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4-05

当前位置: 高远文库网 > 工作总结 >

2023年研讨会工作总结【10篇】(完整文档)

| 来源:网友投稿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1  自从xx年我进入闵行五中以来,已过去有十三个春秋。十三年来,耳闻目赌了刘老师在*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个春秋。不求名,不求利,当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每年都当班主任,没有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研讨会工作总结【10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研讨会工作总结【10篇】(完整文档)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1

  自从xx年我进入闵行五中以来,已过去有十三个春秋。十三年来,耳闻目赌了刘老师在*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个春秋。不求名,不求利,当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每年都当班主任,没有哪一年落下。和刘老师共事了十三年,其中搭班五年。回想起过去的岁月,点点滴滴的记忆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一、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和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

  一开始,老师引起我吃惊的是同事的一句话:“老师本身不会骑自行车,但对于新接手的班级,老师会在一个暑期里,依靠两条腿挨门逐户走访遍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是啊,看似简单不过的家访,是老师工作的起点和着手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深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对开展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你可以经常看到老师在办公室里,在走廊上,在课下午休的时间里,和学生促膝谈心,用手机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班级的情况,沟通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老师还经常主动地向任课教师询问班级的情况:上课的纪律好不好,作业都交齐了没有,还有哪些学生的作业没有交,等等。班级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老师都尽量多方面、多渠道调查清楚,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好对症下药。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作业情况记录本,这也是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本,一种很好的一种沟通联系方式。每一天每一本上都有老师密密麻麻地和家长的沟通意见,老师把每一位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也从家长那儿得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时是我的物理作业没有交,我可能都没放在心上,老师做得比我还细致,不忘在联系本上和家长点明。通常是第二天,学生跑过来和我说明,或是补上来给我看。

  二、注重班风建设,注重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

  老师对于班级里出现的不良倾向,绝不姑息迁就。班级里有一个学生,自恃理科成绩不错,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对于班级的卫生打扫不屑一顾。那天草草扫好地,课桌也不去整理,就扬长而去,还说什么学生综合测评品德分不要又有什么关系。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当然要追查到底。后来被家长得知,被他父亲一个巴掌打过去,责令该生到校重新整理。这一巴掌,我想在该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时时起到纠偏改错的作用。老师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人品的养成。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2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一、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二、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 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3

  上午9点多,因为感冒而有点迷糊的我来到靖江一小,到了活动现场,看见听课席上已经放好了本次活动的素材,而且依据材料封面的颜色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区块,真好,我们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分好了组,我们要落实的课堂观察项目,自然也一一落实到了老师们的身上,这减轻了不少前期人员调配的压力。指定了四位组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我们进入了听课的环节。

  两位老师,根据“感恩”的主线,分别演绎了《同学,有你真好》、《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不同关注点的研讨课。对于课的呈现,我就不再多说。

  在课的运行过程中,我注意地在观察我们听课老师的举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状态: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在那里依据自己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细细笔记、认真揣摩。这一次的研讨,在汲取闻堰镇小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艺术、教师的行走路线|”等维度,对两堂课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期望在这样的深入观察中,明确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细节性亮点和问题,促使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

  整个教研活动完整的进行下来,我发觉,这样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经历了“幸福的教研”,同时,老师们拥有了“幸福的收获”。这两个“幸福”,不是空洞的说辞,我觉得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点:

  首先,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投石问路向抛砖引玉”的转变。二月份,我们在闻堰镇小举行的专题研训活动,当时我们也是采用了分系类观察并剖析课堂的研究形式,但当时在我们还是首次介入,大家心中都没有什么底,甚至于对于课堂进行怎么的关注,都有些不太明确,因为,这样的分系列观察课堂,要求更细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丝毫不遗漏,否则拿出的结论就缺乏科学性。由于当时在活动预设中存在太多不清晰的因素,当时每个项目只安排了一位老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导致参与活动的教师面,达不到最广泛的程度;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具体的观察研究目标,因为有任务,所以我们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深入细致了,我们要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和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欣赏+研究”的姿态,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是一种质的飞跃,因为从发言的结果来分析,我们完全避免了曾经惯用的“这里好那里好大多都好+适当补充不成熟的个人看法”之类的无关痛痒式的评点,而是在很客观地还原课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这不是心血来潮的虚假忽悠,而是依据大家深入的课堂解剖基础上的集体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正走向抛砖引玉的理想研究,因为今天我们所提供的研究的载体,必将对老师们今后的常态教学产生观念上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影响。当一个教研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事干了,而且确实有收获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外围关注向微观深入”的转变。在解析这一观点之前,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认了原先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研讨的形式,这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收获,大家应该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教研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多年来不太有多少变革的运作形式,确实也让我们产生了些许的感觉疲劳,这样势必会让大家更加渴求精品课堂,因为只有精品的课堂大师级别的课堂,才能够触动我们老师的神筋了。但是,接触大师、接触精品的机会能够有多少?我们改变了课堂观察的关注点,因为抛开了许多潜意识里的束缚,让老师们真正意义上地去静心研究一堂课,在深入观察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维碰撞,这很明显,这改变了听课者的一个常态,确确实实促使老师们从原先意义上的一个旁观者向着“我也是研讨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角色意识的变化,研究活动的整个环节,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很多了,因为关注点的侧重不同以及微观深入,我们能够听到来自不同老师的不同声音,绝对避免了“感觉疲劳”弊病的发生。一个能够不断获取鲜活观点的研讨活动,怎么会不幸福?

  当然,在享受这一份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发现,在这一活动形式下,我们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调整的结点。

  首先,分块关注与整体把握,应该找到*衡。我们在尝试了新的教研模式之后,似乎完全丢弃了多年的传统。诚然,这样的分主题的关注剖析,能够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的深入细微,但是,因为只有分的落实,没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们在研讨完后对一堂课的完整性把握没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分块关注,在解决某一些的实际问题上,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力,但是,这样的分解,会不会打破我们思维的完整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安排一批老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分析,这样,分合联动的举措落实,也许会产生更加全面的研讨的效应。

  其次,现象剖析与解析建议,应该侧重后者。从两次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发现,老师们在进行具体评点时,对于课的原型的解析,相对能够讲得更为细致周到一些,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理性分析,相比前面的观察信息的说明,就要逊色一些。按照理想教研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研讨弱势与困惑项目,力求实现突破。如果说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常态、促进精致课堂的形成上积极服务,那么,随后的集体研讨,是在为我们的教研活动走向精致而探寻新的思维。很显然,就今天的研讨中,针对“课堂的生成与把握”这一研究的项目,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弱势。连续两次的活动,好像对于这一关注点的观察与解析,怎么都没有能够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状况,无论是生成点的找寻还是生成建议的说明,都成为了一个很难一下子逾越的坎。为此,这就迫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能够跳出纯粹是听者的单一思维,与上课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同身受,那样,也许对于生成的把握就更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4

  我受学校领导委托,谨代表全体评委对这次研讨会作一总结,有不对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补充。

  xx年12月8日,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次盛会,它的成功举行,为我们七十多名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创建了交流的*台,营造了浓浓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将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发现、心得、教学研究成果,在会上于同仁广泛交流学习。必将促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迈上一大步。

  这次活动,领导重视,教研室严密组织,教师踊跃参加。与会交流的论文有五十四篇之多。论文内容丰富,涉猎面光。无论是从形式到种类,还是从光度到深度都各具特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教师工作的勤奋及对教研的重视,更说明我们的教研水*在不断提高。

  下面我将本次发布会涌现出来的亮点归纳如下:

  1)内容积极向上

  好的论文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伏校长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何天华老师的《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李小明老师的《浅谈双困生的形成与转化》、张丽老师的《让学生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等一大批从思想和内容都积极向上论文。

  还有一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思考的论文,如杜校长的《中年的我该怎么走》;马*的《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寇旺枝老师的《今天怎么当老师》;李博儒老师的《历史是副课吗》。为我们提出置疑,创设思考的空间,指出探索的方向。

  2)内涵丰富多彩

  50多篇论文既包含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内容。就同一学科来说触及到各个层面。如数学学科,刘佳怡老师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陈整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李林老师《习惯的培养》;韦海玉老师的《作业批阅的实践与探讨》;康贵*老师的《整理与复习三设计思路》;张大虎老师《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等

  有如:语文作文教学。白珍*老师写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高学辉写了《赏识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张元娥老师写的《让孩子们说真话,写实事,抒真情》、马春梅老师写的作文修改习惯的养成》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方略。

  除各学科外,还涉及到心理健康、网络、多媒体、法制教育等领域。

  3)选题实用

  从选题来看,大部分论文选题来自教学实践,是教学的经验之谈。如低年级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及“课表”的要求,从识字教学入手,分别谈了快速识字、轻松识字、自主识字等多种方法,他们围绕识字教学的主题,精心选材,剖析现象、引经据典,将自己的所思,所得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之谈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以后的识字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这样的论文还有很多。

  4)形式多样

  此次论文要求形式不限,主要考虑本校的实际,鼓励大家都来参加。也确实达到这个效果。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体会,随笔又有读书笔迹;还有逻辑性很强的论文。无论是哪种体裁和样式,都反映出我们教师乐思善思会思,积极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靠拢。

  5)多媒体应用

  采用先进的手段——多媒体是这次论文发布会的又一亮点。论文随教师的朗读在大屏幕上缓缓滚动,听者能将朗读与文字对应起来,既可以使大家注意力集中,又为记录的老师提供方便,提高交流的效果。

  6)遗憾之处

  任何活动,我们都期望它尽善尽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这次论文发布虽然涉及面较广,但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团队工作都没有涉及到。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的论文不多。另外,在交流时个别教师没能认真聆听。

  总之,瑕不掩玉,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我们应该把交流到的新理念、好经验、巧方法服务于实践。相信多次这样活动的举行,我校的教研水*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辉煌的明天早日到来!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5

  自从xx年我进入闵行五中以来,已过去有十三个春秋。十三年来,耳闻目赌了刘老师在*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个春秋。不求名,不求利,当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每年都当班主任,没有哪一年落下。和刘老师共事了十三年,其中搭班五年。回想起过去的岁月,点点滴滴的记忆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一、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和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

  一开始,老师引起我吃惊的是同事的一句话:“老师本身不会骑自行车,但对于新接手的班级,老师会在一个暑期里,依靠两条腿挨门逐户走访遍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是啊,看似简单不过的家访,是老师工作的起点和着手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深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对开展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你可以经常看到老师在办公室里,在走廊上,在课下午休的时间里,和学生促膝谈心,用手机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班级的情况,沟通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老师还经常主动地向任课教师询问班级的情况:上课的纪律好不好,作业都交齐了没有,还有哪些学生的作业没有交,等等。班级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老师都尽量多方面、多渠道调查清楚,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好对症下药。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作业情况记录本,这也是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本,一种很好的一种沟通联系方式。每一天每一本上都有老师密密麻麻地和家长的沟通意见,老师把每一位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也从家长那儿得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时是我的物理作业没有交,我可能都没放在心上,老师做得比我还细致,不忘在联系本上和家长点明。通常是第二天,学生跑过来和我说明,或是补上来给我看。

  二、注重班风建设,注重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

  老师对于班级里出现的不良倾向,绝不姑息迁就。班级里有一个学生,自恃理科成绩不错,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对于班级的卫生打扫不屑一顾。那天草草扫好地,课桌也不去整理,就扬长而去,还说什么学生综合测评品德分不要又有什么关系。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当然要追查到底。后来被家长得知,被他父亲一个巴掌打过去,责令该生到校重新整理。这一巴掌,我想在该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时时起到纠偏改错的作用。老师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人品的养成。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6

  上午9点多,因为感冒而有点迷糊的我来到靖江一小,到了活动现场,看见听课席上已经放好了本次活动的素材,而且依据材料封面的颜色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区块,真好,我们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分好了组,我们要落实的课堂观察项目,自然也一一落实到了老师们的身上,这减轻了不少前期人员调配的压力。指定了四位组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我们进入了听课的环节。

  两位老师,根据“感恩”的主线,分别演绎了《同学,有你真好》、《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不同关注点的研讨课。对于课的呈现,我就不再多说。

  在课的运行过程中,我注意地在观察我们听课老师的举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状态: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在那里依据自己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细细笔记、认真揣摩。这一次的研讨,在汲取闻堰镇小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艺术、教师的行走路线|”等维度,对两堂课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期望在这样的深入观察中,明确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细节性亮点和问题,促使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

  整个教研活动完整的进行下来,我发觉,这样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经历了“幸福的教研”,同时,老师们拥有了“幸福的收获”。这两个“幸福”,不是空洞的说辞,我觉得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点:

  首先,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投石问路向抛砖引玉”的转变。二月份,我们在闻堰镇小举行的专题研训活动,当时我们也是采用了分系类观察并剖析课堂的研究形式,但当时在我们还是首次介入,大家心中都没有什么底,甚至于对于课堂进行怎么的关注,都有些不太明确,因为,这样的分系列观察课堂,要求更细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丝毫不遗漏,否则拿出的结论就缺乏科学性。由于当时在活动预设中存在太多不清晰的因素,当时每个项目只安排了一位老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导致参与活动的教师面,达不到最广泛的程度;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具体的观察研究目标,因为有任务,所以我们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深入细致了,我们要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和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欣赏+研究”的姿态,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是一种质的飞跃,因为从发言的结果来分析,我们完全避免了曾经惯用的“这里好那里好大多都好+适当补充不成熟的个人看法”之类的无关痛痒式的评点,而是在很客观地还原课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这不是心血来潮的虚假忽悠,而是依据大家深入的课堂解剖基础上的集体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正走向抛砖引玉的理想研究,因为今天我们所提供的研究的载体,必将对老师们今后的常态教学产生观念上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影响。当一个教研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事干了,而且确实有收获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外围关注向微观深入”的转变。在解析这一观点之前,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认了原先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研讨的形式,这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收获,大家应该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教研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多年来不太有多少变革的运作形式,确实也让我们产生了些许的感觉疲劳,这样势必会让大家更加渴求精品课堂,因为只有精品的课堂大师级别的课堂,才能够触动我们老师的神筋了。但是,接触大师、接触精品的机会能够有多少?我们改变了课堂观察的关注点,因为抛开了许多潜意识里的束缚,让老师们真正意义上地去静心研究一堂课,在深入观察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维碰撞,这很明显,这改变了听课者的一个常态,确确实实促使老师们从原先意义上的一个旁观者向着“我也是研讨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角色意识的变化,研究活动的整个环节,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很多了,因为关注点的侧重不同以及微观深入,我们能够听到来自不同老师的不同声音,绝对避免了“感觉疲劳”弊病的发生。一个能够不断获取鲜活观点的研讨活动,怎么会不幸福?

  当然,在享受这一份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发现,在这一活动形式下,我们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调整的结点。

  首先,分块关注与整体把握,应该找到*衡。我们在尝试了新的教研模式之后,似乎完全丢弃了多年的传统。诚然,这样的分主题的关注剖析,能够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的深入细微,但是,因为只有分的落实,没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们在研讨完后对一堂课的完整性把握没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分块关注,在解决某一些的实际问题上,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力,但是,这样的分解,会不会打破我们思维的完整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安排一批老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分析,这样,分合联动的举措落实,也许会产生更加全面的研讨的效应。

  其次,现象剖析与解析建议,应该侧重后者。从两次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发现,老师们在进行具体评点时,对于课的原型的解析,相对能够讲得更为细致周到一些,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理性分析,相比前面的观察信息的说明,就要逊色一些。按照理想教研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研讨弱势与困惑项目,力求实现突破。如果说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常态、促进精致课堂的形成上积极服务,那么,随后的集体研讨,是在为我们的教研活动走向精致而探寻新的思维。很显然,就今天的研讨中,针对“课堂的生成与把握”这一研究的项目,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弱势。连续两次的活动,好像对于这一关注点的观察与解析,怎么都没有能够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状况,无论是生成点的找寻还是生成建议的说明,都成为了一个很难一下子逾越的坎。为此,这就迫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能够跳出纯粹是听者的单一思维,与上课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同身受,那样,也许对于生成的把握就更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7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

  一、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二、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 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8

  自从xx年我进入闵行五中以来,已过去有十三个春秋。十三年来,耳闻目赌了刘老师在*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个春秋。不求名,不求利,当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每年都当班主任,没有哪一年落下。和刘老师共事了十三年,其中搭班五年。回想起过去的岁月,点点滴滴的记忆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一、注重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和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

  一开始,老师引起我吃惊的是同事的一句话:“老师本身不会骑自行车,但对于新接手的班级,老师会在一个暑期里,依靠两条腿挨门逐户走访遍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是啊,看似简单不过的家访,是老师工作的起点和着手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深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对开展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你可以经常看到老师在办公室里,在走廊上,在课下午休的时间里,和学生促膝谈心,用手机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班级的情况,沟通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老师还经常主动地向任课教师询问班级的情况:上课的纪律好不好,作业都交齐了没有,还有哪些学生的作业没有交,等等。班级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老师都尽量多方面、多渠道调查清楚,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好对症下药。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作业情况记录本,这也是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本,一种很好的一种沟通联系方式。每一天每一本上都有老师密密麻麻地和家长的沟通意见,老师把每一位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也从家长那儿得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时是我的物理作业没有交,我可能都没放在心上,老师做得比我还细致,不忘在联系本上和家长点明。通常是第二天,学生跑过来和我说明,或是补上来给我看。

  二、注重班风建设,注重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

  老师对于班级里出现的不良倾向,绝不姑息迁就。班级里有一个学生,自恃理科成绩不错,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对于班级的卫生打扫不屑一顾。那天草草扫好地,课桌也不去整理,就扬长而去,还说什么学生综合测评品德分不要又有什么关系。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当然要追查到底。后来被家长得知,被他父亲一个巴掌打过去,责令该生到校重新整理。这一巴掌,我想在该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时时起到纠偏改错的作用。老师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人品的养成。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9

  我受学校领导委托,谨代表全体评委对这次研讨会作一总结,有不对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补充。

  xxxx年12月8日,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次盛会,它的成功举行,为我们七十多名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创建了交流的*台,营造了浓浓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将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发现、心得、教学研究成果,在会上于同仁广泛交流学习。必将促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迈上一大步。

  这次活动,领导重视,教研室严密组织,教师踊跃参加。与会交流的论文有五十四篇之多。论文内容丰富,涉猎面光。无论是从形式到种类,还是从光度到深度都各具特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教师工作的勤奋及对教研的重视,更说明我们的教研水*在不断提高。

  下面我将本次发布会涌现出来的亮点归纳如下:

  1)内容积极向上。

  好的论文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伏校长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何天华老师的《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李小明老师的《浅谈双困生的形成与转化》、张丽老师的《让学生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等一大批从思想和内容都积极向上论文。

  还有一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思考的论文,如杜校长的《中年的我该怎么走》;马*的《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寇旺枝老师的《今天怎么当老师》;李博儒老师的《历史是副课吗》。为我们提出置疑,创设思考的空间,指出探索的方向。

  2)内涵丰富多彩

  50多篇论文既包含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内容。就同一学科来说触及到各个层面。如数学学科,刘佳怡老师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陈整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李林老师《习惯的培养》;韦海玉老师的《作业批阅的实践与探讨》;康贵*老师的《整理与复习三设计思路》;张大虎老师《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等

  有如:语文作文教学。白珍*老师写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高学辉写了《赏识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张元娥老师写的《让孩子们说真话,写实事,抒真情》、马春梅老师写的作文修改习惯的养成》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方略。

  除各学科外,还涉及到心理健康、网络、多媒体、法制教育等领域。

  3)选题实用

  从选题来看,大部分论文选题来自教学实践,是教学的经验之谈。如低年级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及"课表"的要求,从识字教学入手,分别谈了快速识字、轻松识字、自主识字等多种方法,他们围绕识字教学的主题,精心选材,剖析现象、引经据典,将自己的所思,所得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之谈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以后的识字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这样的论文还有很多。

  4)形式多样

  此次论文要求形式不限,主要考虑本校的实际,鼓励大家都来参加。也确实达到这个效果。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体会,随笔又有读书笔迹;还有逻辑性很强的论文。无论是哪种体裁和样式,都反映出我们教师乐思善思会思,积极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靠拢。

  4)多媒体应用

  采用先进的手段——多媒体是这次论文发布会的又一亮点。论文随教师的朗读在大屏幕上缓缓滚动,听者能将朗读与文字对应起来,既可以使大家注意力集中,又为记录的老师提供方便,提高交流的效果。

  5)遗憾之处

  任何活动,我们都期望它尽善尽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这次论文发布虽然涉及面较广,但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团队工作都没有涉及到。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的论文不多。另外,在交流时个别教师没能认真聆听。

  总之,瑕不掩玉,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我们应该把交流到的新理念、好经验、巧方法服务于实践。相信多次这样活动的举行,我校的教研水*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辉煌的明天早日到来!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10

  上午9点多,因为感冒而有点迷糊的我来到靖江一小,到了活动现场,看见听课席上已经放好了本次活动的素材,而且依据材料封面的颜色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区块,真好,我们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分好了组,我们要落实的课堂观察项目,自然也一一落实到了老师们的身上,这减轻了不少前期人员调配的压力。指定了四位组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我们进入了听课的环节。

  两位老师,根据"感恩"的主线,分别演绎了《同学,有你真好》、《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不同关注点的研讨课。对于课的呈现,我就不再多说。

  在课的运行过程中,我注意地在观察我们听课老师的举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状态: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在那里依据自己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细细笔记、认真揣摩。这一次的研讨,在汲取闻堰镇小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艺术、教师的行走路线|"等维度,对两堂课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期望在这样的深入观察中,明确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细节性亮点和问题,促使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

  整个教研活动完整的进行下来,我发觉,这样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经历了"幸福的教研",同时,老师们拥有了"幸福的收获"。这两个"幸福",不是空洞的说辞,我觉得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点:

  首先,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投石问路向抛砖引玉"的转变。二月份,我们在闻堰镇小举行的专题研训活动,当时我们也是采用了分系类观察并剖析课堂的研究形式,但当时在我们还是首次介入,大家心中都没有什么底,甚至于对于课堂进行怎么的关注,都有些不太明确,因为,这样的分系列观察课堂,要求更细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丝毫不遗漏,否则拿出的结论就缺乏科学性。由于当时在活动预设中存在太多不清晰的因素,当时每个项目只安排了一位老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导致参与活动的教师面,达不到最广泛的程度;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具体的观察研究目标,因为有任务,所以我们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深入细致了,我们要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和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欣赏+研究"的姿态,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是一种质的飞跃,因为从发言的结果来分析,我们完全避免了曾经惯用的"这里好那里好大多都好+适当补充不成熟的个人看法"之类的无关痛痒式的评点,而是在很客观地还原课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这不是心血来潮的虚假忽悠,而是依据大家深入的课堂解剖基础上的集体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正走向抛砖引玉的理想研究,因为今天我们所提供的研究的载体,必将对老师们今后的常态教学产生观念上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影响。当一个教研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事干了,而且确实有收获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外围关注向微观深入"的转变。在解析这一观点之前,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认了原先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研讨的形式,这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收获,大家应该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教研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多年来不太有多少变革的运作形式,确实也让我们产生了些许的感觉疲劳,这样势必会让大家更加渴求精品课堂,因为只有精品的课堂大师级别的课堂,才能够触动我们老师的神筋了。但是,接触大师、接触精品的机会能够有多少?我们改变了课堂观察的关注点,因为抛开了许多潜意识里的束缚,让老师们真正意义上地去静心研究一堂课,在深入观察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维碰撞,这很明显,这改变了听课者的一个常态,确确实实促使老师们从原先意义上的一个旁观者向着"我也是研讨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角色意识的变化,研究活动的整个环节,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很多了,因为关注点的侧重不同以及微观深入,我们能够听到来自不同老师的不同声音,绝对避免了"感觉疲劳"弊病的发生。一个能够不断获取鲜活观点的研讨活动,怎么会不幸福?

  当然,在享受这一份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发现,在这一活动形式下,我们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调整的结点。

  首先,分块关注与整体把握,应该找到*衡。我们在尝试了新的教研模式之后,似乎完全丢弃了多年的传统。诚然,这样的分主题的关注剖析,能够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的深入细微,但是,因为只有分的落实,没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们在研讨完后对一堂课的完整性把握没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分块关注,在解决某一些的实际问题上,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力,但是,这样的分解,会不会打破我们思维的完整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安排一批老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分析,这样,分合联动的举措落实,也许会产生更加全面的研讨的效应。

  其次,现象剖析与解析建议,应该侧重后者。从两次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发现,老师们在进行具体评点时,对于课的原型的解析,相对能够讲得更为细致周到一些,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理性分析,相比前面的观察信息的说明,就要逊色一些。按照理想教研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研讨弱势与困惑项目,力求实现突破。如果说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常态、促进精致课堂的形成上积极服务,那么,随后的集体研讨,是在为我们的教研活动走向精致而探寻新的思维。很显然,就今天的研讨中,针对"课堂的生成与把握"这一研究的项目,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弱势。连续两次的活动,好像对于这一关注点的观察与解析,怎么都没有能够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状况,无论是生成点的找寻还是生成建议的说明,都成为了一个很难一下子逾越的坎。为此,这就迫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能够跳出纯粹是听者的单一思维,与上课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同身受,那样,也许对于生成的把握就更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研讨会 研讨会工作总结【10篇】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1 研讨会的工作总结100字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年度五星级酒店工作总结(优质12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

2最新医院科室教学工作总结(模板8篇)【通用文档】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

3机关单位宣传工作总结(实用8篇)(范例推荐)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

4教师教研教学工作总结(优质14篇)【优秀范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

5医院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汇总14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

6最新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8篇)【通用文档】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什...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工作总结(通用1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

82023年度财务工作总结个人(优秀18篇)(完整文档)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

92023年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实用12篇)【完整版】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10督导年终工作总结(汇总14篇)【精选推荐】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