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4-05

对智慧农业的看法10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对智慧农业的看法10篇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农业的兴衰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智慧农业的看法10篇,供大家参考。

对智慧农业的看法10篇

篇一: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农业的兴衰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各类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肉等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不强、产业不适宜等问题,使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普遍应用,智慧农业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标志着智慧农业快速发展。

  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智慧农业的概念根据《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主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传感技术,利用其技术可远距离操作、诊断、灾变预警等,之后根据出现的情况,结合专家库进行会诊,建立可视化通讯以及农业服务模式,对农业达

  到精准监控,改善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扩充农业专家知识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等,实现农业生态的绿色化、标准化、网络化以及全智能化发展。

  相比传统农业,智慧农业包括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遥感技术、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云计算为载体,实现精准、智能化决策和远程控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智慧农业技术特征

  智慧农业是包括智能化的监控、监测、实时图像和视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智能监控录像等设备和智能报警系统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土壤养分、光照强度、温度、植物营养成分等,而且能精准获取作物生长的实时数据,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调控依据,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利用决策系统中农产品的具体信息(物流和农产品的生长信息),可以提高农产品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精细化、高效化、专业化、数字化。

  3、智慧农业主要应用领域3.1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农产品智慧生产管理主要体现在种植、养殖等环节,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结合环境生产要素,如水、肥、气、热等作物生长环境,而且结合专家系统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简单化、现代化,是逐步将农业生产升级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监测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提供理论依据,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如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工厂化育苗等。在养殖方面有智能孵化器、智能养殖场,均是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逐步由智能化替代人工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意义非凡。3.2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和新型通信技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追踪及质量监督管理。精准获取农业基础数据和质量监管信息,通过可视化汇总和分类,实时有效了解数据的变化和农业形势,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指标,为做出决策和及时了解关键信息提供了可靠、精准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反馈,为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及技术支撑,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

  全链条可追溯。3.3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及经营服务

  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使经营者不仅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物流环境和物流损耗,而且能借助云计算、5G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销售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科学决策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流与消费者需求情况,精准匹配,快速地应用于农产品物流销售决策中,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打破了传统的市场关系,解决由于空间、时间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宣传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带动乡村消费、乡村旅游,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并科学运用,对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4、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充分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低成本、智能化、简便化、协作化、可视化、整体化、经营开放化等方面。智慧农业不仅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可实现智能生产差异化以及服务领域综合信息服务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升级;以国家宏观信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活动进行决策,通过帮助农民把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对农产品市场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引导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农业不断发展。

  例如:种植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位置等运用自动高精度播种,根据作物生长耗水规律及营养规律等运用自动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均实现全程自动控制,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控制。

  无人植保机的运用,实现了绿色防治病虫害及精准喷施,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及人工成本。

  在养殖业中,环境监控、定时定量投食、智能化除粪、疾病预防、安全屠宰和质量溯源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轻松实现。因此,要从关键技术的突破、社会共识的达成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入手,推动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5、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5.1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的支持。从国家层面到省市级层面,从省市级到乡(镇)级层面,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特点,进行了区域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精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5G技术等正在应用于各个农业生产管理及经营领域。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过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制约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5.2主要存在的问题

  5.2.1缺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管理人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生产规模偏小,经营范围单一且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水平偏低,高学历人才在农业领域严重匮乏,但智慧农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人才素质、专业领域、设备、信息等均有较高要求,而我国主要的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严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出。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以老年人和儿童、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农业信息化接受度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思想认识不足,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5.2.2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推广能力不足我国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处于发展中,研发投入不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未能建立统一的体系,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落地转化。一方面,农业需大量长期投入,农业科研进展相对缓慢,无法在

  短期内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大,地域差异明显,没有形

  成高效分类的运行体系,在实际推广中没有统一标准,致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5.2.3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自然信息和市场信息是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是农户之前由于信息传播时效慢,来源单一,传播链条长,无法精准、及时、准确获取多方农业信息,导致盲目种植农作物,无法与市场同步,并作出科学决策,导致农产品产值偏低。二是政府与农户之间信息的传播层级多、链条长,农户与政府、专家、市场等互动信息少,系统建立缓慢,无法有效对接。近年来,农村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但农村交通设施、网络服务以及物流条件、加工储藏等环节依然较弱,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效利用和发展。5.2.4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目前很多农村农业耕地设备相对落后,仍然采取以往的耕地方式,小型机械、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施较少,且我国传统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耕地类型多复杂样,如分割的农田、坡地、梯田等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农业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价格昂贵,农户无力购买,在灌溉实施方面仍然主要依靠水渠,采用传统的漫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高效节水的喷灌、滴灌等仅在局部地域建成。因此,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

  展。6、加快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6.1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动力,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设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要加大政策指导、资金投入、物资的集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支持智慧农业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全方位、多渠道加大智慧农业宣传力度,出台奖励政策,进而鼓励农民主动创新,发展智慧农业。

  同时,加强农业院校与产业间的无缝衔接,定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逐步完善农民的专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农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并带动企业及相关人员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队伍中,为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6.2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提升影响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内生动力。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单元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产业对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智慧农业发展。6.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学科合作,更需要统筹规划。必须通过现代信息媒介,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互连和共享,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运算等技术,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质量。政府应加大投入,提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6.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升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引水、蓄水、灌溉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绿色灌溉。加快农业机械设备的生产及成果转化,增加市场投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管理。

  

  

篇二: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关于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农业的兴衰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各类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肉等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不强、产业不适宜等问题,使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普遍应用,智慧农业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xx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标志着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农业的概念根据《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主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传感技术,利用其技术可远距离操作、诊断、灾变预警等,之后根据出现的情况,结合专家库进行会诊,建立可视化通讯以及农业服务模式,对农业达到精准监控,改善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扩充农业专家知识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等,实现农业生态的绿

  色化、标准化、网络化以及全智能化发展。相比传统农业,智慧农业包括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遥感技术、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云计算为载体,实现精准、智能化决策和远程控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技术特征智慧农业是包括智能化的监控、监测、实时图像和视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智能监控录像等设备和智能报警系统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土壤养分、光照强度、温度、植物营养成分等,而且能精准获取作物生长的实时数据,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调控依据,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利用决策系统中农产品的具体信息(物流和农产品的生长信息),可以提高农产品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精细化、高效化、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农业主要应用领域农产品生产智能管理农产品智慧生产管理主要体现在种植、养殖等环节,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结合环境生产要素,如水、肥、气、热等作物生长环境,而且结合专家系统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简单化、现代化,是逐步将农业生产升级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监测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提供理论依据,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化程度低的问题,如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工厂化育苗等。在养殖方面有智能孵化器、智能养殖场,均是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逐步由智能化替代人工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意义非凡。

  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农业基础资源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和新型通信技术对农产品资源进行追踪及质量监督管理。精准获取农业基础数据和质量监管信息,通过可视化汇总和分类,实时有效了解数据的变化和农业形势,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指标,为做出决策和及时了解关键信息提供了可靠、精准的数据信息,并实时反馈,为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及技术支撑,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及经营服务农产品物流销售管理使经营者不仅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物流环境和物流损耗,而且能借助云计算、5G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销售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科学决策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流与消费者需求情况,精准匹配,快速地应用于农产品物流销售决策中,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打破了传统的市场关系,解决由于空间、时间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宣传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带动乡村消费、乡村旅游,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并科学运用,对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充分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低成本、智能化、简便化、协作化、可视化、整体化、经营开放化等方面。智慧农业不仅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可实现智能生产差异化以及服务领域综合信息服务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升级;以国家宏观信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活动进行决策,通过帮助农民把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对农产品市场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引导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农业不断发展。例如:种植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位置等运用自动高精度播种,根据作物生长耗水规律及营养规律等运用自动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均实现全程自动控制,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控制。无人植保机的运用,实现了绿色防治病虫害及精准喷施,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及人工成本。在养殖业中,环境监控、定时定量投食、智能化除粪、疾病预防、安全屠宰和质量溯源均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轻松实现。因此,要从关键技术的突破、社会共识的达成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入手,推动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受政府的支持。从国家层面到省市级层面,从省市级到乡(镇)级层面,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特点,进行了区域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精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5G技术等正在应用于各个农业生产管理及经营领域。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过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制约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要存在的问题缺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管理人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生产规模偏小,经营范围单一且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水平偏低,高学历人才在农业领域严重匮乏,但智慧农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人才素质、专业领域、设备、信息等均有较高要求,而我国主要的农业从业者老龄化严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出。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以老年人和儿童、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农业信息化接受度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思想认识不足,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推广能力不足我国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处于发展中,研发投入不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未能建立统一的体系,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落地转化。一方面,农业需大量长期投入,农业科研进展相对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运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大,地域差异明显,没有形成高效分类的运行体系,在实际推广中没有统一标准,致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

  自然信息和市场信息是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是农户之前由于信息传播时效慢,来源单一,传播链条长,无法精准、及时、准确获取多方农业信息,导致盲目种植农作物,无法与市场同步,并作出科学决策,导致农产品产值偏低。二是政府与农户之间信息的传播层级多、链条长,农户与政府、专家、市场等互动信息少,系统建立缓慢,无法有效对接。近年来,农村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但农村交通设施、网络服务以及物流条件、加工储藏等环节依然较弱,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效利用和发展。

  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目前很多农村农业耕地设备相对落后,仍然采取以往的耕地方式,小型机械、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施较少,且我国传统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耕地类型多复杂样,如分割的农田、坡地、梯田等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农业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价格昂贵,农户无力购买,在灌溉实施方面仍然主要依靠水渠,采用传统的漫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高效节水的喷灌、滴灌等仅在局部地域建成。因此,我国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

  加快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动力,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设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指导、资金投入、物资的集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支持智慧农业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全方位、多渠道加大智慧农业宣传力度,

  出台奖励政策,进而鼓励农民主动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同时,加强农业院校与产业间的无缝衔接,定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逐步完善农民的专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农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并带动企业及相关人员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队伍中,为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提升影响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组建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内生动力。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单元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产业对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学科合作,更需要统筹规划。必须通过现代信息媒介,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互连和共享,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运算等技术,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质量。政府应加大投入,提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升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引水、蓄水、灌溉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绿色灌溉。加快农业机械设备的生产及成果转化,增加市场投入,加强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

  现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管理。

  

  

篇三: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推广智慧农业的重要意义

  智慧农业不同于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比拟高级的阶段,它集互联网、GPS、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技术而一体,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管理与控制,对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有着重大意义。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无线传输设备的使用,农田信息能够实时自动传输到农业管理人员的眼前,实现了农民和农田的有机互联,进一步通过标签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仓储和运输,实现食品平安的有效监控,实现食品平安,同时农田信息的获取和联网还能够实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方便区域管理,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2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显着提高了传统农业的管理水平,在农业生产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报送,为农作物大田生产和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不仅可获得作物生长的最正确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3智慧农业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平安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应用电子标签、条码、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托普智慧农业云平台

  智慧农业云平台包括“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专家在线系统〞、“农企ERP系统〞、“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政府系统〞、“仪器之家系统〞、“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

  其中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的,可单独运行,又可组成大的系统平台,相关功能如下: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种植、养殖生产环境和动植物本体的信息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并将监测信息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效劳器上,以便进行存储、追溯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同时可以对各个大棚设备、灌溉设备等农业设施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化调节温度、湿度、养分等生产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病虫害等灾情损失,减少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平安,确保绿色有机。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含整个智慧农业的全流程跟踪管理,是主干道,涉及农户、合作

  社、生产企业、农资供销商、产品销售商、政府和消费者,贯穿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种植养殖过程管理、采摘收割、加工、储存、运输、上市销售、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追溯平台涉及到的各子系统为智慧农业的某一环节效劳,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即时传送到追溯平台,最终在追溯平台上进行全流程的展现,实现“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专家在线系统针对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进行远程诊断和咨询解答,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为农业龙头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生产主体提供全程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效劳,亦可与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对接,及时通过智能或智能终端向农户推送农技知识,特别是病虫害防范知识。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农企ERP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出品的存库、销售、结算信息化

  管理,统计分析和核算生产效益。数据通过接口与溯源系统对接,可通过溯源系统对生产过程的投入品进行追溯。

  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网上订单销售、线下物流发货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电商平台与溯源系统

  的交互,可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公信力和消费者的参与度,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平安生产的良性循环。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政府监管系统

  作为政府部门新闻、通知、公告等信息文件发布和管理平台,同时对各种生产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形成报表,提供应政府监管部门或集团公司管理层分析和决策之用。

  仪器之家系统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对纳入到平台内的各种无线仪器进行远程管理,可以远程设置各种物联网仪器设备的采集信息、采集时间段、采集频率、等运行信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节能节电。智慧农业移动客户端

  方便农户、合作社、企业、消费者、政府监察人员,通过智能、手持终端等设备查询云平台上的数据或接收系统推送的信息,以及相关农产品溯源信息,是农产品溯源系统的终端级应用。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托普农业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大棚种植而言,单靠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耗力费时,并且存在难以防止的人工误差。托普物联网系统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与预设值作比拟,有不相符合的情况那么启动相关设备调节温室温度。

  托普物联网技术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智能化调温、精细化施肥,可到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

  系统组成局部介绍:

  设施农业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正

  确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2、设施农业视频监控系统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大棚内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各园艺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人生产情况,有了这个“千里眼〞,管理人员可以做到远程轻松监控、管理作业生产。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3、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设定温室内各种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当环境信息到达预先制定的条件时,自动启动温室内的相关设备,到达节水,省电,省人工,更省心。

  可修改欢送精品Word

  4、远程管理系统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上物联网系

  统,通过上的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设施环境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方便灵活管理。

  5、软件展示平台托普农业物联网软件平台不只是一个操作平台,而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体系,是用户在实现农业运营中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实现信息智能化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篇四: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孙雷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7(000)005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孙雷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智慧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智能化运行的新经济形态,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和同步发展的产物。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既能补“短板”,又能实现“弯道超车”,还能创造新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业部制订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2013年启动了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发展智慧农业列入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阶段看,发展智慧农业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智慧农业的手段可以改造和优化农业供给侧,强化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促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体系的建设,实施农产品生产精准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安全优质绿

  色农产品销售,满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二)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竞争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高企,发展智慧农业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智能机械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提高,从而增强本市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和高水平的发展。(三)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产业链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先行者尝到了甜头,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积极性。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时涌现出一批以提供智慧农业系统为主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一批有志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农二代”、返乡农民工甚至“海归”青年纷纷加入智慧农业实践的行列。由此可见,发展智慧农业正当其时,势在必行,特别是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利用相对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优先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完全有可能的。近几年来,上海在农业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农业。2016年初,上海市委提出对上海“三农”工作要新认识、新思考、新定位后,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经过调研认为,上海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发展智慧农业,把智慧农业与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一起作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写入了《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一)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向智能发展上海作为农业部三个区域试验工程之一的地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企业应用为主体,制订了《关于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上海农业物联

  网示范工程。光明集团在米业公司推进粮食作物“产加销”物联网示范工程,建成了10多万亩粮食生产大田,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辐射20万亩粮田。粮食生产从耕种、开沟的GPS定位到田间管理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再到粮食生产与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数据的互通与共享,实现了农机、农资和农业用水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使用,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上海祥欣畜禽养殖公司东滩养殖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生猪饲养模式,实现猪场生产单元内视频监控功能、全封闭猪舍内智能化温控功能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功能,极大改善了猪舍环境,提高了仔猪成活率,有效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企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二)推进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促进食用农产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运用智慧农业的手段,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是首选之举。上海市农业部门利用条码、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在全市200多家园艺场、专业合作社,共6万多亩绿叶菜生产基础,建立了地产绿叶菜安全生产质量可追溯系统,实时记录绿叶菜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用药、灌溉、收获、农残检测等信息数据,建立电子化田间档案,对绿叶菜出场时农残检测数据实行在线实时联网监管,并与加工、出库、运输、销售等环节数据相关联,实现了绿叶菜安全生产可追溯管理。上海还在全市推广应用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管理系统。一头从外省市调入的生猪,相关检疫的信息从产地到本市道口,再到屠宰场,屠宰后猪肉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终端,都能实行全过程监管。(三)建立完善涉农信息化监管平台,促进农业管理向高效透明发展这是上海信息化在农业系统运用最早的领域。通过建立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较好解决了农业补贴资金不透明、虚报冒领、层层截留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公开补贴资金超过150亿元,涉及农户近30万户和合作社(农业企业)

  3500多个。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立后,全市9个涉农区、5个中心城区的6个镇,全部乡、镇、村、组的农村集体资金数据全部录入监管平台,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市农村66.5万份土地承包合同(占总承包农户数的99%)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以各乡镇土地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2016年运用信息化手段,全市共有976家承包地进行了交易,涉及面积9.57万亩,交易金额2.59亿元。(四)不断推进“农民一点通”升级换代,促进为农信息服务向便民灵活发展上海农业部门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通过与上海银联、东方网等合作,研发了“农民一点通”信息服务平台,全市每一个村都有一台操作简便的终端设备。农民如果遇到农业生产中技术难题,可以足不出村,运用农民“一点通”,向本市相关的农业专家进行咨询。近年来,“农民一点通”技术通过升级换代,不断扩大为农服务领域和项目。现在,农民只要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农民一点通”上扫一扫,就可以缴付水、电、煤(燃)气费,交通卡查询及充值,火车票、飞机票在线预订,市级三甲医院的专家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批为智慧农业发展服务的农业科创企业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批适合上海农业特点的大田、水产、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的农业专用集成传感网络设备,在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方面有新突破。该公司研发的农用无人遥控自巡航飞行器,把无人机技术与农业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农田地理信息获取、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以及大范围农事作业监测,为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技术高度融合,构建了智慧农业云平台,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项目已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上海生物电子标识公司在微电子和微机械领域攻克难关,实现生物电子标识微小型封装,研发的系

  列动物电子标识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上海华测导航公司,利用我国北斗导航技术,开发了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NX100、NX200,产品已在本市多个地方进行推广应用,粮食播种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得到农民一致好评。然而,上海智慧农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技术和应用来讲,还处于有限的感知和传输,简单的思考和决策,一定范围和领域的推广及应用。智慧农业所涉及的产品性能、质量还不够稳定,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高、看好而不卖好。在农业科研方面,对农作物生长模型和规律研究还不够,农业大数据的利用还不够。智慧农业的行业标准尚需研制和统一,专业人才紧缺。针对上海发展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技术瓶颈,上海农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围绕跟踪世界智慧农业发展新趋势,力争局部技术领先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实施方案,坚持科创兴农,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一)制订上海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2013年,上海市农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制订印发了《关于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已明确了上海要在“十三五”重点发展智慧农业。为此,要组织力量对前几年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同时,要对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业物联网的异同进行分析,对标国际上智慧农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查找本市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差距,提出未来一个时期上海智慧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搞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还要制订符合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实际的实施方案或三年行动计划,不断破解智慧农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促进本市智慧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构建上海农业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农业标准规范体系近几年来,本市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兵把口”,农业信息化项目往往自成体系,信息资源相对分散,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智慧农业的统筹发展。为此,上海农业部门要实行市区联动、部门融通、信息互通的方法,建立上海农业大数据中心,提供集中统一的计算资源,支撑各类农业信息平台及系统,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提高基于数据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水平。按照“增量先行”要求,加快建设数据统一开放资源共享标准规范,强化组织领导顶层设计、专家和创新团队建设。(三)切实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力度近几年来,本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一批智慧农业的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全局来看,还处在试验阶段,项目分布成点状,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尚不明显。同时,相对农产品销售环节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领域实行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相结合难度更大。为此,未来几年要把发展智慧农业的重点放到粮食种植、蔬菜生产、水产养殖和畜禽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上,加快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养业、农机作业、植保防治等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逐步构建信息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精确化、智能化水平。(四)营造有利于智慧农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上海初步构建了智慧农业技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体系。在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310项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中,上海已有63项成果,其中硬件设备有27项,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36项。但是,与国际发达水平相比,上海智慧农业技术水平还处于跟踪先进技术阶段,许多应用技术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好在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大环境和大背景非常有利于智慧农业的

  技术创新,上海农业部门要调整优化对农业科创活动支持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智慧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发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与耕作植保实际的专用传感器产品,形成从传感器研发到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开展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学习、知识表示、人工神经网络、分布式智能系统研究,更好地指导大田粮食种植、蔬果栽培、水产养殖和畜禽生产,体现智慧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智慧农业的发展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难免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从技术层面上讲,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决定了智慧农业的技术水平。从发展的全局来看,也有一个地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急需从国家层面重视和解决制约智慧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尽快形成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促进“四化同步”有重要意义,切实解决认为智慧农业超越了发展阶段、智慧农业太“烧钱”、我们有的是劳动力等不正确认识,下决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还要解决部门之间由于认识不尽一致,导致相互配合和支持不够的问题,充分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同化同步”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二)统一全国农业智能化系统的标准现阶段智慧农业使用硬件设备、元器件大都是现成技术,进入农业领域后,技术对象发生变化,必须要有相应技术调整与完善,应当制定相关的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相关设备元器件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新开发的农业智能化产品也需要有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三)加大智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要制订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科研与推广规划,不断解决技术瓶颈与难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产业的科研与推广体系,为发展智慧农业

  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应用为主体现阶段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支持,但未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变“要我用”为“我要用”。(五)制订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智慧农业初期投入较大的实际,农业部门要抓紧研究相关支持政策,要把支持智慧农业列入支农惠农政策的重点范围;实施项目补贴制,减轻企业初始投入负担;对相关技术服务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予以支持;可以考虑将智慧农业的硬件设备列入农机专项补贴范围。要增加对科研及推广应用的经费投入,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广泛使用智慧农业的新技术,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开辟新天地。(本文系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孙雷2017年3月9日在农业部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篇五: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当今时代下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

  展趋势

  摘要:我国在建设智慧经济的过程中,智慧农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智慧农业是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及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从而实现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一名大三的在校生,即将要面临实习,为了能够对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进行完善,对当今时代下智慧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提出了智慧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各大高校都在将培养大学生智慧化的思维方式当做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为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输送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我国的智慧农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同时也已经和物联网结合在一起。智慧农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的智慧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调整,很快就能实现全面提升。

  1.当今时代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

  1.缺乏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偏远,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农村人口都选择到城市中谋生,导致农村的人口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依然留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女性,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

  对信息化农业生产的认识也不充分。另外,我国对农民的现代化教育系统也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民的专业教育,很难培养出职业农民,再加上农村缺乏专业的综合性管理人才,这对智慧农业的构建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智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核心力量,所以在我农村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缺乏专业的综合性管理人员已经成为限制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国家必须加强对这一现状的重视。[1]

  1.缺乏完善的科研体系

  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对智慧农业缺乏重视,所以智慧农业的科研体系一直不能得到完善,即便已经研究出了科研成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农业生产力,严重影响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并未根据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构建系统性的科研体系,虽然已经设立多个科研机构,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办法,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分工,各个科研机构之间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小型的科研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重复,浪费了很多资源,但是大型的科研课题单靠一个科研机构很难完成,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共同合作,正是因为科研机构不能进行有效合作,所以大型的科研课题也一直没有提升日程。其次,科研机构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所以研究出的成果也不能得到良好的推广,这就意味着科研成果在转化成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中缺乏大规模的生产数据当做参考意见,科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检验,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准确性。

  1.缺乏先进的基础设施

  现如今虽然智慧农业已经开始进行发展阶段,但是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仍然是非常落后的基础设施,更加谈不上机械化的农业设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我国有些农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道路建设也不够完善,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甚至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有些农村用于农业生产的牲畜一般都是在家庭中圈养,牲畜禽舍也没有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基本上只能维

  持正常的照明和取暖。我国还有很多地区仍然没有建设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光方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会使土地资源中的养分严重流失。除此之外,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价格较高,市场上的投放量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在加上政府也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一些个体的农户根本买不起专业的机械设备,严重影响了智慧农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1.当今时代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1.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

  政府管理部门要在各个方面给予智慧农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并且还要从多个维度对我国的智慧农业进行推广和宣传,同时还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能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自主创业。其次,加强对示范农业基地的构建,这样就能够为农业智慧的推广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并且还要组织先进的生产力到示范基地进行实地参看和学习,促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最后,国家的各个高校也要着重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将培养职业农民的重任纳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规划中,将培养职业农民的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吸引高校的毕业生能够回到农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2]

  1.对系统性的科研体系进行完善,推动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政府管理部门要增加对建设智慧农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为科研体系的完善提供强大的支撑,这样才能构建系统性的科研体系。各个科研机构之间也要进行相互沟通,确保科研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重复,各个科研机构之间还要在合作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另外,我国农村的农业技术退工工作也要进行创新,并且还要积极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线上的交流平台。农业推广人员与基层的农业生产人员接触较多,所以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推广形式强化农民对智慧农业的认识,并且还要将先进

  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后,推广人员在基层还要负责对农业成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农业生产的数据进行全面搜集,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可以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促使科研人员根据基层群众的需求对科研成果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下智慧农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虽然智慧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境,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全面的完善措施。最为一名高等院校的大三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所以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创新模式的学习,离开学校之后要投入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颢.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以新疆额敏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2(6):92-93.

  [2]赵文,李孟娇,王芳,王静.探析国外主要农业推广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09):134-137+196.

  

  

篇六: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3篇

  物联网下的智慧农业发展论文在传统农业中,灌溉、施肥、喷药,农民全凭经验和感觉。而如今,在智慧

  农业中,农作物浇水、施肥、打药时间,农作物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酸碱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做到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在监控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有关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土壤污染和土壤pH值等方面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帮助农民抗灾、减灾[1]。在智慧农业中,可运用物联网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采用物联网,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智慧农业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增收、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智慧农业1.1智慧农业特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传统农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业资源不足、普遍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种类需求多样化等诸多问题使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智慧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资源的最大节约,它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时间,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地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

  境效益双丰收。1.2智慧农业系统架构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系统由前端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传输系统、远程监控系

  统、数据处理系统和专家系统组成[3]。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负责农业环境中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视频等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无线传输系统主要将前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在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时采集视频信号,通过电脑或3G手机即可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温湿度等参数和进行远程控制调节。数据处理系统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专家系统根据智慧农业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帮助进行决策,以解决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

  2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新生事物,是多学科技术的集成。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行业的前景看好和企业的大力投入,物联网产业正飞速的发展,并渗透进每一个行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以及科技、应用会和物联网产生交叉融合,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方向的转变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2.1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目前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等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和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无线自组织网络,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巨大智能网络[5]。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6]。它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原理和实质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

  信息,再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2.2物联网架构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以下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2.2.1感知层采用各种传感器,如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来获取作物的各类信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射频自动识别,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7]。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2.2.2传输层传输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农业领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是由监测区域内随机分布的大量种类繁多的微型传感器组成,它们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迅速自行组网,对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动态信息进行采集、计算和处理[8]。由于可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大面积监控,单个节点成本低,使得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于农业领域的信息采集工作[9]。2.2.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例如在农作物大棚或园区,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作物实时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收集每个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整个监测区域的信息动态显示,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调温控光等操作,对异常信息进行自动报警。2.3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案例对土壤水分及其变化的监测是生态、农业和水土保持等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10]。蔡镔等[11]针对棉花茎杆直径变化的测量参数,结合Zigbee无线传感

  器网络技术设计了棉花精准灌溉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无线监控网络和远程数据中心2个部分组成,给出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开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并给出了软件流程。该系统使人们随时获得棉花作物精确的需水信息,并实现精准灌溉。由于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该系统解决了有线通信方式存在的难以扩展、难以升级等问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扩展灵活等优点。赵玉成等[12]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提出在农田土壤肥力监测领域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方案和思路,实现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土壤肥力监测相结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标。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土壤肥力监测,可实时、动态地测定土壤中养分和肥料的含量,从而有效地指导施肥,使肥料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土壤肥力信息的监测、采集与处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土壤肥力监测,分布在农田土壤中的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与汇聚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监测的实时性、可靠性,且实施成本较低廉,性价比高,维护简单,节点的扩展也非常容易,提高了农田作业中土壤肥力信息采集、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滕红丽等[13]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作物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在ZigBee协议和CC2530芯片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软硬件设计,实现了作物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为作物产量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在农业温室环境下,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可对温室内外环境进行自动检测、显示;可按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多因子综合调节与控制;还能对温室内各环境因子的数据长期存储,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为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积累丰富的资料数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温室环境测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且系统开发成本较低廉,性价比高,维护简单,节点的扩展也非常容易,提高了温室环境下农作物种植环境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14]。朱伟兴等[15]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保育舍环境可视化调控系统,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将舍内各保育床及周围设备组成无线网络系统,系统依据分布于各保育床内的传感器获得的环境参数,精确调节各保育床内的小气候环境。通过WIFI无线技术将服务器与IN-TERNET无缝连接,使用户端延伸并扩展到猪舍及室内设备,实现环境与设备之间,环境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性能稳定,信息无线采集、环境自动调控及远程可视化调控均达到实际需求,

  适合保育猪舍环境智能化精准管理,可应用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牲畜养殖中。王文山等[16]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了果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将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三部分,研究了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无线组网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在山东栖霞果园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顿文涛等[17]针对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体系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食品监管及食品追溯。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食品产业链数据、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体系,对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监管,能有效加强食品安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北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卫星监测来收集国家土地利用信息,然后再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处理,最终实现了大范围内的农业统筹规划管理。近年来,我国运用GIS、传感器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技术,通过WSN与无线通信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农田状态信息,在作物施肥、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土壤养分监测等农田信息采集、管理,以及农业环境变化和农业污染监测等方面都使用了GPS定位技术[18]。

  3结束语智慧农业取代传统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各类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同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篇七: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1,智慧农业概述2014年我国提出了“智慧农业”这一新概念。智慧农业是智

  能农业专家系统的简称,一般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5S”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三农”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集约化,从空间、组织、管理整合现有农业基础设施、通信设备和信息化设施,使农业和谐发展实现“高效、聪明、智慧、精细”和可持续生态发展,是将科学技术融合在农业发展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4%;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以上等。

  2.2国外现状目前,发达国家如以色列、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设施农业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比较规范、产量稳定、质量保证性强等特点,形成了设施制造、环境调节、生产资材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使得农业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上市。2.3取得的主要成果2,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2.1国内现状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按照《全国农业农村信

  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今后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

  将从现在的35%提咼到50%,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

  速推进阶段的过渡。具体指

  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大棚温控技术的应用、田间种植信息化建设应用、农业用水灌溉应用

  3,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关键技术

  产品及集成体系成熟度较低、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缺失、有效的运

  营机制和模式尚未建立、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

  农业信息通讯设施严重缺乏;

  缺乏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

  农业使用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农业信息推广应用有待提高;

  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不够。

  4,我国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智慧农业”,推广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

  用,加快转变农业生产与发展方式,优先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

  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

  程,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

  全面提

  高农业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技术和生产

  方式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

  树立智慧农业的意识,转变农业发展的思维模式,由单纯的

  人工耕种转变为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重视农业发展目标设计,加强农业生产安全质量控制,加大农业信息技术支持和推广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5个方面:制定统一的物联网使用技术标准;加强智慧农业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使用者水平;加大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智慧农业科研投入。

  5、物联网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智慧农业萌芽于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大型农场为

  农业生产主体,既拥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又能将农业科技和信息科

  技充分融合,并且农业从业人员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

  这些有利

  条件使得智慧农业可以在发达国家中广泛普及。智慧农业发展经历

  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和规模应用期。

  不同于工业自动化程度,我国农业自动化、规模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基础数据也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民的素质总体而言还不太

  高,这些都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在未来的农业现

  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

  特别是

  解决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在

  农业领域的应用,正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

  释放出巨大的

  产业能量,它们能够在解决吃饱的问题之上,更让我们吃的更好、更健

  康。

  2012年以来,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目标逐渐明确。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趋于更加灵活,更加注重规范、品质、效率的新型农业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愈加成熟,智慧农业必将迎来爆发。

  物联网技术早已不是什么稀罕词,已经广泛应用在人民生活的各个领

  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以互联网为基础,由此延伸和拓展的物联

  网技术有了更广阔的技术基础。远到工业监控、城市管理、近到智能交

  通、数字医疗,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定位导航、智能家居,所依托的

  都是这由物物之间信息交换编织而成的物联网。

  而

  如今,这张大网也广泛应用到现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上,催进了现代

  农业的发展。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可以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上,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

  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智慧农业是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通过对温室内生产环境现场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过去靠人靠天的经验农业,转变为以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农业,这是观念的升级,也是质量、效率的质变。而人才短缺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人才储备和加大科研收入是解决目前解决智慧农业面临挑战的根本措施。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未来

  智慧农业注定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国家土地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差

  异较大,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对于智慧农业来说,能实实在在解

  决农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而作为农业企业来

  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针对企业现状、农业需求

  进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既要省时、省心,又要高效、快捷,

  这样的智慧农业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可想而知,我们将迎来一个由传统农耕不断转向智慧农业的未来。

  

  

篇八: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势在必行!我国智慧农业重点发展任务(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系列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等智慧农业科技取得了突破。

  然而相比发达国家,因起步晚、基础薄弱,我国智慧农业研发应用水平整体呈落后态势;

  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与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仍处于“跟跑模仿”阶段,落后先进国家10~15年;

  由于行业顶层设计缺失,各地区的智慧农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与科学布局。

  现阶段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较多关注概念解析、技术方法创新、技术产出效率测算、技术进展梳理、技术方案论证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入手,面向2035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线进行的前瞻性分析较为少见,尤其缺乏针对不同规模主体、不同产业类型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需要技术论证和应用实践都表明,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可实现农业大产业的精准布局、技术管控、提质增效,是解决农业生产

  效率低下问题的有效路径。例如,北京市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的蔬菜无人农场,通过蔬菜规模化生产全生长周期的无人化管理,平均减少人工投入成本约55%,分别减少水、肥、药施用量25%、31%、70%。我国要跻身世界农业现代化国家第一梯队,唯有加快部署智慧农业,推动智能装备替代劳力,根本性地提高生产效率。

  (二)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人多、地少、各地资源禀赋不均衡、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这是我国的基本农情,同时面临面源污染、疫病防控等压力。根据《2019年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报告》,我国1~3等的优质耕地占比仅为27%,基础地力贡献率约为50%,均比农业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从资源利用率看,尽管近年来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节肥节药行动,至2020年年底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已提高至40%以上,但相比农业发达国家仍有20个百分点的差距。此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与农业发达国家也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随着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城乡居民对优质、绿色、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食品制造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主体,受到投入品、环境、技术、经营主体机会主义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者、消费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公众对农产品缺乏信心。

  根据《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19)》,2019年城市居民食品安全感指数仅为0.4972,约66%的受访者在过去1年中至少经历过1起食品安全事件,而反映食品事故违法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确保国家食品安全,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食物需求,必须尽快构筑安全可控的农产品透明供应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管控,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亟需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尽快接近农业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小农户在我国农业经营中的占比依然较高,应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联农带农的作用,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大数据智能服务体系,让亿万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让小农户增收更有底气。(五)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批与智慧农业相关的科技项目和工程,推动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植物工厂、无人机农业应用等技术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系统层面之外的一些

  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如高端农业环境传感、生命信息感知设备被美国、日本、德国等企业垄断,大马力高端智能装备较多依赖于进口,动植物生长模型与核心数据主要来自美国、以色列、荷兰、日本等。

  随着农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智慧农业成为传统农业强国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我国应掌握发展主动权,注重并保持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短板”核心关键技术,开展集中攻关与示范应用,推动自主可控,提高国产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一)发展思路按照国家部署,从当前到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必须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针对农业“新基建”、智慧种养、智慧供应链、农业智能信息服务、智慧农业相关技术产业化等方向,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总体思路,开展重点建设。突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智慧农业的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论证实施智慧农业重大科技专项与应用示范工程。攻关农业传感器与高端芯片、农业大数据智能与知识模型、农业人工智能(AI)算法与云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智能感知产品、农业

  自主作业(机器人)智能服务产品等重点产品。推动高端产品在智慧农(牧、渔)场、植物工厂、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农产品智慧供应链等的集成应用示范,培育农业软件开发与智能信息服务、农业传感器与测控终端、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融合生物技术(品种选育)、信息技术(数字赋能)、智能装备(机器替代),建立以“AI+大数据+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为技术支撑、与农业强国发展目标相适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智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机器替代人力”“电脑替代人脑”“自主技术竞争力增强”三大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水平,强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篇九: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高质发展

  作者:暂无来源:《粮农智库》2020年第11期

  唐华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慧农业被视为继植物育种和遗传学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农业新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使农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阶段。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科技创新的新场景,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会催生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也会引发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创新。

  一、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高级阶段,是未来农业发展必然方向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技术代表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带动性、渗透性和扩散性。21世纪以来,人类全面迈进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正从传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全球农业发展进入智慧农业发展新阶段。智慧农业以信息知识为核心,将遥感网、传感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深入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精准化种植、互联网化销售、智能化决策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以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与电脑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既相关又不同。电脑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将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智慧农业则是实现全要素、全链条、全产业、全区域的智能化,不仅贯穿农业生产过程,还包括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农业服务等环节,这是与其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最大不同。智慧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所涉及的理论、技术、系统和装备更加综合和复杂。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农业资源环境制约、农业生产结构失衡和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等新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发展向精细管理、科学决策发展模式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信息化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管理服务和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近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都对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发展智慧农业是贯彻落实我国“四化同步”国家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有助于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农业的关键是数据,需要解决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三大问题

  数据是基础性战略资源,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从投入阶段贯穿到产出和分配阶段。智慧农业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全过程智能化,其实质是数据驱动。围绕“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智慧农业的组成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装备和集成系统,实现从数据到知识到决策的转换。每一环节都有其关键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这些理论、技术方法高度集成,形成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

  数据获取是智慧农业的基础。通过精准感知和数据采集技术创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信息采集技术体系,开展数据采集、输入、汇总、应用、管理技术的研究,提升原始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解决“数据从哪来和如何管”这一基础问题。重点是推进满足农业农村需求的专业遥感卫星研发,突破无人机农业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克农业生产环境和动植物生理体征专用传感器制造,实现重要农区、牧区的资源环境、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跨区域、全要素、多层次的数据采集;研发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突破“集中+分布式”农业农村资源资产一体化云架构、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

  数据处理分析是支撑。进行数据挖掘与智能诊断技术创新,构建农业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体系,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农业、大数据认知分析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解决“数据如何处理与分析”的问题。重点是开展技术攻关,集成农学知识与模型、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方法,研发动植物生产监测、识别、诊断、模拟与调控的专有模型和算法,实现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诊断;围绕农村数字化服务,加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关联挖掘、智能检索、智能匹配与深度学习等技术研发,满足农民对便民服务、电子商务等的全方位信息需求。

  数据应用服务是关键。通过精准管控与技术创新,构建数据赋能农业农村智能化决策与管理技术体系,加快行业管理与服务流程数字化改造,解决“数据如何服务”的问题。重点是加强农业农村专有软件与信息系统的整合集成研究,研发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与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可信追溯技术;加强智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创制一批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等装备,重点突破农业机器人、数控喷药、智能检测、智能搬运、智能采摘、果蔬产品分级分选等技术;进行数字农业标准规范研制,建立数据标准、数据接入与服务、软硬件接口等标准规范。

  三、智慧农业是复杂的系统应用,需多部门、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和集成

  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农业技术、平台和装备已经广泛应用到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不同领域,形成智能农田、智能牧场、智能渔场、智能果园、智能化植物工厂、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农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等新的产业发展业态。针对不同应用主体,形成不同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如小农户的智慧农业应用以信息技能培训、技术托管与装备共享服务、电商平台和小型智能终端应用等为主;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则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全产业链智慧化转型等应用为主。同时,围绕不同区域的产业类型和特点,形成不同智慧农业应用模式。如我国东北地区以规模化的大田精准种植为主、东南沿海以智慧渔业与智慧物流发展为主、西南山区以智慧特色农业发展为主。

  

篇十: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战略对策

  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产物,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

  但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高素质农民匮乏、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不力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农机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亟需我国政府、企业和农业相关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投入,助力我国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

  一、智慧农业内涵及其运行概述1、智慧农业内涵智慧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红利中探索出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是集集约化生产、智能化远程控制、精细化调节、科学化管理、数据化分析和扁平化经营于一体的农业发展高级阶段。智慧农业是智慧农业产业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可以从生产、营销、销售等环节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率,改变产业结构。

  智慧农业以智慧生产为核心,智慧产业链为其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撑。即使农业全产业链中的营销、物流、消费成为智慧农业生产的可靠的信息支撑网络,引导农业生产信息化决策、高效化生产、差异化服务。

  2、智慧农业系统运行概述智慧农业以智慧生产为核心,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科学化生产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具体运行如图1所示。通过“3S”技术、物联网技术利用多样、多源遥感设备、智能监控录像设备和智能报警系统监测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状况,利用科学智能的农业生产要素遥控设备实时遥控管理农产品生产状况,水肥药食自动投放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产品物流管理技术以及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根据智慧农业生产决策系统中的农产品具体需求信息、物流信息以及农产品生长信息,针对性地定向确定农产品具体采摘时间段(精确到小时)、采摘数量、物流情况以及农产品品质规格,降低农产品损耗,保证水果、蔬菜、水产品在消费时的鲜活度。

  二、国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目前智慧农业在世界各国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家,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创新科技应用方面都早已大规模展开并快速发展。现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智慧农业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地适宜创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也已形成并在日益完善(如表1),精准生产管理、节约人力物力资本、提高产能和质量也都在逐渐实现。

  1、政策方面国外的一些国家都早已不遗余力的出台、落地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来高位引导智慧农业发展。率先提出“精确农业”构想的美国,先后出台了6项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在信息、科研、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都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推进农业发展,为“智慧农业”及其产业链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农业资源匮乏、人地分配严重不足的荷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便开始推行农业保护政策,荷兰政府和欧盟一直坚持大额农业补贴,用以建设农业发展设施以及农业知识创新体系。2、科技研发方面农业发达国家也早已创建不同结构的农业科技研发系统,以适应性促进本国智慧农业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具体科技研发状况如表2所示。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研发系统组成主体多样化,但都基本以政府、高校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为重要主体,且政府为主要管理者、研发推动者,企业的重要程度各国略有不同,其他农业相关者紧密配合主要研发机构。

  3、科技创新应用方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完善的配套规章制度和专项资金池以推进农业科研技术快速应用于智慧农业的发展,当前许多国家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推广体系,并且目前各国科技创新应用成效显著。如,美国早已应用“5S技术”、智能化农机技术等形成了农业精细化、规模化发展的智慧农业生产线系统,帮助农场主精细化耕作并提质增效;日本也早已利用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远程控制等技术建立了个性化“网上农场”式农业运营新模式,使消费者可实时自主远程精准控制自有农产品生产,并获得理想的农产品。三、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职业农民的教育系统还未建立当前我国农村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留守农民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协调,年龄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以女性为主,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应用较少,现代化农业生产意识比较淡薄。

  并且我国当前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还未建立,新型农民培养机构少,培养过程走马观花,使我国现代职业农民难以培育,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匮乏,导致智慧农业的农村初创者和支持者较少,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且在我国农村本土化发展缓慢。

  因此,高素质农业生产管理人才匮乏已成为困扰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亟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系统。

  2、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由于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其培育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当前农业科研体系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科研进度缓慢且难以应用于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之中。首先,我国还未建立顶层系统化组织全国农业科研体系的组织部门,众多农业科研机构未成统一体系,没有明确的科研分工、合作指导以及沟通渠道,众多科研机构的小型科研课题重复,突破性的大型科研课题难以系统化合作完成。其次,由于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缺少统一指导和支持,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力度不够,使我国当前许多农业科技系统运行的标准参数难以根据大规模生产数据确定,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应用检验,导致一些智慧农业科研成果体系精准度不够,运行波动过于频繁。3、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我国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仍旧落后,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较少。主要表现为,我国当前大多农田道路都毁损严重,狭窄且坑洼不

  平,雨雪天气时泥泞不堪,甚至出现无法通车现象。多数牲畜禽舍的基础设施仅限于照明和取暖,其他现代化养殖设

  备几乎没有;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设施仅是简陋的水道沟渠,只能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所需的运输管道仅在部分地区建成使用,导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田土壤板结、养分流失。

  另外,由于我国农机设备的市场投放量较少、价格过高,且政府农机补贴较少,使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微型农业生产者无力购买,许多现代化农机无法走进农田。

  四、促进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1、吸引农业高素质人才,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物资、人力方面加大对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渠道媒体在农村全方位宣传智慧农业,调整农民文化水平、年龄、性别结构,鼓励他们主动创业创新。其次,充分发挥运营成功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农民定期参观了解智慧农业运行模式,深入学习如何建设管理智慧农业。最后,结合我国农业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拥有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优势,将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建立适合培训我国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长效教育机制,教授农民和青年学生智慧农业理论知识,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农业人才。

  2、加快完善农业科研体系,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强化政府顶层设计职责,加大农业科研体系的资金、物质和人才投入,统筹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业科研体系。促进农业科研机构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使农业科研项目井然有序地进行,减少重复研究,强化集成创新,并统筹兼顾智慧农业发展所需的各项高科技技术。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全国农业信息网上交流平台,激励农技推广人员充分利用其广泛接触农业生产者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尽职做好农技推广,促进土壤修复技术、数字化管理等技术的应用,广泛收集农业生产问题和生产数据为农业科研提供反馈,及时检验农业科研成果效用,完善农业科研成果的功能。3、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提档升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统筹兼顾引水、排水、蓄水、灌溉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实现节水灌溉、绿色灌溉、数字化灌溉。改善牲畜禽舍现状,推进通风、采阳、温控、清理垃圾以及饵料投喂自动化建设,建立全封闭式现代化种养殖舍棚。加快现代化农机设备进入农田,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机设备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研究,扩大农机设备生产规模,增加市场投入量,并加强农机设备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远程控制管理农业生产。

  

  

推荐访问:对智慧农业的看法 看法 智慧 农业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