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4-05

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11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11篇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全省“智慧民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我省人民调解工作数字化、智慧化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11篇,供大家参考。

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11篇

篇一: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全省“智慧民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我省人民调解工作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水平,根据司法部《全国人民调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厅决定开展“智慧民调”应用系统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关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构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的系列指示精神,以人民调解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全力推动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实施步骤。6月底前,完成“智慧民调”应用系统启动和试点部署工作。召开建设启动会,除济宁、日照2市已先期应用外,其他14市确定23个试点县(市、区)为试点单位,完成试点单位系统部署和试运行工作。7月底前,完成“智慧民调”试点应用需求采集和省级系统研发工作,召开系统研发建设论证会,组织对全省应用系统进行升级完善。8月底前,完成全省“智慧民调”系统的部署应用和全域运行。对接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平台,省级设数据交换中心,各市设数据交换分中心,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召开全省应用系统培训班,进行全面部署和全域运行,实现数据录入、信息采集、分析研判、监管督办、评估评价、统计汇总等系统功能的流程化、标准化,建成全覆盖、全功能、全共享的全省人民调解信息化体系。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篇二: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数字法治: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更有精度

  作者:徐露佳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1年第11期

  自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宁波市委政法委迅速成立市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工作专题组(以下简称“专题组”),按照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总体框架,对“优化提升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体系”“拓展完善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各场景应用的核心环节进行精准再梳理,推动法治建设核心业务全方位协同、系统性重塑。目前,宁波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两个核心指标中,单轨制协同办案比例达到95%,超过省定年度指标90%的要求,省统一处罚办案系统应用率达到39%,超过省定年度指标25%的要求。

  “观萃点星”以特色场景照亮应用实效

  从“浙政钉”工作台点击进入数字化改革门户2.0中的“数字法治”板块,宁波数字法治68个任务建设情况一览无遗。从该板块可以看到,目前,宁波数字法治建设已完成了指标、工作、政策、评价等四个体系的梳理,并建成三大集成应用和9个基础应用。

  数字法治门户的功能主要是任务总览、进度管理和亮点展示。在亮点展示中,门户专设“观萃点星”栏目,实时更新特色频道,对“执法监督管理可视化平台”“公证E通”等10个数字法治领域特色场景应用进行数据集成和录屏展示。点开“公证E通”展示栏,可以看到,该应用设置了“公证E通”服务点175个,目前已累计办理公证2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

  本着以“小切口”牵引“大改革”的设计开发理念,专题组从2月18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在全省统一框架下,结合宁波实际,全力推进宁波数字法治系统门户建设。4月25日,该门户正式上线,成为全省首批上线的数字法治系统门户,为推动全市数字法治核心业务全方位协同、系统性重塑打下基础。

  梳理谋划以“一件事”牵起部门联动

  “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不仅影响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专题组综合小组联动镇海区公安、住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开发“僵尸车治理”多跨场景应用,各部门通过认领职责任务,明确处置流程,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了“僵尸车”处置全闭环。通过该场景应用,镇海区在1个月内便实现辖区“僵尸车”清零,并在快速处置的同时做到零投诉。目前,该应用已在全市进行推广,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全大市“僵尸车”存量清零。

  “僵尸车”场景应用是专题组综合小组谋划的16个“一件事”场景应用之一。针对基层治理四平台中的复杂、多跨、高频事件,专题组综合小组通过统筹梳理“一件事”场景应用清单,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办理,解决镇乡(街道)实际工作中面

  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目前,16个“一件事”场景应用中,“消防通道堵塞治理”“群租房依法整治”等7个场景应用已上线。

  “消防通道堵塞治理”场景应用通过引进高清抓拍系统,自动向违停车辆者发送提醒短信,实现全天候、无死角、智能化监管。“群租房依法整治”场景应用,通过用水用电数据交叉叠加房型、房屋面积等多个维度的数据,构建起识别模型,用“数字吹哨”触发报警信号,群租房识别准确率达到70%,为快速发现处置群租行为提供了科技支撑。

  9月2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对寧波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一件事”场景应用开发工作表示肯定。目前,《宁波市“基层治理一件事”系统基层工作规程》已出台,有效避免了基层治理“一件事”场景应用的无序开发,确保一地开发、全市共享。

  探索创新以最佳应用打造宁波名片

  “移动微法院”是以微信为载体,运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实时音视频、区块链等技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一款多元移动电子诉讼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从宁波起步的“移动微法院”,已成为最高人民法院认可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总入口,使打官司“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

  专题组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数字化改革重大需求、多跨场景应用、重大改革“三张清单”建设总体要求,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找准突破口,抓住创新点,通过推进治理领域场景建设、推进条线揭榜认领项目建设、加快省级改革实践项目培育等举措,打造了包含“移动微法院”在内的30余个多跨场景应用。

  在治理领域场景建设方面,完善市、县两级24个治理领域应用场景清单,形成市级治理应用场景清单,并重点推进已入选省定创新揭榜认领名单的全量矛盾纠纷数据研判应用、社会治理效能考核、可视化综合指挥平台等5个项目建设。

  在条线揭榜认领项目建设方面,市检察院“案件质量评查辅助办案应用体系”“数据巡查辅助办案应用系统”等5个项目入选检察系统省级场景开发,市公安局承接省级重大多跨场景项目“反电诈全维智控平台”建设任务,市交通局承接省级“非现场执法指挥调度系统”开发工作。

  在省级改革实践项目培育方面,加快推进“移动微法院”“基层治理四平台”“基层数据报送一张表”等6个被列入省级数字法治改革实践项目培育名单的多跨场景的动态培育,推进已入选省法治和平安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清单的“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管控一件事”应用场景的建设工作。

  下一步,专题组将在省统一框架下,按照作战图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实战、实景、实效”,瞄准“管用、好用、爱用”,抓紧推进系统集成、多跨场景开发等各项工作,全力构建起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数字法治系统。

  (作者单位:宁波市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工作专题组综合小组)责任编辑:谢霞

  

  

篇三: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建设目标..........................................................................................................................3二、主要内容需求..................................................................................................................3三、采购清单..........................................................................................................................4

  2/19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武义县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项目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在数字化改革总门户的设计框架下,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的顶层规划和工作部署,严格遵循省市县大数据局对各部门数字化改革门户的建设要求,统一框架、统一门户标准规范、统一时间计划,开展综合应用门户的建设工作。

  武义县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是数字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是数字化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和辅助决策的入口,协同应用管理界面的总集成。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在数字化改革总门户的设计框架下,加快推进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建设及入驻。

  二、主要内容需求

  按照全省数字法治系统总体框架,推进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围绕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等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三大重点,坚持统分结合、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加快完成1个数字法治综合应用、3个集成应用和8个基础应用等主要任务。

  武义县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项目使用对象为政法相关部门和省市主要领导,因此,需提炼“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政法一体化办案”“综合行政执法”三大体系改革主要任务指标及数字化改革多跨应用场景,在门户进行晾晒展示。一方面便于领导实时掌握各项任

  3/19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务推进情况,统筹工作推进;另一方面可以敦促各责任部门加快落实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平安态势研判分析应用(含平台和驾驶舱)、平安指数分析应用、“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分析应用、“我有事办”应用多跨页面、“1+X执法联动”应用多跨页面。

  武义县数字法治综合应用门户支撑系统应与省、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台对接,用户可通过支撑系统自定义前端重大任务排列顺序,实时同步用户系信息和任务信息。武义县数字法治综合应用门户应与市数字法治门户系统相对接,并在金华市数字法治综合应用门户中进行呈现。

  平安态势研判分析应用应根据武义平安治理要开发考核算法系统,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后以各类图表和驾驶舱的形式进行展现。

  三、采购清单

  一级

  序系统

  二级模

  模块

  模块功能

  号名称

  块名称

  名称

  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目的与范围,明确数据

  武义

  数据安

  1

  分类分级工作中涉及到的组织、职责和原则。制定数

  县数

  全设置

  任务

  据资产分类分级清单,并制定数据使用规范。

  字法

  数据数据备避免数据宕机造成的数据丢失情况的产生,定期对数

  2治综

  仓建份恢复据库进行备份。

  合应

  设

  创建报警规则,对于已创建的报警规则,仅会对保留

  用门

  数据监

  3

  的报警指标执行监控报警,不再对已下线的报警指标

  户

  控报警

  执行监控报警。如果报警规则中包含下线的报警指标,

  4/19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该报警规则将被删除,您需要根据业务需求,重新配

  置报警规则。

  创建

  创建mysql数据库,并为数据库命名,该名字不可以

  4

  mysql

  与早已存有的数据库同名。

  数据库

  用户账新建登录名,选择身份验证,输入密码,选择服务器5

  号设置角色,设置用户权限。

  按照省数字化改革数据仓建表规范创建数据表,规定

  创建数

  6

  数据列的属性的过程,实施数据完整性(包括实体完

  据表

  整性、引用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约束

  每日数

  7

  各类统计数据的间隔4小时的生成作业

  据作业

  页面

  明确门户总体需求。总体上明确门户的定位、使用用

  设计

  户,初步确定门户的结构、核心业务流程、具体用例

  8

  制作

  描述、功能&内容描述等,确定开发和运行环境,开发

  (用

  周期

  户界

  明确用户定位,包括确认和审查:谁是“真正”的用

  9

  面设

  户、用户的产物和地位、用户的开放性程度、用户研

  计员PC版本究相关问题的意愿

  负责设计、明确使用场景,考虑当用户在登录门户的时候,用户

  10

  维护制作“最可能的”所处场景。场景包括时间、空间、设备

  用户

  支持、社交及用户情绪等多个方面

  界面

  研究需求的业务流程图,研究业务走向,以用户为示

  11

  原型

  例,对用户从登录门户、操作点击到最后退出的流程

  的完

  进行研究分析

  整性,

  明确产品亮点,增加门户后续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可扩

  12

  并确

  展性

  5/19

  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保按

  明确角色权限,对不同身份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用

  13

  照用

  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例示

  完成页面流程与目录,确认门户操作的整个流程和功

  14

  意板

  能目录

  和边

  确定页面框架,对门户的功能、排版布局等一系列框

  15

  界对

  架性的东西进行确认

  象的

  确定交互细节、串联,对门户的点击操作、页面功能

  16

  要求,

  的切换等一系列交互方式进行确定

  使用

  低保真原型设计:将确认的门户页面框架、功能交互

  17

  原型

  等进行不叠加任何颜色的原型设计

  构建

  叠加UI:对低保真原型进行简单的UI叠加,如字体、

  18

  一个

  颜色、UI样式等

  可用

  核心流程:对贯穿整个门户的业务流程用流程图或者

  19

  的用

  用例图表示出来

  户界

  功能结构图:将门户的总功能分解为若干分功能,各

  20

  面)

  分功能又可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二级分功能,如此继续,

  直至各分功能被分解为功能单元为止

  信息结构图:脱离门户的实际页面,将门户的数据抽

  21

  

篇四: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信息化背景下数字法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江北区人民法院为样本作者:课题组成员:傅善德等发布时间:2012-02-0209:14:47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于法庭庭审透明度、效率、公正要求的日益提高,应用科技手段实现法院各项工作的公平公正也显得愈发重要。把信息化融入到法院业务流程当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数字法庭系统。数字法庭是人民法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扩展、延伸传统的审判法庭功能,适应新的庭审需求,达到强化庭审效果、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审判工作的公正、公开的现代化审判场所。为全面了解我院数字法庭建设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展开,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希望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法院数字法庭建设更加规范与实用。一、法院数字法庭的功能及价值(一)数字法庭的功能一般来说,数字法庭庭审录播系统具有以下十项基本功能:1.语音激励视频跟踪功能,可以保证整个庭审过程录像的完整性和流畅性;2.庭审影像视频参数调整功能,可以支持在不同的环境下,庭审录像质量实现最优;3.多画面同屏浏览人工编辑视窗功能,能够确保庭审过程中画面的完整性;4.庭审视听资料重点段落即时标识功能,可以完成对庭审过程中重点发言、举证进行、支持证据进行的标识,实践中也称之为证据展播功能;5.庭审视听资料片头文字叠加功能,可以实现庭审信息的完整性;6.视听资料当事人视频真迹签名确认功能,可以保证庭审录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7.DVD光盘数字加密实时直录功能,可以保证视频资料的法律有效性,能够作为司法证据进行保存和发布;8.庭审视听资料库存储、备份功能,可以确保庭审视听资料的数据安全性;9.庭审网络直播、点播功能,能够完成在法院系统内,在有授权权限的情况下,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10.可以将数据保存入统一的电子档案系统内长久保留。

  (二)数字法庭的价值1.减少笔录录入错误,提高庭审笔录质量法庭审理过程中很关键一环就是庭审笔录的记录,传统庭审采用的是书记员手工录入系统,错记或记录不全的情况偶有发生,造成当事人对笔录争议现象频发。而数字法庭系统则会在庭审过程中自动对笔录每句话进行打点标记,从而弥补了书记员在记录过程中时常出现的记录不完整的情况,而在庭审结束后,可以点击相应位置查看记录,更是方便了书记员核对笔录。经调研,自数字法庭投入使用以来,我院近三年来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以及行政审判中的笔录补正申请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见图表一)图表一:江北法院2008—2010年审判中笔录补正申请次数

  2.规范庭审行为,提升监督能力庭审,是公开审判的表现形式,是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集中体现,也是法院审判工作的最基本的程序和最主要的阶段。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得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当事人对司法正义的诉求。数字法庭的程序相对稳定不仅统一了具体诉讼行为,规范了每道执法环节,而且它的直播和点播功能,客观上可以更好地监督法官在庭审中的表现:院领导、案件监督人员可以在办公室通过局域网,随时对各案件承办人办理的任何一起案件进行审查、监督,并实时传达监督意见。因此使用数字法庭之后,法官和书记员一般都能严格按照庭审要求组织开庭,注意庭审过程的用语规范,端正自己的司法行为。自我院数字法庭建立后,开庭准备率大幅度上升,只有2名法官因时间上的冲突而在开庭前没有对庭审过程进行准备。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多数律师表示在使用数字法庭后庭审要比以前规范。3.节约庭审时间,提高庭审效率数字法庭的应用增加了庭审的流畅度,提高了庭审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节约了当庭笔录的时间。传统的庭审中,往往由于书记员记录不及时需要中断正常庭审过程,反复对当事人或律师进行询问、核实。而数字法庭使用后,语音激励视频功能和点播功能的应用避免了这方面问题的发生;其二。节约了证据出示的时间。庭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举证质证,传统庭审中,复杂案件的审理,法官、当事人或者律师开庭时常抱着一大堆材料上庭,为了核实某份证据不得不到处翻找,出示证据的一方还得向法官说明该证据在证据页的多少号,甚至会出现当事人在法庭上走动,挨个指给对方看的场面,这样消耗时间较久。而数字法庭使用后,只需当事人或律师简单操作电脑的触摸屏,就可将要出示的证据同步显示在法官、对方当事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以及面朝旁听席的大屏幕上。如果证据中有重点要向法官特别说明,律师只要用手写笔,在电脑屏幕上进行着重提示就可以了,从而较大程度上缩短了庭审的时间。这一点上,远程庭审更是表现突出。4.提升庭审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增加司法透明度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方式,数字法庭满足了这一需求。从宏观层面上说,数字法庭就是通过操作控制、案件管理、直播点播、庭审信息管理、维护管理、资源存储、法庭管理等功能,以辅助法官实现公正的裁判。从微观层面上说,数字法庭一方面满足了审判业务对多样化的证据展示、全面的庭审记录、实时音视频应用和便捷的智能控制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全程的直播、录播,以及当事人或律师等的事后调阅大大增加了审判工作过程中的透明度,达到了“看得明白、用得方便、记得详尽、听得清楚”的应用效果。另外,数字法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法官的业务水平。一是可以提高法官的即判能力。数字法庭能够充分应用已备份的案件审理信息,针对当事人的反馈意见,从真实可靠的录像等资料中,分析、研究得出最为合理的处理办法,从而大大提高法官的审判能力;二是可以提高法官的审判综合能力。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法官的业务素质或有差别。在数字法庭建立后,各地法官可以方便地观摩其他法官的审判过程,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审判业务能力。二、我院数字法庭的现状根据浙江省高院出台的《浙江省法院系统简约型数字法庭系统建设方案》,我院数字法庭于2009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计划建设标准庭3个(刑庭、庄桥法庭、慈城法庭),简易庭5个,其中刑庭带VGA矩阵系统、远程庭审系统。预计投资100多万。庄桥法庭、慈城法庭两个标准庭于2010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我院数字法庭建设由于受到单位搬迁的影响,于2010年6月建设完成,结合实际的开庭情况,我院又增加建设了一个标准庭;再加上增加的升降台、刻录机、开庭电脑等设备,实际投资130万。目前,我院数字法庭已经基本具备了语音激励视频跟踪功能,证据展示功能,点播、录播功能,贮存、备份功能等。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数字法庭建设的情况及广大干警、律师、当事人对于数字法庭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我院干警发放问卷75份,回收73份,有效回收率为97.33%;对诉讼律师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100%;对当事人发放问卷50份,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80%。通过问卷,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我院干警、律师和当事人对数字法庭建设的认同感。数字法庭是现代庭审的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对此绝大多数的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都持肯定的态度。97%的法官、100%的律师、70%的当事人认为应当改变传统的审判方式,投入使用数字法庭。只有少数参与调查的人认为数字法庭建设对于审判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或者表示不了解。2.我院干警、律师和当事人对我院数字法庭目前运行的满意度。在对我院数字法庭运行的评价调查中,82.23%的法官人对当前我院数字法庭的应用表示满意,认为可以提高审判效率,增加审判的可信度,不过不少法官认为数字法庭建设还应完善,特别是故障排除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80%的律师认为当前我院数字法庭的运行很好,可以较强地体现出庭审的透明度,提升司法威信;15%的律师则表示我院数字法庭应用还需进一步向律师、当事人推广,加强庭审的连续性;78%的当事人对我院数字法庭的应用表示满意,庭审法官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态度。3.我院数字法庭的应用对办案质量和庭审效率的影响。在数字法庭应用对办案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方面,95%的法官认为数字法庭的应用提高了办案质量,86%的法官认为提高了办案的效率;100%的律师认为提高了办案的效率,73%的律师认为提高了办案质量;当事人对此大多数表示不了解。4.电脑对个人办公方式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96%的干警认为电脑对自己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办公依赖于电脑,没有电脑无法办公;只有很少的干净认为电脑对自己的工作方式无任何改变。5.我院法官计算机技能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干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很一般,只有13%左右的干警选择在熟悉后能全面的运用数字法庭的各项功能,72%的干警选择了只能在庭审过程中使用数字法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另外部分干警选择了自己难以适应应用数字法庭的进行开庭。三、数字法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数字法庭是未来法庭发展的方向,因此我院对数字法庭的建设与应用特别重视,自投入使用后就开始展开跟踪分析。总的来说,数字法庭建设取得了一定预期效果,获得了参与法庭应用的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法庭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院数字法庭建设至今历时不长,数字法庭对大部分法院干警来说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经过全院的集中学习与宣传,广大法官对数字法庭建设内涵的重要性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应用而言,大部分法官尤其是非业务一线的法官仍然处在较低的程度,对数字法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的阶段。对业务线上的法官来说,数字法庭使用初期不可避免地需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而且也确实在某些时候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束缚了法官的随意,有些不适应的法官甚至因此产生排斥的观念。这些均不利于数字法庭的长远建设与发展。对涉数字法庭的当事人而言,随着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民众维权的意识不断加强,在不熟悉、不了解数字法庭功能和意义的情形下,不少当事人简单地认为数字法庭就是录音录像,由此采取了拒绝与不合作的态度,并且甚至认为这侵犯其隐私。司法实践中,碰到的这类现象已经不是个案。2.数字法庭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在建设数字法庭往往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法院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网络及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我院前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数字法庭硬件设备购买,建设了5个完备的数字法庭,但是全院相关技术人员仅配备了两名。以致在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时,人手不足往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另外,在数字法庭建设与审判业务对接的契合度也不够。目前法院用户和开发商往往会看重如何把当前用户的手工工作搬到计算机上去实现,因此应用软件系统会根据用户工作方式、内容的不断改变而修改升级,从而忽略了业务实体信息的深入挖掘。此外,由于法院是司法机关,业务性质决定法院工作以法律专业为主,以往一直对计算机人才的引入不大重视。这种现象与法院数字法庭建设潮流存在严重的矛盾。至今为此,我院仅有2名技术管理人员。当前我院数字法庭建设任务繁重,技术的应用进入关键时期,后续管理尚需完善。与此相比,技术队伍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法官数字法庭应用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培训(1)自身应用能力在数字法庭建设完毕至目前投入使用阶段,我院不时发现,在浏览一些开庭的视频时,会出现没有声音的现象、或者出现声音太轻问题,语音激励不起作用;有时则出现画面图像太亮或太暗的困惑。在仔细查找后,发现原来问题都是由于作为使用者的法官等人没有正确操作数字法庭系统的原因。例如,声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使用者没有对准话筒阐述,图像明

  暗则是书记员没有根据日光的强弱调节好室内的光照。目前,法官个人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能力极不均衡,就法官在庭审中应用数字法庭系统的能力,根据调查发现99%的法官选择了按照数字法庭系统提示的步骤来进行庭审过程,以保障程序的完整性,64.6%的法官选择了会使用数字法庭的证据投影设备,以更好的展示证据已完成质证的环节,对数字法庭的其他功能如点播、录播等功能,仅有少数法官选择利用过。(2)指导应用能力与传统庭审模式相比较,数字法庭庭审过程中,庭审法官不仅要求控制法庭的展开,还要求指导律师或者当事人熟练使用数字法庭系统。尤其是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数字法庭的当事人,特别是那些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知识的当事人,指导其应用数字法庭系统的任务就比较严重。如果不注意加强对当事人指导,数字法庭的录播、点播和存贮、备份的功能定能受到较大的影响。这点在现阶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明显。4.数字法庭系统与原先法院信息化系统的对接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数字法庭建设还未能与审判系统完全对接。按整个审判流程来说,开庭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因此数字法庭应该是审判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模块。但是,由于审判管理系统和数字法庭系统的开发商不是同一家企业,因此数字法庭系统只是调用了审判管理系统里的一些接口,定时获取开庭的排期数据,而且这个数据的获取是单向的。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些问题:审判系统临时增加、删除或变更开庭信息时数字法庭系统不能及时获取这些开庭信息;真正的庭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数字法庭系统不能反馈给审判管理系统。虽然数字法庭系统也增加了临时开庭这个功能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但是还是不能解决两个系统开庭信息的不一致的问题。(2)法庭与中心机房的链路出现问题时可能影响到开庭的正常进行。由于庭审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因此必须保证庭审系统的高可靠性,在网络故障、设备故障等情况下,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庭审视音频信息可以完整地记录下来。但是我院数字法庭系统只有进入系统之后,才可以避免网络故障继续开庭,而进入系统之前如果出现网络故障就不能正常开庭。试运行以来,我院到慈城法庭的链路已经数次出现这一问题,均造成慈城法庭的数字法庭不能正常开庭。(3)数字法庭标准化设置与业务需求和实际环境合理结合的冲突问题。数字法庭建设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规范化,过于强调系统先进性的的倾向,影响到数字法庭的功能的发挥,例如摄像头的数量和部署位置以及所拍摄的区域如何结合,同一个法庭的多个摄像头如何进行实况图像的存储布局和选择等。

  (4)关联信息系统的支持技术落后阻碍了数字法庭的良性运转。由于我院目前的三级网改造不能完成,链路容量太低,导致外派法庭实时点播画面不流畅。另外,我院数字法庭软件还没有公告的功能,致使需要通过数字法庭系统进行公告的内容,如数字法庭管理条例、在数字法庭开庭过程中书记员存在的问题说明及与数字法庭相关的公告都不能放到数字法庭的公告系统内。5.数字法庭应用后与传统庭审模式的衔接有待于进一步完整在传统庭审模式中,法官特别注重调解的环节。但是,在采用数字法庭进行庭审后,这种传统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数字法庭是信息化的产物,其运用需要计算机程序网路系统的技术支持,因此一旦设定,其程序的运转具有不可逆性,这就是数字法庭不可避免存在的灵活性不足的先天缺陷。如果按照数字法庭设定的程序进行庭审,调解程序难以贯彻始终,一些可以当庭结案的案子可能难以顺利结案;如果不按照设定程序进行,则会感觉庭审过程比较混乱。此外,数字法庭实行的是电脑排期,电脑排期后开庭确定的日期不得轻易变动。而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当事人迟到等,这些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数字法庭的效果。四、加强数字法庭建设的相关对策数字法庭的建设对人民法院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面对上述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需及时总结,同时不断探索数字法庭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数字法庭管理机制,最终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开展提供创新的手段、平台和载体。当前,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法庭建设和应用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现代庭审观念,强化数字法庭建设的认识进入21世纪后,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不可否认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还有部分干警认为现代的高科技对于法院的日常工作没有必要,手写比把案件的资料输入计算机来的方便,这是缺乏科技意识的集中表现。数字法庭建设和应用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庭审方式、低效的办案流程,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因此,数字法庭工作的开展首先要端正法官的认识,改变过去落后的审判意识,树立现代庭审观念。将法官被动接受数字法庭的理念转为主动、自觉的学习,是推广数字法庭系统的基础。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数字法庭应用在当事人和律师当中的普及度,消弱他们在接受初期的逆反心理,使数字法庭系统的应用顺利渡过初始的风险期。2.加强对数字法庭应用的相关技能培训,应对数字法庭的操作困难

  数字法庭的全面有效地运用不是某个部门、具体个人的事情,而是涵盖了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需要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件大事。目前法院干警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能够满足解决一些日常的工作问题,计算机应用以及科技化水平直接影响法院数字法庭运行质量与效率,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是应用数字法庭的前提,但是数字法庭与个人电脑操作有着很大的区别,人民法院应该要不断加强数字法庭的应用技能培训。要通过开展定期组织专家对法院干警进行相关的使用技能培训,使干警全面掌握数字法庭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逐步实现法官的庭审与数字法庭的紧密结合,发挥数字法庭的功能,提高法院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3.加强法院系统引进技术人才的力度,解决数字法庭应用中技术难题数字法庭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培训只能应对法院大多数法官的基本应用状况,对法院大多数以法律为主修课程的法官来说,面对目前案多人少、业务繁忙的现状来说,要想熟练的操作和解决数字法庭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彻底发挥法院的数字法庭的功用,还需要引进相关的高技术人才,也只有高技术的人才才能实现数字法庭的价值。上文中提到的有关“数字法庭的升级”等等专业性的计算机问题只有专业的IT技术人才能够较好的解决,这就要求法院系统加大对高技术人才引进的力度。这些科技人才包括电脑专家、通讯专家、声像技术专家、自动化管理专家等,因此需要高级、中级人民法院通盘考虑引进上述科技人才,建立相关人才库。在有条件的法院,为保证数字法庭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增设信息化专门机构,充实各专业人才队伍,而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法院,可临时性地聘任院外高技术人才作为法院数字法庭特约维护人员,以及时排除数字法庭运行过程中突发性的障碍。4.制定长期机制,实现数字法庭可持续应用法院数字法庭建设和应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首先,要保证对数字法庭建设的持续投入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需要经常性地添置数字法庭建设所需软硬件设备,如必须添置硬件设备,以进行网络改造;必须购买扫描仪配到合议庭用于案件卷宗同步扫描录入;必须运用大容量磁盘用于档案数据存储;对人民法庭与机关的办公专网光纤线路进行扩容等。因此,需要各级法院摒弃在数字法庭建设领域中“一劳永逸”的思想,持续地保证对数字法庭建设的投入。其次,制定严格的数字法庭建设的管理制度。结合诉讼法律规定及数字法庭的应用要求,制定民事、刑

  事、行政案件流程管理办法,对数字法庭系统的操作规程做出详细规定,为规范数字法庭建设提供制度依据和明确标准。在制定数字法庭建设和应用的相关制度时,我们建议各级法院建立大致统一的应用程序和制定基本一致的操作制度,包括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运行程序、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程序,以利于各法院充分利用数字法庭的点播、录播功能。

  

  

篇五: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在长期的普法实践中我县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由政法部门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人员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由县司法局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的司法所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县136个村委会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室并为普法志愿者配备电视机影视播放机等法制宣传必要的设备配发法制宣传品同时可以组织律师依托法律服务室开展普法宣传使法律服务室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学斌

  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6次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五”普法是普法学习的启蒙阶段,“二五”普法讲求学用结合,“三五”普法提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四五”普法提倡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五五”普法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六五”普法注重法律观念意识的养成。通过“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群众接触互联网、数字多媒体、电子图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从单纯了解一般法律知识向了解维权途径、诉讼成本和诉讼时效等多层次、综合性需求转变,群众需求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落后,忽视引导干部群众现代法治理念的树立,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计普遍性有余而针对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法制宣传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针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一切以适于公民掌握、满足公民需要为标准来开展工作。

  一、要从“两个转变”实现普法内容的更新一是从普法内容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突出针对性。不同的普法对象对法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普法内容只有根据受众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普法工作中要变“我宣讲什么,群众就学什么”为“群众需要

  ofrualdinkgwtesc,pbyhm

  什么,我就宣讲什么”。可以定期深入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问题,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讲普法宣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学法用法的好处,提高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从“灌输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突出创新性。法律知识浩如烟海,其博大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穷尽白首也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普通民众误读或者片面理解法条的内涵也实属正常。避免群众走入法律解读的误区,就需要我们在普法工作中加强对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方式和渠道的引导,突出对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宣传,确保其在纠纷发生时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法治实践中提升群众的法律认知水平。

  二、要以破解存在问题为目标,不断更新工作模式一是构建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的多形式、多元化、广覆

  盖的法律传播体系。当前,在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交流便捷,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前提下,以新闻媒体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市民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互动性强、投入较小的现代信息平台,十分适合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我们可以在已有的《祥云网》、祥云县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门户网站、政法部门的《祥云长安网》上开辟法制专栏,制作法制动画,建立法制博客,发送法制宣传电子邮件,吸引法律爱好者共同畅谈普法工作和交流学法心得,使普法工作更丰富、更快捷、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还可以在《祥云电视台》、《祥云

  3

  ofrualdinkgwtesc,pbyhm

  实讯》上开辟具有影响力的法制专版和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利用手机载体,即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宣传的内容、发生在祥云县的典型案例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祥云手机报),使手机用户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的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等优点,根据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掌上法律知识的宣传,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寓法制宣传于百姓生活之中。

  二是发挥普法志愿者的重要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法制宣传教育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参与人员的社会性。在长期的普法实践中,我县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由政法部门(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人员、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由县司法局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的司法所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县136个村委会(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室”,并为普法志愿者配备电视机、影视播放机等法制宣传必要的设备,配发法制宣传品,同时可以组织律师依托“法律服务室”开展普法宣传,使“法律服务室”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还应该充分挖掘村(社区)的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全县现有的300余支文艺演出队和有关社团组织队伍创作法制歌曲、编写法律顺口溜、制作法律彩铃、自编自导自演法制文艺节目,通过文艺宣传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形象化,易于群众接受,更好地提升普法实效。法制宣传教育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支持民间公益性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的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法制宣

  4

  ofrualdinkgwtesc,pbyhm

  传志愿者队伍方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三是培育和发挥法治环境的渗透作用,为落实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个城市、一个单位其环境与氛围是影响和陶冶人的情操的重要因素,正如环境可以塑造人的品质和性格一样,浓厚的法制环境对于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观念在全社会的深入人心,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法治环境和氛围的形成,仅靠普及法律条文,宣传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更高的层面,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来构建一种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的社会环境,而且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视野之中。在这方面我县进行了一些探索,2012年在祥云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立了全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内设有学生“模拟法庭”,让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中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建有法制宣传长廊、法制教育展柜、法制宣传展板,为青少年参观学习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利于法治观念的养成。我们还应该进一步依托党校建立公务员法制教育基地,为营造法治环境培育应有的平台,实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把法律知识运用到经济建设、维护稳定、社会管理等中心工作中。

  三、要以四个结合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一是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要紧扣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与祥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在推动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要着眼于促进统筹城乡、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突出对城镇拆迁、土地征用、契约合同、公平竞争、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

  5

  ofrualdinkgwtesc,pbyhm

  法规的宣传;要围绕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突出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目前,针对全县矿山安全、群体性信访事件、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县委普法办、县司法局及时编印了2.5万册《祥云县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和《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读本》两种法律手册,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如针对祥云县发生的典型案件,2012年县委普法办、县司法局还编印了《祥云县法制宣传教育手册》12万册,发放到全县每一户农户家中,开展普法教育,选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法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掌握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养成守法习惯,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依法维护正当权益,依法履行应尽义务。

  二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认真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即按照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和所涉及的部门、行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主导作用,在抓好部门、行业内部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负责面向重点普法对象、面向社会宣传本部门、本行业所涉及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如县工信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针对企业改制,规范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问题,对国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采取集中或深入企业的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全县中小学校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的基础上,邀请当地基层政法干警,举办以案说法形式的法制报告会,聘请法制副校长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实现了课堂法制

  6

  ofrualdinkgwtesc,pbyhm

  教育与法制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提高换届后村干部的法律政策水平,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牵头,分别组织在县委党校对全县136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期进行一次有关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人民调解知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了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能力。药监局做好食品药品安全法的宣传工作,计生局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抓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司法局做好特殊人群特别是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县检察院、县法院组织开展对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宪法和法治观念,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三是与特色工作相结合。将法制宣传工作和党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等特色活动相结合,重点抓紧党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宣传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各普法责任单位可以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每位党员联系1-3名农户,向广大农民群众赠送《祥云县农民法律知识手册》、《常用法律法规问答》等法律宣传材料,帮助农村群众解答法律难题,引导广大党员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围绕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电影进村入户的优势,在全县多数行政村播放法制宣传电影,使普法教育深入各家各户。依托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从事法律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教育基地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既让青少年对法律法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又使教育基地党员教师及广大教职员

  7

  ofrualdinkgwtesc,pbyhm

  工明确了法制教育的努力目标,进一步带动他们在提高法制教育水平上创先进,在推动法律素质教育中争优秀。

  四是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党员干部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员工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坚持“调解一件,教育一片”,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员工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坚持“援助一案,温暖一片”,按照“应援尽援”,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宣传,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让人民群众在法律的关怀和温暖下,感知法律的公正。坚持“办案一件,警醒一片”,积极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办理案件,为当事人讲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服务,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引以为戒,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各乡镇司法所、巡回法庭、“148”专线的作用,组织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担任基层组织、企业、学校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在为群众解疑释惑、排扰解难的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

  当前,“六五”普法工作已经走过了将近四个年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任务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就要求广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以未来角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

  8

  ofrualdinkgwtesc,pbyhm

  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积极行动,努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预期目的与结果的统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更新的法律需求,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为县司法局法制宣传教育股股长)

  9

  ofrualdinkgwtesc,pbyhm

  

  

篇六: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制定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办法强化数字人事对干部职工个人平时考核日常绩效的结果运用通过纵向个人以往成长数据比横向和其他干部数据比分析研判干部职工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状况让每一名干部有在数字人事系统中都有3d立体影像让领导更直观地了解每一名干部情况破解了税务系统由于干部队伍庞大领导班子对每一名干部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数字人事相关政务信息、简报汇编(9篇)

  数字人事相关政务信息、简报汇编(9篇)地税局三到位确保数字人事年终工作圆满完成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认清数字人事工作的重要价值。数字人事年终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平时考核作用的发挥,与税务干部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股室在深入理解制度要求的前提下,严格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持续推进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协调配合到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数字人事年终工作事项繁多,要求各股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要负责人亲自指导部署,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质保量把各项工作完成好,同时注重股室间的协调沟通,凝聚工作合力,营造整体协同、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三是横向指导到位,服务好数字人事全省工作大局。区局考评办牢固树立好区局工作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的理念,在落实好本级工作的同时,也帮助各股室开展工作,树好标杆、做好表率。对推进工作的重要节点,实时监控、掌握进度;对各科室工作存在的疑问,要给与指导、及时答复,无法答复的向上级请示,再做答复;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股室,要及时纠偏,督促改进。县税务局用“数字人事”推动绩效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县税务局紧紧围绕“绩效管理抓班子,数字人事带队伍”思路,结合县局重点工作,紧紧围绕提升绩效管理的着力点,

  以点带面,激发干部活力,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找准定位点,确立绩效管理的重要地位。定期召开绩效管

  理工作会议,听取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严抓过程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形成了“人人讲绩效、人人重绩效”的良好局面。

  二是找准支撑点,将绩效与数字人事密切结合起来。绩效和数字人事相辅相成,将组织绩效中数字人事工作运转情况等量化为绩效指标,通过“绩效数字人事”双轮驱动,推进该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找准关键点,突出绩效指标目标导向。科学设置绩效指标,既全面承接上级指标,又紧紧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年度重点工作进行指标再造,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责任”。

  四是找准突破点,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把正向激励与问责惩戒结合起来,奖惩并举,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激励约束作用。

  探索“数字人事”提升干部评价精准度xx市创新运用大数据管理思维方法,在全市税务系统试点“数字人事”系统,将每一名干部的基本情况、日常工作、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信息记录形成“个人成长账户”大数据并实行动态维护管理,为科学精准评价干部提供有力支撑。坚持“数字人事”数据化,解决“看人凭印象、评价不客观”问题。组建数字人事项目团队,制定数字人事工作任务流程图和各层级干部职工考核评价权重表,将现行主要按“事”制定的一系列干部管理法规制度转化为按“人”归集的考核指标,把每一名干部入职方式、教育程度、培训情况、个人经历、个人特长、奖惩情况、年度考核等

  详细信息录入个人成长账户,对所有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让干部综合评价有了“度量衡”。截止目前,数字人事系统累计为税务系统干部建立个人成长账户xxx个,工作纪实xx余万条,工作自评xxxx余条,领导评鉴xxxx余条。

  坚持“数字人事”日常化,解决“平时不算账、年终账不清”问题。加强系统管理,根据人员变动等方面情况,及时对干部信息子集、角色权限、职能职责、评鉴关系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加强任务管理,在做好办税大厅现场评价计分等各项数据录入的同时,对重点任务提前制发通知,明确完成时限和操作流程,根据工作完成效率和质量录入考核评鉴。加强监控管理,强化各项工作跟踪督促,对日常工作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并纳入绩效管理进行考评。

  坚持“数字人事”多维化,解决“方式较单一、考核不科学”问题。科学制定数字人事评价机制,按照平时考核、公认评价、业务能力、领导胜任力四个方面建立数字人事评价“四大板块”。平时考核:即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情况;公认评价:即内部民主测评和服务大厅(办税窗口)满意度测评加权评价结果;业务能力:即结合工作实际把能力设置分为五类11级,制定能力升级标准;领导胜任力:即对中层及以上干部任职考察、试用期管理、抓工作落实等专项考评事项进行结果量化,最大程度做到全面客观评价干部。

  坚持“数字人事”可比化,解决“想比不好比、对比不准确”问题。制定《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办法》,强化数字人事对干部职工个人平时考核、日常绩效的结果运用,通过纵向个人以往成长数据比,横向和其他干部数据比,分析研判干部职工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状况,

  让每一名干部有在数字人事系统中都有“3D立体影像”,让领导更直观地了解每一名干部情况,破解了税务系统由于干部队伍庞大,领导班子对每一名干部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税局“数字人事”工作纪实寒冬腊月,xx县国税局的干部职工却丝毫不觉得寒冷,因为“数字人事”的运行,像一轮太阳温暖着每一名干部职工,激活了干部职工的整体干事活力。借精准数字,筑科学管理平台从数字人事试点运行以来,xx国税人一丝一毫都没有懈怠。为了让全体干部职工了解数字人事,初识数字人事的操作结构,该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市局举办的培训视频会议,并要求每个人都要记笔记,对数字人事都要有自我意识;安排业务骨干,分职级、分科室对全局干部进行培训,并抽调年轻干部对老同志开展“一对一”培训,确保每名干部职工懂数字人事、会系统操作。县局楼道内张贴数字人事框架结构图,数字人事展板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干部职工了解数字人事,重视数字人事。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多次强调,数字人事是关乎每个人成长的工作,不重视数字人事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从数字人事运行以来,他每天都要亲自登陆数字人事系统,看一看上级推送的任务,写一写自己的工作任务,评一评干部的工作成果。也许是全局高度重视的结果,也许是数字人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数字人事运行一个多月的时间,该局干部职工都能熟练完成自己

  每天的系统工作任务。负责数字人事的小蒋打趣说:本来我还觉得自己有千斤重担之压,但现在看来,我完全是庸人自扰,数字人事前途无比光明,我只是在恰当时候帮大家吹吹冲锋号就行。

  数字人事就是一本个人成长履历,个人成长账户记录你的日常工作学习情况,每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账户,用来书写自己的甄情税月。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不怕自己干的工作不被别人看到,不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大家都卯足干劲,对其充满期待。

  集活力人事,创公平竞争环境刚参加工作的小魏说:“自己刚参加工作,与已经工作几年的干部相比自己的“个人成长账户”就像一张白纸,但是有了数字人事,她通过考取律师资格证、注册税务师等等都可以加分,她会通过后期努力去奋起追赶,而且她相信,她肯定能让自己的个人成长账户一路飙升,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数字人事就是这样一个催人奋进的改革。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被清楚明白地记录在系统中,即使我们不善言辞,不懂汇报工作,我们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它为每一名干部建立了独一无二、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个人成长账户,通过这个账户,可以全面记录、累积并连续反映和评价税务干部综合表现,为干部成长提供数据支持。该局一名快退休的老同志表示:“一生奉献在税收岗位上,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档案,有了“数字人事”,登录系统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账户”,既能看到自己曾经在哪些岗位工作过,又能回忆起曾经的光荣税月。他说在自己税收生涯的末端能赶上这样一件大事,是自己的荣幸,他一定要好好做,也不枉自己三十多年的税收人生。

  用客观真实,创税收征管新颜就像日记一样,数字人事不断记录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涵盖我们所做的事,做出的成绩。看一个人的数字人事,就像看到了这个人,看到他的学习情况,看到他的日常工作情况,甚至看到他的性格、习惯、能力。我们可以给同事看,也可以给家人朋友看,为了向他们展示最好的自我,我们会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精彩。每个人的积极向上,逐渐塑造单位的正面形象,提升整体干事创业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氛围,我们不得不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在工作岗位上,呈现出最美好的自己。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邮政双代进展良好;国地税合作不断升级;绩效管理开创品牌;全区国税系统“基层建设”示范单位;法治创建工作不断推进……20xx年对xx县国税局来说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时刻,有太多值得称赞的人和事。但我们仍在努力,为不负肩头税徽的重任,为不悔自己的税务人生。税务局多举措持续推进数字人事工作为进一步实现干部队伍自我管理的跃升,区局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数字人事信息平台,稳步推进数字人事日常工作。抓好数字人事贯彻落实工作。指导各部门持续贯彻落实数字人事制度体系。严格按照数字人事制度开展工作记实、自拟任务、推送任务等日常操作。根据前期计划部署,维护分管、评鉴和测评关系,做好三季度领导评鉴准备工作。营造浓厚的数字人事氛围。充分借助办税服务厅、区局税收文化宣传基地等场所,多渠道宣传推送税务总局、市局制作的数字人事

  形象宣传片《为努力的我们喝彩》和《xx市税务系统“四位一体”创先争优系列主题竞赛活动巡礼》,便于广大税务干部学习借鉴,使宣传片中“一片生机、一生向上、一心向善”的概念入脑入心。以广泛宣传凝聚众智,在激发工作创新意识的同时增强干部对数字人事工作的共识,使数字人事推行工作更加高效务实。

  提升数字人事平台信息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以公正透明为前提,深挖平台在干部管理方面的各项功能,探索建立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的长效机制,搭建争相展示、互鉴互学、创优争先的进步舞台,使其成为最具公信力和最为活跃的平台,深入每一位普税人的心中,进一步激发出xx税务这支坚强队伍的内在活力。

  税务局三项举措为数字人事工作添彩xx县税务局立足工作实际,将数字人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对接互动,通过三项举措有序开展、平稳实施、稳步推进数字人事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制作宣传板、宣传海报、电脑桌面,将数字人事工作的目标、任务、计划纳入宣传板上,广泛宣传数字人事工作,让税务干部对数字人事的定义和内容准确理解,全面把握。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数字人事操作规程,在全局范围内宣讲推行数字人事的意义和要点,提高干部职工对数字人事工作的认识水平,全面提高数字人事的认可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形成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的共识和合力。二是加强培训,把握重点。积极组织全局干部参加自治区、地区数字人事工作培训视频会,对全局干部进行数字人事系统的操作培

  训和辅导,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全体人员把握数字人事内涵、架构和特点,掌握数字人事工作重点和流程,有的放矢开展数字人事工作。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目标。引导干部树立责任意识、规范责任行为,将数字人事工作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相关职能股室积极配合,按照数字人事推行方案,不折不扣抓好责任落实,确保推行工作高效务实。

  税务局“数字人事”助推税收基础工作高质量发展“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国家税务总局xx市xx区税务局高度重视数字人事工作,将数字人事列为全年工作绩效考核中的一项大事来抓,该局党委一班人按照总局数字人事工作的相关要求,带头推行数字人事工作,号召全体人员以数字人事工作为平台,加强每周、每月、每季的考核、考查、考评,引领税务人员向上向善、力合、心合,全方位考核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已成常态。干部提拔的“参考表”该局为培养一批肯担当、能作为的优秀青年进入各部门担任重要角色,按照数字人事考核的内容,对80后青年启动“青年才俊兴税课堂”培训班,并将青年干部培养纳入该局的“三年行动计划”,致力将xx区税务局打造成“干事创业、争先进位、勇于担当、提质增效”的优秀团队。“有了数字人事系统,对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状态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再也不是原来的干与不干一个样了,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青年干部黄宜令说。该局以数字人事系统为依托,对青年干

  部个人工作进行日常绩效考核。通过平时考核(组织绩效挂钩、工作任务完成评鉴、现实表现测评)和公认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两大板块,构成个人年终考核得分,对年终考核得分进行划段并列入个人晋升、晋级、提拔等重要依据。

  政策落实的“成绩单”总局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已有7个年头。据悉,该局为更好地落实“便民春风行动”,认真贯彻“四实四硬”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发挥数字人事“评价考核看平时”的优势,给广大税务人员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助推便民春风行动落地生根。干没干、好不好,数据说了算,数字人事可量化、可比较的考核让我信服。”钟田一子是xx市xx区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青年干部,也是党员突击队的骨干成员,每天登陆数字人事系统梳理登记经办事项,她所展示的高质高效工作日志被全局干部职工点赞。为基层单位,该局紧扣“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宗旨,以每周为一个时间节点,通过数字人事“待办事项”模块推送布置工作任务,限时完成、跟踪督办,确保税收惠民政策实打实、硬碰硬落地。宣传辅导的“助推器”落实成效看数字,工作考核凭数字。近日,xx区税务局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围绕“优化执法服务办好惠民实事”主题,依托数字人事管理系统凭借其工作纪实功能,突出数字人事日常化、数据化、累积化的特点,全方位和全过程记录了税务人员“便民春风行动”工作中的表现。“累积量化的考核方式激活了人力,鼓励每一名税务人当好政

  策‘宣传辅导员’让更多的纳税人、缴费人对税务部门予以遵从”。xx市xx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小组组长黄勇辉如此说。数字人事管理系统“工作纪实”、“任务推送”和“任务完成评鉴”模块能够历史反映和客观评价干部的综合表现,成为了当前干好“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宣传辅导工作的“助推器”。

  据了解,该局今年以来对内对外开展了2轮培训和考试,推出“政策进社区”和“纳税人新政策”培训活动,全体税务人员辅导培训齐上阵,有效帮助纳税人懂政策、会申报。

  服务为民的“记录仪”企业困扰减少了,税收服务跟上了。数字人事实行日考勤、周纪实、月评鉴、年统算,透过成长账户、业务级档和评鉴记录,倒逼税务人员功夫下在平时,服务做在平时,让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更加优质便捷享受各项政策。“税务部门持续拓展的“非接触式”业务和推出的自动化、自助化办税举措让我们财务人员办税更便捷了。”江西百神药业集团财务人员陈春芳说。一本平时账、工作全计量。该局还将党史主题教育工作纳入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绩效考评指标,形成干部表现“全息影像”,并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促使任务落实有抓手、优化服务有方向。税务局三项措施推进数字人事管理xx县税务局在总结2020年数字人事管理基础上,秉持“三项措施”加强推进2021年数字人事管理工作,并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

  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部门负责人合力抓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数字人事各项工作的质效。

  一是维护信息,细化任务。为确保xx县税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数字人事的信息准确录入,xx县税务局办公室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要求,针对人员维护、评鉴关系调整等重点模块,明确到人进行比对、落实、纠错,对数字人事领导评鉴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细化任务,及时进行评鉴关系、评鉴权重的调整和维护,确保2020年四季度数字人事领导评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明晰流程,提高管理。xx县税务局办公室总结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编制了数字人事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的不规范造成工作失误,同时有利于工作承接、加强巩固、深化学习,推进数字人事工作的实施,提高数字人事的管理质效。

  三是提示在前,实时查看。做到每周周一、周五两次查询全体干部职工数字人事工作记实情况,提取数据全面分析。加强上下级、各部门互联互通,确保2021年度xx县税务数字人事各项工作按时高质完成。

  税务局巧用“六个化”助力数字人事带队伍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效激发税务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内生动能,威远县税务局巧用“六个化”,积极探索干部信息“一员式”归集、绩效管理“一体化”推进、税收业务“嵌入式”考核、结果数据“智能化”运用的新模式,完善“用数据说话,靠平时累积,重结果运用,促干部成长,强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数字人事正向激励作用。

  评价体系科学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战略目标,准确把握和运用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科学化的税务干部评价管理体系,解决“导向不明确、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干部管理日常化。强化干部日常管理,注重干部日常表现,坚持以平时考核为重点、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及专项考核相结合,按周记实、按季考评、按年累计的方式,及时记录和考核日常工作、德才表现等各方面情况,解决“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的问题,引导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促使税务干部敬业守责、履职尽责。

  指标体系多维化。科学规划干部整个职业生涯,建立职业基础、平时考核、公认评价、业务能力评价、领导胜任力评价各方面多维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税务干部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和绩效任务,解决“工作没目标、干活没压力”的问题,发挥各个维度指标的导向作用,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考核过程数据化。运用大数据理念方法量化税务干部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对所有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设置不同权重,折算成分数,用数据说话,全面定量展现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解决“看人凭印象、用人拍脑袋”的问题,增强干部管理客观性、精确性。

  成长账户累积化。建立税务干部个人成长账户,科学分类、连续记载税务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每项指标数据,实现时时累积、次次累积、逐年累积,展现干部成长轨迹,解决“平时无数据、长期无积累”的问题,为干部管理提供长期完整数据支持。考评结果可比化。

  建立规范统一的指标体系、权重配比、计分规则,实现同级同类人员横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以及税务干部个人不同时期纵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解决“想比不好比、对比无依据”的问题,为县局干部管理使用以及个人自我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篇七: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数字化、精细化社会管理的桃源模式”数字化、精细化社会管理的“桃源模式”

  ——桃源街道办基层行政管理创新材料之一

  近年来,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已经形成网格化和精细化的大趋势。这是新形势下城市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环境条件更加复杂多变、基层管理力量有限、管理体制存在很大制约的深圳,仅有这“两化”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综合性基层管理任务,基层行政更应该借助数字化手段,以对最新情况的完全掌握做到胸有成竹,再应用自身管理制度上可靠的基础布局、组织结构上的整体性优势以及高灵敏反应和规范化处置机制,才能给工作职能的完整履行以稳定可期的保障。在这方面,桃源街道为深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几年前创造出来的“桃源模式”的基础上,再形成以数字化为鲜明特点的新型“桃源模式”,为城市基层精细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桃源街道精细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背景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桃源街道精细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有着复杂深刻的背景,是在外部和内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更是街道管理队伍深入思考、大胆突破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基层社会面对着众多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一是大量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人们自

  1

  我发展的空间从单位转向广阔的社会,社区逐渐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基本单位,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工作等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趋势。二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社区。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面临着诸多难题。三是大量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落到基层。基层管理注重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视野、增加新内容、强化新功能、发挥新作用,但也出现了“基层工作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的现象。四是大量社会摩擦出现在基层。动迁矛盾、房屋装修、劳资纠纷、交通问题、城市建设、消防安全等社会摩擦集中体现在基层,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五是基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突出矛盾。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分配也不均衡。同时,街道一级的管理责任与管理权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对称问题,重责轻权和有责无权的情况相当严重。但面对这些新问题,深圳市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又显得相对滞后。(二)桃源街道辖区及周边环境决定的社会管理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桃源街道地处南山区东北部,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占南山区面积(8个街道,182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下辖10个社区工作站(6个农城化社区、4个纯居民社区)。辖区总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占南山区总人口(91.89万)的四分之一。企业1871家,其中:高新企业59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92家。

  2

  桃源街道社会管理面临着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1、桃源街道在深圳特区内属于后发达地区,其城市化的进展慢;农城化社区面临政府管理与社区经济组织(董事会)之间的不和谐。城市化社区出现现代性矛盾,业委会、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关系不和谐。2、桃源街道处于城市生态控制区和水源保护区,经济发展收到制约,加大了管理难度。3、桃源街道辖区集中了重大市政项目,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南坪快速二期建设、深圳大学医学院建设等,带来了大量的与拆迁、安置等有关的社会问题。桃源街道属于冲突易发区域。4、市里的大量安居房位于桃源街道辖区,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和居民就业问题,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5、辖区内企业多,其科技水平多处于低端,导致外来人口多,给出租屋管理带来压力。市管企业多,出现矛盾和纠纷后街道解决的权力和手段有限,加之金融风暴影响带来的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街道的工业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滋生地。6、人口素质结构差异大。一方面,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城在该辖区,高端人才也比较集中,给社会管理方式多样化提出了挑战。由于以上特殊性,桃源街道的社会管理工作压力巨大,原有的管理体制、管理力量、管理手段等,都无法应对这些复杂局面。不进行

  3

  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综治维稳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其它社会管理职能的成功履行也就没有出路。街道社会管理在组织规模、(三)街道社会管理在组织规模、管理力量和体制机制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以上基层社会管理的新局面、新问题,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工作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街道社会管理的组织规模不适应。现有的街道办事处组织规模基本上是按照所辖区常住人口规模设计的,而且执行了十几年。而街道现在面临的人口倍增、经济总量翻番、社会事务繁重、社会矛盾频发等问题,按既有的组织规模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根本无法完成社会管理和综治维稳工作。其次,街道社会管理力量不适应。一方面,街道社会管理力量严重不足,一个街道的管理力量所管理的对象相当于内地城市的一个行政区;另一方面,管理力量又存在分散和浪费现象。党、政、群、司法、民兵、社会力量等处于分散状态,有的疲于奔命,有的长期闲置。其三,街道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桃源街道办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深圳市其它街道办一样,横向分科室、纵向有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站两级,加上区政府的职能部门的条条管理,整体的管理体制呈现条块分割的碎片化状态。长期习惯的条条统治依然是支配城市行政机器运转的思维方式,条条指挥块块,而块块监督不了条条,双重管理发挥不了实际作用。原本的工作原则是“以

  4

  块为主、条块结合、条包块管”,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条管块包”的问题,街道承担了大量工作。街道管理中权责不对称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社会管理缺乏完整管理机制,在预防危机和矛盾处理上存在制度缺陷,各社会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矛盾以及各主体的能力差异问题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与手段单一、滞后。政府的社会管理的手段仍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面对变化加快的社会环境,传统的社会管理大多呈现无序性、简单化的趋势,缺乏有效性、规范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另外,信息传递相对落后也阻碍了基层社会管理效能的提升。以上传统的科层体制所隐含的矛盾,无法应对现实社会管理工作的复杂局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四)政策方向和宏观环境给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提供的有利条件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桃源街道的精细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也在宏观上具备一些重要的有利条件,因为整个国家的社会管理正在探索大规模的体制创新,我国在这方面正在进入到一个体制机制创新的黄金时期。首先,创新有了政治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完善社会管理。十七大又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5

  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系列方针表明,党和国家已经将社会管理工作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其次,创新有了政策保障。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出要: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些政策性指导意见,为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三,《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提高社会治安防范信息化和技术化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南山区委区政府对基层管理改革、社会稳定、社区建设等工作十分重视,叶民辉书记多次强调:做好综治

  6

  信访维稳等社会管理工作,要以和谐建设为宗旨,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以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委突破口,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农城化建设为重心,抓住机遇,全面开展工作。这对基层具体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改革,深圳也不断涌现创新出“大综管”“大管理”等基层管理经验,这些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经验的同时,也增强了改革的紧迫性。

  二、桃源街道精细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主要内容

  上述分析表明,桃源街道社会管理面临的是一种相当复杂多变的局面,城市社区、特区城市社区、农村城市化社区、拆迁工程集中社区、产业调整任务重社区、大学城社区、原住民和低收入安居户集中社区……,所有这些复杂因素汇聚在桃源,使社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机制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突破人力不足、信息不准、行动不及时以及管理手段有限的困局,打开一片工作新天地。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探索,并认真借鉴兄弟街道的有关经验,桃源街道确立了建立在数字化和整体性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业已初步形成了这种社会管理机制的新模式。整体性治理模式:(一)整体性治理模式:资源整合与部门协作精细化社会管理模式第一个重要内容,是针对传统管理体制下的部门分割、各自为阵、资源零散、管理低效等问题,引入整体性治理

  7

  理念,进行管理资源整合。一是机构整合。通过对街道办事处具有维稳综治工作职能的综治办、维稳办(综治维稳中心)、司法所、信访办(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租赁所、总工会、安监科、计生科等科室、部门进行整合,增建了总值班室(应急指挥中心),形成了一个具有配置较完整、力量较集中、运作较流畅的工作组织架构。二是人员整合。街道办将体制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形成整体性的社会管理力量。体制内,把社区工作站、街道办各科室、执法队、派出所、武装部、武警、工青妇、两新组织等力量都纳入到社会管理的统一安排;体制外,将居委会、民兵、社工、法律工作者、辖区内非街道所属党员、公职人员、企业应急队等社会力量纳入社会管理工作队伍。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队伍。三是信息整合。由于受传统的条条管理体制的影响,各个政府部门在街道都有自己的信息收集、分析、传输、处理等系统,容易造成信息不能共享、信息覆盖不全等问题。近几年来,桃源街道将各个分离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了以“一格三员”为基础,以“总值班室”为同一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做到了各类信息统一采集、集中汇总、对口上报、资源共享的格局。四是流程整合。数字维稳综治工作中心是以三个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维稳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管理、两个技术平台(数字信息、电子监控)支持的工作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下,两个子

  8

  系统在统一管理下,独立运作,互相支持,形成了集源头预防、信息收集、快速反应(信息处理)、分级调处等集约式功能,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管理顺畅、互相协调的工作体系。数字化管理手段:(二)数字化管理手段:人口与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维稳综治与社会管理包括了数字信息处理平台对来电、来访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及对信息事件处置。但基础工作则是建立起全覆盖、动态化的人口与地理信息系统。桃源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的信息主要是以航拍地图为基点,结合计生IPS系统的人口管理信息、出租屋管理系统的编码信息、维稳综治系统受控制的特殊群体和人员信息和社会事务管理系统的特殊阶层人员信息等静态信息和电子监控、数字化城管等动态信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网格管理人员每天进入各自网格,采集人口、计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各种社会管理信息,通过手掌电脑,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总值班室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即时更新。对于突发事故、事件及隐患,根据已经设定好的工作预案,总值班室信息系统分级将处置命令发送至相关人员手机上,相关人员根据既定的工作程序进行迅速处理。通过平台对信息报送、处置过程的自动化处理,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最准确的信息,启动最合适的处置方案,达到最有效的处置效果。该信息体系是为决策提供依据。(三)人性化服务内涵:以人为本筑和谐基础人性化服务内涵:

  9

  桃源街道在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性化的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帮弱扶困,努力以完善的公共服务来创造和巩固社会管理的基础,通过大力改善民生来减少百姓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困难,降低社会矛盾产生的可能性,提高社会和谐度,以从正面为综治维稳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桃源街道办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特点是:打好基础、创新服务、完善管理。桃源街道办完成好规定动作,在完善老龄人服务体系、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促进残疾人康复就业、建立低保优抚和就业保障工作体系、组织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等等方面,扎扎实实工作,为辖区的平安、和谐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社会服务工作。一是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将辖区社会服务的近30项工作,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程序以及办理时限等,向辖区居民、企业等公开,阳光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创立了“五老爱心社”,充分发挥社区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党员)优势,并与关心青少年下一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强化教育、优化服务、坚持“就近就地,发挥特长,量力而行,劳逸适度”和“资源老少共用,社区老少共建”的工作原则。将社区“五老”中有专长、有组织能力、有热情、有爱心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余热,也使他们自身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工作站多功能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舞蹈室、图书馆、“星光老人之家”和体育中心广场为基

  10

  地,安排“五老”为下午放学后和节假日无人照顾的孩子义务服务;组织他们参加合唱班、舞蹈班等10余个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有专业特长的教师组织、指导;组织他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城等;组织社区内“五老”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区教育。“五老爱心社”的工作,营造了辖区内“老有所为,少有所教”的良好氛围。三是创设“阳光心语”驿站。开展“家庭和谐教育讲座、营造幸福家庭讲座、妇女儿童防拐知识专题讲座、科普大讲堂专题讲座”等一系列讲座,提高妇女的基本素质;开展“阳光妈妈关爱下岗女工、心理辅导”等活动,关爱妇女生活和健康;以及利用春节、“三八”、“国庆”等,举行各种活动,丰富妇女的文化生活。“阳光心语”驿站成为妇女们的心灵之家、快乐之家。四是建立有辖区特色的教育培训网络。街道、社区、居民、学校积极发挥作用,坚持以学习、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为基础,培养居民道德为主线,大力进行以文化和技能培训为内容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辖区内外来青工多的状况,积极依托大学城的智力资源,把校园文化引进社区,提高外来青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组织青工到各大学参加他们举办的各种讲座;组织博士、硕士研究生走进企业,举办科普、法律、健康、社会人文等讲座;依托众冠图书馆资源,组织青工读书学习,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桃源街道为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建立了街道——社区——企业的完整管理链条,各项管理工作有明确的工作规范与责任划分,制定了

  11

  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的工作标准和考核机制等,从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上下功夫,确保社会服务工作的有序与高效。正是因为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桃源街道的社会管理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才得以减少。桃源街道的经验证明,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工作是辨证的、相辅相成的,社会服务工作是推进精细化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平安和谐的重要基础。高灵敏反应体系:(四)高灵敏反应体系:苗头捕捉与动态跟踪事实表明,在政府努力做好公共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大量的社会矛盾源于居民之间的利益纠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纠纷以及其它一些历史遗留因素和偶发性因素。为了防止并及时控制这些矛盾上升成为严重的社会冲突从而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挑战,桃源街道通过建立苗头扑捉和动态跟踪的高灵敏反应体系,将把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平息在基层。一是建立维稳信息员队伍,重点排查不稳定因素苗头。以“十百千万”行动为契机,在小区业委会、楼栋长、义工组织、物业管理公司、民间服务组织等单位(组织)中,挑选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等人员加以培养,建立维稳信息员队伍,通过社区工作站与之保持紧密联系;社区工作站以小区为单位,培养至少一名信息联络员,每天通报情况;遇异常情况,社区工作站向小区内其他联络员进行证实,出入较大则到现场了解情况,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二是组建人民调解员队伍,获取各类纠纷信息。在辖区每个党支

  12

  部内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任调解委员会主任,承担所辖区域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并将情况上报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最后汇总至维稳办进行分析整理。三是成立治安联防队伍,重点排查治安隐患。利用现有的电子监控平台等技防设施,借助公安派出所的基础力量,加大人防力度,排查治安隐患;实行“零报告”制度,将每日治安隐患情况通报社区工作站,同时向维稳办报告;治安联防队员的招聘、培训、管理、考核、奖惩由中心按相关制度实施。四是成立综合协管员队伍,重点梳理流动人员信息。主要负责流动人员的有关信息采集,同时要掌握帮派恶势力人员租住活动情况,为“严打”整治活动提供信息。信息汇总由维稳办负责;有关招聘、管理、考核、辞退由中心提出建议,中心常务副主任裁定;业务培训、工作质量检查由租赁所负责。五是组织民兵、预备役,重点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发展态势,发现不稳定因素苗头。街道武装部每周两次通过民兵组织、预备役人员搜集掌握不稳定因素苗头,通报维稳办;发生矛盾纠纷,武装部与维稳办联动,共同发动相关民兵、预备役人员搜集、掌握情况,预测下一步发展态势。六是通过工青妇群团组织,掌握矛盾纠纷“重点人员”思想状况和发生矛盾纠纷的群体思想倾向,为矛盾纠纷发展预测提供依据。七是跟踪反馈。街道总值班室收到各类矛盾纠纷报告后,通知相应的挂点领导和有关职能科室进行承办,并由相关人员限时督办。调

  13

  处过程中,承办科室(单位)必须及时将调处的最新进展情况报街道总值班室及维稳办备案,确保中心能掌握矛盾纠纷的调处状况及最新发展态势,并随时上报街道领导。维稳办对调处过程全程跟踪,掌握最新进展情况;制订发生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后的处置预案;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维稳办全力配合挂点领导、职能科室,做好调处过程中有关协调、保障工作。(五)多途径化解机制:一合、二进、三调、四结合”多途径化解机制:一合、二进、三调、四结合”“在预防性工作努力做好的前提下,仍然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就需要通过从最源头、最基层开始运用适当而成功的化解机制予以调解,尽一切可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爆发之前。为此,桃源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司法信访工作的“桃源模式”对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该模式针对辖区特点,着力构筑社区调解工作大网络。在社区、企业、自然村(经营部)、集贸市场等处所成立了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00多个,形成了完全覆盖辖区、调解层次分明、调解职责明晰的调解工作大网络格局,并形成一套“发现情况—迅速反馈—协调处理”的反应机制,使绝大部分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在基层就得以妥善解决。桃源街道司法所着眼于构建和谐社区,减少乃至避免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根据社区司法和信访工作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将社区司法和信访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思路,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一合、两进、三调、四结合”的社区司法信访工作模式。

  14

  所谓“一合”指司法所与信访办合署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两进”指通过建立社区法律工作站和基层调解组织,推动信访工作进社区、进企业,把矛盾排查化解在基层。“三调”指通过运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级调处机制,把绝大多数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结合”指把人民信访与人民调解相结合、把矛盾排查与矛盾化解相结合、把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相结合、把法制教育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实现社区司法与信访工作“双赢”。无缝隙基础结构:一格三员”三室一站”(六)无缝隙基础结构:一格三员”与“三室一站”“面对各种偶发事件或者调解无法化解的社会矛盾,需要启动相应的处置机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在尽可能低的层面上和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其加以处理。在这方面,桃源街道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数字化、信息化优势,设置了数字化“一格三员”和“三室一站”,作为街道社会管理的基础,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在构建平安和谐社区上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推动粗放式、应急式管理向精细化、常态化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变。数字化、精细化“一格三员”机制是街道做好一切社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基本。一是无缝隙网格化覆盖。根据辖区内的居住人口状况、出租屋(间)套数、社区管理工作难易程度等情况,按照权责明确、任务均衡、全面覆盖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113个网格。网格与网格之间进行无缝隙对接。

  15

  二是三员入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和1个办事处的责任科室(执法队、办、站),即1名社区工作站在编工作人员(社区工作站站长原则上不进入网格)名综合协管员、1个办、1事处挂点科室(执法队、办、站),分别担任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其中网格管理员为网格负责人。街道挂点领导、科室(执法队、办、站)负责人、社区工作站站长对社区网格管理负总责。三是任务进格。网格三员,根据工作分工,对网格内的各种信息和事件进行排查登记、隐患上报、调解整治和追踪落实。采集出租屋、计生、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劳动保障等各类基础信息,做到及时采集、即时更新,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网格人员必须做到发现一宗,解决一宗,并通过“南山区社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同时,做好前期稳控工作,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问题隐患不扩大。对于一般性的不和谐因素,力争在网格或社区内自行化解。协助街道职能科室(执法队、办、站)化解各类不和谐因素,做到全力协助,密切配合,确保不和谐因素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同时还要对正在处理的事项进行跟踪落实,确保有始有终,圆满解决。四是责任到格。每个网格中的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都有各自的工作职责规定。并根据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五是例会制度。街道针对“一格三员”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

  16

  工作制度,确保好的机制发挥最佳效能。如工作责任制度、工作流程规定、事件分级规定、人员培训制度等等。其中,“一格三员”例会制度就有效地保证了机制的运作效果。例会由社区工作站站长组织召开,会每月召开一次,如站长因故确实不能组织召开会议,可由副站长代为主持,但会后应及时向站长汇报会议情况。参会人员包括街道办挂点领导、挂点科室(执法队、办、站)负责人、社区工作站站长、全体网格人员、社区电脑员。会议内容涉及网格管理员汇报各自网格上月计生、出租屋信息登记以及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排查化解等情况;社区工作站站长对上月各网格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挂点领导对上月“一格三员”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点评,并作指示;社区电脑员负责填写例会记录本相关内容,并做好存档工作,以备查验;例会情况及时反馈给街道,街道党工委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挂点领导汇报各社区召开“一格三员”管理例会情况,了解“一格三员”管理及不和谐因素动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研讨应对策略。六是数字武装。每个网格人员均配备有无线掌上电脑,并与街道总值班室信息系统全天候无缝对接。网格管理人员将各种社会管理信息每日采集更新,发送至信息中心;总值班室同时也通过信息系统对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进行数字化跟踪、监督和指导。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在“一格三员”机制的基础上,桃源街道又创新了社区“三室一站”工作平台。“三室一站”(即社区值班室、人民调解室、信访接

  17

  待室、法律工作站)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统一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调解矛盾纠纷、解决社会疑难问题,实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法制宣传、服务有效统一。为此,桃源街道下发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保证工作的落实,如社区值班工作制度、社区值班工作职责社区“三室一站”值班工作流程、社区信访接待室工作职责、社区信访接待室工作流程、法律工作站工作职责、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社区民间纠纷处理流程等等。而针对多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但却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事件的那些矛盾纠纷,也需要专门的“前线”性质的观察、预防、化解和处置机制。为此,桃源街道专门在工业区内成立了“和谐企业工作室”,对企业发生的矛盾纠纷,建立了三道防线和三级调解机制。第一道防线由党员工作室(两新党组织)、企业工会和企业信息员组成,主要是进行源头治理;第二道防线由和谐企业工作室和社区劳动争议调解下组组成,主要是调节纠纷;第三道防线由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组成,主要是指导、应急和维稳。“三室一站”和“和谐企业工作室”作为对“一格三员”工作机制的有效补充,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与“一格三员”形成了纵横互补、立体交叉的辖区社会管理工作网络新格局。

  数字化、精细化社会管理新机制的显著社会管理新机制的显著成效三、数字化、精细化社会管理新机制的显著成效

  成效之一:(一)成效之一:社会和谐稳定

  18

  数字化、精细化社会管理新机制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实现了数字桃源、阳光桃源、平安桃源、和谐桃源的阶段目标。一是社区调处能力明显加强。基本上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社区和工业区、大纠纷不出街道。以2008年为例,全年共发生矛盾纠纷450宗,其中社区调处387宗,处置率为86%,街道调处57宗,处置率为12.7%,区里调处6宗,处置率为1.3%。社区调处能力的加强,不仅为社会基层创建了平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调动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在宏观因素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增多、信访数量增加、突发事件对抗程度增强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加强、两个好转、三个下降、四个提高”的工作成效。“一个加强”是以街道为主的维稳力量得到加强,数百人的一般性群体突发事件都能控制在街道内解决;两“个好转”是街道综治形势和信访秩序实现结构性好转,群体性事件大多能理性、有序进行,基本实现解决矛盾纠纷不出街道。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实现了“到市、赴省、进京”越级上访为零的“三零”工作目标;“三个下降”是越级上访量、全区督办案件总量、群体性事件数量显著下降。2008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28%、23.1%和55.6%。“四个提高”是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和理性维权意识、提高了人民调解的成功率、提高了辖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提高了街道应急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辖区和谐稳定。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与社会服务工作的优化,形成了辖区社会工作的双轮互动,现在的桃源街道呈现出社会治

  19

  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企业和谐发展的和谐稳定的祥和局面。正是因为有了这套数字化的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体系,街道领导才可以胸有成竹地对上级承诺并且实践中已经完全做到:凡在街道本级职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矛盾事件,可以一律在街道内部自行解决处理,决不任其上升成为区、市一级的大事件。职权范围之外的社会事件处理,街道也可以在信息和早期处理方面给上级相关部门提供最大协助。成效之二:桃源模式”(二)成效之二:桃源模式”生发新内涵“2004年桃源街道形成了全国有名的“一合、两进、三调、四结合”桃源模式,并在省委主要领导批示下被推荐在全省推广。时隔几年之后,“桃源模式”借助科技手段又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数字化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使它在内涵上发生了新的变革。一是工作目标的提升。以前的“桃源模式”旨在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现在的“桃源模式”在此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探索和创新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全面建设“数字桃源、阳光桃源、平安桃源、和谐桃源”。二是工作内容的扩展。以前的“桃源模式”主要是解决司法信访问题,内容比较单一。现在的“桃源模式”已经将工作内容从单纯的信访,延伸到了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危机处理、综合执法、综治维稳等全部社会管理领域,形成了“大和谐”、“大平安”局面。三是工作范围的扩大。以前“桃源模式”的工作重点在社区,现

  20

  在的“桃源模式”已经将工作范围扩大到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精细到楼栋、网格,实现了工作范围内的街道全覆盖。四是组织形式的革新。以前的“桃源模式”是将司法所与信访办合署办公,实现资源共享,创新了矛盾调解的组织形式。现在的“桃源模式”实行的是整个街道社会管理组织的整体性治理模式,形成了以党工委为组织核心,以数字化“一格三员”为布局基础,以总值班室为指挥中枢,共由八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社会管理系统。五是管理手段的创新。现在的“桃源模式”以人口与地理信息为基础,创建了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数字化与信息化。

  21

  

  

篇八: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法治工作计划合集十篇

  法治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

  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要充分体现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八课。

  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几个八年级班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习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方法备课是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所以备课尤为重要。备课先备教材,对教材的总体布局要了解,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合理的设计教学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根据八年级教材特点,本学期的教学要多收集和展示我国的发展过程资料,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和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效果好坏的途径之一,所以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批改的方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在作业批改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不仅要批对错,也要注意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中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再者还要用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辅导是提优补差的一种有效手段。后进生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没有动力。所以对于后进生要多给予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赏识和鼓励,对于不良的学习行为要给予监督并督促其改正。对于后进生,在每周对他们要尽量做到一次课后的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不要减少对优等生的关注,要认真分析每个人的差异即学习能力进行辅导还有的同学则在分析问题的方面还是不到位,都

  

  需要在学习方法的适当引导。法治工作计划篇220某某年是我区档案工作“十二五”规划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区档案局

  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强化“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一、固本强基,全面推进档案馆室建设。1、启动档案馆库和功能用房的改扩建,贴合实际着力改善档案安全保管条件,适度扩展综合档案馆功能,努力提升档案馆综合管理水平;2、加强机关档案室搬迁期间的安全监管,联合开展档案安全执法检查,重点做好对搬迁单位的实体档案安全和新档案室硬件规范的监督指导;3、加大专题档案的征集力度和资源整合,丰富档案馆藏资源;4、积极推进“异地查档,跨馆服务”,通过对馆藏资源的挖掘和提炼,丰富民生专题档案的种类,提高档案利用水平;二、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2、充实馆藏多媒体系统的图片和视频,推出多媒体档案的全新查阅平台;3、加强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充实查档力量,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查阅利用平台;三、主动出击,推进重要档案的规范化建设1、继续实施“四位一体”的档案安全监管模式,有序推进档案年检、目标管理考核、省市级目标管理认定、省级规范化和示范数字档案室的创建工作;2、深入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扩大民生档案业务数据的备份范围;3、积极配合全区性开展的部门工作进社区、进街道规范整顿活动,全面推行社区档案信息一体化平台,积极探索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与电子台帐、在线考核的有机结合;4、加强重点建设档案的规范工作,开展火车南站和城区改造项目的档案指导服务;四、推陈出新,不断深化档案文化建设内容1、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2、以乡村记忆陈列展览和村民家庭建档为抓手,开展新市民、旧记忆档案文化服务;

  3、加强馆校共建,扩大“档案进校园”活动范围,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4、围绕地域特色,开展档案精品编研,提高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五、争先创优,加强机关自身组织建设1、完善行政审批管理,加强窗口服务,提高办事效率;2、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增强创新力、战斗力和和凝聚力;3、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和信息报送,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法治工作计划篇3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以德立校、科研兴校、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依法保障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充分发挥法制在学校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使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运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二、发展目标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管理干部和教师明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普法教育全面深入,干部和教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教师熟悉本职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法施教,为人师表;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并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师生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力争把学校建成“县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全面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稳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品质,打造金色教育品牌。三、任务和措施(一)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

  

篇九: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航天数字助力中国法治教育

  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2017年第6期

  “航天传媒作为国内首家以卫星网络为主的全媒体数字发行运营商,我们有信心为‘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提供安全的内容发行传输平台。”2017年3月2日,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铸东介绍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提供平台,提供成熟技术,提供运营服务保障,他们提供规范,基地怎么建?教学内容是什么?大概分工是这样。”

  郑铸东所称的“他们”,是教育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大兴基地的建设者和实际运营者。拥有3个博士、5个硕士的管理团队在法治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已逾5年,致力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研发、推广等工作。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产品绝非夸大其词。全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项目、全国健康传播卫星网项目、国家安监总局安宣卫星传播网项目,这些都是航天数字传媒“拿得出手的作品”,在这三个项目中,航天数字传媒利用卫星广覆盖、高保密性、传输快捷等优势,提供了优质的数字出版物(影视、书、报、刊等)投递及信息服务。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由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建设、运营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首个法治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将于2017年正式开馆试运营。

  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筑面积4000多平米,共有18个场馆,分为“智能法治学习区、互动法治游戏区、综合体验区”三大主题区域,将现代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实践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并融入场馆主题教育等。场馆内设有“全国联网的直播系统、VR体验游戏、联网对战游戏、全机械密室”等体验内容,用高科技的体验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观感,用新颖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法律学习的魅力。

  2016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目标是,到2020年,在各地统筹建成60所左右的国家级实践基地,各地争取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至少1所符合标准的实践基地。

  文件称,加强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适应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要求变化,创新、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重要举措;是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推进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全国中小学学校数量有28万所,这么多终端如何实现统一管理、安全传输、方便快捷的应用?更何况,很多偏远山区的学校还没有网络条件,法治教育的内容传输根本无法解决。

  “我们的优势是又快、又便宜、又安全。”郑铸东告诉记者,“一个转发器一天时间传输容量是100G,管理成本、带宽成本、终端成本可大大降低,而且可以轻松传输1080p、4K的视频内容,传输速率可达60Mbps/秒。”

  “基地、法治教室、法治教师的培训,我们都是顶层设计者与研发者。”参与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将与航天传媒一道,资源互补,共同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工作。”

  据悉,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项目首先会在广东、河北、甘肃等省份进行基地建设试点。

  

  

篇十: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数字化时代安全可信的法治保障与新型监管要求

  作者:龙卫球来源:《传媒》2021年第18期

  文/龙卫球

  2021年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是中国网络诚信化建设推进的重要盛会,笔者非常高兴有机会应邀参加法治论坛,一起分享观点和信息。人类社会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机遇与风险,二者总是存在不同的紧张关系,我们治理者只有善于化解矛盾才能够真正趋利避害。今天也不例外,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网络信息化导致的蓬勃的新发展格局与网络信息安全和可信问题的矛盾,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重要起来,极有必要从法律上予以认真对待,做出合理的化解或应对。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合理应对的必要性、策略和法治保障特点。

  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安全和信任问题

  我们应立足新背景,来认识需要特殊应对的新问题及其性质。

  网络信息化2.0时代的数字化机遇与挑战。人类基于新信息技术突如其来的发展与应用,从20世纪晚期开始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而且不断迭代发展。我们通常把计算机互联网出现和应用初期归为网络信息化1.0时代。今天,发展到了网络信息化2.0时代,其特点是全面数字化,因此也称为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是大数据的集聚发展和资源化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网络信息化形成了一种数据资源化的显著趋势,数据成为基础战略资源。数据化利用成为新常态,由此启动全面数字化的现实进程,也导致了全新的数字化发展机遇,网络与现实,从虚拟到实景全面重合,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不断升级。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并把数据提升到重要资源的位置。《意见》提出,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其中,有“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要求,具体包括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三项。

  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全面数字化时代面临全新的挑战和冲突。从国际上来说,出现了数字化贸易合作和保护、数字化主权和国际竞争等矛盾关系。从国内来说,也面临如何处理数字发展模式、数字发展权与竞争、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与政府作用、数字化增长与公平等重大关系和问题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是数字化带来的一种新型安全和可信问题,这也是当前我们要重点应对的主要问题。

  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新型安全和信任问题。数字化的发展,对于我们既有的安全和信任观念产生了全新的冲击。在信息为王、数字为王的数字化新发展格局下,网络信息、数据的巨大利益与冲突关系也应运而生,并具有深深依赖于网络运行和信息科技应用不断迭代的风险特点。显然,这是一种新型的安全和可信问题。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和可信问题,作为

  一项重大新挑战,使得我们在迎接全面数字化的同时也必须就其做好有效应对,以便切实保障数字化的健康基础要求。

  首先是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网络信息化、数字化条件下,鉴于信息和数据的基础地位以及易于集合的特点,针对网络信息和数据的窃取、未经允许的取得和利用,或者针对网络信息和数据的破坏、篡改等,往往会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直接的损害,同时在很多情形下还会导致大规模的公共性灾难。这就是对网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威胁。包括基于行为的安全威胁,体现为针对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的破坏行为;也包括基于系统的安全威胁,可能体现为系统攻击、侵入等外部行为,也可能体现为因自己的系统设计、管理、操作缺陷导致系统崩溃或其他类似问题,重点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网络服务提供者平台安全、物联网系统安全等。

  其次是网络信息、数据的可信问题。网络信息、数据作为数字化时代的运行基础,应当具有高质量的要求,其中一个最起码的指标,应当就是可信。如果网络信息、数据为虚假、错误或者不完整,那么网络化运行基础就会十分脆弱,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就不具备真实基础,随时有陷入崩塌的危险。这种可信要求体现在网络信息、数据产生和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在检验上可与主体关系可信任直接相关。现实中,网络信息化、数字化条件下,重要信息、数据形成或聚集自许多场景,有公共管理的场景,也有市场的场景。后者很多是以网络平台作为纽带方式呈现,从其信息、数据的产生、集成的主体可信关系看,主要体现为平台信息、数据参与者的可信关系问题,具体有平台主体、用户、平台第三方的复杂信任关系,不同主体进行信息、数据交互,可信为其前提。网络信息、数据形成之后,在数字化运行下汇聚进入和应用于各种经济、社会、管理关系,主体交互进一步的复杂化,使得可信问题更加敏感而不确定。此外,数字经济全球化之下,因不同国家数据信息保障机制不同,还导致跨境安全和可信的特殊治理难题。

  数字化时代新型安全可信问题的治理策略

  我们应该从有效性出发探讨应对策略,包括应确立面向重大风险治理为特点的复杂治理体系和重点布局具有防范和威压功能的新型监管机制。

  市场监管作为网络信息安全和可信的治理现代化的合理标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指引下,我国进行了从绝对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到以充分发挥物的利用价值和市场化经济功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发挥主体创造性、激发市场力量、创造财富方面取得了极大成绩,创造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奇迹。但我们也看到,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政府既需要为市场提供规则和环境,也需要为市场公平提供保障,还需要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和推动。

  所以,我们一直都注意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促进效率,同时运用政府的力量,防止市场化失灵,加以纠偏、调整,同时推动积极、公平和健康的发展。2013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强调应当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出市场和政府的两个不同作用,即“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续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总之,我们对于市场化弊端的治理不能通过退回到计划经济去消除,而必须坚持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条件下加以应对,注意治理转型。这种治理转型要求的是非计划的政府作用机制。

  

篇十一: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要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将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集中在一起不新媒体的渠道多元化受众广泛时敁性和互劢性强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和资源集聚敁关政府部门开办的门户网站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介绍政府部门工作宣传政府部门工作劢态等事务时务必做好不各行业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务必做好不网上留言公民的交流不答复务必做好各类宣传教育活劢不培训学习交流的宣传报道

  工作经验:运用新媒体普法工作的特点和对策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普法工作进入“微时代”。特别是“六五”普法以来,新媒体在普法领域的广泛应用,法制宣传教育也从实体社会到了虚拟空间的全覆盖。全国普法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了要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为以后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红山司法所认真领会省市县司法行政工作文件、会议精神,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大胆创新,突出重点,积极构建“互联网+普法”格局,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新媒体在红山乡普法工作中的应用红山司法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普法新阶段的特点要求,在巩固传统普法阵地的同时,主要着力“四个充分发挥”,进行微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普法实效。一是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宣传作用。巧借门户网站,通过文字、图片、案例、新闻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网络电视的基础作用。巧借“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定期播放法制电影、焦点访谈、警示教育片等惠利于民的法制视频,向各村群众传递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知晓度。三是充分发挥“微”媒体的宣传优势。巧借“红山乡微信公众平台”,以图文并茂、亲民活泼的形式向在线干部群众提供涉法热点、法治文化、法律服务,扩大法制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四是充分发挥社区矫正GPS手机定位优势。巧借“甘肃省社区矫正管理平台”短信发送功能,以红山乡“法律100问”为宣传内容,每周向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推送法制信息,传达学法内容,树立法制素养,规范法制行为,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普法工作的优缺点

  一是渗透性强。互联网络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终端设备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解决了携带不便这一最后的难题。网络信息量大、内容繁多,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扩大了人们交际范围,很多如网游、微博、微信等电脑软件更是开拓了人类生活的新领域。

  二是互动性强。新媒体普法不同于以往向受众简单传递法制宣传材料的情况,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或提出法律需求,微博、微信等普法形式构建了参与性、互动型的普法模式,同时普法机构充分调动各种手段,以满足参与者的法律需求,普法机构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更强,良好、和谐的对话机制在潜移默化中给受众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诲,普法工作已由传统上的单向宣传逐渐向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发展。

  三是覆盖面更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报告还显示,社交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不再局限于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而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因此,在互联网,大趋势下,

  新媒体为法制宣传教育所提供的传播途径更加广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覆盖面更加广漠。

  四是内容更丰富。相对于普法教育宣传栏、普法教育课堂和查阅法律典籍等传统枯燥的宣传教育方式。新媒体充分可以运用制作影视宣传资料和法制电影、法制动画片等农居民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通过这样的普法宣传方式,引起农民群众的注意更轻松、更生动,留下的记忆也更深刻、更深入。

  五是实效性更强。相比于制作周期长、形式较为固定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反应速度快的优势,为当前群众需求及时作出了反应,同时,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使得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法律条文、背景资料和经典案例,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空间。在网络上进行普法宣传不仅简单、快捷且实惠,提高法律资源的利用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亦如此。微信、微博的“互联网+”技术给当代普法工作带来新生,但同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若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新媒体下的普法工作效果。

  一是新媒体缺乏规范监管。在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规范和监管好新媒体实属不易,尤其在社会上,对新媒体的规范和监管不能放松。比如,2015年12月30日,永昌县“13岁女孩跳楼坠亡”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传的沸沸扬扬,不明真相的网民在宣传中推波助澜,舆论和大众媒体也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现实的真实性和法律的权威性。作为网络法制媒体就必须秉持法治精神和专业品格,加强网络监管,形成正面和专业强势,把公众舆情和社会舆论引导到理性、法治轨道上来。

  二是新媒体缺乏强势联盟。目前省市县各部门内部普遍建立了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但是每个群或者平台在普法过程中真正发挥宣传教育擢用的鲜为人

  知,这也就反映了单个的新媒体声音传播能力有限,并且没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新媒体普法的局限性也就随之放大。要想扩大宣传影响,仍需一个强有力的宣传联盟。只有在联盟的媒介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播声音。

  三是新媒体的浅阅读制约。新媒体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的浅阅读,大量的图片、视频、声音构成了复合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法的深度宣传。因此,普法的内容不能够选择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而要以人为本,用大普法的模式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普法内容,强化宣传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普法工作的思考(弘利遴选)

  一是继续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互联网的高普及和广覆盖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在构建“互联网+”格局中,坚持把宪法作为网络普法的核心,把法律法规、社会热点问题法律解读和法制舆论引导作为日常项目,最大限度的向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法治热点咨询、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热点,为广大网民提供全面、权威的法律知识。引导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营造正面和专业的网上普法氛围,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互联网+”普法格局。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普法集聚效应。要在机关各部门引导树立普法工作不只是公检法司的事情,而是需全社会、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构建的思想意识,构建全社会、各部门人人学法、人人普法的格局。要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将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集中在一起,与新媒体的渠道多元化、受众广泛、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和资源集聚效

  应。

  三是充分发挥各部门门户网站的作用。相比于机关内部微信平台和QQ群,机关政府部门开办的门户网站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介绍政府部门工作,宣传政府部门工作动态等事务时,务必做好与各行业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务必做好与网上留言公民的交流与答复,务必做好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与培训学习交流的宣传报道。

  四是精心打造法治微平台。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笔者看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法制宣传教育也应利用微平台,构建“微”普法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水平。要充分利用手机即时通信功能,建立法制短信平台。结合“法律七进”活动,定期向机关干部、教师学生、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党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送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法治热点,提高他们的法制知晓度。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把普法动态、法制新闻、法治故事融入文字、图像、声音、微视频等,及时更新,及时与网民互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要充分发挥手机娱乐功能,开发法制手游平台,通过回答简单法治问题等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对普法队伍复合型的需求也越来也高,这就要求,在构建“互联网+”格局中挖掘和吸纳一批既熟识法律知识又懂得数码工具使用、熟悉多媒体技术、善于引导网络舆论的宣传人员,使他们能够运用新技术编撰文字、拍摄图片、录音、制作视频,并借助新媒体的便捷属性发挥宣

  传报道功能。

  

  

推荐访问:数字法治搞个信息。体现工作成效的。 法治 成效 体现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