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4-05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1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18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海豚与声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海豚与声呐》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仿生》的第三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18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18篇)

篇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海豚与声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海豚与声呐》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仿生》的第三课。通过

  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仿生的概念,能够理解仿生与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在第一课《生物的启示》中学生了解到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是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的,激发了学生对仿生学的兴趣。在第二课《蛋壳与拱形建筑》中学生了解到人类通过学习自然界生物的结构制造仿生物品。在此基础上,本课是基于仿造自然界中生物原理的一个案例:海豚与声呐,人们从海豚在水中的游行和捕食的行为得到启发,发明了声呐系统。通过此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仿生,建立仿生的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人们所做的海豚在水中游行和捕食的实验,知道海豚的游行和捕食不需要眼睛。第二部分,做模拟海豚游行和捕食的游戏,感受海豚利用前额(鼻孔)发声和耳朵接收声音捕食的情况,了解海豚游行和捕食过程。第三部分,通过阅读,了解海豚探路方式以及潜艇、B超、雷达的工作原理。说明海豚、潜艇的声纳、B超的探测利用的是回声定位,而雷达利用的是无线电波的反射来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它们的原理相似。第四部分,在活动手册上完成B超、雷达和海豚探路之间的异同之处。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仿生的概念,能够理解仿生与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但对于我们进行生物原理的仿生虽有了解,但仍需要进行实例的具体分析加深印象。此外,学生对海豚回声定位依靠的是什么,如何进行定位等并不清楚。大部分学生认为海豚是依靠“叫声”进行游行和捕食,并不知道海豚利用一种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来进行交流和捕食。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超声波回声定位和无线电波反射定位的原理。

  2.通过阅读和对比,发现海豚、潜艇的声纳、B超、雷达相似的工作原理。3.在“海豚捉鱼”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模拟活动的特点。3.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海豚探路与声呐的关系及原理。教学难点: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五、教学准备水,实验盘,方形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子、滴管,记录单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出示海豚图片。2.播放海豚在水中游行和捕食的视频。3.为什么海豚能在水中这么灵活的游行捕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二、认识海豚的回声定位1.接下来,我们通过几则资料的阅读了解一下海豚如何定位。2.学生阅读资料。资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水池里插上36根金属棒,每排6根,然后把海豚放进去。只见海豚在棒中间游来游去,而绝不会碰到金属棒。即使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也照样畅游无阻。如果偷偷地在水池里放进一条小鱼,它就会立刻游过去进行捕捉。资料二:20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诺里斯发现,用橡皮蒙住海豚的双眼,它的活动丝毫不受影响,可把海豚的前额蒙住,它在水下就像瞎子一样,到处乱撞。显然,海豚是用前额发出声波来测定方向的。资料三:海豚不同于须鲸,它只有一个鼻孔,另一个鼻孔是封闭的,埋于皮下。声波

  就是靠这个封闭的鼻孔发生震动产生的。发声时,声波通过头部额隆,这个额隆就像凸透镜一样可以聚焦放大声波。海豚接收声波是通过下颌的骨骼组织,将分散的声波集中传送至位于下颌后部的内部耳朵,从而感知声波。

  3.学生交流:海豚的音域比较宽广,可以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人耳可以听见的声音,一种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科学家研究发现,海豚是利用超声波获知水中的鱼饵或物体的存在。

  4.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兹)的声波,是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

  5.海豚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游动,超声波遇到物体返回,耳朵接收,以此在水中进行游行和捕食。

  6.画出海豚能自如游行的工作原理图。7.交流学生的原理示意图,学生讲解——聚焦到超声波以什么形式传播。8.超声波到底以什么样形式传播呢?因为超声波看不见,所以我们用水波来模拟超声波。模拟超声波活动①用水波模拟超声波。②将实验盘装水,保持水面平静。③将水滴到实验盘中,观察水波的变化的情况。④在水中放入不同的物体再滴水,观察水波遇到物体时的情况。9.水波遇到物体会返回来。物体离波源的距离不一样,水波返回来的时间也不一样。遇到不同的物体后水波返回来的波形不一样。10.小结:海豚的前额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物体返回,进入到海豚的耳朵,海豚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从而知道前方有无物体,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就能灵活的游行和捕食了。这样的探路方式称为回声定位。三、搭建海豚探路与仿生物品工作原理上的关系1.通过对海豚回声定位的学习,进行海豚运动的模拟活动,利用声音玩击鼓传花游戏,一个学生在前面蒙住眼睛,用耳朵来判断传花的位置。2.学生切身感受到声音的定位效果,人类利用这一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系统,它被应用在哪些地方?它的原理是什么?3.学生画声呐系统的原理图

  4.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利用超声波探测、定位的具体应用呢?

  5.学生交流。

  6.介绍B超诊断仪和雷达,学生交流原理。

  B超诊断仪: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将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分析体内组织产

  生的回声,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雷达:发出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会返回,从而测定目标位置、速度等进行导航。

  四、拓展——我是小小设计师

  我们知道海豚的回声定位本领已经运用到许多领域,人们也还在做各种尝

  试。今天,让我们也做个小小设计师,运用超声波定位的原理设计一个物品,解

  决我们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

  八、板书设计

  7.海豚与声呐

  声波

  →→→→→→→→→→→→→→→→

  海豚

  定位

  物体

  ←←←←←←←←←←←←←←←←声波

  九、教学反思

篇二: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3.升旗的方法

  【教材分析】木课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观察滑轮并认识滑轮,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升旗”入手,观察图片中的装置以及实物,直观的认识滑轮的外形特点:形状像轮子,所以可以在轴中心转动;边缘有槽,可以放绳子来拉重物;有的轮子外面有挂钩,可以挂重物。第二部分,了解滑轮的分类。通过模拟升旗,学生自己组装滑轮过程中认识到向下拉绳子时,滑轮在原处转动,从而归纳总结出定滑轮的特点;出示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判断并对定滑轮的特点加深印象,同时引出与定滑轮不同的动滑轮;学生继续在模拟搬重物动手中动手组装,发现动滑轮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证据、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的工作原理。第四部分是对定滑轮、动滑轮使用的拓展提升,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滑轮组的运用,动手比一比,让学生将所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认识滑轮的结构和作用;2.能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3.能够组装滑轮进行实验,认识两种滑轮不同作用;4.能找出生活中运用到的更多滑轮的原理。【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呆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作用研究滑轮的省力探究。[难点]组装滑轮装置不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作用效果。【教学准备】各种运用滑轮的生活场景的图片和视频,组装滑轮一组(滑轮、铁架台、棉线、钩码、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一)观察滑轮,认识滑轮1.出示升旗图片,升旗手交流升旗的方法。提问:谁当过升旗手?你有没有留心观察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2.出示简易升旗装置,学生模拟并观察描述升旗过程。3.观察并描述滑轮:滑轮的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中心在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4.揭示:这种安装在旗杆上提升物体的简单装置叫滑轮。国旗就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每周一的升国旗,让升旗手回忆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旗杆顶端有这样一个带凹槽,可以围绕中心转动的轮子,明确课题,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即滑轮。利用实物带领学生组内观察,描述滑轮的结构,形象直观,利于学生记忆。(二)了解滑轮的分类1.认识并学会组装定滑轮(1)每组准备一个滑轮、一个铁架台、一根细线、一个钩码。模拟升旗,将钩码升起来。(2)提问:此时滑轮是怎么工作的?轮子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汇报:向下拉绳子时,滑轮在原处转动,旗子会向上动。(3)揭示:如果滑轮只是转动,位置固定不变,这样的滑轮叫作定滑轮。2.讨论:用滑轮提起重物,你还有其他办法吗?3.出示图片,提示;认识并学会组装动滑轮(1)谈话,搬运重物时,常会使用这样的装置(出示定、动滑轮的搬运重物的图片),观察并简单描述图中滑轮是怎么工作的。(2)再次按图组装滑轮搬运重物,讨论此次组装与旗杆上的定滑轮的区别。(3)揭示:随着被拉的物体一起移动位置的滑轮叫动滑轮。[设计意图]根据实物图片,让学生自己组装滑轮模拟图片中的场景。学生乐于动手,并在组装

  中很容易就发现了升旗所用的滑轮是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是定滑轮;搬重物时滑轮会随着重物一起动起来,是动滑轮。因为是亲手组装,加深了对两组滑轮概念的理解,同时熟悉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装,对两种不同滑轮装置下拉动钩码有初步感受,为下面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三)滑轮的工作原理1.出示图片,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2.提问:为什么我们提升重物有时使用定滑轮,有时使用动滑轮?它们分别是怎样工作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3.学生描述(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动滑轮随重物上下移动),并对工作原理进行猜想(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是否省力)。4.对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讨论并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实验探究: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每组: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3)小组分析数据,寻找规律,汇报。(4)拓展:看图片,讨论:为什么在升旗的时候,我们向下拉绳子,而旗子却在向上升起?在刚刚的实验中,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一样吗?(5)在图中(手册)用红色箭头表示人用力的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重物运动的方向。(6)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对定滑轮、动滑轮己经有了初步感知,能大概猜测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的不同,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搜集证据,并分析、总结出结论。在结合生活实际,分别标出人用力和重物运动方向,对比分析,很快学生会发现用定滑轮,用力的方向和重物运动的方向相反,方便提升重物,但不省力;用动滑轮则用力方向和重物提升的方向相反,能省一半的力。(四)拓展提升:假如想要提升重物,既可以改变方向方便提升重物,又能省力,我们该怎么办?1.出示滑轮组图片作提示,学生讨论。2.比一比,画一画,制作滑轮组。(1)学生互相探讨设计方案。(2)小组制作,相互展示。3.播放生活中的滑轮。[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再动手实验操作,让学生简单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巩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和原理并学以致用。通过视频,了解生活中滑轮的运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生活常识。【教学后记】

篇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3.海豚和声呐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2单元《仿生》的第三课,关注的是仿生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海豚和声呐,即人们从海豚探路和捕食的行为得到启发,发明了声呐装置。如果说蛋壳与拱形研究的是两者在结构上的相似,那么海豚和声呐则是在原理上的相似,因此建立起原理模型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海豚和声呐都不是可以真实出现在课堂的研究对象,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模拟海豚探路和捕食来研究海豚问声定位的原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本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了解科学家所做的海豚探路和捕食的实验,猜测分析海豚探路和捕食时依靠什么感觉,结果指向海豚探路不需要眼睛,而是可能依赖听觉,进而延伸到探究“声音能帮助海豚定位”的主要问题上来。第二部分,做模拟海豚探路和捕食的游戏,充分感受海豚捕食的情况,第一次为仅依靠听声音来辨别方位,第二次进一步提高难度,不发声的物体,如何实现听音辨位,同时引入回声概念,第三次将大海中的真实情况模拟出来,在既有障碍物,又有猎物的复杂环境中,回声定位原理是否还能奏效。通过切身体会感受,了解海豚的探路和捕食过程,建立起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海豚探路以及潜水艇、B超、雷达的工作原理,画一画他们的原理图。借此说明海豚、潜水艇的声呐、B超的探测利用的是回声定位,而雷达利用的是无线电波的反射来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它们的原理相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海豚和声呐是比较陌生的,海豚可能在动物园见过,电视上看过,可能会知道海豚的可爱,但是对于海豚的习性,海豚的探路和捕食几乎没有了解。而声呐更是远离日常生活,学生一点也不了解。故本课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关于海豚的生活习性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进行提前熟悉和了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海豚探路和捕食的实验,感受听音辨位和声定位,建立起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通过阅读分析声呐、B超和雷达等图片、文字等资料,进一步了解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了解他们的原理相似性,从而知道仿生的步骤和意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海豚是依靠回声定位原理来探路和捕食的。了解回声定位需要发出声音,并接收回声,通过回声的特点来进行方位判断。[科学探究]通过层层递进的模拟海豚听音辨位,从单个声源到发出声音并接收回声,探索并感受回声定位原理的作用。[科学态度]专注细节,探索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回声定位的原理。学会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主动融入表演角色,认识模拟游戏的真实性。[科学、社会、技术与环境]了解回声定位原理应用于现代医学和国防技术的实例。认识仿生学对科学发明的重要价值。认识仿生学对社会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海豚探路和捕食的原理,建立起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难点]通过学生的团队合作,顺利完成多项游戏,并切身感受听音辨位和回声定位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海豚生活视频,大山的回声介绍)。道具:木鱼1付,眼罩1个,响铃鼓1个,障碍物2个,定位卡片10张,头饰10个(1个海豚,1个小鱼,6个障碍物)。[小组]实验原理记录纸。【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海豚生活短片2-3分钟,了解海豚及其水生生活。与学生交流:关于海豚你还知道哪些?一、聚焦(预设3分钟)讨论分析海豚探路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这说明了什么?预设:海豚的视力很好,很聪明能避开障碍物。

  实验2:即使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说明了什么?预设:捕食和避障与眼睛(视力)无关,可能与听觉等有关。[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析实验1和实验2,初步明白海豚探路和捕食捕食依靠眼睛,而是依靠其他感觉器官,很有可能是依靠听觉,听音辨位。由此开启海豚是否能听声音来辨位的探究活动。二、探索和研讨:海豚回声定位原理(预设25分钟)探究活动1:声音可以帮助海豚定位吗?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模拟。游戏1:蒙眼海豚听音辨位蒙上眼睛的海豚能够依靠声音辨别方位吗?首先邀请两位主角:海豚和小鱼。扮演蒙眼海豚的同学此时只能怎么做?扮演小鱼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预设:蒙眼海豚只能认真听周围的声音。小鱼需要时不时发出声音。其他同学保持安静,观察探究活动的结果。是的,蒙眼海豚:侧耳倾听,小鱼游动: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安静观察。为了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老师根据大家的想法设计了游戏规则,请大家仔细阅读。“击鼓传花”规则:1.海豚:扮演的同学蒙上双眼,立于教室前方。2.小鱼:音乐响:全班“击鼓传花”,音乐停:传到者化身小鱼,并迅速摇晃响铃鼓,发出声音。3.海豚:听音辨位,说出小鱼在第几组。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者说说游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采访海豚,能否听出小鱼的游动轨迹。)[设计意图]通过开展蒙眼海豚听音辨位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听音辨位,充分感受通过声音辨别方位的可行性。分析与讨论1:听觉/声音可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吗?预设:确实可以。现在老师扮演小鱼,你们扮演蒙眼海豚,你们能辨别老师的方位吗?每位同学化身蒙眼海豚,闭眼转身,老师变换位置,拍手发音,同学听音辨位,用手指出发音物体。[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听音辨位。现在你能画一画听音辨位的原理示意图吗?声音是怎样传到海豚耳朵的?海豚(耳朵)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对听音辨位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声音与方位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声音确实可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

  探究活动2:如何听到到金属棒等不发声的物体的声音并辨位?引入思考:但是金属棒不会发出声响,小鱼正常游动,也几乎不发出声音。海豚是怎么才能听到它们传来的声音呢?预设:敲击金属棒,使金属棒发声,水流使金屈棒发声。生活中你听过不发声物体传来的声音吗?大山会发出声音吗?预设:不会。请你观看以下视频中的现象,想想大山为什么也发出声音了?预设:人发出的声音遇到大山返回了。因此,海豚也可以怎样做,使得金属棒发出回声?预设:海豚主动发出声音,通过金属棒的回声来辨别。游戏2:蒙眼海豚的传声定位。蒙眼海豚主动呼叫障碍物,障碍物要发出回声,扮演障碍物的同学应该怎么做?预设:听到海豚的呼叫,立即发声回应海豚,模拟产生回声。“击鼓传花”规则:1.海豚:蒙眼,循环呼叫:在哪?

篇四: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太阳钟太阳钟太阳钟121212595135951359513用水测量时间用水测量时间用水测量时间131313516520516520516520机械摆钟机械摆钟机械摆钟摆的研究摆的研究摆的研究141414523552355235272727做一个钟摆做一个钟摆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5151555306330633063四四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61616666106661066610证明地球在自转证明地球在自转证明地球在自转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171717613617613617613617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在公转吗地球在公转吗地球在公转吗18181866206206206242424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极昼和极夜的解释19191966276276276303030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三维目三维目三维目11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五年级科学下册情

  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测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试验的意义。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和谐发展。

  况

  分

  析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教

  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日期2、22-3.43.7-3.113.14-3.183.21-3.253.28-4.14.4-4.84.11-4.154、18-4.224.25-5.65.9-5.135.16-5.205.23-5、275、30-6.36.6-6.10

  学

  教

  进

  学内

  度

  容

  2

  教

  时

  一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二热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5.机械摆钟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四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证明地球在自转

  22222222222

  22

  4.谁先迎来黎明1718196.13-6.176、20-6、246、27-6、305.6.7.8.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在公转吗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2

  期末复习

  第___1_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或内容

  一、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在液体中上浮。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

  教重

  学点

  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1、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教难

  学点

  2、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3、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关要

  注点

  2、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能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

  第___2_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或内容

  二、热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

  单元教学目标

  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

  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4、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5、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1、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教重

  学点

  2、改进实验方法,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3、根据已有知识,运用推理对现象做出解释。

  1、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教难

  学点

  2、对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文字或图示)进行描述和交流。3、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开展观察实验活动。1、发展探究热现象的兴趣2、相信自己的感受,但更愿接受客观事实。

  关要

  注点

  3、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

  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第___3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或内容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在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

  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

  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4、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三维目标)

  教重

  学点

  1、观察和记录有关太阳运动变化周期的信息。2、学习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

  变因素。3、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4、解释结果及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1、学习用图表、表格等来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教难

  学点

  2、设计、制作和改进“太阳钟”“水钟”和“摆钟”等简易计时器。3、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以获取更多的信息。1、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2、认识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关要

  注点

  3、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作的贡献。

  第___4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或内容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

  单元教学目标

  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2、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

  (三维目标)

  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教

  学

  1、对地球的运动进行较系统、持续和细致的探究。

  重

  点

  2、根据所要模拟的对象特征做模拟实验。3、通过观察、模拟实验、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

  证据。1、、对获得的证据进行批判性选择和思维加工,最终形成解释。如解释有多种可能性,需进一步探求证据。教难学点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1、懂得在探究活动中,需要审视观察到的事实和探究所获得的证据。这些事实或证据,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可能有

  关要

  注点

  2、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着不同的作用。

  课题课时数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总课时数:1上课时间:2.22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三维目标重点难点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备注(教法)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规定放物体的操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作要求,确定判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当堂检测: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四、拓展延伸: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断沉浮的标准。

  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的设计都体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教学反思: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我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上课开始创设了让学生猜测四种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景,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显神通。这时候,不是老师让他们猜,而成了他们自己要猜,争先恐后地要猜,为这节课的继续探索创造了较好的效果。

  课题课时数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总课时数:2上课时间:2.24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三维目标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重点难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过程备注(教法)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

  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3.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1号预测结果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立方体预测结果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

  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多、装满来表述,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也可以用浮的关系?占瓶子体积的大致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分数来说明。最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一列给学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有余力的小组作其合作。小瓶子沉浮实验单第()小组他状态研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究。沙子数量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1.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立方体预测结果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说明:沙子数量可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用无、一浮的关系?点点、较多、装满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用小瓶子继续研究:来表述,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也可以用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占瓶子体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积的大致分数来说合作。小瓶子沉浮实验单第()小组明。最后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一列给学有余力的沙子数量小组作其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他状态研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究。1.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教学反思:

  课题课时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总课时数:3上课时间:2.29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三维目标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过程一、目标呈现: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

  重点难点

  备注(教法)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从而得出,改变

  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积也没有变,橡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皮泥的沉浮状态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不会发生改变。排开的水量与我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们平时说的是排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水量是有区别浮。的,前者指的是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物体排开水的体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积,而后者是物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体排开水的重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量。另外用量杯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测量排开的水量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还不是很精确,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所以在读数的时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候一定要细致,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观察刻度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时视线要与水凹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面持平。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沉的形状排三、当堂检测:1.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

  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体积小,浮的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2.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怎样做呢?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

  橡皮泥的形状实心团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200

  放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毫升)

  浮起来的原沉浮状况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沉的形状200浮形1浮形2浮形3200200200

  四、拓展提高: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课时数

  4.造一艘小船1总课时数:4上课时间:3.2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三维目标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重点难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过程备注(教法)

  一、目标呈现: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二、自主学习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时间限制在10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分钟内。并控制时间。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木筏、独木舟、明出示《我的造船计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划》,学生分组按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计划进行个性船的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四、拓展提高:造个性船: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我的小船有哪些特制作。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点?作。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三、改进和完成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3.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教学反思: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篇五: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学期备课

  一、教材分析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和一个STEM学习以及一个专项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仿生》本单元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地球的运动》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简单机械》本单元为系列研究活动,将为中学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立体小菜园》强调学生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凸显体验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和趣味性,还指向科学概念的建构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教材中增设STEM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材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机会的不足。《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二、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比之前好多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改观,但是,大部分同

  -1-

  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比较差,不积极习惯,被动学习、学习自觉性等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外,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四、教学重点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五、教学难点1.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积极采取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3.抓好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成效。六、教法分析本册教材的教法,可引导学生精炼,做到大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互动模式去探索新知,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

  七、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8课时第二单元仿生8课时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8课时第四单元简单机械7课时STEAM学习立体小菜园3课时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课时

  -3-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材分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2.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2.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胡克的事迹,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

  -4-

  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教学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教学准备】洋葱鳞片内表皮、玻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拼图作品,它的原图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再大的拼图作品,它的组成单位也不过是一块块小小的……生:拼图快2.师:小明同学有疑问了,人的皮肤会不会也像拼图一样,也由一些小单位组成呢?于是,他先后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手背皮肤进行了观察。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纵横交错的条纹、有毛细孔……3.师:这是用手持显微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凹凸感、有明暗面、条纹更粗、有手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拼图作品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的组成,唤醒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理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做铺垫,同时引出探究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拼图素材,渗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展示放大镜和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手背皮肤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描述观察所得,特别是强调对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学生自主运用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做铺垫。4.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能把细节观察到。那么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了,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名称叫:洋葱鳞片内表皮,看,

  -5-

  它的形状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生:薄膜5.师:那么对于今天我们的观察对象,你们觉得它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呢?生:……6.师:大家的答案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出答案。为了

  方便观察,老师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取了下来,剪成小块,铺在一块玻璃片上,并架在塑料杯上。

  二、观察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会说一说你的收获生开始观察,师下讲台到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俯身、蹲下)(该过程2分钟)师生交流2.师:接下来请大家换用手持简易显微镜来观察,有几个要求:1.正确使用手持简易显微镜(灯泡要亮、镜筒底部要靠在玻璃片上、用螺旋调整视野清晰度,左眼贴近目镜)2.仔细观察。2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例如纹路、斑点、形状、轮廓、结构等。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4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组织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最后师ppt展示手持简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实画面。3.师:看,这是老师拍到的手持显微镜下的真实画面,正如同学们描绘的,确实有……4.师:接下来,我们将请出最重量级的观察工具,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更精密复杂、放大倍数更大,请同学将桌边的光学显微镜小心地移到自己的跟前,不需要对设备有其他调整或操作,直接观察即可,把左眼贴近目镜,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5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描述

  -6-

  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格子、颗粒、排列、堆砌、像砖头、像积木”等关键词,引导他们说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与前面两种工具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最后师展示显微镜下拍到的画面,与学生的描绘进行比对。

  5.师: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设计意图]通过有序地提供三种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采取语言描述、手绘记录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从宏观到微观地揭开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貌,进而直观地认识到细胞的形态,自主建构起“一个一个小格子”的概念。

  三、概念构建1.师:看来光学显微镜的能耐真不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人体手背皮肤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吗?2.师展示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它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吗?3.师:好,那么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些,再看看其他生命体在显微镜下的样子。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资料,认真阅读说一说这些生命体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在人、动物、植物身上都有,只不过样子不太一样;4.师:是的,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都是由这样的小格子或小颗粒组成的。它们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贴课题)5.师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设计意图]将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结构与显微镜下的人体手背皮肤、人体肝脏、兔子小肠、猪皮下脂肪、洋葱根尖部、葫芦藓叶片的结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让学生深刻了解“一个一个小格子”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中,强化普遍性,进而让学生建构这些“小格子”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7-

  6.师:这些小格子最先是谁发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请大家翻开学习资料的第二面,阅读这位科学家的事迹,一会分享你的收获。生阅读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了解:1.胡克把这些小格子成为“细胞”(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细胞)2.学习胡克的专研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胡克是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同时通过对胡克生平的了解,渗透和培养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想伟大科学家学习。

  四、认识细胞的多样性1.师:胡克向人类揭开了细胞神秘的面纱后,人类就此开始了对生物细胞的探究之旅,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大家请看,这是植物根、茎、叶不同部位的细胞,这是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看完后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具有多样性)2.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细胞。细胞具有多样性五、认识人体细胞形状:1.师出示教材中人体各类细胞图,请学生描述形状,对于其中较难的肌细胞、骨细胞,和较特殊的白细胞,另外补充材料辅助学生认识。2.师出示连线题,让学生上台,将人体不同的细胞与相应的形状进行连线,巩固理解,与上一环节相呼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六、了解细胞吉尼斯:1.了解动物和植物界最大的细胞.2.师:今天我们看到的细胞是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但生物界还有一些细胞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你们知道吗?3.师展示鸵鸟卵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苎麻茎部韧皮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最大的动物细胞和最长的植物细胞。[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同种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不同种生物的细胞,让学生充分观察、表达,理解细胞具有多样性;通过观察、交流、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对人体不同部位细胞的形状进行识别、对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通过科普“细胞吉尼斯”,拓展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视野。

  -8-

  七、结尾: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细胞,知道它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同时也了解了细胞的多样性,那么关于细胞的探究我们将在日后的科学课上继续深入,也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跟细胞相关的科普文章,可以在科学课上一起交流讨论。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9-

  2.微小的生命体【教材分析】《微小的生命体》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的第二课时。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和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不同的动物或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物种也存在个体差异。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生物——微生物。但学生对“微生物”这个词缺乏理解,本课要从细胞结构、生存方式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微生物”的概念,认识微生物广泛存在且具有多样性,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本课教学内容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由“大”到“小”地观察,引出微生物的概念。第二部分,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及其特征。第三部分,组织学生观察各种微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微生物有多种形状,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多样性。第四部分,在认识不同各类微生物的基础上,了解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第五部分,通过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运用和改进工具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第六部分,引导学生从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思考和辨析,懂得蘑菇和木耳也属于微生物。第七部分,采用视频介绍的形式,指导学生制作“小水塘”,让微生物在自制的水塘中的水中大量繁殖,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3.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科学探究]1.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2.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科学态度]

  -10-

  1.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辩证地思考。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教学准备】电子显微镜,课件和视频,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传统显微镜。【教学过程】一、观察“小水塘”1.教师:上课前,老师到公园的池塘里取了些水(教师准备已提前制备好的“小水塘”),你能看到杯子里有些什么吗?2.学生:观察并汇报(预设:腐烂的落叶、沙土……)。3.教师:请你继续用放大镜观察,还能看到什么?4.学生:观察并汇报(预设:一些絮状物……)。5.教师:如果让你再继续观察,你猜猜还能发现什么?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观察?6.学生:汇报(预设:浮游生物、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结合观察工具的变化(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由大到小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对微小生命体的观察兴趣。二、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1.教师: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你准备怎么做?2.学生:汇报3.教师:同学们可以制作临时装片来进行观察,为了保护物镜,待观测物要盖上

  -11-

  盖玻片。4.播放微课《制作临时装片》。5.学生:分组制作简易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在记录单上绘制所观察到的

  微生物(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介绍所观察并绘制的微生物形态特点。7.教师:将电子显微镜连接到屏幕投影。8.学生:交流并归纳微生物的特征。9.师生共同小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结构简单,没有头、脚、

  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教师有意地培养,提高微生物密度,以便学生用显微镜发现水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进而观察和归纳微生物的特征,为后续的认知冲突做好铺垫。

  三、认识微生物形态的多样性1.教师:刚才我们观察到几种不同的微生物,但是微生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它们可不仅仅是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图片,如菌类、病毒类,引导学生辨识)。2.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判断自己观察到的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并进行交流、汇报。3.教师小结:微生物形态各异,他们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多种微生物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微生物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四、认识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1.教师: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在水中发现了微生物。它们只生活在水里吗?2.学生:发言3.播放微课《无处不在的微生物》4.通过视频你了解到什么?5.学生:答微生物无处不在,甚至一些极寒、极热的地方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12-

  6.教师:微生物分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设计意图]在微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利用微课让学生认识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五、介绍列文虎克的故事1.教师:微生物是谁最早发现的呢?2.学生:汇报(预设:列文虎克)3.教师:播放微课《列文虎克与显微镜》(发明和改进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等贡献)。4.学生:谈谈从视频中了解了哪些信息?“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事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5.教师:安东尼•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在一生当中,他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只有9种至今仍有人使用。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他不但会使用工具进行观察,还能不断改进工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不但有更清晰的手持显微镜,还有高倍显微镜,乃至于电子显微镜。[设计意图]从扩大知识面和科学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渗透一些科学史的内容,介绍列文虎克发明和改进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并开展科学研究的热情。六、辨识真核微生物1.教师:同学们,微生物的世界真是奇妙。它们一定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吗?有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微生物吗?蘑菇、木耳也属于微生物,你知道为什么吗?2.学生:3.师生共同小结:蘑菇和木耳这类真菌,它们虽然“体型”较大,但它们结构简单,繁殖快,和其他微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一般被视为微生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思考和辨析,懂得蘑菇和木耳也属于微生物。

  -13-

  3.发霉与防霉【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认知结构,展开三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安排学生先后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斑的外显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第二个活动,也是本课的主活动,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在学生以往经历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在此部分呈现出一个探究物品发霉条件的参考方案,并借助卡通人物之口给予提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第三个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些防霉方法,启发学生对探究结果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在比较观察到的现象中,说出不同物体上霉斑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通过科学探究,在比较现象中发现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科学探究]1.学会设计对比实验。[科学态度]1.培养学生敢于试错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建立拥有防霉手段对人类生存生活具有必要性的认知。2.知道现成的防霉技术手段。【教学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14-

  【教学难点】在指定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教学准备】课件、两种发霉的物体,显微镜,放大镜,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每年的梅雨季节,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位客人。看看这些场景,你们熟悉吗?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2.交流:我们确定物品已经“发霉”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品有哪些特征?3.追问: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哪些场景能发现发霉的现象?4.设问:这些物品上的霉都完全相同吗?哪些地方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唤醒,引导关注“微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出霉菌的话题及观察任务。]二、观察霉菌1.讨论:要观察真正的霉菌,你们打算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2.交流:直接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观察、将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等方法都是我们准备用到的方法,谁能逐一说说它们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分组观察:(1)根据需要取用器材;(2)按约定,规范(安全)操作;(3)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4.交流: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靠孢子繁殖的霉菌都会产生丝状的菌丝,随着精密度的提高,我们能观察到微生物更多的细节。[设计意图]通过肉眼、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构建出“随着精密度的提高,我们能观察到微生物更多的细节”的概念。]三、防霉讨论

  -15-

  1.交流:在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防霉?2.分组讨论:这些防霉措施的科学依据是什么?3.追问:根据这些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得出物品发霉的条件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对比,快速排除学生前概念中无争议的防霉举措,再针对有疑义的部分重点解答,最后通过分析、综合,直观列出影响霉菌的条件。四、探究发霉1.谈话:在什么样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物品更容易发霉?2.讨论、汇报:要如何为该实验创设环境条件?哪些保持不变,哪些需要改变,如何改变?3.交流:根据我们刚刚设计的实验,你能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哪些吗?[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由于课时限制,最后的结论只能采用假设的方式给出。学生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本课学会设计并分析数据。]五、课后拓展用剩米饭、馒头或面包培养霉菌,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将设计方案、观察记录以及结论整理在资料袋内,一周后带回课堂汇报、分享。

  -16-

  4.微生物的“功”与“过”【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经历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微生物、了解霉菌后对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进一步思考。通过相互交流、阅读资料、利用乳酸菌自制酸奶活动等方式感受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总体而言,本课围绕微生物的“功”与“过”这个中心,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展开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总”,指导学生谈论微生物的“功”“过”,即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此活动的设计为先指出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然后安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分析微生物在具体事例中的“功”与“过”;通过观察苹果腐烂变质的视频思考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从中领会一件事情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其影响。第二个部分为“分”,组织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对待微生物的。这个部分由两个并列的活动组成,其中,第一个活动主要呈现青霉素的发现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医疗领域利用微生物“功”的具体事例;第二个活动,组织学生交流人们消灭病菌、自我防护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们在生活中消减微生物“过”的一些具体事例。第三个部分又为“总”,通过自制酸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酸奶制作过程中一些具体操作的原因,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微生物造福生活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微生物对人类“功”“过”的辩证关系。2.知晓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并举例说明。如青霉素的发现,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等。3.知晓防护自身,减少病菌侵害的具体方法。[科学探究]1.通过自制酸奶活动感受微生物的繁殖和作用,体会一些微生物对人的价值。2.能在自制酸奶活动中反思制作步骤中蕴含的与微生物特性相关的科学原理。

  -17-

  3.注重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理性分析、交流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史学习时,能意识到科学家所具有的善于发现、大胆求证、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2.在体验操作时中,乐于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操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成败。3.认识到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造福人类。【教学重点】能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生活有“功”也有“过”,并能举例阐述。【教学难点】能认识到应当辨证看待微生物的“功”“过”。【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提前自制发酵的酸奶。【教学过程】一、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活动一:火眼金睛找微生物8min1.同学们,昨天,我和班上的XX同学聊了聊天,他向我分享了他愉快的校园生活。我当时就觉得他和微生物特别有缘。怎么个有缘法呢?我来简单地向大家描述一下他的经历,请大家来找找他的一天都经历了哪些微生物。好不好?(板书:微生物)教师陈述:(一本正经)早上,XX去上学。走在路上,边啃馒头,一边把小石头踢进了旁边的水沟,差点被水给溅到。上午,他的同桌他感冒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中午在午托班,午餐挺丰富。吃了香菇炒肉片,喝了木耳汤。晚上回家,顺便帮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瓶酱油。到家后本想吃个橘子,结果发现可能放太久了,有些长霉了。于是,他改喝了一瓶酸奶当点心,度过了愉快的一天!XX的一天中,你们找着了哪些微生物?2.学生汇报:酵母菌、草履虫、感冒病毒、真菌、霉菌、乳酸菌。3.教师补充完整并追问:看着这么些,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18-

  4.学生回答:微生物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设计意图]通过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寻常一天经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火眼金睛活动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双管齐下,既考查了学生对前三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为本课的主题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二、初探:微生物的功与过活动二:畅所欲言话分类10min1.这么多微生物,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2.学生回答,并陈述分类理由。教师引导通过对人类的价值进行分类。(板书:功过,并用竖线隔开)3.从功过的角度来分的话,大家都同意这个分类结果吗?(学生点头,达成一致)(教师手指霉菌)我想问问,为什么说霉菌是有过的微生物呢?4.学生解释:它会让食物腐烂、发臭,腐败,无法食用。5.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播放苹果腐烂视频)谁能说说,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苹果被分解,腐烂,白色的毛)追问:毛是什么?(发霉了,是霉菌。)我还想问一问,腐烂的苹果后来怎样了?(变小了,分解了,消失了)(变成腐殖质,为土壤增肥。)那这是还是过吗?追问:所以,你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让苹果腐烂的微生物呢?(有功也有过,关键看从什么角度)6.你还知道哪些微生物也像霉菌这样?(大肠杆菌,能平衡肠道菌群,但如果进入胆囊和膀胱等处就有可能引起局部发炎)7.小结: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才能合理评判微生物的功过。[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完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在此基础上,以“苹果腐烂”事件中霉菌的功过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意识到功与过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三、辩证看待微生物的功过

  -19-

  活动三:阅读资料明历史(青霉素的发现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15min1.(PPT出示青霉素的图片)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张微生物的图片。(请学生阅读资料)这是霉菌的一种,叫做青霉菌。通常,我们可以在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中看见它。青霉菌会引发引起柑橘、大米的霉变,产生的毒素对动物的神经系统、肾、肝脏均有毒害。结合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2.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微生物学家,英国的弗莱明。他是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之一。想知道他是怎么获奖的吗?这和他在1926年的一次实验有关。(PPT出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你觉得,弗莱明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什么?青霉素的发现和什么微生物有关?你如何评价这种微生物?3.同学们,这两则事例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其实是同一种。知道这个事实后,你心中又会产生什么想法?(了解微生物,扬功抑过)4.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经过对微生物科学研究后,造福人类的例子?人类科学家攻关新冠肺炎病毒结构,研制疫苗的案例。而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中国研发的疫苗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设计意图]由于青霉素以及后续众多抗生素的发现对治疗细菌性感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以此为例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微生物的“功”,并了解一些科学史的知识。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介绍,既贴合时事,又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5.(提示)现在,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没有止息,大家也更加注意日常对病毒的防护。你知道哪些方法?或者见过哪些防护方法?(PPT播放课本图片)这些杀菌的方法运用了什么原理?6.我们会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来发挥长处,造福人类。而对于一些对人有害的微生物,如致病细菌、病毒,我们则会想方法来抑制灭除它们。(板书:过打叉)你们知道哪些方法呢?学生发言。[设计意图]从人的健康角度而言,消灭病菌意义重大,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

  -20-

  中经历并关心的事情。让学生掌握一些讲究卫生以及防病知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四、自制酸奶的启示活动四:品酸奶聊原理10min1.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小奖励。昨天老师制作了一些

  酸奶,想要分给大家品尝一下,和你常喝的超市里的酸奶比比看。希望大家如实告诉我你的感受和发现。

  2.分组品尝。交流:粘稠,无味道,酸味,奶味。3.为了确保大家品尝的是原汁原味的酸奶,这是无任何添加剂的。大家可以根据喜好和口味自行进行后续的添加。4.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你觉得要制作成功,关键要注意什么?5.如果要给大家提到的这些注意事项排个顺序的话,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哪一项?[设计意图]制作酸奶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有益菌繁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制酸奶,感受细菌(乳酸菌)的繁殖速度和作用,体会到细菌(乳酸菌)对人的益处。考虑到自制酸奶耗时较长,难以在当堂课上呈现,因此采用教师先出示自制酸奶成品让学生品鉴引发学生关注,后提供酸奶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分析的方式,从技术层面引导学生解释其中一些做法的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了微生物的功与过这个话题。微生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希望大家能运用好今天课上学到的知识,扬功抑过,让这些微小的生命更好地造福我们的生活。

  -21-

  5.生物的启示【教材分析】《生物的启示》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仿生》的第一课时。通过蜂巢、鱼、鸟等常见案例分析仿生现象,了解仿生的含义,认识常见的仿生制品。借助阅读、讨论、探究、游戏等多种方式,解释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特点。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通过铁丝网、吸盘、降落伞、鞋面等常见物品,勾连与自然界生物的联系,引发仿生概念链接。第二部分,通过蜂巢模型的观察、分析,探究蜂巢六边形结构的成因,体会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第三部分,通过鱼类与船的对比,逐步建构仿生概念。最后通过鸟类动物的范例,激发学生体会仿生学的博大精深,引发对仿生学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品和动植物形态之间的相似之处。2.比较巢房,知道正六边形巢房结构的优点。3.比较鱼和船,知道两者之间的关联。4.了解鸟与发明创造的关联。科学探究:1.多角度地探究蜂巢的结构特点,知道蜂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对仿生设计产生探究的兴趣。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计算、推演验证。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通过资料查询、案例分析来得出结论。【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教学难点】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

  -22-

  【教学准备】课件和视频。铁丝网局部、塑料吸盘、小降落伞、魔术贴、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卡片、A4纸,记录卡、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建立仿生物品与动植物之间的关联1.同学们,桌上有以下材料,你见过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局部铁丝网、塑料吸盘、小降落伞、魔术贴;学生自主触摸、感受,联结生活体验)它们能具有这样的作用,与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关联?你能写一写吗?(将学生对物品的思考聚焦到形状,为后续勾连动植物形态打下基础。学生讨论物品形状特点后,将形状功能用简介的语言归纳到表格中)2.思考:刚才我们接触这些材料,似乎能与自然中的一些朋友产生联系。看看屏幕上的这些动植物,桌上物品的形状和功能,与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屏幕课件展示图片:植物带刺的茎、章鱼底部、苍耳、蒲公英;学生讨论交流桌上物品对应哪一种动植物,阐述理由并思考相似之处。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似点。)3.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人类从生物中获得的启示。(出示课题)除了刚刚的物品,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设计受了动植物的启示?[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原有经验来看,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仿生,通过实物触摸体验,让学生将动植物与仿生品的形状、特点关联起来,意识到人类创新设计出的一些物品是受到了动植物的启发。]二、探究蜂巢房的结构优势1.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其掌握了更多奇妙的本领。例如,

  -23-

  小小的蜜蜂,就拥有者令人惊艳的建筑能力。(展示蜂巢图片)对于蜂巢的形状结构,你能提出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聚焦自主提出问题,例如——问题1:蜂巢形状为六边形,为什么不是其他形状?——问题2:六边形的蜂巢是不是更加节省材料?——问题3:六边形的蜂巢是不是更加坚固、抗压?(将学生的问题汇总,对应探究活动选择)2.问题1:蜂巢的形状为六边形,为什么不是其他形状呢?我们尝试下用其他形状。(分发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硬卡纸到各组,各组尝试拼接,交流结果)3.同学们发现,同种正多边形,能密铺的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那为什么蜂巢不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而是六边形呢?你能说说你的猜想吗?(可以直接引到问题2的探究设计)4.问题2:(1)阅读材料:我们假设用3种面积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建蜂巢,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总长度已在阅读材料当中,请阅读后尝试进行排序。(屏幕展示数据,分析使用六边形筑巢对的优劣点,辩证看待正六边形的筑巢方式)问题3:(2)用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下抗压能力的差别。师: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能说说,如果你是蜜蜂,你会选择哪种形状建蜂巢?为什么?(讨论汇报交流)5.总结思考:使用这样的结构建蜂巢,有什么好处?(拓展思考)[设计意图:以蜂巢为例,感受生物进化的完美,为人类创造发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三、对比鱼和船相似性,建构仿生学概念1.蜜蜂用它的辛勤智慧搭建起了牢固的蜂巢,人们也从蜜蜂的蜂巢得到了很多的建筑方面的启示。(可播放蜂巢结构科普视频)

  -24-

  人们为了生存的需求,也从更多的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启示。例如,我们在造船时,会从哪种动物得到启示?(展示鱼类3D动画模型,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使用电子书包。大屏幕展示船只的各结构图片)

  2.那么,你若是船舶设计师,你会从鱼身上的那些结构特点,把它运用到船上来呢?鱼骨、脊椎——船身支架、鱼鳍——船桨、脚蹼、鱼尾——船尾螺旋桨、鱼鳔——气囊、潜水艇排水器

  [设计意图:引入第二个仿生事例。利用学生熟悉的且有较强认同感的鱼和船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仿生的理解,为仿生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

  四、拓展活动1.就像刚刚的活动一样,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板书)。2.仿生学是工程学的一门基础,我们生活中大量物品都是仿生学的产物。大家课后可以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类从鸟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发明创造的启示,并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学生在对蜂巢结构和鱼的分析之后,已经有能力独立研究动植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了。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也是研究话题的再一次延伸。]

  -25-

  6.蛋壳与拱形建筑【教材分析】本课从关注蛋壳的结构特征到认识与之相似的拱形结构,并通过探究拱形结构的精妙之处,了解拱形结构在仿生学在建筑物上的应用,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鸡蛋壳的形状特点。这里包括两个活动,一是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蛋壳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探究蛋壳的独特之处,通过试着握碎鸡蛋、戳破蛋壳、用蛋壳承载重物,发现蛋壳承受力的形状优势。第二部分,观察比较蛋壳和拱形的外形,并通过测试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发现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第三部分,认识拱形建筑和建筑物上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这类仿生物体的应用,进一步夯实对拱形优势的理解。【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蛋壳的特点。2.认识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3.了解拱形结构在仿生学在建筑物上的应用。[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知识,在事物观察后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尝试用握、戳等方式破坏蛋壳,直观感受蛋壳的稳固。3.通过对比蛋壳和拱形,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1.在进行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探究蛋壳和拱形的承重能力。

  -26-

  【教学难点】探究拱形的承重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和视频,完好的鸡蛋,蛋壳,平板,纸张,重物。【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请同学们观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生:一盒鸡蛋。2.师:为什么超市出售的鸡蛋总是用塑料或者纸盒包裹的严严实实?生:因为鸡蛋是“易碎品”,纸盒可以避免鸡蛋破碎。3.师:是的,蛋壳的确易碎,但你可别小看这一枚枚“易碎”的蛋壳,它在建筑业上为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寻蛋壳的奥秘吧——《蛋壳与拱形建筑》。二、探究蛋壳的结构(一)观察并描述蛋壳的特点1.师:你仔细观察过鸡蛋吗?接下来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鸡蛋壳(“完整的”和“打破的”),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生回答。2.小结:通过刚刚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鸡蛋的形状是椭球形的;且蛋壳很薄;用手掰或者敲击坚固的物体时容易碎。(板书:鸡蛋,椭球形,薄,敲和掰的时候易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蛋壳的特点,主要是关注它的形状,初步感知鸡蛋壳的形状是椭球形的。(二)探究蛋壳结构的精妙1.师:我们知道母鸡孵蛋时,整个身子都压在蛋上。为什么母鸡不会害怕自身重

  -27-

  量压碎鸡蛋呢?2.师:这样薄薄的蛋壳,结构上究竟有什么精妙之处?接下来通过三个小实验一

  探究竟:【实验一】3.师:用手紧紧握住蛋壳,蛋壳这么薄,能禁得住这样的挤压吗?蛋壳会碎吗?

  要注意:握鸡蛋时,要均匀用力握,不能掐、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握鸡蛋实验)生:我紧紧握住鸡蛋,但是蛋壳居然没有碎!小结:刚刚同学们尝试从外面施加均匀的握力,鸡蛋没有碎。【实验二】1.师:如果多几个鸡蛋,是否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呢?2.师:接下来我们测试四枚鸡蛋的承重能力。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测试?生:可以把四枚鸡蛋立起来,在上面放上重物,观察它是否能够承受压力。3.师:是的,我们可以将四枚鸡蛋放在塑料瓶盖上,上面盖上同样的瓶盖;放上

  一块平板,在平板上放重物(书),测试四枚鸡蛋能够支撑多重的物体(书本)。4.师:你认为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时间控制在5分钟)5.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小组的承受了十五本书的重量,但是蛋壳还没有任何要裂开的预兆,可

  能还能承受更多重量。6.师: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压力。7.小结:鸡蛋壳在承受均匀的外力时,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实验三】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小鸡在做什么?生:小鸡在孵化,它正用尖尖的嘴啄破蛋壳!

  -28-

  2.师: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外力,但是为什么弱小的雏鸡只需要用小嘴轻轻啄几下就能摆脱天然的“牢笼”?

  生:可能从里面用力和从外面用力是不一样的。3.师:接下来我们用笔尖来模拟一下小鸡啄蛋壳的过程吧。每组准备两只尖头铅笔,将铅笔笔尖悬空相同高度,分别坠落在蛋壳外侧和内侧同一位置,哪种情况蛋壳不容易被戳破?要注意:半个蛋壳的断裂面要尽可能地平整一些且不能有裂纹哦。生:笔尖落在蛋壳内侧(凹面)时,蛋壳裂开了被戳破了。但是笔尖落在蛋壳外侧(凸面)时,蛋壳没有碎、没有破。4.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说明鸡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外力,但却很承受从内部施加的压力。三、了解拱形结构1.师:蛋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承受能力?和它的结构是否有关系?生:可能是因为蛋壳的形状是拱形的。2.师:蛋壳每个部分都是拱形吗?如果我们把蛋壳切碎,碎蛋壳是不是拱形呢?生:蛋壳两端拱形弧度比较大,其他地方也是拱形,但是弧度不大。3.师:我们怎样判断蛋壳每个部分都是拱形结构?生:我们可以把蛋壳切碎,用尺子和碎蛋壳碎片作比较,就可以判断蛋壳的各个部分是否都是拱形的。(学生利用尺子和碎蛋壳进行比较)4.小结:通过将蛋壳碎片和尺子作比较,我们能发现整个蛋壳都是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四:拱形承重】1.师:用两张A4卡纸分别做成平桥和拱桥的桥面,在桥面上放置重物,比较两者的承重能力。你有什么发现?生:重物放上平桥,平桥很快就塌陷了,而拱形能承受更多重物,说明拱形结构

  -29-

  能承受更大的力。2.小结:拱形结构有和蛋壳相同的特征:坚固、能承重。3.讨论:为什么拱形结构具有坚固、能承重的特性呢?4.总结:拱形受压时会把这个力传给相邻的部分抵住拱足散发的力就可以承受更

  大的压力,所以拱形所能承受的力量更重。[设计意图]从蛋壳到拱形,就是从蛋壳的构造过渡到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这是

  本的转折点,也是引导学生对又一对仿生事例的研究。观察比较蛋壳和拱形的外形,并通过测试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发现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

  四、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应用1.出示图片:国家大剧院、台北小巨蛋、东京巨蛋、欧洲广场建筑、意大利悉尼歌剧院2.师:请你找出图片中的拱形结构。3.师:请同学上台在白板上画出你找到的拱形结构。4.师:你还见过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物上的拱形结构?生:拱门、电灯泡……【知识加油站】电灯泡:一个直径十厘米的灯泡两面可承受一个成人重量的压力。无梁殿:南京紫金山下灵谷寺景区内有一座国内现存最大的无梁殿。它建于明朝,整座建筑全部用砖垒砌,没有木梁、木柱,全殿用砖石砌成大大小小的拱券结构,其中正殿东西向并列成三个拱券,中间的拱券跨度达11.5米,高14米,两侧的拱券稍小,跨度为5米,高7.4米。全国各地的无梁殿的结构和建筑原理都与此相似。[设计意图]更多地了解拱形结构,需要去发现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这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应用和复习,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认知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这类仿生物体的应用,进一步夯实对拱形优势的理解。

  -30-

  7海豚与声呐【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超声波回声定位和无线电波反射定位的原理。2.通过阅读和对比,发现海豚探路、声呐、B超、雷达的工作原理。3.在“海豚捉鱼”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模拟活动的特点。4.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海豚活动以及捕食的工作原理。2.难点:团队合作,完成游戏。【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蛋壳与拱形建筑,知道人类从蛋壳结构中获得启发,建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拱形结构的建筑物,比如拱桥、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紫金山脚下灵谷寺内的无梁殿。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人类从海豚身上获得的启发。二、学习新课活动1:海豚畅游无阻的奥秘出示课本20页上面的两幅图片,教师引导: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即使被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是什么原因?说明了什么?科学家的实验是让海豚在插满金属棒的水池中游动。从左图上看,海豚能够在插满金属棒的水池中自如游动;从右图中看,海豚即使被蒙上眼睛,仍然能够在水池中自如游动。这个实验说明,海豚探路不是依靠视觉,那是靠什么呢?活动2:模仿海豚用嘴巴和耳朵相配合捕捉小鱼

  -31-

  教师引导:海豚是依靠嘴巴和耳朵相互配合,才能在插满金属棒的水池中游动,绝不会碰到金属棒,还能准确捕捉猎物。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模仿海豚怎样用嘴巴和耳朵相配合捕捉小鱼的。

  出示课本20页下面一幅插图,初步了解游戏的内容与方法。游戏方法:1.在一块空地上画一个大圈,4~5人一组,一人蒙上眼睛扮演海豚,其余同学扮演小鱼。2.“海豚”一边快速移动一边说“小鱼”,“小鱼”们只能在圈内脚跟碰脚尖地移动,并且都要发声回应。3.“海豚”捉到“小鱼”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游戏设计说明:在这个游戏中,蒙上扮演海豚同学的眼睛是为了避免学生看见“小鱼”的位置,也是模拟在海中游动的海豚;扮演海豚的同学说“小鱼”模拟的是海豚发出超声波;扮演“小鱼”的同学发出回应声模拟的是反射回的超声波;扮演海豚同学的快速移动和扮演小鱼同学的慢速移动模拟的是海豚与小鱼的游动速度差别。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活动方法及要求进行游戏,边游戏边体会海豚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相配合捕捉小鱼的。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初步了解了海豚在夜间飞行,依靠尾巴和耳朵相配合来捕捉小鱼的。那么人类根据海豚这一特点,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呢?活动3:海豚探路的启示出示课本21页“海豚探路”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体会海豚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相配合捕捉小钱鱼的。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21页“海豚探路的启示”这段文字,学生认真的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海豚的耳朵和嘴巴是怎样相互配合探路的。海豚在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海豚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海豚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回声

  -32-

  定位。出示课本21页雷达和潜水艇以及B超诊断仪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片并读

  一读对应的文字,进一步了解这三种物体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预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就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

  光屏上,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等。因为无线电波不受天气等条件的影响,所以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地形测绘、气象观测、航行保障等领域。

  潜水艇的声呐系统,利用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识别、导航等等。B超诊断仪,利用回声定位原理,通过发射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分析体内组织产生的回声,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讨论问题:雷达、声呐、B超诊断仪的工作原理和海豚探路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相同之处:海豚、声呐、B超、海豚都属于回声定位的工作原理。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发出超声波,利用反射回的声波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雷达将电磁波以定向方式发射至空间,借由接收空间内存在物体所反射的电磁波,可以计算出该物体的方向、高度及速度.并且可以探测物体的形状,以地面为目标的雷达可以探测地面的精确形状。不同之处:海豚发出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雷达发出的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声呐发出的是声波,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B超诊断仪发出的是超声波,超声波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索了海豚探路的秘密,知道人类根据海豚探路的秘密发明了雷达、声呐和B超诊断仪等物体,他们的工作原理都与海豚探路的原理相似。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海豚探路的秘密。

  -33-

  8.我们来仿生【教材分析】《我们来仿生》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仿生》的第四课时。通过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仿生学的概念,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旨在为学生创建仿生设计的平台,引导学生根据生物结构、功能等特征或从实际生活需要入手,运用仿生学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吸收融合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仿生设计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人体手臂的结构和功能。2.知道仿生物品具有广泛的用途。科学探究:1.能按要求制作手臂的结构模型。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了解一些生活中的仿生产品。3.能通过对仿生产品的了解和分析,尝试进行仿生产品的设计。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仿生产品的了解和分析,尝试进行仿生产品的设计。【教学难点】设计仿生产品的。【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34-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制作模型1音乐具有强大的魔力,往往让人陶醉其中。下面想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场有些许不同的小提琴演奏。(视频内容:残疾音乐家的演奏视频。)2.提问:悦耳的乐声戛然而止,这场表演的特殊之处在哪?3师生交流。4.提问:小提琴家依然能演泰出如此优美的音乐,依靠的是什么?假肢的作用是什么?5.学生回答:代替真实的手臂进行演奏。6.追问:那么要想做出一个仿真度高的假肢你认为第一步要做什么?7.学生回答:了解手臂的结构和功能。8讲述:下面我们两人一组,通过伸直和弯曲手譬的动作感受并认真观察我们的手臂吧!9.同桌合作探究。10.学生汇报:曲臂时,手臂在关节处弯曲:曲臂时上侧的肌肉有一点鼓起......11.讲述:我们一起观察手臂伸缩运动的动态图,验证一下你们的发现。(连接骨骼的肌肉称为骨骼肌,骨骼肌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块骨骼,它们成对存在。曲臂时,上方的骨骼肌收缩、鼓起而下方的骨骼肌伸长、紧绷;伸臂时则相反。)12.讲述: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大家对于手臂已有细致的了解。现在你能做出一个仿真的手臂模型吗?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开始!13.小组合作展开制作。14.提问:哪个组愿意展示并讲解一下你们的模型。15.学生介绍模型。16.小结:了解手臂的结构与特征,从而模仿制作出一个十分相似的假肢来代替缺失的手臂,这就是一个仿生物品的产生过程。[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假肢的仿真效果,激发起学生自制手臂模型的兴趣。以此为驱动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曲伸臂的活动。堂握手臂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手臂模型的制作,让学生经历仿生的探究过程。初步体验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7二、游戏体验,初历仿生1、讲述:在此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并归纳出生物的特征,首先考验的就是大家的眼力。下面我们就来一场眼力竞技,看看谁最火眼金睛!游戏介绍:每组都会拿到一张图纸,找出隐藏其中的全部动物,比一比哪个组找的又快又准。(全班共从林、荒漠、海洋三种不同的图纸)2.小组展开游戏比拼。3.提问:现在12张图纸已经按各小组的完成顺序排列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发现吗?4学生回答:图纸上动物颜色越缤纷的组越快;最慢的都是那些动物颜色和背景相似的小组......5追问:那么你觉得哪种外形更有利于动物呢?6.学生回答7.提问:你觉得动物的这个特征能被我们利用吗?能启发我们制成什么样的仿生

  -35-

  产品呢?8.学生大胆猜想。9讲述:那么,如果要让自己隐藏在刚刚的场景中,你会为自己设计一件怎么的外

  衣呢?请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图纸开始你们的绘制。10.小组讨论并设计。11,提问:看完各组的设计,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吗?这种衣服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

  感觉?12.小结:是的,迷彩服的设计灵感就是来自于此,利用与周用环境相近的配色帮

  助军人更好的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仿生产品的制作可以从发现生物特征入手,再思考可以如何被我们利用,从而开展仿生产品的设计。

  [设计意图:在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保护色”游戏中融入仿生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感受并总结“保护色”的重要作用,再尝试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最终完成迷彩服的设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历一次仿生物品的产生讨程加深学生对干仿生学的认识,建立自制仿生产品的信心。

  三、实例分析,巩固仿生1讲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愈加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呢?长这样的机器人你见过吗?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吧!2.全班观看六足机器人视频介绍。3提问:六足机器人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4、学生回答;外形长的像动物;行走是以三条腿为一组进行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能在峭壁和陡坡、崎岖地形等特殊环境中稳定前行。5.提问:那么它模仿的是哪种生物呢?请认真阅读四张介绍卡片上的信息,找出这种生物。6.学生阅读信息卡,完成匹配。7.提问:你是从哪些信息中成功完成六足机器人和竹节虫的配对的呢?8.学生汇报:外形十分相似;都有六足;都是以三条腿为一组进行行走;都能在特殊地理环境中稳定前行……9.小结:为了应对森林、沙地、沼泽等特殊路面,我们需要机动性、稳定性申强的机器人;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师们再次将日光聚焦自然界中的竹节虫,最终在它身上获得了启示。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实际需求出发,带着困惑在生物身上找解决之道,再展开伤生产品的设计也是一种途径。[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阅读卡,帮助学生进一步在生物与仿生物品间建立联系,通过从仿生物品到生物的逆向分析,强化学生的仿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说明仿生物品具有广泛的用途,为后续的学生仿生设计打下基础。四、联系生活,自主仿生1.讲述:刚好最近老师在打扫实验室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小麻烦:在清洗各自瓶瓶罐罐时,像烧瓶这样口小体大的器皿用刷子清洗起来费时费力还常常洗不干净。你能带着这个问题从生物中找寻灵感设计个新型工具解决这个难题吗?2.师生交流:目前刷子的弊端是什么?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36-

  3.学生小组讨论并展开设计。4.提示:如果毫无头绪可以找老师拿个锦囊找找灵感哦!5.各小组分享各自的仿生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展开仿生设计,了解仿生的现实真正意义:仿生设计为生活服务,并引发学生思考和创新。]五、拓展延伸1讲述: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尝试从生物的特征入手思考如何运用于生活,设计出了迷彩服;又试着从生活问题入手在生物身上找寻灵感,完成烧瓶刷的改良。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试着自主设计一个仿生产品吧!

  -37-

  9.昼夜交替【教学目标】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其规律。难点: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太阳东升西落视频、手电筒、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说一说这首小诗的内容。教师引导: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植物和动物又有哪些影响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这个方面的问题。二、导入新课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人类的祖先在很早之前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昼夜交替的问题。三、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出示课本26页上海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说一说这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上海?预设:左边这幅图展示的是白天的上海,右边这幅图展示的是上海的夜景。教师引导: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又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继续交流。活动2: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在很早很早以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出示课本26页下面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预设:图片1,是古代中国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看作是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是夜晚。图片2,是古希腊一些学者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图片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对昼夜现象的解释。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讨论问题: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在以上三种解释中,你认为哪一种解释较为合

  -38-

  理?预设: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比较合理。事实上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师小结:我们现在都知道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

  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不过在16世纪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活动3:模拟实验活动实验一:模拟昼夜现象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且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

  步了解本次实验活动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全班交流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等等。实验方法: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完成,效果会更好。

  在地球仪上寻找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的国家,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说出主要的几个国家就可以,处于夜晚的国家也是一样的。

  教师讲解: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是白天,没有照亮的地方是夜晚,明暗过渡的地方就是清晨与黄昏。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模拟实验要求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当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时会有怎样的现象出现?当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地图时,会发现地球仪分为两面,一面是向光面,一面是背光面。向光面是光亮的,背光面是昏暗的。当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时,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的国家有印度、俄罗斯、内蒙古、日本、韩国等等。处于夜晚的国家有美国、巴西等一些南美洲、北美洲的国家。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如果把手电筒当成太阳光的话,可以发现太阳光只能照射地球的向光面,此时向光面上的国家就是白天,背光面是黑暗的,此时背光面所在的国家就是夜晚,这就是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实验二: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继续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这幅图,学生继续观察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等。全班交流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方法步骤:

  -39-

  1.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2.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3.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实验注意点:转动地球仪的时候要逆时针旋转。讨论交流:为什么转动地球仪的时候要逆时针旋转呢?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地球仪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的。教师讲解: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重点观察我国随着地球自转由黑夜进入白天,并且随着地球自转渐渐转入黑夜的现象。同时观察中国处于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处于黑夜;中国处于清晨的时候,哪些国家处于傍晚。学生分小组活动,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作适当的指导。全班交流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的从白天进入夜晚,再从夜晚进入白天,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我们发现让中国慢慢从白天进入夜晚,再从夜晚进入白天的时候,地球仪上始终一半是向光面,另一半是背光面,也就是说地球上只有一半的地方能够照射到太阳光,这一半就是白天,而另一半是不能照射到太阳光的,这一半就是夜晚。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当中国处于清晨的时候,在地球上与中国对应的地方,比如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就处于傍晚。教师小结:通过这两个模拟实验活动,我们发现手电筒始终只能照亮地球仪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天,而另一半照射不到手电筒的光,这一半就是夜晚。出示课本27页的知识点文字: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到地球上的白天和夜晚、清晨和傍晚,懂得白天和夜晚是相对的,清晨和傍晚也是相对的。出示课本27页下方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白天和夜晚、清晨和傍晚是相对的。活动4:模拟地球自转教师引导:地球究竟是怎样自转的?下面我们来进行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出示课本28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左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模拟地球自转的方法。模拟地球自转的方法步骤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实验注意点:在本次模拟实验中,椅子是逆时针旋转。活动要求:思考在逆时针旋转椅子的过程中,你发现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讨论交流:为什么要逆时针旋转椅子?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就是逆时针,因此在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我们也要逆时针旋转椅子,这样更加能够反映地球自转的真实情况。全班分小组活动,进行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尽量的让所有同学能够坐在椅子上体验逆时针旋转椅子时的感受,观察坐在椅子上看到的现象。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坐在椅子上,当逆时针旋转椅子的

  -40-

  时候,会发现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当我们坐在椅子上,逆时针旋转椅子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的物体在顺时针向后退

  去。在实验中,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从左眼帘出现,从右眼帘消失,呈顺时针旋转,这与我们平时观察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相一致。出示课本28页中间的地球逆时针自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自转。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出示地球自转的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自转。

  活动5: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自转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一幅图片,教师介绍:这幅图片是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证明了地球在慢慢自转。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地球对所有物体产生了吸引力,而且地球上的人、房屋、山川、河流等一切都在跟着转动,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转动。而日月星辰离得比较遥远,所以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运动。

  教师讲解:这张图是地球自转的证据之一,拍摄者采用定焦长时间曝光拍摄,星体的运动轨迹会在照相机底片上留下。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处于人们的视觉中心,所以北极星看起来“不动”,而其他星体旋转。地球自转的证据还有很多,南北半球植物自然缠绕方向,地球上的台风、龙卷风,傅科摆、水流旋涡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知道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始终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所以我们地球上24小时就是一个昼夜。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昼夜交替的现象的知识。

  -41-

  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调查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调查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根据植物开花时间编制花钟。观察记录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重点与难点】重点:调查周围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和开花时间,并编制花钟。难点:观察、记录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教学准备】相关植物开花的图片、手机或数码相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一直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会不会对我们的地球上的生物产生影响呢?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昼夜交替现象对植物的影响。二、学习新课活动1:昼夜变化的植物教师引导:在自然界中,有些花和叶子在白天张开,夜晚收拢,而有些花和叶子在夜晚张开,白天收拢。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三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组图片,初步了解合欢树、郁金香和牵牛花在昼夜产生的变化。合欢树的叶子白天张开,到了夜晚就会收拢。郁金香的花在白天张开,到了夜晚就会收拢。牵牛花的花在夜晚会收拢,到了凌晨4点的时候会慢慢张开,到上午10点就会完全开放。活动2:为昼夜交替的植物拍照片除了书本上介绍的合欢树、郁金香和牵牛花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植物因为昼夜交替而产生变化的。课前老师让大家调查周围有哪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并且让大家分别在白天和夜晚给他们拍张照片。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拍摄到的植物的照片拿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如果没有拍照片,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出示课本29页下面两幅图的图片,指生介绍太阳花和夜来香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形态。预设:太阳花白天开花、晚上闭合。这样的花还有大王莲、牵牛花、荷花、睡莲等。有些花卉在白天的时候,花瓣打开,能够接受最充足的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花瓣在白天打开之后,光照射到花瓣上,香味会更加浓郁,很多小飞虫也会飞来给植物传粉。其实就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选择白天开花,说明光照对它的生长和发育最好。在花期,夜来香的花朵白天是闭合的,只有在傍晚才会慢慢开放,到深夜的时候,香气也是最浓的时候,故名夜来香。夜来香实际上是民间俗称,它的学名叫晚香玉,石蒜科晚香玉属。夜晚开花的还有丝瓜花、野蔷薇、菊苣、火龙果花、月光花(夕颜)、月见草、忘忧草、烟草花、晚饭花(傍晚时分开花)、紫茉莉、

  -42-

  昙花、香水百合、驱蚊草等。这类花草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照射,白天花朵闭合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因为暴晒而损失过多的水分。相机出示一些白天、夜晚开放的花,引导学生欣赏。

  活动3:林奈的花钟教师引导:地球上开花的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者闭合。在200多年前,有一位植物学家,名叫林奈,他就根据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制作出了一个奇特的花钟。出示课本30页花钟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且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座花钟制作的原理。

  全班交流,预设:花钟制作的原理是根据花在一天中开放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一原理制作而成。花钟是怎样制成的?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状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约为几点钟。活动4:自己动手制作花钟教师引导:林奈根据花的开放时间的不同,制作出了花钟,其实我们也可以学着林奈的样子制作花钟。制作花钟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出示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花钟》中的一段文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这段文字中介绍的是哪些种类的花?这些花又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除了课文《花钟》中介绍的这些种类的花开放的时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花开放的时间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查阅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植物的开花时间。预设: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花钟,同一季节里,不同时间开花的花草可以组成不同的花钟。在中国,蛇麻花凌晨(约3点钟)首先开花,大约4点钟,牵牛花的大喇叭也跟着张开了;然后野蔷薇花开(大约5点钟),龙葵花开放(大约6点钟);接下去是美丽幽雅的郁金香(大约7点30分钟)和半枝莲(约10点钟)。教师引导:大家已经收集了各种植物的开花时间,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来编制一个花钟。出示课本30页提供的“植物的开花时间记录表”,学生读一读这份记录表,并且可以选择其中的植物编制在自己的花钟中。说明:因为同学们不可能收集所有不同种类的花,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美术作画的形式来制作一个花钟。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不同开花时间的植物来编制一个花钟,并且用美术作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花钟,并且做适当的介绍。活动5:记录一种夜晚开放的花教师引导: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花在白天开放,当然也有许多花在夜晚开放,比如说昙花。出示课本30页昙花开放的过程图,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昙花开放的过程。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选一种夜晚开放的花,观察并记录它的开花过程。观察记录

  -43-

  开花过程的方法可以是拍摄视频,也可以用文字说明,当然也可以用图画说明。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昼夜交替现象对植物的影响。课后,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作业对植物影响的例子。

  -44-

  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教学目标】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会对动物活动产生影响。阅读生物钟的奥秘,了解我们身体与一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了解人为改变昼夜长短会引起生物习性的变化。【重点与难点】重点:调查动物的作息时间,探究身边小动物的夜间活动。难点:探究身边小动物的夜间活动。【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和相关动物图片、动物卡片、石灰、摄像机或摄像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昼夜交替现象对很多的植物都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昼夜交替现象对动物有影响吗?又有哪些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二、学习新课活动1:了解动物的作息时间教师引导:在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这些动物有些是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而有些则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出示课本31页上面的6幅图片,学生观察这6幅图片,了解这6幅图片上的动物分别是什么,并且想一想这些动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全班交流出示蜜蜂和蝙蝠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两个动物的作息时间,并且想一想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活动2:了解动物夜晚在干什么教师引导: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们通常在夜晚会干些什么呢?让我们想办法去了解一下吧。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动物们在夜晚会干些什么呢?全班交流活动3:夜行性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教师引导: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动物都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那么这些夜行性的动物又有哪些特殊的本领让自己适应夜间活动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并且为他们做一张卡片。出示课本32页“猫头鹰的特殊本领”卡片范例,学生自由读一读,初步了解猫头鹰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并且了解制作动物卡片的方法和形式。全班交流出示课本32页蝙蝠、蚊子、黄鼠狼、萤火虫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让我们来为他们做一张卡片。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了解这种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做一张动物卡片。全班交流

  -45-

  活动4:了解生物钟的奥秘教师引导:为什么有些植物白天开花,夜晚闭合?为什么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的,是因为生物钟。生物钟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出示课本33页“生物钟的奥秘”这段文字,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什么是生物钟,生物钟又有哪些奥秘。全班交流活动5:人为改变生物的生物钟会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在某些情况下,人类会特意改变某些生物的白天和夜晚的长短。出示课本33页下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图片内容。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昼夜交替现象对动物的影响,知道在地球上的动物中,有的是白天活动,有的是夜晚活动,他们都有各自的生物钟。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昼夜交替现象对动物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

  -46-

  12.四季循环【教学目标】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知道四季变化对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上与之相关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的成因。【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难点: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和图片、皮球、牙签、橡皮泥、灯泡、温度计、两个信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又对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实地球上不仅有昼夜交替现象,还有四季循环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的四季循环现象。二、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地球上的四季循环现象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好些年,有的同学从一出生就在这个地方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年365天是不一样的,一年四季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等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不过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出示课本34页“云南省昆明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一年四季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出示“北京市日出日落和昼长时间表”,学生仔细观察这张时间表,初步了解北京市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及白天时间的长短变化情况。出示课本34页“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学生观察这份太阳高度角变化图,了解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四季变化情况。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讨论交流: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的出现呢?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活动2: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教师引导: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星球,不但自转,而且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并且在进行公转的时候还有一个倾斜的角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地球的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出示课本35页上面的两幅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上面的一段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方法步骤。全班交流实验步骤:1.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

  -47-

  道”和“北半球”上各粘一根牙签。2.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

  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上牙签影长的情况。实验注意点:本实验中的地球仪选用既可以直立摆放又可以倾斜摆放的;灯泡需要选择无罩子的;在桌面上画好公转轨道。两个对比实验说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引起了太阳的直射、斜射,导致各个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最终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做一做这个探究实验,观察所看到的现象。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候,牙签影子长短情况。活动3: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探究了太阳直射和斜射对地球上影子长短的变化的影响,知道太阳直射的时候,影子最短,太阳斜射的时候,影子最长。下面我们来研究太阳直射、斜射对温度是否会有影响?出示课本35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活动的材料、方法步骤以及注意点。全班交流实验二:1.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2.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3.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情况,并且想一想,太阳直射和斜射对温度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两支温度计上的温度的读数。出示课本35页下方的一段文字: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太阳直射和斜射对地球上温度变化的影响。活动4:认识太阳公转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太阳的公转和自转的现象。太阳的公转和自转究竟是怎样子的呢?下面我们用大家熟悉的现象来了解一下。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插图,想一想这两种运动形式,哪种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哪种类似于地球的自转?活动5: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究竟是怎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出示课本36页下面的一幅插图,学生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我们怎样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全班交流教师指两个学生示范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全班同学分小组进行活动,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再次体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48-

  活动6:极昼和极夜教师引导: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和一年四季的现象,并且还产生了奇特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示课本36页“极昼和极夜”这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极昼和极夜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有关极昼和极夜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极昼和极夜这两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公转的现象,知道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这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循环现象。而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49-

  13.撬重物的窍门【教学目标】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了解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以及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会做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平衡尺研究杠杆。难点: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教学准备】使用杠杆的图片或视频、平衡尺、钩码、杆秤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出示课本37页的一首小诗:二、导入新课出示几幅撬重物的图片,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亲身经历撬重物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又是怎样用力的?撬重物的活动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先来探讨撬重物的窍门。三、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杠杆出示课本38页的大箱子,教师出示情境活动:一天,快递公司来了一个大箱子,快递小哥就把大箱子放在了门口,可是我要把大箱子弄到家里。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出示课本38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种搬运大箱子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将箱子搬回家?为什么?出示课本38页下方杠杆的组成示意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再读一读有关杠杆的概念,初步了解杠杆的组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杠杆是由助力点、用力点和支点三部分组成。教师结合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组成。活动2: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刚才抬箱子的活动,认识到使用杠杆比较省力。那么杠杆省力的秘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杠杆的秘密。出示课本39页的平衡尺,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实验设计,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问题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全班交流: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3.分别在支点右侧5厘米、10厘米、20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50-

  实验结论: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且交流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得出的实验结论: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即越省力。杠杆的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实验中,支点右侧5cm处需要挂4个钩码,10cm处需要挂2个钩码,20cm处需要挂1个钩码。杠杆省力的秘密是什么?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即越省力。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认识到了利用杠杆是可以省力的。不过支点距离阻力点近,而离用力点远的时候,杠杆比较省力;支点距离主力点远,而离用力点近的时候,杠杆越不省力。活动3:省力的杠杆和费力的杠杆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杠杆并不是都能够省力的,也有不省力的杠杆,甚至于还有费力的杠杆。下面这些杠杆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出示课本39页下面的6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图片,想一想在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我们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既然这些杠杆不省力,甚至于还费力,为什么还要用它呢?生活中的不省力杠杆,即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用它是为了省距离。出示课本46页跷跷板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这幅图片中的爸爸他坐在哪里,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翘起他?活动4:动手做一杆小秤教师引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买东西都需要去称一称。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电子秤,不过在过去,人们都使用一种老式的秤来称东西。出示过去人们所使用的秤,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秤的组成部分。教师介绍:人们在过去常常使用的这种秤,其实利用的也是杠杆原理。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做一杆小秤,进一步体会杠杆的平衡原理。出示课本40页中间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动手制作小称所需要的材料、制作方法等等。全班交流所需材料:一根木棒、细绳子、笔、盘子、铁锁等等。制作方法:拿一根木棒作为秤杆,在秤杆上面用签字笔均匀的画上称星。然后在秤杆的一端挂上盘子作为秤盘,在靠近秤盘的地方装上一个提纽,最后在铁锁上系上细绳作为秤砣。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动手制作一杆简单的小秤。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好的简单小秤,并动手用自己制作的小秤来称一称物体的重量。交流讨论:小秤制作好了,我们也利用小秤称了称物体的重量,大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吗?全班交流:小杆秤的支点为提纽与秤杆的接触点,用力点为秤盘或秤钩的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阻力点为秤砣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人可调节阻力点的位置使杆秤平衡,根据此刻阻力点的位置读出物重。在称重时,杆秤实为一个省力杠杆。教师小结:一杆小小的秤中蕴藏着复杂的杠杆原理,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古代

  -51-

  劳动人民的智慧。活动5:阿基米德与杠杆出示课本40页“阿基米德与杠杆”的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阿基米

  德与杠杆方面的知识。全班交流:谁最先提出了杠杆原理?是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最先提出了杠杆原理。阿基米

  德提出了杠杆原理之后,又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阿基米德根据杠杆原理完成了一系列发明创造,比如投石器,可以将各种飞弹和巨石投的很远,在城市防御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出示课本40页的最后一幅图片,并且出示阿基米德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讨论交流:阿基米德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古代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说的话。阿基米德知道,如果利用杠杆,就能用一个最小的力,把无论多么重的东西举起来,只要把这个力放在杠杆的长臂上,而让短臂对重物起作用。然而如果这个古代伟大科学家知道地球的质量是这么大,他也许就不会这样夸口了。让我们设想阿基米德真的找到了另一个地球做支点;再设想他也做成了一根够长的杠杆。你知道他得用多少时间才能把质量等于地球的一个重物举起,哪怕只举起1cm呢?至少要30万亿年!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是一种撬动重物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够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利用杠杆,有时我们可以省力,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省距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使用到了杠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我们的生活,了解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杠杆原理。

  -52-

  14.拧螺丝的学问【教学目标】在比较中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的力的不同作用效果。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知道轮轴的应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重点与难点】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教学准备】使用轮轴的图片或视频、螺丝刀手柄、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木板(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竹蜻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简单的机械——杠杆,知道杠杆是一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出示课本38页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轮轴出示汽车方向盘,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方向盘,想一想司机开车的时候是怎样操作方向盘的?出示课本41有关轮轴的概念文字: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轮轴的概念和轮轴的特点。教师讲解:轮轴的概念涉及三个要素:1轮大轴小;2轮与轴固定在一起,两者同时转动;有外力作用在轮或轴上,使其转动,从而克服对应轴或轮的旋转阻力转动。出示课本41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螺丝刀和方向盘上的轮和轴分别是什么?除了螺丝刀和方向盘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轮轴装置的物品呢?出示课本41页中间的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这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中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活动2:探讨轮轴的作用出示课本41页下面两幅图,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像图1一样去拧螺丝,有时候我们像图2一样去拧螺丝,请大家比较这两种拧螺丝的方法,用力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观察这两种图片,思考用这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全班交流图片1,用无柄螺丝刀,是在轴上用力,费力。图片2,用有柄螺丝刀,是在轮上用力,省力。教师引导:由此看来,轮轴有的时候是省力的,有的时候是不省力的。那么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活动3: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53-

  出示课本42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实验材料:轮轴装置、钩码。实验方法:1.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2.观察在轮上挂多少个钩码,才能使轮轴平衡。3.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完成实验,并且思考实验结论。全班交流当轮轴平衡时,在轴和轮上所挂钩码的个数相同吗?轮轴平衡时,在轮上悬挂的钩码少,在轴上悬挂的钩码多。换一个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有变化吗?轮越大,悬挂的钩码越少,轮轴也越省力。省力表现为在大轮上以数量较少的钩码来平衡小轮上数量较多的钩码。想一想是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钩码数量的多少,表示用力的大小。在轮上用力更省力。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轮轴的基本组成是轮和轴,大轮为轮,小轮为轴。一般动力作用在轮上时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费力。活动4:探究内六角扳手的省力方法出示内六角扳手,引导学生观察内六角扳手,了解内六角扳手的作用。内六角扳手通过扭矩施加对螺丝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用力强度,是工业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内六角扳手也是一种轮轴工具,出示课本42页右下方的一幅图片,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内六角扳手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我们平时在使用内六角扳手的时候,怎样做才能更省力呢?为什么?活动4:轮上用力的轮轴和轴上用力的轮轴出示课本43页上面的4幅插图,学生观察这4幅插图,想一想在使用图中的各种用具时,哪些是在轮上用力?哪些是在轴上用力?预设:图片1,竹蜻蜓,在轴上用力,可利用其在手心连续滚动多圈,使叶片快速转动。图片2,擀面杖,在轴上用力,使轮转动的距离远。图片3,用石磨磨豆子,是在轮上用力。图片4,套筒扳手,在轮上用力。日常生活中的轮轴工具,有的是在轮上用力,有的是在轴上用力,想一想在轴上用力的轮轴有什么好处呢?在轴上用力的轮轴虽然不省力,但是可以省距离。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在轴上用力的轮轴装置?螺旋桨、电风扇、自行车飞轮带动后轮等。活动5:轮轴的用途

  -54-

  教师引导:轮轴有在轮上用力和在轴上用力两种,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在轴上用力,虽然不省力,但是省距离。这两种轮轴各有特点,也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把轮轴原理运用于生产生活中了。出示课本43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思考这三幅图片中的轮轴装置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他们是在轮上用力还是在轴上用力?

  全班交流:图片1,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的取水工具。筒车外面的圆周就是轮,中间的是轴,运用筒车送水时可以省力,但不省距离。图片2,辘轳,是一种提取井水的装置。摇动的把手是轮,绕绳子的部分是轴。用辘轳打水可以省力,但不省距离。图片3,飏扇,是古代的一种风力扬谷器,可用来扬除糠秕。外面的风轮是轮,人们操作的地方是轴。这是一种在轴上用力的轮轴装置,不省力但是可以省距离。教师小结:古代的人们发明了这些轮轴装置,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发明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效率,一直到现在有些工具仍然在使用。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轮轴,知道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一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做轮轴。轮轴有两种,一种是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但不可以省距离,另一种是在轴上用力,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哪一种轮轴装置。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观察周围的物品,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轮轴装置的物品。

  -55-

  15.升旗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的结构及作用,分三个部分展开学习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升国旗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国旗能轻松升上去,旗杆顶端有一种什么样的构造,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部分,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认识滑轮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通过两幅滑轮使用时的不同状态图,引出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概念,指导学生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及异同。第三部分,动手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研究用它们提升物体时是否省力,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目标】认识滑轮的结构和作用。知道滑轮的特征、分类及其异同。能够通过组装滑轮进行实验,认识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利用滑轮的实例。【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不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作用。难点:组装滑轮装置。【教学准备】滑轮使用的图片和视频、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棉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简单的机械,一种是杠杆,一种是轮轴。知道在生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杠杆和轮轴,这两种简单的机械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的效率。二、教学新课活动1:升旗中的简单机械出示升国旗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想一想国旗是怎样升上高高的旗杆的?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就能轻松的把国旗升上去?

  国旗能够很轻松的升到旗杆顶上,那是因为在旗杆的顶部有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这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就是滑轮,利用它可以把物体轻松地拉向高处。出示课本44页旗杆顶部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旗杆顶端的滑轮装置。

  活动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之处,那么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省力方面是否一样呢?下面我们接着交流。出示课本45页中间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实验材料: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各一个,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等等。实验方法先组装好一个定滑轮,并且用弹簧测力计拉起一个钩码,读一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再组装一个动滑轮,利用弹簧测力计,拉起同样的一个钩码,读一读弹簧测

  -56-

  力计的示数。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装置下,用同样的测力计拉起一个同样的钩码所需的力是否一致。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测量比较活动。活动内容牵涉组装支架、安装滑轮、悬挂重物、测量拉力、比较力的大小等环节,从而发现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全班交流,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并汇报本小组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拉起一个同样的钩码所要的力,说一说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省力方面是不一样的,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是省力的。

  讨论问题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同一个物体时,用力的方向一样吗?用力的大小一样吗?用定滑轮时,将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动,用力的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基本相同。用动滑轮时,将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用力的大小明显小于重物的重力。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人们还要使用定滑轮呢?因为定滑轮的中心轴固定不动,因此定滑轮的功能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当拉升重物的时候,可以使用定滑轮将施力方向转变为容易出力的方向。教师小结:通过这一实验,我们知道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拉动物体的时候,用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并且使用定滑轮是不省力的,使用动滑轮是省力的。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滑轮,知道定滑轮工作时只是转动,位置固定不变,动滑轮随着被拉的物体一起移动位置。拉动同一个物体,动滑轮比定滑轮省力。四、学生活动手册在下图中用红色箭头表示人用力的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重物运动的方向。研究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把测力计读数填写在表格里。我的结论:拉动同一个物体,动滑轮比定滑轮省力。

  -57-

  16.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斜面可以省力。借助对比实验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斜面,能够借助斜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道哪些属于简单机械及简单机械的作用在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斜面的变形。【教学准备】使用斜面的视频、小车、弹簧测力计、斜面木板、书本、三角形的纸、螺丝、剪刀、铅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杠杆、轮轴以及滑轮这三种简单的机械,了解了这三种机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另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二、教学新课活动1:认识斜面出示课本46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两幅图片上的内容。图片1,一个人搬着自行车在上台阶。图片2,四五个人合作用力,把一个沉重的大箱子搬上卡车。搬自行车上台阶,把沉重的箱子搬上卡车,这两件事都非常费力气。如果让你想办法,你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吗?教师引导:其实早在很多年前,聪明的古代人就开始有斜坡搬运重物。出示课本46页下面的这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这幅图片中的人们在建造金字塔时,是怎样利用斜面把重物拖上去的?古代的人在建造建筑物时为什么利用斜面搬运重物呢?你能从这幅图中得到启示吗?出示课本47页最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卡车司机把一块木板搭在卡车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斜面,然后很轻松的将几个圆柱形的铁桶沿着斜面装上了卡车。出示课本47页有关斜面的概念知识点: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教师讲解:斜面的概念包含三个要点:1板材为硬质;2板材与地面成一定的夹角;3板材一端高,一端低。活动2: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那么斜面斜坡的大小与所需要的拉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出示课本47页的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研究的问题、所需

  -58-

  的材料、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全班交流实验问题:斜面坡度大小会影响拉小车的力吗?实验材料:书本若干、长木板条、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等等。实验方法:1.搭好实验装置。2.先测出直接提升小车需要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3.改变斜面坡度,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分小组活动,各小组成员协作,做好实验,记好实验记录,讨论实验的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斜面斜坡的大小一定会影响拉小车的力。斜面坡度越小,拉小车需要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拉小车需要的力越大。

  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坡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拉小车的力。总的来说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活动3:斜面的应用教师引导:斜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斜面的运用一教师提出要求:将一张三角形的纸绕在一枝铅笔上,观察三角形的纸绕在铅笔上的样子,并且把绕上三角形纸的铅笔与螺丝相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缠绕在铅笔上的三角形的纸再展开来,就会发现,这纸张是一张三角形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螺丝的螺纹一层一层的展开来,他也会跟这张三角形的纸一样是一个斜面,因此螺旋其实也是斜面的一种应用。在螺丝上有了螺旋之后会有什么作用呢?因为螺丝上的螺纹也是一种斜面,根据斜面省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得出含有螺纹的螺丝往木板上拧动的时候可以更容易一些,更省力一些。斜面的运用二出示课本48页两条上山的道路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我们要从山脚到达山顶,有几种方法?两种方法,一种是沿着直线从山脚到达山顶,另一种是沿着盘曲的山路从山脚到达山顶。如果让你从这两条上山的道路中选择一条,你会选择哪一条上山呢?请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原因。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沿着盘曲的山路从山脚到达山顶,因为选择直线型的道路会很费力,距离近。选择盘山公路会很省力,但是距离远。想省力,上山一般选择盘山公路,因为盘山公路是变形的斜面。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三除了我们书上提到的这些斜面的运用之外,我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有关斜面运用的例子?活动4:简单的机械总结出示课本48页中间的一段文字知识点: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4种简单的机械的名称。预设:杠杆、轮轴、滑轮、斜面是4种简单的机械。这4种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

  -59-

  这4种简单的机械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小结:这4种简单的机械,运用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

  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这4种简单机械被人们长期而广泛的运用。我们以后再遇到一些活动时,也可以运用这4种简单的机械。

  活动5: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出示一辆自行车,教师引导:自行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又环保的交通工具。大家想一想,在自行车上用到了哪些简单机械?分别又起怎样的作用?

  坐垫下面螺旋式套管是斜面。斜面还有:螺母、螺栓。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斜面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斜面能够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并且斜面坡度越大,抬升重物所需的力量越大,斜面坡度越小,抬升重物所需的力量越小。课后,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生活,了解更多的斜面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60-

  STEAM学习立体小菜园【教材分析】本项目以“立体小菜园”为主题,既反映了一种趋势,又回应了一种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还体现了对生活的一种引领。通过设计建造立体小菜园,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产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认同创意设计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以工程设计来满足生活需求的工程思维。本项目将学生所可能经历的工程设计流程上的关键节点作为次级主题,包括了解需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用等六个要素,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敕体。从工程设计的执行过程来看,上述六个要素表现为六个操作步骤,或者说构成学生要做的六件具体的事情。具体来说,通过了解需求,理解制作立体小菜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明确问题,了解到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通过前提研究突破技术难题,确定设计点:通过设计方案,将各种想法建构为一个可操作的施工蓝图:通过制作改进,将想法落到实处,对标找差,作出调整;通过评价反思,回顾整个设计制作立体小菜园的过程,评价效果,提升认识。而从工程设计的思维过程来看,这六个要素又不是线性的,它们前后关联学生要不断经历回头看的过程。【教学目标】1.根据任务设计一个立体小菜园,能够说出完成任务经历了哪些步骤。2.能够就一个主题梳理回顾已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问题情境中,对解决问题产生作用。3.能够识别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解释自己的想法,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4.能够将各种想法汇集起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建设方案。5.能够基于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反思,并联系前期研究、设计方案等环节,做出调整。【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立体小菜园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问题进行前期研究;做出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难点:确定从哪些点上考虑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结合立体小菜园的建造情况,开展评价反思。【教学准备】关于立体农场、阳台种植技术、适合阳台种植的蔬菜、配置培养土的方法等方面的文字、视频资料,教学PPT课件等。学生准备材料:(1)用于“明确问题”的问题清单:(2)用于“前提研究”的各种文字、视频资料:(3)用来配制土壤的营养土、腐殖土、花园土等,花盆、小铲子等工具(4)用来制作立体小菜园的材料,如PVC管、矿泉水瓶、花盆等,或者是现成的制作套件:相关的工具,如钉锤、老虎钳、螺丝刀等。(5)用来画设计图的方格绘图纸、2B铅笔、直尺、橡皮等。

  -61-

  【教学过程】一、了解需求1.出示全球人口总量增长的折线图、粮食产量的现状及土地资源的图片2.谈一谈,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3.学生思考并回答:人口过多,粮食稀缺,种植的土地不够……4.是啊,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97亿。经测算,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口,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70%。问题是,地球上可供开垦的土地已经快没有了,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5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模仿立体停车场,设计立体农场。6谈话:立体农场对于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有什么优势吗?7学生分析立体农场的优势:①整个设施可以放在城市中心、楼顶,避免物流运输带来的损耗。②栽培密度很大,能够实现较大程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③可以随时提供新鲜的蔬菜。8谈话:既然那么好,所有土地都拿来建设立体农场好不好?9.学生分析立体农场得劣势:不全是,立体农场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对光照、温度水源的控制有一定要求。前期搭建设施的投入较高,而且并不适宜种植所有的农作物。10.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全面,那么接下来这个问题请你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设计意图:做这个项目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因此,这里向学生揭示了当前世界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与可供开垦土地紧缺的严峻局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立体农场这个项目解决土地资源的迫切需要,认识到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实现少用地、多生产的特点。二、明确问题1.出示情境:受新冠疫情影响,居家隔离中如何吃上干净新鲜的蔬菜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立体农场的技术是否可以迁移到建阳台小菜园呢?2.提出任务:某公寓的阳台如图所示。该公寓的住户多为典型的三口之家。一些住户希望有人能帮他们在阳台上建造一个立体小菜园至少能让他们每周吃上两次小菜园供应的汤菜,目不重样。希望能在两周内完成。最好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建造。3谈话:如果要设计一个立体小菜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4.大家可以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建造立体小菜园的任务、要求及问题清单填写在表格里。5.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结果吧。6.学生汇报问题清单:(1)种什么菜?(2)用什么土壤在阳台种植呢?(2)一共需要种多少?(3)用什么容器来种?(5)怎么实现立体种植?(6)怎么计算汤菜的量?7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有解决方法吗?大家可以回家查阅资料或者询问周围有经验的大人,我们下节课一起分析讨论。[设计意图]:这里从现实生活出发,给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限制条件,同时将评价标准前置,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么做,促使学生去考虑建立体小菜园需要注意的问题。

  -62-

  三、前期研究问题一:如何选择适合在阳台种植的蔬菜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哪些蔬菜适合种植在阳台上呢?2.学生分享3.小结:西红柿、豆角、生菜、辣椒、樱桃萝卜、小菠菜等,这些蔬菜生命力顽强,不需要太深厚的土壤,可以在花盆中种植。4.要完成“至少能让他们每周吃上两次小菜园供应的汤菜,且不重样。希望能在两周内完成。”要在两周内完成,我们还需要考虑什么呢?5.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植物从萌发到完全成熟的生长全过程。它取决于植物生长。6种植时需要考虑对温度、光照、水份、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同时要选择不易患病的品种。7.小结:常见的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有大蒜、萝卜、鸡毛菜、生菜等。8将要求与相符合的蔬菜品种连线。问题二:如何选择阳台种植的十壤1.阅读课本52页壤小资料2.补充资料:腐殖土是森林中表土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形成的。也可以用普通的土壤与各类有机垃圾(厨余垃圾)混合制成。水培技术是无土栽培技术的一种,采用营养液代替土壤进行植物培植。需注意的是营养液是经过专业的技术调配而成的。3.谈话:参考这些资料,谈一谈你在栽培技术方面的构想。4.学生分享交流。问题三:如何选择搭建立体小菜园材料、容器1你想搭建什么样的立休小菜园呢?你可以参考课本53而的例,也可以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材料和容器的构想。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请同学们测算三口之家一顿汤菜所需的蔬菜量,以及需要种植的数量和面积。填写在表格中。尽量选择能同时满足多个限制条件的蔬菜来种植。四、设计方案1.经过上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适合种植在阳台的植物,种植土壤,同学选择了自己想要搭建的材料和容器,项目一步一步地推进,下一步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2.学生:设计立体小菜园3生集思广益,讨论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测量小菜园的大小、支架的层数、稳定性、每层摆放的蔬菜的数量、支架的材质和数量……4.学生等比例画出设计图。温馨提示:设计图中要标注清楚立体支架占地的长和宽,以及总高度。每层层板上放置多少个花盆、花盆摆放在何处都要根据层板的长和宽做好合理规划,同时应调节好层板间的高度,以保证植物有充足的生长空间。5.各小组分享交流方案6.学生对照标准,改进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设计意图]:这里是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中需注意

  -63-

  的问题然后进行立体小菜园的方案设计。告诉学生工程设计不是盲目地画图,而是在充分考虑项目标准的前提下,先形成最佳方案然后再画设计示意图,促进学生形成工程思维。

  五、制作改进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提前准备搭建立体小菜园的材料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图,拼接各小组的立体小菜园2.立体小菜园的制作需要做好小组做好分工合作,按照搭支架、配制土壤、播种、浇水、摆放花盆的步骤完成制作。3.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对照设计图纸,一边制作一边在图纸上用彩笔标注好真实搭建时的方案,并在旁边备注修改的理由。4谈话:与设计方案相比,在实际制作立体小菜园的过程中你们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要做这些修改?5.学生分享交流6.搭建好的小菜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7.如何做好立体小菜园的日常管理?[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个环节真正开始了项目制作,唯有亲手制作才能意识到真实情况与设计方案的差别,因此,这里要求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制作立体小菜园的同时,要不断进行修改,从而产生改进的意识。六、评价反思1.对照任务,检查自己建造的立体小菜园。2.交流成果、经验,互相做出评价3.如果再有一次设计、制作立体小菜园的机会,你会怎么做?记录你的评价和反思[设计意图:这里用了两张表格,首先引导学生对照清单,检查自己建造的立体小菜园的任务达成度,体验工程验收这一重要步骤,然后对自己和他人的小菜园进行评价。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告诉学生制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结束,还可以继续研究。]

  -64-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通过提出“什么原因导致了野外萤火虫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在研究得到成果后分享成果的方式。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第二部分从萤火虫的现状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查阅文献阶段,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与途径,依靠关键词预先了解与研究有关的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向他人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2.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3.着重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查阅文献的新要求。【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资料、课件、与萤火虫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1.提问: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得到了研究成果。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如何将你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知晓呢?2.学生思考,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法。3.教师出示图片,讲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4.小结: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设计意图]在四年级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二、学习查阅资料(一)了解萤火虫1.出示萤火虫图片。2.提问:你见过萤火虫吗?关于萤火虫,你都知道些什么?3.学生思考,讲述自己对萤火虫的认识。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65-

  5.学生讲述自己有关萤火虫的知识来源。6.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更多关于萤火虫的知识?7.学生思考,提出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看课外书、查百度……。8.谈话: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去收集更多有关萤火虫的知识。9.教师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0.教师在图书馆内现场组织“萤火虫知识分享会”,学生现场分享查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前知识,了解学生对萤火虫的理解及现阶段已掌握的查阅资料的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二)探寻萤火虫的现状1.提问:在美丽的厦门,有一处美丽的萤火虫公园。可在野外其他地方,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野生萤火虫的身影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萤火虫现在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的呢?2.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进行猜测。3.谈话: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有关萤火虫现状的资料。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4.学生思考,组内讨论,发言。5.教师出示两份有关萤火虫的资料(一份来自专家学者,一份来自普通民众),提问:他们都对萤火虫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你认为谁的更具有参考价值?6.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见解。7.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站等处的文献,以及图书馆内的书籍资料等,了解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8.教师组织学生再次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信息技术在专业网站上查阅资料。9.教师组织“萤火虫生存现状汇报会”,学生分组汇报查阅到的资料。10.谈话:相信查阅了文献之后,同学们对萤火虫的现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如何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呢?研究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制定出本小组的研究方案。11.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本组的研究方案。12.分小组在班级汇报本组研究方案,共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本组方案。[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了解到进行科学研究前需要进行资料的积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同时,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制定方案、交流修改等环节,明确研究内容与过程,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三)搜集证据与处理信息1.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提问:我们前期查阅的都是他人的资料,要想让我们的研究更加具有可信度,我们也要自己主动收集相关的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3.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提出搜集证据的方法:现场调查、采访专家……4.提问:前期大家都查阅了相关的文献,但是在刚才的汇报中,不同小组的文献

  -66-

  资料中的观点或证据出现了不一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5.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要进行区分辨别。运用交叉考证的方法,有助于

  提高证据的可信度。6.谈话: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方案

  开始进行研究吧。7.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证据,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

  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1.提问:通过研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2.学生分小组进行组内小结,在研究方案的末尾补充研究得到的结论。3.教师组织学生自选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4.提问: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向别人分享你的发现?5.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尝试写研究论文。[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学生研究经历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指明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同。三、运用与拓展1.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思考,发言,谈自己的收获。3.谈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能够像今天这样,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相同。

  -67-

篇六: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我是怎样出生的》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最后一课。作为已经有一定认识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出生时的问题并不陌生,但也存在着一些好奇和疑惑。在学习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一课后,学生便很自然地联系到人是如何繁衍后代的。本课从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并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母亲怀孕时的负担和行动的不便,进而体会到母亲生育儿女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从而升华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孝敬父母之情。教材有以下几个活动目标: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亲苦和不容易;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教学思路本课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力求科学过程、教学过程、认识过程相统一,具体结构是:提出问题——回顾调查——交流讨论——释疑解惑——观看录相——模拟体验——感恩父母。本课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会,扎扎实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摆脱了传统生硬的“交流汇报”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现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学会感恩父母。三、教学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回顾调查在课前,组织学生同家长作一次深入交流,了解母亲怀孕时及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情况,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笔,准备好和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及答案。安排了解“和父母交流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和“向同学介绍自己成长中的趣事”两个活动,让学生在和父母的亲情沟通中了解有关人类繁衍的浅显知识,了解一些同伴的经历(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无法取得同伴之间的信息),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要教学环节:①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一个活动,和自己的妈妈作一次深入的谈话,都完成这个任务了吗?你以前认为我们是怎样出生的?②交流以前了解的情况。③师提问:那么通过昨天的谈话,你又了解了哪些?④指名小组同学汇报。同时,师问:你希望在我和同学们在你交流发言时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师问大家:能做到吗?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交流方法,学会倾听。2.集体交流,释疑解惑引导学生从母亲怀孕时间、反应、出生时情况与全班同学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谈谈爸爸和其他家人怎样做的,教师相机从学生谈话中引出相关话题加以讨论、分析、解释。同学们交流时了解自己和父母谈话或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得的知识,应该说既对“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一问题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又达到分享成果的乐趣。主要教学环节:①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②师生小结。3.观看录相,加深认识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首先播放录相,通过观看录相,直观形象地了解胎儿发育过程,加深对人类繁殖后代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试看将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不同生长时期,按由小到大排出顺序。这五幅图分别介绍了胎儿在漫长的10个月里经历的具有代表性变化的五个阶段,也是胎儿在各个时期的生长情况。通过让学生找顺序,既培养了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从那么小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在母亲的子宫里暂住了10个月,生下来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弱小,这之间有任何环节出现了闪失,生命将不复存在,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地珍惜。

  主要教学环节:①播放录相。②引导学生给五幅图片排序。③小组讨论排序,并说出理由。④谈谈学生以看录相的体会。4.模拟体验,感恩父母学生做“负重”游戏,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在学生知道了自己是怎样出生的,也初步明白了一些人类的繁殖方式之后,适时地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主要教学环节:

篇七: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效果分析国旗怎样升上去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常见的升国旗这一现象入手引入研究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滑轮再采取对比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和各自优点并自然从滑轮组的现实使用案例中进一步体会到滑轮这一简单而又重要的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知道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之分。2、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3、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会和感受到认真观察、勤于实践、自主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教学难点: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教学具准备】以学校实验器材室为重点,准备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有针对地制作课件,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分组实验材料:在王西小学实验楼二楼录播教室准备6组动、定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钩码、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引导激趣,创设情景,观察滑轮特征1.谈话导入:前几节课,通过学习杠杆、斜坡、轮轴三种机械,我们已知道,机械是重要的工具,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回想一下,“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是谁的名言?(古希腊伟大学者阿基米德)。同学们,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在2300年以前,阿基米德就对它的巨大作用作出了精彩阐述。机械是人类智慧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勇于和古人比一比,在机械的学习和发明上更加刻苦努力,从小就要立志争当发明家。好不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了解一种新的机械。首先,大家思考一下,咱每周都参加升旗仪式,可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板书课题。(教师出示课件升旗图片)2.学生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启发思考:国旗向上升,为什么绳子向下拉?板书:升国旗简笔画3.学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滑轮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4.教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边观察边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同时板书:滑轮二、示范引导,初步感悟,了解滑轮分类

  1.谈话激发兴趣:滑轮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必须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发现他们的秘密。下面,我们把钩码比作国旗,模拟一下升旗装置。

  2.教师示范操作实验定滑轮工作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钩码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钩码移动吗?

  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钩码会向上移动;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钩码上下移动。

  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同时,课件出示定滑轮图片,板书:定滑轮)

  5.教师示范操作实验动滑轮工作过程,并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同时,课件出示动滑轮图片,板书:动滑轮)

  6.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三、动手实践,快乐体会,探究滑轮特点1.谈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但对于他们的具体特点,还需要大家亲自动手试验后,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4.实验分两步走,一是现进行定滑轮实验;二是进行动滑轮实验。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并认真观察,同步填写实验记录。5.老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1)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2)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3)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

  实验记录表

  作用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省不省力

  名称

  重物移定滑轮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实验结果

  物重拉力(牛)(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作用名称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重物移拉力动滑轮动方向方向

  实验结果

  省不省力物重(牛)拉力(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6.分组汇报实验结果。7.学生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概括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同时,张贴板书。10.小结: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进一步认识、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实例,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组合使用,扬长避短。在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就要科学利用滑轮组。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滑轮迁移拓展1.讲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学生举例说明。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来使用,滑轮也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机械是一个家族。今天,从升国旗这一身边的小事中,我们就初步感受到了滑轮机械的奥妙和作用,希望同学们要进一步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在生活中多观察,了解学习更多的滑轮组合和利用经验,更加热爱科学,长大后发明更多新机械,为祖国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

  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

  5、国旗怎样升上去物动轮不动

  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物动轮动

  滑轮组

  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学情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位共六个课题,《国旗怎样升上》是第五个课题,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为搞好本课教学,现进行如下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杠杆、斜坡和轮轴三种简单的机械,对机械工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知道最后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从字意上加上生活中的经验也能对滑轮装置有一定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辨别能力,在自主探究方面,就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在接受知识上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机械知识。但是,学生动手实验的锻炼相对较少,尤其是通过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验的重点是动手体验滑轮具体是怎样工作,以及滑轮所起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会既有新鲜感,也容易出现“玩”的成分过大,分析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现象。五年级一班同学整体思维比较活跃,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本节课最主要的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滑轮装置探究的实验,相信这些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参与进来,为小组贡献一份力量。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效果分析

  《国旗怎样升上去》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常见的升国旗这一现象入手,引入研究,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滑轮,再采取对比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和各自优点,并自然从滑轮组的现实使用案例中,进一步体会到滑轮这一简单而又重要的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达成目标,进行了精心设计,现将课堂效果分析如下:

  一、教师教的效果分析: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要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营科学,逐步把科学转为为对自己生活的指导。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面机械,现场观察教学中,教师采取了直接展示实物,让学生面对面的感悟、触摸滑轮,通过实物操作,最直接简单的了解滑轮的特点:一个绕了根绳子边上有槽的轮子。尤其是为什么要有槽,为什么会转,对滑轮特点及独特作用用最短最快的方式感悟了解。2、运用现代化多种手段,提高了教学实效。本节课中教师注重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各环节,充分运用各种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是对前面教学重点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知识点的强化和认知,启迪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增大了课堂容量,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扩大了信息时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3、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大力提高。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分组实验,在动手中探究,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探索规律性内容,尤其是通过比较的方式,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多加比较,并通过小组汇报,实现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对于理解本课知识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交流、合作能力。二、学生学的效果分析:自始至终,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思维活跃,对于各种知识运用自如,无论是课堂发言,还是动手实验,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实验中体会,都非常认真,参与度高,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热情极高,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准确、到位,主体作用发挥较好。在学习掌握滑轮机械知识的同时,学生能积极响应向阿基米德古人学习,有效增加了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真挚和朦胧的爱国情怀。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国旗怎样升上去》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个主题关于机械——“滑轮”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杠杆、斜坡、轮轴三种机械工具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总体上看,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第五部分,后面还有《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也是承前启后的一课,即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下一课的过度,并且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提升观察水平,增强科学意识,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滑轮是简单机械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课从学生生活常见的升国旗这一现象入手,引入研究,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滑轮,再采取对比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和各自优点,并自然从滑轮组的现实使用案例中,进一步体会到滑轮这一简单而又重要的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在本学期和本单元,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尤其本科适宜让学生动手实验,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总结和分析能力,更加凸显科学学科特点。二、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取舍《国旗怎样升上去》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杠杆、斜坡和轮轴三种机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机械名称不一样,但总体教学目的是一致的,既有连续性,又有各自特点和优势,因此,

  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教材提供的信息比较简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本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对教材进行了第二次“加工”,适时进行了实验安排和教材拓展。

  (一)实验安排,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从观察实物引入,然后通过示范实验、学生分组动手实验三个层面,让学生从现象观察,逐步总结滑轮的特点,循循善诱,在活动中开展教研,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深入挖掘补充教材,适当渗透科学方面的思想教育,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三、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特点,把本课题确定为一课时完成,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2、教学难点: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四、教学建议课前通过实验器材管理老师提前做好实验器材准备,同时完善实验方案,对在分组实验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做好指导准备,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配合,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评测练习

  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特点的学科,教学应突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别去能在实验中善于观察分析,能从数据中探寻规律性特点,从而逐步培养学科的方法和能力。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掌握情况,在课堂结束之际设计了如下题目:

  课下或回家后找一找,做一做。1、观察一下家庭周围,有哪些利用滑轮的现象或案例?同心们交流一下,看谁发现的多。2、自己动手,利用家中破旧的玩具、闲置的设施做一个简单的滑轮组合,课外活动展示交流。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位课题是《神奇的机械》,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指导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原理,是学生了解人类发明创造劳动工具历史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是承前启后的一节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特点、分类及作用,动手组合实验室教学难点所在。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永远是最考验人、最磨练人、最让人成长的大舞台,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科学课更不容易。反思这堂课,感觉在教学设计上,有三个方面比较明显:

  一是突出了以人为本,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因此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如在实验中,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分组合作,动手实践,主动交流。二、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密切协作,循循善诱。从身边升国旗案例——出示滑轮实物——教师在讲话示范实验————学生分组自主实验——结合现实总结反馈,圆满闭合,始终是让学生为主体观察、调动一切感官,思考、体会和总结分析。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唤醒”学生关于滑轮的前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三、突出了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形象直观。制作的课件集中展示了教学重点内容,尤其是通过制作视频,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滑轮机械的特点和作用,更加深刻认识到机械王国和发明的神奇和美好,从而,在内心播下爱科学、爱祖国的种子。教师还积极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探究热情,并注重交流思辩,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由于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又缺乏对作用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并组装滑轮组,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上,我也感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由于观察能力不强,缺乏合作意识,导致在实验阶段当看客的成分大,做主人的意识不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指导,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养成勤于实践,敢于动手,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同

  时,也感觉到在教学语言方面,有时不够简练,存在啰嗦现象。以后一定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前锤炼,字斟句酌,做到语言精确,点拨到位,进一步提升感染力和亲和力。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课标分析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王西小学

  一、《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这一改动不仅反映了教学内容上的扩展,从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而且还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在目标上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构成科学素养的主要成分,并且进一步分别给出了“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分目标和具体内容标准,还在活动建议和案例中给出了“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及如何以主题活动方式与科学知识内容相结合的实例,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理解和落实“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目标的难度。课标中对于本课内容的要求如下:

  【目标标准】本课没有象前三课那样直接告诉机械是什么情况,而是采取了聚焦研究对象、开展探究的思路来设计和安排教材的。其中,在聚焦研究对象阶段,引导学生从观察滑轮、认识构造特点。从身边常见现象入手分析思考,自热而然地对滑轮的概念了解熟悉,在开展探究阶段,先用图例说明,又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践中亲自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作用,并通过反复比较,切实感悟机械的奥秘,增强探究科学的兴趣。

  【内容标准】初步了解滑轮的特点及分类,知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作用。

  【活动建议】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示范实验,让学生分组实验,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二、对课标的理解本课时一单位承上启下的一课,所认识的四种机械中,不仅仅是名字的不同,而且在教

  材编排、科学知识培养的着力点和教学目的上,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有利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本节教材突出滑轮这一机械的认识和了解,但在教材安排上,突出了让孩子探究、主动研究的导向性,也凸显科学学科的独特性,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但教材中直接利用的内容和我图片有限,因此需

  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课标的具体内容来看,在教学中应突出以下几点:

  1、从实际入手,寻找一些实物和实例增强学生对滑轮的感性认识。2、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调动一切感官认识思考和探究分析,培养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习惯,提升综合素质。3、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道滑轮的构造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2、能够在具体的实验和情景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3、会在做好滑轮的实验中通过数据分析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作用。4、知道两种滑轮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探索机械和科学奥秘的主动性。

篇八: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昼夜交替》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

  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属于“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知识部分。从教材编写来看,教材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本课指导教师试图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成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史从占希腊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展开真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比较独立自主等特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不是什么新知识。学生己经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各种百科全书中知道昼夜现象,形成了初步、但还很模糊的宇宙观。他们虽然对昼夜现象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要让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可能很困难了。三、教学目标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3、知道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4、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会初步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成因。五、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记录表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昼夜交替情景

  1.提问: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昼夜交替现象)谈话: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夜色逐渐消退;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夜幕悄悄降临,昼夜交替,周而复始。那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二)阅读资料介绍:其实人类很早之前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交流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三)模拟实验谈话:为了方便我们研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1.提问: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昼和夜)我们做模拟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手电筒放哪儿?(调节手电筒和地球仪的距离,至光线能照亮半个地球仪)2.提问: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3.谈话: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的西安慢慢的从白天进入夜晚。继续转动地球仪,让西安慢慢从夜晚进入白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当西安处于清晨时,哪些地方正处于傍晚呢?4.提问:为什么要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呢?(地球会自西向东自转)提问:为什么地球要自西向东转?你是根据平常看到的什么现象判断的?(太阳的东升西落)。5.当太阳光照射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地球的一面被太阳照射的是白天,另一面太阳光照不到的是黑夜)当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时,你又发现什么不同现象?(原来地球仪上亮的地方变暗,暗的地方变亮了,也就是原来是白天的地方变成了黑夜,原来是黑夜的地方变成了白天,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6.现在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吗?(地球的自转)多媒体:昼夜变化的成因。7.学生阅读。8.小结: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9.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地球的自转。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限制

  左右侧视野,另一位同学逆时针转动椅子。你发现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10.学生阅读。

  (四)小结、拓展提问: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1.学生交流、汇报。八、板书设计9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现象自西向东(地轴)东升西落地球自转有规律周期大约为24小时

篇九: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地球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涉及地球自转及自转给地球带来昼夜交替、

  东升西落现象的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是新知识,但要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可能很困难了。

  本课由浅入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来引发学生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接着让学生阅读科学史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成因的历史。第二部分,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用模型解释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找到地球运动与生活中昼夜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模拟地球自转,观察周围物体“东升西落”现象,认识地球自转方向和自转周期等。第四部分是一个讨论活动,是在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基础上,来解释生活中星体“视运动”现象。【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是自转的,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2.能通过模拟分析,理解地球有规律的自转运动,及其与相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3.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难点:理解天体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方向的关系。【教学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北京、纽约、柏林、悉尼等城市标注好)转椅、限制左右侧视野的眼镜【教学过程】一、认识昼夜交替现象1.出示城市昼、夜图片。提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白天和黑夜?(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讲述:地球自身部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1

  部分就是白天,没有被照亮的部分就是黑夜,产生昼夜。)

  2.播放昼夜交替现象视频。

  提问: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这背后究

  竟有什么奥秘?(地球自转,当地球亮的一面慢慢转过去,另一面就慢慢面对太阳,就出

  现了昼与夜的交替)追问:人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吗?

  3.学生阅读科学史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说说想法。

  (1)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

  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

  (2)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

  形成了白天和夜晚。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

  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让学生从光影的明暗理解白天与黑夜,从运动的角度猜测昼夜交替

  变化,为后面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作铺垫。接着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讨论

  这几种解释的可信度和合理性,深入思考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的成因。]

  二、模拟实验研究

  1.模拟昼夜现象

  (1)提问: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可能跳出地球去宇宙中观察,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材料?

  补充: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建立科学模型,用模型来解释发生在浩瀚宇宙中天体

  的运动。手电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建立一个地球和太阳模型。

  (2)要求:

  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

  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

  (3)讲述: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

  晚。

  2.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1)提问:地球仪怎样运动,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现象?

  (2)要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2

  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

  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

  (3)讲述: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

  段时间是傍晚。

  [意图解析:这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关键是学生要跳出地球局限,在立体

  的宇宙空间视角,考虑怎样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现象和周期性交替现象。]

  三、模拟地球自转

  1.提问:为什么要逆时针转动地球仪?

  2.体验活动:

  (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

  (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

  (3)仔细观察:你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从哪边出现,又从哪边消失?)

  (4)顺时针转动椅子,物体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3.播放地球自转视频:

  揭示: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模拟地球自转,观察周围物体运动变化的方向是由东向西,由此逆

  向推定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四、解释星体“视运动”现象

  (出示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图片)

  1.提问:这证明了什么?(地球在慢慢自转。)

  2.追问: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

  动呢?你能试着解释一下你的感受吗?(身处转动的地球和坐在开动的汽车上是一样的道

  理。)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你会看到什么?

  [意图解析:地球自转方向和相对运动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尝试用类比

  的方法来解释太阳的视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够把不好理解的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想象为他

  们熟悉和易懂的汽车和景物的运动,用比较具体的东西来阐发比较抽象的内容。]

  【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3

  昼夜交替(课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4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2课内容,本课学生通过对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昼

  夜现象对植物的影响,发现许多植物的生活习性与昼夜之间的紧密联系。本课的教学着力点应放在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证据来证明昼夜对动植物有影响。

  教材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展现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受昼夜影响,花和叶形态早晚的差异,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着通过早晚不同时间拍照的方式,调查周围其他植物受昼夜变化影响的实例,进一步关注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第二部分,先介绍林奈的花钟,再让学生利用给出的资料尝试编一个花钟。这里不要求编制的花钟精确到小时,只要能表现出时段差异即可。第三部分,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夜间开花过程。【学习目标】

篇十: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6.蛋壳与拱形建筑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探究、设计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

  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2)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

  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

  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

  告。(3)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兴趣。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

  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级段要求。17.1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能够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创造的实例。18.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利用摄影、文字与图案、绘图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1

  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教材分析】

  本课从关注蛋壳的结构特征到认识与之相似的拱形结构,并通过探究拱形结构的精妙之

  处,了解拱形结构在仿生学在建筑物上的应用,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研究鸡蛋壳的形状特点。这里包括两个活动,一是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蛋壳

  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探究蛋壳的独特之处,通过试着握碎鸡蛋、戳破蛋壳、

  用蛋壳承载重物,发现蛋壳承受力的形状优势。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蛋壳和拱形的外形,并通过测试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发现拱形和

  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

  第三部分,认识拱形建筑和建筑物上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这类仿生物体的

  应用,进一步夯实对拱形优势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蛋壳的特点。

  2.认识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

  3.了解拱形结构在仿生学在建筑物上的应用。

  科学探究:

  1.能基于所学知识,在事物观察后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尝试用握、戳等方式破坏蛋壳,直观感受蛋壳的稳固。

  3.通过对比蛋壳和拱形,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

  1.在进行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

  发展。

  【教学重点】

  探究蛋壳和拱形的承重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拱形的承重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2

  学生材料:完好的鸡蛋,蛋壳,平板,纸张,重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请同学们观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

  生:一盒鸡蛋。

  2.师:为什么超市出售的鸡蛋总是用塑料或者纸盒包裹的严严实实?

  生:因为鸡蛋是“易碎品”,纸盒可以避免鸡蛋破碎。

  3.师:是的,蛋壳的确易碎,但你可别小看这一枚枚“易碎”的蛋壳,它在建筑业上为

  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寻蛋壳的奥秘吧——《蛋壳与拱形建筑》。

  [设计意图:出示一幅常见的“盒装鸡蛋”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顾鸡蛋“易碎”

  的特点,将与后续发现蛋壳具有承受力强的特点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加深印象。]

  二、探究蛋壳的结构

  (一)观察并描述蛋壳的特点

  1.师:你仔细观察过鸡蛋吗?接下来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鸡蛋壳(“完整的”和“打

  破的”),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

  生:完整的蛋壳是球形的、肉粉色、表面较为光滑。

  生:打碎的蛋壳从侧面观察,看起来很薄,并且用手轻轻一掰就碎了……

  生:敲击桌子边缘,蛋壳就开裂了。

  2.小结:通过刚刚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鸡蛋的形状是椭球形的;且蛋壳很薄;用手掰

  或者敲击坚固的物体时容易碎。(板书:鸡蛋,椭球形,薄,敲和掰的时候易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蛋壳的特点,主要是关注它的形状,初步感知鸡蛋壳的形状

  是椭球形的。]

  (二)探究蛋壳结构的精妙

  1.师:我们知道母鸡孵蛋时,整个身子都压在蛋上。为什么母鸡不会害怕自身重量压碎

  鸡蛋呢?

  2.师:这样薄薄的蛋壳,结构上究竟有什么精妙之处?接下来通过三个小实验一探究竟:

  【实验一】

  3.师:用手紧紧握住蛋壳,蛋壳这么薄,能禁得住这样的挤压吗?蛋壳会碎吗?要注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3

  握鸡蛋时,要均匀用力握,不能掐、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握鸡蛋实验)

  生:我紧紧握住鸡蛋,但是蛋壳居然没有碎!

  小结:刚刚同学们尝试从外面施加均匀的握力,鸡蛋没有碎。

  【实验二】

  1.师:如果多几个鸡蛋,是否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2.师:接下来我们测试四枚鸡蛋的承重能力。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测试?

  生:可以把四枚鸡蛋立起来,在上面放上重物,观察它是否能够承受压力。

  3.师:是的,我们可以将四枚鸡蛋放在塑料瓶盖上,上面盖上同样的瓶盖;放上一块平

  板,在平板上放重物(书),测试四枚鸡蛋能够支撑多重的物体(书本)。

  4.师:你认为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书本要轻轻放,要居中放不能倾斜一侧。

  生:要慢慢放,每放一本要观察鸡蛋是否有开裂的痕迹。

  (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时间控制在5分钟)

  5.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的承受了十五本书的重量,但是蛋壳还没有任何要裂开的预兆,可能还能

  承受更多重量。

  6.师: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7.小结:鸡蛋壳在承受均匀的外力时,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三】

  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小鸡在做什么?

  生:小鸡在孵化,它正用尖尖的嘴啄破蛋壳!

  2.师: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外力,但是为什么弱小的雏鸡只需要用小嘴轻轻啄几下就能摆

  脱天然的“牢笼”?

  生:可能从里面用力和从外面用力是不一样的。

  3.师:接下来我们用笔尖来模拟一下小鸡啄蛋壳的过程吧。每组准备两只尖头铅笔,将

  铅笔笔尖悬空相同高度,分别坠落在蛋壳外侧和内侧同一位置,哪种情况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要注意:半个蛋壳的断裂面要尽可能地平整一些且不能有裂纹哦。

  生:笔尖落在蛋壳内侧(凹面)时,蛋壳裂开了被戳破了。但是笔尖落在蛋壳外侧(凸

  面)时,蛋壳没有碎、没有破。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4

  4.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鸡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外力,但却很承受从内部施加的压力。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蛋壳的独特之处,试着握碎鸡蛋、戳破蛋壳、用蛋壳承

  载重物,发现蛋壳承受力的形状优势。]

  三、了解拱形结构

  1.师:蛋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承受能力?和它的结构是否有关系?

  生:可能是因为蛋壳的形状是拱形的。

  2.师:蛋壳每个部分都是拱形吗?如果我们把蛋壳切碎,碎蛋壳是不是拱形呢?

  生:蛋壳两端拱形弧度比较大,其他地方也是拱形,但是弧度不大。

  3.师:我们怎样判断蛋壳每个部分都是拱形结构?

  生:我们可以把蛋壳切碎,用尺子和碎蛋壳碎片作比较,就可以判断蛋壳的各个部分是

  否都是拱形的。

  (学生利用尺子和碎蛋壳进行比较)

  4.小结:通过将蛋壳碎片和尺子作比较,我们能发现整个蛋壳都是拱形结构,拱形结构

  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四:拱形承重】

  1.师:用两张A4卡纸分别做成平桥和拱桥的桥面,在桥面上放置重物,比较两者的承

  重能力。你有什么发现?

  生:重物放上平桥,平桥很快就塌陷了,而拱形能承受更多重物,说明拱形结构能承受

  更大的力。

  2.小结:拱形结构有和蛋壳相同的特征:坚固、能承重。

  3.讨论:为什么拱形结构具有坚固、能承重的特性呢?

  4.总结:拱形受压时会把这个力传给相邻的部分抵住拱足散发的力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压

  力,所以拱形所能承受的力量更重。

  [设计意图:从蛋壳到拱形,就是从蛋壳的构造过渡到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这是本课探

  究过程的转折点,也是引导学生对又一对仿生事例的研究。观察比较蛋壳和拱形的外形,并

  通过测试拱形结构的承重能力,发现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

  四、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应用

  1.出示图片:国家大剧院、台北小巨蛋、东京巨蛋、欧洲广场建筑、意大利悉尼歌剧院

  2.师:请你找出图片中的拱形结构。

  3.师:请同学上台在白板上画出你找到的拱形结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5

  4.师:你还见过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物上的拱形结构?

  生:拱门、电灯泡……

  【知识加油站】

  电灯泡:一个直径十厘米的灯泡两面可承受一个成人重量的压力。

  无梁殿:南京紫金山下灵谷寺景区内有一座国内现存最大的无梁殿。它建于明朝,整座

  建筑全部用砖垒砌,没有木梁、木柱,全殿用砖石砌成大大小小的拱券结构,其中正殿东西

  向并列成三个拱券,中间的拱券跨度达11.5米,高14米,两侧的拱券稍小,跨度为5米,

  高7.4米。全国各地的无梁殿的结构和建筑原理都与此相似。

  [设计意图:更多地了解拱形结构,需要去发现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这是对所学知识的

  一次应用和复习,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认知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这类仿生物体的应用,

  进一步夯实对拱形优势的理解。]

  【板书设计】

  6.蛋壳与拱形建筑

  鸡蛋

  拱形

  (椭球形)

  【拱形结构】坚固、能承重

  【知识要点】1.鸡蛋壳是椭球形结构。2.拱形和蛋壳都具有承受力大的特点。3.拱形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上。

  【课堂流程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激趣导入新课第2单元《仿生》

  6

  探究蛋壳结构了解拱形结构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应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仿生》

  7

篇十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9.昼夜交替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分别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进行观察、调查、科学阅读等活动,并用简洁、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结果。[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于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用新方法、新材料完成探究。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建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带来的便利。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学习内容13.1中的高年段要求。《课标》在“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明确指出,教师应帮助生形成的:“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变化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概念。学习内容13.1要求学生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变化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其中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将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即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和方向等。【教材分析】《昼夜交替》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是单元的起始课。应在对本课内容进行教授和学习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内容稍作铺垫,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无痕融入与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地球的运动”有较为整体的认知,防止片面化、割裂化、碎片化的学习。通过低年级“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并利用这一现象,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和中年级“知道地球的运动方法,知道它们与一些自然现象有规律”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天体的运动和自然现象及形成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昼夜交替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探索其成因是原始人类原始天文学研究的开始,本课围绕昼夜交替现象展开,通过科学史的阅读、简单易行的模拟实验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运动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自转运动的历程,变抽象为直观,让他们能够从宏观角度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的大概念,从学科角度形成“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有规律的自转产生了有规律的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地球以外天体的升落方向”的学科概念。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阅读活动,主要是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及人类认识昼夜现象的历程。首先通过读图引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思考、认识昼夜现象。再通过阅读文字,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历程。第二部分是一个探究活动,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现象,探索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进一步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现象。第四部分通过读图和讨论,理解地球绕着地轴在自转。【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知道了太阳能够发出光和热、月相变化有规律、夜空中星星闪烁的秘密。通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认识了月球的运动以及太阳的运动规律,对于天体的运动和自然现象及形成规律

  1

  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较弱,虽然对于天体运动的知识有所了解,

  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但对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会带来什么影响、分别会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却不够明晰,有的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同时,学生难以通过直接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本课教学重点通过科学史的阅读和简单易行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和多种方法突破迷思概念,建立起“太阳照射产生昼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正确概念。

  经过四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自主探究、自主思维与科学活动能力。在科学史阅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文本,注意抓取重点进行辨析;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通过思辨逐步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通过分析现象,结合推断,得出正确结论。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的[科学知识]有天然的好奇心、较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先前知识基础,但也有一些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任务细化、分化、多样化,借助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同时,考虑将第一部分教学内容——科学史阅读融入实践活动各个环节,让学生在依次递进的模拟实验中感受与体悟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并作出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想与解释的过程,在思辨与不断创生问题、解决问题中产生共情与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阅读,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过程。2.通过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3.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4.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科学探究]1.能进行自主科学阅读活动,并归纳与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结果。3.注重实验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规范活动、积极思考、及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的猜想。2.对昼夜的变化及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充满探究兴趣。3.乐于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创新方法与材料完成模拟实验探究。4.愿意倾听、分享获得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关于昼夜交替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对自己的观点做出修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为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和宇宙探索带来的便利。2.认识科技的发展会带来人们科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其规律。【教学难点】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学生]手电筒、旋转支架、地球仪、铁丝、卡纸圆环、贴纸、方位卡(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卡片(遮挡视线)、模型卡(太阳)、记号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篇十二: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材分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相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一个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数据搜集和加工的能力,并且对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工具逐步观察生命体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归纳建构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感受科技发展和工具的发明对人类认识自然具有深远影响。【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2.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2.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胡克的事迹,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教学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教学准备】洋葱鳞片内表皮、玻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拼图作品,它的原图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再大的拼图作品,它的组成单位也不过是一块块小小的……生:拼图块。2.师:小明同学有疑问了,人的皮肤会不会也像拼图一样,也由一些小单位组成呢?于是,他先后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手背皮肤进行了观察。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纵横交错的条纹、有毛细孔……3.师:这是用手持显微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凹凸感、有明暗面、条纹更粗、有手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拼图作品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的组成,

  唤醒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理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做铺垫,同时引出探究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拼图素材,渗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展示放大镜和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手背皮肤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描述观察所得,特别是强调对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学生自主运用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做铺垫。]

  4.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能把细节观察到。那么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了,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名称叫:洋葱鳞片内表皮,看,它的形状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

  生:薄膜。5.师:那么对于今天我们的观察对象,你们觉得它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呢?生:……6.师:大家的答案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出答案。为了方便观察,老师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取了下来,剪成小块,铺在一块玻璃片上,并架在塑料杯上。二、观察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会说一说你的收获。生开始观察,师下讲台到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俯身、蹲下)。(该过程2分钟)师生交流。2.师:接下来请大家换用手持简易显微镜来观察,有几个要求:(1)正确使用手持简易显微镜(灯泡要亮、镜筒底部要靠在玻璃片上、用螺旋调整视野清晰度,左眼贴近目镜)。(2)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例如纹路、斑点、形状、轮廓、结构等。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4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组织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最后师ppt展示手持简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实画面。3.师:看,这是老师拍到的手持显微镜下的真实画面,正如同学们描绘的,确实有……

  4.师:接下来,我们将请出最重量级的观察工具,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更精密复杂、放大倍数更大,请同学将桌边的光学显微镜小心地移到自己的跟前,不需要对设备有其他调整或操作,直接观察即可,把左眼贴近目镜,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

  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5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格子、颗粒、排列、堆砌、像砖头、像积木”等关键词,引导他们说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与前面两种工具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最后师展示显微镜下拍到的画面,与学生的描绘进行比对。5.师: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设计意图:通过有序地提供三种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采取语言描述、手绘记录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从宏观到微观地揭开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貌,进而直观地认识到细胞的形态,自主建构起“一个一个小格子”的概念。]三、概念构建1.师:看来光学显微镜的能耐真不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人体手背皮肤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吗?生:想。2.师展示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它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吗?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3.师:好,那么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些,再看看其他生命体在显微镜下的样子。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资料,认真阅读说一说这些生命体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在人、动物、植物身上都有,只不过样子不太一样。4.师:是的,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都是由这样的小格子或小颗粒组成的。它们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篇十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立体小菜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项目基于全球土地资源减少、粮食短缺等真实问题,从工程设计的角度提出设计“设计立体小菜园”的项目学习。通过设计建造立体小菜园,不仅有助于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产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认同创意设计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以工程设计来满足生活需求的工程思维。

  本项目的设计没有按照分课的形式呈现,而是按照学生可能经历的设计流程展开,包括了解需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思等六个要素,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从工程设计的执行过程来看,上述六个要素表现为六个操作步骤,或者说构成学生要做的六件具体的事情。

  学生通过调研了解需求,理解制作立体小菜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通过明确问题,了解到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通过前提研究突破技术难题,确定设计点;通过设计方案,将各种想法建构为一个可操作的设计蓝图;通过制作改进,将想法落到实处,对标找差,作出调整;通过评价反思,回顾整个设计制作立体小菜园的过程,评价效果,提升认识。而从工程设计的思维过程来看,这六个要素又不是线性的,它们前后关联,学生要不断经历回头看的过程。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设计、建造立体小菜园这样的活动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但是,他们的这种喜爱往往聚焦在动手做,在动脑思的方面比较欠缺。如果没有一个自始至终的思考作为驱动力,学生不仅做无目的,也可能做无恒心。《立体小菜园》项目的设计,没有按照分课的形式呈现,而是按照学生所可能经历的工程设计的流程逐步展开的,包括了解需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思。两个学习项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思维为核心,以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带着学生真想、真做、真研究。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第六课时

  (六)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1.各小组对设计图和作品进行展示说明,对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

  法进行阐述。

  2.教师及其他学生依据设计图评价表、作品评价表对该小组的作品进行验收评价。3.(组内自评)对照任务,检查自己建造的立体小菜园

  任务

  采用立体种植方式。

  达成度

  ☆☆☆☆☆

  种植适合做汤的蔬菜。

  ☆☆☆☆☆

  每周至少能提供两餐的汤菜。☆☆☆☆☆

  4.(组间互评)组内交流成果、经验,互相做出评价。

  对自己的小菜园

  对他人的小菜园

  1.小菜园的特点是什么。

  1.评价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和

  制作工艺。

  2.在过程中是如何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的。

  2.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3.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3.有哪些好的建议。

  •

  5.小组成员进行互评

  小组成员互评表

  小组成员

  能积极参与项目活动

  评价内容

  能与其他成员能及时高效地

  互助合作

  完成分配到的任务

  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和建议

  总得分

  ☆☆☆☆☆☆☆☆☆☆☆☆☆☆☆☆☆☆☆☆☆☆☆☆☆☆☆☆☆☆☆☆☆☆☆☆

  /

  评价说明: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评价,非常符合涂三颗星,符合涂两颗星,一般涂一颗星,

  不符合不涂星。

  6.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调查表反馈说明: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反思,非常符合涂三颗星,符合涂两颗星,一般涂一颗星,不符合不涂星。

  反馈内容

  符合程度

  我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学会了一些以前不会的技能我更喜欢和我的小组合作了我喜欢这类型的课

  我对这类型的课的建议:

  ☆☆☆☆☆☆☆☆☆

  7.如果再有一次设计、制作立体小菜园的机会,你会怎么做?记录你的评价和反思

  SB记录你的评价和反思。

  9.谈话:其他组的分享完成“立体小菜园”项目的感受?引导做的不太好的组剖析原因。

  (对他们组锲而不舍,坚持到最后的精神表示赞扬)小结升华:我们人生中会遇见无数次像“立[体设小计菜意园图”:这这样里的星任级务,,首在先完引成导时学总生会对困照难清多单多,。检懦查弱自的己人建会造选的择立放体弃小或菜逃园避,的勇任者会分析务原达因成,度找,出体突验破工的程办验收法这,一最重终要圆步满骤的,完然成后。对老师自希己望和你他们人热的爱小生菜活园,进做行生活评的价勇。者在!

  “回头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告诉学生制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

  结ST束E,M还I页可以目继、续研究。]班内交流:教师邀请班内完成做好的一组,做班内分享汇报:

  包括小组设计的过程、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对自己今后生活的启示等。(家

  七、长板协书助设该计组制作PPT或者将拍摄的过程资料做成视频)。

  STEMI页目、资料阅读

  任务分析

  集思广益

  对标找差

  立体小菜园.

  了解需求

  明确问题

  设计方案

  制作议进

  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

  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实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

  假设是否一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

  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8.21程的关键是设计。

  利用摄影、录像、文字与图案、绘图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思。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篇十四: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反思在本学期的三新达标课中我选择了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中的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这课进行了教学展示尤其探索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的关系自己教后有一些体会现将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4页,第2课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2.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3.有一定的环保意识,能做到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动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成双成对的动物图片)(学生欣赏。)师:你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生:我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猛。生:我喜欢熊猫,我感觉它很可爱。生:我喜欢小鸟,它非常漂亮。……师:在我们生命当中,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动物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人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再孤单;就是因为它们一代代的繁衍,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生动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师板书课题: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评析: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而动物的繁殖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以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入,直奔探究主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导课形式简洁明了,主题突出。】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胎生和卵生师:老师相信,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认识很多动物,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繁殖的吗?

  生:我知道小鸡会下蛋。生:我知道乌龟和蛇也是下蛋繁殖的。生:我知道青蛙和蟾蜍是用卵繁殖的。生:我家的小狗和小猫是直接生小宝宝的。……【评析: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联系以有生活经验,简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基础。】师: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教师板书:胎生卵生)【评析:对于动物的繁殖学生熟悉中有着些许陌生,对什么是胎生和什么是卵生的认识不够全面、系统,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出了一个科学的概念,及时纠正了学生模糊、片面的概念。】师:我们刚才看到的动物哪些是胎生的?哪些是卵生的?一起来判断一下。(课件播放:动物图片。)生(齐声回答):狮子、熊猫、大象、长颈鹿、老鼠、海豚、蝙蝠、老虎是胎生的;金鱼、蛇、乌龟、鹦鹉、孔雀、蜥蜴、蚂蚁是卵生的。【评析:通过判断,强化了学生对胎生和卵生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师:胎生和卵生是动物的两种最基本的繁殖方式,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看一段短片。(课件播放:海胆、蜻蜓、金鱼、青蛙、乌龟、小鸡、小猫等动物的繁殖过程)【评析:孩子很少有机会亲眼见到小动物的繁殖过程,对于新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这个过程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比较难把握。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大量视频资料,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本课学生平时难接触的重点内容,和大量丰富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师:谁来说说胎生和卵生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呢?(学生小组讨论)生:无论是胎生还是卵生的动物,都要经过雌雄结合产生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小动物。

  生:胎生的动物在妈妈身体内发育好了才会生下来;卵生的动物是在妈妈体外长大的。生:胎生的动物生下来后要喝妈妈的奶;鸟妈妈会给小鸟喂食物;青蛙和海龟产完卵后,就不管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胎生和卵生的动物都要通过雌雄结合才能产生后代。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卵生的动物受精卵在母亲体外孵化;胎生的动物受精卵在母亲体内孵化。【评析:通过比较两种繁殖方式的异同点,让学生对胎生和卵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认识一些有趣的动物繁殖方式师: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用胎生或卵生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呢?生:我知道水螅是从母体上分离出来的,它不需要雌雄结合。师:这种方式叫出芽生殖。(教师板书:出芽生殖)生:海葵可以通过折断自身的一部分,或者将自身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繁殖。师:这种方式叫分裂生殖,大部分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的。(教师板书:分裂生殖)生:蜗牛是雌雄一体的,可是必须要两只蜗牛相结合才能繁殖,而且两只蜗牛都会产卵。生:雌海马产卵后,海马爸爸会吧卵收入哺育袋中,小海马会在那里孵化,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是海马爸爸生的小海马。生:生活在浅海的皱唇鲨是卵胎生的。卵在母体内先孵化成小鲨鱼,然后在生下来。(教师板书:卵胎生)生:鸭嘴兽是卵生的,可是小鸭嘴兽要吃妈妈的奶才能长大。生:黄鳝小的时候都是雌性的,产卵后会慢慢变成雄性,在它的一生中既可以做妈妈,也可以做爸爸。生:我还知道蚜虫可以不经过交配就产卵,而且孵化出来的小蚜虫也都是雌性的,这叫孤雌生殖。(教师板书:孤雌生殖)(学生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水螅、海葵、蜗牛、海马、皱唇鲨、鸭嘴兽、黄

  鳝、蚜虫等动物图片。)

  【评析:教师对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很好的预判,准备了丰富的图片资料,

  在学生的眼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繁殖情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

  热情。】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动物的繁殖方式,你有什么感想?

  生:实在是太神奇了,动物居然有这么多的繁殖方式!

  生: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生:为什么有些动物的繁殖方式这么奇怪呀?生:当然是为了生存下去!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在大

  自然的选择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繁殖方式,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可以

  查阅关于动物的科普书,或者上网查找,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评析:教师最后的总结既概括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又为课下的活动指出了方

  向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对动物的繁殖方式的研究活动得以延续,同时

  也为下一节课的研究做铺垫。】

  板书设计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卵生

  胎生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卵胎生孤雌生殖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学情分析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动物的繁殖对农村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同时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和他们真正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的话,却会发现他们的认识多是片段性的,可能对某个方面观察比较仔细,积累了十分详细的感性认识,对其他的更多的方面或不是很熟悉的小动物的认识就比较贫乏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和发挥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经验,取得资源共享的效益。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效果分析

  教学环节设计

  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图片。

  目标指向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出示动物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怎么繁殖的呢?初步了解雌雄合体才能生出小宝宝。

  评测练习

  认识卵生动物特征

  出示卵生动物图片

  探究新知

  认识胎生动物的特征出示胎生动物的特征

  比较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其他的繁殖方式

  出示特殊动物的图片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物的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相对漂亮一些。

  100%的同学知道雌雄合体才能生小宝宝。100%的同学知道哪些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繁殖后代的特征是什么。100%多数同学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知道胎生动物繁殖后代的特征是什么。90%的同学通过探究知道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5%的同学知道了像水螅、蜗牛、海马、鸭嘴兽、皱唇鲨等动物的繁殖方式。

  练习提升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第一关填一填

  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知识,1.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

  练习中加入了一些有难式叫(

  );

  度的题目,进一步发展学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

  生的思维。

  方式叫()。

  第二关我知道

  98%的同学能结合所学能够正确的判断,但还有2%同学,需进一步指导。

  2.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

  有:

  蜗牛——(

  )

  海马——();

  皱唇鲨——(

  );

  鸭嘴兽——(

  )。

  第三关思考题

  3.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

  点?

  总结与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教师引导下90%左右的同学能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知识、情感等收获的进行表述。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的“三新”达标课中,我选择了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中的《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这课进行了教学展示,尤其探索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在课

  堂中的关系,自己教后有一些体会,现将课堂教学反思如下:一、备课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资料和图片、视频,极大地丰富了

  课堂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备课时,准备了大量的“超萌的秀恩爱”的动物们的图片,结合巧辨雌雄环节,加

  强保护动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然后通过小动物找妈妈活动,学会区别卵生和胎生,最后从哺育小动物的情节入手,加强感恩父母、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知识的传递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本节课虽然没有实验,但是有两处地方可以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第一处是在巧辨雌雄环节后,讲到书上的“恩爱的天鹅”夫妇的故事后,展示出一系列恩爱的动物们的图片,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动物们尚且能有如此真情,人间肯定也是有的,而教师此时稍微点一点社会的阴暗面,如“子女不赡养老人”等事件,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社会的无情面的憎恨。另一处是在最后环节,讲完动物妈妈们还要在宝宝出生后承担哺育工作,此时教师加强情感教育,讲解乌鸦反哺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好好学习,日后有能力报答父母。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能说出它们是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四、缺陷与不足很遗憾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可以说是课前准备的一桌丰盛的大餐,课上却显得零乱无章了。本节课由于教学内容和时间的限制,有些视频等资料来不及课堂展示,可以考虑把这节课分成两课时。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第2课。本课

  内容的安排是根据动物繁殖行为的基本过程:雌雄识别、交配、生长、哺育后代来设计的,围绕两种繁殖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了解动物如何繁殖后代。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动物独特繁殖方式的介绍:无性繁殖、卵胎生。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的,引导学生识别动物的雌雄、了解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第二部分:认识动物繁殖后代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第三部分:介绍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独特繁殖方式。第四部分:介绍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哺食和传授生存技能。二、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多的几种教材版本对这一内容都有所涉及,苏教版安排将其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是: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首师大版将本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是: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2.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三、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特点,把本课题确定为一课时完成,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评测练习

  第一关填一填

  1.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

  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

  第二关我知道

  2.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

  蜗牛——(

  )

  海马——();

  );)。

  皱唇鲨——(

  );

  鸭嘴兽——(

  )。

  第三关思考题

  3.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课标分析

  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依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第2课。本课内容的安排是根据动物繁殖行为的基本过程:雌雄识别、交配、生长、哺育后代来设计的,围绕两种繁殖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了解动物如何繁殖后代。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动物独特繁殖方式的介绍:无性繁殖、卵胎生。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的,引导学生识别动物的雌雄、了解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特点。第二部分:认识动物繁殖后代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第三部分:介绍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独特繁殖方式。第四部分:介绍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哺食和传授生存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3.有一定的环保意识,能做到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篇十五: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7.《海豚与声呐》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仿生》中的第3课。本课

  立足于探究生物给人类的启示,掌握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人造物

  的方法,即仿生学。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学生对海豚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其探路的奥秘并不了解,对超声波的作用更是不知道。这些对学生来讲

  都是难点。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

  【设计理念】

  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有

  机结合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

  素养,体验其中的乐趣。

  课题海豚与声呐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

  通过讨论、游戏等活动,认识海豚游动和捕捉猎物时的奥秘。拓展性目标:

  知道声呐、雷达、B超工作原理和海豚探路有什么相似之处。挑战性目标:

  通过认识声呐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们可以从海豚身上得到某些启示,模仿它们的本领,创造出雷达、声呐和B超。

  难点:理解海豚回声定位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

  学法设疑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

  准备收集资料;课前准备实验材料

  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揭示课题问题导入

  出示图片(海豚在水中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海

  豚蒙上眼睛还能畅游无阻,捕捉猎物是靠什么辨别方向,避开

  障碍物吗?

  利用课本资源

  激趣导入

  探究完善认识活动一、重温科学的实验

  海豚在障碍物中自如地游动和捕食。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

  科学家做了下面这个实验。播放实验视频。

  活动二、做一做:

  1.模仿海豚用嘴巴和耳朵相配合捕捉小鱼。

  2.提出问题:“海豚”捉“小鱼”靠的是什么?说说“海豚”

  捉“小鱼”的过程。

  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1.阅读材料:海豚探路的启示

  (1)出示问题:人们从海豚探路中得到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交流分享。

  (3)小结:海豚探路的启示——回声定位

  2.出示雷达、潜水艇的声呐系统、B超诊断仪工作原理图和演示

  动画,指导学生观察。

  通过观看视

  频,得出海豚

  探路的启示

  深入研究

  解决疑难

  点雷达、声呐、B超的工作原理和海豚探路有什么相似之处?

  理解声呐在生

  活中的应用

  课堂总结拓展交流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海豚夜晚安全飞行的秘密——回声定位。人们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声呐、B超等。总结

  随堂检测评价反馈

  一、填空题。

  (1)海豚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音——______。

  (2)海豚在水中游泳时,发出超声波遇到物体后会返回,被耳朵接收,这样的探路方式叫_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___。

  二、判断题。

  (1)猫头鹰在夜间飞行自如,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

  (2)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超声波,探测人体内部是否健康。()

  课后作业1.(必做)潜艇的声呐系统与海豚探路的方式有哪些相似之处?

  2.(选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了声呐?

  板书设计:

  海豚与声呐

  海豚探路的秘密

  回声定位

  雷达、声呐、B超

  教学反思:

篇十六: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

  【教材分析】本课是《地球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涉及地球自转及自转给地球带来昼夜交替、东升西落现象的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是新知识,但要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可能很困难了。本课由浅入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来引发学生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接着让学生阅读科学史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成因的历史。第二部分,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用模型解释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找到地球运动与生活中昼夜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模拟地球自转,观察周围物体“东升西落”现象,认识地球自转方向和自转周期等。第四部分是一个讨论活动,是在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基础上,来解释生活中星体“视运动”现象。【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是自转的,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2.能通过模拟分析,理解地球有规律的自转运动,及其与相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3.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难点]理解天体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方向的关系。【教学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北京、纽约、柏林、悉尼等城市标注好)转椅、限制左右侧视野的眼镜【教学过程】一、认识昼夜交替现象1.出示城市昼、夜图片。提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白天和黑夜?(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讲述:地球自身部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就是白天,没有被照亮的部分就是黑夜,产生昼夜。)2.播放昼夜交替现象视频。提问: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地球自转,当地球亮的一面慢慢转过去,另一面就慢慢面对太阳,就出现了昼与夜的交替)追问:人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吗?3.学生阅读科学史资料,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说说想法。(1)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2)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从光影的明暗理解白天与黑夜,从运动的角度猜测昼夜交替变化,为后面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作铺垫。接着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讨论这几种解释的可信度和合理性,深入思考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的成因。二、模拟实验研究1.模拟昼夜现象

  1

  (1)提问: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可能跳出地球去宇宙中观察,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材料?

  补充: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建立科学模型,用模型来解释发生在浩瀚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手电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建立一个地球和太阳模型。

  (2)要求: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3)讲述: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2.模拟昼夜交替现象(1)提问:地球仪怎样运动,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现象?(2)要求: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3)讲述: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关键是学生要跳出地球局限,在立体的宇宙空间视角,考虑怎样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现象和周期性交替现象。三、模拟地球自转1.提问:为什么要逆时针转动地球仪?2.体验活动:(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3)仔细观察:你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从哪边出现,又从哪边消失?)(4)顺时针转动椅子,物体的变化有什么不同?3.播放地球自转视频:揭示: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模拟地球自转,观察周围物体运动变化的方向是由东向西,由此逆向推定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四、解释星体“视运动”现象(出示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图片)1.提问:这证明了什么?(地球在慢慢自转。)2.追问: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你能试着解释一下你的感受吗?(身处转动的地球和坐在开动的汽车上是一样的道理。)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你会看到什么?[设计意图]地球自转方向和相对运动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太阳的视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够把不好理解的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想象为他们熟悉和易懂的汽车和景物的运动,用比较具体的东西来阐发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学后记】

  2

  2.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2课内容,本课学生通过对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昼夜现象对植物的影响,发现许多植物的生活习性与昼夜之间的紧密联系。本课的教学着力点应放在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证据来证明昼夜对动植物有影响。教材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展现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受昼夜影响,花和叶形态早晚的差异,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着通过早晚不同时间拍照的方式,调查周围其他植物受昼夜变化影响的实例,进一步关注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第二部分,先介绍林奈的花钟,再让学生利用给出的资料尝试编一个花钟。这里不要求编制的花钟精确到小时,只要能表现出时段差异即可。第三部分,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夜间开花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身边的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会对植物产生影响。2.知道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3.愿意参与观察和分享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教学准备】有关昼夜对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晚,昙花静悄悄地绽开,幽香沁人心脾。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二、观察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出示图片:观察合欢树、郁金香、牵牛花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交流:通过课前调查,你还发现哪些植物也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设计意图]教学中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睡眠生理特点,要尽可能选择身边合适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调查到的实际资料进行阐述,植物与昼夜之间有紧密联系。3.讨论: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讲述:植物也要睡觉!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植物的花或者叶还会在一天固定的时间开放或闭合。这种变化在近似24小时的周期中反复发生,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仍然照样进行。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就眠运动。植物体内的生物钟最早就是从这种现象发现的。这是生物对昼夜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资料展示入手,再到指导观察实践。课前指导学生调查身边植物与昼夜的关系,课上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从关联性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花和叶在一天中的变化,聚焦变化的现象背后的关键因素——昼夜节律。三、认识林奈花钟1.出示图片: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花钟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播放视频:花钟)2.实践:请你根据调查资料中植物的开花时间编制一个花种。开花时间植物名称开花时间植物名称凌晨(3:00--6

篇十七: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五年级下科学说课-大脑苏教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的内容。在这里我主要从教材、学情、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流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大脑》这一课是神经系统单元里的第1课,主要引领学生认识大脑的形态和功能,认识到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从趣味性、适合性、探究性等几方面入手,将人体器官大脑作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各种方法认识大脑,通过观察、对比等活动全面认识大脑的形态,第二部分测试大脑的记忆力和创造力,从大脑有哪些功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脑所具有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充分的活动获得结论。二、学情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这部分内容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他们对大脑已经有一些模糊的初步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游戏和动手活动,提高学生研究自己身体的兴趣,也从活动中调动学生的记忆和已有经验、常识,并通过这些素材进行分析整理,获取对大脑的初步认识。三、设计理念科学教学强调以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各种情境充分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四、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我确立如下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观察的结果。2.能够通过看、摸、掂等方法观察大脑的相似物,进而了解大脑的形状和结构。3.通过查阅网络信息、图书文本等方法学会搜集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整理。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脑的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3.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高的指挥中心,知道保护大脑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大脑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激发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五、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知道左右大脑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学难点:体验到大脑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中心。六、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准备相关的图书及文字资料,并制作信息资料卡。2.相关图片资料,***脑(四个)、盘子、豆腐、报纸(四张2200平方厘米的报纸)、塑料手套等。3.打印小科学家记录,提前给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七、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谈话导入,调取生活经验——聚焦大脑,自由提出问题——保健护航,给大脑做体操——辩论交流,课下拓展延伸(一)谈话导入,调取生活经验在课的开始,我先介绍了爱因斯坦,并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借此介绍后人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的情况,引到本课课题。而后提出“关于大脑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交流并随机板书出“位置、质量、形状、大小、软硬”等关键词,给学生比较明确的答案,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大脑,我给每组同学发了***脑进行观察,认识到大脑是粉红色的,戴上塑料手套可以感受到它软软的,粘粘的,而且非常娇嫩,有一股肉腥味。大脑表面有隆起的回和凹下的沟。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大脑、小脑和脑干。(二)聚焦大脑,自由提出问题先是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大脑的问题。而后播放大脑的功能视频后谈收获。理顺了研究的主题分别为:功能、表面、左脑、右脑、保护,引领学生举例说明大脑有控制人体的情绪、感觉、运动、语言、思维和记忆等功能。借助课件讲解大脑储存信息的容量,引导学生思考大脑表面隆起的回和凹陷的沟与表面积的关系,并出示2200平方厘米的报纸,让学生折叠成大脑的大小,认识到大脑表面的回和沟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为了让学生认识左右脑的区别,我对学生进行眼力测试,利用课件介绍大脑的功能图,让学生根据病症诊断病情,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的能力。(三)保健护航,给大脑做体操课件出示: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么

  ?怎样做到科学用脑呢?介绍爱因斯坦科学用脑的情况。师生一起玩大脑体操游戏,记忆水果图

  片、图形的顺序。

  (四)辩论交流,课下拓展活动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爱因斯坦的大脑,提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爱因斯坦的大脑非

  常正常,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的脑重也只有1230克,略低于男人的平均值,并不出众。

  另一种观点认为,爱因斯坦的大脑与常人显著不同,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师生交

  流哪种观点对?讲解爱因斯坦成才公式,即A=X+Y+Z。A代表成就,X代表劳动,Y代表休息和

  活动,Z代表少说废话。希望学生做到科学用脑,越来越聪明。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金钥匙的样子,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也可以检验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

  学目标。

  位置

  功能:情绪、感觉、运动、语言

  大脑

  形状

  表面

  思维

  质量

  左脑

  记忆

  大小

  右脑

  软硬

  保护

篇十八: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P>  5.《生物的启示》

  【教材分析】

  本课立足于探究生物给人类的启示,掌握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人造物的方法,即仿生学。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察、讨论一些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而引出生物的启示这一主题。第二部分,先阅读“蜂窝猜想”,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探究蜂巢形状的奥秘;最后学生讨论蜂巢结构在物体设计中应用的好处。第三部分,讨论人们在造船时,从鱼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查资源,了解人类从鸟身上获得了

  哪些发明创造的启示。从中概括出仿生学的概念。

  【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多的科学课程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科学素养。本课是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学生对鱼、蜂巢已有所观察。但他们对鱼和船、蜂巢和蜂巢结构设计的物品三间有什么了解并不了解,对什么是仿生学,更是不知道。这些对学生来讲都是难点。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探

  究。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岀: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探究认识一些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相似之处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惊叹先辈的发明创造,希望学生在生物启示下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激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课题生物的启示课型讲授课时1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

  通过探究认识一些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相似之处。进而研究蜂巢结构的奥秘,明白仿生结构的好处。

  拓性目标:

  知道人们可以从动植物身上得到某些启示,模仿它们的形态结构,创造出人造物。

  挑战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教学重、

  重点:知道人们可以从动植物身上得到某些启示,模仿他们的结构,创造

  难点出人造物。

  难点:探究蜂巢形状的奥秘,明白仿生结构的好处。

  教法学法

  设疑法、问题探究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收集资料、A4纸、双面胶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揭示课题

  蔚蓝的天空中,火箭升腾靠什么定位它的方向?辽阔的大

  海中,巨轮穿梭为什么它能乘风破浪?原来,是因为大自然给

  了人类发明创造的灵感.

  (生集体朗诵)

  师:从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大自然给了人类发明创造的

  灵感。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

  来探究生物的启示。

  师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设疑激趣,引

  发学生求知

  欲望。

  探究完善认识

  活动一:说一说

  1.师出示图片,生认真观察,思考问题:下面物品的设计与

  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

  2.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1)倒钩刺——防盗带刺铁丝网

  (2)章鱼——吸盘式挂钩

  (3)尼龙搭扣——苍耳

  (4)蒲公英——降落伞

  3.师进一步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设计是受到了动物的

  启示?

  4.生小组内交流。

  5.生汇报,师记录。

  活动二:读一读,做一做

  (一)读一读,想一想

  1.师出示“蜂窝猜想”资料(文字、图片),生阅读。

  2.师出示问题:从猜想中,你有什么疑问?

  3.生小组内交流问题。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密铺(不留空隙,

  也不相互重叠)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

  的。

  (1)什么是密铺?预设:密铺即面图形的镶嵌,用形状、

  大小完全相同的几种或几十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

  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

  称做平面图形的镶嵌。

  (2)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

  感受物品的

  设计是收到

  了动物的启

  示。

  通过对蜜蜂

  “蜂窝”的认

  识,知道蜜蜂

  的蜂窝是使

  用正六棱柱

  建成的。也就

  是这样可以

  用同样多的

  原材料,使蜂

  房具有最大

  状呢?隔墙为什么呈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

  (二)做一做,探究蜂巢形态的奥秘

  1.假设蜜蜂用正五边形建蜂巢,结果会怎样?(1)生做一做:用三个相同的正五边形(纸片)拼接,师指导。(2)生小组内交流问题。(3)汇报,师记录:无论怎样拼接(不重叠),彼此之间都会留空隙。(4)师追问:用正三角形结果怎样呢?生继续做一做。提示:师讲解正五边形、三角形的特征,指导学生做图形。

  2.假设蜜蜂用下面3种面积相等的图形建蜂巢,计算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并进行排序。(1)生算一算: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师指导。(2)生小组内交流问题,完成活动手册。(3)汇报,师记录:图一:内切圆直径为d₁=2r=2×1.32=2.64cm;蜂巢壁的总长度C₁=4.56×9=41.04cm图二:内切圆直径为d₂=3÷2=1.5cm;蜂巢壁的总长度C₂=3×12=36cm图三:内切圆直径为d₃=1.61×2=

  3.22cm;蜂巢壁的总长度C₃=1.86×19=35.34cm(4)师生共同排序:d₃>d₁>d₂;C₁>C₂>C₃(5)师出示问题:从排序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小组内交流问题。预设:用图三形状建造蜂巢,蜂巢内面积最大;蜂巢壁的总长度最小。

  3.将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哪

  种形状抗压能力最强。(1)生分组实验,用同样纸张多次几次。(2)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3)师出示问题: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预设:正六棱柱形状抗压能力强。

  (二)议一议

  1.师出示问题:(1)假如你是蜜蜂,你会选择哪种形状建蜂巢?为什么?(2)你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蜂巢结构?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2.生回顾探究过程,思考问题。

  3.生小组内交流问题。

  4.师总结:(1)蜂巢形状的奥秘: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

  空间最大的蜂巢。(2)蜂巢结构如蜂窝燃料、蜂窝板材、蜂窝填充料等,也常把一些圆盘状、圆管状的物品堆放成蜂窝状,把人行路砖铺成蜂窝状,把移动通信基站排列成蜂窝状。容积,从而贮存更多的蜂蜜,感受蜜蜂的惊人智慧。

  深入研究解决疑难

  活动三:探究从鱼、鸟身上得到的启示

  (一)议一议

  1.人们在造船时,从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1)师课件

  出示教材图片,生认真观察,找找它们的对应关系。(2)生

  小组内交流发现。(3)各组推荐代表全班汇报,师记录。船

  桨——鱼的胸鳍;船的龙骨——鱼骨架;船舵——鱼尾鳍;

  潜艇——鱼鳔;

  2.师生共同小结:人们从鱼身上受到启示,造出了船。

  (二)查资料:了解人类从鸟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发明创造

  人们可以从

  动植物身上

  得到某些启

  示,创造出人

  造物。同时也

  激起学生通

  过模仿生物

  的结构和功

  点的启示。

  1.师出示鸟飞行的图片或视频,生认真观察

  2.2.生思考问题:人类从鸟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发明创

  造的启示?

  3.生小组内合作查资料。

  4.各组间交流。预设:①发明飞机;②人类受到燕子的启

  发,发明了燕尾服;③受到孔雀的启发,发明了孔雀舞;

  ④受到仙鹤的启发,发明了武术中的鹤拳、鹰拳;⑤鸟羽

  毛防水渗透的原理和功能启示,人类发明了防雨材料,如:

  防雨绸、防雨布、防雨漆等。能,去发明创造人造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课堂总结拓展交流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

  随堂检测评价反馈1..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

  2.仿生练习题。仿生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用线将他们之间相关的连起来。

  鱼骨架船桨

  鱼鳔船舵

  鱼尾鳍飞机

  鱼的胸鳍船的龙骨

  鸟的翅膀潜艇

  苍耳降落伞

  蒲公英尼龙搭扣

  课后作业1.人类模仿生物的()和(),创造出各种()。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的学科——仿生学。

  2.课后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仿生学的例子。

  板书设计:生物的启示

  倒钩刺——防盗带刺铁丝章鱼——吸盘式挂钩

  苍耳——尼龙搭扣蒲公英——降落伞

  路——蜂窝状仿生学鱼的胸鳍——船桨

  船的龙骨——鱼骨架船舵——鱼尾鳍

  潜艇——鱼鳔飞机——鸟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下册 五年级 苏教版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