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24-05

2023年度《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篇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体会到数字编码的科学性、优越性;

  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猜测和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局户籍科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那现在你准备怎样读和记身份证号呢?齐读。

  6、有位“小马虎”同学,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三个身份证号码,但是他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他解决这个困难吗?

  师: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棒!

  7、设计身份证号码

  《新身份证法》第五条中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你们也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数字与编码的目的。(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班级、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3、给现在五年级1班的15号的男同学编一个学号。

  设计要求:

  ①通过这个学号能看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

  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③能保证这个学号从一年级使用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1)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要上来汇报?

  生:(出示)050115

  师:请你介绍一下。

  师:刚才老师讲过,这个学号将伴随这位同学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如果采用这个学号的话,那读六年级时岂不是还得改?而且还会跟明年五年1班的15号同学的学号重复。

  (让学生再继续讨论,继续编,实在编不出来,教师再做提醒:想想现在读一年级的同学是哪一年入学的?)

  生:20040115

  师:这样,这个号码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校没有哪个同学的学号会与他重复。

  师:谁还能给这个学号再加点什么,让他信息更完整?(区分性别)

  五、总结全课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中还有许多学问,希望同学们处处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的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点,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需要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体会到数字编码的科学性、优越性;

  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猜测和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局户籍科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那现在你准备怎样读和记身份证号呢?齐读。

  6、有位“小马虎”同学,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三个身份证号码,但是他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他解决这个困难吗?

  师: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棒!

  7、设计身份证号码

  《新身份证法》第五条中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你们也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数字与编码的目的。(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班级、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3、给现在五年级1班的15号的男同学编一个学号。

  设计要求:

  ①通过这个学号能看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

  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③能保证这个学号从一年级使用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1)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要上来汇报?

  生:(出示)050115

  师:请你介绍一下。

  师:刚才老师讲过,这个学号将伴随这位同学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如果采用这个学号的话,那读六年级时岂不是还得改?而且还会跟明年五年1班的15号同学的学号重复。

  (让学生再继续讨论,继续编,实在编不出来,教师再做提醒:想想现在读一年级的同学是哪一年入学的?)

  生:20040115

  师:这样,这个号码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校没有哪个同学的学号会与他重复。

  师:谁还能给这个学号再加点什么,让他信息更完整?(区分性别)

  五、总结全课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中还有许多学问,希望同学们处处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的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点,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需要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

  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同学们,你到图书馆借过书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你是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学生交流借书的经过)

  师:图书管理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为了便于查询和统计,就用字母和数字一起给书进行编码。那怎样给图书编码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师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1、生交流课前到图书馆进行调查时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小组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书P118第2题(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从车牌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知识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选择你感兴趣的数字编码,去调查了解它的意义。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1)

——五年级数学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3篇

五年级数学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1

  《数字与编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新课程改革新增加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优化了学习素材,浓厚了学习兴趣。

  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寄贺卡事情和学习邮政编码有机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接着让学生通过经历侦破案件、抓住小偷过程,了解身份证号码所含信息及特点,构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这样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在和警察叔叔一块来破案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单提供的6位客人的身份证号码,使小组合作达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课堂交流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效果特好。

  2、数学思想得到提升,数学方法得到扩充。

  本节课中我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编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编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认识编码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地重要思想。

  3、教学流畅清晰,一气呵成。

  整节课流程比较清晰,能突出重点难点。开始让学生知道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接着认识邮政编码及身份证编码,体会数字编码编排的特点及方法;再设计编码,环环相扣,比较完整。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没有较好地处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在和警察叔叔一块破案一环节中,我提出问题:通过身份证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呢?预设的答案是:通过身份证能知道他是哪个地方人,他的出生年月,还知道他是一位男性。可那位举手的孩子不仅说了这些,还把校验码,顺序码也说了。我当时只得接一句“这位同学说到的校验码是哪一位?为什么要设置呢?”虽然婉转接过去了,但还是觉得不够完美。记得吴正宪老师在上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位孩子只列了一步算式,第二步省略了,她是这样引导的“这种方法你懂,我也懂,但数学是全*用的语言,我们要让大家都明白,别处处带着个小翻译。”她的课上,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成的魅力。

  在以后的实践课教学中,不要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要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组织者、领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2)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体会到数字编码的科学性、优越性;

  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

  很好,有这么多同学都去了解过,老师有一种本领,只要你说出一个身份证号,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所说的人的生日和性别,你们相信吗?

  咱们来试一试,看谁愿意来考考老师。

  抽生1:422424791204281……(师猜):

  抽生2:422424198310172929……(师猜):

  抽生3:42242419800804456x……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猜测和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预设(师边听边勾画):

  生1:我发现前六个数字是相同的。(或者有的是前4位相同)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相同吗?(同一个地方的人)

  生2:我发现了身份证的第15位,或第17位,单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哦,很聪明)

  生3:我发现了他里面还表示生日。(我是从中间,你能说具体点吗)

  生4:42表示湖北,24表示荆州,24表示石首

  ……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局户籍科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422424197709090627),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女,1977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荆州石首市人)

  5、那现在你准备怎样读和记身份证号呢?齐读。

  6、有位“小马虎”同学,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三个身份证号码,但是他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他解决这个困难吗?

  出示四个身份证号码(422424197072210412、422424450607331、422424440101040、422424197209280161)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棒!

  7、设计身份证号码

  《新身份证法》第五条中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你们也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

  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数字与编码的目的。(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班级、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3、给现在五年级1班的15号的男同学编一个学号。

  设计要求:

  ①通过这个学号能看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

  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③能保证这个学号从一年级使用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1)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要上来汇报?

  生:(出示)050115

  师:请你介绍一下。

  师:刚才老师讲过,这个学号将伴随这位同学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如果采用这个学号的话,那读六年级时岂不是还得改?而且还会跟明年五年1班的15号同学的学号重复。

  (让学生再继续讨论,继续编,实在编不出来,教师再做提醒:想想现在读一年级的同学是哪一年入学的?)

  生:20040115

  师:这样,这个号码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校没有哪个同学的学号会与他重复。

  师:谁还能给这个学号再加点什么,让他信息更完整?(区分性别)

  五、总结全课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中还有许多学问,希望同学们处处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的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点,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需要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出示:

  1、地址码(省地县三级),表示编码对象第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行政地区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2、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是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

  身份证中的顺序码是指去派出所报户口的顺序,是15—17位,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校验码中的“Ⅹ”是罗马数字,表示10等等。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体会到数字编码的科学性、优越性;

  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

  很好,有这么多同学都去了解过,老师有一种本领,只要你说出一个身份证号,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所说的人的生日和性别,你们相信吗?

  咱们来试一试,看谁愿意来考考老师。

  抽生1:422424791204281…… (师猜):

  抽生2:422424198310172929…… (师猜):

  抽生3:42242419800804456x……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猜测和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预设(师边听边勾画):

  生1:我发现前六个数字是相同的。(或者有的是前4位相同)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相同吗?(同一个地方的人)

  生2:我发现了身份证的第15位,或第17位,单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哦,很聪明)

  生3:我发现了 他里面还表示生日。(我是从中间,你能说具体点吗)

  生4:42表示湖北,24表示荆州,24表示石首

  ……。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局户籍科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422424197709090627),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女,1977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荆州石首市人)

  5、那现在你准备怎样读和记身份证号呢?齐读。

  6、有位“小马虎”同学,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三个身份证号码,但是他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他解决这个困难吗?

  出示四个身份证号码( 422424197072210412、422424450607331、422424440101040、422424197209280161

  )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棒!

  7、设计身份证号码

  《新身份证法》第五条中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你们也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

  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数字与编码的目的。(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 班级 、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3、给现在五年级1班的15号的男同学编一个学号。

  设计要求:

  ①通过这个学号能看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

  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③能保证这个学号从一年级使用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1)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要上来汇报?

  生:(出示)050115

  师:请你介绍一下。

  师:刚才老师讲过,这个学号将伴随这位同学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如果采用这个学号的话,那读六年级时岂不是还得改?而且还会跟明年五年1班的15号同学的学号重复。

  (让学生再继续讨论,继续编,实在编不出来,教师再做提醒:想想现在读一年级的同学是哪一年入学的?)

  生:20040115

  师:这样,这个号码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校没有哪个同学的学号会与他重复。

  师:谁还能给这个学号再加点什么,让他信息更完整?(区分性别)

  五、总结全课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中还有许多学问,希望同学们处处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的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点,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需要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附:

  4 2 2 4 2 4 1 9 8 1 1 0 1 7 8 0 9 0 地址码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校验码

  出示:

  1、地址码(省地县三级),表示编码对象第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行政地区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2、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是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

  身份证中的顺序码是指去派出所报户口的顺序,是15—17位,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校验码中的“Ⅹ”是罗马数字,表示10等等。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同学们,你到图书馆借过书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你是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学生交流借书的经过)

  师:图书管理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为了便于查询和统计,就用字母和数字一起给书进行编码。那怎样给图书编码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师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1、生交流课前到图书馆进行调查时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小组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书P118第2题(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从车牌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知识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选择你感兴趣的数字编码,去调查了解它的意义。

  第八单元总复习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和编码。总复习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复习时便于进行整理和比较,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建议

  在复习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计算的正确率,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既要注意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小数乘、除法的复习,既要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进行比较,又要和整数乘除法进行适当的比较。

  (四)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一课时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20第1、2题,补充其他练习题。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小精灵听说你们这学期一直表现不错,这节课特意设立了4个关卡让你们闯一闯,要是你们能够勇闯4关,小精灵就会邀请你们到数学乐园去参观游览,大家有信心闯过去吗?

  二、巩固知识

  第一关: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及时小结。

  知识应用:口算(书120页第1题,全对的画一朵小红花)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3)

——数字编码教学设计 (菁选2篇)

数字编码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学号等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初步学会编码。

  2、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合理地编码。

  教具准备:

  课件、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

  1、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学校里为了区分每个同学要用到学号;生活中,为了识别身份要用到身份证,辨别不同的车辆要用到车牌号,传递信件要用到邮政编码……这些都是用来验证身份的数字编码。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学习有关“数字编码”的知识。

  2、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二、出示目标(1分钟)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初步了解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学号等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初步学会编码。

  2、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7分钟)

  1、活动一:认识邮政编码,感知编码信息

  (1)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

  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2)出示信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思考并交流:

  ①你从信封上发现了什么?(信封左上角有一排数)

  ②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③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3)(课件出示第77页)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4)说一说: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我校邮政编码是472143)

  (5)指名汇报:对邮政编码的认识。

  2、 活动二:认识身份证号码,加深感知和理解

  (1)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身份证的作用)

  说明:身份证可以参与户口登记、汇款、乘坐飞机等。

  (2)(实物出示自己的身份证)

  学生读出号码,教师写出来。

  (3)教师出示搜集的身份证号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地址码 b、生日码 c、顺序码 d、效验码

  教师补充说明:

  看到生日,你还能知道年龄。顺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第17位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效验码是电脑根据前17位数字按一定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识别身份证真假的。

  (4)拿出一个你自己调查到的身份证号码,同桌互相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信息。

  (5)结合身份证“371312198311056986”具体让学生认识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6)出示有关身份证的资料,加深学生了解。

  资料一: 每个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公民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是由*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在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为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资料二:1999年后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18位,

  如360735198306250218,含义如下:

  (1)第1~6位是地区代码,其中1、2位是各省级*的代码,3、4位是地市级*的代码,5、6位是县、区级*代码;

  (2)第7 ~14位是出生日期码;

  (3)第15 ~17位是顺序码,为县、区级*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为男单女双;

  (4)第18位是校验码,通过复杂公式算出,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

  3、活动三:认识学号,尝试编学号

  (1)引导: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数字编码?

  (2)请同学们运用数字编码,尝试给自己编学号。

  例如:张明20xx年入学,是三年级三班的5号男生。他的学号就是20130303051。

  (3)说一说:你的学号是什么?学号中包含哪些信息?

  (4)交流汇报:学号要编入“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座号和性别”。

  4、活动四:走进生活,了解其他编码信息。

  展示搜集的图片。

  四、总结提升。(5分钟)

  像这样把一些数字或字母按一定标准排列,就叫数字编码。以前我们学习了用数表示数量和顺序,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知道了数还可以用来编码。可见,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数字编码真是又方便又快捷。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有

  待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设计,希望同学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15分钟)

  1、小小设计师

  请你为下面的学生设计学号:

  (1)王红:20xx年入学,四年级二班的15号女生,她的学号是( )。

  (2)李飞:20xx年入学,三年级一班的8号男生,他的学号是( )。

  2、请你帮帮他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

  440306197012210412

  440306194506073311

  440306194401010240

  440306197209280161

  3、实践作业:

  生活中还有哪些编码?

  请你查找并记录相应的信息。

  板书设计:

  数字编码

  邮政编码 4 7 2 1 4 3

  身份证号码 371312 19831105 69 8 6

  出生年月 性别

  学 号 20xx 03 03 05 1

  入学年份 年级 班级 班级学号 性

数字编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114-1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和作用。

  2、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位学生编一个学号,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数字与编码的生活实例,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亲或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号码,大家都完成了吗?举起来给我看看。嗯,真不错!

  老师很聪明的哟!只要把你了解的这几个号码给我,老师就能猜出哪个身份证号码是你爸爸的,哪个号码是你妈妈的、哪个号码是你爷爷、奶奶的。谁愿意来考考老师?(师在屏幕上出示生收集的号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身份证号码入手,来进一步学习、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和意义。(出示课题——数字编码)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的组成及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考了老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屏幕展示一个身份证号码。)这是我们班一位任课老师的身份证号码,猜猜看它的主人是谁?

  先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多少位数字?别小看这18位数字,它里面可藏着这位老师的很多信息哟!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就能知道它的主人是谁!

  (出示课件)这里有老师收集的我们班任课老师的一些信息,大家再根据课前收集的身份证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分析、分析。这个身份证号码会是他们中谁的呢?

  各组同学汇报了解的有关身份证编码知识,教师相机提问,并板书。

  交流汇报:

  组1:我们认为是老师的,因为第17位上的数字是奇数,说明他是一位男老师。

  师:哦!看来课前你们小组收集了很多有关的知识。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同一地址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的最后一位表示性别,其中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组2:我们认为是老师的,我们用20xx-1979=27,方老师今年27岁,我们觉得是方老师。

  师:嗯,观察得真仔细!身份证号码的第7—14位上的数字是出生日期码。表示出生年月日,这里的“19790206”表示老师是1979年2月6日出生。为什么“2月”用“02”表示而不用“2”表示呢?

  组3:我们组不确定是哪位老师。只知道是一个男老师,27岁。方老师和李老师都是,27岁男老师,现在还不能肯定是哪位老师!

  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还要看前面的行政区划代码,这六位数字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地,是哪里人。前两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城市。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县(区)。它可以告诉我们老师是哪里人!

  生自由提问:44、19、02表示什么?

  师:“44”表示“广东省”。“14”表示“梅州市”。“02”表示“梅江区”。

  生对照屏幕上的信息,得出结论:是李赟老师!

  师:身份证号码里还有一个信息,就是它的最后一位数字,它是校验码。用来校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身份证号码的编排。(师生同答)它是由行政区划代码、顺序码、校验码四个基本信息组成。(板书:基本信息)行政区划代码有6个数字,(板书: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板书:表示);表示城市;县(区)。出生日期码有8个数字,分别表示年、月、日。顺序码有3个数字,它的最后一位上的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它的最后一位数字,它是校验码。用来校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

  弄懂了身份证号码的设计方法,(完成板书:确定的基本信息、用数字表示)我们可以试着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愿意试试吗?课前老师调查了同学们的身份证号码,我们班同学都是东莞人,行政区划代码都是441900,其他代码中不确定的可以用x来代替。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

  生汇报:我的身份证号码是……

  师:身份证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生:(自由说)登机、贷款、开户……

  (师播放录像:身份证号码在生活中的作用及用数码表示的优越性):

  身份证有这么多作用,你们将来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三、设计学号方案。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身份证号码的编码方法和意义。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我们学校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课件出示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学校有5个年级,19个班,共703名学生。我们先来看看,学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说:年级、班级、性别、座号……

  师:这些信息你认为哪些是一定要的,哪些是可以删减的?

  小组汇报:我们认为……,因为……。

  师:我们已经确定了编码中要包含的信息,如何用数字来体现这些信息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完成设计方案。

  交流汇报:

  我们是这样设计的:有个数字,有信息。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师:其实,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大家看屏幕(放课件)。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数字编码的事物,请你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给它编码。

  生交流汇报:

  师: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调查、了解这些编码所传递的信息。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4)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教学设计3篇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鲁迅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揣摩迁移”三步走模式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相结合。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自制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

  不错,我们在初一的时候,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提过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不知其真名实姓,也不会识字作文。但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阿长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在作品中几次提到他,甚至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专门写了篇文章叫《阿长和<山海经>》,那么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有兴趣来读一读吗?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

  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

  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教学设计2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为在初一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中选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选自《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解题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②给段落标上序号。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具体研习。

  1.明确目标。细读课文化,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2.学生研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研习,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点、批、注,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方案B)》。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注意研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3.研习效果反馈。(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问题①: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这样几件事: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

  问题②(点拨提示内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问题③(点拨提示):文章围绕长妈妈选择了5个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品格风貌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简练的笔法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们所知的*凡劳动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如说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缺点。第13–18段: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的“空前的敬意”,来写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从而提示了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笔一转,写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带画的《山海经》,展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从而突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体现出来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而长妈妈高洁的灵魂也就在这“剥笋”式描写里,在由表及里、浅而深的认识过程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现: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质朴、善良、慈爱的劳动妇女。作者在充分展现了长妈妈的品格风貌之后,在文章的结尾以深厚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明确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根据习题三,析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2.课外阅读(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教学设计3

  一. 文本综述

  《阿长与山海经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文中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劳动妇女。她粗鲁、迷信、没文化,爱切切嚓嚓,并不善于照顾孩子,然而她质朴,善良,热心,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淳朴向往和对“我”的真诚关爱。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充满了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不知姓名、身份低微的保姆的深切怀念。她的善良,她对我的关爱,特别是她对“我”的精神需求的尽力满足,让成年后的我充满感激,久久难忘。

  二. 目标设置

  1. 认识阿长。

  2. 品读细节描写,发现人物的语言,阿长的表现背后的隐藏的.秘密。

  3. 梳理“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读懂并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深怀念之情。

  三. 教学内容解读

  (一)走进阿长 认识阿长

  1.阿长是谁 这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称呼她长妈妈,祖母叫她阿长。我*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名字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阿长在这里无名无姓,可见身份是多么的低微,是不被人尊重的。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章,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那么,这两段,如果删去了,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

  本来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慎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体并不高,相反,长得“黄矮而胖”。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问题出来了:

  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于这样对待她吗?这样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这两段文章,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果随便被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麻木。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于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3.写了阿长什么

  她喜欢“切切察察”,“说话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自己的鼻子和对方的鼻尖。”这是我最讨厌的。喜欢“告状”。睡觉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这让我极度不满。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这是我所不耐烦。讲长毛的故事,这倒让我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这敬意逐渐淡薄起来,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完全消失了。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到渴求已久《山海经》,这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毛病多多的人,她没文化,行为粗俗而又迷信。作为保姆,她并不善于照顾孩子。除了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一事,其他的都是让我“不佩服”,“最讨厌”和“无法可想”的。哪怕产生的敬意也会逐渐消失。

  那么,《山海经》是一本怎样的宝书,让原本对阿长讨厌憎恨的“我”因为这本书而发生巨大的情感变化呢?

  (二)《山海经》

  1. “我”和《山海经》

  就书的模样来说,阿长买给“我”的《山海经》实在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然而作者两次强调:“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这书“宝”在什么地方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可以让我们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当三味书屋的先生在课堂上诵书至陶醉入迷时,于“我们”却是“最相宜”的,因为此时学童可以偷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喜欢做的是“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画画儿玩。而《山海经》正是一本带有很多插图的书: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山海经》一书中的故事以及插图的奇特、魔幻,对于想象力正炽的儿童,自然是极富诱惑力的,因此,对《山海经》的热爱自然就会让“我”对帮助自己得到这本书的长妈妈心怀感激和敬意。而“我”对那个富有叛逆精神的刑天的酷爱,正是作者自己战士人格的最初萌芽。因此可以说,对于少年鲁迅来讲,《山海经》是真正的启蒙教材之一。

  “并非学者”的阿长实在比“书多”但疏懒的远房叔祖更能给予孩子真诚的爱护和帮助,阿长可以算上是最让“哥儿”动情难忘的启蒙老师了:她把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这些优良的品格,以朴实的行动输送到了少年鲁迅的血液之中。

  2.阿长和《山海经》

  从文章内容看,阿长与《山海经》的关系有两个方面:首先,阿长“并非学者”,也并不曾对“三哼经”有过最粗浅的了解,因此说阿长和《山海经》本无联系也无不可。第二,由于“我”的缘故,二者发生了联系。是“我”的念念不忘引起了阿长对《山海经》的注意,而“我”原本以为“说了也无益”(即根本没抱希望),因为这是一件“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但最终的结果是――她知道了“我”的渴望后,很快便将自己用微薄的工资买来的“有画儿的‘三哼经’”交到了“我”的手里。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长已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粗俗的下人,而应当是一个心思细腻、热情真诚的“长妈妈”了。

  四、 “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

  文章围绕“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采用层层“剥茧”的方式,细致地描绘了“我”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特别的敬意”到“新的敬意”的认识过程,而长妈妈纯洁朴实的灵魂也在这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了展现。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中“我”用很不屑的口气介绍了阿长:“不知道她姓什么”、“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我”所不耐烦的“许多规矩”在“我”的“讨厌”与“不大佩服”中,一个没有社会地位、朴直*凡、愚昧落后的劳动妇女形象便呼之欲出了。而“空前的敬意”与“特别的敬意”则发生在她讲“长毛”的故事时,她竟然相信脱掉裤子的妇女可以使大炮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在这里,作者以一种苦笑的口吻批判了长妈妈的愚昧:“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反语讽刺,在*静的叙述中突然插上大有深意的妙语,庄谐结合,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

  最后,文章以婉转的笔调,集中描写了“我”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她为“我”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对儿童求知天性的尊重和爱护,对作者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先抑长妈妈身上封建思想的尘垢,后扬她固有的质朴善良、热情助人的品质,将深切的同情与真诚的赞美融合为一,结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便是这种深情的真实流露。

  《阿长与〈山海经〉》的人物塑造细腻而饶有风趣,伴随着作者深情的缅怀与思念,它犹如一枚耐咀经嚼的橄榄,令人回味与思索。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5)

——与数字的谜语成语3篇

与数字的谜语成语1

  1.谜面 0000 谜底 四大皆空

  2.谜面 0 + 0 = 0 谜底 一无所获

  3.谜面 0+0=1 谜底 无中生有

  4.谜面 1 × 1=1 谜底 一成不变

  5.谜面 1 的 n 次方 谜底 始终如一

  6.谜面 1:1 谜底 不相上下,一分为二

  7.谜面 1+2+3 谜底 接二连三

  8.谜面 3.4 谜底 不三不四

  9.谜面 33.22 谜底 三三两两

  10.谜面 2/2 谜底 合二为一

  11.谜面 20 ÷ 3 谜底 陆续不断

  12.谜面 1=365 谜底 度日如年

  13.谜面 9 寸加 1 寸 谜底 得寸进尺

  14.谜面 1 除以 100 谜底 百里挑一

  15.谜面 333555 谜底 三五成群

  16.谜面 510 谜底 一五一十

  17.谜面 1 , 2 , 3 , 4 , 5 谜底 屈指可数

  18.谜面 12345609 谜底 七零八落

  19.谜面 1 , 2 , 4 , 6 , 7 , 8 , 9 , 10 谜底 隔三差五

  20.谜面 23456789 谜底 缺衣少食

  21.谜面 7 / 8 谜底 七上八下

  22.谜面 2468 谜底 无独有偶

  23.谜面 43 谜底 颠三倒四

与数字的谜语成语2

  一心一意 一分为二

  一目十行 一五一十

  一言为定 一字千金

  一朝一夕 一字之师

  一叶知秋  一刀两断

  一路顺风 一箭双雕

  不三不四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零八落

  七上八下 五花八门

  半斤八两 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九牛二虎之力

  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千军万马 千载难逢

  万紫千红 万水千山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菁选5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 应用练习。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习。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四、总结。

  生畅谈收获。

  五、欣赏。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P56—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难点:联系实际,建立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教学准备】

  方格纸、直尺、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问:我们学过的*面图形有哪些?请你们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面图形;

  2、请学生再在同一张方格纸上画一个它(刚才画的*面图形)的放大或者缩小图;

  3、展示学生杰作;

  4、揭示课题。

  图形的放大或者缩小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出示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做一回知识的发现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师生互动、得出规律

  1、课件出示一张照片,先不规律的放大,问学生有什么变化?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及教师课件的演示,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1:图1与原图相比,只是长变了,宽没有变,图中的人变得又矮又胖。

  生2:图2与原图相比,只是宽变了,长没有变,图中的人变得又高又瘦。

  生3:图3与原图相比,长和宽都变大了,但形状没变。

  师:长和宽都变大了,但形状不变,这种现象在数学中称之为放大。

  (设计意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现实生活中图形的放大与数学领域中图形的放大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原图的基础上出示了三幅变大后的图,分别是长变宽不变、宽变长不变、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变化,提出“和原图相比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很自然地从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放大”过渡到数学中图形的放大,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面图形的特点展开比较,揭示图形放大的数学本质,初步感悟图形缩放的基本特征: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理解含义,操作实践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如果我们要按2:1来放大这个图形。请大家想一想:

  ①、这个“2:1”是什么意思,你又是怎么理解“2:1”的`?

  ②、“2:1”就是表示把一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2倍。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来画呢?

  ③、回答得非常好,那就请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把这个正方形在方格纸上按2:1放大。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借助迁移,对于图形的放大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因此,利用屏幕中的一个正方形较图,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放大的理解对原图进行操作,指名学生上实物展台操作后教师计算机演示,帮助学生检验对图形放大的理解是否正确。再通过屏幕中的两幅图:原图、放大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每个正方形的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的各部分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而且这个比是不变的;变化前后的图形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加深学生对图形放大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2、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同学们画得真棒,如果我们把这个正方形换成长方形或三个形,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屏幕出示长方形和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正方形放大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将操作的对象从正方形拓展到其他*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画法。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放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放大的理解。)

  四、拓展应用、完善认知

  师:把图形放大我们已经掌握了,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了?

  生:缩小。

  师:对,如果我们要把我们刚才放大后的图形按1:3画出来,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1:3”你是怎样理解的?交流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说作图理由,课件演示作图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画图形的放大图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从画车图形的放大图转移到画图形的缩小图上,再一次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乐于合作,勇于探索,避免了常规课的枯燥乏味。)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对它有兴趣吗?自我感觉掌握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再次对知识进行梳理,对于知识经验相对贫乏、思维相对较弱的学生辨析异同,从而认识并理解知识的本质。同时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找一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亲近数学,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自主学习(10分)

  1、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

  ﹙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

  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合作交流(10分)

  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交流(c2展示)

  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

  3、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四)质疑探究(5分

  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五)总结检测(12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2、检测

  第60页做一做

  第6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州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板书:§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数字编码》的教学反思 (菁选3篇)

《数字编码》的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字编码中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式,体会编码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教学中,第一环节我以谈话交流导入,引出课题,并为下面学生自行编码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环节,探究身份证号码中的秘密,让学生课外收集号码,并了解相关信息,在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到底身份证号码中隐藏着怎样的信息。了解每个数字用几位数表示,新旧身份证的区别,数字编码的作用和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第三环节,练习,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编码的方法。数字编码这一单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它包含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但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我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课前将相关知识一一查询搜集,然后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上做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这一环节,显示了超强的信息量和惊人的创造性,课堂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分小组给学生分配任务。

  二、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例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运动员号码牌、门牌号码、银联卡、积分卡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习,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前,小组长带领几个同学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中,小组代表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补充汇报。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同学们的合作努力下变得条理清楚、概括完整。

  四、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身份证号码的知识之后,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上完这节课,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不要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要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课前通过做社会调查,上网搜集资料,向家长咨询等活动,逐渐走“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虽然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寻找、查阅了关于编号方面的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预设,自认为对有关数字编码方面的问题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对有些问题处理的也不够及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炼,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要作出正确、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还有一定的难度,我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课后我与李老师做了交流,我的收获很大,在这里很感谢李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在教学上很快的成长!

《数字编码》的教学反思2

  《数字与编码》这节课我原来一点也不熟悉,从没教过,听过一次也是在很久以前的事了。本学期我刚好任教四年级,所以就有了接触《数字与编码》的机会,在这次教学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尽量体现教材意图

  《数字与编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内容,教材编排是从点名引入的,于是我巧妙的设计了同名同姓的情况来点名,故意设计此名非此人也。课堂上我的话就是“逗你玩”,使公开课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同时为数字编码的唯一性的优点埋下伏笔,轻松、自然地引入新知的探究。

  教材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三节课教学,第一节课教学例1例2,主要是对一些编码如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如何进行编码,第三课时进行综合练习。所以我就根据教材的安排,把这节课着重的放在对身份证号码编码的认识上,让学生初步去尝试,充分体现教材意图。

  二、尽量体现“数学味”

  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编码的很多知识都是已定知识,如果纯粹让学生了解这些编码的话,那么一味讲解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知识,但这样很容易上成是常识课或者生活指导课,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呢?我认为主要让学生多次经历观察、比较、分析这些编码,然后发现规律与特点。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身份证号码的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三、尽量体现方法渗透

  本节课中我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编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编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认识编码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地重要思想。

  四、尽量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

  学生的胃口吊住了,那么课就成功了。本节课中我两次问学生“想不想”(一是想不想拥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学号,二是想不想看看小明爸爸的身份证号码),其实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老师问:想不想,学生都会说想,但今天这节课,我能感受到学生是真的想,而不是在敷衍、迎合我的课堂。因为他们的“想”是发自内心的。

  还有几点思考,愿与大家一起讨论:

  1、一节课就让学生接触身份证号码,单薄吗?

  2、在这样的课中怎样进行更有效的探究与学习?

《数字编码》的教学反思3

  《编码》的一课,把它编入多位数着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些多位数能够起到编码的作用,而每个数字又代表了特定的意义,因此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把重点放在了:

  1、让学生结合身份证的认识,了解到用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其它编码的知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其实,在生活中编码到处可见,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等。学生每天都与这些多种多样的编码打交道,如果他们没有认真观察,仔细研究的话,这些编码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一串串数字而已。把学生引进编码的世界,带领他们探索并了解编码中的学问,这对来说学生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挑战性;

  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这些编码进行收集,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收集的编码都是身份证号码,这也进一步说明以身份证的认识为载体,进一步学习编码的知识是符合生活实际的。

  在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索、研究的时间,让他们先独立猜测一下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能猜测出身份证号码的第七位到第十四位是表示出生年月日,到此为止,我虽然还没有具体讲,但学生已经对身份证号码有了一定的认识,我马上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认识了“出生日期码”并使他们观察到月和日中有零占位的情况,如“19960305”就是1996年3月5日出生的,其中的两个“0”就是起到占位的作用,当学生认识了出生日期码后,他们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剩下的几个数字上,这师老师再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地址码”和“顺序码”,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当破译了身份证号码后,我马上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其它的编码,如:邮编、电话号码、运动中的跳水编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当学生看到了这么多数字的应用后,有一些学生就有了想自己试编的想法,我便抛砖引玉举了一个“200345231”(2003年入学四年级五班23号是个男生)的例子,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高了,马上开始尝试自己编码。

  我认为这节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综合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台。而这节课也实质上反映了学生经历的两个主要过程,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是课前,学生对生活中的大量的有关于编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作出推理判断和验证的过程。这是研究兴学习中进入问题情境、时间体验阶段。

  二是课上,学生表达自己对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的理解,同时又在交流中进行反思的过程。这是研究兴学习中表达和交流阶段。

  而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8)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堂教学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认知水*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任务性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第第四单元单元第一课时学习Lets learn和Lets do的内容,在语言的学习的学习和活动中听、说、认读生词,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大都是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等特别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简单的日常会话,对学习英语有了一定的兴趣,个别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有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所以课堂上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说,积极做。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等单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能听懂、会说:Welcome to my home!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房间。

  3、能听懂Lets do 中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学唱歌曲“My Bedroom”。

  5、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己未来的家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和活动中听、说、认读生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2、教师准备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等单词的图卡。

  3、教师准备好文具用品,如:铅笔、尺子、书、钢笔等食物。

  4、学生准备好生词卡片。

  教学步骤:

  一、Warm-up

  (1)教师播放歌曲“Hide and Seek”。

  (2)教师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Hello!How are you?…

  二、Preview

  (1)听歌曲:“My Bedroom”

  (2)教师拿出一些文具用品,帮助学生复习句型“Whats this?Its a …”

  “Wheres the …? Its in/on/under…”

  三、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师先出示画有文具用品的study图片,手指图片上书房里的书问:What are they?学生回答books。教师问:Where are the books?告诉学生:Theyre in the study.

  (2)教师重复生词study。学生学说。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生词。

  (3)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然后打乱顺序,要求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师把各个房间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出一个学生,比赛看谁反应快。比如,教师说:“kitchen,学生迅速跑到老师黑板前,谁先碰到该单词的`图卡,谁就是胜者。也可以让教师报单词,学生迅速举起相应的单词卡片,看谁的反应快。

  Lets do

  (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Lets do 的图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学生理解watch

  TV,red a book,take a shower和have a snack等指令的含义。

  (2)学生听录音,边听边做Lets do部分的动作。教师鼓励学生自编动作。

  (3)游戏:配对游戏

  教师把Lets do与kitchen ,living room等图片分别呈现在黑板上,选出一个学生A做教师,将其他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每组选派出两个学生B、B。当学生A说一个口令时,学生B和B根据口令将Lets do与相应的图片配对,最先正确配好的学生为胜者。

  Lets sing。

  听录音学唱歌曲。

  四、巩固与扩展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游戏:听音画画

  教师说口令,让学生画画。

  Draw a big house.

  Draw a study in it,Colour it red.

  Draw a living room. Colour it blue.

  (3)游戏:小小设计师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套房子并布置各个房间,在各个房间里画上一些学过的物品,涂好颜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介绍自己设计的房子,比一比谁是最棒的设计师。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使用下列的语言:Look at my…Its pink. Its very big. It has …

  板书设计:

  Unit 4 My Home

  study,bathroom,bedroom,

  living room,kitchen

  教学反思:

  1、英语学习是语言的学习,语言学习是培养理解、表达技能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知识问题。不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不五官并用、并以脑为主导是不能多快好省地掌握英语这一技能的,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能够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认知水*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任务性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课堂中我利用录音机,图片等让学生听,说,指,让学生学生边听边指多做动作,力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2、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整体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有点紧张,不敢回答问题,怕老师同学笑他,我虽然及时用眼神、语言进行鼓励,但是做的还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编码 数字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篇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1 《数字与编码》的优秀教学设计1年级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软件实施方案(实用8篇)(完整文档)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

22023年应聘自我介绍(优秀18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3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免费(汇总19篇)【优秀范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

42023年度上课看课外书检讨书(模板20篇)(精选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

52023年最新春节晚会结束语十字(11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

6护理干事个人总结(实用8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

7坚持方面名人名言(通用16篇)【优秀范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8代发工资协议签好后多久发放(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

9美术论文鉴赏(大全19篇)【精选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

10领导辞职报告(汇总20篇)(范文推荐)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