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4-05

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8篇)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8篇)

篇一: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研讨材料

  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研讨材料

  《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自己的感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

  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存在问题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幼师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不会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忽视正面教育。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注重国语成绩,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走进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家长不重视幼儿教育的现象相当突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未能积极配合幼儿班开展教育活动。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工作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很少与老师交流和沟通,对小孩在幼儿园的情况全然不知或知之较少,不予关心。为数众多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和个别差异,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内容,不懂得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三、解决方案

  要有计划地发展教师素质,做好教师培训教育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更多合格的好教师。培养幼儿骨干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区培和国培班,以解决各地对幼儿教育专业教师的急需和素质的不高。这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根本。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不仅要靠幼儿园,还要家庭、社会的参与。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方面的储备,还要身体动作、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按照《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

  四、今后努力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篇二: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大讨论心得体会根据县教育局、中心校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年”活动方案的要求,我认真的学习了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了自己在宗旨意识、作风建设、依法执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主题,深刻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恐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我想首先我们培养的人定位“是合格的公民,遵纪守法,保持尊严,尊重别人;其次是具有高素质的人,在各个领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对我们教师来说:要认识学校并不就意味着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也并不意味着只是将教科书的内容灌输给学生的地方,学校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人的造就.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命运的是他的综合素质,合格的老师应该是帮助自己的学生建立自信,老师对于一个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优还是差,学校都应该成为他永远的心灵故乡,不管他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心灵深处永远都会保留着对学校美好的回忆,是一个培养成健全人格的人的地方。在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素质教育理应彰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创造力是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型人才则是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统一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期待着爱的气息包围着每一个学生,期待着爱的教育布满整个校园,

  期待着我们的世界成长起来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九种智能,有长也有短。“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当学生第一天走进校园时,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爱心。有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现在我们讲传道,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授业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本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合格的人才;解惑,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解疑释惑。解疑释惑要有方法,要摆脱那些生硬的、死板的、教条的方法,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耐心的、细致的方法。而做好这些点,一定要以德为先。

  为了使我们的学校更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孩子能有一个更值得他们怀念的心灵故乡,那么,把我们的学校教育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科学和完善吧!

篇三: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1】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实践自我剖析材料

  近期我校开展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初步认识。

  人们常用“春蚕”与“红烛”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我心中时时响着陶行知先生平凡不见绮丽的话语:“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愿爱你,不愿害你。如果害你,便是害己。”教育工作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让关爱遍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有道是:真情如春风煦煦,师魂如日月浩荡,师德之魂便是师爱!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他们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行为被动。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这种缺乏奉献意识的社会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就变成了一件极端艰巨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更加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大政方针。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我们的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

  一、从我做起,以身作则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学生模仿老师的意识相当强烈,如果老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老师而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老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老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用老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习惯。对于教师而言,奉献更有特别的含义,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且也将影响着下一代人的价值观。

  二、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教育

  教师要善于在集体中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奉献行为。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

  2022年3月23日;

  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在这样的集体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心理依托;成员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人为集体的挫折感到难过与忧虑,集体为每一个人的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三、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时要立足于学生实际

  这里所说的实际,一是指让学生乐于接受;二是让学生可以做到。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就不能在那里一味地讲大道理。要让学生去做,班主任就要让学生知道奉献的途径有很多。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战死沙场是奉献;在和平年代,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踏踏实实,忘我工作,是奉献。科学家的忘我劳动是奉献,工人的辛勤劳动也是奉献;身居要职,忠于职守,造福人民是奉献;春耕夏耘,辛勤劳作也是奉献;去边疆站岗放哨,保家卫国是奉献;默默地起早摸黑,做城市的美容师还是奉献。作为少年儿童,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时刻准备着,这也是奉献。

  四、要引导学生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及有关名人事迹

  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懂得:奉献,体现出一种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乐于奉献就是催人奋发,激人上进。同时,也只有当人献身于帮助其他生命的时候,人类才是道德的。在班级里,我时常鼓励孩子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及名人事迹,并把这些好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每个月都会利用班会课举办一次图书交流活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奉献意识,当他们踏上工作单位时,他们就更容易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具体职业本身,奉献也不会受职业的限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是为人民服务。那时就可以说,我们培养了乐于奉献的新人。

  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小学教育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

  教师,是一个神圣

  的称呼;奉献,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

  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奉献精神,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

  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

  阳!

  2022年3月23日;

  2022年3月23日;

篇四: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农村孩子辍学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老家的亲戚里就有而且不是个别现以前总有人将其原因归结为贫困可是现在国家率先在农村免收了学杂费孩子上学并不需要太多的负担啊另外作为父母尤其是农村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甚至出人头地?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自动辍学呢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一篇文章,叫"我不思考教育的产品是什么?"他认为这不是一个真问题(命题),教育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所以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我是同意他的观点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真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就该思考了,因为我们都是教师,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明白,那无异于无头苍蝇,很容易迷失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最好的答案应该到我们的教育方针里去找,《宪法》中,没有查到我们教育方针的最权威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修定通过的《党章》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性质上,增加了“为人民服务””,在途径上,增加了“社会实践”,在目标上,增加了“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于上述方针,目前很多专家都在讨论如何修改,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如老一代教育家陈鹤琴所倡导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杨东平提出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更新为“培养21世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新的教育方针应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可改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其他的教育价值包括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从国家主义回归人本主义,从工具主义回归人文主义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元婕女士从国际化的视角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政治视角,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国外是社会视角和国际视角,如日本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美国提的是公民,法国提的也是公民,泰国不仅要提公民,还要说在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文化的价值取向去看,接班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继承。所以我们培养的是听话的学生,我们培养的是接班人,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所以在这里价值取向究竟培养成一个有创造精神的人,还是培养成一个听话的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有一线教师说,国家(党)的教育方针太完美太高了,离我们的教育实际太远了。更有的老师说,我们知道这个方针,但我们执行的是另一个“方针”,是地方、学校、家长为我们制定的“方针”就是升学率。在历史上,卢梭则反对公民教育强调人的教育,福禄贝尔更明确指出“德国的教育学首先要求人的教育,然后才是公民的教育和民族成员的教育。”我们从不同性质的教育的目的来看,科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的是公民,人文教育培养的是人,从顺序上说,应该先人后公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答案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农村孩子为什么辍学多?

  农村孩子辍学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老家的亲戚里就有,而且不是个别现象。以前总有人将其原因归结为“贫困”,可是现在国家率先在农村免收了学杂费,孩子上学并不需要太多的负担啊,另外作为父母(尤其是农村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甚至出人头地.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自动辍学呢?从教育内部的原因分析,我认为是我们的教育教授的都是没用的东西,如果升学无望,那么学习这些无用的东西只能是浪费生命!实际上那些从学校中流失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是因为家庭负担不起自己的教育费用,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厌倦了学校生活,他们自己的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升学无望所导致的.要么升学,要么退学,这似乎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共识.上学如果不能升学(上高中上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具体说如果升学无望,学习的知识乃至学习本身还有什么用处呢?还不如早点回家帮帮父母忙,再师从一些民间手艺人学点一技之长.这也就是说,"学校知识"与农村生活是没有什么太大联系的,因而学与不学,学多学少,与将来的生活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们眼里的辍学是“自毁长城”,而他们看来却是自寻前程!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离学生的生活贴近一些呢?

篇五: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同志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首选于对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的深刻了解。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爱国主义知识,但按成才的要求还很不够。所以,在大学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关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内容的教学课程和专题讲座,更要发挥各自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坚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养成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

  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那些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关注,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同时,如何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与爱国主义是贯通和统一的,改革开放是国家民族前途的命脉所系,是爱国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来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推动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六、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面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势,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一是要有爱国敬业之德。二是要有为人师表之行。三是要有与时俱进之品。四是有要尊爱学生之情。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lngcjsdxxb-shkxb2003z1016

  论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的艰苦奋斗和寒窗生活,我们终于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家长、亲戚和朋友给了我们殷切的希望;同时,社会把我们大学生看成“天之骄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给我们寄予了重任。作为“时代骄子”、“天之骄子”我们究竟还应该不应该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加强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我觉得是对当代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积极而又审慎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问题。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的世界是个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等,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对生活在大学里的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也同时产生了不良影响。生活在“象牙塔”的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颇有点“急功近利”,认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他们往往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存在。当前困扰部分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部分大学生对改革深层次的疑虑与隐忧有所增加。与改革的成就相伴的另类现象是趋于形成固定格局的收入两级分化、失业下岗、竞争失序等不良现象的增多,这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改革负面评价的增加,并产生一些深层次的隐忧,因而对改革的前景持观望和说不清的态度,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前途渺茫。其次,社会公德状况不尽如人意,并存在许多新的道德困惑。部分大学生认为深层次的道德观念和具体行为选择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对公德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强烈要

  求改善社会公德,但对自身的道德实践却缺乏同样严格的要求,对现实中反道德行为标准表现出无可奈何、默认,甚至主动接受。加上由于社会对一些现象不能做出明确的道德评判,直接影响部分大学生行为的选择和道德的困惑。理想信念与困惑并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联系。在思想意识领域,近年来流行的“淡化理想”、“拒绝崇高”、“告别主义”,”改变话语”等思潮,对青年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呢?主要有:一、合格的政治素质大学生合格的政治素质,首先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大学生的首要的要求。大学生是追求理想的最热烈的时期。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前进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人生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有理想”就是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则要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合格的政治素质,还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人格。要做到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二、科学的思想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的方法论。在世界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防止形而上学;用唯物史观武装头脑,作为观察各种社会现象的唯一科学方法。在人生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把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尺度。同时,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总体原则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为先、个人为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解决好这一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思想上才能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思想素质的形成,一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基础的理论功底,要能把握其思想体系和精髓;二靠在实践中锻炼,讲科学理论付诸运用。培养科学思想素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这是保证政治上清醒的前提条件。三、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诚实守信是道德之本。待人诚实,拒绝尔虞我诈、不择手段,是调解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来自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要想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先进分子则要做到先人后己,把社会主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否定利己主义、个人至上、损公肥私,倡导集体主义、克己奉公。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慎独,这一自古以来的道德修养准则,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只有在一切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四、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青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坚强的意志。这就是培育抗挫折、抗压迫、抗失败的能力,保持旺盛的生活态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临难而不失常态。坚强意志的形成,要靠在实践中的自觉磨练,没有任何捷径。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表现为具有谦和宽容的气质。承认个体的气质,才能确立宽容的气质;承认人有所长,才能确立谦和的气质。谦和宽容的气质,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吸纳能量、汇集百川、在未来竞争中展示优势的前提。与此相反,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则是缺少自信心的消极表现。五、全面的文化素质全面的文化素质,要求大学生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著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对待国外的先进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解决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疑惑,使他们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项素质要求,从而能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呢?这就要求:第一,作为教育者,教育方法和途径要有新的姿态,实现教育方法的更新。现在部分大学生感到一些思想理论课上着没意思,感觉枯燥乏味,这与教育者有一定的关系。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广大大学生的心态,然后根据大学生的心态来授课,要不断寻找新的工作切入点,绕过逆反心理的对抗,在思想不设防的地方入手,寻找思想症结的中心所在,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不回避现实问题,认同同学们的正确判断,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同时,提供说服同学们的理由,引导他们思想进入正确轨道。最后,肯定他们的优点要诚恳,批评他们缺点要坦率。表扬要大处着眼,批评要讲究理论深度。第二,作为社会,我们在重视经济工作的同时,应该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成“硬任务”来抓,要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采取强有力的教育措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重视,不能认为他们已经成年或将要成年,就忽视了这项工作的存在。第三,作为学校,应该在重视每个大学生学业的同时,更要着手培养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只有先学会怎么“做人”,才能更好地去读书、去学习、去思考,学校应该培养的不是一味的学习的大学生,而是更多地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同时还存在着一种同辈群体带来的压力,因此,作为学校要给每个大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能够真正提供一个供每个大学生发挥自己特点和长处的舞台。第四,作为大学生本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自己思想理论学习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而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当代的大学生担负着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并取得胜利的伟大使命,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当此重任。“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塑的,思想品德代表人的素质,能够反映人的生活本领。一个完善的人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把它付诸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篇六: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教育发言稿: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

  很高兴能坐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一项事关教育根本的重大课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习总书记最近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的教育命题。看过习总书记的讲话以后,我一直在自觉地学习,试图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新时代教育思想。

  下面,联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和感悟。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学校,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才能真正办好学校,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关于“为谁培养人”

  作为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社会,让他们深刻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引导全体教师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我们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要把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以难以逆转的影响,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二、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

  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这四点,是习总书记针对高校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具体到我们小学的实际工作,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通过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切实认识到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教育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充满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我们要培养学生求真。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我们要教

  育学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将来更好地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三、关于“怎样培养人”。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这已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共识。习总书记就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时代,在新形势下,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这些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建设好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我们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作为一位基层教育管理者及工作者,我们应该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当作自己潜心探讨,并努力践行的教育课题,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牢记这一使命担当,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教育第一线的奋斗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力求以实际工作成果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篇七: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应当倡导三个注重即注重考查学生高中3年的一贯成绩注重考查其综合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质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其独特优势和创新能力

  一是改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学习观、成才观和成功观。其中,特别要严格约束媒体和学校的导向,比如宣扬考试状元,或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张榜公布,等等。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发现自己的潜能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造成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明确我们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四是改变用人制度,打破惟高学历是用的怪圈,为各类各级人才提供就业机会。重要措施之一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各类专业的培训,大力推广证书制度,使职业合格证书成为就业求职最重要的凭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明确我们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我们必须寻求改变。三是改变学校管理,用制度来切实推进和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例如,严格限制考试次数,一个学期的每门功课考试,中学一般不超过4次,小学一般不超过2次。小学生每日只上半天知识课,另外半天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和体育活动,等等。二是改变考试制度,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变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应当倡导“三个注重”,即注重考查学生高中3年的一贯成绩,注重考查其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其独特优势和创新能力。同时做到“两个扩大”,扩大高校自主并且多次招生的权利,扩大考生自主并且多次选择高校的权利。总之,孩子教育需要社会与家庭共同配合,才能让孩子的童年不再出现恐慌。中国的家长有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总爱对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种观念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做过调查,从1999年到现在,中小学生半数以上睡眠不足,超时学习越来越严重。同时,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进前15名。童年本应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如今却变得如此沉重,充满了压力、紧张,自然谈不上创新发展了。我因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童年恐慌”。这种恐慌正在全国蔓延,都到幼儿园了。

篇八: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momentcanfalsestatementsoutlookappearsdeviationdidsecurityrisksfightingruleviolationsotherspecificworkonlygoupworkhasbeendonesurfacegoodsostatisticaldatasubmit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访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79岁高龄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退休之后一直致力于打通科学与人文的联系涉猎写作翻译广播等领域深受民众的喜爱和推崇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访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本报记者冯永亮康丽

  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岁高龄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退休之后,79一直致力于打通科学与人文的联系,涉猎写作、翻译、广播等领域,深受民众的喜爱和推崇。近日,刘炯朗抵京进行新书宣传,并到北京四中等学校进行演讲。宣讲间隙,本报记者就教育相关问题专访了刘炯朗。考试制度训练出来的学生,目光短浅中国教师报:谈到中小学教育,学生负担过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于中小学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您是怎么看的?刘炯朗:在目前的环境下,内地和台湾的中小学生考试压力都是非常大的。考试的压力让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发现学习的快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谈及今天的教育,我们常常会觉得它无法培养出很多的世界级大师,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没有领导能力,没有幽默感,没有优秀的口才。起码在今天的内地和台湾,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光很短浅,视野很狭窄。如果我们一直不能从考试的囹圄中跳出来,势必会影响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小学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的教育要以这个阶段为基础,培养真正的读书人,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中国教师报:刚才您谈到中小学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您的心目中,教育分为哪些阶段?刘炯朗:我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我把教育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幼儿园阶段。幼儿园是很多小朋友第一次有机会离开家,跟他不认识的小朋友学习怎样与他人一起学习和游戏,仅此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态度,引导他们发现读书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强调书的内容。但在今天的考试制度下,孩子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只是养成了考试的习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态度,而只知道准备考试的态度;他们没有发现读书的快乐,只知道补习的痛苦……我始终认为,小学和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的许多素养都是在该阶段培养出来的。第三个阶段是高中和大学的7年。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做好踏入社会或者从事更高深的学问的准备。

  中国教师报:在现有的环境下,要培养真正做学问的人,中小学教育需要怎样改变?刘炯朗:我们不要谈怎样改变中小学教育,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学生在第二阶段缺失的教育,我们可以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帮他们补回来,即实施恰当的、要求严格的、有趣味的通识教育。实施通识教育需要我们下大决心,因为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学生享受真正的通识教育,让学生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后,成为名符其实的读书人。在通识教育中,寻到知识相通的乐趣中国教师报:您所理解的通识教育是怎样的?刘炯朗:举一个例子,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他们看重的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道德修养。第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善于表达的能力。第四,聆听的能力。第五,了解、接受世界的多元,并能体会多元之美。但是,实施良好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对某一门学科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专业的深入了解,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变成一个进入企业就能做工程师的人,它的目的是经过对学问的深入探讨,让学生知道做学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做学问的困难有哪些,做学问有哪些快乐。

  中国教师报:怎样做学问才能获得快乐?刘炯朗:关于这点,我想讲讲做学问的功夫。我大学读的是电机工程,后来到美国读的也是电机工程和电脑科学,从事的也是这方面的研究。我学习的底子是小时候学中文打好的,很多小时候背的古诗词我现在还记得。

  我想说的是,学问是相通的,只要有一点线索,然后跟着去寻找,便会发现更多的知识,无穷无尽。诗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里面有很多脉络、很多知识,看似凌乱,但当你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它们连成一套知识。举个例子,有一副对联很有名:“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个非常好的上联,出来以后等了两百年,到了北宋,石曼卿才把下联对出来。我读这个对联时的第一反应是觉得石曼卿的灵感一定来自苏东坡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石曼卿启发了苏东坡,还是苏东坡启发了石曼卿?于是,我仔细查阅才发现,石曼卿比苏东坡早出生50年,这个线索或许可以说明苏东坡的灵感来自石曼卿。我做了40年半导体科学的研究,但学问和知识是相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之间有合理解释,让我找到这个解释,这就是学问的乐趣。我认为学问做得好的人,在8个方面会很突出:敏锐的触角、广泛的兴趣、深入的探讨、丰富的联想、严谨的判别、开放的思想、苛求的完美,谦卑的努力。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强调通识教育,那么,在怎样的通识教育之下,才能让人们找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通的乐趣?刘炯朗:8年前,我开始在台湾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我爱谈天你爱笑》。当时他们找我的时候出于这样的考虑:新竹是个科学园区,我们能不能有个电台既讲科学,也讲人文、艺术,把看上去互不相关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来。语言之间也有关系,小孩子学很多种语言,中文和英文之间有关联,往往母语学得好,第二语言才会学好。因为发音、文法是最表面的东西,内在的是你的理念和思想,内在的层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语言最重要的是情感和理念的表达,中文好英文就会好,但现在我们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写作文的机会太少,只背若干篇作文,然后就用同一模式对应不同题目,完全没有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训练。我是教自然科学的,经常发现学生写报告的思路不对。今天,我们讲通识教育,假如我能够定义通识教育的话,我会要求学生上非常好的国文课,非常好的英文课,我也希望学生能够上非常好的电脑课,有关统计的课,等等。通识教育不应该分专业,任何东西,只要是有趣的,在学术上有吸引力的都要做,但是必须好好地做、非常努力地去做。通识教育是人一生的事情,不是大学时才要做的,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坚持的事情。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中国教师报: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您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了,那么,现在您学习的乐趣又来自哪里?

  刘炯朗:我一周讲20分钟的《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人说我这是放下身段,面向大众讲通俗的知识,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现在做的事,完全是为自己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是为自己做的。每周准备广播的内容,思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常常是周二才有灵感知道这周讲什么,用两天准备材料,用一天写出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我上个礼拜讲了5首《满江红》,岳飞写的一首、辛弃疾写的3首,同样的词牌可以写不同的感情,这些词很多都是我小时候背下的,少时学到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现在,理工学科和人文学科界限分明,《我爱谈天你爱笑》就是我的读书笔记。我从小受到很好的训练就是给我一个读书的态度和读书的乐趣。一个人成功靠两样东西,一靠努力,二靠运气。

  中国教师报: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做学问,您有什么建议?刘炯朗:所有人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讲3个字“多读书”。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书太多了,不一定所读的书都好,不一定要读书。这是一个漂亮的借口,但你会因为食物太多而放弃享受美食吗?面对现在的年轻人,我总跟他们说,上学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广泛而快乐地读书,你现在读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我是想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让年轻人知道,知识是相通的,学工科的人,也需要懂诗词,也要懂历史、哲学,这些对你做学问是有极大裨益的。但这些知识的获得是要趁早,我现在记得的所有诗词都是我16岁以前背诵的东西。现在信息这么丰富,“一次看懂自然科学”、“一次看懂社会科学”是不可能的,而是一生都要做的。另外,现在好像大家都觉得,通识教育讲得很多,通识教育是不是抢了专业教育的时间,占了专业教育的地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够,将来会不会没办法做事情,没有饭吃。对于这点,我完全不同意,首先,通识教育是教育里特别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其次,通识教育跟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不占专业教育的地盘,专业教育也不会占通识教育的地盘。胡适先生说过两句话,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才能历久不朽。当校长不能靠威权,要让大家信服和敬佩中国教师报:现在内地提倡教育家办学,可以说校长是离教育家最近的一个群体,您曾经当过台湾“清华大学”的校长,在台湾,校长都有哪些权力?

  刘炯朗:这个很难回答,我不知道怎么样给权力下定义,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家、读书人,某种程度上是由自己的付出决定的。尤其是在学校里,我认为校长不可能有威权,校长应该有说服众人的能力,但是同时,校长要有影响别人的能力。假如校长只靠说服的话,很多事情是不能决定的,校长必须要有最后下决心的能力。但是校长,特别是在一个大学,或者一个教育机构,靠威权来下决定是下不了的,校长必须靠两个事情来下决定。第一,他的决定是否得到大家的信服。第二,他的人格是否受到大家的敬佩。校长下的决定,第一要有他的道理,有他的用心。第二,虽然我不同意他的决定,但是我敬佩他的人格,所以我可以接受。威权不是任何人可以给你的,特别是在一个教育单位,威权是你赚来的,威权是你营造出来的,那样的威权才是真正的威权。

  中国教师报:在您的心里,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刘炯朗:关于这个问题,我记得希腊有位教育家曾经讲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学问、有道德、有用的人。我觉得讲得很好,虽然听起来很虚,但仔细分析一下,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培养三者并重的人才。问题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育都认为“有用”是最重要的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不知学问与品格同样重要,而且有学问、有品格与有用并不违背。学生只要能读完大学,做一个有品格的人,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用像我小时候那样,为吃饱饭而担心。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不读书的学生反而会面临更大的考验。这就是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完整的教育,既包含了通识教育,又包括了专业教育,这个并不是互相抵触的。我们要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校如同一个有温度的“热水瓶”,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热水瓶”里成长,在这个“热水瓶”里面,我们跟所有的学生和教师互动,从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刘炯朗,广东省中山县人,台湾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于1998年出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2000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2002年从“清华大学”退休。2005年,他开始主持电台节目《我爱谈天你爱笑》,每星期主讲20分钟,话题涉及工、文、哲等领域。理、史、他日前在内地出版的新书《一次读懂自然科学》、《一次读懂社会科学》曾被马英九推荐为2011年台湾暑期青年阅读好书。

推荐访问:培养什么人对照材料 人对 培养 材料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年材料员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

22023年度国企党建宣传工作经验材料【优秀范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就是解决好方向和动力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社会环境和企业变化...

32023年村党支部年度“书记党建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党建统领创新活力,推动我村基层党建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按照《镇...

42023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十四五”开局之年改革攻坚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

52023年党建经验交流材料:推行“党建+”融合模式,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XX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和生产经营工作,紧扣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首...

6某市机关党建“三五三”工作机制经验材料(全文完整)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机关建设,聚焦“灯下黑”“两张皮”等老大难问题,把量化指标与狠抓落实...

72023年度市交通运输局,“一路情深”党建品牌创建交流发言

2022年,交通运输局以“一路情深”党建品牌创建为载体,依托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大力实施“信用建设...

8乡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全文)

根据安排,现将*乡202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全力以赴强化基...

9银行党总支在“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动员大会上表态发言【完整版】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本次“党建共建资源共享”动员大会,感谢某区个体私营企业委员会搭建的...

10行政审批服务局党建引领改革经验材料(全文)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