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4-05

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中国新农村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广西环北部湾建设应更多地关注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的农渔村建设。本文在调查研究广西环北部湾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特色的几种少数民族新农渔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新农渔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发展模式

[作者]廖国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研究员;廖翠荣,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2-0175-010

广西环北部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及下属各县居住有壮、瑶、京三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这些主要聚居于农村的少数民族,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较为滞后。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在的地区却具有丰富的海洋、山林资源,沿海、沿边、沿江等地缘优势,形成了独特的“靠海吃海”、“靠边吃边”、“靠山吃山”等经济文化类型。近年来,环北部湾的一些民族地区依靠海洋捕捞、边境贸易、特色种植、现代农业及旅游开发,已经走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广西环北部湾少数民族新农渔村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及其道路

(一)“工业强村,穷村变成工业园”的大皇后壮族村模式

广西南宁市的武鸣县,位于广西中南部,距南宁市区仅37公里。它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广西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县城。大皇后村地处该县西南4公里处。该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当时称为“城西村”,后传说村里出现一名明末皇后并葬于此,因而改名为“大皇后村”。该村属于丘陵地带,总面积达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水田350亩,旱地1650亩,水果350亩,鱼塘2500亩。2006年,全村分为4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70户农户,总共约1490人,全部为壮族覃氏族裔。

几百年来,大皇后村民很多是靠喝粥填肚子,因而外界曾戏称大皇后村是个“大落后”村,所以多年来该村一直默默无闻,可谓“春风不过大皇后”。但是近年来大皇后村声名鹊起,富裕之风吹遍全村,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该村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共建示范村之一,该村的村委主任覃贵宗同志还被光荣地推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1、工业强村,穷村变成工业园。

1996年,大皇后村党支部受到江苏省华西村以工业致富的启发,以“工业强村”为目标,兴建大皇后村工业园区。以租赁、承包、出让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多元化投资兴建企业,吸引外来企业进驻园地。十年来,大皇后村开发工业园地总面积约2000亩,占全村土地利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武鸣县三大工业集中区之一。到2002年,已有皇后淀粉化工厂、圣康制药厂、八桂纸业等6家工厂落户园区。

2、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

大皇后村具备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村民很早就有养鱼的传统。1993年村党支部提出了“科技养鱼富村”的思路,如今已建成一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种植业在村里仍占一定比例。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种植有木薯1500亩,稻谷760亩,玉米310亩,花生686亩。2006年,“广西首府信息第一村暨百乡千村万户上宽带”工程启动仪式在大皇后村举行,在南宁市政府和电信局的帮助下,村里已有82户安装了宽带网,使农民上网查阅、交流各类农业信息成为可能。该村被评为“广西首府信息第一村”。

3、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早在1992年,大皇后村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还不足800元,到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996年的3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5万元。现在全村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农户有l户,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100多户,占全村三分之一。

收入增加后,大皇后村的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改变了过去“房子乱建,垃圾乱堆,猪牛乱跑,蚊蝇乱飞”的“四乱”现象。到2006年,全村建有楼房298栋,拥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420多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程控电话、手机。自来水入户率、农户生活用电率、有线电视入户率、村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率均为100%。

4、村风和谐,党旗高扬。

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村里还利用集体经济积累,先后投资100万元,进行了村道硬化、沼气入户、改厨改厕;还投资120多万元装修村办公楼、卫生室,建成了戏台、灯光球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科技咨询室,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等设备,购置了图书、订阅了报刊。

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是组织学理论、听报告,增强班子的改革意识和改革的紧迫性。二是组织党员外出参观考察,增强班子的改革欲望。三是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全村72名党员除病残党员外,每人都掌握1至2门致富技术,全村100%的党员户收入都高于全村平均水平。为把村民都引上致富路,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双带”活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党员的“双带”活动不仅收到良好的致富效果,也使党员得到村民们的尊重与爱戴。

(二)“特色农业富村,能人带动香蕉种植产业化”的那桑壮族村模式

那桑村位于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西北部,全村共辖13个自然村、34个自然小组,2006年全村有1508户、6266人,其中壮族5906人,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落。那桑村距离大寺镇4公里,南防(南宁至防城港)三级公路(省道$218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那桑村耕地面积4045亩、水田3303亩。历史上,那桑村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桑养蚕为辅。1998年那桑村开始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种植香蕉,10余年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香蕉种植经验和技术,成为有名的香蕉生产基地。

那桑村2006年人均总收入达3850元,为全国文明村、农村电教科技示范村、自治区青年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经济示范村。该村现着重发展香蕉产业,2006年全村香蕉种植面积达3150亩,年产香蕉8200吨,人均0.5亩,占耕地面积70%,仅香蕉一项人均年收入1800元。

1、经济能人带动了优质香蕉种植的产业化。

那桑村种植香蕉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起初只是散户散株种植,香蕉品质偏低,种植技术较差,产量较少,经济效益低。高产优质的香蕉产业能在那桑村形成,得益于上级政府的引导和经济能人的试验精神和榜样作用。李仕有是那桑村最出名的香蕉种植经济能人,现年32岁,壮族,中共党员,1996—2005年任那桑村委会文书和村主任等职务。他1998年开始种植香蕉,既出于为自己家庭增加收入的目的,更是以村领导的责任感探索一条能为村民树立榜样的致富之路。10余年间,

推荐访问:北部湾 渔村 广西 几种 少数民族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