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24-04

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有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关键词】中国 古代文学 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的审美观以及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

一、诗歌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诗经》中的“国风”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一。以创作方法而言,《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一)根据音律特征的不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概念)

(二)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当然这是后人的总结,以后世的眼光看,诗经当然是诗歌,例如国风,就是各地的民谣。但在文学尚未独立前,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前,人们并不把《诗经》当做纯粹的文学作品看,而是当经来读的,属于经学的范畴,这从《诗经》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得出。什么是经?传统的解释大致有三个:一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讲“经,织也,言‘经’可以经纬天地”;二是班固《白虎通》中讲“经,常也,言经所载的为不易之理”;三是刘熙《释名》“经,径也,言经典所示,乃人生之正途。”经,是不变之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什么是不变的呢?“天不变,道亦不变。”天是不变的,人尊天而行的大道也是不变的,因此,记载这些大道的书籍文字就是经,是不变的,孔子说“诗言志。”,显然经并非文学,《诗经》是经,也是讲道的。我们常说“诗三百”,本来篇目为311篇,其中六篇有题目无内容,故《诗经》存目实际为305篇,举其成数,称诗三百。其收录的诗歌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诗经》三体:1、风:周南、召南、十五国风(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2、雅:雅有正的意思,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的音乐看成正声,多与宗庙祭祀有关;3、颂: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等。从中可以了解周的历史的重要片段,所以《诗经》也可以说是历史。章学诚说“六经皆史”。秦汉前期没有史学,当时人了解历史,主要来自经书,如《春秋》《尚书》《诗经》等。

《诗经》的六义与三义:

六义:风雅颂——从诗的内容特征讲:

1、风: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雅:正也,明白正大,反映朝廷生活的雅乐。3、颂:容也,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与神明。

赋比兴——从诗的表现形式讲。

1、赋:直言其事(直述)2、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3、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联想)

三义:钟嵘《诗品 序》以赋比兴为诗的三义。

《诗经》的句式:

四言为基本形式,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杂长短句型,如三言,五言,六言,七言。

四言为主,发展到五言和七言,这是后来的事。

孔子论《诗》的作用:

“可以兴”:兴者,起也,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诗言志。”,这是诗的抒情性。

“可以观”:观者,外见也,事象也,政治风化的得失。记述事物,反映现实,给人借鉴。这是诗的现实性。

“可以群”:群者,群体也,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别人,使发生共鸣作用。这是诗的感染性。

“可以怨”:怨,讽刺也。用以劝谏,扬善抑恶。这是诗的劝诫性。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感情中和,不失其正,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性。

“可以多识物名”:使人多认识鸟兽草木,这是诗的描写性,也是以此来获取知识的途径。孔子论《诗经》,多从道德伦理上讲。因此《诗》被后人称为经书。

《诗经》与方言的关系:

关中方言曾为官方语言的几点证据

1、《诗经》最初用各种地方方言传唱,后经过编辑时是士大夫加工的,采用的方言是统一的雅言。

2、《诗经》语言内部的同质性是经过考证没有疑问的,所以在《诗经》三百篇内部,并不能考见当时方言歧义情形。

3、雅言:《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雅”字借“夏”,夏是当时西周王畿一带的用古名。所以,当时的“官话”即是王畿一带的方言,也就是周王室所用的语言。当时或后来经典著作都是用雅言写的,如《论语》、《易传》。

4、二雅:《大雅》、《小雅》都是周王畿的诗,西周王畿在今天陕西中部。

5、《诗经。国风》是按产生地域分篇的。包括18个地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东周)。郑,魏,唐,秦,陈,桧,曹,豳,雅(西周)。鲁,齐。

二、唐诗

唐代,近体诗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中国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发展变化经历了“乐府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组合。

唐诗的分期,用元人杨士宏的《唐音》,分为四个阶段,即:初、盛、中、晚时期,一般称为“四唐”。

初唐代表人物有:王勃、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等。

盛唐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

中唐代表人物有:白居易、元稹、李贺等。

晚唐代表人物有: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

唐诗重格律,论其缺点,则为格律所限,较古代为拘束,但在抒情以及表达意,感物寄志上,更自由而超越前人,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唐诗讲意境,更胜前人。如用《诗经》作标准的话,也可以看出唐诗还是注重用比兴方式。

唐诗众多,唐诗人众多,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也众多,李杜是众多的高拔者,因此,说到唐诗,不能不说李杜。

李白的诗歌中想象,风格飘逸,多主观兴趣,具有浪漫情怀。凭借天才写作,故韵高而风清,其诗无迹可寻,因此,李白的诗歌,欣赏者多,但要学李白的风格,很难,因为李白的诗歌大多流露的是个人的性情,直抒胸怀,不受拘束,李白的诗律诗相对少,古风多,这不是说李白不擅长写律诗,而是律诗毕竟过于讲究格律,限制性比古风大,对于张扬性情,多少还是有所制约。有的人可欣赏,不可学。不是不可学,是学不了。格律可以学,性情如何学呢?

杜甫的诗歌重刻画,情感沉郁,多记载事实,揭露现实,凭学力,功夫深厚,写作规矩分明,自己就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后人多学杜甫,因杜甫重规矩,规矩毕竟是“有”,至少有个入手处。杜甫的近体诗方面的成就超过李白,元稹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但客观地说,二人都是以性情写诗,都深得诗中三昧,诗歌不作无病生吟,都是性情的流露,不同的是,二人各自的性情不同,用功不同,方向自也不同,但各自特点都极为鲜明,《沧浪诗话》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这只是说风格问题,并不以此论高低。

诗至唐朝而各体具备,直至今日,论古诗都不超过唐人格调,唐诗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乐府,应有尽有。这里只是简单叙述唐诗的一些基本情况,要想欣赏唐诗,或者学习近体诗的写作,还是要以多读为主,《全唐诗》太多,尤其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通读《全唐诗》也很困难,但至少应该读一读《唐诗三百首》,这是清代孙洙选编的,共六卷,通过对唐诗的精审,分量适当,能概括唐诗的全貌,因此流传甚广,直至今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三、宋词

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到宋代,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成为可与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苏轼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作家。词由于长短句适应了人的情感的变化起伏,所以在表情方面更能表达人生情感的细腻。词依词牌写作,词牌的要求是固定的,所以又叫填词,依据词牌填写。词有不同的词牌,也就是词的乐谱,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字数、句法、声韵。词按其长短不同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小令短,一般不分段,称为单调;中调以上两段成一首的称双调;长调有多达三、四段合成一首的。词的分段,称为阙。双调分两阙,称上半阙、下半阙,多至三、四阙的称第一、第二、第三阙等。

宋代有代表性的词家:

北宋:范仲淹、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等。

南宋:辛弃疾、陆游、范成大、姜夔、朱淑真等。

其中提到了宋代两大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后人对李清照并不陌生,李清照见于书籍记载的较多,她的诗词传世的也多,朱淑真则较少。朱淑真是钱塘人,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侄女,生于书香门第,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博览成名,和李清照一样,善画,通声律,工诗歌,她的词多发幽怨之思,多情场失意之作,但风格婉约,语句自然。如: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元曲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史,他认为中国戏曲萌芽于先秦的巫祝,起源于北齐的歌舞剧。(北齐因兰陵王高长恭而有假面舞)。关于戏曲的发展,除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还有近代徐慕云的《中国戏剧史》。唐代有梨园戏,傀儡戏,到了元代,有杂剧、传奇,至明清,杂剧、传奇继续演化,长生了昆曲、梆子、皮黄、京剧等。

曲有散曲和戏曲之分。散曲有小令和套数,小令一般是单调,每个曲子只有一首,只用一个曲牌,与词类似;套数则合单调若干套,可以由几支甚至几十支曲子组成,又称套曲或大令。杂剧分为杂剧和传奇。杂剧是一套或数套曲调而杂以科(表演)、白(所说)演唱故事;传奇则再增加更多套,也以科白演唱故事。元代的杂剧一般以四折为主,可加楔子,一般不能超过四折,如《窦娥冤》、《西厢记》等。传奇突破了这个限制,多则可达四五十折,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有五十五折之多。

曲又有南北之分:北曲是在词的基础上用北方腔调歌唱的,所以称北曲,用北曲写成的戏剧,当时通称杂剧,如董解元的《西厢记》,(这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不同)。南曲是在北曲的基础上,结合并继承南戏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以南曲为主写成的长篇戏剧,称为传奇,如高则诚的《琵琶记》。

五、小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所以,小说和戏曲,由于不受重视而发展较晚。至元、明、清时代,小说和戏曲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继出现,如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戏曲《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世界许多著名的小说媲美。

朝代的更换有时也确实给文学带来了兴衰变化,汉之盛在赋,唐之盛在诗,宋之盛在词,元之盛在曲,上文已经涉及。再以唐、宋两代诗文的创作而论,随着本朝之内时间的推移,都有一个从渐盛到极盛再到渐衰的发展过程。其中似乎存在着与朝代兴衰有关的某种原因,值得我们注意。

推荐访问: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学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