强调“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指出“‘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不停步、能快则快,争取最好结果”;
强调“稳”和“进”要相互促进,指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丰富内涵。

  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论述精神,必须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要深刻认识到,该稳的要稳住,关键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要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也要深刻认识到,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既稳妥把握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各项举措,又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这要求我们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既努力维护经济社会平稳,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稳定宏观环境;
又推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正确处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识得水性、把握大局、稳中求进。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同时,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谋划改革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在实践中再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努力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在“进”上多下功夫,继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党的20D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首要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引导领导干部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努力掌握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A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下功夫。A总书记指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A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是A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变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特征和根本要求

  工业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根基,制造业在工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工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场景和中国语境的概念,既有别于西方的工业化,也不同于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党的20D报告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不断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为此,必须准确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根本要求。

  创新驱动。这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动力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20D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要求摆脱传统发展路径,注重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中国制造整体技术水平和“含金量”“含新量”,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工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绿色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与传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不同,新型工业化注重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工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数智赋能。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新的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也显著增强,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运行模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著降低社会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新型工业化要求抢抓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四化”并联。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要求。与西方工业化不同,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在时空上并联交汇,必然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同步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利用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需求机会,反过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融合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的显著特征。在现代经济中,随着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成为普遍形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然要求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等等。通过融合发展,释放传统产业增长潜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同时,新型工业化还要求城乡区域工业合理分工、有效协同,推动东部地区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度开放。这是新型工业化在开放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型工业化是高水平开放的工业化,要求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各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网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包括从产品、技术、服务到制度型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优质高效。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效益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全球范围内规模最为庞大、门类最为齐全、配套最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成功解决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问题。在新征程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必须形成先进技术深度应用的、高技术和加工复杂度比较高的、专精特新的、高质量的、创新引领的工业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工业化,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产业发展质量和品牌优势,提升产业链话语权、附加值。

  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

  工业兴衰是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我国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能有效应对大风大浪、赢得战略主动,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起到了骨干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推动新时代我国工业各领域多点发力、加速发展,从量到质都实现了整体性的巨大变化。工业规模不断壮大,重大工业成果竞相迸发,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力、竞争力持续提升,有力支撑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体系更加健全,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钢铁、水泥、电解铝,60%的家电,70%的化纤、手机和计算机,是全球第一信息通信产品生产国、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2%。其中,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比重由20%左右增加至30%左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5%、31.8%,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6.1个和3.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重点产业已跻身世界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强劲引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底,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7%,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家示范标杆工厂,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快发展,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水平大幅提高。这些年来,以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制造加速奔向中国创造。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重点领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19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捷报频传,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我国工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

  要素支撑作用增强。制造业人才水平持续提升,技能人才规模稳步扩大。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
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全国在用数据中心超过65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超过2000万台,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高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连接数的70%以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实现量升价降。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降低34个基点。

  经营主体坚韧成长。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坚韧成长,企业规模快速增加,实力不断增强。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十分重视,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深入推进,外资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2022年,我国有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5批1.2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近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产业空间布局不断完善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目前,我国制造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基础好、配套完善、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同时也在向潜力足、资源富、空间广的中西部地区有序梯度转移,并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水平。

  安全韧性稳步提升。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不断调整完善产业链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冲击。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在输变电、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的终端产品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我国工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主要优势正在由以成本、价格、要素等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变,竞争新优势得到不断巩固和拓展。

  主要任务和有效路径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的来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体现了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成效、新的全球格局。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基础、把握新的趋势,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结合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数智化转型,实现“四化”同步、要素协同、布局优化、开放融合、效益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第一,提升工业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坚持高水平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开放合作相结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科技人才队伍,营造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密切合作、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通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力和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力。另一方面,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开辟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新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形成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支柱、新动能。

  第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工程,树立并滚动更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引导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革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兴起和发展,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与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供应链企业积极融入绿色供应链体系,打造更多绿色品牌。

  第三,放大数智赋能效应。充分发挥我国产业基础好、海量用户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通过数字化带动生产制造、分销售后等环节全面优化升级,提高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能力。加快推进数智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机器换人、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锚定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从网络平台、数字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处理水平,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好平台企业和数字化智能化方案提供商作用,鼓励平台企业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其在引领消费、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供应链效能、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就业和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顺应消费升级、数字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浪潮,加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投资,切实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利用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会,提升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根据不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城市群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引擎作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提升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普及应用,赋能农业农村信息化,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重点,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的需要,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专利、品牌、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系统服务提供商。支持制造业企业改变单一生产制造模式,积极向产业链上游研发设计、原材料控制和下游物流运输、营销网络、金融服务等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第六,促进要素区域协同发展。在要素协同发展方面,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构建新型工业化需求激发机制和企业主体活力激发机制,促进资金、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持续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工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要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根据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要素禀赋条件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重点,提升东部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大力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梯次转移,着力推动创新驱动、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

  第七,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途径。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尽管遭遇逆流,但其趋势不可逆转。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放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的大逻辑中进行考虑,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的角度思考和谋划产业布局,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分工不断完善、合作共赢不断增强的新型工业化。要对标高水平开放要求,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对外资企业具有强大吸附力的引力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地理重构,助力形成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结合中国实际推动信用经济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党的20D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信用经济研究,推动信用经济理论创新,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信用是指个体和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按授信对象可分为公共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信用是伴随市场交易扩大而逐渐形成、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的。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劳动分工不发达,产品种类较少,交易的范围和规模较小,参与交易的各方彼此之间比较熟悉,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也较高。

  随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力逐步发展,交易的范围和规模扩大,推动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原先的熟人交易渐渐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非熟人之间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信息不对称问题随之显现。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路,交易双方需要形成广泛而稳定的信任关系以保障合约履行,信用由此而生。在这一过程中,族群、商会等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在确保交易双方诚实守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失信者在组织内的整体评价会降低,他们的声誉、地位、婚姻以及举荐、互助等都会受到影响。这种非正式规范,会使失信者付出大于其违约收益的成本代价,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推动小商品经济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交易规模和市场边界不断扩大,开始突破族群、商会等民间组织的约束能力范围,市场交易特别是首次交易对象往往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更大范围的、陌生人的契约化交易成为主要形式。这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违约索赔成本大大增加,信用关系变得更加脆弱。这样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法律法规层面加强保护产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并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罚,确保合约得到公平公正执行。由于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交易参与者的行为更加稳定和可预期。这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打开了空间、提供了条件,又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自由贸易和金融、技术以及制度创新,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

  现代社会,一切市场交易行为都建立在信任和信用基础上,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规范、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石。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规模,从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实践取得明显进展。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文件。2014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先后审议通过6个对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性文件。2020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坚持依法合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有序健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这些重要文件为我们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引和重要遵循。

  社会信用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健全。信用已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信用法治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已有53部法律、71部行政法规设立了专门的信用条款;
地方层面已有25个地方出台省级、14个地方出台市级社会信用相关地方性法规,多个省、市提请审议或列入立法计划。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完善。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截至2022年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共有法人和其他组织约1.7亿个。“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平台先后上线运行。其中,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到2020年10月末已联通46个部门和各省(区、市),“信用中国”网站上线8年累计日均查询量突破2亿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到2022年底已收录11.6亿自然人、1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接入金融机构4000余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种类最全的征信系统。这些平台为各地方、各部门共享共用信用信息创造了条件。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成效显现。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下,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司法部门等共同参与的信用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约束力不断增强,推动褒扬守信、惩戒失信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区域信用一体化治理加快实践。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等围绕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征信体系建设和重点领域跨区域专项治理及联合惩戒等方面,加快创新实践。例如,长三角地区建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按照信息共享、监管共为、市场共育、规制共建、品牌共铸原则深入推进合作,共同打造“信用长三角”平台,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整合力度,已归集区域内生态环境、旅游、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有力提升了区域信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以信用经济研究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供需有效衔接、资源优化配置和良好营商环境建设。深化信用经济研究,更好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当前我国发展实际,可以从三个方面推动信用经济理论创新发展。

  聚集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领域加强研究,进一步回答事关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比如,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何进一步准确评判信用状况、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相结合,以健全的信用机制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等等。

  聚焦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加强研究,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合理构建与高效运行。比如,如何完善多方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征信市场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部门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
如何构建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增强相关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
如何增强信用体系的现代化监管能力和惩戒约束作用,以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如何建立健全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
等等。

  聚焦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变革,围绕有效发挥信用作用加强研究,以创新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比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生产流通组织方式深刻变革的条件下,如何准确认识社会信用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如何加强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应用,规范信用信息查询使用权限和程序,依法监管信用信息跨境流动;
如何构建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标准统一、权威准确的信用档案,健全社会信用基础设施,促进征信市场及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等等。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

  A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刻回答了中国以怎样的发展路径实现强国目标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要全面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力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A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

  高质量发展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过去我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全面小康,靠的是发展,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要靠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踏步前进,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要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人均资源要素有限的条件下,只有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关口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转向质的提升,否则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出现衰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民生保障面临不少短板弱项。只有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突破瓶颈制约,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目的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就需要经济发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做好蛋糕”“分好蛋糕”。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多个民生领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新进展。

  主要宏观指标恢复向好。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韧性不断彰显。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比上年全年加快2.5个百分点,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作用下,生产供给稳定增加,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9%、8.1%。扩内需成效逐步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恢复,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0%、19.4%、3.2%。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8月份为5.2%,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下降0.1个百分点。消费价格低位回升。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其中8月份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核心CPI保持稳定。1—8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需收缩的不利条件下,我国外贸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展现出较强韧性。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7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规模仍处历史同期高位;
贸易顺差3.85万亿元,同比扩大7.3%。今年以来,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集聚成长。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完工试航,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新产业较快成长。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1—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8%,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高端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5%、28.1%、23.1%。新业态持续活跃。1—8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至26.4%。1—8月份,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4.7%。

  协调发展稳步推进。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协调性趋于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1%。需求结构趋于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2%,比上年全年提高44.4个百分点,消费主动力作用明显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升级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3%,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8%、8.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同比缩小0.05。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亮丽。能耗强度继续下降。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0.3个百分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1—8月份,风力、太阳能、核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4%、9.9%、5.9%,快于全部发电量增速。绿色产品增势良好。1—8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6%、60.2%、45.4%,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79.4%、86.7%。

  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方位经贸合作不断拓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1—8月份,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6%,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46.6%。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不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并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蓬勃展开。上半年,21家自贸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2%,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达18.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区域经贸合作红利加速释放。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金砖合作机制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实际增长5.8%。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有力。上半年,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528亿元,帮助87万困难人员就业,268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保基本兜底线力度加大。民生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1—8月份,农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30.8%。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7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覆盖10.6亿人、2.4亿人、3.0亿人。

  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安全发展基础得到巩固。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
早稻总产量567亿斤,比上年增产0.8%;
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病虫害防治有力,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较好,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较好基础。能源供应持续增加。统筹做好电力、煤炭、油气安全保供,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生产生活用能得到充分保障。1—8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2.1%、5.7%,发电量增长3.6%。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保障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供应,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生产总体稳定。1—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生产恢复。

  统筹施策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内生动能有所增强。同时也要看到,外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需求仍显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自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强化系统思维,找准发力方向,统筹施策,固本培元,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一是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有质的有效提升,又要有量的合理增长,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上下更大力气,采取更多针对性政策举措,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以稳为主,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二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破解当前各种宏观经济问题,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消费提质升级,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增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还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三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强大的国内循环提升全球资源吸引力和外部冲击抵抗力,以更好的国际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要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实施扩大开放新举措,切实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不断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四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我们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只有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有效落实房地产调整优化政策,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持续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A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20D报告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近些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了新引擎、构建了新支撑,A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等供给侧问题较为突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减弱。为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A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此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20D报告中及近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多次提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实践经验、面向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侧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范畴。新时代的实践充分证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有效调控宏观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

  A总书记多次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2016年1月18日,A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201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A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需抓住“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个关键词。“供给侧”是指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结构性”是指供给侧的矛盾主要是“结构”而非“总量”,“改革”是指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途径是深化改革。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四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当竞争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引发产能过剩。当出现产能过剩时,有些地方政府又可能会通过补贴等方式给本应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输血”,使产能过剩问题持续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从体制机制层面治理产能过剩。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减少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干预,避免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通过取消不必要的财政补贴,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决定企业的去留。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增加有效技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的20D报告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从多方面增加有效技术供给,包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使创新成果尽快投入生产,更加迅速地转化为有效技术供给。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消除投资与消费面临的障碍。通过完善融资体系和税收制度体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税费负担,并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活力。同时,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并通过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中低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消费动力。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顺应居民高品质消费需求,有效扩大内需。当前,我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减少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促进公平竞争,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高质量产品能够顺利走向市场、走向消费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任务持续深化

  国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也在不断优化调整。这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并非一成不变。

  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我国面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问题。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社会保障等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弥补。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主要是化解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去库存”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问题,“去杠杆”主要是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债务负担,“降成本”主要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税费负担,“补短板”主要是弥补高技术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供给短板。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巩固”是指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
“增强”是指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
“提升”是指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畅通”是指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近年来,伴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凸显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党的20D报告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也强调了这一点。2023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重

  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过程中,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加强需求侧管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要相互配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内部分产品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应高质量产品生产要求,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则能够改善总需求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规模和质量,从而对供给侧形成牵引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还有助于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稳固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国际大循环提供动力。加强需求侧管理则能够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使我国成长为世界市场,推动国际大循环更加顺畅。

  A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这一论断阐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既会面临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也会面临短期经济波动问题。而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于需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可能会引发短期内的就业压力和经济下行压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总需求管理政策加以配合。这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就实践而言,自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等重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就理论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和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一,较好地完成了“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产能进展顺利,重点行业的大量过剩产能得到化解,产能利用率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约4亿吨。去库存成效明显,房地产市场发展更趋平稳。去杠杆步履稳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降成本立竿见影,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企业减负明显。补短板持续发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批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第二,高质量供给不断增加、新产业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下,我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受青睐,202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上升至近1万亿美元。一大批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2022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36%。此外,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也大幅提升,反映出新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三,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给结构加快升级,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转型升级指数达到162.8,比2015年提高了53.1。供给结构升级进一步带动需求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约32%,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助推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体现了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超越。其一,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应对的是总需求冲击所引发的经济波动,调控范围聚焦需求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聚焦供给侧,并与需求侧管理相互配合。由此,我国宏观经济治理较好实现了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全面调控。其二,西方宏观调控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对供给侧结构失衡问题进行优化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涉及总量层面,而结构层面的问题则需要结构政策加以应对。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了我国政策工具箱。其三,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短期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体系涵盖了供给结构优化等其他重要目标。

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A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极具前瞻性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历史的,今天的生产力是过去世代积累的结果;
生产力又是现实的,表现为庞大的创造社会财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今天的生产力又是未来生产力的基础。犹如生物体进化,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就是新陈代谢过程,生产力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地繁衍出新生力量。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以复制过去为主,生产力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在原始社会,生产力进步大体以万年甚至10万年为单位来计算;
到了农耕社会,生产力进步速度大体以百年为单位来计算;
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进步大体以10年为单位计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生产力进步基本上以年和月为单位计算。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摩尔定律显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一半,就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之快;
而今天已经远不止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用最新讲话系列、一日千里来形容。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都是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推动的自然的和历史的产物。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既有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出的新枝,也有未来产业萌发的新芽,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在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未必都是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站在科技进步前沿,又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带动作用。

  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静态的、停滞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新兴”的内涵处于不断衍变过程中。19世纪和20世纪钢铁、石油等都成为不少国家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世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料,未来世界一定会在今天各种“新”产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更新的能源、更新的材料、更先进的制造和更先进的电子信息以及因颠覆性技术而产生的新产业。

  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就是未来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竞争,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国际市场竞争中可以出击对手的“拳头”,未来产业就是未来可以形成强大出击力的“拳头”。未来产业虽然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它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高成长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犹如一棵刚破土而出的小松树,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深刻认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A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20D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幅度和深度。所谓幅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产业数量。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火车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标志。由此可以看出,过去产业革命基本上聚焦于某一点或者少数点上,覆盖产业范围相对较小;
而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则呈多点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多,科技革命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幅度大大拓展。所谓深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沿途下蛋”越来越多。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深耕细作,加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换,实现国民经济的旧貌换新颜。

  要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为主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赢家,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命运前途的重要标志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制胜之道。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我国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释放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压力又是其发展的动力,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是要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优化、调整和完善,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从中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上,要力避盲目铺摊子,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规划,既要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企业诉求,“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政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地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三是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四懂”人才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以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

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

  开放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A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经验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并强调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促进开放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特别是过去10年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应对内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用好改革开放法宝,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居安思危,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

  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的试验,凡试验都会有成功有失败。因此,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一方面,要大兴调查研究,总结用好我国开放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开放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把国际经贸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摸准吃透,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另一方面,要提高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能力,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水平专业化对外开放工作队伍。同时,还要统筹开放与安全,在斗争中维护安全、增进权益,谋求合作、争取共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回望过往奋斗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定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A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资国企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国有企业在我国产学研用创新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大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上敢打头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依托,牵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主动开放应用场景,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谋划阶段明确自主可控目标,积极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技术产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促进技术产品的完善和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竞争力关乎国家竞争力,只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促进我国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话语权,坚持国际化经营方向。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并购、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强化全球价值链掌控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与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很多国有企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防”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关键时刻发挥好兜底托底作用。

  切实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和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国有资本对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网络安全。

  切实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切实维护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当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者、推动者,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当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推动银行理财资管提质增效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不久前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系统总结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具有“双肩挑”的重要作用,在资产端为实体经济融资构筑起重要通道,在负债端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筑底线、防风险思路的不断深化与延伸,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基本告别了过去爆发式的规模扩张,业务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层面,随着“资管新规”下一系列配套制度相继出台,银行理财整体监管架构更加成熟,业务运行机制更加健康有序。风控层面,“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等存续问题逐步改善,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产品层面,除传统产品外,银行理财进一步丰富现金管理类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等品类,拓展代销渠道,推出了面向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多种产品选择,并通过推出“跨境通”等业务、成立合资公司等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在实现自身做优做强的同时,银行理财促进实体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长三角、京津冀、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586亿元,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统筹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共同富裕两大目标,实现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资本市场高效运行的平衡,是新时期的新使命、新目标。

  客观上看,对标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我国银行理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者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占比超过95%。个人投资者专业能力不强,风险意识及防控能力不足,这对于市场长期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其次,目前银行理财权益性投资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仅3.14%,且规模未呈现明显增长,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工作任重道远。最后,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转型面临阻力。仍有部分存续产品未完成转移,2022年底,仍有278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5.41万亿元,占比达19.57%。由于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债券市场等存在传导机制,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动,可能出现“破净潮”和“负反馈效应”,阻碍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对此,需要从多个方面作为重点抓手,进一步激活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要丰富产品管线布局。重点加强权益投资策略产品供给,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并拓展与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强化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的服务能力。加大养老理财产品业务拓展,助力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通过设立海外机构、推出跨境理财产品等方式,为投资者做好全球资产配置。

  要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深、做实。加强投资者教育,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投资者逐渐消除刚兑预期,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

  还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工作要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低碳转型、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引导资金投向重要环节、重点企业。

  此外,要在产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加强风险管控。在实现理财产品规则规范化,强化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求,严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同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通过政策引导投资者风险防范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畅通投资者维权通道,提高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逻辑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更高要求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当前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顶层设计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在更大空间尺度上降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彰显中国特色和大国特征。回顾人类历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充斥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以追逐资本超额利润为目的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和平发展、自主创新,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这要求我们必须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区域协调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在促进各区域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区域经济间的相对平衡。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区域协调发展以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结构为主要目的,通过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促使经济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相对有效的空间结构,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分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区域协调发展谋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为前提,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等通过产业、交通、人才、公共服务等政策的系统集成,实现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这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更加强调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区域合作示范效应。当前,我国已相继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大尺度的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基于小尺度空间推进行政边界、地理边界、经济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多维耦合,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探索区域一体化新动能。

  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从理论上讲,人口、产业的聚集可以通过学习、匹配、共享等微观机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集聚经济。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初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部分地区,可以迅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这一阶段,规模经济会进一步促进要素的空间聚集,形成循环累积的正反馈,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失衡。但当集聚提升至一定水平后,又会产生土地成本上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集聚不经济情形。要素开始由集聚区向周边地区扩散,区域经济开始寻求从局部快速增长转向全局均衡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为我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迅速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为共同富裕奠定良好基础。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关键因素。A总书记强调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须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政策系统集成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区域协调发展以政府引导为重要特征,有利于解决自由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可能出现“失灵”,加速“循环因果累积”,形成区域经济“马太效应”,导致边缘区与核心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此时,政府可结合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实施“融合化”“协同化”“一体化”“同城化”等差异化区域合作策略,在不损害先发地区发展的同时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协调。实施政府引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通过政府协商、经贸合作、协同治理、资源共享等机制,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

  我国通过政策集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明了空间路径。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逐渐打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经络”,构建起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框架。目前中部和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已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2年的1.50、1.64,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深化,使得区域政策的精准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加速释放。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10万亿元、29万亿元、10.46万亿元,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了40%,充分体现了各区域战略发挥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

  坚持分类施策,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几个关系

  处理好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间的关系,深入推动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能级,壮大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并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引导大城市功能有序向周边中小城市疏解,以都市圈为重要载体推进区域交通共联、产业共兴、人才共享、服务共建、生态共保。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不断深化城市错位发展理念,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组织,推动各城市在园区开发、要素供给、机制协同等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要素、资源、功能辐射功能。

  处理好核心区域或城市之间的关系,深化区域战略联动发展。从区域来看,以核心城市“强强合作”为纽带,加快构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串联形成的沿海经济带为南北向发展主轴,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城市群串联形成的长江经济带为东西向发展主轴,和以晋陕豫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为中西部地区联动轴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从城市来看,以长江流域中上游的武汉、成都和重庆以及黄河流域的郑州和西安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为支点,强化长江与黄河战略联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国一盘棋。

  处理好非核心区域或城市之间的关系,推进行政边界区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相对落后地区和城市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大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商贸流通提档升级,以枢纽经济建设推动交通边缘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跨越,为其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功能跃迁夯实基本条件。加快省际毗邻地区的融合发展,系统总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小尺度、跨区域、精准化的区域合作经验,深入探索省际毗邻区合作交流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积极谋划一批省际毗邻区域融合发展新样板。

以A经济思想为引领做好经济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有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经济思想。A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具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从历史视角看,A经济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既守正传承,又创新发展,在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经济现象、探究成因、提出对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

  从理论视角看,A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从未遇到过、西方经济理论始终无法解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从实践视角看,A经济思想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历史条件下,指引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出伟大的真理力量、深邃的思想魅力和磅礴的实践伟力,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们要深入研究、不断感悟,做A经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知行合一、勇担重任,做A经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广泛宣传、解疑释惑,做A经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A经济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做好经济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积薄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强、新业态更丰富;
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坚持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持把开放作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为经济全球化持续注入正能量;
坚持把共享这个本质要求更充分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把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和重要保障,持续提升我国发展的安全保障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建设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回答了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通过创新解决人口大国发展动力问题,持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

  引领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

  新发展理念是时代智慧的精华和实践探索的硕果,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极其鲜明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动力支撑,也是发展速度、质量、效能及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但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还不够,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还有一些困难,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动力问题,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创新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的关键所在。协调发展,反映了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上的方法论意义。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追求发展的速度,尽量做大经济总量。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何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关注的全局性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亮丽底色。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鲜明旗帜。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面对动荡变化的世界格局,要想在与时代同行中发展壮大,就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原有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奋斗方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的是解决现代化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是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重大理论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在发展问题上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科学判断、逻辑必然和战略要求。

  一是丰富发展内涵。新发展理念使发展的具体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充实。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不同,发展的具体内涵大有不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明确提出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新发展理念分别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虽侧重不同,但是一个相互贯通、有机联系、逻辑严密的整体,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二是指明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是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是揭示发展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念结晶,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鲜明表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强化发展动力。新发展理念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以创新、开放等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这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全面升华。

  五是强调发展重点。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面临的新发展形势、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重点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推动实践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我们进一步找准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六是遵循发展规律。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与正确运用。发展不能想当然,发展更不能蛮干,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等发展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讲的是发展的科学性,遵循自然规律讲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遵循社会规律讲的是发展的包容性。新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发展理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作出了全新总结和概括,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现了科学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潮流,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在揭示发展动力的转换,激发发展新动能;
协调发展理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强调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重在揭示整体与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补齐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在揭示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保障;
开放发展理念强调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在揭示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外部动力;
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重在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变化和发展新形势提出的创新理念,彰显了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及其科学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

  书写了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更加鲜明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更加鲜明地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更加鲜明地强调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更加鲜明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更加鲜明地强调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升了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发展理念赋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以更为深刻的内涵,科学回答了这一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全过程的重大课题,赋予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意蕴,成为解读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经典话语”和“标识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困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李嘉图陷阱”等,探寻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成为迫切课题。新发展理念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实践路径,引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发展困境有着重要启示。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国际意义,体现了“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时代价值和世界贡献。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纵深推进,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市场体系,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营商环境。

  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突破,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产业部门、主导力量、要素条件等构成的有机系统。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协调发展,一体推进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部门之间、主体之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促进其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同时,适应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对产业体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体系的绿色化,不仅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而且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绿色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三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支撑,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创造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等。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形成经济发展不竭动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把两者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在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中,释放两者有机结合新的巨大潜力;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形成两者有机结合新的战略方向,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破解各类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利用两者相结合的重要优势不断引导预期、改善预期并最终形成有助于当前和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预期。

  总之,新发展理念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指导原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我们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厚植发展新优势,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今年以来,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引发了一些社会舆论对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前景的担忧,国外唱衰中国的种种论调沉渣泛起。看待中国经济形势,应结合发展阶段变化,全面地看、辩证地看,既要看“形”也要看“势”,既要看“量”更要看“质”,既要“纵看”还要“横看”。综合不同维度分析判断,当前尽管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没有变,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

  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稳定增长有支撑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一定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失速。事实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出现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从潜在增长率、生产与需求动力支撑等多角度看,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总体恢复向好有支撑。

  一是从潜在增长率看,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内在支撑。潜在增长率是各种生产要素有效配置下所能达到的最优产出增长水平,通常情况下经济实际增速围绕潜在增长率上下波动。从中国的情况看,在经济发展起步扩张期,潜在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发展阶段变化,资源要素约束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偏低,增长空间大,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完成,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高储蓄率支持资本持续积累,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加速转换,这些都决定了潜在增长率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6%左右。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经济实际增速不仅取决于潜在增长率,还受到供给、需求等多重约束。2020年—202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明显低于潜在增长水平,主要是疫情条件下市场需求下滑、产业链循环不畅,抑制经济产出增长。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需求持续恢复,对供给的约束降低,经济增速自然会向潜在水平回归。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恢复的态势比较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高于疫情期间平均水平。

  二是从生产供给看,服务业恢复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增长从工业带动为主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其中服务业带动作用上升。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比2012年提高8.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达到3.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个百分点。近年来,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其增长明显放缓,是拉低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2020年—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平均带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比疫情前的2019年低1.5个百分点。今年疫情防控转段后,服务业恢复回升也最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带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1%。从服务业内部看,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减弱,但旅游、餐饮、交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较快恢复,信息传输等现代服务业成长势头好,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下行的影响。下阶段,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是从市场需求看,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2019年,最终消费率达到55.8%,比2012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3.5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8个百分点。但受疫情影响,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降低。2020年—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拉动降至1.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受外需收缩、房地产下行等影响,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但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持续复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有效弥补了出口和投资拉动降低的影响。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3.4个百分点,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合计回落0.5个百分点。尤其是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是消费回升的主要支撑。下阶段,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提高,国内消费“压舱石”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四是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既要“纵看”也要“横看”,观察其他国家尤其是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发展历程,也是研判经济发展的有益参考。从“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以及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介于1.2万美元—2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之间时,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比如韩国(1994年—2003年)、高收入国家(1962年—1976年)GDP年均分别增长6.3%、4.6%。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2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的阶段,只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3年—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
2020年—2022年年均贡献率达40%左右,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物价涨幅低位运行是结构性、阶段性的,不会陷入通货紧缩

  今年以来,市场价格走低,引发关于通货紧缩的担忧。事实上,当前物价涨幅回落主要是结构性、阶段性的,中国经济恢复向好、货币供应合理充裕,与经济学意义上的通缩具有明显区别。随着经济稳定恢复,需求带动增强,以及拉低价格的短期因素影响消退,下阶段物价有望逐步回升。

  一是物价回落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核心CPI基本稳定。今年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总体呈回落态势,1月份—8月份上涨0.5%,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分月看,2月份以来CPI波动下行,7月份同比转为下降0.3%,主要是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较多,8月份转为上涨0.1%。从食品价格看,1月份—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低于近十年同期平均贡献约0.4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4.4%、2.6%。从能源价格看,1月份—8月份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3个百分点。此外,部分车企降价促销以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也拉低了CPI涨幅。食品和能源价格受季节、天气、地缘政治等影响波动较大,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总体稳定。1月份—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其中8月份上涨0.8%,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二是综合市场供求、货币条件和通胀预期看,物价不会持续下行。市场价格变化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还受货币条件以及通胀预期的影响。当前中国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货币信贷较快增长,通胀预期基本稳定,综合研判物价不会持续下行。从供求关系看,经济持续恢复,需求稳步扩大,旅游出行、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供求关系有望继续改善。1月份—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0%,服务零售额增长19.4%。从货币条件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货币信贷较快增长。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_2)余额同比增长10.6%,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1.1%。从预期看,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和居民通胀预期基本稳定,也不支持价格持续下行。8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人民银行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77.9%的居民预期三季度物价保持“基本不变”或“上升”。

  三是从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等看,中国不会出现日本式长期通缩。近期物价和房地产下行,不少人担心中国可能重蹈日本长期通缩覆辙。深入对比之后发现,不论是发展阶段还是政策应对,中国都与日本通缩时有明显不同。从经济基本面看,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均GDP已经达到3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稳居发达国家行列,经济增速与快速发展期相比明显放缓,而泡沫破灭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1992年—1995年日本经济年均仅增长1.0%。经济增长低迷、市场需求不足,是日本陷入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当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约为1.2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从房地产市场看,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城镇化率接近80%,房地产市场内在发展动能减弱。为应对日元升值,日本政府实施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随着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银行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市场需求明显萎缩。1995年日本银行业新增贷款比1990年下降超80%。而从中国情况看,虽然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但城镇化尚未完成,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在释放,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发展仍有较好支撑。从宏观政策看,日本政府面对市场需求萎缩、通货紧缩严重,货币政策应对迟缓,财政政策刺激力度不足,市场流动性偏紧,扩大需求效果有限,企业和居民预期低迷。1992年—2000年,日本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仅增长3.6%。而中国政府面对价格低位运行,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连续下调政策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着力扩大社会总需求,消费投资持续增长,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四是后期物价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展望下阶段,随着市场需求扩大,前期影响物价下行的阶段性因素消除,物价有望逐步上行。从食品价格看,8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近10个月以来首次上涨。随着天气转凉、学校开学以及中秋国庆节假日来临,食品消费需求增加,食品价格呈现季节性回升态势。从能源价格看,8月份能源价格环比上涨2.5%,连续2个月上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能源价格对物价下拉影响将明显减弱。从服务价格看,服务消费较为活跃,8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1%,连续3个月上涨,叠加节假日效应,服务价格有望延续上涨势头。从近期情况看,8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环比涨幅扩大,PPI同比降幅连续收窄、环比转为上涨,已初现企稳或止跌迹象。

  当前就业压力主要是结构性的,总体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当前,中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并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技术工人短缺问题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保持在2以上。但同时要看到,今年以来经济持续恢复,带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明显增加,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低0.1个百分点。1月份—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24万人,同比增加26万人。7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4万人,超过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下阶段,尽管面临压力,但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规模扩大带来就业增加。经济增长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量十分可观,吸纳就业将继续增加。过去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5.2%,对应经济增量(2020年不变价)年均约5.1万亿元,大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不变价经济增量达到2.9万亿元。从全年看,经济增量有望比上年扩大,如果劳动生产率保持基本稳定,相应带动就业将比上年增多。

  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容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相比于工业,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度高、就业容量大的特点,特别是住宿餐饮、商贸零售、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居民服务等行业用工需求大、吸纳就业能力强。2018年—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6%,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平均为47.2%,比第二产业高18.6个百分点。按2015年不变价格测算,2018年—2022年服务业每百万元增加值平均吸纳就业人数比第二产业高24%。国际经验也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效率高出第二产业20%左右。今年以来,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较快恢复,对就业带动明显增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0%,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员同比增加超500万人。与此同时,随着产业向中高端延伸,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催生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新型职业需求,也有效扩大了就业空间。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

  三是政策红利释放助力就业空间拓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及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形成了税费减免、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的系统性、全链条就业政策体系。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稳就业各项举措,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为就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1月份—7月份,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606亿元,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超过100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稳岗支出206亿元。1月份—8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

  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贸易大国地位依然稳固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近岸化、盟友化和去风险化,令中国产业链及对外贸易遭受冲击,加剧了各方面对中国经贸形势的担忧。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削弱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中国经贸放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演变的大格局下进行观察。总的来看,尽管面临一定挑战和压力,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难以撼动,对外贸易发展仍具较强韧劲和光明前景。

  一是中国在全球出口所占份额较为稳定。1月份—8月份,在全球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货物出口额虽有所下降,但横向比较好于周边国家。2022年,中国货物出口在全球所占份额为14.4%,比201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而主要发达经济体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份额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14%,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地位。

  二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从产业链看,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4.9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比重为30.5%,稳居世界首位。从价值链看,2021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总产出中的份额为27.7%,比疫情前有所提高。价值链份额的上升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在保持价值链后端(指依托资源禀赋和劳动力参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等环节)份额的同时,前端(指依托技术优势参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份额也在迅速提升。

  三是中国与重点区域产业链联结不断增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东盟中间品进出口总额为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对RCEP其他成员国中间品进出口总额为8.7万亿元,增长8.5%。随着中国产业链区域联结不断增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RCEP区域贸易往来也更趋活跃。今年1月份—8月份,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4.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中国外贸比重为15.2%;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增长3.6%,快于外贸总体增速。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有力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研判经济形势,既要看“量”的扩张,更要看“质”的提升。近年来,各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调结构、促转型不松劲,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新进展,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4%,比2012年提高0.63个百分点。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升至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实体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升。2020年—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年均名义增长9.1%,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19年的16.34%升至2022年的17.36%,对经济增长带动明显。随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持续增强。

  二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也有力带动了经济发展。从城乡发展看,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释放了巨大的投资消费需求。2022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城镇化质量还不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7.7%,还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市民化。下阶段,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将有力带动内需扩大。从区域发展看,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快于东部,对经济增长贡献稳步提高。2013年—2022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为6.8%,快于东部0.5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40%。从未来看,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优势潜力,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将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三是绿色转型蓄力新发展。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2020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分别增长78.0%、39.6%。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7.5%、24.0%,有力拉动了工业增长。高质量的绿色供给有效激发了新需求,绿色产品内销和出口增势较好,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添了新助力。今年1月份—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9.2%;
上半年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1.6%,成为出口增长新亮点。还要看到,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和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四是高水平开放拓展新空间。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方位经贸合作不断拓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经贸合作空间广阔。2013年—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左右。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大批合作项目在共建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截至2022年末,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的合作区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公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是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民生与经济发展相互牵动、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奠定物质基础,而改善民生过程中也扩大了投资、促进了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0年—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4%,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截至20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分别覆盖10.5亿人、13.5亿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改善民生过程中,投资消费需求潜力激发,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城市更新行动为例,2019年—2022年,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900万户;
共改造水电气热等各类老化管线超20万公里、加装电梯7万部、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6.3万个,有效带动投资增加,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综上所述,尽管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状况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向好发展有坚实支撑。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对于经济恢复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客观认识、全面分析,看到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完全能够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中逐步克服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论调一直不绝于耳,但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们有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用好这些优势和条件,完全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力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强做优互联网经济

  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互联网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有效增加了居民就业渠道,促进了创新创业发展,扩大了国内消费需求,增强了公共服务便利度。

  互联网经济具有体量大、发展空间广、带动就业多的显著特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速产业变革方面成效突出,已经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呈现“量利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9067亿元,同比增长2.6%;
实现利润总额913.8亿元,同比增长28%。这充分彰显了互联网经济发展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下的潜力和活力。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实践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互联网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有效拓展了居民就业渠道,促进了创新创业,扩大了国内消费需求,增强了公共服务便利度。从增加就业看,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创造了包括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外卖、快递、网约车、网络直播等在内的新就业岗位。从促进创新看,我国互联网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在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业活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从扩大需求看,互联网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有效增加了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利用消费平台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促进供需更好衔接。从公共服务看,互联网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的便捷化、普惠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互联网经济发展离不开好的政策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发展。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到,要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下一步,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企业在扩大消费需求、引领创新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发挥好互联网企业在扩大消费中的基础作用。互联网企业不仅能够促进消费的“量”,还能有力提升消费的“质”。要及时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和诉求,落实落细相关支持措施,优化发展消费互联网平台不断激发内需潜力。尽力提升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在对接国内外供需中的作用,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国门提供更多渠道。

  持续增强互联网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功能。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健全透明、可预期、常态化监管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敢拼敢闯的干劲和敏锐的市场感知,聚焦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突破性创新,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围绕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创新,更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和消费市场需求。

  努力提升互联网企业在创造就业中的拓展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新的巨大空间。要强化政策服务供给,支持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最大化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时间灵活的兼职岗位。要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招聘模式,借助直播招聘、线上招聘等方式,增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对接效率。

  着力促进互联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赋能作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应用创新,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研发设计企业管理、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同时,持续改善传统行业的供给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市场响应速度,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使传统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进而改善整个国民经济循环的速度和效率。

推荐访问:(22篇)9-10月经济类文稿汇编 文稿 汇编 经济类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