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05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1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13篇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并把大半辈子的心血和精力集中灌注到这一社会事业上把自己辛勤培养的对象一直扩大到统治阶级成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哲学思想13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13篇

篇一: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并把大半辈子的心血和精力集中灌注到这一社会事业上把自己辛勤培养的对象一直扩大到统治阶级成员以外从而带来教育自身的社会性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被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一代圣人——孔子,万人敬仰。众所周知,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其思想学说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对于在教育部门的工作者们,又有谁不知这个圣人在教育哲学思想领域的伟大建树呢?而又有谁不曾恩泽于他,受益于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呢?

  下面,就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

  一、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是奴隶制案法业已全面崩垮,阶级关系变动剧烈之际。当时,不但失势的贵族分子可以随时下降为“士”,丢掉破家当,靠贩卖知识吃饭;从斗争中逐渐抬头,得势的小生产者成员(包括个体农民、小工商业者等),也有可能参加学习,积累文化知识,上跻于“士”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牌贵州统治底层的“士”,就不得不随着自身数量上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引起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迅速上升的、新型的文化知识者集团。为孔子当时开办私学、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和培养合用的人才,给自己理想的政治前途开辟道路,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论“士”的品质,在培养规格要求上,就离不开官学传统的影响。《论语》记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第一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其次,“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再次“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不分上中下,着力只在一个“行”字。这个“行”,不是别的,正是政事(包括外事)、言语和伦常日用的实践,用《学记》原话来说,就是从“敬业乐群”到“化民成俗”之道。孔子一手把官学经验有选择地继承下来,从教学实践中给以充实和发挥,注意它的训练效果;又从心坎里鄙夷当今的“从政者”,嘲讽这些“斗筲之人”,要他们腾让出职位来,给自己培养的合乎规格的“士”去承担,实现“学而优则仕”的育人目的。

  《论语》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基本精神上,与分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吻合一致。两相参对,同是“行”重于“文”,“行”先于“文”。在这里,“行”是立德,要求精于修养;“忠”是立功,要求精于政事;信是“立言”,要求精于应对;样样离不开“行”的范围。所以孔子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由于在实际训练中,“行”又较难于“文”,所以孔子也自道甘苦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由此出发,人们就不难看出:孔子所抱负的教育目的,依然有“小成”到“大成”的要求。

  二、教育对象

  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并把大半辈子

  的心血和精力,集中灌注到这一社会事业上,把自己辛勤培养的对象一直扩大到统治阶级成员以外,从而带来教育自身的社会性。事实表明,在孔子私学的门下,“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海焉。”(《论语•述而》)不拘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交了起码的学费,就给以开门接纳。在门徒们当中,真正出身贵族家庭的,如孟懿子弟兄、司马牛等人,并不很多;来自所谓“贱人”行列(包括商人、武士、徒卒、鄙家、仆役等)的,反而较占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样毅然决然地打破历来“非我族类”的界限,扩大了教育文化活动领域,孔子确实开了风气之先。

  三、教学内容

  在规定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官学的经验,重视“学文”,突出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孔子告诫门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认为学了以后,既可以陶冶情性(“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怒”),增益博物知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可以促进办理政事的能力,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在门徒当中,以“文学”见长的子夏对这方面造诣较深,引喻得当,孔子连连夸赞:“起予者商(子夏名)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这表明孔子把“学诗”当作一门主课。

  至于说到“学礼”,在孔子的指导思想中,更是开宗明义的一件大事。在他看来,“学诗”虽很重要,还是为了“立功”,“立言”,用于“行”的表现;只有抓紧“学礼”、“执礼”,才是自立、立人的根本,即“立德”的根本、“行”的根本。如“约之以礼”、“博文之礼”、“复礼为仁”、“克己复礼”等“礼”的内容皆是孔子要求“学”的范围。逾“礼”而另有所学,则为孔子所不许。其所受到的阶级局限性于此可见一斑。

  四、教学方法

  孔子从三十岁起,开始聚徒讲学,显名于洙泗。其教学实践经验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后世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

  首先,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着“教学相长”(《礼记•学记》)的原则,念念不忘为教而学,为学而问,在“问”字上狠下功夫。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及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时,评议能“文”的规格,认为光是“敏而好学”还不够,还得放下身份和架子,真正做到“不耻下问”。这里讲的“下问”,在门人曾子谈体会时,还涉及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问题(《论语•泰伯》),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样的“下问”既要求学得踏实,又必须有“虚”的涵养,没有“文”、“行”兼备的过人之才是办不到的。在曾子看来,就是在孔门弟子中,也只有象颜渊这样的人,才能够勉强做得到,拿得出几分功夫来。

  《论语》记“子入太庙,每事问”,有人认为是不知“礼”。孔子听了后说:“这才叫做‘礼’啊!(《论语•八佾》)孔子一贯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学习,来自“多闻”、“多见”。(《论语•述而》)一旦离开了学习,就要产生“六蔽”,什么“好仁”、“好知”等等都说不上(《论语•阳货》);而在具体学习过程中,

  又必须抱着“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态度(《论语•述而》),把“博学”、“笃志”和“切问”、“近思”结合起来。(《论语•子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随时提出有益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说得上为人师表。

  如何对待学习,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学与思结合。孔子曾自我表白:“吾尝终日不食,终衣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短短几句话,生动地表述了他“学如不及”的勤奋精神。但是,他在具体过程中又把“学”“思”结合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坚决反对”学而不思”的偏向。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没有思维活动的启发,学习就不可能前进一步。由此出发,他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十分注意受教者的思维状态,依据对不同情况的适应,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工作。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在基本要求上,照顾到教学双方思维状况的主动性。所以实践的结果,也必然带来“举一反三”的积极效验,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获。

  孔子在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经验,叫做因材施教。它的要点在于尊重人物的个别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以加强其可接受性。如:仲由,冉求皆问过孔子“闻斯行诸”一问,针对仲由的资质刚强、好勇胜人的性格,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其旨在有意抑制仲由的这一性格;而针对冉求天生迟缓、遇事畏缩的性格,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论语•先进》),旨在鼓励冉求前进。从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些议论中,亦可见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在平时,对于弟子们的问难,不论“问仁”、“问知”、“问礼”、“问孝”,所答各不相同;有时还故意点一些人的名,分析其不同的性格,说谁“过”了点头,谁还“不及”,谁又该“进”该“退”,听到的人,也都心悦诚服。这种方法从发展的观点看,也和启发式教育息息相连,具有朴素的唯物倾向。这些教学方法都为后代的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除此之外,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处处皆学问,叫人用心求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譬如为山,反成一蒉,止,吾止也。”(《论语•子罕》)的学习态度,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循序渐进的进学浅深次序等,无不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就是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其在教学方法论上,很多方面仍没脱离孔子的教学哲学基本思想。

  由此观之,现当代教育史上无不闪光着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火花。

  参考书目:

  《四书白话句解》(王天恨编著)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先秦诸子初探》(刘毓璜著)

  

  

篇二: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一)中庸之道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二)为政以德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评析】孔子心系天下苍生,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使天下呈现安定的局面。

  

  

篇三: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对于这样一个在极其恶劣的环境生存的一个种族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鲜为人知的弗拉哈迪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那努克一家一起生活经过了长达16个月的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记录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也是考证爱斯基摩人学科的宝贵资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教育哲学思想

  作者:李宁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1期

  摘要: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学说,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锤炼,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在纷繁的社会里,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儒学著作《论语》依然值得我们刻苦研读,发掘其理论对现今教育的意义。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内容(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结合)等,依然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入研究。

  关键字:儒家;论语;教育哲学思想

  一、关于教育对象

  春秋战国末期之前,教育一直都掌握在少数的奴隶贵族手中,大部分的平民都被排除在教育的门槛之外。直到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才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除奴隶以外,不论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人民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下,孔子门下学子三千,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不同的阶级:贵族、商人、平民,甚至还有““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等。

  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主张下开办的私学,打破了贵族阶级对教育的垄断统治,使得文化得到下移,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教育的渴求,壮大了士族阶层,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即便是在当今社会,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依然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好好学习,这对促进“教育公平”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

  二、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的传统,教学的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诗”就是西周以来的诗歌,孔子对“诗”的教育作用评价很高,“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诗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激发道德情感,观察风俗盛衰,增进互相情谊,批判政治得失,教人懂得如何“事父”和“事君”,还可以获得自然知识“鸟兽草木之名”。

  “书”就是“历史”,即春秋之前的历代政治历史文献,孔子还根据鲁国的史记,编成了一步编年史《春秋》,“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可以知兴替”。孔子的“书教”,旨在复兴“文武之政”,但依然开阔了弟子们的眼界,也使得后来之人,重视“以史为鉴”的意义。

  “礼”就是周礼,包括奴隶制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和礼节。孔子很重视“礼教”,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并将“礼”与“仁”统一在一起,强调“礼”必须以“仁”的为基础,二者不能分割,否则“礼”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乐”即音乐,常与“诗”合而言之,“乐”为乐曲,“诗”为歌词。二者配合在一起进行政治道德教育,突出作用表现在陶冶情感上,“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最重视诗、礼、乐。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三、关于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出人才,孔子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而知之”,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都是不同的,没有一条“万能”的统一教学方法可以兼顾到每个人。孔子经常用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性格、才能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论语》中有大量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记录,如有一次,子路孔子请教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后来冉有也向孔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孔子却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

  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其中涌现出了72贤人。这三千弟子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各自的生存条件都不相同,孔子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教育成果,与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二)善于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到对门下弟子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方法是世上第一人,甚至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要早几十年。所谓启发诱导,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适合弟子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充分调动弟子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孔子认为弟子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很重要,所以,在授课时,孔子十分善于把握最佳时机,当弟子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便及时给予弟子们启发诱导。这样一来,就将弟子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把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相比较当今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学,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着老师倾注给他们的知识,加以不知所谓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孔老夫子的教学方法更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的重要性,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忆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也就是感性认识,而不经过思考来对其加以理解消化,将感性认识加工成理性认识就会茫然不知其所以然;反过来说,单凭主观思考,不通过学获习得新知识,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必将陷入空疏的状态中。这充分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或得正确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四)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学以致用,就是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

  (五)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要求自己的弟子在学习中要随时随地的向他人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满招损,谦受益,高傲自满的情绪是求学路上的一大障碍,别人的见解自有其独到之处,要谦虚地向别人求教,不耻下问,取其长处,补己之短。长此以往才能海纳百川,集众家之长。

  四、小结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学说,它记录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主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许多观点至今依然值得教育学者们好好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定开,谭佛佐.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2]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3]宋元人注.论语[M].台北:文致出版社,198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5]杨淑娥.儒家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6]谢应琴.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作者简介:李宁(1987-),女,河南安阳人,教育学硕士,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

  

  

篇四: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及其主要思想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即论纂。“语”即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二、《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国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的阿奎那,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培根、牛顿、达尔文,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之首。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礼”的思想;③中庸思想;④教育思想;⑤“孝”的思想;⑥天命思想。

  ①“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②“礼”的思想“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割不正,不食”,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③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如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倡导无可无不可。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中庸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④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教育对象:他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六经”(或“六艺”),以“文行忠信”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⑤“孝”的思想“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

  孔子对其学生所讲的孝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其二是“敬而能养”。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体现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孝道有局限性。

  ⑥天命思想“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

  三、《论语》选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篇五: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体现的人生哲理

  在论语这本书中都包含了哪些人生哲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文章,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语体现的人生哲理一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

  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论语体现的人生哲理二为思想插上翅膀,让自己在《论语》中尽情翱翔;为心灵开个天窗,用自己的内心去领悟它的精华。捧一本《论语》,咀嚼它,品味它,让自己在它的影响下慢慢长大。

  心之悸动,源于那经历千年而不衰的《论语》。第一次读《论语》,双眸就被它深深吸引。现在回想,当年馨香书气围绕自己,实在是幸福。你的只言片语,勾画出一幅景象浮现于脑海;你的文采风姿,道出了治国真谛、孝亲之礼、爱人之心、人间真情……你有你独具的魅力:你让我在迷惘之际,头脑得以清

  醒;你让我在烦心之时,懂得如何去平静;你让我在抱怨之间,看到事物美好的另一面。

  你倡导的学习态度,胜于一切学习方法;你讲究的处事原则,让事情的处理事半功倍。

  三年专研,已让大量知识通透我的灵魂。正因如此,在请求他人帮助时,多了一句问候语,少了误会,少了误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让我懂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或许一句“能做到吗?不要逞强啊”在他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但至少我知道,不管出于礼貌还是将心比心,这样会让我品行在其中得以升华。这正是《论语》对我的教导。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自己,在反省中成长,在反省中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与朋友交往时讲究诚信,在学习之后懂得总结温习。给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让彼此关系更亲密、更真挚,为之延续纯真的友谊。复习学过的知识,把接受到的内容记在心里。这是《论语》蕴含的哲理和真谛之一。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夫子的千古佳句不仅让我学到松柏精神,更让我懂得许多人生道理。松柏在最后凋谢,没有在早春与他人斗艳,却更显自己不同于人的独特之点。让自己在寒冬烈风中挺立,

  让自己为严冬平添一道风景。同理,它也告诉我,自己比他人笨拙、迟钝,相信勤奋也会有收获。排在最后不代表自己没有实力,而是自己在集中精力,等待机会勇往直前,像一朵含苞已久的花儿,最后用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他人面前。异于人,不是自己不及于人,那只是自己比他人更独特、更新颖。

  读经典文字,使自己有了前行方向,让它成为了人生路上的导航。从《论语》中懂得很多,心中的太多难以用笔墨述说。在头脑日益充盈的过程中,我的胸襟不断开阔;在诗情画卷影响下,我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熔炼在《论语》中,将自己化作一叶扁舟,在知识的大海中直穿百浪。在《论语》的世界中,在《论语》的海洋上,驶向远方。

  

  

篇六: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关于为人的哲学思想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携弟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学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断丰富完善哲学体系,去世后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将他言行和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汇编成语录集《论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关于如何为人,孔子在他的言行中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解释,简单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仁”和“礼”。“仁”作为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内心思想的教化,而“礼”更趋近一种外在行为的约束,两者齐驱并行,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古代中国主流的为人处世哲学思想。

  谈及“仁”,细目可分为:孝、悌、忠、恕、信、宽、敏等,但是就为人之道中孔子“仁”的核心主张是“仁者爱人”,当然不仅仅止步于“爱人”,还表示如何“做人”的道理,胡适强调“仁者人也”,只是说仁是理想的人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即是仁[1]。可见,仁与人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仁”的形成也同样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自然涉及的伦理社会关系也就十分广阔,由父子、君臣可推及到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将“仁”置于这些特殊的关系中,通过具体的例子,把“仁”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实例,再分析其中的哲学涵义,来探索“仁”对于为人的影响。“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白话译为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做兄长友善,做弟弟尊敬哥哥,夫妻之间以和为贵,长者仁爱幼者顺服,可反映出儒家哲学中理想和谐的家庭关系;君臣关系即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仁”字哲学,在《论语·八佾》中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以礼遇和忠诚作为交换得到互相信任,这是君臣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方法,不同与帝王的制衡之术,孔子重视君王通过礼法、规则给臣子身份地位的认可,不能随心所欲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命令他们,同样臣子也要尽忠职守,不能一味地奉承,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双方地位的限制发挥出两者的优势。

  由此再向更普遍人际关系推进,普通人之间该如何相处,首先要做到的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不愿承受的事强加于别人身上,在要求别人做任何事之前必须要以自身为参照,将他人容入自己的考量之中,平等宽恕地待人,以恕己之心恕人,当人与人之间相互体谅时,矛盾也会随之减少。再者更进一步则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俗可理解为先富带动后富,并最终实现共同的富裕,不在单单以独善其身而感到满足,要有博施济众的目标,到达如此境界,就已经将“仁”发挥的淋漓尽致。上述则为“仁”在不同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如何为人的答案就出自其中,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作为实行“仁”的外在条件,也是对于为人之道的约束。“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贵。如果遇事行不通的,但一味追求和顺,却不用“礼”去约束,也是行不通的[2]。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它又在哪些方面规范了为人之道呢?简单来说,孔子的“礼”指两方面,其一指的是礼节或礼仪,例如:君王对于天地的祭祀又或是在红白喜事中需要遵循的流程。其二指的便是“君臣、父子、师生”这些等级关系中存在的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师生之礼。前者规范了人在日常生活和典礼祭祀的行为,就像父母教导我们吃饭时勿将筷子竖插在碗中,到不同的场合穿衣要得体,清明祭祖是要按照流程等细节琐事,和《论语·乡党》中“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具有相同的性质,都在于强调人在日常中需做到的礼节,孔子学礼并且始终坚持以礼约束自身,克己复礼,同时内在的修养也在礼的约束下逐渐提升,所以他定义的“礼”不仅限于表面的形式上,更加注重形式对于人内心的教化,显而易见,一个懂礼节、守礼仪的人内心也自然有着严谨、诚实的生活态度。

  后者规范是与不同人交往时所须的礼数。君臣之间,君主要诚心对待人臣,臣子接受君授予的任务时,不能有怨言,忠诚地去完成;长幼之间,长辈要爱护后辈,子女要孝敬老人;师生之间,老师要遵循“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原则,将自己的所学倾囊教授给学生,学生则要尊敬老师,待老师如父亲般真诚;友人之间,更是要坦诚相待,理解信任对于朋友的重要,在相处中学会待人大度,宽容别人。“礼”的存在就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指出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就是“礼”的正面价值[3],明白了“礼”在与人相处中的功效,也就明白了究竟什么是为人之道。

  以上就是“仁”和“礼”在为人之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给出了孔子人生哲学中关于如何为人的答案,其关键就在于修炼“仁”对内心的教化,并以“礼”来约束外在的品行,内外兼修,在逐渐养成待人待物的良好习惯同时,就会如孔子所言,抵达“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

  参考文献[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2]宋丽萍.浅析《论语》中“礼”之深意追问[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116-118.[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

  

  

篇七: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作者:吴逸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1期

  摘;要:《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包含面较广,在教育各方面给了后人启迪。除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外,孔子还特别注重道德伦理以及思想品质的教育,并且这两项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分别从教育内容、原则、方法三方面浅析了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哲学中图分类号:G40-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014-01《论语》曾提到,教育的四大板块分别为文化、行为、忠义以及诚信,其中文化指的是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典籍,例如《诗经》、《春秋》等,而行为、忠义、诚信则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处事,也就是德育,可见道德教育的地位。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主线,研究了教育内容、原则及方法。一、从《论语》看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相对于文化教学而言,孔子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在智育的教学中潜与默化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做人在家应该尊敬父母(重孝道),出门应该尊敬兄长,为人处世应该谨慎谈吐,应该注重信用,与众人和睦相处,与仁德较高的人为友,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仍有余力就用来了解、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出远门求学、做官,即便要出远门,也应该制定远游的目标,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在这句话中,孔子注重教导子女了解自己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需要在父母在在世的情况下遵守,也就是说父母健在时,陪伴父母并且赡养父母属于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应该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力所能及条件下,子女应该照顾父母的起居、通过农耕、家事、工作去赡养父母,避免远游造成父母担忧。后半句说明,如果子女一定要出远门,但并没有合理的出行规划,势必会造成父母的牵挂,这与孝道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注重“游必有方”。这里体现的是对父母的责任。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诗、礼、乐”之外,更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二、从《论语》看教育原则在教育原则上,孔子认为应有的“诗、礼、乐”不能少,道德教育也应强调,而在原则上需注重适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举一反三,思想上不可停滞不前。若在教育中发现学生思想停滞,需适时开导,不可一味嘲笑、放弃。教育原则要求在最适合的时候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是颜渊称赞孔子话,指的是孔子在教育中能够循循善诱,认为自身的学识比不上孔子的学问、品德与知礼。又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对事理上知识初步尝试去了解,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如果这个人在钻研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也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如果告知他事理的一个方面,他却不能通过这个方面思考其它方面,同样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可见,在教育中引导也应遵守原则,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三、从《论语》看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注重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小故事让学生主动学习、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发挥主观能动性,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与其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倒不如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换言之,在学习某项知识或获得某种能力时,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育中应善于引导,让学生在乐趣中主动学习。(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孔子认为,在教育中不仅应注重书本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以致其道。学生学到的道德伦理知识、政治知识应该付诸实践,在学与行的关系方面,“行”不应片面性,而是需要“实学”,包含对所学知识的预习、复习以及后期在实践中的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要求。”(3)道德教育的渗入。《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视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说的是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期间,观察父亲的志向,在父亲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若长时间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则能够说是做到“孝”了。在这里,这句话体现了生命的传承,指的是人优秀的理想、言行需要被传承,作为人之子,身上有责任去传承父辈的优秀之处,这里的“孝”体现为对生命的回馈。但在辨证的观点下,现代化社会中可能需要对这种“孝”加以改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父辈言行去依从的片面性,后辈在父辈去世后三年都没有改变对父亲的依从,无法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长时间停留在原有水平,因此我认为对父辈的优秀言行、理想不仅要传承,还应该加以改进,让思想、行为共同进步。四、结语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教育哲学思想并非朝夕能够参透,在孔子全方位对教育的论述下,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被完美体现。我们应举一反三的研究其教育理念,参悟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多方面的哲学思想,将孔子的智慧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刘萍.《论语》教育思想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南宁:广西大学,2014.[2]王楠楠.读《论语》浅析孔子教育思想[J].学理论,2015(31).

  

  

篇八: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论语》曾提到,教育的四大板块分别为文化、行为、忠义以及诚信,其中文化指的是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典籍,例如《诗经》、《春秋》等,而行为、忠义、诚信则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处事,也就是德育,可见道德教育的地位。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主线,研究了教育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从《论语》看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相对于文化教学而言,孔子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在智育的教学中潜与默化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做人在家应该尊敬父母(重孝道),出门应该尊敬兄长,为人处世应该谨慎谈吐,应该注重信用,与众人和睦相处,与仁德较高的人为友,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仍有余力就用来了解、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出远门求学、做官,即便要出远门,也应该制定远游的目标,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在这句话中,孔子注重教导子女了解自己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需要在父母在在世的情况下遵守,也就是说父母健在时,陪伴父母并且赡养父母属于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子女应该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力所能及条件下,子女应该照顾父母的起居、通过农耕、家事、工作去赡养父母,避免远游造成父母担忧。后半句说明,如果子女一定要出远门,但并没有合理的出行规划,势必会造成父母的牵挂,这与孝道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注重“游必有方”。这里体现的是对父母的责任。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诗、礼、乐”之外,更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二、从《论语》看教育原则在教育原则上,孔子认为应有的“诗、礼、乐”不能少,道德教育也应强调,而在原则上需注重适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举一

  反三,思想上不可停滞不前。若在教育中发现学生思想停滞,需适时开导,不可一味嘲笑、放弃。教育原则要求在最适合的时候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是颜渊称赞孔子话,指的是孔子在教育中能够循循善诱,认为自身的学识比不上孔子的学问、品德与知礼。又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对事理上知识初步尝试去了解,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如果这个人在钻研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也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如果告知他事理的一个方面,他却不能通过这个方面思考其它方面,同样是不需要去引导的。可见,在教育中引导也应遵守原则,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

  三、从《论语》看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注重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小故事让学生主动学习、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发挥主观能动性,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与其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倒不如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换言之,在学习某项知识或获得某种能力时,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育中应善于引导,让学生在乐趣中主动学习。(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孔子认为,在教育中不仅应注重书本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以致其道。学生学到的道德伦理知识、政治知识应该付诸实践,在学与行的关系方面,“行”不应片面性,而是需要“实学”,包含对所学知识的预习、复习以及后期在实践中的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要求。”(3)道德教育的渗入。《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视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说的是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期间,观察父亲的志向,在父亲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若长时间不改变父亲的

  原则,则能够说是做到“孝”了。在这里,这句话体现了生命的传承,指的是人优秀的理想、言行需要被传承,作为人之子,身上有责任去传承父辈的优秀之处,这里的“孝”体现为对生命的回馈。但在辨证的观点下,现代化社会中可能需要对这种“孝”加以改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父辈言行去依从的片面性,后辈在父辈去世后三年都没有改变对父亲的依从,无法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长时间停留在原有水平,因此我认为对父辈的优秀言行、理想不仅要传承,还应该加以改进,让思想、行为共同进步。

  四、结语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教育哲学思想并非朝夕能够参透,在孔子全方位对教育的论述下,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被完美体现。我们应举一反三的研究其教育理念,参悟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多方面的哲學思想,将孔子的智慧发扬光大。

  

  

篇九: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哲理论语》对现在中学生的作用

  有人说如果人类要在世纪生存下去,年前,有人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那么《论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那么《论语》中的哲理对现在的中学生的作用有哪些呢?有哪些呢?

  一.为人之道

  1.“君子成人之美”等名言警句,1.“君子成人之美”等名言警句,有利于提升中学生高尚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诚信友爱的人格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诚信友爱的人格品德,不仅是中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引导他的基本准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注意勇于和善于吸收中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之来潜移默化陶冶中学生的高尚情操。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之来潜移默化陶冶中学生的高尚情操。在《论语》中,孔子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他从不同的角度,论语》子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志士仁人的崇高人格。君子坦荡荡”诠释了志士仁人的崇高人格。“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等君子成人之美”名言警句,经过长期的流传,已经成为凝练隽永名言警句,经过长期的流传,已经成为凝练隽永富有哲理的通俗成语,这些成语,道出了志士仁人的宽广胸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些成语,道出了志士仁人的宽广胸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人不知,而不愠。”阐明了志士仁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人不知,而不愠。阐明了志士仁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出了志士仁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刚柔并济的人格;言必信,行必果。刚柔并济的人格;“言必信,行必果。”说明志士仁人还应具备诚实信用的品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信用的品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出了志士仁人

  虚怀若谷的情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阐明了志士仁人的儒雅虚怀若谷的情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阐明了志士仁人的儒雅风度。风度。在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中,在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中,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锻炼了中华儿女的民族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勇于和格锻炼了中华儿女的民族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善于借鉴其中的精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善于借鉴其中的精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延续,在创新中发展。而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延续,在创新中发展。而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对于净化中学生的灵魂,具有不可代替的感召力量。具有不可代替的感召力量。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际准则,有利于形成其乐融融的社会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际准则,氛围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协调,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爱。《论语》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爱。《论语》中的许多警句值得。《论语我们学习借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我们学习借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且不可随意把自己的勿施于人。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观意志强加于别人,要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只有这样,主观意志强加于别人,要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过程中,要教人们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过程中,育我们的中学生大力倡导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发扬“育我们的中学生大力倡导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发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广交天下朋友,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广交天下朋友,努力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真可谓至理名言。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真可谓至理名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们特别是中学生交友的格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们特别是中学生交友的格言。人们内心和谐了,人际和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就会到来。们内心和谐了,人际和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就会到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以为质”、“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人生格言,有利于形义以为质”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人生格言,成中学生淡泊名利的人格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中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中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讲实惠讲条件对物质利益过分追求的倾向,讲实惠讲条件对物质利益过分追求的倾向,出现了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引导中学享乐主义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生树立正确的利义观和富裕观。学习《论语》生树立正确的利义观和富裕观。学习《论语》中那些紧扣人们心弦的人生珍言,有助于净化中学生的精神生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人生珍言,有助于净化中学生的精神生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承认,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但是,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就不应该接受,主张“不义而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就不应该接受,主张“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诫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应该是有条件的,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诫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应该是有条件的,有节制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决不能损害道义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节制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决不能损害道义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人在贫困之中,要保持尊严;人处富贵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人在贫困之中,要保持尊严;中,也要无骄于他人。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道也要无骄于他人。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这些人生格言,这些人生格言,有助于净化中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净化中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他们淡泊名利的人格。提升他们淡泊名利的人格。二.交友之道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可以看出朋友是多么重看这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以知道这个人怎么样。要,看这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怎么样。朋友就像镜子一样,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一个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所以,人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学生正是交友的重要阶段。人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学生正是交友的重要阶段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交好的朋《论语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交朋友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述

  而)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犹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决,这是一种好朋友。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决,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我们会发现,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第三种叫做友多闻。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同时,他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同时,他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这三者损矣”这是损者三友。。这三者损矣”这是损者三友。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太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他从来不会对你说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

  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面对周围的人,我们要充分认识究竟谁是益友、谁是损友?才能面对周围的人,我们要充分认识究竟谁是益友、谁是损友?交到好朋友。年前孔子的交友之道,交到好朋友。用2500年前孔子的交友之道,在今天也一定能交到好朋友。朋友。三.为学之道读一本好书,就像结交一位好友,对于中学生,有一位好友帮助,帮一本好书,就像结交一位好友,对于中学生,有一位好友帮助,助我们走向学习的光明之路,有益于我们一生的发展。论语》《论语助我们走向学习的光明之路,有益于我们一生的发展。论语》就将《孔子对学习的思考娓娓道来,句句短小精悍却能指明真理。孔子对学习的思考娓娓道来,句句短小精悍却能指明真理。《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应有何的态度:首先,学习的初衷是:兴趣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应有何的态度:首先,学习的初衷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但同时要注意学习知之者的大方向,应该是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的大方向,应该是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然后,在学习进行初期应该踏踏实实的精神,所累。然后,在学习进行初期应该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必然要遇——默而识之

  到困难,在明白只要坚持就没有失败的道理之后只要知难而进。到困难,在明白只要坚持就没有失败的道理之后,只要知难而进。最后的tip:学习要通过交流,所以要有谦虚的心,不耻下问。tip:学习要通过交流,所以要有谦虚的心,不耻下问。《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应用何方法: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孔子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应用何方法: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peat,深度记忆。论语》也就是repeat,深度记忆。但《论语》还告诉我们除了单纯的记忆还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再深点层次就是: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再深点层次就是: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抱什么目的:四个字“学以致用”.如果只论语》告诉我们对学习抱什么目的:四个字“学以致用”学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学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是不行的。由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是不行的。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这四个字一针见血,如果我们从刚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这四个字一针见血,开始学习就注意到这点,也不会有北大清华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状况开始学习就注意到这点,了!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已经能让我们对学习有所把握了,面对死板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已经能让我们对学习有所把握了,的教育制度,如果能改善自身的态度和方法也能不做制度的奴役。再的教育制度,如果能改善自身的态度和方法也能不做制度的奴役。有个好的目标,时刻提醒我们指引我们。有个好的目标,时刻提醒我们,指引我们。在学习之路上怎么能不有所收获呢!?所收获呢!?

  可见《论语》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是全面的深刻的,受用一生的。可见《论语》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是全面的深刻的,受用一生的。能否造成好的影响,关键看我们自己的行动。否造成好的影响,关键看我们自己的行动。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充分理解论语中的精髓,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充分理解论语中的精髓,运用论语中的哲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哲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孔子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深刻含蕴对2500年后的今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做人、交友、学习等方面,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做人、交友、学习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都很多。研读论语,好好做人。习的都很多。研读论语,好好做人。

  

  

篇十: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蕴涵的辩证法思想

  湖南省嘉禾县第三中学雷建青罗石文424500(邮)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是有好言辞,有好言辞的人不一定有道德。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点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孔子看到了道德与言辞、仁德与勇敢的关系,看到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释义)孔子说: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目下的祸患。[点评]这说明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近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虑,不能有准备的予以解决,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完全成熟。到四十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到六十岁,巳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超出应有的规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释义)孔子在河边,说: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点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人的成长、人生历程和流逝的时光一样,无不体现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好的方面来学习,找出那些不好的方面来改正。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释义)孔子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点评]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善于全分析事物的矛盾,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上面观点中的善与不善、温与厉、威与猛、恭与安,都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5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释义)孔子说:"多听,李怀疑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对其余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有疑惑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对其余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点评]由矛盾的“统一性”可知,一切矛盾的双方都在一定条件下向着自已的对立面转化“多”与"少"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释义)孔子说:"智者乐于水,仁者乐于山。智者喜欢动,仁者喜欢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释义)孔子说:君子安详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点评]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持点,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乐水与乐山、动与静、乐与寿这些特点,恰恰是不同事物智者与仁者、君子与小人的具体体现。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应该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该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释义)孔子说:人的本性差不多,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了。[点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把二者结合起来,促进自已的成长。孔子的第一句话强调了内因的作用,第二句话则强调了外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释义)孔子说:"不可求速成,不可只顾小利。求速成,就达不到目标;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点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欲速则不达"体现了这一道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在二者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因比不能“见小利”,否则“大事不成”

  

  

篇十一: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教育哲学思想

  作者:李宁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1期

  摘要: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学说,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锤炼,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在纷繁的社会里,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儒学著作《论语》依然值得我们刻苦研读,发掘其理论对现今教育的意义。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内容(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结合)等,依然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入研究。

  关键字:儒家;论语;教育哲学思想

  一、关于教育对象

  春秋战国末期之前,教育一直都掌握在少数的奴隶贵族手中,大部分的平民都被排除在教育的门槛之外。直到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才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除奴隶以外,不论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人民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下,孔子门下学子三千,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不同的阶级:贵族、商人、平民,甚至还有““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等。

  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主张下开办的私学,打破了贵族阶级对教育的垄断统治,使得文化得到下移,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教育的渴求,壮大了士族阶层,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即便是在当今社会,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依然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好好学习,这对促进“教育公平”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

  二、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的传统,教学的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诗”就是西周以来的诗歌,孔子对“诗”的教育作用评价很高,“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诗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激发道德情感,观察风俗盛衰,增进互相情谊,批判政治得失,教人懂得如何“事父”和“事君”,还可以获得自然知识“鸟兽草木之名”。

  “书”就是“历史”,即春秋之前的历代政治历史文献,孔子还根据鲁国的史记,编成了一步编年史《春秋》,“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可以知兴替”。孔子的“书教”,旨在复兴“文武之政”,但依然开阔了弟子们的眼界,也使得后来之人,重视“以史为鉴”的意义。

  “礼”就是周礼,包括奴隶制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和礼节。孔子很重视“礼教”,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并将“礼”与“仁”统一在一起,强调“礼”必须以“仁”的为基础,二者不能分割,否则“礼”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乐”即音乐,常与“诗”合而言之,“乐”为乐曲,“诗”为歌词。二者配合在一起进行政治道德教育,突出作用表现在陶冶情感上,“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最重视诗、礼、乐。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三、关于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出人才,孔子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而知之”,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都是不同的,没有一条“万能”的统一教学方法可以兼顾到每个人。孔子经常用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性格、才能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论语》中有大量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记录,如有一次,子路孔子请教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后来冉有也向孔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孔子却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

  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其中涌现出了72贤人。这三千弟子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各自的生存条件都不相同,孔子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教育成果,与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二)善于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到对门下弟子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方法是世上第一人,甚至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要早几十年。所谓启发诱导,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适合弟子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充分调动弟子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孔子认为弟子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很重要,所以,在授课时,孔子十分善于把握最佳时机,当弟子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便及时给予弟子们启发诱导。这样一来,就将弟子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把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相比较当今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学,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着老师倾注给他们的知识,加以不知所谓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孔老夫子的教学方法更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的重要性,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忆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也就是感性认识,而不经过思考来对其加以理解消化,将感性认识加工成理性认识就会茫然不知其所以然;反过来说,单凭主观思考,不通过学获习得新知识,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必将陷入空疏的状态中。这充分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或得正确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四)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学以致用,就是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

  

篇十二: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虽然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但事实上却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构架为“道<仁礼>知一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儒学史上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并非空穴来风,撇开其神秘色彩,从思想精髓意义上追溯,则可看得更清楚些:《论语》中有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朱熹则把问题点得更透,在《中庸章句序》中,他写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可庶几也。”(见《四书章句集注》)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作卦辞爻辞,周公制礼作乐,则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立。马王堆帛书载:孔子称《周易》“见文王之德”。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就孔子思想学说的形成史看,孔学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黑格尔所讲的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

  “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是因为史料和考古学的证据不足产生的片面的理解。

  世界观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又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见《述而》)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道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古代文献,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除《乐经》佚失外,其余《五经》都在。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出“经所以载道”(《程氏遗书》卷六),认为圣人作经的目的是为了明道、传道。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道”一字,在《易经》中4见,在《论语》中60见,《老子》中74见,《孟子》中140见。“道”之初义,是指具体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孔子在其晚年,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

  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今人郭沂据《论语》、《史记》、《汉书》、帛书《要》等文献认定,孔子学《易》的时间在他五十六、七岁前后。(见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通过对伏羲、文王遗教的再发现,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上学体系。

  《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因文王拘于羑里,危亡不安,“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在哲学上,孔子的贡献在于将以往的阴阳二元论提升为易一元论。在《系辞》中,“易”字为最高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在这里,“易”是最高形上实体,而“太极”是“易”中具备创生功能的部分或因素。“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地万物都是由易之太极创生,易道也便运行于天地万物之中。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作为中国文化的特异价值之一,仁学精神是由孔子加以系统阐述和论证的。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

  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此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孟子在孔子“仁学”精神的基础上又迈进一步,明确提出“仁,人心也”(见《孟子?告子上》),形成了仁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完成了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人的本质”问题的飞跃,这使孔子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天命观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传统思想中,“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也把“天命”看作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孔子对天命的认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继承了传统的天命观念,把“天”看作有意志、能赏罚的人格神;一方面,又吸纳了进步的思想,强调尽力于人事的作用,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在孔子那里,天是感情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在他最困难、最痛苦、最需要依靠的情况下,是“天”给了他精神的力量,鼓舞着他与困难斗争。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

  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述,知我者其天乎!”(《宪问》)“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但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孔子也发出了命中注定的感慨。“命”,在孔子那里是一种不可知的必然性,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把握的偶然机遇。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对于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解释是:“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自觉和奋力抗争精神,倡导积极入世和发愤有为的态度,这是他行动的出发点。在做到了最大努力、达到了极限时,也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天命才作为事后的说明和自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不惜篇幅细致描述了孔子在困于陈蔡时与子路、子贡和颜回的谈话,孔子赞同颜回的说法:“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己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认识论孔子的认识论也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矛盾。但他从多年的教学从政的实践中,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的学思观和言行观。孔子把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说:“生

  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提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同上)谈到他本人,他并不以“生知”而自封,“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提倡多问、多见、择善而从,“入太庙,每事问。”(《乡党》)这是一种接近实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同时,提出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即为空想。“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他提出:“闻一以知十”(《公治长》)、“下学而上达”(《宪问》)等为学之方。懂得一件事,可以推演而知十件事,学习基础的知识,可由此进而领会高深的道理,此即理性演绎的方法。

  孔子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他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方法论中庸作为方法论,是孔子的世界观、天命观的产物。《礼记?中庸》是发挥孔子中庸思想的专著。中庸是孔子哲学中的重要范

  畴:“中”,即中正、中和;“庸”,即常,“用中为常道也。”(《礼记?中庸》)从文献看,孔子以前已有“中”的记载,但明确提出“中庸”的是孔子,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哀叹,“中庸”这种至德,老百姓很久以来就缺少了。子思(孔子之孙)作《中庸》,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并把“中”、“庸”和“诚”的思想绝对化,宋代朱熹将其并入“四书”。中庸要求“允执其中”(《尧曰》),就是说既不站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转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实行残酷斗争,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统一体协调地保持下去。表现在政治中,他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重损益而轻变革;表现在方法论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与联结,反对过头和不及。

  孔子说:“过犹不及。”(《先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新兴势力发展到要冲破旧统一体的时候,而他却要缓和这种矛盾,防止统一体的崩解,因此客观上起到“守旧”的作用;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所以孔子认为从大公无私的立场上可以对不同的人进行调和。面对春秋时代的巨变,孔子斥之为“天下无道”,努力恢复西周初年那种和谐、安定的状态,致使他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但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使多种对立的因素统一、和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的中庸方法论的特点是调和矛盾,但他毕竟是承认矛盾的,并且把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概括为“两端”或“异端”。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孔子用“两端”来概括事物内部互相背离的两个方面,是合乎认识逻辑的。同时孔子还重视“后生可畏”和“权”变处事,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并强调“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把权变应时看作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说他是“圣之时者”,恐是对他晚年对中庸的认识达到的新层次的评价。毛泽东对此称赞道:“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篇十三: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50个经典哲理名言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8』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1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

  自己。『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23』听其言而观其行。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25』三思而后行。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28』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3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36』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3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4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44』以约失之者鲜矣。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4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4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4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5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推荐访问: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 哲学思想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