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4-05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12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12篇)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  分数的再认识(一)  一、教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3-64页。二、教课目的:1、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12篇),供大家参考。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12篇)

篇一: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

  分数的再认识(一)

  一、教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3-64页。二、教课目的:1、在详细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领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2、联合详细的情境,进一步领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说结果。三、教课重难点:要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详细数目也就不同;同一个“整体”,不同分数表示的详细数目也不同。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中性笔若干五、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1、猪八戒吃西瓜;

  孙悟空变出小猴子。2、猜一猜:用分数怎么表示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

  万无一失(

  )心神不宁(

  )

  师:今日我们一同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

  (二)研究新知

  1、说一说(看书63页)

  3/4能够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2、分数的意义

  什么叫做分数?

  把整体(单位)“1”均匀分红若干份,表示此中的一份或许几份

  的数,叫作分数。此中的一份叫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操作实践,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活动一:拿中性笔竞赛

  (1)拿中性笔:第一,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竞赛,(出示三盒中性笔)老师这里有3盒笔,我想请三个同学分别取出每盒笔总支数的1/2,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2)设疑:三个人都是取出每盒中性笔的1/2,为何取出的支数却不同样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否是他们拿错了?)(是否是每盒中性笔的支数不同样多?)

  (3)查验与整理:那你们三个分别谈谈自己中性笔盒里的总支数是多少?取出它的1/2又是多少支?

  三位同学回答同时老师板书整理:总支数取出支数(4)再设疑: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

  同学们,方才他们三个人都取出每盒中性笔总支数的几分之几?但是,他们拿的支数同样多吗?这仿佛是一个很风趣的现象,三个人都取出了中性笔总数的1/2,但是取出的支数却不同样多,这是为何呢?请你自己先想想,而后和你的同桌议论沟通一下。

  (5)反应小结:

  当总支数是2支时,总支数的1/2是多少支?6支时呢?8支呢?每盒中性笔的总支数不同,它的1/2所对应的中性笔支数也不同样。

  结论1: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详细数目也就不同。

  活动二:小组合作沟通研究(1)不同颜色小圆片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出示课件)

  (2)如何变化能够使蓝色小圆片占总数的二分之一

  学生疏组合作沟通,报告,教师指引启迪得出结论。

  结论2:“整体”同样,各“部分”所占的分数不同,那么各个

  “部分”的详细数目也就不同样。

  (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

  1、说一说2、课本64页第二题

  3、分别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同样吗?

  (四)拓展训练

  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域难民,小明捐了零花费的

  1∕4,小芳

  捐了零花费的3∕4,小芳捐的钱必定比小明多吗?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

  六、全课小结今日我们有什么收获?1.“整体”同样,各个“部分”所占的分数不同,那么各个“部分”所表示的详细数目也就不同。2.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详细数目就不同。3.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图形不同,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4.分数拥有相对性,要分状况剖析问题。七、部署作业1.理解并熟记本节课的结论;2.讲堂练习册P44第4、5题。

篇二: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这样的教学设计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1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奠定基础,同时本节课还是六年级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必备知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教具学具教具:课件、装有铅笔的盒子。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师:我们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分数,能说几个你熟悉的分数吗?

  11生:2、3……2.师:你能选择一个分数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吗?(指2人说,同桌说一次)3.简单作一总结: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物体

  1或者这个图形的2,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一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教学新知1.活动一。

  3师:4可以表示?画一画,说一说。

  生1:生2:

  3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占总数的4。

  3把四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占总数的4。

  生3:

  3把12根骨头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占总数的4。

  师引导学生归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活动二。

  出示三个盒子,分别装有8,6,8支铅笔。

  1师:这里有三盒铅笔,你能不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整体的2?请注意观察,你发

  现了什么?请三名学生到前面准备拿铅笔。师:请先说说你打算怎么拿。生1: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生2:我准备用铅笔的总支数除以2,看看得几就拿出几支。

  1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三盒铅笔中拿出整体的2。结果三位同学的结果不

  一样多,两位同学拿出的是4支,另一位同学拿出的是3支)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生:他们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1师: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2,可是拿出来的铅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

  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学生都表示同意。师:现在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

  数是多少支?1

  生1: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8支,全部铅笔的2是4支。

  1生2: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6支,全部铅笔的2是3支。

  1生3: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也是8支,全部铅笔的2是4支。

  1师生一起小结:哦,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总数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铅笔的2表示的是把

  1这盒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

  就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13.活动三。一个图形的4是

  ,画出这个图形。[来源:学*科*网]

  师:观察淘气,笑笑,奇想的画法,他们画的对吗?

  生: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组成的。

  [来源:学#科#网]

  师:把8个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2个。师: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在作业本上试一试。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来,再组织学生举例说一说,画一画。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再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来源:学.科.网]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4题。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学生评价。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5题。①学生讨论、小组交流。②指名汇报,③教师共同评价“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也不同。四、课堂小结[来源:Zxxk.Com]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评价怎么样?

  2.学过今天的知识,你还想到哪些分数?你是怎么想的?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来源:学科网]认识整体“1”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看清区别,从而自然地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这样的教学设计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

篇三: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一)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能说出分数的意义。2.区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具及多媒体应用

  能说出分数的意义。区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解释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电子白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活动一:画

  1.学生用画图表示。

  新课

  2.通过画,认识“整体”与“部分”。

  3.结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活动二:拿笔

  1.每人拿出自己笔袋(笔的支数是偶数)内的

  笔,与组内成员比较,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结论:每个人的总支数不同,同样是所表示的支数却不相同。拿出的笔的支数与每个人笔的总支数有关。设计意图:开展“拿铅笔”的活动,通过小组动手

  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体会:同样是“”,笔

  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活动三:画一画

  1.一个图形的是画出这个图形。2.学生展示不同的图案。

  3.观察这些图案,你有什么发现?4.结论: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有8个组成的。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百花齐放,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并能发现当一个分数“部分”的个数相同时,“整体”的个数也相同,但是,形状不一定相同。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头脑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

  当堂练习

  2、分别画出下面各图形的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3、在图中用颜色表示下面各个分数。

  4、填一填。

  (1)一周中,双休日的天数占

  。

  (2)小月每天睡眠

  9

  小时,占一天的

  。

  (3)2014

  年第一季度的天数占全年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二)

  课时第(1)课时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解释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2.进一步区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识别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解释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区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解释分数单位。教具及多小黑板媒体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1、任意选一个分数,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

  二次备课

  预习

  1113422513612

  2、下图中阴影部分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知能点1说明“单位”的含义。【问题切入】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你能帮淘气继续量下去吗?看一看,再用附页2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

  新课

  【题意精讲】用纸条来量物体的长,就是以纸条的长度为单位进行测量。

  【方法精析】用图1的纸条进行测量,就是以纸条的长度为单位,量得数学书的宽时正好3次量完,那么数学书的宽就有3个单位;量数学书的长时量了4次还有剩余,数学书的长就有4个单位还多一些。

  把纸条对折再对折,用来量刚才测量的剩余部分,正1

  好量完。因为现在纸条的长度是原来长度的4,所以数学书

  的长度是4个单位零14个单位。

  【归纳总结

  知能点2识别分数单位。【问题切入】下面是一个“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题意精讲】这是一个分数墙,是用积木或纸条搭成的一堵“墙”.假设第一条的长度为1,那么其他的是把“1”依次平均分成2、3、4、5…份,每一行的1份就是这一行中的分数单位。

  【方法精析】分数墙中的第一行是1,接下来是把“1”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其中的1份分别是12、13、14…这1份也分别是每一行的分数单位。把相同的“分数单位”涂上相同的颜色,不同的“分数单位”涂上不同的颜色,这堵“墙”就是一堵五光十色的分数墙。

  观察这堵墙,我们发现,每一横行分数的分数单位相

  同,右面的分数比左面的分数大,越往左越接近0,越往

  右的数越接近1;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也就是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

  【

  归

  纳

  总

  结

  】

  像12、31、41……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拓展提升】分数的计数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

  是随着分数的分母不同而变化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也

  不同,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

  数单位就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单位则越大。

  当堂练习

  1、(1)1厘米=(

  )毫米,4

  毫米是

  1

  厘米的

  ,

  7

  毫米是

  1

  厘米的

  。

  (2)1

  千克=1000

  克,3

  克是

  1

  千克的

  ,56克是1千

  克的

  ,237

  克是

  1

  千克的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个111是();5个19是();10个119是();

  263里有()个213;37里有()个17;1113里有()个113。

  3、在分数“14

  45

  16

  29

  78

  121”中,哪个分数更接

  近0,哪个分数更接近1?

  4、红星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有

  21

  人,男生人数占科技兴趣小组人数的

  ,女生人数

  占科技兴趣小组人数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饼

  课时第(1)课时

  1.能说出带分数、假分数与真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2.能正确读写带分数、假分数,识别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说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识别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具及多电子白板

  媒体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预习

  1、1里面有()个1/7.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我国的总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这里是把

  (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

  )份,()

  占这样的()份。

  (2)小红看了一本书的3/4。这里是把(

  )看作单

  位”1”,平均分成了()份,小红看了这样的()份。

  3、冬冬喝了一杯牛奶的3/4,明明也喝了同样一杯牛奶的

  3/4。冬冬说:”我们俩喝得一样多。”明明说:”我喝得比你

  多。”他们谁说得对呢?

  二次备课

  知能点1识别带分数、假分数与真分数。【问题切入】

  平均每人分到多少张饼?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题意精讲】题中的已知条件是把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4。

  【方法精析】分法一:先分4张饼,每人1张;再分剩下的1张,把这1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14张饼,与1张合起来是114张饼。

  新课

  114是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分法二:把5张饼一张一张地分,每人能分到5个14张的饼,合起来就是54张。

  把5张饼一张一张地分,共分20块,每个人得5块,也就是每人分到这些饼的250。而刚才我们算出来每人分得54

  张饼,这是怎么回事?54张饼表示饼的张数,54张饼是总数的250。5/4张表示的

  是一个具体的量,250表示一个人分得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认一认,说一说。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像14,34这样的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还有很多,如12,25,89等,它们叫作真分数;像44,54,94这样的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也很多,如55,1100,1177,65,1103,1270等,它们叫作假分数。【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温馨提示】分数通常分为真分数与假分数两种。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知能点2根据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特点来写数。【问题切入】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将它们填在下面的里。

  【题意精讲】要区分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哪些分数是假分数,首先要弄清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

  【方法精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根据定义的特点我们知道,14、24、34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归纳总结】

  【温馨提示】分母与分子相同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1、分别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当堂练习

  2、以11为分母,分别写出4个真分数和4个假分数。

  3、在数轴上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4、m是非零自然数,当m8是真分数时,m是哪些数?当m8是假分数时,m是哪些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数与除法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解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记住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说出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能正确进行互化。

  教具及多小黑板媒体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

  1、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

  2、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

  3、判断:假分数都大于1。()

  新课

  知能点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a÷b(b≠0)=ba。【问题切入】(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方法精析】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

  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符合除法的意义,可以列出除法算式1÷2。按分数的意义,把1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12块,所以1÷2=12。

  答:每人分得12块。

  (2)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题意精讲】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也就是把7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要求每人分得多少块,可列式7÷3。

  【方法精析】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要把7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按照整数除法列式,即7÷3。按分数的意义,每人分得7个13块,就是73块。所以7÷3=73。

  观察:1÷2=12,7÷3=73。我们可以发现分数与除法的被除数

  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用字母表示:a÷b

  =ab(b≠0)。【归纳总结】1、被除数÷除数=被除除数数(除数不为0)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a÷b=ab(b≠0)。【拓展提升】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除法算式,如52=5÷2。

  【温馨提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

  知能点2除法算式与分数的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问题切入】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

  8÷7=

  56=()÷()172=()÷()

  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3.怎样把213化成假分数?

  【题意精讲】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

  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

  除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带

  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方法精析】第1题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

  解答。

  第2题可以把73分解为63与13的和,从图形上可以直观得

  出63=2,那么73=63+13=2+13=213。也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

  的关系来解答。73=7÷3=2……1,写成带分数的形式是213,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原来的分母不变。

  第3题213=2+13,这里的2可以看作2个33,即2×33,

  那么2+13=2×33+13=2×33+1=73。7是整数部分的2乘分母3,再加上1得到的。

  38

  7117

  1.575÷612÷72.3233.233

  【拓展提升】1.分子刚好是分母的倍数,这个假分数就能化为整数。

  2.把0除外的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归纳总结】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假分数的分子。

  知能点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切入】(1)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淘气的想法如下,你能看懂吗?

  (2)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题意精讲】蓝纸条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是把红

  纸条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3。

  蓝纸条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纸条的13与蓝纸条一样长。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也是把红

  纸条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3,黄纸条是4份。

  【方法精析】蓝纸条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是把红

  纸条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3。

  蓝纸条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纸条的13与蓝

  纸条一样长,蓝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13。黄纸条的长是红纸条的几分之几,也是把红纸条的长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红纸条的13,黄纸条

  是4份,黄纸条的长是4个13,是红纸条的43。

  【

  温

  馨

  提

  示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当堂练习

  1、把下面的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2221283726757109151397810213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3=9147=44179=27

  4=2348=258723=

  619=

  3、填一填: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分母相当于

  除法中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

  4、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5、图书角有故事书20本,连环画9本。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几倍?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数基本性质

  课时第(1)课时

  1.探索并解释、记住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及多电子白板

  媒体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

  1、把下面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3

  4

  5

  2

  24

  37

  112

  83

  2、把2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3、填一填。

  4=214

  265=(

  )

  知能点探索分数基本性质。【问题切入】(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34=()=()(2)请你再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并与同伴进行交流。①

  新课

  ②

  根据上面的过程,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题意精讲】(1)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34,68和1126。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得出34=68=1162。(2)第一组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2、24、48。第二组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82,46和23。

  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得出12=24=48,182=46=23。

  【方法精析】观察第(1)小题的三个图形,得出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依次为34,68和1126。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也相等,所以34=68=1126。68与34比较可知,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1126与34比较可知,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分数的大小不变;1126与68比较可知,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

  观察第(2)小题①中的三个图形,得出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依次为12、24、48,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也相等。所以12=24=48。用12与24,24与48比较,分子和分母同时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12和48比较,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4,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2)小题②的三个图形,得出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依次为182,46和23。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也相等。所以182=46=23,用23与46,46与182比较,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23与182比较,分母和分子同时除以4,分数的大小不变。

  182=182÷÷22=46

  182=182÷÷44=32

  我们来把23的分子和分母都乘0,看行不行?则23××00=00,显然分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分子、分母都乘0是不行的。

  【温馨提示】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牢记不能乘或除以0。

  【拓展提升】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是以后分数化简与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

  当堂练习

  1、判断并说明理由。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34的分子除以3,分母也要除以3,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

  (3)1250的分子乘以5,分母除以5,分数的大小不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20

  =

  10

  1530

  =

  6

  23

  =

  9

  185=30

  37=1225=123204=42480=7

  3、用画图或列算式的方式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4、用2,3,4,6,9,12这六个数字写出3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四: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一)

  单元第五单元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一)》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节。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

  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学习内容分析:这一节内容,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的问题情境、说一说、画一画、和“你

  知道吗“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创设丰富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难点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下面哪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43

  表

  示?

  说一说:4

  3

  表示什么?

  2.用分数分别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为后面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做准备。

  二、导入新课

  师:看来大家对于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世界,让我们共同分享分数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快乐吧!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讲授新课

  一、深化分数的认识

  师:43

  可以表示什么?请结合给出的图形,举

  例说一说。

  课件出示:

  反馈:

  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这张纸的

  4

  3

  。

  2.把4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个就是总数的

  4

  3。

  学生在学

  习单上涂一涂,然后展会反馈。

  通过“圈一圈”,让学生认识整体,理解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

  3.把12根骨头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占总数的

  4

  3。

  师揭示:像这样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它们分别把谁看作整体“1”?与同伴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是把一个正方形看做一个整体;

  是把4个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是把12根骨头看做一个整体。

  师:“一个整体”可分为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

  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

  说说。

  学生根据

  自己的认识自

  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对整体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整体“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总结等能力,同时发展了

  是把一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

  是把多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

  是把多组图形看做一个整体。

  师小结:整体“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二、探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件出示:有一个图形的4

  1

  是,画出

  这个图形。

  师:这里的4

  1

  表示什么意思?

  反馈:4

  1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

  中的1份。

  师:根据对分数41

  的理解,你能说说“有一个

  图形的4

  1是

  ”这句话的理解吗?把自己的想

  法说给同桌听听。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反馈: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个□。

  这个图形一共有8个。

  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

  师巡视,找出三幅不同的画法展示:

  说说。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画图。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分组玩游戏拿铅

  笔。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

  通过“画一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学习新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玩耍中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师:三个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

  反馈: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组成的。师小结:看来只要图形的总数不变,无论怎样画,即使形状不同也可以。

  三、探究分数的相对性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拿铅笔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1.数一数三个笔筒中铅笔的数量。

  2.三人一组,每人分别从其中一个笔筒里拿出

  所有铅笔的2

  1

  。

  师:看到结果,大家有什么发现和疑问吗?反馈:

  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拿出的不一样,为什么还都是

  2

  1?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分组交流。

  师:大家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反馈:我发现一开始三个笔筒放的铅笔都不一样。

  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发现

  2

  1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有了提升。

  总数不同,同样是

  2

  1

  ,所拿出的铅笔却不一样。同样是2

  1

  ,总数越多,所拿出的铅笔就越多。……

  师:看来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课堂练习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一个图形的3

  1

  是

  ,你能画出这个图

  形吗?。

  3.丁丁看了一本书的5

  2

  ,当当也看了一本书的

  5

  2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说说你的理由。4.拓展应用:果园里栽了一些果树,梨树的

  71

  是10棵,葡萄树的10

  1

  也是10棵,它们各有多少

  棵?

  学生独自

  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一个图形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

  多个图形整体

  多组图形

  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篇五: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卜映雯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因此,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材对学生已学分数的知识加以梳理,从三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个图形、多个图形和多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整体“1”的重要性,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相对关系。另外,还要求学生能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学情分析: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认、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2、在活动中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如果“整体”不同,那么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如果“整体”相同,那么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相同。四、教学策略(一)通过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二)通过涂一涂、分一分、画一画、选一选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三)借助“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及电子白板等技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五、教学过程(一)了解起点,复习旧知。1、直接出示课题:一起读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读写法、意义、大小比较)2、复习回忆:(1)三年级时已学过的分数,谁能来说几个?(2)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强调平均分)3、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来表示。其实分数还可以表示其它的意义。(设计意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数学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沟通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环节的设计就是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在原有分数认识的基础上,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二)概括意义,体验关系。活动一:意义的概括。(涂一涂)

  1、现在请你试着涂出下列图形的3/4。(生学习本ppt上操作)

  2、思考:第一幅图是和我们刚才说得是一样的,是把1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为什么第2幅图,第3幅图表示的也是3/4呢?

  3、小结:看来,一个正方形、几个正方形、几组正方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4、那你还能再举个类似的例子再来说一说3/4表示的意义吗?(设计意图: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涂一涂,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突出几个图形或几组图形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同时,让学生经历意义概括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分数。)活动二:体验相对性。(分一分)(1)我请四位同学来做个小游戏,谁愿意来?其他同学帮他们读读要求:请在老师准备的信封中拿水彩笔,要求拿出的支数是所有支数的1/2。(师分别准备8支、6支、4支、4支)(2)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拿1/2,而拿出的支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如果总支数相同,那么拿出的1/2就相同;如果总支数不相同,那么拿出的1/2也就不相同。)(3)那猜一猜,这些同学信封里的总支数是多少?怎么想的?(验证。)(4)师介绍:刚才我们把所有的支数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水彩笔的总支数就称为整体量,拿出的1/2的支数就称为部分量。(5)思考: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量与部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结:如果整体不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如果整体相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相同。反之……)(设计意图:通过分物游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了猜测——讨论——

  形成初步结论——验证这样一个完整的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体会到同样是1/2,

  水彩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原因是总数量不同。同时通过观察比较,

  让学生自己归纳整体量与部分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

  受、理解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练习1: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1/4是

  ,画出这个图形。

  (1)生独立完成。(生学习本用word上操作)

  (2)展示:你对谁画得有意见?为什么?

  (追问:原来的图形是由几个“

  ”组成的?)

  观察这些同学的图形,你觉得画的对吗?为什么?

  指着

  为什么这样画也是可以的?

  (3)小结:看来,一个分数对应部分量相同,那么整体的个数也相同,但形

  状却不一定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word中画一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合作学习。

  同时利用平台中的监控功能,展示学生的多种答案,通过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

  生明白:部分量相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量也是相同的,但形状并不一定

  相同。)

  练习2:选一选。

  (1)原来有12个草莓,小明吃了它的1,小明吃了(2

  )个。

  A、12

  B、6

  C、4

  D、3

  (2)原来有12个草莓,小华吃了它的四分之三,小华吃了()个。

  A、12

  B、6

  C、9

  D、3

  (3)我拿出12本书,刚好是全部书的二分之一,全部有()本书。

  A、12

  B、6

  C、36

  D、24

  (4)我拿出12本书,刚好是全部书的三分之一,全部有()本书。

  A、24

  B、4

  C、36

  D、12

  (1)生独立作业。(数字化平台中的“在线作业”模块)

  (2)统计学生的做题情况。(数字化平台中的“在线作业”模块中的做题统计)

  (3)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4)比较第一、二题,你有什么发现?(整体相同,不同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

  量不相同。)

  (5)比较第三、四小题,你又有什么不同的发现?(不同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

  量相同,但整体却不一定相同。)

  (设计意图:利用平台中的“在线作业”模块,让学生进行“选一选”的题

  组练习,进行逆向思维练习。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从

  而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分数的再认识,你们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现在就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奇思和妙想的问题吧!

  2、讨论区:(数字化教学平台中的“互动讨论”模块)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妙想捐

  5

  5

  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1)生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组长在讨论区写一写想法。

  (2)展示学生回复进行交流。

  (3)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请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上网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一对一平台中的讨论区功能,发表一个关于数学讨论的话

  题:“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不仅可以在平台上畅所

  欲言,也可以浏览到其他同学的回复,能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利

  用学生生成的资源,针对具有典型性的回答,重点讲评某位学生的回复,并当

  堂修改。)

篇六: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分数再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明确分母和分子各自表示的意义,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

  3师:笑笑要吃这个西瓜的8,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

  学生思考中。

  师: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分了。

  板书:分数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3师:4可以表示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3

  4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

  3

  生:把四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4。

  3生:把12根骨头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4。

  3生:可以表示把2小时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4。

  师:想一想分数的意义,同桌之间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师:笑笑要吃这个西瓜的8,笑笑应把这个西瓜怎么分,吃多少呢?

  生:笑笑应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她吃其中的3份。

  师:一个整体可以指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生:一个整体可以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些物体,还可以是数量。

  2、巩固训练

  5师:9表示什么?试一试,小组内讨论交流。比比哪个小组先完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完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5生:9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5份。

  2师:7表示什么?生:2表示把3千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2份。

  71

  师:8表示什么?1

  生:8表示把8个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5

  师:6表示什么?

  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生:5表示把13㎡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6

  1师:一个图形的4是

  ,画出这个图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画出图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师:同学们画出的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

  1生:形状不同可以,因为只要这个图形的4是

  就可以。

  生:还可以这样画:

  1师: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交流。拿出你所有铅笔的2。

  1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一样,还都是2?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1生:第一个同学有2支铅笔,他的铅笔的2就是一支。

  1第二个同学有4支铅笔,她的铅笔的2就是2支。

  5师:分数6的分母6表示什么,分子5表示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生:分数5的分母6表示把一个整体13㎡平均分成了6份,分子5表示从6份中取了6

  5份。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

  (三)、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

  出评价。(四)、课堂练习

  老师课件出示习题。师:课上大家的学习状态相当不错,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拿出学案完成课堂练习。师:1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填空。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2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解答。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师:同学们独立完成第3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看大家做对不对。小组汇报,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做出评价。(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板书设计】

  分数再认识(一)

  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

  2、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数量

  3、分母: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从中取了几份。

  【教学反思】

  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分钟后,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

  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篇七: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各组将自己组研究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借助同学们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画的图画讲解小组还能对各种例子进行分类使我们加深了对整体的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通过举例,逆推,比较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本学期通过学习又认识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很多新朋友,结识新朋友,莫忘老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老朋友,(板书:2),认识吗?(唤起学生

  5对分数的回忆)三年级时,我们对它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还有很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的再认识(一))

  老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帮助同学们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你们的预习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就合作探究。看一下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学习要求:1.组内交流,完善学案,将学习成果展示在

  黑板上。2.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

  要求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二、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置性作业中的三个大问题,并用红笔完善自己的学案,然后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准备汇报。教师巡视,留心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三、交流分享师:各组同学都准备好了,开始我们今天的交流分享。哪个小组想就第一个问题和同学们交流?课件出示:

  问题一

  3表示什么,请举例说明。(在卡纸上画出来)4要求:清楚美观

  我认为分数的意义是:

  各组将自己组研究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借助同学们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画的图画

  1

  讲解.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刚才第一小组在举例子的基础上概括了分数的意义。

  第2小组还能对各种例子进行分类,使我们加深了对整体的认识。(课件出示分数的意

  义,整体二字变成红色)老师这也有一幅图,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3来表示呢?(课件4

  出示:12个同样的正方形,分散任选9个涂上阴影)。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我们的会场上,这个小组有5名同学,每名同学占这个小

  组的几分之几呢?全班平均分成了5个小组,这两个小组占几分之几呢?大家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吗?谢谢这组同学的交流。刚才我们重点研究了用分数表

  示整体的一部分,那给我们分数表示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推知整体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第二,三题。哪个小组想和同学们交流第二个问题?

  屏幕出示:

  问题二

  一个图形的1是4

  要求:清楚规范我发现:

  ,画出这个图形。(在卡纸上画出来)

  各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这个图形的1是2个方格,就是说一份是2个方格,4

  整体是4份,也就是8个方格。同学们画的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由8个方格组成的。

  老师看到同学们画的图,也特别想参与其中,这是老师画的图,(课件演示一个阶梯形图案)可以吗?大家看看像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踏着知识的阶梯,攀登科学的高峰。

  谢谢这一组的同学,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交流?屏幕出示:

  淘气,笑笑和奇思玩分笔游戏,他们各自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1,2

  结果淘气拿出了1支,笑笑拿出了2支,奇思拿出了4支。他们拿出

  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我发现: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他们都拿出铅笔的1,但他们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2

  拿出的铅笔数也不同。推想出他们的总数后,发现总数越多,它的1就越多,总数越少,2

  它的1就越少。2老师有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于同一个分数,它在表示具体数量是,它的

  多少是确定的吗?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谢谢第五小组的

  2

  交流。师: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交流,大家对分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呢?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的呢?师:看到数,想到形,这种方法数学上叫数形结合。(板书:数形结合。)我们从逆向的角度从部分推出整体,这是逆推的方法。(板书:逆推方法)。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对分数的认识更深了,而且还掌握了很多学习的方法。下面就

  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四、拓展提升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答题的游戏,闯过3关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数学小明

  星。来看第一关。屏幕出示:

  1.和小组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1版面用于广告宣传。4

  (2)我们班有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4

  (3)人的脚长大约是身高的1。7

  (4)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

  3

  哪个小组来闯第一关。小组选出代表汇报。看来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今天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来看第二关。屏幕出示:

  1.选一选

  2.辨一辨

  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的3,小军的身高也是他爸爸的3,那么小明和小

  5

  5

  军的身高相等。()

  3.做一做

  警察叔叔在案发现场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大约26cm,聪明的小

  朋友们能帮警察叔叔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3

  学生组内交流,汇报,说思路。师:看来学好分数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接下来看第三关。屏幕出示: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妙想捐

  5

  5

  献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还有妙想还可能比奇思少或者和奇思相等。刚才同学们为了说的更清楚运用了什么方法?三关都闯过的同学都有谁?你们就是今天的数学小明星。不知不觉我们这节课已经

  过去了9,聪明的同学们算算我们这节课还剩多少时间?10

  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看来同学们这节课都有很多收获,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说了,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学案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源于数,量源于量,而分源于分。”有关分数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

  4

篇八: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丰富对整体1的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这节课是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相同数量所对应的分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小也不一定。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这样编写是为了突出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相同数量所对应的分数也不同。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4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师:代老师昨天委托咋们何老师让同学们表示3,来看看有没有你的作品(课件展示学生作4

  品)代老师还挑选一些有意思的作品。这是XX同学的,xx同学在哪里?挥挥手。你们能看懂她的意思吗?(请同学说说)。

  那这幅图形能表示3吗?(课件展示一堆骨头)学生结合图形说一说。4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说一说。丰富整体1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师:这几种形式都能表示3,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4

  生:都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可以表示四分之三。(把谁平均分)一个图形,多个

  图形,多组图形。

  师:这里一个图形,多个图形、多组图形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所以要表示3,只需4

  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就是3。4

  师:通过刚才的再认识你对整体的认识,是不是更加丰富了呢?整体可也是怎样?还可以是

  怎样?

  如果我再举一个分数2/7,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你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觉得什么是分数呢?

  同桌之前相互说一说。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取的

  一份呢?几份也就是若干份。)完善分数的意义。

  活动二:画一画、说一说。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丰富了对整体的认识,而且还归纳总结了什么是分数。表现

  非常棒,现在我告诉你一个图形的1/4是它,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请你动手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1/4是

  ,画出这个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师:我们来看看几个同学画法,可以吗?

  问:请你们来观察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8个小正方形,形状不同

  问:为什么都是8个呢?

  因为1/4是2个小正方形,整体就是4个2,所以是8个。

  追问:那假如我把这里的分数换成1呢?这个图形会怎样?1呢?

  5

  8

  师:同学们太棒啦,非常善于观察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了奖励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做

  个游戏放松放松。

  活动三:游戏“动手做一做”。理解分数整体不同对应的具体数量不同,感受分

  数的相对性。

  师:每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个信封,请你拿出信封里纸条数的1。2

  学生动手操作,点名生汇报,你拿出来几张?

  大家猜猜他信封里原来有几张?对了吗?

  师:活动之后,要有思考。为什么拿出的张数不同,而且总张数也不同,却都用1/2表示呢?

  生:它们都是把纸条总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所以都用1/2

  来表示。

  师:为什么拿的都是1/2,张数却不同呢?

  生:因为总条数不同,也就是整体不同。

  小结:非常棒,正因为整体不同,导致相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相同(板书)。

  师:这就说明分数具有的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不是绝对的,整体发生变化,部分量也会发生变化。

  三、应用提高,反馈练习

  师:我今天很佩服大家,通过自己的探究,再认识了整体,归纳了分数的意义,深入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是怎么样。

  1、选一选,在□里面画√。

  2、分数小游戏。理解整体不同,具体数量对应的分数不同。

  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说出这位同学占同桌、一小组、一大组、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师:都是同一个人,可是为什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师: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谁能解开谜底?4人小组交流后反馈。生1:和前面一样,因为整体不一样。生2:虽然都是同一个人,但是我们各组的人数不一样,所以同一个人所对应的分数就不一样。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就是因为整体不同,相同数量所对应的分数也不同。

  3、先说说下面每题把谁看作整体,再说说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1)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2)我们班有1/4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4、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

  你是怎么找的2/3的?都是找的2/3,为什么个数却不同呢?个数不同,为什么都表示2/3呢?5、拓展提高。

  小红看一本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它的1,第二天看了剩下的1。她两天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4

  4

  如果不一样,哪天看的页数多些?

  师:有两个1/4它们的整体是否相同?(不一样,第一个整体是这本童话书,第二个整体是剩

  下的。)所以它们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否相同?(不一样)怎么写解题过程?(学生语言描

  述。)

  质疑(语言描述好复杂,有没有什么好的解题方式,能让我们简单明了的就理解了呢?)

  学生先独立解决,再4人小组交流讨论。

  思考:这道题目画图的关键处在哪里?什么画图方式更适合这道题目?

  师:用画图的方式,这道题目简单直观的就解决了,这种图形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叫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我们解决较复杂问题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并且解法简捷。以后同学们都可以多多使用。

篇九: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时间

  教材

  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学生分析

  公开课教案

  学科数学

  上课肖婷教师

  五年级上

  分数的再认识

  公开课

  册

  课题(一)

  课型

  第五单元

  第一课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整体。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意义,了解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单位。2、会找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指出分数。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课件、水彩笔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作一些适当的指导,已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请大家猜谜语,一个数分上下两部分,中间一条线。这

  个数是分数。

  2.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课件显示图形,学生说分数。

  教

  4.对于整体1的理解。

  学

  5.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流。

  过

  “整体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几个物体。

  程:

  二、探求新知

  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画一画,说一说

  1.学生先自己画。

  2.组内交流。

  3.选代表说

  4.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

  活动二:一个图形1/4的图形是▆▆,请画出原图形

  5.学生先自己画。

  6.组内交流。

  7.选代表说

  8.总结:1/4表示的意义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

  的一份”,所以整体1是四份同样的。

  活动三:拿出铅笔的1/2.

  1、拿出事先准备的铅笔袋,取出所有铅笔的1/2.

  2、学生自己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1/2.

  3、交流所得。

  4、全班汇报交流反馈。

  5、提出疑问:为什么都是拿的1/2,可是拿出铅笔的数量却不

  同?

  6、学生回答,总结: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

  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同时,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体会分数具体所表示的意义

  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数学书上64页练一练的第2、3题1、让学生先完成。2、全班订正交流。

  再次体会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师:今天你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获得知识。

  唐僧让三个徒弟去摘水果,摘回来后让他们拿出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借助有趣的情景,再所有水果的1/2,孙悟空和沙悟净都拿出了4个水次让学生了解到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创果,只有猪八戒拿出了3个水果。唐僧认为是猪也是不同的。新八戒偷吃了,猪八戒很冤枉,你能为他洗刷冤屈练吗?习

  分数的再认识(一)

  板书简单、明了

  板

  3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

  书

  4

  设

  计

  课

  整个过程教师不能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后

  反而且,还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

  思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点拨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

  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做到了不仅关注

  实现知识技能领域目标,更加关注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篇十: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小学郭亚磊

  2014.11.28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

  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

  数的相对性。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猜分数。(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1/6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1、平均分;2、一个圆是一个整体,

  一个长方形是一个整体。

  1

  3、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能用表示吗?为什么?

  3

  通过检查同学们学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的世界,让我们共同享受分数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课。(一)、说一说。

  3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4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63页上的三幅图。教师强调: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表示,一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二是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三是把多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二)画一画。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2.引导画一画:这两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1,那你能猜测

  4

  出这幅完整的图案吗?大家拿出方格纸,试着画一画。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画得图案展示给大家看?

  3.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都是由八个正方形组成的。)老师课件出示淘气、笑笑、奇思的画法。

  归纳:一个图形的1是两个小正方形,所以原来的图形只要有8

  4

  个正方形就可以了,图形的形状可以不同。(三)看一看,想一想。1、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

  程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动画课件)有一天,师徒四人走着走着都觉得饿了,唐僧就让三个徒弟分别

  去摘些果子来充饥。这师兄弟三人毫不怠慢,立刻驾云而去。不一会儿就都回来了。唐僧特别高兴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全部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结果孙悟空拿出了4个桃子,沙和尚拿出了4个鸭梨,猪八戒拿出了3个苹果。唐僧不高兴了,认为猪八戒准又多吃多占偷偷留了一部分自己吃。猪八戒大喊冤枉,孙悟空和沙和尚也一起作证,说这次真的是冤枉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能帮助猪八戒解释清楚吗?

  2、小组合作讨论。⑴师:请同学们根据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二分之一所对应的整体分别是什么?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分别是多少个?⑵分别用圆圈代表苹果、三角形代表桃子、长方形代表鸭梨,在小组内带着以下3个问题摆一摆,议一议。想一想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是怎样拿的?他们各自的果子总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说才能帮助猪八戒说清楚,让唐僧心服口服?3、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最后教师演示课件。

  4.小结。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幸运闯关第一关:选一选。

  (

  )

  (

  )

  (

  )

  (

  )

  (

  )

  第二关:圈一圈,填一填。

  (

  )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第三关:说出下面每一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1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4

  2、我们班有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4

  四、你知道吗?(介绍分数发展史)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用嘴巴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分数。时

  间在缓缓的流逝,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用筹表示分数。过了

  很长时间,在公元八世纪时,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又过了400多年,

  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古阿拉伯人用一根横线将分子和分母隔开,分数

  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学生在了解分数发展过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反思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思考题: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

  1,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

  4

  4

  吗?请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整体

  对应的1

  2

  8

  4

  8

  4

  6

  3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教学反思: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十一: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P>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通过举例,逆推,比较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本学期通过学习又认识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很多新朋友,结识新朋友,莫忘老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老朋友,(板书:2),认识吗?(唤起学生

  5对分数的回忆)三年级时,我们对它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还有很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的再认识(一))

  老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帮助同学们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你们的预习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就合作探究。看一下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学习要求:1.组内交流,完善学案,将学习成果展示在

  黑板上。2.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

  要求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二、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置性作业中的三个大问题,并用红笔完善自己的学案,然后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准备汇报。教师巡视,留心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三、交流分享师:各组同学都准备好了,开始我们今天的交流分享。哪个小组想就第一个问题和同学们交流?课件出示:

  问题一

  3表示什么,请举例说明。(在卡纸上画出来)4要求:清楚美观

  我认为分数的意义是:

  各组将自己组研究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借助同学们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画的图画

  1

  讲解.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刚才第一小组在举例子的基础上概括了分数的意义。

  第2小组还能对各种例子进行分类,使我们加深了对整体的认识。(课件出示分数的意

  义,整体二字变成红色)老师这也有一幅图,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3来表示呢?(课件4

  出示:12个同样的正方形,分散任选9个涂上阴影)。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我们的会场上,这个小组有5名同学,每名同学占这个小

  组的几分之几呢?全班平均分成了5个小组,这两个小组占几分之几呢?大家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吗?谢谢这组同学的交流。刚才我们重点研究了用分数表

  示整体的一部分,那给我们分数表示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推知整体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第二,三题。哪个小组想和同学们交流第二个问题?

  屏幕出示:

  问题二

  一个图形的1是4

  要求:清楚规范我发现:

  ,画出这个图形。(在卡纸上画出来)

  各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这个图形的1是2个方格,就是说一份是2个方格,4

  整体是4份,也就是8个方格。同学们画的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由8个方格组成的。

  老师看到同学们画的图,也特别想参与其中,这是老师画的图,(课件演示一个阶梯形图案)可以吗?大家看看像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踏着知识的阶梯,攀登科学的高峰。

  谢谢这一组的同学,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交流?屏幕出示:

  淘气,笑笑和奇思玩分笔游戏,他们各自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1,2

  结果淘气拿出了1支,笑笑拿出了2支,奇思拿出了4支。他们拿出

  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我发现: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他们都拿出铅笔的1,但他们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2

  拿出的铅笔数也不同。推想出他们的总数后,发现总数越多,它的1就越多,总数越少,2

  它的1就越少。2老师有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于同一个分数,它在表示具体数量是,它的

  多少是确定的吗?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谢谢第五小组的

  2

  交流。师: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交流,大家对分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呢?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的呢?师:看到数,想到形,这种方法数学上叫数形结合。(板书:数形结合。)我们从逆向的角度从部分推出整体,这是逆推的方法。(板书:逆推方法)。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对分数的认识更深了,而且还掌握了很多学习的方法。下面就

  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四、拓展提升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答题的游戏,闯过3关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数学小明

  星。来看第一关。屏幕出示:

  1.和小组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1版面用于广告宣传。4

  (2)我们班有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4

  (3)人的脚长大约是身高的1。7

  (4)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

  3

  哪个小组来闯第一关。小组选出代表汇报。看来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今天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来看第二关。屏幕出示:

  1.选一选

  2.辨一辨

  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的3,小军的身高也是他爸爸的3,那么小明和小

  5

  5

  军的身高相等。()

  3.做一做

  警察叔叔在案发现场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大约26cm,聪明的小

  朋友们能帮警察叔叔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3

  学生组内交流,汇报,说思路。师:看来学好分数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接下来看第三关。屏幕出示: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妙想捐

  5

  5

  献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还有妙想还可能比奇思少或者和奇思相等。刚才同学们为了说的更清楚运用了什么方法?三关都闯过的同学都有谁?你们就是今天的数学小明星。不知不觉我们这节课已经

  过去了9,聪明的同学们算算我们这节课还剩多少时间?10

  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看来同学们这节课都有很多收获,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说了,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学案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源于数,量源于量,而分源于分。”有关分数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

  4

篇十二: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P>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诸佛庵镇中心小学陈俊

  一、依纲据本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第一课时。关于分数,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安排了分一分、比大小、吃西瓜这些内容。学生已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些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为后面学习、运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一个“再”字,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涂一涂、拿铅笔、说一说等活动,体会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主要是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课前需要准备相应的课件、三盒铅笔(数量分别是8支、4支、8支)、每生一组方格图

  “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质疑评价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涂一涂、拿铅笔、说一说等活动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教法的选择则以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达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把本课教学预设为以下几个程序: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非常必要。所以此环节安排了3个内容:①猜谜语。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复习旧知环节。用母子两边分这个谜语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数;以十五只吊桶打水引出分数7/8,复习它的读写。顺势进行内容②7/8表示什么意义、③随课件回忆曾经学习的分数知识。课件所演示的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分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之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再一次来研究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4个活动来再认识分数,达成教学目标。1、找整体。通过回忆我们发现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

  均分成若干份。此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把谁平均分,谁就是整体“1”;2、涂一涂。方格图有三个:3格、6格、、9格。通过涂色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虽然都是1/3,但所涂小方格的具体数量是不同的,也为下一个拿铅笔活动埋好伏笔。3、拿铅笔。三位同学分别拿出自己手中铅笔的1/2,可拿出的铅笔数量却是不同的(此时依此板书拿出的铅笔支数)。这里引发冲突,可请学生猜测原因,到底是拿错了还是每个人的铅笔总数量不同呢?经过讨论交流,然后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板书对应的铅笔总数),发现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在这之后进行第4个环节说一说:从刚才的涂色和拿铅笔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完善得出结论:整体“1”不同,相同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板书结论)。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以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寻找总结什么是整体——涂出不同整体的1/3——拿铅笔猜测整体——交流归纳得出结论”的一个体验的过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铺垫,步步深入,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这里也分4步进行:1、比一比。小明和小刚都看了各自手中那本书的1/3,谁看得多呢?课件与课本原图相比有所改动,他们手中的图书部分被遮盖了,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对结果进行充分的猜测,已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2、画一画。以上根据整体和对应的分数可以知道具体数量,那么根据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可以找出对应的整体。这时课件显示:一个图形的1/5是个正方形,你能画出原图形吗?并将学生画出的不同的原图形展示在黑板上,一方面开拓了思维,另一方面也能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3、想一想。这个环节其实是对结论的拓展和逆运用。情境是:如果以自己为具体数量,你能说出自己可以用哪些分数

  表示?如:我占我们家人口数量的,占我们小组人数的,占我们班级人数的……想一想为什么1个人能用那么多的分数表示呢?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整体不同,同一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如果具体数量相同,但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4、试一试(作为机动处理):甲筐苹果的1/5和乙筐苹果的1/4一样重,你能判断哪筐更重一些吗?其实也是由部分还原整体,但部分相同,但所表示的分数不同,所以对应整体就不同了。

  (四)、全课小结,评价体验

  1、课件展示课本中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分数的来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总结:你能用一个分数表达一下自己的收获或作一下评价吗?用分数作总结,进一步感悟分数的意义,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本课从新知的引入到应用再到拓展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能主动地去观察、猜测、发现、验证,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力求体现现代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的观念。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三个注重:

  1、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乐趣。

  2、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3、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应用。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刘有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一)第63和64页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本节课结合教材种问题串的设计,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及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够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但整个四年级没有安排分数知识的学习,到了五年级,学生再次认识分数,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分数意义范畴扩展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对他们而言,分数的意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展开充分的交流,主动探索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画一画3/4表示什么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2.在已知一个图形的1/4,画出原图形以及拿笔的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不例外,但还必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展示台、分给各小组的不同数量的铅笔、数学书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概念1.出示三组涂有阴影的不同的图形,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都是2/3?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表示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单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二是多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三是多组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2/3的不同表现情形,感知分数意义。】(二)活动探究,理解概念

  1.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启发结合上面复习思考:能表示出3/4吗?想一想,尝试画一画。展示有代表性的三个例子,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是3/4。对比三组图形,思考:三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可以表示出同一个分数3/4,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整体是哪种情形,单个图形、一组图形还是多组图形,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就可以用3/4来表示。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5)加深理解: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①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②我们班有1/4的男生喜欢打篮球。③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3.【设计意图:在复习过1/4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展示对比不同的画法,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从而再次理解分数的意义。】2.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word/media/image5.gif活动二: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word/media/image6.gif先提出问题,在学生探究前,引导其想象:原图形是由几个组成的?

  学生动手,独立画出原图形。展示有代表性的图形,交流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几种画法的形状各不相同,可以吗?小结。不管画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都是由四组二连方组成,每组二连方看成一份,即整体的1/4。【设计意图:这是上一个问题的逆问题,先让学生想象原图形的样子再动手画出图形,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再让学生交流想法,为学生打开了思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由部分推知整体,从逆向的角度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活动三:拿一拿,和同伴交流。四人进行拿笔活动。要求:拿出各人所有笔的1/2。1想一想:该怎样拿?2猜一猜:拿出的数量会怎样?3学生动手拿笔。小组汇报拿的结果,师板书数据。观察各组数据,思考:都是拿出所有铅笔的1/2,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同?

  小结:整体不同,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加深理解: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拿出1/2的铅笔,通过“先想一想怎样拿”和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在猜一猜、观察、比较、验证等活动中,逐步明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识到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三)分层练习,巩固概念1.64页练一练第二题独立完成。汇报,并说说理由。3.64页——5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5,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同桌先交流想法。指名回答并举例说明。【设计意图:数学学科的课堂练习是课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举例说一说。《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的第一课时。对于学生而言,分数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一个“再”字,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在初次接触这节课的时候,只是觉得应该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但对于“怎么进一步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再一次重新阅读教材和教学用书,并且与三年级教材进行横相对比,我逐渐明白北师大版教材确实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太大了:“再认识”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分数的意义,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我感觉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启示和不足:

  启示一:在这节课当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包含了能不能、对不对等口头语言,以后我会减少这些重复、无效的问题。

  启示二:要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让他们自己对知识不断地吸收完善。

  启示三:要有实践空间。一幅好的水墨画,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同样,在研究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

  启示五:新课的练习题不必太难、太深入,不仅占用时间,还让学生失去信心。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再认识一》这节课的教学感想,通过教学设计给我以许多新的思考,很不成熟。但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满信心迎接挑战。

  《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

  2、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在三年级,学生已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些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运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本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这个“再认识”,我想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整体

  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在“说一说”、“画一画”、“圈一圈”及“想一想”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会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解释所得结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再建构;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学情

  在三年级,学生已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五年级的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语言积累较丰富,表达已有条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理解知识需要动手操作,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开展讨论、准确表达。

  学法:在“说一说”、“画一画”、“圈一圈”及“想一想”的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性学习。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分数旧知。师:你们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吗?(预设)生:这三个图形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2,1/2,2/6。师: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预设)生:前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这两个图形大小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理解整体“1”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相同,为整体“1”不同的情况作铺垫。)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3活动1。(1)独立想一想,并自己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2)小组交流并填写表格。(3)引导学生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进一步补充说明“一个整体”的含义。

  师:同一个分数,当对应的整体发生变化时,部分量也会跟着变化,看来还有许多关于分数的知识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就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说一说”,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的含义,即分数意义中的整体,可以是单个图形,也可以是多个图形,还可以是多组图形这三种情况,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感知当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的量也不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预设)生1: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个□。生2:这个图形一共有8个□。……(3)引导学生画出原图形。师: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4)投影展示结果:(5)观察画法,质疑:三个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6)小组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解释所得结果。(预设)生:三种画法都是正确的。(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设计,给予学生充分探究、质疑、讨论及表达的平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本环节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突破重点。)

  2.拿出你所有铅笔的1/2,与同桌交流。(课本P63活动3)(1)想一想,你所有铅笔的1/2是多少支铅笔。(2)看一看,你拿出的铅笔数和同桌的一样吗?(3)小组内再看看,交流你们的看法。(4)指名学生用语言准确表达思考的过程。(5)引导小结:当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三)练习思考,巩固提升本环节的练习巩固,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三个层次。1.课本P64练一练1、2。2.课本P64练一练3、4。3.课本P64练一练5.(设计意图:新版的教材在以前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所以选择的教学情景、习题资源都很好。本课的练一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五个练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针对性强,能让学生充分巩固本课知识。)五、说板书设计本课板书如下:分数的再认识(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相同。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实例概括出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意义,使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如课额伊始,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复习分数,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画一画、拿铅笔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如“在魔方中找分数”、“拿铅笔”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

  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尾,介绍了分数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我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学习跟改进的地方:

  1、对于情境的创设,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个学生兴趣不大的情境,导致了学生一开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没有注重课堂的生成,容易忽略与学生的有效对话。当学生出现更精彩的回答时,总是没能及时抓住有效生成,进行灵活处理。这也是我课堂教学能力一直没法提升的一大因素。

  每一次的备课、磨课、开课都是一场艰辛而又漫长的体验,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成为教学道路上的一次收获与成长。此次的开课,让我更加清楚而又深刻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所在。教如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总结经验,认真改进,并向身边的优秀老师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反思长春市九台区兴隆中心学校庞洪侠在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启迪智慧——“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朱德江课堂写真你认识分数吗?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顺着“认识”这个话题进入了教学。“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几个分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几位学生分别说出,,,等分数,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分数。教师又让几位学生说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吗?谁先说说表示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出示一个正方形、8个西瓜的图片等让学生说、的意义,几位学生都能正确地说明这些分数的含义。如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把8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在两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谁来画一画,分一分”。大约有七、八位学生举手。一学生上来分,把西瓜图中8个西瓜平

  均分成了四份。这位学生分完后,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不同的分法,教师让这位同学又画了一下,画法与前面的学生不同,也是正确的。教师又追问:“这里把什么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西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让学生说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小结并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

  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笔,现场组织活动,准备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拿铅笔。

  “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教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位学生回答。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醒说,全体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讲台上。

  讲台前的两位学生打开铅笔盒,认真地数着,一会儿,两位学生都高高举起了铅笔,其中一位学生举着3支铅笔,另一位学生举着4支铅笔。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教师问。

  “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不一样。”“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这是为什么呢?谁拿得是正确的。”多位学生先后举手回答。

  “会不会数错了。”一位学生一副疑惑的样子。

  “数错了?这也有可能,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教师没有马上作出评价。

  这位学生上来把两盒铅笔数了一下,判断两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

  “看来,没有数错。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教师重复了一下问题,并提出了要求。

  学生开始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在巡视,并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约2分钟后开始组织全班交流。

  “我们认为两盒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他们两盒铅笔的数量是不同的,我猜一盒是9支,另外一盒是12支。”两位学生的先后发表意见。

  “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认为是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不一样,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吗,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师再次问全班同学。

  没有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就请台上的两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教师又出示一幅图文型的情境图: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你的观点是什么,告诉你的同桌。”教师说道。

  学生同桌交流后,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两本书页数相同,那么是一样多的。如果两本书的页数不同,那么看的页数就是不一样多的。”一位男生作了一个假设。

  又一位学生很快接上回答,“不一样多,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一本书厚,另外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它们的也不一样多。”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在这个情境中,‘书的页数不一样多’这个信息是通过图的形式告诉我们的,我们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数学信息。”教师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其实,第一位同学的想法也是对的,他是作了假设”。

  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都是看了一本书的,但是看的页数不一样多呢”。

  “因为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多,所以一本书的也不一样多。”

  “如果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整体不一样的话,那么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这位学生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教师也及时进行了表扬、总结。

  教师又出示一个纯文字型的情境问题:六一儿童节,小明和小芳去买书,小明用去了自己所带钱的,小芳用去了自己所带钱的,小芳用去的钱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请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

  “无法确定”。一学生说。

  “我也认为无法确定,因为没有告诉我们小明带的钱是多少、小芳带的钱是多少”。又一学生站起来回答。

  “无法确定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追问。

  “如果小芳带的钱比小明多,那么小芳用去的就多;如果小明带的钱比小芳多,小明用去的钱也就可能比小芳多;如果他们两人带的钱一样多,小芳用去的钱就比小明多。所以,我认为是无法确定。”刚才这位学生继续回答,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

  “这位同学分成几种情况来考虑,分析得很全面、也很精彩,你还想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吗?”教师好像还没有满足,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

  “假设小明带了100元钱,那么他用去的钱就是20元;假设小芳带了10元钱,那么他用去的钱就是4元,这样小明用去的钱就比小芳多。”这位学生刚说完,另外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也想举个例子,如果他们都带了20元钱,小明用去的钱就是4元,小芳用去的钱就是8元,这样小芳用去的钱就比小明多。”全班同学再次给予掌声。

  “你们听明白了吗,他们在用什么方法来说服我们。他们两人其实都用了举例的方法,有时举个例子能把复杂的事情说得清楚些,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又给予了评价与引导。

  估一估,选一选

  在完成了一个“涂一涂“的练习后,教师出示了几道选择题,让学生估一估,再选一选。

  题一:一段圆木的是,这段圆木是下面三段中的哪一段?

  ①②③

  出示题目后,教师没有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请学生先把自己选择的结果写在本子上,并准备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我估计一下,选择第二段。”一位学生先说了自己选择的结果。

  教师又请了一位学生,“我也选择第二段,我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圆木比上面这段短,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教师追问。

  刚才这位学生继续回答,“因为一段圆木的是把一段圆木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不可能比整段圆木长,这样第一段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再看第二、第三段,第三段平均分成三份,一份明显比上面这段要长,而第二段我估计一下,应该差不多正好分三段。”

  学生讲完后,看其他学生没有不同意见了,教师又进行了小结、评价,“刚才这位同学用了估计、排除等方法得出了结论,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这几幅图或实际的物体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先估计、再量一量验证的方法。”

  题二:一群蜜蜂的是,这群蜜蜂是下面哪一群?

  ①②③

  教师简要地读了一下题,仍让学生先把想法写下来,再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三位学生进行了分析,教室里又响起了两次掌声。

  “我选择的是第二群蜜蜂,是10只。我想,一群蜜蜂的就是把一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现在2份是4只蜜蜂,一份就是2只蜜蜂,5份就是10只蜜蜂。”

  “我是从下面去分的,第一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有4只,所以不是。第二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每份2只,两份就是4只,所以就是第二群。”

  “我是先估计的,再分一分。看看第一群太多、第三群太少,再看第二群,算一算正好。”

  “你的想法也不错,先估计、再验证,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教师评价道,然后又作了小结,“刚才我们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了结论,说明我们对分数的理解又加深了。刚才的分析非常精彩,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

  找分数

  进行了课堂总结后,课的最后,教师又组织了找分数的活动。教师创设了一个“一位学生站起来”的情境,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

  学生先后说出了“全班人数的”、“小组人数的”、“大组人数的”、“会场总人数的”、“全年级人数的”、“全校人数的”、“兰州市人口总数的”等,过程丰富多彩。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最后,教师再次提问让学生思考。

  “因为总数一直在变化。”、“因为整体“1”是不同的,所以分数也就不同。”几位学生先后回答。

  整节课在学生思考、讨论的余音中结束了。

  课例点评:(北京教育学院张丹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胡光娣)

  用自己的一生追寻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学,是朱德江老师的追求。确实,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大的智慧,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尽量成为与学生智慧碰撞、智慧分享、智慧共生的过程。无疑,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朱老师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了解学生是启迪智慧的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启迪学生的智慧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际上,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而且由于现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不再是一张白纸。这就要求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要尽量与实际的教学起点吻合。

  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是启迪智慧的保障

  智慧的生成需要思维的充分参与,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这包括思考什么,如何思考,直至深度思考。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到一定阶段后,广大教师越来越认同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

  就本节课而言,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思考是逐渐深入的。当学生发现都是,但铅笔的支数不一样时,他们最初的想法是有人数错了。在亲自核对无误后,他们的思维受到了挑战,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发现是因为“总的支数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在讨论“看的页数不同”的问题中,学生体会到“整体不一样的话,那么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难得可贵的是,在讨论“谁用去的钱多”的问题时,学生不仅能根据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解释这一问题,而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举例、或者假设、或者分情况讨论。

  这一切源于朱徳江老师有价值的教学行为。朱老师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在“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还想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吗”的语言中,学生的思考得以层层深入。还有,课堂上朱德江老师适时的追问、适度的延迟判断、适当的总结引导,促进了学生的反思和学生之间的学习,特别是对思考问题方法的点拨,不满足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

  从中学习如何去思考。的确,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学习数学绝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成为运用数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适应未来生活的人。

  三、促进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是启迪智慧的关键

  智慧的获得离不开对所学内容的真正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无疑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理解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决不等同于会背诵一些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朱徳江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的讨论,使学生借助具体的操作体会“整体不一样,部分就不一样”;“估一估,选一选”的活动,使学生借助图形进一步阐述自己对分数的理解;“找分数”的活动,使学生借助身边的事物,具体应用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为学生理解分数提供了机会,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个性化的表达和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路中,我们不难得出,学生确实对分数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需要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设计好的数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本节课几个活动好就好在,它们通过不同形式,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去研究分数、应用分数,无论是操作、图形还是身边的事物,无论是体会、估计还是寻找,既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分数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估计能力等的培养。

  一节课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追求完美的,一节课也很难完全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但我们还是能从这节课中看到师生思维充分的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唤起、激发、升华。

  启迪学生的智慧无疑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必然是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也将得以全面体现,教师事业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我们看到,朱德江老师选择了这一追求,并正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实地前进着。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2022年第11期

推荐访问: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再认 教案 分数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画草莓教案大班(大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

2美术教案设计意图(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

32023年小学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一年级(19篇)(精选文档)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

4最新小班安全教案玩具不能放嘴巴里(优质14篇)(范例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

5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优质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

62023年最新美术教案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心得体会(优秀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

7狼和小羊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

8秋冬校园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秋冬校园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基层干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言材料要以设立全民国家...

9大班健康教案及反思(通用14篇)【通用文档】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

102023最新幼儿园拼音e教案大班(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