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4-05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执笔:詹祖权)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一)建设一只稳定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供大家参考。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

  (执笔:詹祖权)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建设一只稳定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点

  1、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发展农村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只有办好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之间,是唇齿相依、互相促进、互利互惠的关系。因此,应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

  据调查统计,2006年年初,我县共有农村初中、小学专任教师4000多人。这些农村教师的素质层次、工作状况与生存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可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动和发展我县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好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因素。目前,从我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突出表现为五个“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犹为严重;二是学段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队伍严重超编;三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传统学科多,音体美专职教师少,英语、微机任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四是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知识老化、结构残缺,不能适应新课程、新教材;五是城乡分布不合理,县城多,农村少;五是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农村教师在整体素质方面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教育、教学观念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部分教师观念比较陈旧,而且更新较难;二是思想、道德素质不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三是知识能力素质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许多教师感到无法适应;四是身心素质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较差,而且中老年教师较多,心理压力却较大,教师身心素质令人担忧。

  (三)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校关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还很有限,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研究比较滞后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站在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高度,切实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

  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主要表现为:城市教师资源相对过剩,但向农村辐射与交流的机制脆弱,农村新教师补充途径受阻;教师素质提高难,主要是:农村教师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整体水平提高缓慢;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转变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基于以上背景和原因,我校提出了“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虽然有关这一课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规定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我们认为对这一课题涉及的研究在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上、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创新和实效性等问题上还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本课题试图在原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培训机构、农村中小学校等角度出发,力求在以上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与进展。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探讨了三个关键性问题:第一,教师专业的实质是什么,即从个体意义上探讨教师专业的构成(教师专业结构);第二,教师专业结构发展和变化呈现哪些规律(专业发展阶段);第三,如何遵循这一规律,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教师教育)。我国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这种内在的专业结构除了专业智能之外,还包括教育信念、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人格因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扎根我县农村,其管理层面和培训层面,无不牵涉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一理论为我们的研究任务做了积极的提示,亦即教师的管理是促进专业结构优化的手段,教师的培训是教师专业阶段持续发展的途径。

  2、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理论

  现代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功利价值,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功利价值,具有促进社会平等、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器、稳定器的功能。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由于能够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的不公平,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因而,教育公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发展点之一。

  教育公平包含制度层面的定义,即指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分配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又是一种理想,同时也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实现的过程。本课题中涉及对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的探讨,以发现原因,提出建议。

  (二)政策依据

  1、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2006年2月26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农村教育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新机制、新办法,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当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3、2006年4月12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关键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以促进城镇支持农村、资源充分共享、城乡均衡配置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领导,落实政策,确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当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

  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

  2、农村教师培训内容与模式研究

  3、创新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研究

  (2)建设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集体座谈及个别访谈,对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作出科学分析。

  2、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材料。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推广。

  4、个案研究法。在农村教师的建设上有许多具有学校特色的经验,限于实际物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科学地确定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也必不可少。

  5、比较研究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一是地域比较,如县城郊区与农村的比较等;二是类型的比较,如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比较等;

  6、行动研究法。严格地说,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课题组的成员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的管理者,研究必须做到学习、实践、反思三者的结合,以增强课题的实际意义。

  四、研究工作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本研究分为申报准备阶段、初步探索阶段、深入研究阶段、总结思考阶段四个研究阶段。

  (一)申报准备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

  1、提出课题,建立课题组,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并收集有关资料。

  2、撰写《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课题申报。

  (二)初步探索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有:

  1、深入农村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研究。

  2、《尤溪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的撰写工作。

  (三)深入研究阶段(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1、《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

  2、《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的研究》

  3、《推进农村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4、《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学校管理途径研究》

  (四)总结思考阶段(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1、完成《<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结题及成果论证,文本、材料归档整理上交。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自2006年9月实施以来,历经两年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当前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现状开展调查研究

  本课题组本着了解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现状,发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更好地推进新时期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同时也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课题组成员于2006年11至12月广泛深入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本课题的四个挂点校(尤溪四中、管前中学、城南中心小学、新阳中心小学)以及教育局人事股、初教股、中教股等科室,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座谈、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对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总体结构(区域分布、学历结构、年轻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男女结构、学段结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教师教育及农村教师队伍的内部管理现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7.8%,参加访谈及座谈的教师达到200余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综合,最终形成了调查报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于尤溪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本调查报告在2007年全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得到交流的机会,并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同时荣获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一等奖。

  本调查研究认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结构得到优化,但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①区域分布不合理,超编或缺编问题较突出,城镇和交通便利学校教师局部过剩,边远山区教师短缺,乡镇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乡镇教师超编,而村级初中和条件较差的乡镇教师缺编。②学历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③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农村初中教师年轻化。如:有的中心小学教师平均年龄甚至达到48岁,30以下的年轻教师出现断层,青年教师比例小,而有的农村初中教师平均年龄仅为32岁,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少之又少。④中高级职称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还存在偏低的倾向。⑤学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普遍存在。⑥教师男女性别比例较合理,但学校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男教师偏多,而有的学校女教师偏多,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竟然没有女教师,这一现象对于农村小孩的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⑦学段结构出现小教数量相对过剩,中教数量明显不足的倾向。

  2、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压力大。首先是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不仅远低于乡镇有关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让农村教师心理感到不平衡的是,同样是教师,城乡的收入差距却过于悬殊。其次,教师的工作环境不尽人意,还缺乏一个良好的教师自身学习发展的环境,工作环境的不尽人意势必成为农村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巨大阻碍。最后,工作压力大。过重的工作压力对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势必会造成消极影响。

  3、骨干教师数量、规模明显不足,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比较缺乏。这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同时,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几年来,一大批的农村中小学中、青年优秀教师由于城乡条件的差异,福利待遇的悬殊,大都通过每年一度的进城考试而选调到城区中小学。这种状况的连年延续,直接导致一批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使农村学校成了为城市学校输送骨干教师的基地。

  4、教师教育存在培训经费紧张、教师积极性不足及工学矛盾严重等问题。

  5、农村中小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内部管理上亦滞后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调查显示,从学校内部管理来看,目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如:缺乏人文性、缺乏层次性、缺乏合理性、缺乏前瞻性等。

  6、农村教师自身也存在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专业素质不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课题组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1、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激发他们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积极性。农村教师队伍是我们农村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只有关心、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最大程度的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2、加大农村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缩小城乡中小学校师资水平的差距。为了适应基础教育

  改革的要求,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作为教育人事管理部门必须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全面推行向全社会招聘、录用合格教师的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招聘、录用合格教师,吸引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行业部门的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保证农村教师的稳定供给。即使在超编的情况下,也要逐年接纳一定数量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加快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特别是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想方设法引进一批计算机、美术、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再次,实行教师“农村定期服务制度”和城乡学校之间“教师对等交换制度”。

  3、建立合理的分摊机制,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来源。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教师所在单位的中小学校要对农村教师个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给予尊重和保障。同时,接受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当今社会中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条件,农村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专业进修学习,并负担部分培训费用。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后,农村教师的工资已经能够按时足额发放,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让教师逐步树立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竞争力提升而“埋单”的思想意识。

  4、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教师素质能力提高。针对当前相当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非所学”的严重现象,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许多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要对农村学校现有的、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师资力量进行相应的再教育、再培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达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5、学校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张扬教师的个性。

  (二)探讨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问题

  本课题组为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教师培训现状,以我县为主要研究基点,同时结合其它县在农村教师培训的普遍情况,分析了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的各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分析了当前农村教师集中培训总体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农村教师培训水平还不是很高,突出表现在:①培训内容比较单调,脱离教师实际教学。当前农村教师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二少一脱离”的现象,即培训中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达不到提高农村教师教科研水平的目的;关于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情况少,达不到开阔眼界的目的;部分授课教师讲授的理论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达不到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实际问题的目的。②培训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教师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培训一直沿用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法,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教材,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培训中名词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过多,联系实际过少;满堂灌的现象多,让学员参与的机会少。这种单一、僵化的培训方式,使教师培训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③培训通道不畅,难以有效满足教师培训需求。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农村教师意识到自已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不足,都非常渴望有进修提高的机会,有较为强烈的培训意愿。但农村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还比较困难,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就更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渴求。④培训效果不佳,拉大教师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培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50%的教师认为培训对自己教学和科研的帮助很大,有40%左右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而约7%左右的人认为没有什么帮助。这表明现有培训效果与教师的期望有差距,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⑤培训经费短缺匮乏,制约培训活动的开展。

  2、探索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提高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对策与实践

  (1)设置新颖实用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内容建构是否合理、精当将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率。课程是培训的重要媒介,课程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切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课程设置是取得培训实效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更新农村教师集中培训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改革培训的课程体系,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理念,增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时代感的新内容,体现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实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加快农村教师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2)采取开放灵活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新颖多样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效率的保证,我们根据农村教师培训时问短、课程多、规模大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教师特点和需求的多种培训方式。我们在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培训的形式进行改革,一改过去“满堂灌”的传统做法,采用积极借鉴和实践探索的途径,努力构建符合教师成人学习特点、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符合教师在职工作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模式。

  A、互动式讲座模式,即专家讲座+学员互动

  专家讲座,是指培训机构组织的由各级各类有关专家为教师们所作的讲座。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的优势是:简便易行,信息量大,不受培训规模的限制。但它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往往容易造成“一言堂”、“满堂灌”,忽视参培教师的主体性,缺乏相互的交流。因此教师目前存在着厌倦理论学习的倾向。为了把这种培训模式做得更加有实效,更加受到参培教师们的喜欢,我们特别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环节上加以改进:一是要求讲座的内容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事先要经过调查,了解参培教师的需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讲座内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结合课例,必须要有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最好是参培教师的案例,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二是要求讲座过程中必须加入互动的环节,增强参培教师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就在过去单纯讲座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参培教师的感受,一改单调枯燥的弊病,做到专家与教师的适当互动交流,既发挥了专家讲座的传统优势,又克服了参培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缺点,使其焕发生动活泼的新的生命力,切实提高了讲座培训的实效。

  B、观摩教学交流模式,即教学观摩+相互交流

  指由培训机构组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各种教学观摩和交流。这种培训是重在观摩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比较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这种方式在教师相互学习教学智慧与技能、开拓教学思路、增长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感性认识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模式运用应该特别注重安排教师观摩后的交流、比较、收获、感悟等活动,不要只观摩不交流,因为现在大家观摩的标准并不一致,如果不交流讨论,那样

  的观摩没有多大的作用。应该说,这种观摩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比较为一体的培训模式,是新形势下开拓教师视野、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发展活力的一种有效模式。我们在培训实践中也注意实际情况设计这种培训。例如:我们的“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都安排一定时间带领学员深入到城区优质学校,现场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活动,使他们近距离感受,面对面交流,他们都认为受益匪浅。这种培训模式受到学员们的一致欢迎。

  C、送培下乡模式

  送培下乡,就是根据农村中小学校的需要,将教师培训直接送到这些学校或这些学校所在的片区。这是一种还不普遍的、但是非常适合农村学校的一种很好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应该是对个体学校针对性很强的培训。众所周知,每个学校、每个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都会有自己的个体需求,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而要使强项再强,尤其是弱项不弱,除了通过集中统一的教师培训得到一般的共同需求外,送培下乡就能满足这种针对性很强的个体需求。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可以说,送培下乡,不失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有效模式,既能有效缓解教师工学矛盾,又能促进城乡教育和谐,节约有限的资源,值得大力提倡。当然,送培下乡如何长期保持,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如何保障送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的需求上,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元化、相对稳定又不断出新的送培队伍,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探索。

  D、校本培训合作模式

  目前校本培训已经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将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得以不断加强。但是,它的不足是缺乏专业引领,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或者流于形式主义。我们在培训实践中根据本县现状,加大了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和推广力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举办了的“教导(研)主任培训班”,使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研修方面的带头人,促使各个学校都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工作。二是我们深入基层学校,具体指导和参与他们的校本研修活动,从中既能了解基层学校在校本研修方面有哪些做法,存在哪些困惑,有哪些经验,为今后的校本培训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又能从中具体帮助学校解决面临的问题。

  E、分级培训模式

  对于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我们主要分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型模式向下推进方式来进行培训。一级为“县级培训者培训”,建立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培训者队伍,参加省级专家面对面的培训。二级为“乡镇级培训者培训”,乡镇中学、中心学校选送校长和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参加县级培训。三级为全员培训,由乡级培训者在乡镇中学或中心学校培训村小、教学点教师。如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培训,我们就采用了这一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F、远程培训模式

  开展教师远程培训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开放的教师培训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的培训学习服务,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开放式、大容量、速度快、广覆盖、费用低等。对农村教师来讲意义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远程教师培训工作,2008年初我们组织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福建省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教师们

  普遍反映良好,今年10月份我们又组织了100多位的农村班主任参加培训班学习,相信这一培训形式将成为未来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

  (3)健全和完善农村教师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及进修培训学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检查评估制度,成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监督和指导。

  (4)组建精干优良的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培训成效

  教师培训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能够从事中小学教育实践和管理工作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及进修培训学校要加大“培训者培训”工作的力度,强化农村教师培训者素质,提高其培训能力,促进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通过扎实开展“七个一”工作来切实推进我校教师的素质,即,读一本有关教育研究的专著(有读书笔记);上一节研讨课;在杂志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交流一篇论文;组织一次主题性示范活动;带好一支学科骨干队伍;参加一个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举办一次业务讲座。同时,学校还在时间、经费和学习资料等方面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网络教育参加学历进修,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全面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学历进修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模索了有效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对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是本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现状上看,近年来,我县农村教师培训量和质均有所提升,各校基本确立了校本培训的目标体系,有效探索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新内容,构建了切实有效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从内容上看,现阶段的农村校本培训我们主要强调六大块内容:(1)信息技术知识。这部分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型教师所必备的知识系统,它是推进教育和教师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2)师德素养。这是创设一个敬业、勤奋、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和校园氛围的必需,也是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必需。(3)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中小学新兴的一门教育学科,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整合有很广阔的空间。(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这是引导中青年教师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过渡的必经之路。(5)教学设计。它是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知识,也是教师们每天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6)现代教育理论。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运用大教育观和学习观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行为。

  从方式上看,农村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校本培训体系。我们课题组通过四个挂点校(尤溪四中、管前中学、城南中心小学、新阳中心小学)的积极模索,对目前比较切合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做了梳理。

  1、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培训模式的动作方式:第一,选择课题。课题要符合时代要求,要切实反映教师的需求。第二,围绕课题选择学习和研究的材料。第三,开展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第四,课题研究结果的反馈。这种“校本培训”模式是一个连续的、面向未来的永恒的过程,是保证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培训方式之一。该种模式被广泛的用作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的校本培训之中。

  2、师徒制培训方式

  学校指定素质好、业务精、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从各方面对新教师予以帮助和指点。这既利于提高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又能激励骨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在情感人格方面得到升华。这种方式也是在许多农村学校广泛应用着,是一种传统的教师成长方式。

  3、网络自学式

  学校在网站上开办教育信息园地定期发布教育教学改革信息供教师学习,学校对教师制定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要求指标,促使教师上网,搜集整理信息,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教育观念和能力的转变和提高。近几年来,通信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上资源异常丰富。校本培训就希望学校的全体成员能根据学校和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的培训,这种网络自主式的学习方式更符合了校本培训的本意。

  4、反思性教学模式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经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探究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强科学研究性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两种是写反思日记和行动研究。

  5、“争鸣”培训模式

  “争鸣”培训模式的动作方式:自学——自查——探究——交流,即在学校统一计划和组织下,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专题交流,通过自我学习反思和交流,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6、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的动作方式: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案例讨论——评价和反馈。是教师在对专题开展自学的基础上,确定几位教师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实际教学,并组织教师听课、讨论、评价,加深对本阶段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培训方法。

  7、校际联谊法

  即通过借用兄弟学校的设备、资料,让教师到兄弟学校上课或参与研究;或请兄弟学校优秀教师来校讲学或指导,以便于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科研型名优教师的数量尤其不足,仅靠本校的名优教师来指导新教师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也是必要的,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培训方式也可以减少培训时的经费困难。

  8、沙龙式座谈法

  培训者可选择当前大家关注的教育理论问题,也可以是教学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启发学员自由漫谈,各抒己见。座谈中,由于学员所在学校情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出现多种观点,无需强求统一。这种方式旨在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受到启发,获得信息。

  9、专题讲座法

  就是由校长或者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或者邀请专家、名教师、上级培训机构教师进行专题报告,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思维。专题讲座灵活性大,专业性强,信息量多,内容集中,可满足各种层次教师的需要,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好方法。专题讲座要按需施教,要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求高求全,要讲求实际效果,从而提高学员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可用于知识的培训或集体培训和全员培训等类型。

  在进行以上培训方法的选择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培训的目标、学习的内容、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可以利用的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地运用多种培训方法。

  (四)对县级教科研机构有效推进校本教研开展做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

  我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近年来农村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呈现了良好态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意识、校本教研的质量都比前些年有显著提高,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①认识不到位。②教师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的开展。③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④学校所受干扰太多,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⑤教研活动形式单一。⑥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校本教研的“瓶颈”。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县级教科研机构该如何准确定位自己在校本教研的地位与作用,该如何面对“教研”的实际状况,培植“校本教研”的氛围和力量,确实推进校本教研的有序、长效地开展,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成为课程改革成功的守护神,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课题组围绕这一问题重点做了探讨和实践。

  1、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问题进行的,但如果缺少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就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校本教研,能使校本教研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以理论为先导。课改初期是教师接受、转变宏观理念,接受、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过程。在学校、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外延、实施的途径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情况下,专业理论培训的必要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新路子,浓厚教研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广大教师提供多层次的研究交流平台,实现三级联动,有效地引领推动校本教研。自2003年片区教研活动随着课改的实施在我县开展以来,片区教研活动效果显著。通过片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初步形成了新的教研格局,构建了县、片区、学校三级立体教研网络,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了片区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几年来,我校对片区教研活动高度重视,每一次的片区教研活动,教研员都将深入各片区中小学,加强对片区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提高片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课题牵引,研培一体。课改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必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最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性认识。

  2、服务学校:健全制度,转变职能

  11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立足学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整体规划、协调配合。制订全县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中小学教研室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

  (2)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就要形成一种自下而上,上下相结合的教研运行机制。因此,我们应下移教研室的工作重心,重新规划了教研室的工作重点,设计并实施

  “以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机制。

  (3)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应针对各学校、各不同类型的学科教研组,加强分类指导,规范组织活动,从而推进不同层次区域的校本教研活动。

  (4)利用多种渠道帮助培植学校的教研骨干。只有教师的教研意识、教研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校本教研才能走向深入。为此,我们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除了组织教研骨干外出学习考察、参与上级教研机构举办的各种骨干培训(省市)外,利用竞赛活动培植教研骨干。

  3、坚持视导,讲究长效

  如何才能变“接受输血”为“自我造血”,让校本教研能够在学校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科局领导、各股室负责人、教研员定点包校负责人制度。

  (2)观察教研过程。中小学教研员经常性地深入各学校的相应的学科教研组内,观察教师自主性的教研过程,教研员参与但不主控。同时,鼓励教研员上讲台,亲身体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3)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和校长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一是健全和完善全县的校本教研工作评价体系;二是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落实情况列入学校工作督导项目;三是要求学校相应制定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等制度,并把教研工作作为教学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

  (五)对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学校管理途径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我们认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及师资队伍的发展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学校管理的推动力,二是员工素质的推动力。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因此,以人为本,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管理变革的核心任务。本课题组结合新阳中心小学、城南中心小学、尤溪四中、管前中学等四所挂点校对这一子课题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学校管理途径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五条途径。

  1、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激励着教师教学及研究行为,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力量,而

  12不当的教学管理制度可能构成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阻力。我们认为,只有在制度上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我们课题组对四所挂点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近一年的跟踪、参与、总结,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了一些被教师们认为有助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做法。如尤溪四中在改变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方面迈开了改革步伐,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做法是:①备课: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一次的评语还要写出与前一次教学设计的对比以肯定其进步,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②上课:每位教师每两周提交一份教学反思或者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参加交流、评比,评选及要求同上。每位教师每学期举行1—2次教学研讨课,由负责同志主持,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连同主讲教师就该课写的反思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③听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同备课。④作业:每学期举行两次学生作业评定,其中一次必须是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的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⑤综合评定: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如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2、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备不断调整与革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组织。它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来进行研究,四所挂点校在研究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策略:

  (1)认真研制教师发展规划。教师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人生发展的规划,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健康、婚姻与家庭,知识、情感与技能等进行全方位思考和筹划。其核心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方向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我们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共同愿景和学校规划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发展需求,围绕专业发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同时规划要突出教师即学习者、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突出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环境的设计人和学习的指导者。规划要对个人的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发展阶段及措施等作出具体计划和安排。

  (2)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首先,学校领导要转变角色,成为终身学习的表率和楷模;其次,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气氛,鼓励教师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再次,建立开放、信任的氛围,使校长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

  (3)重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多样化的教科研制度。通过重建和创新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教科研制度,以体现不同形式的互动合作的形式,从而调动每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一是建立校内多样化的教科研制度,其中包括同学科和同学年、跨学科和跨学年的教科研制度,帮助教师对学科和教材的理解和创新,或自由、自主、自愿地结成学习研究小组,开展专题对话与讨论。二是建立

  13内合外联的开放性、一体化的教科研制度,要积极地吸纳校外教育组织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教师研究的组织中来。

  (4)赋予教师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形成自主自律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增强教师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其次,要实行“自下而上”的扁平式的组织管理模式,由教师自主,自律地结成学习型组织或者团队,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再次,选出教师自主管理的核心人物——首席、学科带头人,作为教师学习组织中的组织者、引路人。

  (5)开展教师读书行动。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四所挂点校自本课题研究以来一直在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倾力打造“书香校园”,切实调动师生“读书开拓视野,探究提升素质”的积极性,激发师生“读一本好书,等同于获取一份美好的精神享受”的阅读兴致。如:启动校园“读书月”、师生“读书日”活动;全天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师生阅读提供方便,并及时购置新书,发布书讯,为师生阅读导航;在师生中开展优秀读书笔记和读书随想或反思录评选活动,并由校团队组织牵头对各班壁报栏的内容及更新情况进行检查通报。从而在广大师生中营造“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让反思成为品质”的浓厚读书风气,促动师生在读中品味人生,在读中领悟真谛,在读中提高涵养。

  3、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教师评价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教师评价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未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评价制度,是一种发挥教师积极性,重视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的评价。因此,为了激发农村教师的动机,增强教师的信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应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本课题自实施以来,我们始终关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制订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渗透,如管前中学专门制订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方案》,新阳中心小学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特别强调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的渗透,强调评价既要对教师基础性目标进行考核,要有利于建立教师基础性目标达成的监督、激励机制,更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个体工作差异及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挥,教师能动的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教师发展性目标的评价;既要肯定教师工作最终取得的成绩,激励教师继续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工作、学习的发展导向,促进素质教育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完全体现主体参与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突出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交流沟通、共同提高的集体评价,同时发挥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的作用。

  4、实行教师工作扩大化丰富化,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教师工作扩大化、丰富化是指学校在对教师工作的安排上,给予其工作岗位的调整、增加和扩大其工作的职责范围的学校工作安排。教师工作扩大化丰富化一方面是指教师工作范围的扩大,其一由原来熟悉的岗位调整到新的不熟悉的工作岗位。其二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生物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工作范围内责任的扩大

  14化。实质是教师对自己工作所负责任的增加,如班主任负责制,年级组长负责制等形式。工作的扩大化带来了职业工作的新颖和丰富,给教师工作带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挑战必然带来教师对专业工作新的兴趣和热情,新的体验和经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工作扩大化、丰富化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轮岗制度:对工作了一定年限,并且长期固定于一种工作岗位的教师根据自愿的原则,实行工作岗位的轮换。即由原来的任教学科转换到新的任教学科。②行跨学科制:对有相当教学经验,能轻松胜任工作岗位的教师,在自愿的原则下,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③岗位责任包干制:对能力较强的教师,给予其对岗位工作的各个方面的任务要求进行全面负责,全程负责的一种责任制度。当然,这一途径我们还处于探索之中,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作为学校要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要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站在人的潜能的开发的角度,阐明工作扩大化的价值和意义,让教师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此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推行的原则,要在深入的思想工作和自愿原则下进行;在实施中要给予激励,要对实施了工作扩大化的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创造有利于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学校价值取向和舆论氛围。

  5、探索新颖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学校管理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以“教师为本”促进专业发展的激励性机制。我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激励教师。

  信任激励。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相信教师的觉悟也相信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信任,教师一旦信任感被满足,就会激发出高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作用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参与激励。健全的教代会制度,为教师全面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实施监督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校务公开制度,把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变动,收费标准,财务状况,评先晋级,年度考核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使教师获得安全感和对学校的信任感,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激情。

  竞争激励。“奔驰见骏马,竞争出人才”。学校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将量化考核纳入教师档案,作为评先树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为教师创设平等竞争的平台,让那些教学效果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得到更好的荣誉和经济上的实惠,进而激发出广大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成就激励。每位教师都有追求事业成功的心理需要,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不断获得新成功的强大内驱力。具体的做法就是为教师取得成就创造条件,搭好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学校一方面为每位青年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中、远期目标,举行拜师活动,为他们配备德高望重的导师,使每位导师都有“传”、“帮”、“带”的计划,每位徒弟也都有“学”、“赶”、“超”的任务。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访问、业务培训,开展优质课、教学科研论文、多媒体课件评选、说课等活动,使他们有多种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取得成功的机会。对于中年骨干教师来讲,学校应注重为他们创造两种环境: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引导他们通过教育科研形成自

  15己的教学特色,创自己的品牌,鼓励他们著书立说,学校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二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制定有关制度,引导他们参加参加各种研讨会等,激励他们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问题及今后设想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1、课题研究的成果显著,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能力有了提升

  两年来,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慰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成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本课题组撰写的《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于尤溪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在2007年全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得到交流的机会,并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同时荣获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一等奖;由本课题组陈建卫校长撰写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区县级教师进修院校协作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二等奖;由本课题组詹祖权老师撰写的《试谈农村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的有效整合-----兼谈教师进修学校在两者培训中的作用》获得2007年全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二等奖;由本课题组詹祖权老师撰写的《对当前我县农村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建议》获得2007年尤溪县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调研一等奖;由本课题组新阳中心小学吴章文校长撰写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思考》荣获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一等奖;吴章文校长撰写的《自主培训,农村教师培训之根基》在尤溪教苑53期发表。另外,《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学校管理途径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的研究》等论文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研究阶段性过程研究的硕果,我们争取在适当时候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以提高我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度和知名度。

  2、课题研究的经验得到较大的推广

  本课题研究中有关教师培训模式、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教研开展、农村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教师发展规划的研制、开展教师读书行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等在有关学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录用合格教师的制度、教师“农村定期服务制度”等方面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并逐渐得到实施。

  3、进修学校教研员及本课题四个挂点校的教师整体素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和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二年来,进修学校教研员及四个挂点校的教师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练就了一身真功夫,真本领,真水平。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已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一批思想素质好、教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育教学骨干,正在迅速凸现,获得市级以上的各种奖项荣誉的教师明显增多。学校的社会声誉在不断提高。

  4、提高了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度

  在课题开题论证会,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肖宜伟同志到会指导,并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课题的价值与意义,并激励广大课题组成员以课题为基点,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

  16校培

  本

  息

  苏博

  平台

  信训

  策的有效、务实做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多次过问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更让我们鼓舞的是分管教育林副县长专门审阅了本课题组撰写的调查报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于尤溪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并作为加强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们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题在立项时对相关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所设计的研究方向比较宽泛,有些预定研究的问题没有深入进行研究,有的问题虽然有所涉及,但深度广度不够。

  2、本课题研究基本上还属于实践的范畴,如何将积累的实践研究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对其他地区有所指导,还有极大差距。

  (三)今后设想

  1、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随着中央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就本课题的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法律的研究还要深入;教师教育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机制不活、关系不顺、培训机构培训者队伍建设、基地建设这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研究微观,就是培训模式的创新和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2、教育科研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通过揭示教育规律帮助学校和教师运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大的教育教学效益。因此,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本着“在推广中进行深化研究,在推广中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以发挥更大更好的效益。

  17

推荐访问: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队伍建设 研究报告 新时期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