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4-05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篇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  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篇,供大家参考。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篇

篇一: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

  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呼吸与消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的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运动和力:本单元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四、教学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

  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

  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8、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

  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五、教学进度表:

  周起止日期

  次

  教学内容

  19.1-9.6

  始业教育课;一1.听听声音

  29.7-9.13

  一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9.14-9.20

  一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5.声音的强与弱

  49.21-9.27

  一6.声音的高与低;一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59.28-10.4一8.制作我的小乐器;机动

  610.5-10.11国庆节放假

  710.12-10.18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

  810.19-10.25二1.感受我们的呼吸;二2.呼吸与健康生活

  910.26-11.1二3.测量肺活量;二4.一天的食物

  1011.2-11.8二5.食物中的营养;二6.营养要均衡

  1111.9-11.15

  二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二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211.16-11.22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

  1311.23-11.29三1.让小车运动起来;三2.用气球驱动小车

  1411.30-12.6三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三4.弹簧测力计

  1512.7-12.13三5.运动与摩擦力;三6.运动的小车

  1612.14-12.20三7.设计制作小车(一);机动

  1712.21-12.27三8.设计制作小车(二);机动

  1812.28-1.3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

  191.4-1.10

  期末复习

  201.11-1.17期末测验

  

  

篇二: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2年新教科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经过三年级系统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对科学实验充满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不过,由于年龄的因素,学生在科学方面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因为科学课是技能科而产生轻视之意。在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20年最新制订的教科版教材。本教材根据内容划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本教材共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主题展开,每个单元又分8课,共24课。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本单元围绕“声音”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探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从声音那里获得了很多信息。本单元围绕“声音”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

  1

  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弱、高低与什么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器官,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得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用气球驱动小车,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运动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小车运动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探究运动中小车的能量,用简单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我们的小车等一系列活动,研究和认识各种各样的

  2

  力。三、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单元《声音》1、知道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声音,引导学生运用高低、强弱等词

  汇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2、通过观察发声的物体,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

  且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3、认识到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4、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够感应声波并震动,使声音传到内耳,

  引起听觉,引导学生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5、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音量的大小与物体

  振动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的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6、懂得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7、在了解声音知识及物体发声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引导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科学的魅力。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呼吸是人体重要的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2、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懂得肺活量的测量方法,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3

  3、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4、懂得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人体所需的营养就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取的。我们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5、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认识到牙齿、舌头、胃部的作用。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懂得力的作用,知道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需要力的作用,探究物体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2、通过用气球驱动小车,认识推力和反冲力的概念,了解推力和反冲力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3、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4、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5、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6、知道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了解运动物体的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学会利用运动物体的能量。7、在了解力的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车,并且

  4

  使小车运动起来。四、教学措施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把科学课程的总目

  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把科学知识更

  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3、树立开放的科学教学观念,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学习

  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5、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也解控制变量对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5

  

  

篇三: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9.03-9.07

  始业教育1、听听声音

  2

  2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39.17-9.21的?

  2

  复习

  5、声音的强与弱

  49.24-9.28

  6、声音的高与低

  2

  510.01-10.06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610.08-10.12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1、感受我们的呼吸

  710.15-10.19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

  2

  910.29-11.02

  练习课外延伸

  2

  备注

  5、食物中的营养

  1011.05-11.09

  6、营养要均衡

  2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111.12-11.16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让小车运动起来

  1412.03-12.07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512.10-12.14

  4、弹簧测力计

  2

  1612.17-12.21

  练习5、运动与摩擦力

  2

  17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练习

  2

  18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1.28-2.01

  测试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课题教学目标

  1.感受我们的呼吸

  课时

  日期

  1、初步懂得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和消化,呼吸和消化对于我们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感受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初步了解我们人体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感受呼吸的过程,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吸器官图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1、教师引导:我们无论是走路、玩耍,还是学习、睡眠,我们的身体都

  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怎样和外界进

  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呼

  吸与消化。

  2、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

  先来感受我们的呼吸。

  3、板书课题:1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引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

  的重要活动,那么,我们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

  出示呼吸器官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组成。

  呼吸器官主要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活动二:感受呼吸的过程

  1、什么是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2、吸气的过程引导学生做吸气的动作,感受一下吸气的过程,反复进行三次。指生说一说吸吸气时的感受。教师引导: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肺。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感受胸的变化。再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腹部的变化,然后说一说此时的感受。出示资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学生再次做吸气的动作,感受吸气的过程和人体身体的变化。3、呼气的过程引导学生深深的呼一口气,然后初步说一说呼气的感受。感受呼气的过程指导学生把手放在肋骨上,然后深深的呼一口气,感受胸的变化,再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感受一下腹部的变化。出示资料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学生再次做呼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呼气的过程,感受呼气时人体的变化。活动三:了解氧气的作用出示资料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四: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

  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

  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1课“听听声音”,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

  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

  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中探讨

  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

  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

  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

  技术的密切联系。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

  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

  “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

  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

  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第3课“测量肺活量”,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第4课“一天的食物”,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

  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

  “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

  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6课“营养要均衡”,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

  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

  

篇五: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2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奇怪心和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生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肯定的基础。比方,对周遍的事物有了肯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把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慾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三、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热”、“变化的天气”、和“振动与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的力量。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根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

  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局部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

  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

  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充套件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讨论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掌握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製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製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採集资料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局部都有特别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局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亲密协作协同工作的.

  四、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彙总敬重客观事实、注意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

  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五、教学措施: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準备工

  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训练学生在

  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索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留意蒐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留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係亲密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8.留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係亲密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六、培优辅差措施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在

  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别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他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儘可能的弄懂所学的知识。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5..採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确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胜利感。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7.作业练习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七、本学期教学讨论主题本学期的讨论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这册是起始册,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奇怪心和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八、教学进度表:2022年9月1日

  

  

篇六: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女生22人。经过三年级系统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对科学实验充满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不过,由于年龄的因素,学生在科学方面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因为科学课是技能科而产生轻视之意。在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

  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1课“听听声音",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描述。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自己

  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雩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第3课“测量肺活量",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第4课“一天的食物",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

  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第6课“营养要均衡",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物体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同样,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比

  如,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趣的探究。

  “运动与力"单元共有8课。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从问题“各种类型的车都是怎样动起来的”开始,引导学生去调查了解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车辆,发现它们的动力来源。然后,设计了”用垫圈的重力作动力”去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先是探究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再是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使小车的运动快慢发生变化,从而逐步建构“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运动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第⒉课“用气球驱动小车",先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力和气球上升的力开始,体会力产生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得多远,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更远,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反冲力”,另一方面加深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快慢”的理解。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先是引导学生安装一个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在安装中体会橡皮筋与车轴连接起来的是“轮驱动”,再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以进一步强化运动和力的有关科学概念。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在体会“橡皮筋受力变形”的事实中,进一步认识“弹力”。第4课“弹簧测力计",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感受不同大小的力和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从而使学生认识“力是有大小的,也是有方向的"。在测

  量前通过预估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力大小的感知。第5课“运动和摩擦力",通过古代人搬运巨石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摩擦力,并思考如何能减小摩擦力。学生通过研究3种不同的情况下,即物体直接在木板上、增加“滚木”以及增加“轮子”时的摩擦力,去体会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认识到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轮子的方式,去减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6课“运动的小车",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能量是抽象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振动情况,体会“小槌运动得越快,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体会“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拓展部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会以不同形式存在。第7课和第8课“设计制作小车”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小结和应用,又是进一步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学生通过完整的设计制作过程认识到,设计要先于制作,要从实际的用途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讨论、改进并选取最优的方案;制作完成后,还要对作品进行评估、反思和改进,这就是不断优化完善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声音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6.1.1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6.1.2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6.1.3.1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6.1.3.2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通过第一单元学习,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解释的能力。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10.2.3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3.2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0.2.1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10.2.2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领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体验与探索,对食物的统计、分类、实验及食物消化过程的观察与实验,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知道呼吸与消化是人体重要的维持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系统”的概念,知道每―项生命活动都需要不同部分的器官协作完成,为了促进它们

  更协调地工作,我们要爱护它们,能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5.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5.2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

  6.6.1.1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6.6.1.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16.2举例说出制造技术、运输技术、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生化技术、通信技术的产品。17.2举例说出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8.1举例说出,一项工程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理,如汽车剎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18.2.1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18.2.2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18.3.1―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本单元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如探究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的力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教学中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小、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四、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课时进度安排

  

  

篇七: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三、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

  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4、能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六、基本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4、要讲求效果。6、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7、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掌握到的科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活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使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利用测量得到的信息绘制图表等;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实,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一)、科学探究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问、爱想象。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三)、科学知识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的规律。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

  噪音四、本册的重点`难点:本册的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

  基本特征。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

  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

  升到新的高度。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

  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指导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空气的相关的知识。第二单元:冷和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冷和热的变化,以及冷和热对物体形态的影响。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指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度等相关的知识。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了解日常生活食物的营养搭配,了解食物的消化,学会怎样搭配基本的食物。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二、学生情况分析:第一: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

  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导;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

  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三、教学措施:⒈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⒉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⒊加强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⒋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⒌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⒍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用探究活动;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5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第6单元是综合性单元,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

  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5、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6、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8、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9、手有感觉的功能,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10、眼、耳、鼻、舌、手(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11、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12、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作为观察的主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13、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14、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15、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16、能根据纸的主要特征分辨、区别周围纸质和非纸质的物品,感受到纸的多样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三、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

  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

  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

  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六、教学措施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篇八: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他们经过前几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大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概念”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声音》单元引导学生从听到的声音开始,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我们又是如何通过听到的声音的。《呼吸与消化》通过感受呼吸、肺活量到每天所持的食物,以及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运动和力》通过小车的运动来讲述力和运动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接触力学单位——牛,更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车加深对运动和力的理解。三、总体教学目标(一)科学态度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并能自己设计制作小乐器。明白人体呼吸和消化的过程,知道健康生活的含义。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明白力学单位——牛。(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四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六、教学进度

  序号1

  234

  567

  891112131415

  16

  171819202122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

  课时安排1

  第一单元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第一单元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第一单元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1

  的

  第一单元5.声音的强与弱

  1

  第一单元6.声音的高与低

  1

  第一单元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

  的声音

  1

  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

  1

  第二单元1.感受我们的呼吸

  1

  第二单元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第二单元3.测量肺活量

  1

  第二单元4.一天的食物

  1

  第二单元5.食物中的营养

  1

  第二单元6.营养要均衡

  1

  第二单元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

  化

  1

  第二单元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

  行

  1

  第三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

  1

  第三单元2.用气球驱动小车

  1

  第三单元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

  第三单元4.弹簧测力计

  1

  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

  1

  备注

  23

  第三单元6.运动的小车

  1

  24

  第三单元7.设计制作小车(一)1

  一、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题

  1.将一把钢尺的一半伸出桌外,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一样

  【答案】B

  【解析】【分析】用力不一样,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强弱也不同。

  2.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笛子本身

  B.笛子中的空气

  C.吹奏者的嘴唇

  【答案】B

  【解析】【分析】笛子内有空气,吹笛子时,用手堵住不同的孔,笛子内空气柱长短不

  同,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

  3.拨动琴弦,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如果用手按住琴弦,琴声立即消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

  因是()。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琴弦的振动幅度变小了

  C.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答案】C

  【解析】【分析】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古筝是一种民族乐器,一般有21根弦。调音师发现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把弦绷得紧一些

  B.把弦弄得松一些

  C.把弦放得长一些

  【答案】A

  【解析】【分析】声音偏低可以把弦绷的紧一些,弦越紧,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

  5.下列关于耳蜗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C.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答案】B

  【解析】【分析】耳蜗和前庭迷路一起组成内耳骨迷路,是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负责

  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

  6.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

  

篇九: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

  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系,以进一步强化运动和力的有关科学概念。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在体会“橡皮筋受力变形”

  “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拓展部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会以不同形式

  的事实中,进一步认识“弹力”。

  存在。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通过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18.2.2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18.3.1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制作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

  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

  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本单元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

  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

  些活动。如探究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的力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

  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教学中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

  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小、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

  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

  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

  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

  在。

  学中应耐心引导。

  四、教学措施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

  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

  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课时进度安排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篇十: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矗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五、教学进度安排:按县小学教研室进度进行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试卷一、填空。(25分)

  1.863700000读作(),最高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7在()位上。

  2、6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位数。3、正方形的对边互相(),邻边互相()。4、A21=20(),在括号里最大能填(),这个被除数最大是()5、爸爸今天领工资1200元。记作:()。给手机充值用去50元,记作:(),读作:()。6、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过一点可以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7、84390的积是()位数。8、用5,0,1,8,4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9、在直角三角形里,如果有一个锐角是45,那么另一个锐角是()。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画一条2厘米的直线()2、长方形中相邻两边是互相垂直的。()3、手电筒的光线中有无数条射线()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篇十一: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三、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

  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4、能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六、基本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4、要讲求效果。6、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7、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2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掌握到的科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活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使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利用测量得到的信息绘制图表等;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实,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一)、科学探究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问、爱想象。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三)、科学知识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的规律。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

  噪音四、本册的重点`难点:本册的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

  基本特征。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3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

  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

  升到新的高度。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

  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4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指导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空气的相关的知识。第二单元:冷和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冷和热的变化,以及冷和热对物体形态的影响。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指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度等相关的知识。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了解日常生活食物的营养搭配,了解食物的消化,学会怎样搭配基本的食物。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二、学生情况分析:第一: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

  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导;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

  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三、教学措施:⒈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⒉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⒊加强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⒋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⒌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⒍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用探究活动;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5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5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第6单元是综合性单元,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

  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5、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6、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8、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人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9、手有感觉的功能,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10、眼、耳、鼻、舌、手(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11、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12、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作为观察的主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13、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14、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15、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16、能根据纸的主要特征分辨、区别周围纸质和非纸质的物品,感受到纸的多样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三、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

  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

  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6

  一、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

  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六、教学措施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7

  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资料。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本册资料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本事。二、目的要求。1、经过本册教学,使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5、初步学会按照必须的标准将事物按必须标准排序和分类。三、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2、培养学生排序和分类的本事。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本事。四、学生素质分析。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可是在此刻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四年级5个班的学生,尊敬教师,多数学生学xxx取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习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习,自我也学不好。五、教学措施。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按照必须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6、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六、教学进度。第一课空气的性质2课时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1课时第三课空气有什么2课时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课时第五课冷热与温度1课时第六课热的传递2课时第七课加热和散热1课时第八课吸热和散热2课时第九课水加热、冷却后2课时第十课声音的产生1课时第十一课声音的传播1课时第十二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课时第十三课不一样的声音1课时第十四课欢乐的小乐队1课时第十五课我们吃什么1课时第十六课怎样搭配食物2课时第十七课食物的消化1课时第十八课我们的食物安全1课时第十九课排序3课时第二十课分类3课时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8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异常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景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本事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本事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全册资料情景: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忙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资料和课时情景: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具体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的豌豆(1课时)。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时),动物的卵(1课时),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本事。异常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五、基本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异常是一些概念理解过

  程中出现的想法。仅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构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确定,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很多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忙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我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资料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忙学生提高科学思维本事,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略)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9一、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

  观察的能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5、数据收集与处理——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能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地室内采访和室外调查,获取有效信息;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处理数据,并用简单曲线图表达。

  6、表达与交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能初步构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语言、文字、统计表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观点表达出来;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实验;根据观察的结果,尝试对现象做出解释。

  7、评价——知道感官在观察中存在局限;能针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知道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尊重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我们来养蚕”的活动,形成对生命周期的认识,获得珍爱生命的丰富情感体验。2、从“变化的天气”等单元的活动中,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3、在“冷与热”、“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单元学习中,激发起对物质世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4、在阅读科技史的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知道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2、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以测量的量

  来描述;知道风有风向和风力的不同;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3、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阶段。4、知道磁铁有磁性,有磁极;知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铁钉等可以被磁化。5、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镜子能反射光、能成像;知道阳光是七色的,了解彩虹的形成。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引领学生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本册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磁铁的性质、光线传播的性质,学习实验描述、长期观测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尊重证据、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单元(冷与热):教材从自然界、生活中的冷和热现象导入,引出温度计并由此展开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接着进行热传递现象的研究。安排了“感觉冷热”、“测量温度”、“自制液体温度计”、“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物体怎样传热”、“测量变化的水温”、“材料的传热本领”、“自制保温盒”等10个活动。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本单元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按“各种天气现象——观测天气——天气预报”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设计了“多姿多彩的天气”“测量气温”“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怎样预报天气”等5课。通过“观测气温”、“观测风”、“观测雨”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

  可测量的量来描述,指导学生运用温度计、自制简易风向仪和雨量器进行观测,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教材以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构建单元,重点让学生亲历饲养的全过程,了解怎样照顾蚕的一生的饮食起居并记录蚕一生的变化,总结归纳昆虫的特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持不懈长期记录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本单元以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为线索,通过学生探究性的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磁铁的知识。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3课,设计了“探物游戏”、“哪里磁力大”、“自制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沙里寻针”、“辨认磁极”、“制作玩具”、“我们还能应用磁铁的性质解决生活、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吗”等活动。

  第五单元(多彩的光):本单元以光和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研究光照在物体上产生的现象和光通过放大镜、棱镜、水等材料产生的现象,引领学生设计、观察实验,描述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想象,在亲历“没有光的世界里”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善待盲人、保护眼睛的意识。本单元指南车信箱中呈现有关皮影戏、古代潜望镜、神奇的激光等科技史资料,意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第六单元(我爱做实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实验技能和方法之后,通过“怎样才能让降落伞降得更慢”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三、教学措施1、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2、落实三年级下册重点训练项目——实验、描述过程的能力。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组织好同学之间的表达和交流。

  3、精心设计探究性的求证活动,引领孩子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从引发冲突、自主求证、布设“迷宫”等方面着手,让孩子们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长期观察所面临的困难,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诊断性评价为主,促使学生保持饲养、管理、观察、记录的兴趣。

  5、充分发挥教材所凸显的科技史特色资源的优势,如创设情境、进行方法引领、情感熏陶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常规教育、民选组长和科代表、上期试卷讲评、翻阅新书、学习《多姿多彩的天气》第二周《知冷知热》、《热胀冷缩》、布置养蚕的任务第三周《热的传递》、《蚕宝宝出生了》、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四周《蚕宝宝在长大》、养蚕第二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五周《谁的传热本领强》、《测量气温》、第六周《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第七周《怎样预报天气》、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小结、养蚕第三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八周《神奇的磁力》、《蚕宝宝大变样》、养蚕第四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九周养蚕第五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第十周《昆虫》、第3单元学习评价第十一周期中考试第十二周《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第十三周《光与影》教学研究(本期重点研究课)第十四周《光照在镜子上》、《透过玻璃的光》

  第十五周《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光线与视觉》第十六周第4、5单元学习评价第十七周《我们怎样做实验》、《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第十八周第6单元学习评价、复习第十九周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0一、学生情况分析:1、成功之处: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二、教材内容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在我们学过的内容中,已经涉及很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这些变化非常奇妙,一直以来,人们总在探索其中的奥秘。这个单元,我们将初步研究这些不同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

  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三、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书籍、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四、主要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使

  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异常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景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本事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本事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以往……”,“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资料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我们怎样呼吸》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本事的第一个综合活动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本单元将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调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人体呼吸、空气污染等相关知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强烈的社会职责感奠定基础。本单元由《我们在呼吸》、《趣味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组成。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植物在成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3单元,属于“综合过程本事训练单元”。二级目标是:能经过长期实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较好地达成二级目标,本单元用一个完整的长期种植活动贯穿始终,由《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和《硕果累累》三组主题探究活动组成。第四单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四年级下册的第4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这个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围绕培养目标,教材设计了“认识太阳”和“太阳,我们的朋友”两个探究性活动。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

  做实验记录”。由《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的滑轮》四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和《探究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第七单元飞上蓝天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够经过多种途径搜集事实与证据”。本单元教学,要结合“飞上蓝天”这一主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综合运用以上途径来收集事实与证据的本事。本单元由“谁在天上飞”、“它们怎样飞行”、“飞行的秘密”三组活动组成,它们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第八单元青蛙的一千个朋友“青蛙的一千个朋友”单元安排了三项教学资料:“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科学小侦探通关记”、“做青蛙的朋友”。本单元的教学资料,在本册中是一个综合本事训练,在今后的科学认知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时,要关注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这是本单元的更高要求。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我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

  证,经过思维加工,自我得出结论,并把自我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2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必须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本事;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本事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靠教师的教。学生用自我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我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本事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资料,注重资料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资料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本事。进取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本事,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我的方法来表达自我的认识与观点。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资料分为五部分。1、我们吃什么(1——-5课):经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供给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坚持身体健康。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进取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本事,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比较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本事,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明白保温与散热的知识,经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比较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经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本事,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实验本事、探究本事,分析综合本事、推理本事、想象本事和动手本事。1、明白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经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我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5、能经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我的解释或结论,并明白这个结果应当是能够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我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明白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明白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4、构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一样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构成初步的探究本事,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四、具体措施: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4、力求做到知识和本事并进,不可偏废。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篇十二: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具备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第一单元“声音”,共8课时,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共有8节课。围绕“呼吸”“消化”两个内容编排课程讲述了人的呼吸器官与消化器官的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第三单元“运动与力”,共有8课。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物体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同样,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力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仅供免费交流使用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趣的探究。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声音》1.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2.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3.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4.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5.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通过第一单元学习,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解释的能力。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列举保护呼吸与消化器官的方法。2.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3.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4.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领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体验与探索,对食物的统计、分类、实验及食物消化过程的观察与实验,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知道呼吸与消化是人体重要的维持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系统”的概念,知道每一项生命活动都需要不同部分的器官协作完成,为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我们要爱护它们,能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3.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4.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本单元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如探究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的力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教学中还选择如测量力的大小、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在。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篇十三: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方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升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学生情况分析:

  &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拟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水平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水平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水平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时机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展水平、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

  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根底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水平.

  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劣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根底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水平.特别是实验中限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根本举措: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时机,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熟悉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始业教育1、听听声音

  2

  e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复习2

  ■

  4

  5、声音的强与弱

  2

  6、声音的高与低

  !5

  7、让弦发出上下不同的声音

  6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7

  2

  备注

  8

  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

  •2

  s

  9

  练习课外延伸

  2

  ]

  5、食物中的营养

  10

  6、营养要均衡

  2

  )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1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复习第二单元

  2

  >

  13

  期中检测

  2

  A

  14

  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3、1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5

  4、弹簧测力计

  2

  (

  16

  练习

  2

  5、运动与摩擦力6、运动的小车

  17

  2

  练习

  18

  7、设计制作小车一

  a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

  21

  22

  复习第二单元

  2

  复习第三单元

  2

  测试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感受我们的呼吸

  "课时

  日期

  1、初步懂得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和消化,呼吸和消化对于我们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感受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初步了解我们人体的呼吸器官.

  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感受呼吸的过程,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吸器官图等等.

  教学过程1

  旁注

  一、聚焦1、教师引导:我们无论是走路、玩耍,还是学习、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我们的身体乂是怎样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一一呼吸与消化.

  2、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我们的呼吸.3、板书课题:1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熟悉呼吸器官教师引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那么,我们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出示呼吸器官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组成.(

  呼吸器官主要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活动二:感受呼吸的过程1、什么是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2、吸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做吸气的动作,感受一下吸气的过程,反复进行三次.指生说一说吸吸气时的感受.教师引导: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肺.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感受胸的变化.再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腹部的变化,然后说一说此时的感受.0

  出示资料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学生再次做吸气的动作,感受吸气的过程和人体身体的变化.

  3、呼气的过程引导学生深深的呼一口气,然后初步说一说呼气的感受.感受呼气的过程

  指导学生把手放在肋骨上,然后深深的呼一口气,感受胸的变化,再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感受一下腹部的变化.出示资料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学生再次做呼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呼气的过程,感受呼气时人体的变化.活动三:了解氧气的作用出示资料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讲解:人体在呼吸时,一般是吸进氧气,供我们人体需要,然后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植物光合作用乂产生氧气,为我们人体提供呼吸,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神奇的自然界.活动四:模拟人体的呼吸出示课本22页的下面模拟人体的呼吸装置.&了解呼吸装置,熟悉呼吸装置的组成以及模拟的人体呼吸器官.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整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了解吸气、呼气的过程中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工作情况.三、研讨1、教师引导:学习到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过

  程,那么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我们人体还有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器官.肺是气体和血液的交换场所,肺部是其他气道运送气体、排除气体的管道.咽喉对气体有加热的功能.鼻子过滤吸入的空气.

  A

  气管在人体的胸腔内,外表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膈肌收缩和舒张使肺气体流入和排出.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全班交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了人体呼吸的过程.关于呼吸,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刚刚大家提出的问题.相信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反思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特征.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作消化.4、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我们的呼吸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2、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4、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呼气:肺一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6、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鼻:过滤吸入的空气(咽喉:有对气体加热的功能.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最重要的功能是运送气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5、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6、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人的慢跑、快跑、跳跃、打球、做游戏、做家务等活动都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7、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要消耗大量的养料和氧气,以供给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器官就必须加倍工作,因此它的功能也就得到了改善.8、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

  在运动时,人会出现呼吸加快的现象,这个时候心跳也会加快.

  平静下来之后,人的呼吸就会逐渐平缓,这个时候心跳也会慢下来,回到正常状态.9、仔细观察下列图,说一说你从下列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百分比(%)

  I78%78%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气体成分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拟

  ⑴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和吸进去的气体相比拟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就是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⑶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人体呼出来的气体还是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其中占比最多的都是氮气.

  10、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安静状态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第一次21

  第二次18

  第三次23

  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

  活动

  慢走20步后

  快走20步后

  跳动20次后

  每分钟的呼

  23

  26

  35

  g

  吸次数

  比拟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人在比拟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

  3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肺

  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身体越健康.<2、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拟长一些:而肺活量小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拟短一些.3、我们可以用增强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肺活量.4、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

  第一步:展开测量袋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第二步: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预防空气跑出.第三步: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1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亳升-2600亳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亳升-2000亳升.6、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以后,我打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肺活量.

  7、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姓名

  徐加媛

  张超

  一马丽

  李子川

  赵佳佳

  肺活量〔单位:ml〕

  1500

  1800

  1350

  ]1640

  1200

  4一天的食物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2、食物分类标准很多,不同的标准,分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3、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什么

  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主食类食物,如米饭、包子、而条等.4、面对下面这么多食物,我们可以根据什么分类分成哪几类烤肉片青椒丸子牛肉牛奶

  米饭

  面包

  西兰花丝瓜火腿

  烤鸡翅菠菜

  红烧肉土豆西瓜

  白菜

  黄瓜

  小笼包豆腐豆沙包

  香菇

  胡萝卜鱼

  虾

  苹果

  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植物类食物青椒、米饭、面包、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西瓜、白菜、黄瓜、小笼包、豆腐、豆沙包、香菇、胡萝卜、苹果标准二:按熟食和生食来分.

  动物类食物

  烤肉片、丸子、牛肉、牛奶、火腿、烤鸡翅、红烧肉、鱼、虾

  熟食

  生食

  &米饭、面包、青椒、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西瓜、黄瓜、胡萝卜、苹果白菜、小笼包、豆腐、豆沙包、香菇、烤肉片、丸子、牛肉、牛奶、火腿、烤鸡翅、红烧肉、鱼、虾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羊肉等.

  标准三: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

  肉类

  烤肉片、丸子、牛肉、火腿、烤鸡翅

  菜类

  青椒、西兰花、丝瓜、菠菜、土豆、白菜、黄瓜、豆腐、香菇、胡萝卜、

  主食类

  米饭、而包、小笼包、豆沙包、

  水果类西瓜、苹果

  一天的食物记录

  早餐午餐

  蛋炒饭一碗、牛奶一杯、苹果半个煮鱼、红烧肉、蒸鸡蛋、香菇炒青菜、

  冬瓜海带汤、米饭、香蕉一根

  晚餐

  小米粥一碗、红薯一个、半个苹果

  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植物类食物

  蛋炒饭、苹果、炒青菜、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香蕉标准二:按熟食和生食来分.

  动物类食物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

  熟食

  蛋炒饭、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炒青菜、苹果、香蕉

  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

  生食

  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羊肉等.

  标准三: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

  肉类

  菜类

  主食类

  水果类

  煮鱼、红烧肉

  牛奶、蒸鸡蛋、香菇炒青菜、冬瓜、海带、香

  蛋炒饭、米饭、小米粥、苹果、香蕉

  菇

  红薯、

  5食物中的营养1、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必需的营养成分.2、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3、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太豆、牛奶、鸡蛋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4、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拟.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5、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6、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7、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8、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没有,有的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的食物中含有几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9、我们如何简单地区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

  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拟.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

  丰富的脂肪.

  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10、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中主要有哪些营养物质,记录在下表中.

  食物馒头

  糖类V

  实验记录表<

  脂肪X

  蛋白质X

  维生素X

  /马铃薯

  X

  X

  X

  西红柿

  X

  X

  V

  X

  牛肉

  X

  X

  6营养要均衡1、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我们要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健康.2、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埃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我们平时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想一想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可以做一些调整.4、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那么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让我们看一看,“平衡膳食宝塔〞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盐

  <6克

  油

  25~3.克

  奶及奶制品

  300克

  大豆及坚果类25~35克

  畜禽肉水产品蛋类

  40~75克40~75克

  40~5.克

  恭菜类水果类

  300〜500克200350克

  谷兽类

  全谷物和杂

  豆著英

  250400克50~150克50〜1C0克

  水15007700亳升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水和谷薯类.说明我们在天中盐和油的摄入量最少,谷薯类的摄入量最大.不桃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6、怎样才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从食物中获取埃衡的营养请写出五点.〔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肉、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7〕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过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2、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大类.

  门齿

  门齿牙齿的分布排列图

  3、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幼儿时长出的一种牙齿,称为乳牙,共有20颗.从6岁起乳牙逐渐脱落,换上恒牙,恒牙是人的第2副牙齿,共32颗.I4、牙齿的作用: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5、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醒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的建康很有意义.6、舌头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地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地和食物混合.7、馒头在咀嚼过程中会逐渐地被唾液浸湿变软.8,人蛀牙结构示意图:

  踽洞—

  牙菌斑及牙石

  牖病牙〔蛀牙〕

  牙冠

  牙根

  9、预防蛀牙的方法有哪些

  〔1〕刷牙时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具有抑制细菌作用,也可以提升牙齿的抗酸水平°〔2〕要注意饮食习惯.少吃甜食和上火的食物,特别是在睡觉前,尽量预防吃这些食物,饭后还要养成漱口的好习惯,这样,得蛀牙的几率就微之甚微了.〔3〕正确刷牙可以预防蛀牙,在幼儿时期两岁和三岁时就开始学习刷牙.刷牙可以将牙齿外表的牙菌斑去除掉.〔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10、根据“馒头在口脱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舌头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的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的和食物混合.11、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在消化的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头之外,还有唾液腺等器官,唾液腺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12、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食物在口腔中完成初步消化,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转化为糖类.牙齿咬碎食物便于吞咽,产生有

  利消化的唾液,向消化系统发出开始工作的神经信号.经过初步消化之后,食物将会进入下一个消化器官继续进行消化.

  13、咀嚼一块馒头,观察馒头的变化

  一次外表被浸湿

  三次

  9

  五次被浸湿变软

  开始被浸湿变软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3、人体的消化器官示意图

  4、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过程: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5、消化器官各局部的作用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的入口,其功能是感觉食物的味道和搅拌食物.食道连接着咽部和胃,食物在食道的推进不是靠重力,而是靠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松弛,称为端动.胃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分泌胃液,胃液里而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6、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拟复杂的,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这个过程.7、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8、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如果进入胃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胃带来哪些麻烦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细碎的、柔软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如果进入胃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就会给胃部带来压力,胃部消化这些大块的,坚硬的食物难度会大一些.遇到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口腔的作用就非常大,口腔可以把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通过牙齿咀嚼成小块的、细碎的食物,并且利用口腔中的唾液消化酶初步分解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运动与摩擦力

  课时

  日期

  1、熟悉什么是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怎样增加或者减少摩擦力.

  3、了解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通过实验,探究怎样减少摩擦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怎样减少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材料及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我国长城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在科学技术非常不兴旺的过去,人们是怎样搬运巨大的石头,砌成这样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的呢2、出示课本51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思考:人们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搬运巨大的石头用这样的方法搬运石头更省力.

  t

  3、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搬运石头更加省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5运动与摩擦力二、探索活动一:熟悉摩擦力1、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轻轻的滑动,再用手掌使劲的在桌面上滑动,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觉两种方式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手掌在桌面上轻轻的滑动,不需要用多大的力,手掌使劲的掘在桌面上滑动,需要很大的力气.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由于摩擦力,在我们手掌和桌面之间有一种力,这种力影响着我们的手

  旁注

  掌在桌面上的滑动.

  3、熟悉摩擦力

  出示课本52页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活动二: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与拉力大小的关系1、教师引导:既然物体运动时.,物体与物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力,那么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会有怎样的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材料:纸盒、垫圈、绳子、橡皮、胶棒等等.实验方法:在纸盒里放入橡皮、胶棒等等物体,通过垫圈拉动纸盒在粗糙的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2、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搬运纸盒里的重物预设:生1:让纸盒在平面上直接滑动.生2:在纸盒下面垫上滚木,让纸盒在滚木上滑动.生3:给纸盒安装上轮子,使纸盒向前滚动.3、实验操作:

  第1步,将装了重物的纸盒放在木板上,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出示课本52页第一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实验操作方法.

  (

  出示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学生分小组完本钱步骤的操作实验,并且完成实验记录的第一局部内容.教师强调:本步骤实验操作三次,取平均值,同小组学生之间要互相合作.第2步,用各种笔做滚木,放在装着重物的纸盒下面,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出示课本52页第2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本步骤实验操作方法.教师强调:这次实验中的纸盒与第1步实验操作中的纸盒是一样的.选用的各种笔粗细、长短尽量一致,便于实验操作.

  (本次实验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这次实验操作,共进行三次,取平均值.学生分小组完成第2步的实验操作,并且做好实验记录.第3步,给盒子安上轮子,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出示课本52页第三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这次实验的操作方法.教师强调:这次实验中的纸盒仍然跟第1次、第2次实验中的纸盒是一样的.同小组学生之间要增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4、教师引导:通过刚刚的三次实验,我们初步看出了运用不同的方式搬运重物,所需的拉力有大有小,下面请大家完善好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各小组出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说一说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运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的时候,所需的拉力有大有小.重物在平面上直接滑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大的,给重物安上轮子向前移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小的.6、为什么重物直接在平面上滑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大的而给重物安装上轮子向前运动,所需的拉力是最小的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减小摩擦力的概念7、教师小结:这里主要是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当我们让重物直接在平面上滑动时,平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是最大的,因此,需要的拉力也是最大的;而给重物安装上轮子,轮子和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小了很多,因此需要的拉力也就小了很多.

  板书: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8、交流讨论:在第2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用滚木移动重物,请大家想一想,用滚木移动重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出示课本52页第二幅插图,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用滚木移动重物的优点是可以省力,缺点是重物会颠簸,用这种方法移动重物比拟麻烦.9、教师小结:其实在第3次实验中,给重物安装上轮子向前运动,轮子就可以看作是移动的滚木.人类发现可以用滚动的方式前进,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三、研讨1、教师引导:通过刚刚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与拉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那么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使用轮子搬运重物产生的摩擦力也最小.2、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减少摩擦力.3、出示课本53页上面鞋底的花纹这幅图,想一想: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增大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预防在走路的时候由于摩擦力过小而滑倒.4、出示课本53页自行车轴承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自行车的轴承上润滑油是要增大摩擦力还是要减小摩擦力,为什么在自行车的轴承上涂润滑油是要减小摩擦力,由于减小摩擦力,我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更省力.人们往往会在自行车的轴承局部涂抹润滑油,就是为了减小摩擦力.5、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两种,还有哪些地方减小摩擦力,哪些地方增大摩

  擦力的呢请大家来举举例子.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汽车方向盘上有花纹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冬天结冰时,在轮胎上缠绕防滑链冬天道路结冰,在上面撒上沙子减少摩擦力的例子:行李箱下装着轮子,拖着走既方便乂省力.电风扇转轴做的很光滑滑冰前刨光冰刀,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儿童滑梯的外表尽可能的光滑.6、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交通工具都有减小摩擦力的举措,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7、出示课本53页下面两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分别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气垫船是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和水底之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垫起,离开水面,而实现高速航行.气垫与水面之间是很薄的一层空气,是从气垫中吹出来的,因此气垫船是在水面上飞,与水面几乎没有接触,水面和气垫船之间的压力很小,摩擦力就很小.磁悬浮力车上面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那么安装线圈,通电之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铁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列车与铁轨没有接触,摩擦力就非常小.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摩擦力越小,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增加或者减小摩擦力.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了解生活中增加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根底知识梳理

  1听听声音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o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例如,雷声比较强,也电比拟弱;小孩的声音比拟高,成年人的声音比拟低;鸟叫声比拟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拟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史董.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To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把耳朵贴在桌而上听到的抓挠桌而的声音更清楚,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丕同,通常固体>液体>气体.8.做“土〞时,要将线绳绷紧.“土〞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局部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2.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响亮.

  3.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

  拟鼓膜.

  4.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动传到内耳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振动一听小骨将振

  5.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

  更好地传递声音.5声音的强与弱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不同称为声音的强弱.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

  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而时,可以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在鼓而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

  4.悬挂一个轻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动的幅度的变化.小球被弹得越远,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小球被弹得越近,说明音叉振动的幅

  度越小.

  6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上下可以用音lift?i来描述.2.声音的上下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我们可以用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上下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4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重复3次,这样可以预防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声音的上下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比拟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铁钉的长度越近,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6.声音的上下和发声体的粗细有关.比拟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铁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铁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

  7让弦发出上下不同的声音1.靠弦的振动发出上下不同的声音的乐器有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第等.2.弦的音高和弦振动局部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弦的粗细有关.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局部的长度,弦振动的局部越员,弦发出的声音越低;弦振动的局部越短,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4调节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5.通常琴弦的粗细是不同的,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移动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8制作我的小乐器

  1.像排箫、笛子、小号等乐器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2.水瓶琴的制作:选择七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不同高度的水,便制成了一个水瓶琴.

  3.敲击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和里面的水,瓶子都是相同的,所以

  音高的差异主要由水决定,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4.吹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里面的空气柱,所以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少,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5.像鼓、锣等乐器是靠乐器本身的振动发声的.

  

  

篇十四: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第1课“听听声音”,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描述。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

  “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第3课“测量肺活量”,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

  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第4课“一天的食物”,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第6课“营养要均衡”,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物体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同样,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趣的探究。

  “运动与力”单元共有8课。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从问题“各种类型的车都是怎样动起来的”开始,引导学生去调查了解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车辆,发现它们的动力来源。然后,设计了“用垫圈的重力作动力”去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先是探究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再是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使小车的运动快慢发生变化,从而逐步建构“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运动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先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力和气球上升的力开始,体会力产生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得多远,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更远,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反冲力”,另一方面加深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快慢”的理解。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先是引导学生安装一个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在安装中体会橡皮筋与车轴连接起来的是“轮驱动”,再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以进一步强化运动和力的有关科学概念。拓展部分引导学生在体会“橡皮筋受力变形”的事实中,进一步认识“弹力”。第4课“弹簧测力计”,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感受不同大小的力和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从而使学生认识“力是有大小的,也是有方向的”。在测量前通过预估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力大小的感知。第5课“运动和摩擦力”,通过古代人搬运巨石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摩擦力,并思考如何能减小摩擦力。学生通过研究3种不同的情况下,即物体直接在木板上、增加“滚木”以及增加“轮子”时的摩擦力,去体会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认识到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轮子的方式,去减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6课“运动的小车”,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能量是抽象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振动情况,体会“小槌运动得越快,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体会“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拓展部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会以不同形式存在。第7课和第8课“设计制作小车”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小结和应用,又是进一步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学生通过完整的设计制作过程认识到,设计要先于制作,要从实际的用途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讨论、改进并选取最优的方案;制作完成后,还要对作品进行评估、

  反思和改进,这就是不断优化完善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声音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

  容。6.1.1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6.1.2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6.1.3.1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

  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6.1.3.2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通过第一单元学习,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

  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解释的能力。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0.2.3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3.2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0.2.1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10.2.2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领学生通过对呼吸活动的体验与探索,对食物的统计、分类、实验及食物消化过程的观察与实验,认识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知道呼吸与消化是人体重要的维持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系统”的概念,知道每一项生命活动都需要不同部分的器官协作完成,为了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我们要爱护它们,能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5.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5.2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6.6.1.1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6.6.1.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16.2举例说出制造技术、运输技术、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生化技术、通信技术的产品。17.2举例说出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8.1举例说出,一项工程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理,如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18.2.1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18.2.2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18.3.1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本单元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如探究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的力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教学中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小、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四、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

  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1

  2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上学期考核分析本学期整册思维导图

  1

  1.1听听声音

  1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1.5声音的强与弱

  1

  备注

  3

  1.6声音的高于低

  1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1

  4

  单元复习

  2

  2.1感受我们的呼吸

  1

  5

  2.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2.3测量肺活量

  1

  2.4一天的食物

  1

  6

  2.5食物中的营养

  1

  2.6营养要均衡

  1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7

  2.8食物在身体的旅行

  1

  单元复习

  2

  8

  3.1让小车运动起来

  1

  3.2用气球驱动小车

  1

  3.3用橡皮筋驱动下车

  1

  9

  3.4弹簧测力

  1

  3.5运动与摩擦力

  1

  3.6运动的小车

  1

  10

  3.7设计制作小车(一)

  1

  3.8设计制作小车(二)

  1

  单元复习

  2

  11

  总复习

  6

  给读者的一封信

  你好!读者朋友。本文档是本人精心为您准备的,用于我们彼此交流、

  探讨,希望你有用的到的地方。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妥或许改进之处,请您在下方留言栏告诉我。我收到你的信息之后,我会尽快进行更新优化。希望通过你我的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以促进我们共同提高的目的。俗话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有您的帮助,我会进步更大,提升更快。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祝:生活安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课外延伸

  --------------------------------------------------

  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2、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要获得辉煌的成就,必须坚持「我也可以这样做」的信念,如果不能勇往直前,

  绝对不会达到胜利成功的境界。——詹姆斯?吉本斯5、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篇十五: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1年秋季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

  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1课“听听声音”,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

  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第3课“测量肺活量”,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第4课“一天的食物”,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6课“营养要均衡”,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

  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

  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

  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物体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同样,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趣的探究。

  

篇十六: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

  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七、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3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4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6国庆放假7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8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9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10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1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2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3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14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15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6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机动

  18复习

  19考试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

  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2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23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24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25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练习261、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的花273、花、果实和种子;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85、种子的萌发;6、动物的卵297、动物的繁殖活动;单元练习210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2113、营养要均衡112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面包发霉了21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14单元练习1、各种各样的岩石215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216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217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岩石、矿物和我们218-20复习4

  四(3)班教师王莉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

  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2、本册的主要活动:

  (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一、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男生15名,女生4名。接手本班后我班的问题:男生较多,纪律性很差;养成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按时作业等等。在成绩,班集学生成绩较差;尖子生凤毛麟角;数学计算能力差,马虎,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二、教材分析及教学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1、在的情景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表示大数。

  2、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算。3、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能交流。4、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并2、3、5的倍数的特征。5、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数的所有因数。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数的运算7、会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内容来自8、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9、能借助计算器较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运算中简单的数学规律。(二)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1、两点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一点。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直到两点间的距离。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5、生活情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测量

  6、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7、容积“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三)统计与概率●简单数据统计过程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数据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冀教网,好冀教网2、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3、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4、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数据信息,并能读懂条形统计图。(四)综合应用1、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体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体会数学的作用。三、主要教学措施1、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感性材料,学生的操作活动,生活帮助学生的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解决问题来学习计算,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直观教学,教具、学具的作用。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难点,使学生打下的知识基础。8、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建构数学知识。总之,在新的学期,我将紧紧课堂教学改革中心,以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展开工作。将迎着新课程的东风,沿着既定的,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篇十七: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二、学情分析:

  1/21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的学生有53个,较多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留下了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四、教学措施: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2/21

  五、课时安排:每周两课时,每课一课时。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

  3/21

  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2、本册的主要活动:(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

  4/21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

  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

  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

  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

  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

  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

  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

  赛促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5/21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热胀冷缩》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秘密,知道气体、液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岩石的科学》单元主要让学生从身边有趣的石头这一熟悉的物体切入岩石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岩石中的奥秘,从而知道岩石的种类,学会如何制作岩石标本,学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岩石的信息,知道rental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岩石资源的利用,懂得保护岩石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土壤与植物》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土壤的结构是由沙、黏土、腐殖质组成;通过实验认识三类土壤的特点;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等教学内容。《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主要研究生活中的光现象。课与课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先是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再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

  6/2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独立

  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

  件园FFKJ.Net]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

  内容有:了解植树的过程;考察当地岩石种类。

  二、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

  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

  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

  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平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

  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

  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6)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

  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7)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

  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

  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

  的假设。

  7/21

  三、教学重难点:对实验的探究活动是本册的教学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四、教学基本措施:1、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习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学生的学习,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

  8/21

  务。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

  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

  9/21

  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2、本册的主要活动(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10/21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

  11/21

  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科书共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一)我们吃什么: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二)水里有什么: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

  12/21

  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三)植物的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四)空气和水的力: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13/21

  (五)热的传递: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六)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总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

  14/21

  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

  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

  叶的内部构造。

  2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

  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

  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3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

  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

  茎的内部构造。

  7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

  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5/21

  日期内容19月3日—9月7日1我们的食物29月10日—9月14日2我们的营养3饮食与健康39月17日—9月21日复习49月24日—9月28日4水变咸了5怎样加快溶解510月1日—10月7日6做一杯饮料7水里有什么610月8日—10月12日复习7

  16/21

  10月15日—10月19日8植物的身体9植物的根810月22日—10月26日10植物的叶(一)11植物的叶(二)910月29日—11月2日12植物的茎1011月5日—11月9日复习1111月12日—11月16日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211月19日—11月23日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1311月26日—11月30日15小火箭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21

  1412月3日—12月7日17水流有力量1512月17日—12月21日18杯子变热了19水变热了1612月13日—12月19日20它们会生热吗1712月20日—12月26日21谁热得快1812月27日—1月2日22太阳能热水器191月3日—1月9日复习201月10日—1月16日

  18/21

  复习211月17日—1月23日复习221月24日—1月30日学期结束工作,1月26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寒假开始六.评价工作安排:(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助推学生科学素养》(二)研究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19/21

  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八.教研课安排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九.业务学习(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十.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

  20/21

  赛促学。十一.学科实践活动安排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

  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质第十四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21/21

  

  

篇十八: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爱好,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明白得,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明白得,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差不多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把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专门是观看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躯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躯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本册教材将连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样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依照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关心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四、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方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五、教学措施: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预备工作。“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3、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定,幸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以保证观看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4、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操纵变量的实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本质,了解操纵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5、引导学生在观看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刻的观看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6、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看到的事实和现象,关心学生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

  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

  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

  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

  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

  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

  讲席”等。7、引导学生对观看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说

  明。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刻

  教学内容

  始业教育

  1

  9.3-9.7

  1、我们关怀天气(第一单元天气)

  2、天气日历

  2

  9.10-9.14

  3、温度与天气

  4、风向和风速

  3

  9.17-9.21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4

  9.24-9.30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看

  5

  10.1-10.5国庆节

  机动

  6

  10.8-10.12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二单元溶解)

  2、物质在水中是如何样溶解的

  7

  10.15-10.19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8

  10.22-10.26

  5、溶解的快与慢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9

  10.29-11.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机动

  10

  11.5-11.9

  1、听听声音(第三单元声音)

  2、声音是如何样产生的

  11

  11.12-11.16

  3、声音的变化

  4、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

  12

  11.19-11.235、声音的传播

  课时11111

  111011111

  111

  111111

  6、我们是如何样听到声音的

  1

  13

  11.26-11.30

  7、爱护我们的听力

  1

  机动

  1

  14

  12.3-12.7

  1、躯体的结构(第四单元我们的躯体)

  1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

  15

  12.10-12.143、运动起来会如何样(一)

  1

  4、运动起来会如何样(二)

  1

  16

  12.17-12.21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17

  12.24-12.28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

  机动

  1

  18

  12.31-1.4

  复习

  1

  复习

  1

  19

  1.7-1.11

  考试

  1

  20

  1.14-1.18学期总结评判

  1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依照具体情形作适当调整。

  

  

篇十九: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

  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为研究重点,使学生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

  的重力作动力”去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先是探究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再是尝

  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

  试用不同大小的力使小车的运动快慢发生变化,从而逐步建构“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方式培养学生对力大小的感知。

  改进并选取最优的方案;制作完成后,还要对作品进行评估、反思和改进,这就是不断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篇二十: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推荐访问: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上册 四年级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